盖州市乡村旅游发展现状及对策研究

 摘要

随着国家经济的发展,人民对幸福度的要求逐渐提升,旅游出行逐渐成为了人们十分重要的一个生活环节,所以人们对旅游产业的要求也在逐步提升。乡村旅游是近几年发展起来受到大多数人欢迎的一种新的休闲方式,做为盖州市经济发展的重要一环,它对盖州市的发展做出了巨大的贡献。

在全国乡村旅游业开展如火如荼之际,盖州市乡村旅游发展积极利用自身资源,大力发展乡村旅游业。本文基于辽宁省盖州市经济社会发展实际,通过对盖州市乡村旅游发展概况的梳理,发现在乡村旅游发展过程中面对的机遇与挑战,提出了进一步推动盖州市乡村旅游发展的若干对策建议。

本文也认真分析了盖州市发展乡村旅游所处阶段所具备的特点以及所存在的问题,结合盖州市自然景观、人文景观、等优势对盖州市发展乡村旅游提出了对策,希望能对盖州市乡村旅游的存在问题提供一定解决方法。

 关键词:盖州市;乡村旅游;发展模式

引言

伴着国民经济飞速发展的大背景,旅游业逐渐成为许多文化名城、景观名城的经济支柱产业之一,越来越多的城市开始重视旅游行业的发展。旅游业的兴起说明人民群众的物质生活已经得到了极大改善,逐渐向丰富精神生活的道路前进。乡村旅游随着经济的发展也日益兴起,为全国农民群众的农业生产休闲生活事业带来了巨大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同时也有效带动并直接促进了当地的农村经济社会发展。旅游业的兴起,既代表着国民经济的良好发展,从侧面也说明了人民群众的物质生活已经得到了极大改善,逐渐向丰富精神生活的道路前进。乡村旅游随着经济的发展也日益兴起,为全国农民群众的农业生产休闲生活事业带来了巨大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同时也有效带动并直接促进了当地的农村经济社会发展、生态环境发展及文化产业发展。

在人们达到高度消费阶段以后,追求不同种类的休闲方式就成为大众的社会需求、文化需求以及神经需求。特别是生活在城市中并面临各种生活和工作压力的人们对美好的乡村生活充满了期望,解放了身心,并希望在美好的乡村环境中享受生活[1]。

和其他形式的旅游相比,乡村旅游已经能够最大限度地满足现代人们追求宁静放松,返璞归真的迫切期望,通过提供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机会给人们带来欢乐、放松的精神家园,同时也缓解了当地原住居民的经济压力及生活压力,使得当地原住居民得以脱贫致富。

乡村旅游在其发展过程中也十分需要注重满足游客的主观需求及感受,伴随着我国乡村旅游业的迅速壮大和发展,许多具有先进观念的新文化元素被充分融合,但始终与我国传统乡村旅游有机融合,两者往往密不可分[2]。考虑到当前乡村旅游标准化发展中的理论和实践上的不足,我们不仅要加强对乡村旅游标准化的定义,发展过程和特征的考察,而且要在中国乡村旅游的新形势下进行研究[3]。

我国对与发展乡村旅游的问题研究,是一个由浅入深的的漫长过程,逐渐从乡村旅游概念的早期研究扩展到诸如发展策略之类的深度研究,再到对乡村旅游进行可持续发展的研究。

本文主要采用SWOT分析法以及文献综述法两种综合分析法作为理论研究方法,以辽宁省盖州市的乡村旅游为主要研究对象,分析盖州市乡村文化旅游产业的发展现状,着重从实践上对盖州市乡村旅游发展过程中存在的一些突出问题进行讨论和研究,分析盖州市乡村旅游的发展现状及其当前存在的问题及潜在挑战,从当地发展现状出发,提出发展盖州市乡村旅游的对策建议。为今后进一步做好全市乡村旅游发展提供理论借鉴和相关建议。

1相关理论研究

  1.1乡村旅游的定义

乡村旅游起源于欧洲,“农业与全国旅游协会”的成立标志着乡村旅游的诞生[4]。乡村旅游主要是依靠农村地区优美的自然景观、独具特色的农村文化以及与城市截然相反的农业体验为主体内容,开发并吸引众多游客的新兴旅游方式。其主要受众群体皆是来自城市的游客。

伴随着乡村旅游突飞猛进的发展,出现了很多新的理论和概念,比如乡村游居、野行、居游等,这些新理论概念的不断提出不仅更加丰富当前了当前乡村旅游的产品内容,更也有效地缓解了当前乡村旅游同质化日益严重的问题。党的十九大提出实施乡村振兴战,“实施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精品工程”成为乡村旅游促进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途径[5]。

乡村旅游可分为现代乡村旅游和传统乡村旅游,西班牙学者Rosa(2001)认为传统与现代的乡村旅游内容各异,这两者虽然在概念上有很多的相同之处但又不不可能完全相同。国外的一些学者对乡村旅游概念与其内涵的定义也并非一致,各方观点百花齐放。学者Fleischer(2012)认为乡村旅游就是农业旅游,消费者到乡村参与到农作中体验农村活动[6];Sharpley(2012)认为乡村旅游指的是农庄旅游,选择在农户家居住,感受他们的生活[7];Gasson(2012)认为主要是在农村进行野营,例如集体篝火活动、烧烤、远距离徒步或骑马等[8];Nilsson(2002)认为游客到乡村旅游,农户为他们提供条件和工具用以食宿[9]。

 1.2乡村旅游的发展模式

发展模式是对事物发展的规律和特点在理论上的概括。由于不同区域在乡村旅游发展条件、依托资源、开发主体以及组织方式的差异,因此乡村旅游发展也存在不同的模式。从乡村旅游开发所依托的旅游资源角度,刘德谦(2006)将乡村旅游划分为四种发展模式,分别是客源地依托模式、目的地依托模式、非典型模式和复合模式。

客源地依托模式可成作为推动环城市乡村旅游产业发展的新模式,以旅游客源地为市场,周边城市地区的居民为主要旅游客户消费群体。根据当地旅游区域地理位置的特殊性,以异于城市的现代生活文化环境、民俗风情及其他自然风光为主要依托,吸引众多游客来此进行各种参观或者游览的休闲活动。

目的地依托模式即依靠旅游当地的自然资源,形成资源共享,为已经成名的旅游地带来更多的游客,而且可以成为其附属产品,给游客带来全方位的体验服务。

非典型模式这种模式的特点在于求同存异,融合发展。既突出旅游产品的特色及特点,又考虑到游客的喜好。这种模式就是把处在不同地区或者处在不同时代的文化相结合。

复合模式是可以根据自身的实际情况,自由组合,最终达到理想的效果。乡村旅游模式的多样化体现出人们对物质以及文化的需要和要求越来越高,也显示出人们的生活水平发生了质的变化。

在以上四种旅游模式中,以客源地为依托的乡村旅游模式是发展最迅速的、最容易被大众接受的。虽然这种模式缺乏创新,且内容单一,但其有针对性的客源市场,可以充分满足其客源市场的需求,带动旅游地区当地的经济发展。

 2盖州市乡村旅游发展情况

本章主要从盖州市旅游发展的历史和发展脉络对盖州市乡村旅游发展的总体概况进行梳理分析。

 2.1盖州市基本概况

盖州市处于辽宁省的南端,总面积达3133.38平方公里,隶属于营口市。盖州市与多个城市接壤,东南西北四方与大石桥市、鲅鱼圈区、庄河市、大连市等多个城市相邻,交通十分便捷。历史文化悠久,多民族的融合更是为盖州市文化积淀奠定了基础,为盖州市乡村旅游建设与发展提供了契机。

近年来,随着盖州市委、市XX对乡村旅游重视程度的不断加强,相关政策相继出台,乡村旅游胜地,休闲农场的种类数量增加,呈现逐年递增之势,质量档次逐步提升,业态类型日趋丰富[10]。

盖州市旅游资源有其独特的魅力所在。盖州市拥有“山、海、林、泉、寺”丰富的旅游资源,北海海洋公园、双台镇的温泉小镇、赤山旅游风景区、黄金海岸等景区被游客所熟知。

2.1.1自然地理条件

盖州市地貌特征为“六山三水一分田”,地貌属辽南丘陵地带。主要地形为低山丘陵和平原,地势呈西高东低阶梯状分布。大清河和碧流河为盖州市境内主要河注支流,大清河的发源地位于辽宁省大石桥市,流域面积可达720平方公里,大清河同时也是盖州市市内的主要河流;碧流河的发源地于盖州市境内卧龙泉镇,南部向东流经大连市后注入黄海,流域面积大约为1320.5平方公里。

气候在旅游发展过程中起到很大的作用,温度变化导致的淡旺季更是对旅游区经济的收益产生直接的影响。盖州市气候温暖宜人,四季分明,雨水丰沛,年平均气温为6.9~9.5℃,气温自西向东随着地势增高而降低。冬暖夏凉的天气为旅游资源的开发奠定了一定的基础。

 2.1.2社会经济条件

盖州市经济基础薄弱,生产力水平较低,城市的金融收入结构单一,基础产业和自投资能力差,从而抑制了全市社会经济的发展[11]。由于各企业的旅游投入逐步加大,配套设施在不断更新,环境卫生在不断改善,服务管理在不断提高,盖州市的乡村旅游产业已经进入了良性循环发展。

从产业结构看,第一产业和第三产业是盖州市经济发展的主导产业。旅游业作为盖州市发展的第三产业发展相对成熟,因此要不断推动发展第三产业,顺应时代发展的新局面,不断调整、优化整体产业结构,实现盖州市经济全域发展。

 2.2盖州市乡村旅游发展现状

盖州市拥有“山、海、林、泉、寺”等丰富的旅游资源,具有丰富的历史和文化,多彩的民间艺术以及各种各样的旅游景点。优美的田园风光以及、朴素的民风以及充满特色的乡村文化皆为丰富乡村旅游业态形式打下了扎实的基础。

 2.2.1盖州市乡村旅游资源分布

在对盖州市整体旅游资源的调查分析中,显而易见盖州市旅游资源丰富、景点众多且分布广泛,资源优势较为明显,在乡村旅游发展上仍有很大的上升空间,应该充分把握盖州市的旅游资源优势,实现盖州市旅游全域发展。

目前,盖州市获评“省级特色旅游乡镇”的有杨运镇、九寨镇、归州办事处;获评“省级旅游示范村”的有钟屯村、万福镇、杨运镇、贵子沟村、双台镇思拉堡村、归州办事处房身村;获评“省级农家乐”的有圣水人家、冰泉山庄、惠顺山庄、灵山山庄、白鹭湖山庄、八旗山庄、白沙湾农家乐等16家。另外,以源晟、清风阙、鸿雁、静心谷等为代表的一大批乡村旅游景点正在积极的推进当中,日后会为盖州的乡村旅游增加更多的亮点。

盖州市乡村旅游主要区域的总面积约为70多平方公里。盖州市东部地区主要以山林为主,适合开发自然资源观光景点、进行民俗风情体验。盖州市的自然山水既具备北方山水的气势雄浑,也拥有南山山水的温婉秀美。盖州山水之中最具有名气的可谓是赤山风景区和北海国家海洋公园了。

赤山风景区清代就被尊为辽南道教名山,历史文化悠久。赤山位于盖州市万福镇,以奇峰、异洞、清泉、怪石、古寺而闻名,位于盖州市东部山区,罗屯乡与矿洞沟乡交界处。目前两地之间的交通方式有公路以及高速公路两种,赤山海拔891米,整体地势东高西低,东部和东南部为高山和丘陵。

北海国家海洋公园细沙绵绵,沙水相接,是一个掩映在绿树海风下的海滨浴场。这里滩平水清,自然恬静,是休闲度假的好去处,这里以海洋风光为主体,具备海蚀风貌、森林风貌等自然风光,同时修建了水上乐园——亚特兰蒂斯海公园,占地210亩,计划总投资6亿。公园由三个主要部分组成:银色沙滩,海蚀地貌和红海滩。这是一个集旅游、健身、休闲和度假于一体的沿海旅游景点。

盖州市早在二千多年前就是商贾云集的辽东重镇,历史悠久,拥有众多古迹和古建筑。比较著名的古建筑以及古遗址有:鹤羊寺山遗址、西炮台遗址、拦马墙遗址、钟鼓楼等。

盖州市丰富的乡村旅游资源,不仅为盖州市加快乡村文化旅游的建设和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同时也为盖州市加快开通了广阔的乡村文化旅游的资源和市场。要统筹把握盖州市的自然旅游资源与人文旅游资源,做到合理保护、开发,实现盖州市旅游资源的长期可持续发展。

2.2.2盖州市乡村旅游发展主要形式

(1)以自然风光为主的乡村旅游形式

自然资源对游客有较强的吸引力,盖州市山青水美,旅游资源众多,种类比较丰富,更是吸引大批旅游者的眼球。造型各异的山石,挺拔凶险的峻峰,碧波荡漾的大海等自然旅游资源,吸引了大量前来旅游观光的游客。

(2)以海蚀地貌景区为特色的北海国家海洋公园

盖州市北海国家海洋公园,拥有独特的海蚀地貌旅游风景区,是经过18亿年海蚀作用形成的海蚀性自然景观,此处景观也被称作“北海龙宫”,经过岁月的侵蚀和洗礼,形成了海蚀台、海蚀柱等造型奇特的景观,让人惊叹大自然的鬼斧神工。

 3盖州市乡村旅游发展SWOT分析

SWOT即态势分析法,是优势(strengths)、劣势(weaknesses)、机遇(opportunities)、威胁(threats)的简写形式,20世纪80年代初由旧金山大学的管理学教授韦里克最先提出。在企业战略中的引用比较频繁,通过对被研究对象的优势、劣势、机遇和威胁的分析,综合权衡利弊,做到准确实施企业发展战略,达到实现目标的目的[12]。

 3.1盖州市乡村旅游发展的优势

  3.1.1地理位置优势

盖州地貌特征为“六山三水一分田”。其地理位置优势主要可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交通位置优越,盖州市全境位于营口市南端,东南西北四方与大石桥市、鲅鱼圈区、庄河市、大连市等多个城市相邻,交通十分便捷。盖州市地处辽宁南部,渤海东岸,是辽河平原区和辽南丘陵区的交界处。是炙手可热的海滨城市,更是沿海经济发达的地区。二是旅游区位优越,盖州市位于辽宁省的核心位置,位于营口都市圈,接近沈阳、大连都市圈等客源市场,具有良好的市场潜力与市场区位条件。

 3.1.2旅游资源丰富优势

盖州市旅游资源种类丰富,主要从以人文景观和地文景观为主。盖州市拥有数十个景点,其中包含2处4A级旅游景区。雄伟壮观的赤山和妙趣横生的海洋公园更是让人流连忘返,吸引着全国各地的游客。其乡村资源优势如表3所示。

表3盖州市乡村旅游资源

7b798030324ea4aeddca9e4d2e6714a7

3.1.3盖州市XX对乡村旅游发展日益重视

乡村振兴战略为全面推进乡村旅游的建设提供了有利的发展条件,盖州市委、市XX更是在积极响应国家政策的基础上,全面完善自身的乡村建设,力求将盖州市的乡村旅游建设成为支撑当地产业发展的中流砥柱为加快促进和推动盖州市乡村旅游转型升级,进一步充分发挥乡村旅游在促进稳定乡村经济快速增长、促进游客消费、降低成本,缓解农村贫困等各个方面的的积极带动作用,着力改善和优化乡村发展环境,推动盖州市市乡村旅游持续健康发展。

3.2盖州市乡村旅游的劣势

  3.2.1乡村旅游产品季节化明显

盖州市旅游发展虽起步较早,但盖州市乡村旅游产品季节化明显、淡旺季差异性较大。盖州市气温四季分明,寒暑温度适中,是适宜旅游并居住的城市。因西靠渤海和鲅鱼圈区,拥有独立的海域,更是吸引了大批量游客海滨地区旅游的旺季为每年的6月至9月,这段时间所创造的收益和客流量更是达到了顶峰。从10月末至第二年的3月,为海滨旅游的淡季,当地气温随着地势增高而降低,极端最低气温达-28℃,创造的收益微乎其微。

 3.2.2产品附加值低,竞争力不强

在“食、住、行、游、购、娱”这几大要素中,盖州市乡村旅游提供休闲活动的层面较低,依旧止步在满足顾客“吃和住”等需求,缺乏提供体验放松、独特的自然景观、特色旅游餐饮、休闲购物等一些能够给广大中外游客和当地消费者自身带来耳目一新的特色休闲项目,产品的经济附加值低,竞争力也相对不强,旅游产品大同小异。

 3.2.3宣传营销意识淡薄,营销手段落后

在现今的市场竞争体制下,旅游目的地的旅游活动之间呈现出相互竞争局面,在国内以温泉、海滨城市为主打的大、小规模的旅游产品形式也是数量颇多,在种竞争模式下,旅游产品的宣传就显得尤为重要,盖州市的旅游宣传工作仍有待进一步的提升,不应局限于常规的宣传手段,也要拓宽宣传方式,要重视网络宣传营销在旅游产品营销中所起到的纽带作用,做好门户网站的宣传、维护工作。

盖州市并没有专门针对乡村旅游宣传的网站,现有的对盖州市旅游宣传的网站并没有对盖州市的景区景点、节事活动及特色产品等进行系统的介绍,网站内容更新次数少,并且内容较为陈旧,起不到很好的市场宣传营销作用。而且盖州市在进一步深度了解和挖掘旅游内涵、提高游客整体满意度等方面还有很大的空间需要进步,需要进一步探索旅游业的影响并进一步提高游客的满意度。

3.2.4交通形势单一

交通设施的可通达性是目的地发展旅游业的关键问题。虽然盖州市的可通达性较好,但是所花费的时间较长。高速公路、铁路的修建虽给盖州市的旅游业发展带来了一定的机遇,促进了盖州市乡村旅游的发展[13]。但从总体上看,盖州市的交通形式过于单一。盖州市是属于县级市的小城市,虽然在近几年开发了高铁线路,但是依旧处于运行的初级阶段,面对全国开发的线路比较少,若大力开发盖州市至全国各地的线路,将会大大缩减游客旅游的行程时长,也将更加的刺激短途游客的旅游欲望。

 3.3盖州市乡村旅游发展的机遇

  3.3.1旅游产业地位上升,XX部门逐步重视

旅游作为拉动内需的重要产业,得到XX的逐步重视。近年来,xxx、农业部、省、市、县对发展乡村旅游都出台了乡村旅游相关的文件及具体的乡村旅游鼓励政策及措施,为其发展乡村旅游产业提供了广阔空间。加强乡村旅游经营管理工作的细化,提高旅游从业人员的专业素养,提升旅游经营者的业务能力与管理水平,实施带薪休假策略,加强、落实旅游地交通设施建设以及景区(点)建设等设施建设。

与其他旅游业态相比,乡村旅游的发展大都是就地取材、因地制宜,每个地域都以其自身所特有的自然景观、社会风情等,吸引着旅游者的前往。旅游者追寻与自然毫无保留的充分相处,而乡村旅游便以其最大限度的接纳能力来迎接前来寻求内心愉悦、体验乡村趣味的游客,无论旅游者前来的最初目的与预期是何样,乡村旅游总能给人最切身的体会,体味乡村生活,满足游客情感需求,是乡村旅游的最为基本的功能所在。

 3.3.2城镇化速度加快,助推乡村旅游业发展

伴随着城市现代化进程的加快以及基础建设的扩张,人类保护和改造自然的意识和能力越来越强。充满钢筋混凝土的现代城市建筑虽充分彰显了城市的繁华,却也严重的禁锢了大众的身心,身处寸地便渴望无垠,心灵压迫便渴望缓释,人类与自然之间的关联性恰恰体现在人类的自然天性之上。情感的积压寻不到释放的出口,人们便格外的渴求被”拯救”,而乡村旅游的出现恰逢其时,恰到好处,乡村旅游的出现使人们的心灵得到了“拯救”,缓解了人们的身心压力,释放了人们内心积压已久的对自然山水的渴望和向往,当人们找到情感的突破口,乡村旅游的发展便蔚然成风,自然也就成为了当地XX重点发展与扶持的对象。同样如此,乡村旅游的自然环境与资源优势使其成为人们外出的主要的选择之一,于是盖州市乡村旅游也成为旅游业的重要旅游业态之一。

 3.4盖州市乡村旅游发展的挑战

目前,乡村旅游的发展存在市场竞争激烈,生态环境破坏的威胁。乡村旅游的发展与周边城市相同或相似的旅游资源形成激烈竞争的关系。随着盖州市周边各地区对旅游资源的开发,旅游市场的竞争愈演愈烈。同样作为海滨城市的鲅鱼圈区,位于盖州市南部,客流量大、历史文化悠久、旅游资源丰富、旅游业发展相对迅速,与盖州市海滨旅游形成相互竞争的局面。两者的整体旅游产品以及服务体系、资源特色、发展战略路径均较为相似[14]。

周边城市旅游业的发展给盖州市带来了巨大压力,旅游产品和其经营模式的大同小异以及旅游客源相似,造成了盖州市区域内旅游业的竞争无序性,而且市内各旅游区域缺乏创意和创新,导致其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处于相对劣势的地位。

乡村旅游的发展同样依赖于当地的青山绿水,在新时代发展下,乡村旅游的发展不仅承接着旅游产业的发展,更是承载着对自然环境的保护与修复。在旅游业发展迅速的今天,环境保护问题也不得不受到重视,随着旅游景区客流量的增多,以及对资源的进一步开发必定会造成对生态环境的破坏。因为乡村中旅游资源大部分都是山水、田地等自然原生态风光,所以在某种程度上旅游资源的开发会对生态环境造成威胁。例如盖州市石门水库生态旅游区出现的游客随意捕鱼捞鱼的现象,导致包括鱼类在内的生物资源减少,破坏了水域生态和的平衡;赤山等景区游客增多而导致的垃圾乱扔乱丢的现象,污染了景区的生态环境,一切不合理的因素都会造成生态环境质量的降低。因此,旅游资源的开发要与生态保护结合在一起,这样才能达到双赢的局面。

 4盖州市乡村旅游发展的对策及建议

中国领土的广阔和复杂性从根本上决定了我们要充分地发展中国乡村生态旅游,避免工农矛盾和城乡矛盾,使农民富裕,就必须坚持城乡统筹,合理布局,坚持生态环境改善,坚持进一步提高土地集约利用水平,建设实现城乡一体化,在规划管理中发展乡村旅游[15]。

 4.1优化乡村资源空间结构,完善基础设施建设

乡村资源空间结构的优化,不仅是生态环境的保护伞,更是经济增长的发动机[16]。资源的合理配置,是生态文明建设的必然要求。不合理的空间结构有可能会直接导致对乡村生态环境不可逆转的严重破坏,并且还可能会间接的降低乡村生态环境的质量和承载能力,打破人与自然的和谐关系。因此,优化乡村资源的空间结构是保护和改善乡村环境尤为重要的一步。

盖州市乡村旅游资源的空间结构不尽合理,优化乡村资源空间结构,有利于盖州市乡村旅游的发展和进一步提高盖州市整体的经济发展水平。最大限度地提升其“软件”及“硬件”水平,在“软件”方面,增强服务人员的服务意识,避免其情绪化工作,请专业的旅游从业人员对当地的工作人员进行定期培训,使其服务技能更加标准化、规范化;在“硬件”方面,提高住宿、餐饮等设施标准,在保证安全卫生的基础上可适当融入当地的文化特色,增加旅游者的兴趣。在餐饮上,以当地的美食和特色农家乐为主打,提供别具当地风味的美食,让旅游者能够品味到当地特有的味道;在住宿上,可加大对民宿建设的扶持力度和经济投入,使游客能够产生宾至如归的切身感受。可以说,通过对乡村旅游基础配套设施的改善能够切实为促进盖州市乡村旅游的营造出一个良好的环境,显著增强了景区自身的品牌影响力和对游客的吸引力,提高盖州市乡村旅游的地位和市场竞争力[17]。

随着人们开始对传统旅游的审美疲劳,更加希望能够将“旅游观光”转变为“走入自然”中,感受自然环境的美好,乡村旅游市场需求不断上升就是这方面的重要体现,回归自然,感受历史的韵味[18]。

  4.2加大培训力度,培养专业人才

为了实现盖州市乡村旅游的高质量和高水平发展,培养乡村旅游的专业人才非常重要,这离不开高素质的旅游从业人员的努力[19]。作为一名旅游从业人员,应当具备相应的从业素质与从业能力,对旅游者在游览过程中所提出的问题要有能力予以回应,要为旅游者提供适宜的旅游服务,有计划、有组织的对当地乡村旅游的旅游管理人员以及从业服务人员进行专业的技能培训,提升旅游经营管理人员与乡村旅游服务人员的整体素质,对乡村旅游相关的专业服务人员进行法律知识的系统学习及教育,加强旅游管理及从业人员的法律意识。通过专业的技能培训,提高乡村旅游从业人员的管理与专业服务能力,培养和造就一批懂市场管理、懂营销运作的复合型经营管理及服务人才。

  4.3完善旅游产业体系,打造新型乡村旅游景观

充分把握自身的资源优势,对盖州市的旅游资源进行全面系统的整合规划,改善盖州市特色产品开发不完善的现象。一方面,以盖州市境内的自然旅游景观为依托,规划、开展具有特色的登山、温泉等乡村旅游节事活动,既满足游客游山玩水的基本需要,也为其旅游活动增加了趣味性;另一方面,以盖州市海滨浴场以及温泉资源为依托,做好旅游接待工作,提高游客满意度。需充分利用盖州市自身的资源优势,与资源环境相结合,在原有的农家乐、体验当地居民的日常生活及将农特产品作为旅游购物品的基础上,丰富盖州市乡村旅游的产品形式。全面实现盖州市乡村旅游的多重产业融合发展,开发渔业、果蔬采摘农庄等新型旅游品,实现乡村旅游的全方位发展。只有让乡村旅游打上文化的印记,赋予其文化的灵魂,乡村旅游才能具有自身光环,才可走持续发展的道路[20]。

 结论

虽然乡村旅游在国内起步较晚,但伴随市场需求以及经济的发展,乡村旅游越来越欢迎,仿佛已经预见了乡村旅游发展的大好前景,充分利用农村的自然资源以及民俗文化,激发游客返璞归真的内心感受。乡村旅游是农村地区独特的产业和经济,也是促进农村地区经济发展的机会。

盖州市自然景观以及旅游资源种类丰富多样,是一个适合大力开发乡村旅游的城市,其特有的海蚀地貌以及生态温泉资源更是为乡村旅游一体化的发展带来了更多的发展机遇,促进了农业产业结构的转型,进一步加快了当地农村地区经济的发展,提高了当地居民的经济收入,缓解了当地农民和其他从业人员的就业问题,改善农民的生活。可以说乡村旅游的打造为推进城乡一体化发展提供了动力,进一步为乡村振兴和城镇化发展提供了新的动能。

参考文献

[1]刘丽梅.乌兰察布市乡村旅游发展分析[J].内蒙古财经大学学报,2019,17(04):9-11

[2]凌成树.农业科技园区的旅游功能开发探析[J].安徽农业科学,2012(6):38-45

[3]周建明,蔡晓霞,宋涛.试论我国乡村旅游标准化发展历程及体系架构[J].旅游学刊,2011(2):58-64

[4]孙梅红.我国乡村旅游的发展概况及创新性发展策略研究[J].安徽农业科学,2011(29):180-186

[5]银元,李晓琴.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乡村旅游的发展逻辑与路径选择[J].国家行政学院学报,2018(5):182-186

[6]Bram well B.Rural Tourism and Sustainable Rural Development[M].UK:Channel View Publications,2012

[7]Fleischer A.Pizam A.Rural tourism in israe[J].Tourism Management,2012,18(6):367-372

[8]Sharpley R.Rural tourism and the challenge of tourism diversification:the case of Cyprus[J].Tourism Management,2012,23(3):233-244

[9]Gasson R.Winter D.M.Gender Relations and farm household pluriactivity[J].Journal of Rural studies,2012,8(4):387-397

[10]杨旺生等.江苏休闲农业发展报告2014[M].北京:科学出版社,2014:115-130

[11]王宁.国外乡村旅游发展模式的比较研究[J].世界农业,2015(8):65-72

[12]胡敏杰,邹芳芳.基于SWOT分析的福建省文化旅游发展对策研究[J].福建农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1(6):70-73

[13]方琪.云南省罗平县乡村旅游发展的问题与对策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19

[14]朱未.桐乡市乡村旅游的发展现状与对策研究[D].浙江大学,2016

[15]葛晓虹.我国乡村旅游发展的问题及对策[J].河南科技学院学报,2014(09):23-25

[16]张庆,姚国荣,许孝敏.桐城市乡村旅游发展的SWOT分析及其对策[J].洛阳师范学院学报,2020,39(01):40-44

[17]刘浩.高县乡村旅游发展研究[D].成都:四川农业大学,2013

[18]朱协娟.彭州市乡村旅游发展问题及对策研究[D].四川农业大学,2017

[19]王乐.山东省乡村旅游发展模式研究[D].中国海洋大学,2014

[20]欧茂.湖南乡村旅游发展问题与对策研究[D].长沙湖南大学,2012

 致谢

四年的美好大学时光转瞬即逝,同样也让我对沈阳城市学院酒店管理学院旅游管理一班的每一位同学和老师产生了深厚的感情。毕业的脚步不断走近,我的心里五味陈杂,有感激、有不舍、有开心、有伤感。同时也有很多感激感谢的话想和我的同学以及教导我的恩师们讲。

岁月如梭,在学校的每一个场景都让我无法忘怀。很感谢我的学校,感谢我的老师,感谢我的同学们,让我四年的大学时光不再单调枯燥,反而丰富多彩。感谢学校给予我优良的学习环境,让我每天都充满阳光,感谢老师们的传道授业,让我的知识不断积累叠加,感谢同学们的真诚陪伴,让我的生活充满快乐。

感谢老师们四年来对我的认真负责,不仅让我的学习大有进步,更是让我的生活充满温暖。你们为我的学业付出了很多汗水和数不清的日日夜夜,对于我的不足,果断提出意见,让我成为更好的自己,让我从心里感到温暖。

最后,我要感谢我的论文指导老师,老师对我们每一名同学都非常的负责,不厌其烦的帮我们修改论文,详细的帮我们批注,耐心的和我们通话交流,非常感谢老师近半年对我论文的悉心指导。

盖州市乡村旅游发展现状及对策研究

盖州市乡村旅游发展现状及对策研究

价格 ¥9.90 发布时间 2023年10月19日
已付费?登录刷新
下载提示:

1、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文章版权申述”(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18735597641(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2、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投稿,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

原创文章,作者:1158,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447766.cn/chachong/173312.html,

Like (0)
1158的头像1158编辑
Previous 2023年10月19日
Next 2023年10月19日

相关推荐

My title page conten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