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山区自然灾害综合风险分析

摘要:

西山区的地质灾害主要是崩塌、山体滑坡、泥石流和地面塌陷,主要发生在中低山区和丘陵地区。本文对西山区的地质灾害影响因素进行分析研究,重点介绍地形地貌、地质条件、降雨和人类活动。最后,提出了预防措施:(1)加强关于地质灾害的知识的传播,在群众中组建监测和预防小组。(2)建立和完善地质灾害预防和处理的规范制度,推进地质灾害研究和评价工作。(3)完善应急管理和综合管理体系。为西山区的地质灾害防治,提供一定的参考借鉴。

 关键词:西山区;地质灾害;影响因素;防治对策

1绪论

  1.1研究背景

中国的地质灾害研究系统是在20世纪70年代之前建立的,在此之前,人们更加关注地震灾害。1980年代以后,当国家专家开始对山体滑坡、崩塌、泥石流和地面塌陷等进行研究时,人们开始研究地质灾害的原因。鉴于自上个世纪改革开始以来,全国经济在改革开始的头几年迅速发展,使整个国家一方面集中于经济建设。又要满足原材料需求。过度采矿、伐木和开采地下水致使环境恶化。城市化速度加快,基础设施工程变多。全球气候变化,极端天气频繁,地质灾难更频繁。对地质灾害影响因素,许强、黄秋季以及王来贵提到地质灾害受到内因,如坡高、坡度、岩性等,也受到外在,如暴雨、太阳黑子等因素影响。外因无法控制地质灾难不发生,但可以使其提前发生,避免伤亡。刘会平,潘安定,王艳丽,骆丽芳强调地质灾害的预防需最先考虑,还没有有效的制止突发地质灾害,只能预防。防治地质灾害,首先需要找出原因。对渐发性地质灾害,加强对灾害产生规律的研究。

 1.2研究意义

2020年全国地质灾害防治视频会议,指出2020年是小康社会和脱贫的关键时期,也是“十三五”规划的最后一年,XX需提高经济和社会工作的能力和水平,服务人民的生命和财产安全。在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过程中,保护地质环境、预防和治理地质灾害成为一项十分紧迫的任务。西山区地质灾害在云南省各市中次数不是最多的,一旦发生地质灾害造成的影响和危害却是各市中最大的。有其自然原因:地形地貌、地质构造等容易发生地质灾害,气候容易诱发地质灾害。也有人为原因:人类工程活动增加、预测预警体系不够完善、综合治理仍需加强。所以对西山区地质灾害影响因素和防治对策研究仍然有必要。本文通过分析研究西山区地质灾害的影响因素,最后提出防治对策,具有一定的参考意义。

 1.3研究方法

主要运用文献研究法,本文通过阅读书籍、报纸、期刊等文献获取资料和数据,分析研究这些资料和数据,正确地了解西山区基本情况,掌握西山区地质灾害的影响因素,最后提出防治对策。

2西山区概况

西山区位于云南省中部,东经109°49′~112°5′,北纬25°58′~27°40′。一个区的管辖范围,面积20876km²。北、西、南面是高山,中、东丘陵起伏,中间盆地镶嵌。江南丘陵至云贵高原过渡带,呈西南向东北倾斜的盆地格局。域内有溪流,资水干流由西南向东北流。属中亚热带季风湿润气候,四季分明。西山区地质灾害有滑坡、崩塌、泥石流、地面塌陷、地裂缝和水土流失。2020年,全市确定了2656处地质灾害风险点,其中17初已列入该市2020年地质风险预防方案。仅在2018年,就发生了21起地质灾害,直接造成624万的财产损失。地质灾害复杂多样,对住宅区、学校、基础设施等存在威胁。也因人类工程活动增加,地质条件改变,导致大量地质灾害。人类工程活动指城乡建设、采矿、水利设施、交通、农业和林业活动等。其城市和村庄建设,矿业开发对地质环境的破坏最严重。由表1可知,滑坡、崩塌、泥石流和塌陷是西山区常见地质灾害。2016至2019年,西山区地质灾害隐患点的数量总体上是减少的。得益于XX对地质灾害隐患点的综合治理。此外,山洪地质灾害对西山区的影响也很大。

48a868e11c89246b1a514c492e75526d

数据来源:云南省人民XX网

3特征

  3.1时间分布特征

地质灾害发生时段与降雨关系十分密切,特别与暴雨周期具一致性。西山区雨水主要集中在4-9月,由表2可知,主汛期在5月至7月,可能诱发地质灾害,特别是山区,为地质灾害的重点防范期。

cf95031882d42bbc07d812aecf4d0279

数据来源:西山区统计局云南统计年鉴

3.2空间分布特征

西山区地质灾害主要发生在坡角大于25°的中、低山陡坡地带及第四系残坡积层、花岗岩风化层较厚且结构松散的区域。居民集中区、重要集镇、学校、医院等人口密集区,铁路公路沿线等地区,为地质灾害的重点防范区,需加强预测。

4影响因素

地质灾害基础条件是地形地貌、地层岩性和地质构造。山体滑坡、崩塌多发于软硬岩石相间的山地和丘陵区。地形起伏大,沟谷多,固体松散物丰富的山区往往是泥石流多发地带。大气降水、人类活动是地质灾害的动力破坏因素。

4.1地形地貌

西山区独特的地形地貌是地质灾害频发的原因之一。西山区地形复杂,地形类型多样,地表沟谷发育,以山地和丘陵为主,覆盖了该市近三分之二的领土。山高坡陡,雨水难以停留,往往顺坡而下汇入溪沟,降水量大时,地表径流迅速增加,带动山体,极易引发崩塌、滑坡和泥石流。周边三面环山,中间为盆地,山谷狭窄,溪流的横截面大多为“V”形,残坡沉积物的留存条件较差,容易塌陷,再加上溪流源头的坡度大,导致泥石流溢出。

4.2地质条件

岩浆岩由侵入岩和喷出岩组成,西山区城区岩层为石炭系石灰岩、片岩、白垩红砂砾岩和粉砂岩,它们相互不整合接触,造成严重的岩石侵蚀。地层岩性复杂,含水地层类型多,水文地质条件复杂,水量时空分布不均。由于山体等长期的饱和压力和工程、生物等活动的破坏,有可能导致水坝崩溃,发生泥石流灾害。土壤和岩层及其厚度分布不均匀,砾石或砾石层主要分布在河岸的建筑用地上。群山中存在裂缝和断层,褶皱和断层非常多,以及一个相对稳定的环境,为浅层、表层岩土风化残积创造了必要条件,表面残留的岩土侵蚀物和表层沉积物结构松散、较厚的残坡积层,成为泥石流固体物质的来源。大多植被覆盖率较低,坡体残坡积物质水土流失现象较重。

 4.3降水

西山区是典型的亚热带季风湿润地区,夏季盛行南风,高温多雨,冬季吹北风,低温少雨。光热充足,降雨丰富。夏季降水量高,降水季节分布不均匀,空间分布也不均匀。过多的雨水容易引发泥石流灾害。西山区泥石流一般发生在5-7月,发生的速度快,突发性强,而且来势汹汹,带来的危害大。如图2所示,以绥宁县枫木团—水口—洞口县泥石流地质灾害高易发区为例,在该区全风化~强风化的岩体为残、坡积碎石土、碎石层厚度较大、结构松散,地形切割较大,流通区坡度一般在15°~40°,坡降大的基础上,泥石流发生次数随降水量的增加而增多。降水受地形影响大。迎风坡降水多,背风坡降水少。山地由于植被覆盖率比较高,下渗作用的时间更长,即使偶尔一次暴雨过程,也能通过自身的渗透分流,从而使得大的径流不会在地表上形成。不过,如果短时间内连续降下暴雨或者大暴雨,就会超出其调节范围,在地表形成大的径流,造成崩塌,带动山体滑坡,甚至是泥石流,给人们带来危害。资江水系为主,流域面积在8县1市3区皆有分布。此外还有资江、沅江、湘江、西江。沅江水系分布在城步、绥宁、洞口、隆回,流域面积占全市流域面积的五分之一。湘江水系分布在邵东、新邵、新宁、邵阳,流域面积不到十分之一。山区夏季暴雨汇入河流,淹没周边农田和村庄,加剧水土流失。

4.4人类活动

居民居住较集中,人口较为密集,小城镇土地开发、切坡建房、开荒种地等人类工程活动对地质环境影响较强烈,在一定程度上破坏了区内地质环境条件,容易造成崩塌和滑坡。公路、铁路、水库工程设施众多,施工过程中改变了原来地质环境条件。开挖形成了多处高陡边坡,改变了斜坡结构和应力状态,加上该区域岩层破碎,结构松散,受到暴雨冲刷或再进行工程活动诱发地质灾害的可能性大。交通工程建设中的残余物质为泥石流提供了物质来源;采矿产生的废弃物、矿渣沉积是滑坡、泥石流的物质来源。西山区矿产分布广,采矿对地质环境的影响有破坏植被、污染土壤、水平衡被破坏,引发了很多的崩溃、山体滑坡、地面塌陷等地质灾害。特别是能源矿产(煤矿)的地下开采,人类为刺激油气生产而注入流体(盐水、二氧化碳)的活动、废弃石油设施中的盐溶解和油气开采对地表和基础设施都有负面影响,区域地下水位下降,地表下沉变形,影响矿区周围的地质条件,威胁居民生命和财产。农业生产过程中植被经常被破坏,地表岩土移动,改变水土保持现状。灌溉、边坡防治不当是诱发滑坡的主要原因。塌陷形成的影响因素是采矿活动及岩溶很发育区的工程活动,尤其是不规范采矿,超越安全开采深度,浅层或超浅层采矿、开采断面超宽超高等。交通工程包括铁路、公路,水路。施工后存在大量的斜面,如果防护不当,或没有防护,容易发生崩塌、滑坡地质灾害。工程产生的废弃物、矿渣沉积是滑坡、泥石流的物质来源。这种类型的地质灾害大部分与斜坡挖掘有关,冲毁斜坡后的渣土堆积在斜坡上,在降雨时引发滑坡、泥石流。城镇和村庄建设是最常见的人类工程活动。随着城市和农村经济的发展,人们对生活水平的要求提高。工业快速发展,建设用地扩张,容易改变自然环境条件,诱发山体滑坡,沙土堆填加载加剧山体滑坡发生。

 5防治对策

  5.1完善地质灾害预警预报机制,提高防灾减灾能力

对重要的地质灾害隐患点,制定相关的监控警报体系。汛前全面排查危险点,汛期监测预警。汛期巡查与常规观测、专业单位观测与群测群防一起进行[13]。加强地质灾害预警预报的研究,提高预警预报水平。建立健全预警预报体系,提高防灾减灾的能力。

 5.2加强地质灾害知识宣传,组建群测群防工作队伍

进一步加大地质灾害防治知识宣传力度,组建群测群防队伍。通过各种方法,普及群众对地质灾害监测、预防、避险、抢险、治理等知识。如可通过新闻、教育、网站和设点宣传等方式,提高群众的防灾避灾意识。针对居民区地质灾害,开展群测群防,可提高防灾效率。建立群测群防网络,尤其需要加强对地质灾害易发区人民群众的地质灾害防灾意识,掌握防灾技能,逐步实现全民防灾。

 5.3建立健全地质灾害防治法规体系

2003年,xxx发布了《地质灾害防治条例》,确保灾害预防有一个参考框架。地质灾害的预防有三方面。首先,搬迁。在已知危险的情况下,可以搬离。建议受威胁群众积极响应国家政策,自筹部分资金,部分XX补助,避免危险。第二,如果不能进行搬迁,需要采取综合管理措施,如工程防护、植树造林等。第三,遵守空间规划和土地使用管制,从源头上控制新的风险。对地质环境进行分析,评估区域发生地质灾害的种类和发生的可能性,为工程建设和其他人类活动提供指导。国家政策规定,山区的工程施工前要进行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并且有相关的评估标准和技术要求。这能够有效防范地质灾害,减少人员伤亡和经济损失。

 5.4健全应急管理和综合治理体系建设

搬迁避让、工程治理、督促落实安全防范措施。地质构造、岩土体性质等自然因素很难在地质灾害防治过程中干预,而外因指诱发地质灾害的动力因素,如暴雨,人类可以好好利用,先疏散人群和财产,再对地质灾害隐患点促使其发生地质灾害,使地质灾害提前发生,从而达到保护人们生命安全和财产安全的目的。

一旦发生地质灾害灾情,及时按规定启动预案,及时报告灾情。重大建设项目、人口集中的城镇等划分为重点防治区,在重点防治区建设地质灾害预测预警系统。对高位边坡进行治理,如果保护斜面表面,斜面整体的稳定性不能保证,或者斜面很陡,岩土的风化程度非常高的情况下,有必要加固斜面。交通量过大的表现是交通密集,这也加重了斜面崩塌的危险。实施“早发现、早管理、早预防”,为提高斜面预防效果,必须对斜面安全隐患迅速进行检查。

总结

(1)西山区受其地形地貌、地质条件、降水和人类活动等多种因素的影响。地质灾害频发,危害大,给人们的生活带来比较大的影响。自然因素的具体情况为:北、西、南三面环山,中间为盆地,多山地、丘陵,山高坡陡,夏季降水多且多暴雨,断层和褶皱多,岩石风化严重,有较厚的残坡积层等等。其中人类活动因素导致的地质灾害逐年增加,如采矿、切坡建房、堆填加载、开荒种地、交通工程。

(2)在西山区地质灾害影响因素中,人类活动因素最可控,措施也较多针对人类活动影响因素,如施工前进行地质灾害易发性评价。地质灾害应防治结合,针对西山区地质灾害的防治现状,本文提出了几点建议:完善地质灾害预警预报机制,提高防灾减灾能力;加强地质灾害知识宣传,组建群测群防工作队伍;建立健全地质灾害防治法规体系,全面推进地质灾害调查评价;健全应急管理和综合治理体系建设。

(3)2020年预测全国地质灾害呈上升趋势。西山区要想长远发展,需要重视地质灾害的防治,保障人民的生命和财产安全。现在,地质灾害的预防和治理不仅对西山区,对整个中国而言,都任重道远。

 参考文献

[1]郑勇.基于多源数据与深度学习的地质灾害危险性预测评价研究[D].合肥工业大学,2019.

[2]薛琮一.我国地质灾害防治取得卓越成就[J].科技风,2020(10):156.

[3]杨科.湖南省西山区气象灾害特点及应对措施[J].北京农业,2012(03):194-195.

[4]刘慧芝.地质灾害常见类型与防治对策[J].科技创新导报,2009(11):108-108.

[5]孙云秀.地质灾害的成因分析与早期防治[J].东北水利水电,2012(02):51-53.

[6]杨贤均,段林东,王业社,等.西山区资江滨水绿地植物多样性评价[J].福建林业科技,2014(03):81-84.

[7]胡建桥.浅议环境地质与地质灾害[J].江西建材,2015(19):240-240.[8]郭爱斌.湖南省洞口至新宁高速公路路线方案比选[J].企业家天地,2013(03):23-24.

[9]冯童,綦亮,盛有锡,等.基于物联网与GIS的地质灾害风险预警预报系统的实现[J].电脑知识与技术,2018(26):204-207.

[10]郑道远.浅析物探方法在地质灾害防治过程中的有效应用[J].低碳世界,2014(11):176-177.

[11]陈悦丽,赵琳娜,王英,等.降雨型地质灾害预报方法研究进展[J].应用气象学报,2019(02):16-27.

[12]王东城.试论地质灾害的监测及其应对措施[J].现代交际,2010(03):103-103.

西山区自然灾害综合风险分析

西山区自然灾害综合风险分析

价格 ¥9.90 发布时间 2024年3月4日
已付费?登录刷新
下载提示:

1、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文章版权申述”(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18735597641(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2、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投稿,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

原创文章,作者:1158,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447766.cn/chachong/200027.html,

Like (0)
1158的头像1158编辑
Previous 2024年3月4日
Next 2024年3月4日

相关推荐

My title page conten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