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引言
汉语是汉藏语系,是一种孤立语,印尼语是南岛语系的范畴,属于粘着语。汉语和印尼语的类别差异很大,否定内涵也是根据自己不同的语言有着不同的特点,生成对应的否定范畴体系,并且以此为基础进行具体的否定表达[1]。在实际语言交流中,否定经常起着十分关键的作用,所以在研究语言时,研究与否定表达相关的疑难问题非常重要。近年来,语言类型学开始兴盛,学界开始关注对比语言学,但是目前多数文献分析都集中在汉语和英语的对比问题上,关于其它语言的对比分析比较少[2]。所以,本文拟在否定语法语义范畴框架下从较深的层面上对比分析汉语和印尼语的否定词。近十几年来,中国和印尼学习对方国家语言的人数不断增多。为了取得更好的教学效果,中印尼两国的学者都开始从语音、词汇、句法直至文化、思维方式的角度对二种语言进行对比研究。通过梳理发现,目前对于否定表达系统深入的对比研究比较少。本文主要研究汉语与印尼语否定词对比,通过本文的研究对于丰富否定表达系统理论具有一定的理论意义。同时,本文的研究对于加深对汉语和印尼语的了解具有一定的实践意义。

二、汉语否定词“不”与印尼语否定词“tidak”的句法对比
(一)汉语否定词“不”的句法
1.汉语否定词“不”+动词(短语)
否定词“不”+动词或者动词短语的情形很多,并且对于以汉语为第二语言的留学生来说,否定词“不”+动词或者动词短语的用法相对简单一些,在教材中介绍的也相对详细一些[3]。举例如下:
(1)“不”+动词
A.否定动作动词,表示对某人主观意愿的否定
i.下雨了,我不去了。
ii.你喜欢苹果吗?不喜欢。
B.否定非动作动词
“不”不仅可以否定动作动词,还可以用来否定非动作动词,如“是”“知道”“认识”“像”等。
iii.我不知道他在说什么。
iv.她一点儿也不像她妈妈。
C.否定能愿动词
能愿动词也叫助动词,表示客观的可能性或者必要性,也表示人的主观意愿。否定副词“不”可以放在能愿动词前,用来表示否定。由于能愿动词多表示能够(如“会”“可以”“能”)、意愿(如“要”“想”“愿意”)、有必要(如“应当”“应该”),和“不”在表意上有一定的融合。
否定副词“不”都能用在之前表否定义。但是在实际语句中,选择哪个否定词,是选择“不”还是“没”,则需要根据语言环境的不同具体问题具体分析,但是万物都有规律性,语言的学习也是如此,对主观意愿或分析判断的能愿动词的否定用“不”[3]。
v.三年前我还不会游泳。
vi.我现在很饱,不想吃东西。
“不”还可以和一些能愿动词搭配表示阻止、劝诫的含义,如“不要”“不该”“不能”。
vii.不要再看电视了,休息一会儿。
viii.抱歉,明天我临时有事,不能去看您了[4]。
与如上高频使用的能愿动词相比,“会”较为特殊。“会”作为一般动词,可表熟悉了解的语义,其否定式可用“没(有)”来表示[5]。如:才学习一遍,我还没会呢。“会”作为能愿动词,表可能性语义时,其否定形式只用“不”否定,如“都深夜凌晨了,他不会回复你的电话了。”“现在他出国留学已经是板上钉钉的事情了,不会发生意外情况了。”
D.否定判断动词
ix.今天不是星期四,你记错了。
E.否定词“不”+心理动词(短语)
心理动词是表示心理活动的动词。主要可被“不”否定的有如下:
A:记得、情愿、认得、希望、晓得、知道(6个)。
B:喜爱、热爱、关爱、珍惜、担心、悼念、讲究、满意、以为、觉得、佩服、憎恨、担忧、伤心、喜欢、嫉妒、欣赏、信任、愿意、敬佩、尊重、小心(22个)。
B组词搭配“过”或“着”使用时,能被“没”否定,不过这样的例子不多。在印尼留学生学习否定词“不+心理动词”时要记住教材中给出了出现率极高的这两组心理动词[6]。在实际生活的运用中要学会灵活运用,不要出现“没记得这件事情”“没知道这件事情是谁做的”“我没晓得你迟到”等等“不”和“没”使用偏误的例子经常出现。所以,在实际的运用中,一定要结合教材以及实际情况来使用“不+心理动词”。
(2)“不”+动词短语
A.否定动宾短语,即“不”+动词+宾语
x.我随便看看,不买什么。
xi.我不认识他。
此时,“不”用来否定整个动宾短语的动作,还可以用来否定一种习惯性、经常性的动作行为[7]。
xii.他不吸烟,也不喝酒。
xiii.每周一,博物馆都不开门。
B.否定动补短语
“不”用来否定动补短语时有两种情况:
(A)动词+“不”+补语
在这一结构中,动词一般是表示动作、活动、发展变化的动词,“不”的否定主要表示要完成某件事在客观上有困难,要完成该动作的愿望难以达成[8]。
xiv.饭太多了,我吃不完。
xv.这些可能今天写不完了,明天再写吧。
xvi.秋的味,秋的色,秋的意境与姿态,总看不饱,尝不透,赏玩不到十足。(郁达夫《故都的秋》)
(B)“不”+动词+补语
这一结构大多用于表示一种假设的语气,一般不会单独出现,后边都会加上其他内容,表示如果不达到动作的某种结果,则后面的内容无法实现[9]。
xvii.不吃完不许出门。
xviii.不把事情说清楚,你今天别想走。
“不+动词或者动词短语”的结构在句子中可以作谓语,比如“我不去学校”、“我不打呼噜”“我不骑自行车”等等[10]。有时可以作主语,比如“不去不好”“不学不行”“不吃不喝”;有时可以作宾语,比方说,“我决定不告诉他”“我打算不通知他”“我刻意不靠近他”等等;有时候可以作定语,比如“不说话的时候不多”“不吃饭的时候很少”“不打游戏的时间很短”“不哭闹的时间鲜少”。
2.汉语否定词“不”+形容词(短语)
否定词“不”+形容词的用法非常常见,并且在实际运用中对于第二母语习得者也是一个难以把握的难点。如否定词“不+形容词”可作谓语用于句中,“天不亮,我们就出发了”、“明天要是不晴,就没有办法了”等。也能够做主语,比如“不好没关系”、“不漂亮不是问题”等。也可充当宾语,如“我认为不太高”、“我觉着不好看”、“他们学习不努力”等;有时可以带“的”作定语,比如“不太贵的东西没有”、“不认真学的学生没有”;也可以作补语,如例句“不”搭配形容词“很充分”充当补语。由此可见,“不+形容词”结构的句法功能也非常广泛,显示了“不”在否定词家族中的重要地位和句法功能的广泛性。
一般情况下,否定词“不”+状态形容词的情况很少见,而否定词“不”+性质形容词的使用频率很高[11]。不过,否定词“不”+性质形容词的使用更为简单,错误率较低。如否定词“不”+状态形容词的研究,我们在了解否定词“不”+性质形容词使用前也要掌握性质形容词。性质形容词也如同状态形容词。
“不”修饰形容词时,是对性质状态的否定,性质形容词是表静态的,是对说话者的主观态度的否定;而“没(有)”修饰形容词是,隐含了事物状态是通过逐渐变化而形成的,事物从一种状态到另一种状态是有一个变化发展过程,而用“没有”进行否定即这种事物的尚未完全发展到另一种状态,还处于过程之中。比如,“苹果不红”是对苹果红不红的这种状态的一种否定[12]。“苹果没红”是苹果由开始的不红变红时所经历的一个中间阶段,即由“不红——红”转变的一个过程。
“不”+性质形容词,不好、不高、不坏、不对、不漂亮、不便利、不合适、不出色、不特别、不合算等。
“不”位于形容词或形容词短语之前,多用表现说话人对客观事物认定和判断时的主观感受。
xix.这几天心里颇不宁静。(朱自清《荷塘月色》)
xx.学好一门外语不太容易。
“不”一般不用来否定状态形容词。
X不冰凉X不雪白X不初级
汉语中大多数的性质形容词和否定词“不”连用,都会出现反义词的现象。
xxi.我晚上睡觉喜欢睡不软的床。=我晚上睡觉喜欢睡硬的床。不软=硬,不硬=软。
xxii.这个消息对于我来说非常的糟糕,非常的不好。=这个消息对于我来说非常的糟糕,非常的坏。不好=坏,不坏=好。
虽然说,否定词“不”+性质形容词在实际的运用中很好掌握使用技巧,但是在理论上,印尼学生在做答卷或者阅读时也经常会出错,因此,此部分内容的学习以及运用也是印尼学生需要掌握的重点[13]。
印尼学生在学习否定词“不”+形容词时也应注意到。否定词“不”不表示否定的情况。比如“不+程度副词+形容词”,例如“小丽不太漂亮”,并不是说小丽不漂亮而是说小丽漂亮的程度不太高;再如“小王不太黑”,并不是说小王不黑,而是说小王黑的程度不太高。
3.汉语否定词“不”+NP结构
我们对“不”的用法一般认识是其后不能直接接名词,印尼语tidak就严格遵守不能直接否定名词的语法规则,但在汉语一定的语言格式中,“不”是可以同名词组合的[14]。如:
xxiii.我自从上学开始,就已经被拘泥于一种固定格式中,每天被迫做着同样的事,活得极不阳光。
xxiv.沈醉构出耳机戴上,咬住嘴唇,在某非著名相声演员的三俗笑话中压抑着很不淑女的笑意。
xxv.我的舞蹈也是这样,从不担心它不中国,只担心它不现代。
是否所有的名词都可以进入“不+NP”结构?可以被“不”否定的名词在语义上具有什么特点呢?
Leech(1981)从广义角度将语义划分为七种类型,然后剔除主题意义,又将余下六种分为理性意义和联想意义两类。理性意义又叫外延意义,是语言交际的核心与基础。而联想意义一般来说是动态变化的,带有不确定性,内涵意义则是联想意义中最重要的一部分。和理性意义相比较,内涵意义具有不稳定性和附属性,经常随着外界环境的变化而发生变化。名词所指的人和事物自身所具备的性质特征对名词的内涵意义有决定作用,人们对客观事物认识的角度不同,也会赋予名词不同的内涵。名词的内涵意义相对较为隐蔽,因为一般是通过分析得来的,属于没有标识的内在含义;而且其不稳定性和可变化性导致不易把握其含义,所以要借助语法手段或者一定的语境突出名词的内涵义,“不+NP”结构就具有这一功能[15]。
名词与“不”结合的可能性取决于其内涵意义的多样性及丰富性特征。一个名词所包含的语义量是有定的,根据理性意义与内涵意义所占比例可分为具体名词和抽象名词两类,其中具体名词的理性意义明显,空间性强,稳定性好,因而其内涵意义很弱。而抽象名词的抽象性特征容易使人产生联想,而且抽象名词不单指某个个体,核心语义体现出非个体性特征,空间特征很弱,理性意义稳定性差,所以具有丰富的内涵意义。抽象名词相对丰富的内涵意义使其在语言交际中的运用更为灵活。所以相对而言,可以进入“不+NP”结构的抽象名词较多,而具体名词则较少[16]。
(二)印尼语否定词“tidak”的句法
1.印尼语否定词“tidak”+动词
(1)印尼语动词类型
根据印尼语学界颇具权威的Tata Bahasa Baku Bahasa Indonesia(《印尼语标准语法》第三版,2010:92-93)的解释,印尼语动词无论是源动词还是通过添加词缀、重叠、或者组合等方式形成的派生动词,也无论是及物动词还是非及物动词,从语义角度都可以大致分为三类,即动作行为动词、过程变化动词、及状态动词。
第一,动作行为动词:指动作主体发出的动作行为,具有可控性,可以用“主语做了什么”来检测,如:lari(跑)、mandi(洗澡),belajar(学习)、mendekat(靠近)、menakuti(吓唬)、naik haji(赴麦加朝圣);
第二,过程变化动词:指主体发生了某事或者有某种变化,动作本身并不受主体支配,可以用“主语发生了什么”来检测,如:jatuh(摔、掉落)、coati(死)、meledak(爆炸)、terbakar(着火)、mengecil(变小)、membesar(变大);
第三,状态动词:这类动词表示其所指对象处于某种状态,具有某种属性,事物主体同样对动词不具备支配性,不能够用“主语做了什么”或者“主语发生了什么”来进行检测。状态动词跟形容词有很多相似之处,不过可以用ter-(最)来和形容词加以区分,如果不能用ter-,就是状态动词,如:berarti(意味着)不能加ter-变成terberarti,berguna(有用)不能加ter-变成terberguna,termasuk(包括、属于)的ter-表示被动语态,termasuk本身是一个状态动词,不可能再变成tertermasuk。相反,如果能用ter-(最),就是形容词,如:terdingin(最冷)、tersulit(最难)。
根据这三类词的语义特征不难看出,虽然印尼语与汉语相关概念的名称不尽相同,但基本上印尼语的动作行为动词可以对应汉语的自主动词,印尼语的变化动词可以对应汉语的非自主变化动词,而印尼语的状态动词大致也可以对应为汉语的非自主属性动词[17]。
(2)tidak与动词的搭配
印尼语的否定词tidak可以否定所有动词,tidak表达的语义对应翻译成汉语既可以是“不”也可以是“没有”,只有在进入句子之后结合语境才能得出确切的意思,也就是说,动词所要表达的意思随着句子的变化而发生改变[18]。以动作行为动词mengajar(教课)为例:
xxvi.Saya tidak mengajar.
我Neg教课
上面这个没有任何有效辅助信息帮助判断的句子,对应到汉语当中既可以表达“我不教课”也可以表达“我没教课”,要想区分必须在更为具体的语境中辨别,如:
xxviiSaya tidak mengajar karma sekolah sudah libur.
我Neg教课因为学校已经放假
(因为放假了所以我不/没教课。)
xxviiiSaya tidak mengajar karma sakit.
我Neg教课因为病
(我生病了所以不/没教课。)
两个例句同样都是对mengajar(教课)动作的否定,上面的例子中,tidak既可以理解为“不”也可以理解为“没”,因为“学校放假”所以动作主体没有进行也不需要进行教课的动作,当然句中没有出现表示道义情态“需要”的标记,因此属于对零情态的否定;由于动作主体生病,本应该教课却没办法进行,既可以是对已然动作实现的否定(没实现教课的动作),也可以是对零情态的否定(不能教课)。
2.印尼语否定词“tidak”+形容词
印尼语法学家对形容词的分类基本一致,I.R.Poedjawijatna dan P.J.Zoetmulder(1955)、Tardjan Hadidjaja(1964)、S.Takdir Alisjahbana(1981)等学者都认为印尼语形容词是指表现事物性质或状态的词,不过学者们都没有具体细分哪些是表现性质的形容词,哪些是表现状态的形容词。对印尼语形容词次类的划分基本都是围绕能否受程度副词修饰来考察的,Hasan Alwi(2010)将印尼语形容词分为有级别形容词和无级别形容词,其中有级别形容词因为存在较大伸展空间的量幅,所以可以受程度副词sangat(很)、agak(比较)等修饰,如:baik(好)、tinggi(高)、peka(敏感),等等;而无级别形容词则不可以受程度副词修饰,因为其量幅已经固定,不可再分,如:nasional(全国性的)、intern(内部的),等等。如此看来,印尼语的有级别形容词在使用及规范上与汉语的非定量形容词一致,而无级别形容词与汉语的定量形容词相同,但是印尼语的有级别形容词和无级别形容词都可以受否定词修饰,印尼语很难用某一类形容词不易被否定加以概括[19]。
印尼语在表达对性质的否定时,对应汉语“的”的“Yang”则可有可无,不影响bukan对性质的否定,但bukan对性质进行否定后并不能单独成句,要求必须要有后续句,确认说明肯定的性质究竟是什么,如:
xxix.Baju ini bukan(yang)panjang,tapi(yang)pendek.
衣服这不是(的)长但是(的)短
(这件衣服不是长的,而是短的。)
印尼语的bukan不带Yang也不会被理解为语用否定,因为语用否定作为有标记否定,需要添加语气助词lagi(而已),如:
xxx.Makanan yang disediakan oleh panitia bukan papas,tapi dingin.
食物的被提供由筹委会不是热但是冷
(筹委会提供的食物不是热的而是冷的。)
xxxi.Hari ini bukan sejuk lagi,melainkan dingin.
天这不是凉爽而已而是冷
(今天不是凉爽,而是寒冷。)
3.印尼语的belum NP
印尼语的belum NP(还没NP)是对完成体sudah NP(已经NP了)的否定,此时可以受完成体sudah修饰的NP必须是处于一条连续性变化链上的后项变化名词,如:
xxxii.dosen(老师)→profesor(教授)
xxxiii.rakyat(百姓)→pejabat(官员)
xxxiv.anak(小孩)→nenek(老奶奶)
和体标记sudah组合表示某种情况的达成,而belum则是对sudah的否定,表示还没有达到某一状态,以上三条变化链上的前项是连续性变化的起始项,不能表示达到/未达到某一状态,而后项是发生变化之后的结果,可以进入sudah NP/belumNP,例如:
xxxv.Dia sudah professor.
他已经教授
(他已经是教授了。)
xxxvi.Dia sudah mengajar puluhan tahun tapi belum professor.
他已经教几十年但是还没教授
(他已经教了几十年的书,可还没当上教授。)
三、汉语否定词“不”与印尼语否定词“tidak”语义对比
语义就是人们对整个客观世界的认识,反映的是人类自身的主观思维和现实的客观世界之间的联系,是人们对客观世界在认知上的解构和整合,是主客观的结合。因此,语义特征跟认知是有很大关系的,认知揭示了这些语言单位组合的理据性。语义特征就是经过这种理据性对语言单位的筛选,进而促进语言结构的概念化,最后产生的受交际时信息传递方式影响的结果[20]。
(一)汉语否定词“不”的语义
从语义来看,许多语言学家认为否定词“不”是主观愿望上的否定。朱德熙先生(2010)在他的《语法讲义》中提到“不加在表示动作的动词或者词组前面往往是对某种意愿的否定,有时还表示没有某种习惯或者癖好,还可以表示假设”。白荃指出否定词“不”也可以用来否定某些不受主观愿望影响的自然界现象,如“不下雨”。语言学界普遍认为否定词“不”可以用来否定过去的时间也可以否定现在或未来的时间。且多数用于否定现在和将来的时间。可是一般情况下不用来否定已经完成的动作和正在发生的动作[21]。
(二)印尼语否定词“tidak”的语义
印尼语肯定式与否定式在语义上也有不对称的情况,例如名词宾语、疑问代词的所指,以及带否定词的疑问句倾向性等,和汉语基本大同小异。但是像羡余否定、“人不错=人很好”这种情况,在印尼语中还没有发现类似的用法。汉语中的这种语言现象或多或少都和汉民族推崇委婉含蓄不直白的表达习惯有关,而印尼民族所处地理位置属于热带,造就天生热情、外向奔放,有一说一、有二说二的表达习惯。
基式tidak,意思是“不、没”,否定谓词性成分,是对动作、状态、性质等的否定。tidak的重叠式为tidak-tidak,不再否定外部动作、状态、性质等等,其语法功能和语义特征跟bukan-bukan的第一个义项完全一样,必须与小品词Yang结合形成固定结构yang tidak-tidak,修饰名词或者直接做宾语,表示所修饰名词或者谓语动词所做动作内容内部性质为消极负面的,同样的,被修饰名词多为“想法、意见”等抽象事物,动词也多是“说、想、考虑”等用来表达客体主观态度的动词,对yang tidak-tidak的理解也需要随文释义。
通过调查,印尼留学生“语义偏误”的地方非常多,其中,否定词“不”和否定动词“没(有)”,是一个最为经常出现的错误[22]。印尼留学生首当其冲的错误是对于两个否定词之间的语义经常弄混淆。印尼学生的汉语“语义偏误”主要表现为:
第一,否定动词“没”误用为“不”的语义偏误。关于汉语否定词及否定动词的使用情况,印尼学生偏误概率较为突出,且偏误情形很相似。“没+动词”的语法结构是印尼学生学习的重难点,一般是偏误率最高的类型,这类偏误的类型也同样是该用否定动词“没”时却使用了中国现代汉语中否定词“不”。但是两者相比之下,“不+动词”的语法形式,也是印尼留学生学习的重难点,也是关键点,把否定动词“没”误用否定词“不”远比把否定词“不”误用为否定动词“没”的概率高。
第二,“不”误用为“没”的语义偏误。通过上文的分析我们可以知道,印尼留学生在习得“不”时,最为常见的一种错误形式就是“不+动词”这种语法形式。
第三,“不+形容词”的搭配偏误。“不+形容词”是否定词“不”的语法构造中一种非常常见的语法形式,在教科书中也是被当作重点讲授的一种语法构造[23]。但是由于“不+形容词”构造相对比较难,偏误率也是一直居高不下,在对资料的整合过程中,“不+形容词”构造的在印尼留学生学习中的偏误率略微高于中国现代汉语中否定词“不”的平均偏误率。
第四,比较句的“否定偏误”。否定式的习得毋庸置疑的是习得汉语过程中的一个难点,那么如果否定式与比较句两者结合运用,则可以称之为否定式学习中习得偏误的重灾区。“比较句否定式”也是否定词“不”的一大偏误所在。
第五,否定词“不”和否定动词“没”的“语序偏误”。相比而言另一个经常出现的偏误问题为语序颠倒。而错序的问题,一般是因为印尼留学生对于否定词的语法规则,不清楚、不明白不了解而产生的。
四、汉语否定词“不”与印尼语否定词“tidak”语用对比
(一)汉语否定词“不”的语用
第一,否定过去。强调说话人在过去某个时间的主观意愿被否定。
xxxvii.昨天我问他那件事,他不告诉我。
第二,否定现在。
A.否定现在的客观情况或主观意愿
xxxviii.今天不上课,我们可以去超市买东西。
xxxix.我不去,你们去吧。
B.“不”+动词+“了”,“了”表示某一状态或动作持续到现在改变了或停止了。
xl.不下雨了,我们可以出门了。
xli.放心吧,已经不流血了。
第三,否定将来。
A.用来叙述未知的事情或者客观上不会发生的事情。
xlii.我明天先不回家了,这边还有点事情没有做完。
B.“不”还可以用于假设复句的偏句中。
xliii.如果明天还下雨,我们就不去上海了。
xliv.要是三点他还没来,我们就不等了。
第四,表示从说话人的主观角度上,对事物的判断。
xlv.不早了,你该睡觉了。
第五,否定事物的客观状态和性质,表达对事物的判断或描述事物的存在。
xlvi.我不学日语,我学汉语。
xlvii.他不是X人,他是英国人。
首先,“不”多用于否定具有持续性的动作或情况,如“他不抽烟,也不喝酒。”“不”否定的“抽烟”“喝酒”两个动作是习惯性、长久性的,可能经过很长时间都不会有变化。
其次,“不”多用于否定主观态度和动作,如“我不看电影”中,“不”表达了说话人主观上不愿意进行“看电影”这个动作。
再次,“不”多否定未然。早期对“不”和“没”的研究中,有学者认为“不”用于现在和将来。这种观点现在虽然已经被证实并不全面,但由此我们不难看出,在时间的侧重上,“不”常用来否定未然的动作,如当说话人表达“我不吃饭”时,“吃饭”这个动作一定还没有发生。
最后,“不”表现在静态上。如“要是你明天还来,我们就回去了。”此句中无论使用“不”还是“没”其实都没有语法结构错误,区别在于语义。“要是你明天还不来”,强调的是“来”这个结果不实现,是否定静态的状态。
(二)印尼语否定词“tidak”的语用
xlviii.Jangan omong yang tidak-tidak.
别说的NegR
(别说不靠谱的/不三不四的。)
xlix.Hal yang tidak-tidak juga kau bicarakan di sini.
事情的NegR也你谈论在这
(不可能的/不入流的事情你也在这谈论。)
我们发现,tidak作为基式否定谓词性成分,而重叠式的语法功能和语义内容,证明是yang结构赋予其这一特点。
需要注意的是setidak-tidaknya这个结构看似是tidak的一种重叠式,但其实从其形成上严格来讲,已经不属于否定副词重叠式,因为是由tidak先加上表示最高级含义的词缓se-nya后形成派生词setidaknya,在此基础上重叠后形成的派生重叠式。重叠前后意思一样,为“至少、起码”,只是在用法上稍有不同:setidaknya是附属副词,仅修饰短语中的特定成分,不可脱离被修饰成分;而setidak-tidaknya为可分离副词,修饰整个句子,因此在句中位置比较自由,如:
l.a.Setidaknya sepuluh orang tewas dalam kecelakaan itu.
至少(基式)十人死亡在事故那
b.Setidak-tidaknya sepuluh orang tewas dalam kecelakaan itu.
至少(重叠式)十人死亡在事故那
c.Sepuluh orang tewas,setidak-tidaknya,dalam kecelakaan itu.
十人死亡至少(重叠式)在事故那
d.Sepuluh orang tewas dalam kecelakaan itu,setidak-tidaknya.
十人死亡在事故那至少(重叠式)
(在那次事故中至少十人死亡。)
五、结语
进入二十一世纪后汉语一跃成为印尼人学习外语的第二大语种,而“否定”用法的习得是一个非常棘手的难题,但是汉语印尼语否定形式对比的深入研究还处于萌芽状态。本文对比汉语和印尼语否定词的异同,分析汉语和印尼语否定结构,对汉语和印尼语进行对比研究,为外国留学生特别是印尼留学生学习汉语否定结构,为对外汉语教学、跨文化交际学等方面提供助益。同时为对印尼汉语教师的教材编写,课堂设计等提供参考依据。
参考文献
[1]齐琛.浅析对外汉语教学中的否定词“不”和“没(有)”[J].文学教育(上),2017(10):124-125.
[2]李宝伦.汉语否定词“没(有)”和“不”对焦点敏感度的差异性[J].当代语言学,2016,18(03):368-386.
[3]尹洪波.汉语否定词移动的句法语义效应及其解释[J].汉语学报,2015(04):46-55.
[4]严艳群.汉语否定词弱化的跨方言考察[J].语言研究集刊,2015(01):281-296.
[5]罗兰.汉语儿童对否定词“不”和“没/没有”的习得研究[D].湘潭大学,2015.
[6]徐慧.浅析对外汉语语法教学中的否定词教学[J].今日中国论坛,2013(21):245.
[7]张新华,张和友.否定词的实质与汉语否定词的演变[J].中国人民大学学报,2013,27(04):122-130.
[8]陈莉,李宝伦,潘海华.汉语否定词“不”的句法地位[J].语言科学,2013,12(04):337-348.
[9]唐秋妩.汉语否定词“不”、“没(有)”的偏误分析及教学建议[D].西安外国语大学,2013.
[10]龚鹏程,魏蓉.汉语否定词的语义原型考察[J].长春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26(05):97-99.
[11]李立园.汉语全称量词与否定词之间辖域关系的在线理解[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3.
[12]李文华.汉语中含有两个否定词的四字格研究[D].中南民族大学,2012.
[13]张立飞.汉语否定词“没”和“没有”的异同——用语料库的方法[J].解放军外国语学院学报,2011,34(04):24-31+127.
[14]杨静.汉语否定词“不”的否定辖域及否定对象[D].湖南大学,2010.
[15]伊成达.汉语否定词“无”语法化过程的语用学研究[D].云南师范大学,2006.
[16]陈建锋.现代汉语否定句研究[D].福建师范大学,2004.
[17]潘悟云.汉语否定词考源——兼论虚词考本字的基本方法[J].中国语文,2002(04):302-309+381.
[18]孙也平.现代汉语否定词初探[J].齐齐哈尔师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78(02):28-36.
[19]陈晶,林玉仙.汉语否定词“没有”和“不”与印尼语否定词的对应关系研究[J].课程教育研究,2016(29):88-89.
[20]关楠.汉语印尼语否定形式的对比研究[D].浙江大学,2015.
[21]容美丽(Megawati Wibowo).汉语与印尼语疑问句对比及其汉语国际教育教学[D].重庆师范大学,2016.
[22]林优娜(Jona Widhagdo Putri).印尼语、汉语定语语序之对比研究[D].北京语言大学,2008.
[23]颜天惠,宗世海.汉语、印尼语构词词缀差异分析[J].暨南大学华文学院学报,2003(03):61-71.
致谢
首先,感谢我的指导老师,没有您的细心的指导,我不可能在这么短的时间内就完成了这篇论文。您如此学识渊博,让我在学习论文写作期间受益匪浅。
其次,感谢我的父母,感谢你们把我带到这个世界上来,并给予我学习知识的物质和精神帮助,没有你们,我不可能在大学里面深造。
再次,感谢大学里面所有教过我的老师和帮助过我的同学,没有你们的大学生活,必然是索然无味;有了你们,生活变得多姿多彩,而且我也学到了很多知识。
下载提示:
1、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文章版权申述”(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18735597641(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2、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投稿,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
原创文章,作者:写文章小能手,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447766.cn/chachong/1704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