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旅游收入影响因素分析

作为华夏文明起源之一,山西省拥有着悠久的历史和灿烂的文化,各具特色的景观吸引了来自五湖四海的人们。同时,对于处在转型升级时期的山西来说,作为新兴第三产业的旅游业收入连年保持较高的增长率,从而成为山西省GDP增长的重要元素。为此通过研究山西省旅

  1导论

  1.1选题背景与意义

  1.1.1选题背景
  在我国经济发展步入新常态的大局下,山西省也正积极寻求从煤炭大省走向新型结构强省之路的方法,这时第三产业进入了省领导的视线。而在这些第三产业中,山西省旅游业对本省居民生活水平提高的贡献率达到了70%。
  山西省拥有8个5A级风景区,数十个4A级风景区,山川流水、晋商宅院、民俗风情数不胜数。近十年来,山西省旅游业总收入连年保持25%左右的增长率,展现出蓬勃的朝气,达到了经济快速增长的预期,在山西新兴支柱产业中占据一席之位,为山西省的转型升级做出了较大的贡献。
  但是,山西省旅游业在发展过程中,也遇到了一系列问题和挑战,导致旅游业发展水平低于其他省市,这也要求我们从定性和定量角度综合分析旅游发展的影响因素,从而更好地推动山西省旅游经济的发展。然而,目前有关山西省旅游业影响因素的研究较为匮乏,针对其的大多数研究均是从定性分析的角度阐述旅游业影响因素对旅游业发展的正负相关性,并对此提出相对应的政策或建议[7]。
  1.1.2选题意义
  近年来众多学者从不同的视觉运用不同的方法对旅游业影响因素进行了研究,但仍存在很多缺陷,比如在研究方法的选取和运用方面,未能科学地将定量和定性分析有效结合。截止现在只有屈指可数的文献在研究山西旅游影响因素,其中定量研究占5/9。
  由于山西旅游业存在区域间发展失衡,本文通过分析数据间的关系来寻求哪些因素桎梏了山西旅游业的发展,从而采取措施来填补区域差距,使山西旅游收入得到飞速提高,旅游业进入新的台阶,带动山西其他行业的发展,加快我省转型升级。

  1.2国内文献综述

  1地域
  对中国总体旅游业收入影响因素的分析中,林芬芳[8]等得出GDP、第三产业、民航线数、大学生数等是影响旅游的重要因素的结论;吴良平、张健[11]认为交通和饭店层次对旅游有着长期稳定的关系。对省级旅游业收入影响因素的分析中,李燕[9]得出旅行社数、外国游客和饭店规模对北部湾海洋旅游影响较大,而国内游客、住宿餐饮服务水平对其的影响较小的结论;屈正庚[10]认为能够改变一个地区旅游发展方向和路径的处于重要位置的关键因素是城市规模和经济条件。对于山西省而言,张乔、田婧[15]探究后的结果最能反映山西旅游的发展方向,他们应用五元一次模型对山西省旅游收入做回归分析,得出人均旅游支出对山西旅游发展的作用最大,并建议加大宣传、基建和交通投资的力度;此外,张克勇[14]等的见解在于产业结构、GDP、高校毕业及城镇居民收入对山西旅游发展的影响程度逐步降低;韩瑛[6]主张加大对旅游的投资力度,优化产业结构,强化地区间的联通,形成旅游大局观等,强调科技水平在旅游业发展中的重要地位。
  2方法
  大多数文献均采用了定性分析的研究方法,比如玛依拉·哈力克[3]主要从XX职能和市场干预两方面对吐鲁番旅游业发展进行定性分析并提出相应建议;李巧娜[2]将旅游业影响因素分为内外两部分,并在此基础上进行深入研究,最后发现XX在旅游业发展中起了关键的效用。定量分析方面,刘泽杰、雷晓雪[5]借助多元线性回归模型得出国内游客、旅客周转、城乡居民收入四个方面对中国旅游业发展具有显著影响,其中国内游客影响程度最大,而游客周转影响程度最小的结论;孔朝莉[4]运用主成分回归模型,结果表明:固定资产投资总额等七种经济类指标中,影响最大的是固定资产投资,其次为公共预算支出,而影响最小的是居民消费价值指数;任建丽、杨斌[12]使用实证分析,设立对数模型,研究表明:生活、基础性建设和交通对甘肃省旅游业影响程度较大,值得注意的是甘肃的交通数据对其旅游业呈负相关,作者解释是由于交通的不便对甘肃旅游起到了限制作用;Charbel Bassil[17]等使用动态框架探讨了恐怖主义存在对旅游业的破坏。
  3影响因素
  针对旅游业收入影响因素方面的研究,不同的学者有不同的研究视角,他们所参考的文献和数据也各有差异。将各种文献相结合,其研究因素几尽涵盖了能够影响旅游业收入的方方面面。李霞、王金叶[16]从经济发展、服务水平、旅游资源、交通状况和自然环境5个方面对广西旅游发展所造成的影响进行研究;周魏淇、陈绍刚[1]从住宿餐饮方面下的固定资产投资和增加值2个因素对国内旅游发展所造成的影响进行分析;田磊、张宗斌[13]选用产业规模、资源禀赋、政策和环境质量4个因素对中国绿色旅游业的影响程度进行分析;Yuti Huang,Vania R.Coelho[19]探究国家对珊瑚礁可持续性保护;Valerie A.Sheppard和David A.Fennell[18]则研究动物对旅游业的相关性。

  1.3论文的结构及主要内容

  第一章导论,包含研究背景、意义,国内外综述,研究内容及方法。
  第二章山西旅游业发展现状,首先从地理和人文两方面介绍山西,之后恰合论文主题简单数落山西的旅游资源,最后分析山西旅游业08-18年的发展情况。
  第三章山西省旅游业收入影响因素分析,包含影响因素的选择,数据的收集,建立数学模型,定量化分析,进行相关性检验。
  第四章结论与建议,针对研究结果进行总结并建议XX采取相关措施。

  1.4论文的研究方法

  1.文献分析法。本文通过收集、整理国内外学者有关旅游业发展影响因素的文献,比较全面把握国内外关于旅游业发展的相关研究。
  2.统计分析法。本文通过对山西旅游业相关数据进行归纳,从而概括旅游业的发展趋势。
  3.定量分析。本文选取可以影响旅游业总收入的因子,如:人均GDP、城镇化率、教育经费、道路长度等,建立多元逐步回归模型,进行OLS分析并进行相关检验。
  4.模型分析法。本文建立多元线性回归模型,以此评估山西省旅游业总收入和影响它增长的因素之间的关联程度。

  2山西省旅游业发展现状

  2.1山西概况

  身处华北的山西,东临太行,西靠吕梁,北隔长城与内蒙古相望,南边流淌着气势磅礴的母亲河。素有“表里山河”的美誉。
  坐落于母亲河“几”字形竖弯处呈平行四边形的山西属于太行山以北地区暖温带气候特征,四季分明、雨热变化同步。在全国2/125土地上山脉绵延,河流纵横,黄河第二小弟的汾河横穿全境,哺育着勤劳善良的山西人民。另外,山西举国闻名的当属煤炭与面食,山西陈醋也坐居中华四大名醋榜眼。
  我国四大卫星发射地之一的太原卫星发射中心,国际航班的武宿机场,即将完工的太原地铁等都彰显着山西的努力拼搏。人杰地灵的山西凝结着古今数代文臣武将的风华,上古三帝之一的尧,春秋霸主姬重耳,北抗匈奴的民族英雄卫青、霍去病,经天纬地之才的战国风云纵横家张仪,诗画全才王维,三朝元老狄仁杰,唐朝名将尉池恭……钟灵娟秀的山西孕育着古代四大美女之三,以柔弱之躯撑起两国稳定的“落雁”王昭君,挑起董卓吕布之争掀开三国帷幕的“闭月”貂蝉以及霓裳羽衣曲一舞惊鸿的“羞花”杨玉环,除此之外还有宠辱不惊稳居中宫的卫子夫,千古第一女帝武则天等等。山西晋商以“诚”取信天下,王家大院便是见证之一,钱庄票号汇通天下成为华夏大地500年的骄傲荣誉,至今晋商精神仍是商界学者研究的对象。

  2.2山西省旅游资源现状

  “华夏文明摇篮”的山西,在历史的书卷上留下了3000年的笔墨,也留下了无数玲珑剔透的古董和飞阁流丹的建筑物。山西拥有全国最多的地上文物。作为北魏都城之一的大同,矗立着庄严大气的云冈石窟,阳光透过云层照耀着河畔的静谧古镇,雄浑庄重的佛祖雕塑模糊千年的时光展现当时的历史辉煌;起源东汉后又浴火重生的忻州五台山,五座山峰默默守护着虔诚的信徒,融合七朝风格的寺庙隐秘在绿水青山中,净化着环境也净化着心灵;山西省会的太原仍飘荡着李世民眷恋赞叹的《晋祠铭》,百丈的悬崖遮蔽天日,反映华夏多领域的宗祠园林相结合成为了我国史上最珍贵的精神财富;断碣古台的平遥古城,重现了明清时期人们的日常生活,从护城河到指挥所再到八街七十二巷,战火的纷争中孕育着和平的期望;亭堪楼迹、柳往槐来的洪洞大槐树,见证了多少移民的恋恋不舍和深厚乡情,450姓的背后是元末战乱山西的繁荣,也是大陆海外后人的寻根问祖;康熙名臣陈廷敬所居住的皇城相府,宣扬了陈氏家族的辉煌成就,也珍藏了大量的康熙御笔,因抵御外敌而修建的河山楼岿然不动,内外攻守一体,错落有致;乾隆时期的乔家大院,从整体到局部都体现着乔致庸的中庸之道,每一个雕塑每一种图案都带有最深的祝福和期待;象征侠肠义胆的关帝庙坐落于“万国之中”的运城,为世上规模最大,一年两度的解州庙会吸引着四面八方前来寻访敬仰的游客。
  除国内最多的人文景观外,山西的自然资源更加星罗棋布。“天然氧吧”的太行山大峡谷重峦叠嶂,郁郁葱葱的树木倒影在清澈的湖水中,水天一色,四季景色异彩纷呈,依山而建的梯道映衬着鬼斧神工的自然杰作,悬崖、清泉、瀑布、溶洞……交织相合,宛若世外桃源;动植物资源宝库的蟒河幽奇险秀,虽名河实为山,无数的国家保护动物在其中嬉戏追逐,珍稀植物在其中也比比皆是,清新的空气含着中草药的芬香;喀斯特地貌的王莽岭书写着“穿越者”王莽与“天命之子”刘秀斗智斗勇的波澜壮阔,《高山流水》在耳旁回响,白雪皑皑和百花齐放同时出现,群雄逐鹿的壮志凌云在这里彰显;“地下龙宫”的太行龙洞,无数奇特的玲珑瑰景构成独一无二的钟乳王宫,绿色石花坡国内罕见,石灰熔岩千姿百态,美轮美奂,地下暗河一闪而过,只闻其声不见其身;“帝尧之都”临汾的壶口瀑布气吞山河,因地势走向奔涌而下的黄河如同天降,激起的水雾形成“水底冒烟”的奇景,十里龙槽是其历史的刻痕,挑战自我挑战自然的飞跃黄河也在这里永记史册;“避暑胜地”绵山登山路九里十八弯,一夫当关万夫莫开的龙头寺地势险要,十里山水画卷藏着寒食节的主人公,千年古道铁索岭上挂着美好祈愿的红丝带。
  山西的美味小吃无数,太原的头脑、六味斋酱肉,大同的浑源凉粉、广灵豆腐干,朔州的油豆包、烫面饺子,忻州的糯玉米、锅魁,阳泉的飘抿曲、平定过油肉,吕梁的碗秃、孝义火烧,晋中的平遥牛肉、太谷饼,临汾的流尖和子饭、饸饹面,长治的酥火烧、腊驴肉,运城的闻喜煮饼、解州羊肉泡馍,晋城的转面、烧三鲜等等。
  具有得天独厚自然资源和悠悠史迹的山西,奠定了其旅游发展的厚实基底。

  2.3山西省旅游业发展现状

  在旅游外汇收入方面,从2009年的377.94百万美元到2018年的377.98百万美元,其峰值为2013年的822.68百万美元;在接待国际游客方面,从2009年的4.13百万人次到2018年的4.00百万人次,其峰值为2011年的5.20百万人次;在接待外国游客方面,从2009年的3.43百万人次到2018年的3.4百万人次,其峰值为2011年的4.47百万人次。总体呈螺旋上升。
  2019年山西省入境过夜扩大76.2万人,涨幅高达6.6%;国内旅游扩大8.3亿人,涨幅高达18.5%;旅游外汇收入上涨约4.1亿美元,涨幅高达8.5%;国内旅游收入上涨约7999.4亿元,涨幅高达19.4%;旅游总收入8026.9亿元,增长19.3%。2018年,在国际旅游外汇收入中,山西位列全国省级第26位,排行倒数第6,与上年排名持平。在接待入境过夜游客上,山西位列全国省级第25位,排行倒数第7,与上年相比进步一位。
 山西旅游收入影响因素分析
  面对日益激烈的市场竞争,山西省更需要保持危机感,加快对旅游业的开发和发展,以及旅游景点的建设和相关产业的发展。
  转向各市,18年旅游收入如下:
  山西旅游收入影响因素分析
  2018年山西省晋中市旅游业总收入全省排名第一,同比增长23.1%,突破千亿元大关。作为省会的太原市,紧随其后,同比增长21.1%。大同市旅游业以振奋人心的速度快速发展,2017年旅游业总收入同比增长33%,增长率十年内最高。2018年大同市旅游业总收入同比增长22%,未来可期。
  据2018年报告,对于山西的11个地级市而言,游客关注度最高的是太原,消费占比50%以上,其次是大同。经调查,太原、晋中、吕梁属于游客主要集聚地。由此看来,山西各地旅游发展并不均衡。此外,文化消费晋城第一,28.31%;餐饮消费长治榜首,38.57%;
  交通花费太原魁首,5.57%;住宿消费临汾独占鳌头,51.95%;购物消费晋中拔得头筹,45.99%。

  3山西省旅游业总收入影响因素分析

  3.1影响因素选择

  影响地区旅游业发展的因素多种多样,涉及经济、政治、生活等方方面面。经过对此类文献的整理概括,同时受限于数据的搜集,本文决定采取以下几类影响因素,并对它们进行建模,定量分析。
  1经济
  毫无疑问,经济对旅游的影响是最基础的,也是最直观的。只有有了物质基础,人们才会在满足自身温饱之余选择提高自己的文化修养,增长知识,开阔眼界。当前我国的主要矛盾已经转变,经济也进入新的阶段,步入新常态。此时更要重视我省城乡居民的收入,一方面推进精准扶贫,另一方面采取积极的货币、财政政策,鼓励人们在手握存款时积极投入旅游消费。
  2政治
  目前,面对旅游业发展所存在的问题和不足,山西省文化和旅游厅正积极采取一系列举措来带动省内旅游消费。而作为文旅发展的首要推力,项目建设则是重中之重。换句话说,XX政策作为旅游发展的风向标,对山西旅游的影响深远。完全依靠市场的自动调节是不可能,也是不现实的,XX手握重权,更应谨慎地下达每一条政令,进而使旅游业带动其他第三产业的发展,使山西加快转型升级。
  3教育
  教育是国党之大计。好的教育能够开拓人们的视野,使人们不在局限于自己的一片小天地,了解世界的广阔和美丽,对未知充满热情,具有敢想敢做的冒险精神,向着心中的理想城市出发,由此促进旅游业的发展。大学生拥有充足的时间和一定的可支配财产,获得了更高的教育,有一生中最高的求知欲和探索欲,无限的精力和热情,因此是旅游业发展的主力军。
  4生活
  旅游是一件让人放松,愉悦心情,享受美好风光的事情。是以在旅游途中所享受到的服务也决定了旅游时的心情和旅游后再次浏览的想法。提供高水平高质量的服务让游客感到宾至如归,从而经过游客的口口相传进一步提高旅游目的地的口碑来吸引更多的游客和回头客,形成良性循环,这无疑是一个正确的思路。衣食住行永远是生活的基石,在此基础上扩展旅游产业链,针对不同收入阶段消费观念的游客提供不同档次的服务等等举措,对旅游总收入的增长都有益处。
  5交通
  如今交通工具的种类日益增加,其速度和质量也在飞速提升。但是无论是省内游客所坐的大巴、公交、出租车,亦或省外游客所乘的火车、动车、飞机,最终的目的都在于减少他们不必要的时间消耗,使他们能花更多的时间去游玩。山西省建立了以太原为枢纽的交通路线,2018年“平遥古城+壶口瀑布+灵石”成为山西省最高的热点,是以来晋游玩的游客,大多喜欢能够反映山西文化的景区,也更喜欢在热门景区长时间参观浏览。
  6宣传
  时代飞速发展,“酒香不怕巷子深”如今已不适用,资源的丰富并不等于收入的盆满钵盈,只有做好宣传工作,才能形成自己的品牌并使其丰满起来,从而使山西旅游业在全国各省、市、自治区中立于不败之地。山西旅游业存在的最大问题在于分散,例如提到四川能够联想到九寨沟、峨眉、都江堰、乐山大佛等,陕西则是兵马俑、华清池、大雁塔、华山等,一提到山西呢,大概只知道省会太原,然而提到平遥古城、雁门关、五台山则众所周知,这一现象突出表现了山西没有形成自己的系列品牌,而是分散宣传,可谓毫厘之差。
  7环境
  生态环境保护工作近年来日益受到山西省委和省XX的高度关注。2019山西大气环境质量逆势向好,全省PM2.5平均浓度为48µg/m3,优良天数占比63.6%,横向比较优于京津冀及周边地区。环境的优劣影响着古建筑、休闲娱乐场所、道路交通、旅游接待地区的环境卫生等方方面面。
  3.2收集数据
  本文在《山西省统计年鉴》(2008-2018)、《2018年山西省旅游产业大数据报告》以及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统计局国家数据等官方数据中选取有关影响旅游发展的因素数据,运用Eviews7.0软件对山西旅游收入及影响因素进行多元线性模型的建立及逐步回归,发现影响山西旅游的因素及程度比较。
  表3-1 山西省旅游业总收入影响因素变量指标
影响因素 变量指标
经济 X1人均GDP(元)
X2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元)
X3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亿元)
政治 X4第三产业(亿元)
X5城镇化率(%)
教育 X6教育经费(万元)
X7普通高等学校数(所)
生活 X8住宿、餐饮业企业从业人数(人)
X9住宿、餐饮业企业营业额(亿元)
X10接待国内游客人数(万人次)
交通 X11道路长度(万公里)
X12铁路营业里程(万公里)
X13公路里程(万公里)
宣传 X14报纸总印数(万份)
X15期刊总印数(万份)
环境 X16城市绿地面积(万公顷)
X17突发环境事件次数(次)
 
其具体数据如下:
表3-2 相关旅游因素11年数据
  2008 2009 2010 2011 2012 2013 2014 2015 2016 2017 2018
旅游
总收入
739 893 1083 1343 1813 2305 2847 3448 4247 5360 6729
X1 21861 21637 26397 31489 33803 35136 35202 34993 35367 42060 45328
X2 13119 13997 15648 18124 20412 22258 24069 25828 27352 29132 39251
X3 2421 2809 3318 3903 4507 5139 5718 6034 6481 6918 7339
X4 2759 2887 3412 3961 4683 5311 5679 6789 7237 8030 8988
X5 45.11 45.99 48.05 49.68 51.26 52.56 53.79 55.03 56.21 57.34 58.41
X6 3328404 3809096 4508195 5494903 5580300 6918247 7036233 8442363 7942196 8533662 9152200
X7 61 63 65 66 67 70 71 79 80 80 80
X8 93959 99849 122077 123955 132151 114076 95896 82166 74147 70980 70216
X9 81 86.4 121.1 145.3 156.6 121.2 95.9 80.9 80.6 85.2 95.1
X
10
9384 10611 12497 14975 19434 24605 29951 36007 44330 56073 70400
X
11
0.54 0.57 0.57 0.61 0.64 0.66 0.71 0.73 0.77 0.82 0.86
X
12
0.33 0.35 0.38 0.38 0.38 0.38 0.5 0.51 0.53 0.53 0.54
X
13
12.48 12.73 13.16 13.48 13.78 13.94 14.04 14.1 14.21 14.29 14.33
X
14
163296 183273 206698 202664 208938 219694 214620 203549 201619 201110 189000
X
15
3950 3402 4000 3428 3733 3384 2930 2573 2421 2217 2187
X
16
2.53 2.8 3.11 3.25 3.57 3.63 4.04 4.2 4.3 6.4 4.82
X
17
0 0 0 11 0 13 6 3 13 19 12
 
  3.3建立模型
  3.3.1理论依据
  无特殊时,单一变量Y和无数Xi(i为非0正整数)及定值β0组成多元一次线性回归方程,如下:
  Y=β0+β1X1+β2X2+…+βkXk+ɛ
  其中,ɛ是随机误差,其所需条件为:
  E(ɛ)=0
  Var(ɛ)=σ2
  3.3.2建立模型
  目前关于旅游的数学模型主要有旅游引力、多元回归和时间序列,由于模型各有优劣,综合考虑所选取的因素,从而选择多元线性回归公式构建山西省旅游业总收入影响因素模型。
  建立模型:
  Y=β0+β1X1+β2X2+…+β17X17+µ
  Y为山西旅游业总收入(亿元),X1为人均GDP(元),X2为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元),X3为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亿元),X4为第三产业(亿元),X5为城镇化率(%),X6为教育经费(万元),X7为普通高等学校数(所),X8为住宿、餐饮业企业从业人数(人),X9为住宿、餐饮业企业营业额(亿元),X10为接待国内游客人数(万人次),X11为道路长度(万公里),X12为铁路营业里程(万公里),X13为公路里程(万公里),X14为报纸总印数(万份),X15为期刊总印数(万份),X16为城市绿地面积(万公顷),X17为突发环境事件次数(次),µ为随机扰动项。

  3.4定量化分析

  本文应用逐步回归以此避免多重共线性干预。使用Eviews7.0软件,建立时间序列表格,输入Y、X1、X2、……、X17等数据,对其分别进行OSL回归,选取拟合度最高的因素,并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回归,结果如下:
 山西旅游收入影响因素分析
  其中,模型的R-squared(判定系数)高达999993%以上,无限逼近于1,修正系数为0.999989,表示方程的拟合度很好;F-statistic(F统计值)为226040.2,且Prob(F-statistic)(F统计量相伴概率)为0.0000<0.05,表明模型在置信水平为95%下显著成立,回归方程是显著的;Durbin-Watson stat(DW统计)是2.177954,处于1.5-2.5间,无自相关。聚焦数据X3、X10、X17的Prob(t参数)均比0.05小,视为置信水平为95%下t检验通过,呈现出显著影响;X9并未通过t检验,未表现出显著影响。
  综上,最终结果为
  Y=-531.8571+0.092194X3+0.038488X10+587.0037X11-1.287795X17
  t=(-4.149595)(3.807125)(111.8569)(2.018652)(-2.938391)
  =0.999993=0.999989 F=226040.2 D.W.=2.177954
  此模型表示在其他条件不变时,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X3)每上升1万元,山西省旅游业总收入(Y)上涨921.94万元;每接待1名国内游客人数(X10),山西省旅游业总收入(Y)上涨384.88万元;每扩大1万里道路长度(X11),山西省旅游业总收入(Y)上涨587.00亿元;每发生1件突发环境事件(X17),山西省旅游业总收入(Y)损失1.29亿元。这4因素中,影响最大为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接待国内游客和道路长度次之,突发环境事件影响程度最小。

  3.5回归检验

  3.4.1经济学检验
  一方面,其他条件不变时,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每增加1%,山西省旅游业总收入上涨0.0922%;接待国内游客人数每增加1%,山西省旅游业总收入上涨0.0385%;道路长度每增加1%,山西省旅游业总收入上涨587.0037%;突发环境事件每增加1%,山西省旅游业总收入损失1.2878%。
  另一方面,在最终确立的模型中,X17的回归系数为负值,表示对于山西省旅游总收入而言,突发环境事件所造成的后果与旅游业发展的期望相反,从逻辑学角度来看与实际相符;X3、X10、X11的回归系数均为正值,即对于山西省旅游总收入而言,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接待国内游客人数和道路长度所带来的效应符合旅游业发展的预期,从逻辑学角度来看与实际相符。
  综上所述,本模型符合经济学意义,通过检验。
  3.4.2统计检验
  (一)拟合优度检验
  本文中的判定系数为0.999993,修正系数为0.999989,表示拟合程度很好。
  (二)t检验
  给定显著性水平α=0.05,查得自由度为n-k-1=11-4-1=6,临界值tα/2=t0.025(n-k-1)=t0.025(6)=2.447,由回归参数估计表可得
  山西旅游收入影响因素分析
  β3t值8.37,β10t值174.13,β11t值16.58,β17t值2.94,都比5%水平t临界值2.447大,检验通过。
  (三)F检验
  给定显著性水平α=0.05,在F分布表查自由度为k-1=4-1=3和n-k=11-4=7的临界值为F0.05(3,7)=4.35,本文的F=226040.2,故F>F0.05(3,7),拒绝原假设H0,说明在5%的显著性水平下,因变量对自变量有显著的线性关系,回归方程显著,即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X3)、接待国内游客人数(X10)、道路长度(X11)以及环境突发事件次数(X17)四个变量联合起来对山西省旅游业总收入(Y)影响显著。
  3.4.3自相关检验
  本文的Durbin-Watson统计值为2.18,对样本容量n=11,解释变量k=4的模型,给定α=0.05的显著性水平,查D.W.统计表得到下线临界值dL=0.286,上线临界值dU=2.030,而D.W.>dU,4-dU<D.W.<4-dL,所以无法确定是否存在序列自相关。
  用拉格朗日乘数检验:
 山西旅游收入影响因素分析
  因为Obs*R-squared的相伴系数p为0.0684,大于0.05,不能拒绝原假设H0,因此不存在相关性问题,无需修正。
  3.4.4异方差检验
  对4个解释变量分别制作散点图,如下:
  山西旅游收入影响因素分析
  用怀特检验法分析,得到如下结果:
 山西旅游收入影响因素分析
  原假设是误差项条线同方差,Obs*R-squared(White统计量n*R2)为4.171118,取显著性水平α=0.05,伴随概率p(p=0.3833)大于0.05。X3、X10、X11、X17t检验未过。因此异方差不存在。
  3.4.5共线性检验
  山西旅游收入影响因素分析
  表中X3t值是3.8071,X10t值是111.8569,X17t值是-2.9384,绝对值都比5%时的t值临界大,对应参数0.0089、0.0000、0.0260都比0.05小,X11t值是2.0187,其相伴概率0.0901,小于0.1的显著性水平,没有前三者那么显著,通过多重共线性检验。

  4结论与建议

  4.1结论

  (一)08-18年山西旅游稳中向上发展。
  (二)因素对山西旅游的影响程度:接待国内游客(X10)>道路长度(X11)>第三产业(X4)>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X2)>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X3)>城镇化率(X5)>普通高等学校数(X7)>期刊总印数(X15)>教育经费(X6)>人均GDP(X1)>铁路营业里程(X12)>城市绿地面积(X16)>公路里程(X13)>住宿餐饮业企业从业人数(X8)>突发环境事件次数(X17)>报纸总印数(X14)>住宿餐饮业企业营业额(X9)。
  (三)本文的最终模型为:
  Y=-531.8571+0.092194X3+0.038488X10+587.0037X11-1.287795X17
  该模型在经济学上符合现实逻辑,在计量方面通过相关性检验。
  (四)站在宏观角度来看,人民生活水平、交通状况、产业结构、经济发展水平对旅游业总收入的影响较大;教育投入、宣传投入和环境治理投入对旅游业总收入的影响较小。而微观层面,其影响因素主要是接待国内游客和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而道路长度和突发环境事件的影响较小。
  (五)山西旅游总收入和接待国内游客、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和道路长度的系数都大于0,也就是说旅游收入的上涨与国内游客越多,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越大,道路越长密切相关;突发环境事件与山西旅游总收入呈负相关,即突发环境事件发生的越频繁,山西旅游收入就越少,损失越大。据WTTC(世界旅游及旅行理事会)所发布的报告显示,由于新冠肺炎疫情的影响,2020年全球旅游总收入预计损失1/4,参与或处于求职状态的旅游相关行业工作者中预计有5000人面临失业风险。旅游业是一个脆弱的行业,极易受突发事件的影响,但它恢复力也很强,据相关专家乐观估计,到2023下半年,旅游业收入便会全面恢复2019年水平甚至超过。

  4.2建议

  旅游业的蓬勃发展离不开日益增长的旅游需求,其深层原因还在于完成全面建设小康及国家在明暗上的扶持。作为朝阳行业的旅游业具有极其巨大的消费市场和联动效应,占据了山西省内收入的近1/3,提供了大量的就业岗位且对人们的文化精神层面意义重大,具有巨大的消费潜力,基于以上优势并结合本文回归结果,就此提出相关建议。
  (一)只有扎实经济基础,才能考虑上层建筑。在稳定物价上,XX应加强宏观调控,保障市场供应;在居民可支配收入上,XX应基于当地企业基本情况出台稳定岗位、促进就业的政令方针,综合利用财政、货币政策,间接引导市场发展,减轻中小企业的负担,完善社会福利制度,通过经济、计划、行政、法律等各种手段来提高居民收入,加快经济结构改革。
  (二)在消费观念上,引导人们改变思维方式,提升他们的消费理念,扩大其旅游需求,吸引更大的消费市场,从而扩大山西旅游收入的增长空间。在旅游体验上,XX与企业应找准定位,提升游客体验的舒适度,确保旅游景区的安全,完善旅游基础设施。在旅游环境上,XX应提高运营管理水平,加大对山西本省居民的旅游优惠力度,鼓励省内旅游;扩宽并推进“旅游+”深入发展,形成旅游相关产业一体化;推进信息化技术改革,实现旅游服务的精准推送,带给游客更高的体验和快乐;加大对旅游企业的治理和监督,严厉打击旅游“黑费用”,整治旅游“黑名单”。此外,加大对旅游服务人员服务水平制度的完善,设立赏罚分明的奖惩机制,作为旅游服务必不可缺的住宿与餐饮行业,更应保障游客的人身、财产安全和食品安全,为其提供高水平高质量的服务。
  (三)鉴于山西景区存在各自为战,缺乏集聚的问题,完善基础设施建设是实现山西旅游进一步发展的关键环节。旅游出行的经济性绝对离不开交通的便捷。旅游途中的交通因素占比越高,游客的旅行时间便会相对缩短,其旅行消费也会相应减少,而出行费用的高低则决定了游客景区的选择权。因此,山西省应加大对交通基础建设的资金投入,提高高速公路服务区的服务水平,检修并增加铁路、公路等交通设施,使游客在出发途中满怀期待,而不是疲于奔波因而降低对旅游目的地的期望值。
  (四)山西省应设立专项资金用于旅游景区的环境保护,成立旅游环保的专项工作组,并每年公布资金使用情况接受社会监督。采取系列举措加强宣传教育,使民众逐渐形成绿色出行的价值观念。对自觉进行绿色旅游行为的游客给予表彰和奖励,惩治旅游过程中发生不环保不文明行为的游客。
  (五)巩固并完善应对突发公共安全事件的处理机制。新型冠状肺炎疫情影响了我国的各行各业,对第三产业尤其是住宿、餐饮、旅行造成了极大的冲击和损失。2020年1-3月,国内接待游客人数下降9.32亿,同比下降56%;国内旅游收入损失1.18万亿,同比下降69%;2020年第一季度,我国入境旅游锐减5032万人,降幅高达51.7%,国际旅游收入减少约534亿美元,降幅高达59.8%。面对严峻的形势,我省颁布了《24条措施》等方案以稳定遭受重大危机的服务业,推动其高质量发展。危机与机遇并生,这是对我省的考验,也是查漏补缺、涅火重生的机遇。
  总之,旅游业总收入是观测山西省旅游发展的显著指标,也希望以上建议能够有助于加快山西从旅游大省向强省迈进的步伐。

  结语

  本文通过选取2008-2018年间的相关旅游数据,运用最小二乘法,建立多元逐步回归模型,对山西省旅游业总收入的影响因素进行定量分析,得出影响山西省旅游业收入的重要因素有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接待国内旅游人数、道路长度以及突发环境事件。其中,最为重要的影响因素是接待国内旅游人数,影响程度为:接待国内游客人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道路长度>突发环境事件。
  宏观层面,社会经济水平、人民生活水平、交通状况和环境治理水平是影响山西省旅游业发展的主要因素,而XX政策、教育水平及旅游宣传因存在多重共线性而未能与前四因素联合对山西旅游收入起作用。
  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道路长度和接待国内旅游人数促进山西旅游发展,环境突发事件则形成阻碍。

  参考文献

  [1]周魏淇,陈绍刚.国内旅游业与住宿餐饮业互动关系的实证研究[J].经济视野,2019(11):104-106.
  [2]李巧娜.影响现代旅游业发展的因素研究[J].现代交际,2017(15):32-33.
  [3]玛依拉·哈力克.吐鲁番旅游业的发展[J].当代经济,2018(6):64-66.
  [4]孔朝莉.基于主成分回归的海南旅游业影响因素分析[J].评价与指标体系,2019(1):111-114.
  [5]刘泽杰,雷晓雪.中国国内旅游业总花费的影响因素计量分析与研究[J].经济视野,2019(16):128-129.
  [6]韩瑛,史庆斌,冯文勇.山西省旅游业效率时空差异及影响因素研究[J].干旱区资源与环境,2019,33(7):187-194.
  [7]焦子宸.山西省旅游收入影响因素的计量分析[J].山西财税,2016(8):9-10.
  [8]林芬芳,李杨,孙金金等.基于稀疏正则化方法的旅游业增长影响因素分析[J].宁波工程学院学报,2019,31(3):38-44.
  [9]李燕.基于灰色关联度分析的北部湾海洋旅游业发展影响因素及对策研究[J].西南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9,44(1):56-61.
  [10]屈正庚.层次分析法在旅游评价体系中的研究[J].计算机技术与发展,2016,26(7):169-173.
  [11]吴良平,张健.基于边限检验的中国旅游业发展影响因素研究[J].资源开发与市场,2016,32(3):359-364.
  [12]任建丽、杨斌.甘肃省旅游业发展的经济效应及影响因素分析[J].甘肃农业,2018(6):20-25.
  [13]田磊,张宗斌.中国旅游业绿色增长的演变特征及其影响因素[J].山东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8,63(1):116-125.
  [14]张克勇,范青青,张瑞珍.基于灰色关联分析的山西省旅游收入影响因素研究[J].科技和产业,2014,14(8):27-30.
  [15]张乔,田婧.山西省旅游收入影响因素研究—基于计量经济分析[J].经济师,2013(11):230-231.
  [16]李霞,王金叶.基于格兰杰检验的广西旅游业影响因素探析[J].城市旅游规划,2017(4):165-167.
下载提示:

1、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文章版权申述”(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18735597641(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2、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投稿,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

原创文章,作者:写文章小能手,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447766.cn/chachong/16137.html,

Like (0)
写文章小能手的头像写文章小能手游客
Previous 2022年1月28日
Next 2022年1月28日

相关推荐

My title page conten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