色彩课程中新材料技法的探析

摘要

时代在飞速发展,艺术当然也不例外。传统艺术的根基始终不能抛弃时代的气息和创新意识。色彩课程和新材料技法的结合充分的体现了这一点。本文首先通过对色彩基本原理和色彩在绘画创作中的表现方法作了一系列简单剖析,力在突破传统的思维方式、学习方法、教学模式,让学生更好的驾驭色彩。其次,对新材料的来源和选择以及主体所要具备的素质作了简单的分析,还浅显的分析了材料艺术的一些缺点和优点以及在绘画中的深层意味。最后,对色彩课程和新材料技法的结合上应该注意的问题,比如形式和内容的把握,色彩和材料的互彰性和互补性。还涉及了一些突破教学模式方面,意在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激发学生的创新思维,提高学生的艺术素养,让学生更好的理解和掌握新材料艺术。

关键词:色彩课程;新材料绘画;表现技法

引言

在大学课程体系改革下大学色彩课程逐渐走向多元化和多样化,尤其是色彩课程中对于色彩的运用和表现特点突出,西方绘画产生以来,人们对色彩的感知是人类感知客观世界时所形成的基本反映形式之一,色彩的运用成为了绘画的最主要的绘画语言和表现手段。油画中在运用颜色进行表现色调、光线、质感和空间感,传统观念上重视对于自然现象的真实再现。现代社会不断发展,人们对材料观念性认识的选择应用上打破了传统绘画材料的束缚,开始也赋予了它语言色彩,开始对材料的认识从表面认识逐步向内部蕴含的转化,使得材料本身的语言言说力被发现,被照亮,被生成,被对象化。完美的将材料原生态之美和色彩绘画之美有机结合,对色彩课程的改革创新意义重大。

一、色彩课程的剖析

(一)色彩构成和色彩表现

根据心理学家的研究“色彩最能引起人们奇特的想象,它最能拨动感情的琴弦。”但是,单个色彩只能会对人产生单一的心理感受,而几种颜色放在一起又会给人复杂的心理感受。色彩构成又称为是“色彩的相互作用”,其实就是根据不同的目的性,将两种或者两种以上的色彩用心理学和物理学的基本原理进行重新搭配组合,构成新的美的色彩体系和色彩效果,通俗的讲也就是将不同的色彩组合在一起对人产生新的色彩整体效果或视觉冲击力。

一般情况下,两种互补的颜色放在一起会比较舒服抢眼,比如红色和绿色放在一起会比较好看,但是两者的比例不能各占一半,这样也不会舒服,要讲究颜色的比例。像穿衣服一样,假如上半身穿一件蓝色的外套,下半身又穿一个橙色的裤子当然看起来比较丑,如果是一件蓝色的外套,橙色的衣边或领子就会显得好看舒服。所以说,一定要注意色彩和色彩中的关系。

在色彩课程中,色彩表现不能原原本本的照抄照搬大自然,要加入个人对色彩的理解,草是绿的,但表现在画面上不能是纯绿色,要通过补色进行降低纯度,还要加入各种环境色让色彩更加的丰富,这样画面才会显得更加舒服。还要注意色彩表现的夸张性,这样才会更有艺术性。所以我们说艺术来源于生活又高于生活,来源于生活是说表现的对象,高于生活是说其中融入了主体的主观情感。

(二)传统色彩课程的教学模式

色彩是绘画的语言之一。传统色彩课程在教学上存在着一些问题,诸如基本上采用的是“一刀切”的教学模式,没有注意到学生之间的差异性。同样一节色彩课程,有的学生对色彩的感知能力比较强,在看到客观对象时能够轻松的感知到对象身上的各种颜色,如固有色和环境色等。而有的学生对色彩的感知就不是那么的敏感,当看到客观对象时,只能够简单单看到物体所固有的颜色,至于那些冷暖关系、纯度灰度、环境色等等往往体会不到。有的学生入学之前的专业基础比较好,而有的学生专业基础相对薄弱,仅仅采取这样“一刀切”的教学模式只能是学生之间的差距拉得越来越大。传统色彩课程大都采用传统式的先理论,后实践的模式,先由老师引导学生学习大量的色彩理论知识,,然后再让学生去亲自实践体验,对于艺术生来讲,毕竟学生对这些枯燥的理论比较反感,不感兴趣,通过老师前期对学生的理论灌输使得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大幅降低,对学生之后的实践学习影响很大,而且抹杀了学生的自主创造能力和创新能力,学生在绘画实践中受到理论的限制,使学生自身能力的发挥得不到最大化和最优化。在大学课程中,色彩课程是很多美术类专业必修课,但是不同专业要有不同的侧重,而大部分学校都把这门课程当做是公共必修课,完全没有了针对性,这样就使得色彩这门课的教学效果大打折扣。

(三)现代色彩课程的改进

现代色彩课程针对传统色彩的诸多不足应该做出了一系类的改进。在教学课堂上,不能够“一刀切”的教学模式,对学生的差异性要做到针对性,对不同专业的特点做到有针对性,在教学方法上要有硬的突破。比如对不同基础的学生进行分类式教学,基础弱的学生又注重对基本中的训练,对局基础比较好一点的学生进行创造性和创新思维的激发。对待纯绘画专业的要进行色彩感知色彩表现方面的强度训练,对于设计类专业要进行色彩创新和色彩构成方面的强度训练,让每一个学生都能够得到成长进步。教学中让学生先去亲自实践,让学生在色彩专业训练中去主动发现问题,然后主动通过大量的理论知识去补充实践中的不足之处,这样会比先学习一些枯燥的理论知识让后再去进行绘画实践得到的效果要好的多。另外,要让学生们尽量走出教室,亲自在大自然中感受大自然本真的颜色,培养学生对色彩的感知能力,这样会有助于学生在色彩运用能力的发挥。

二、新材料的剖析

(一)在生活材料中寻找艺术新材料

所谓的新材料源于各种实实在在的物质,包括生活用品、工业材料,铁铜木石等等,它们是创作者赋予了其美学含义。创作者必须要有较高的艺术素养和独到的创新思维,才能够恰如其分的将新材料运用到色彩绘画中,这个构思的过程也不是件容易的事情。当然,新材料绘画的完成也有其基本的物质,通过重新组合,粘贴,裁剪等诸多方法来表现作品所要表现的内容。

对于学生来讲,要不断地让他们在平时的生活中留心观察身边的各种生活用品、废弃物品。还要积极的学习科学文化知识,提高个人的审美意识,艺术素养,用一颗艺术的眼光去看待身边的万事万物。这样,才能在平凡中见出伟大,在生活中发现艺术,才能游刃有余的将材料运用到绘画当中去。马克思讲到:“对于没有音乐感的耳朵来说,最美的音乐也毫无意义。”所以,必须要具备这种修养才能进行艺术欣赏,艺术实践,生活学习才会更有乐趣,更赋有艺术性。所以说,培养艺术素养至关重要,不仅关系到从事艺术者,也是全民必备的素质素养。

(二)新材料的画面表现感

人们总是不经意间将身边的有些材料运用到绘画当中,但这些不经意间选择的材料却总带有一定的视觉冲击力,使得美术作品的层次提升到了一个新的阶段。在现代艺术的发展中,新材料绘画作品就是以一种特定的姿态出现在艺术的长河中。经过材料不断地更新更显多样化,出现了大量的新材料艺术名作。十二届全国美展上,杨洋的《春将至》丁志伟的《寻找焦裕禄》张海峰的《红砖与黑砖》万里驰的《所有的理想都是这样》刘冠儒的《存在——钓鱼岛》等优秀作品大量浮现。反映了XXX下材料艺术的发展的新高度和智慧创新。

新材料本身的质感带给绘画创作意想不到的效果,用什么样的材料质感,表现什么样的效果,比如要表现树皮的粗糙感,可以贴一些湿纸巾上去,打一些纹路,干了后的效果比用纯绘画技法画上去的效果更强烈,更有视觉冲击力。又如,画一些建筑物,要表现建筑的宏伟气魄,表现出建筑坚挺质感,可以适当选择一些铁丝之类的硬质东西更好的表现他的质感,比起用画笔表现的效果要强烈的多。又如,表现云的轻柔飘逸的感觉,一般情况下用笔很难表现,其实可以采用同样质感的棉花来表现云的轻柔零散,将其撕开拉成云的形态,贴到画面相应的位置,可以使欣赏者通过视觉或触觉,感受到云本该产生效果,又丰富了观赏者的心理感受。

(三)现代艺术中的材料应用

在现代美术中,各种绘画的材料不像以前那样只是来自于原生态的大自然,大都是通过化学工业加工而成的,既会对环境和资源造成浪费污染,又要付出大量的劳动力。然而,新材料却更好的解决了这一问题。我们平时看到的各种物品都可以用来当作创作材料,比如,废报纸,破碎的玻璃渣,裁减衣服的碎布,易拉罐瓶子,塑料饮料瓶,废弃的铁丝,纽扣还包括五谷杂粮都可以做成价值连城的艺术作品。由于这种艺术形式比以往的更加环保,更加富有创新意义,适合现代社会的精神需求,受到了现代人的青睐。

王南溟曾尖锐地指出“塔皮埃斯的机理和基佛的综合材料到了中国后也就变成了狗皮膏药式的模仿而不是综合材料表现。”那么,如何将绘画材料用得好,就要善于在生活中发现材料,而不是为了绘画而去加工材料,这样只会使自己的作品更加的肤浅。我们要从绘画作品的本身出发去有选择性的索取,而不是为了使用某种材料而去绘画。但是材料却改变着艺术家的表现手法,不断启发他们的灵感使得材料更有生命和灵魂,更赋有深层的意味。所以如果只关注材料的外在质感而不注意材料的内在文化意义,那么最后呈现出来的作品只是简单的材料的拼接堆积。在绘画作品中使用材料最主要的是要知道用来是做什么的,为什么要用这种材料,或者需要这种材料的质感肌理和精神内涵,或者是表现的有张力的,或者是有构成感的,画面感强等方方面的考虑。

(四)新材料技法上的优点

新材料的使用使得艺术作品变得相对容易,有了材料的帮助,可以解决人们绘画功底薄弱的地方。然而材料的出现使绘画作品的形式感强更加容易表现,这些新材料可以使我们摆脱传统绘画语言的束缚。

比如,在油画中要表现一只毛茸茸的狗,单纯的用油画颜料不好表现出来,有的创作者通过采用废旧毛衣拆成线丝,然后把它一根根粘到狗的身上,这样,要比画出来的效果更强烈更真实,更有美感,更有趣味。可以完全掩盖创作者绘画功底薄弱的环节,又能够表现出比一般功底效果更强烈。又如,要表现沙滩的颜色,可以采用和沙滩颜色相似的彩砂粘到画面上,效果更佳,更真实。新材料的运用,打破了人们传统的绘画习惯和思维方式的束缚,人们可以在其他领域寻找艺术的可用元素。

三、色彩课程与新材料艺术的融合性

在色彩课程中新材料的运用不能给绘画本身的整体效果产生累赘感,材料的运用方面也不能过于强调形式感,要注重于绘画形式和内容的有机统一,注意将材料本色与绘画的整体色彩效果相协调相一致。要避免单方面的考虑,选择某种材料时要对它的色相色调做充分考虑,把它放到画面中是否能够融进到整体中。色彩课程当然就是以色彩表现为主,运用色彩去表现块面,表现体积,表现创作者的思想情感,内心感受。将材料运用到色彩课程中,对于色彩的这些表现效果都要体现出来,还要遵循色彩表现的规律,比如冷色和暖色的对比,灰色和亮色的对比,颜色避免重复等一系类问题。把材料当作颜料去运用,既表现出了色彩所要表现效果又增加了画面的真实感,情趣感,韵味感,还彰显了时代气息。通过将色彩和新材料的有机结合运用于教学,注重培养学生的艺术个性,不同的家庭环境,生活环境,阅历修养势必造就学生的个性差异,切记采取传统教学方式只重技能而不注重理论知识的积累,积极采取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教学方法,先理论,后实践,更好的让学生对色彩和材料的理解更加有深度性,有精神性。还要善于让学生对民族色彩民族材料的解构和融合。激发学生对传统的色彩的理解,让他们真真正正的把民族色彩,民族材料的民族意味更好的运用到富有现代意味的新材料绘画中。这些民族元素充分的诠释了一个民族的生活习惯、宗教信仰、风土人情,历史人文等等。但是,我们在弘扬民族艺术的时候也要不断地吸收借鉴他族优秀文化,让本土文化逐步走向世界,被全世界人民所共享。

怎样更好地运用材料?首先,表面性表现相比结构性表现更注重结构的真实表现。所谓的表面性表现就是采用传统的色彩进行的虚拟的空间表现,而结构性表现也就是用材料去进行真实空间的表现。不能把材料简单的看成是材料,要赋予它更深一层的意蕴。要把内在的意味和外在的物质性完美结合起来,即想要表达的立意和要选择的材料相得益彰。它的难点就在于要有好的立意,我们有时候苦于找不到用什么材料来呈现所要的画面效果。需要我们平时多留意周边的各种物品,看到材料要有发现其艺术元素的敏感性。在教学中,要引导同学注意观察生活。我们要不断改进现代教育课程模式,推进学生能力和课堂教学效果二者的统一。教会学生不能在选择材料时只从画面表现的效果和颜色的搭配单方面看,还要考虑它的可操作性,是否能够长期的保存下来,如万一受到人为的碰撞抚摸或者自然现象的侵蚀等等,还有一些粮食谷物还要防止虫子的侵害等。材料的显现首先呈现出复杂的形态,从表面的实在性或非实在性来看,从单纯的表面材料或者复杂的表面材料来看,色彩造型艺术对材料的成功运用都是对材料的赞美,对材料知觉性的颂扬,是材料的显现。

结语

传统色彩课程和新材料的结合这是时代发展的成果。本文通过对新材料技法在色彩课程中的运用,总结在绘画实践中容易出现的问题以及在教学中的一些弊端,力在突破学生的传统艺术思维局限,让学生发散艺术想象,引导学生积极创新,提高学生的艺术欣赏水平艺术实践能力。

参考文献

[1]王蕾.油画材质的拓展与作品语言的精神表现[D].重庆:重庆大学,2005

[2]殷文娜.高校油画专业色彩课程教学思考[D].吉林:东北师范大学,2007

[3]米琪.色彩语言在设计教学中的新应用研究[D].吉林:东北师范大学,2009

[4]于航.材料创造美—材料在综合绘画中的创新运用[D].重庆:重庆大学艺术学院,2007

[5]刘学丽.初中美术“造型表现”学习领域中综合材料的运用策略探究[J].山东:山东师范大学,2015

[6]叶紫琳.高职高专艺术设计专业色彩课程教学改革思路[J].淮北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2,11(5):65-66

[7]王亚兰.综合材料在造型基础教学中的运用研究[D].广西:广西师范大学美术学院,2014

[8]李玉.设计色彩课程内容体系的研究[D].江苏:江南大学,2008

[9]王改利.色彩课程教学解析[J].长春理工大学学报,2012,7(1):223-224

[10]陈雁杰.现代美术中的综合材料艺术[J].现代装饰理论,

[11]刘玉华.谈美术课程资源的开发和利用[D].内蒙古:内蒙古师范大学,2009

[12]王烨飞.谈绘画作品中的非绘画材料[D].上海:上海师范大学,2014

[13]胡亚文.应用型本科院校色彩课程的探索与实践[M]艺术科技,

[14]邹琼辉.我对综合材料绘画中人文精神的探索和创作体会

下载提示:

1、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文章版权申述”(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18735597641(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2、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投稿,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

原创文章,作者:打字小能手,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447766.cn/chachong/28754.html,

Like (0)
打字小能手的头像打字小能手游客
Previous 2022年6月12日
Next 2022年6月12日

相关推荐

My title page conten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