新型消费信贷产品是指电子商务企业以客户群体个人信用为授信标准在自己平台上推出的可以让客户先消费后付款无需抵押担保,但是必须在规定范围内进行消费的一类产品。传统的消费信贷产品主要集中于银行和消费金融公司,涉及的领域大多是住房、汽车、旅游等方面的贷款。而新型消费信贷产品主要用于个人线上消费,具备额度低、便捷度高、平台的指向性等特点。目前占据市场份额较大的新型消费信贷产品主要有:2014年2月京东商城最先推出的京东白条,2014年12月阿里巴巴紧接着推出的蚂蚁花呗,2015年5月苏宁随后推出的苏宁任性付,2015年11月唯品金融推出的唯品花等。其中蚂蚁金服旗下的蚂蚁花呗所占市场份额最大。因此本文以蚂蚁花呗为例,研究其对大学生产生的影响。
蚂蚁花呗由蚂蚁金服推出,是互联网时代的依托于场景的信用消费工具,用户在消费时,可以使用花呗的额度,享受“先消费,后付款”的购物体验。该产品于2015年4月正式上线,产品嵌入在支付宝平台中,没有独立的APP,一开始主要用于在线上平台购物,上线不久就被广大消费者所追捧,这种赊购支付方式解决了使用者消费需求多而口袋里的钱却不够的窘境。截止目前,蚂蚁花呗已经覆盖多数的线上线下商家,支持消费者使用其进行支付,并一步步拓展到医疗旅游、生活缴费、大型购物商城等更多场景。2018年5月3日,蚂蚁花呗发布《2018年轻人消费生活报告》显示,目前花呗用户规模已超过3亿,其中90后用户占47.25%。在中国近1.7亿90后中,开通花呗的人数已经突破了4500万。
一、大学生对蚂蚁花呗的使用情况
本文通过问卷星,QQ、微信等工具进行问卷调查。累计发放问卷500份,回收有效问卷478份,问卷有效率为95.60%。问卷主要包括以下四个方面的内容:一是大学生基本情况的调查,包括学生的年龄、性别、专业、生源地、大学所在地等。二是关于蚂蚁花呗使用现状的调查,包括花呗了解渠道、花呗开通时间、花呗额度、花呗使用频率、花呗平均月借款额、花呗消费类型等。三是蚂蚁花呗偿还情况的调查,包括还款资金来源、是否分期、是否出现逾期等。四是使用前后消费行为的变化以及对生活造成的影响调查。
(一)对蚂蚁花呗的认知情况
根据调查结果,从了解渠道、是否选择开通的原因、开通比例三个角度来分析大学生对蚂蚁花呗的认知情况。首先从了解渠道来看,网络广告、校园宣传和同学朋友介绍为大学生了解蚂蚁花呗的主要渠道,通过网络广告了解到的人数最多,为289人,占比为60.5%,通过校园宣传和身边人介绍的占比依次为13.54%和19.96%。而完全没有听说过“蚂蚁花呗”的大学生很少,占比仅为6%。其次从是否选择使用蚂蚁花呗的原因来看,便捷度高、使用门槛低、可享受支付优惠、使用范围广是大学生选择使用蚂蚁花呗的主要原因,而担心信息外泄、分期利率高、容易导致超额支出是导致大学生未开通蚂蚁花呗的主要原因。最后从开通比例来看,接受调查的大学生中开通蚂蚁花呗的人占比84.30%,只有15.70%的人没有开通蚂蚁花呗,且大三、大四学生的蚂蚁花呗开通率远高于大一学生。

(二)蚂蚁花呗的用户结构
从大学生性别角度来看,使用“蚂蚁花呗”的大学生中,女生的花呗开通率为87%,男生的花呗开通率为82%,女生的花呗开通率略高于男生。说明蚂蚁花呗在女性中受欢迎程度高于男性,在对花呗的选择方面,性别是影响因素之一。从大学生年级角度来看,大一新生的蚂蚁花呗开通率为76%,而大四学生蚂蚁花呗开通率为88%,相对于低年级的大学生来说,高年级的大学生更倾向于使用“蚂蚁花呗”进行消费。从大学生专业角度来看,因为不同的专业在人数方面存在着一定的差异,所以,在专业角度上,差异并不明显。从大学生生源地及大学所在地来看,来自城镇的学生,花呗开通率高于来自农村的学生,且大学所在地经济越繁荣,大学生花呗开通率也越高,这与蚂蚁金服2018年发布的用户数据分析报告相吻合。报告显示,将近一半的蚂蚁花呗用户来自沿海地区。其中,广东地区蚂蚁花呗用户最多,用户数占到全国的13.8%;浙江、江苏地区分别以12%和10%的占比紧随其后;上海、山东则以7.2%和6.6%的占比分别排第四、第五位。

(三)蚂蚁花呗的消费结构
调查数据显示,大学生使用蚂蚁花呗购置的商品中,衣服鞋帽类、休闲娱乐类、美妆类产品,分别以70%、53%、48%的比例占据前三。而饮食类商品仅占16%。大学生通过花呗进行的享受型消费支出的金额比较大,休闲娱乐类以及美妆类支出远高于饮食类及学习类支出。但大学生日常生活中生存型支出占据总支出的比例较大。

(四)蚂蚁花呗的偿还情况
从能否按时还款来看,81.8%的大学生表示使用“蚂蚁花呗”进行消费之后可以按时还款,28.6%的大学生在还款的时候会感觉到有压力,17%的大学生表示自己因为多次逾期而被罚款。从还款方式来看,57.24%的大学生表示会在最后还款期限前全额一次性还清,33.79的大学生表示会偶尔选择到期分期还款,分期次数根据借款金额及未来收入选择,而8.97%的大学生表示经常选择到期时分期还款。从还款资金来源来看,55.86%的人表示花呗还款来源主要是本月剩余生活费和下月生活费,26.21%的人还款来源是兼职薪酬,17.24%的人还款来源是奖助学金,0.69%的人表示通过借钱等其他渠道还钱。而且有34.48%的人表明自己或身边的人进行过花呗套现,并通过套现的方式偿还花呗。

二、使用蚂蚁花呗对大学生产生的影响
(一)积极影响
1.解决短期资金不足问题
大学生生活费主要都由家庭提供,难免遇到经济周转不灵的情况,而蚂蚁花呗的使用能够很好的解决其短期资金不足的问题。第一,蚂蚁花呗使用者在规定期限内还款不会产生任何利息,额度也会随着使用频率和使用次数增长。第二,蚂蚁花呗借款程序简单,一经开通,借款就无需再审核,在规定限额内可自由使用。第三,蚂蚁花呗已经覆盖多数的线上线下商家,支持消费者使用其进行支付,并正在向医疗旅游、生活缴费、大型购物商城等更多场景拓展,使用者可在允许支付的情况下选择将其作为第一支付方式,而将其自有资金用于其他场景。第四,本月消费次月偿还的方式,相当于赊购,对于本月暂时资金短缺的大学生来说,使用花呗支付可暂时缓解资金压力。因此,对于经济来源主要靠家庭的支持的大学生来说,当遇到意外消费或周转不灵时,这种借款方式相比其他方式更为简单快捷,在规定额度内选择使用蚂蚁花呗借款可解决其在短时间内的资金不足问题。
2.可以享受较多的支付优惠
为进行蚂蚁花呗推广,花呗官方通过多种方式提供福利,大学生按要求参与活动即可享受不同的支付优惠。第一,支付宝官方提供蚂蚁花呗开通红包,主动开通或邀请他人开通都可获得5-88元金额不等的花呗红包,使用蚂蚁花呗付款时可直接抵扣现金。第二,为扩大蚂蚁花呗使用量,支付宝不定期推出支付宝扫码领取花呗红包的活动,通过分享红包领取二维码就可获得和扫码者金额相同的红包金额,当使用花呗付款时可直接抵扣现金。第三,蚂蚁花呗和店家合作,采用蚂蚁花呗付款,可享受分期付款功能,大额订单可分期支付货款,除此之外商家也提供现金减免的优惠政策。第四,为向医疗、保险、旅游、生活缴费等更多领域拓展,花呗提供0.01元购买保险、进行生活缴费等业务并可参与大额花呗红包抽取的福利,基于以上多种红包领取方式,对于收入来源单一的大学生来说,这种支付优惠就是一种获利的方式。对于大学生来说不仅是一种乐趣也是一种额外的收入。
3.分期偿还,减缓资金压力
蚂蚁花呗灵活的分期方式,使大学生有了更多的还款选择,大学生可根据自己的经济实力去选择还款方式,有利于减缓其资金压力。第一,蚂蚁花呗分期偿还就相当于购买商品采用分期付款的方式,对于商家不提供分期的商品,可通过花呗一次性付款然后选择分期偿还。第二,蚂蚁花呗提供3期、6期、9期、12期四种分期选择,使用者可根据自己的资金情况做不同的分期选择。因此,对于大学生来说,按照自己的资金实力选择不同的分期次数,去购买比较心仪但一次性支付有困难的商品,可减缓资金压力。
(二)消极影响
1.容易冲动消费引发超额支出
蚂蚁花呗具有平台指向性,与淘宝的绑定使线上购物更加便捷,淘宝推出的各类促销活动有了花呗做资金支持大学生的参与更加活跃,更容易引发冲动消费。第一,根据调查数据,有69.66%的大学生表示使用花呗购买的主要商品为衣服鞋帽类、美妆类等,主要用于饮食和学习的大学生仅占6.41%,而大学生的日常消费活动中,比如吃饭、出行、购买学习资料等,基本上都是通常是线下消费。在基本的消费方面,很少有大学生会采用“蚂蚁花呗”的方式进行。蚂蚁花呗的使用导致大学生增加了享受型支出,但生存型支出又不能减少,这就导致大学生总支出加大,引发超额支出。第二,本次调查显示有10.19%的大学生月平均蚂蚁花呗借款额在3000元以上,而家庭提供月生活费在3000以上的大学生仅占5.21%,而大学生生活费主要来源于家庭,那么大于收入的这部分支出,必将加大家庭和大学生的经济压力。
2.产生不良的消费观念
大学生使用蚂蚁花呗主要是为了解决其当前消费需求和现有资金不足之间的矛盾,但是如果不能理性的运用,长期依赖蚂蚁花呗进行消费就更容易形成不好的消费习惯,产生不良的消费观念。第一,大学生长期依赖蚂蚁花呗消费容易形成透支性消费观念。蚂蚁花呗这种“先消费,后付款”的模式会让大学生提前透支自己的生活费,使花未来的钱圆现在的梦成为一种习惯。如果大学生对于自己未来的不确定性收入盲目乐观,当实际收入远小于透支金额时,便会陷入经济困难之中。第二,大学生长期使用花呗借款更容易产生攀比消费、冲动消费、盲目消费等非理性消费行为。有一部分大学生希望通过高额消费来提高自己的身份和地位,花呗消费额度成了他们证明自己消费能力的工具,高额的花呗账单成为了一种炫富方式。这种争强好胜的心理,使其在消费时不考虑家庭收入水平,从而加大家庭经济负担。也有一部分大学生利用花呗为自己的不良嗜好买单,如迷恋网红、沉迷赌球、痴迷网游等导致的不必要支出。
3.套现产生一系列的不良影响
由于套现方式简单、套现渠道多样、大学生对套现缺乏正确的认识,主动或被动的参与套现对其自身和社会都会造成一系列的不良影响。第一,花呗套现方式简单,形式多样。如果申请到商家收款码,就可以商家的身份使用花呗收款功能,这导致许多大学生冒充商家身份,通过他人帮助轻松套取花呗现金。第二,有专门提供花呗套现业务,从中赚取手续费的非法经营者。大学生只需提供自己的支付宝账户以及手续费,非法经营者便会将指定的套现金额打入支付宝账户,这类非法经营行为给学生套现提供了便利。由于以上两种原因,大学生参与非法套现的可能性加大,长期小额套现导致大学生形成侥幸心理,将套现作为一种获取资金的方式,行走在违法的边缘。而根据此次调查有46.48%的大学生表示自己或身边有人进行过花呗套现,套现作为一种非法行为在大学生身边蔓延,对大学生的身心发展都极为不利。根据裁判文书网发布的数据,目前因为利用“蚂蚁花呗”参与非法套现和诈骗等被制裁的已有超过200人。而仅仅长沙市两家法院宣判的蚂蚁花呗诈骗案中,大学生被告人就已占了26.41%的比例。
4.到期还款经济压力大
大学生在各个新型消费信贷平台的叠加借款、高额的分期利息以及单一的经济来源都导致大学生到期还款时承受较大的经济压力。第一,蚂蚁花呗与其他各类新型消费信贷产品之间相互独立,授信额度之间没有任何影响,这就可能导致大学生同时使用不同产品进行消费,使叠加额度更高,从而进行更大额消费,但这几类产品还款期限相近,且产品设计类似,这就导致到期需在各平台同时还款,导致巨大经济压力。第二,蚂蚁花呗的分期利率特别高,3期费率0.83%,但实际年利率已高达14.94%,12期费率0.73%,而实际年利率已达15.86%,且利率随着分期次数加大而升高,而2019年一年期银行贷款基准利率才是4.35%,大学生除了到期偿还本金之外还要承担如此高昂的利息支出,这无疑加大了大学生的还款压力。第三,根据本次调查只有26.21%的大学生还款来源是兼职薪酬,17.24%的还款来源是奖助学金,没有稳定的还款来源,高估自己的偿债能力导致其到期还款时资金压力大,不得不以拆东墙补西墙的方式来填补自己的贷款。
三、大学生正确使用新型消费信贷产品的建议
(一)大学生自身层面
第一,大学生应培养理性消费观。在使用各类新型消费信贷产品借款时量入为出,以理性的态度去看待超前消费行为,养成科学理性的消费观,在对自身还款能力及履约能力做好规划的前提下,做到适量消费和理性消费。第二,大学生应主动加强对新型消费信贷产品的了解程度。通过互联网等工具充分了解其产品的利率及相关费率、还款形式及期限、逾期处罚方式等,在对其充分了解的基础上选择适合自己的消费信贷产品。第三,大学生还要提高自己的辨别能力。不通过新型消费信贷产品参与非法行为、不轻信不良极具诱惑的虚假广告、充分了解套现等非法行为的不良危害、提高安全意识,远离非法套现。第四,大学生应树立良好的信用观。在使用新型信贷消费产品时,要养成自身良好的信用意识,珍惜个人信用记录,按照还款日期及时还款。如果因借款逾期而产生不良信用记录,将会为日常生活带来诸多不便,因此大学生应及时查看自己在新型消费信贷平台的还款信息,通过设置还款提醒、建立还款备忘录等方式提醒自己按时还款。
(二)学校层面
第一,加强对大学生健康理性消费以及金融基础知识的普及和宣传教育。学校可以开设讲座、相关课程加强对大学生合理消费的教育,应利用媒体、官方微博、微信公众号拓宽宣传渠道,加强大学生信用意识培养,加大基础金融投资理财知识的宣传,使其具备基础的辨别能力。第二,加大对反面案例的曝光,以此警醒大学生减少冲动消费以及欠款违约行为。通过学校平台对于反面案例进行曝光,有利于良好舆论环境的形成,迫于舆论压力大学生可减少新型消费信贷产品的不良使用行为。第三,建立专门针对此类产品的服务部门。提供新型消费信贷产品讲解服务、维权服务、还款帮扶服务等,使大学生在使用新型消费信贷产品遇到问题时,有明确的帮扶部门,能快捷有效的解决问题,避免问题严重化。
(三)互联网企业层面
第一,新型消费信贷产品官方应主动引入央行征信系统,规范信用体系建设。目前大多数信贷产品官方参考的线上交易数据仅局限于部分消费类产品,参考数据的不全面无法保证其对用户信用评级的准确性。因此产品官方应主动引入央行和各类商业银行的个人征信、个人违约记录,通过央行的联网审核体系,把用户身份证作为其身份识别的依据并以此对用户进行账户管理监控,形成线上线下相结合的信用评级体系,从而保证用户消费信度的合理性。第二,新型消费信贷产品官方对用户交易流水的记载要素应进一步规范。记载要素应包括交易方式、交易账号、交易时间、交易金额及借记卡提现关联信息等,并进一步强化交易风险管理,设置科学合理的交易额度、交易频率、交易种类以及交易时间并定期对其进行综合评定和检测。第三,加强对套现行为的打击力度,对于利用微信、QQ等参与套现的商家进行整改和关闭,深入强化平台自身内部风险监控,保证信用支付供给者的资金合理使用。第四,推出定向额度分配制度,对于总额度进行享受型消费额度、生存型消费额度、发展型消费额度的分配,各额度之间不可交替使用。同时采用差异化定价方法,分期付款费率上,生存型消费借款手续费率低于享受型消费借款手续费率。通过这种差异化的定价方案,促使大学生增加在学习、健身这类产品上的消费。
(四)XX层面
第一,进一步完善互联网消费信贷制度并做好相应的信贷立法规范和政策引导。互联网消费信贷作为一种新兴产物,XX部门针对其制定的相关法律和制度都不健全并缺少相应的法律依据。因此XX部门应该加大力度建立健全相关的法律法规,加强对互联网消费信贷平台的监管。对线上消费平台进行定期抽查严防其超范围经营业务。同时,应加强对用户信息安全的保障,严防互联网信贷平台过度收集用户信息、违规使用用户数据、非法贩卖用户信息。第二,加大央行对个人信用的监管力度。使央行征信系统和大型互联网消费信贷平台之间、互联网消费信贷平台彼此之间互联互通,并在此基础上构建统一的网络消费金融征信平台。这样才能有效的防范由“共同债务”造成的不同机构间信用风险的传染。同时,也能有效化解平台“数据孤岛”风险,从而合理的控制大学生的违约风险。
参考文献:
[1]蔡佳岚.论消费贷款对当代大学生的影响——以“蚂蚁花呗”为例[J].经贸实践,2018(03):160-161.
[2]陈纯,史福厚.蚂蚁花呗消费信贷产品信用风险[J].征信,2019,37(10):78-82.
[3]陈余之,杜心洁,孙梦繁,周煜坤.关于大学生使用花呗情况的调研——以云南大学东陆校区为例[J].现代营销(经营版),2019(06):181.
[4]程丽雯.第三方支付平台信贷对大学生消费行为的影响——以合肥市、蚌埠市部分高校为例[J].管理观察,2019(26):106-108.
[5]郝柳君,荣茜.个人消费信贷产品的创新对消费者行为的影响——以蚂蚁花呗为例[J].时代金融,2016(36):199.
[6]胡寒.大学生校园贷需求调查[D].贵州大学,2019.
[7]李冰阳.互联网消费信贷对大学生消费水平及结构的影响[D].华中师范大学,2019.
[8]李丹.盗刷“蚂蚁花呗”行为及其定性问题研究[D].河北大学,2019.
[9]李明明.电商系互联网消费金融风险评估和对策研究[D].兰州大学,2019
[10]李晓雯.关于大学生消费信贷模式的比较分析[D].重庆大学,2017.
[11]李茁宁.“花呗”使用情况调研报告[D].辽宁大学,2017.
[12]廖理.互联网金融商业模式与发展格局[J].山东经济战略研究,2017(07):35-38.
[13]龙杰,樊英,李灿.蚂蚁花呗对大学生的影响[J].金融经济,2019(10):103-104.
[14]罗少鲲.互联网背景下校园消费信贷乱象问题及对策研究[D].华侨大学,2019.
[15]吕鹏.互联网金融产品在L大学使用状况调研[D].辽宁大学,2017.
[1]庞瑞侠.大学生网上信用支付金融排斥影响因素研究[D].安徽农业大学,2018.
[16]孙立娟.大学生互联网金融理财实证研究及国际比较[D].河北工业大学,2017.
[17]谭兆何.互联网背景下消费信贷的现状及影响因素研究[D].云南师范大学,2019.
[18]汪雨欣.互联网金融创新对大学生消费行为影响研究[D].福建农林大学,2019.
[19]王岚,田泽华,肖萌,芦敏,姚梦琦.哈尔滨市大学生使用“蚂蚁花呗”的现状研究[J].中国商论,2019(17):216-217.
[20]王思铭,杨静,乔苒洁,王兆淳.基于“蚂蚁花呗”等网络信贷支付对当代大学生消费观的影响[J].科技经济市场,2019(05):125-127.
[21]王妍茹.P2P网络融资方式中的风险评估与评价[J].时代金融,2018(33):329-330.
[22]王兆淳,王思铭.蚂蚁花呗对大学生消费观影响的研究[J].市场周刊,2019(05):133-134+175.
[23]肖晔.消费信贷影响消费结构的机制和效应研究[D].上海社会科学院,2019.
[24]熊姿.“蚂蚁花呗”:互联网金融影响下的大学生日常生活[J].营销界,2019(08):58-60.
[25]余姝玉.互联网信贷浪潮下大学生使用“蚂蚁花呗”现状分析——以蚌埠市为例[J].时代金融,2019(18):29-30.
[26]张露露.冒用他人支付宝“蚂蚁花呗”套现行为的刑法规制[D].贵州民族大学,2019.张[27]明敏.互联网信贷背景下大学生消费观引导研究[D].成都理工大学,2018.
[28]张茜,许美兰,王雨芹,国晓丽.我国大学生提前消费行为与理财现状调查——基于蚂蚁花呗用户的调研[J].金融经济,2019(14):78-80.
[29]张媛.互联网金融背景下大学生消费观教育研究[D].西安建筑科技大学,2018.
[30]钟敏容,苏可云,张鹏,叶子峰.广东省在校大学生使用蚂蚁花呗现状及问题分析[J].金融经济,2018(20):84-87.
后记
在丁香芬芳的季节,四年的求学生涯已接近尾声,我将要踏上人生的另一段征程。虽说离别最是黯然,但回忆甚是美好。回首四年的时光不禁嘴角上扬,感谢老师的教导、同学的陪伴、父母的支持、舍友的包容,感谢你们让我遇见更好的自己。毕业论文是大学里最后一份作业,也是我所有作业中最严肃的一个,从选题、书写开题报告、撰写初稿、查重每一部分都几经其稿。在这里衷心感谢我的论文指导老师―尊敬的老师。由于新型冠状病毒的影响,本次论文的指导主要采用线上沟通的方式,她在繁忙的教学工作中抽出时间来检查、修改我的论文,对于不合理之处都做了详尽的批注,由于不能当面沟通,线上文字指导使她的工作量更大,指导难度加大,但她依然不厌其烦的帮我一遍遍修改,我每提交一次她都从头重新帮我修改一次。
下载提示:
1、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文章版权申述”(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18735597641(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2、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投稿,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
原创文章,作者:写文章小能手,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447766.cn/chachong/1530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