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游戏对幼儿身心发展的价值

  摘要

游戏是一种有规则的游戏,它不仅生动有趣,使幼儿在快乐的氛围中,在玩的过程中轻松快乐地学习知识,发展智力,游戏对幼儿来说,是一个开始探索客观世界的过程,可以促进幼儿对新的知识产生兴趣,有助于幼儿身心健康的发展。本文主要探究游戏对幼儿身心发展的价值,文章首先概述了游戏对幼儿的意义之后,分析了幼儿游戏对幼儿发展的影响,同时在探究的基础上提出了教师对幼儿游戏的指导措施,以期使幼儿能够更好的发展。

  引言

幼儿的发展是在游戏中实现的。幼儿偏爱游戏,游戏伴随娱乐。任何一个幼儿都沉浸于游戏的娱乐之中,游戏好像已经变成了他们日常生活中的一部分了。在这个过程中,幼儿已经在不知不觉地发展。然而游戏活动的表现形式却是幼儿与其自身以外的环境的互动过程。因此游戏受各种因素的制约。通过分析,了解到各种因素应如何去避免改善等,进而充分发挥幼儿游戏的价值,促进幼儿的发展。

  一、游戏对幼儿的意义

  (一)游戏与幼儿的身心发展

刺激人身体感官的休闲,娱乐,游戏活动实在不少,如果人们封闭自我,四肢感官毫不与外界接触,精气血脉难以畅行而使身体不能强健,感官心灵难以激活而使智慧不能开发。显然,游戏对人身心的发展有巨大的促进作用。游戏活动可以宣泄幼儿活泼好动的天性,也可以促进其血脉畅通,骨骼强健。

  (二)游戏与幼儿其他素养的意义

其一,知识学习。中国传统的幼儿教育充分利用了游戏的形式来发挥其最佳的知识教育效果,从实践结果看,这种教育是很成功的。讲究知识性,追求知识启蒙的效果,可以说是中国古代幼儿游戏的重要特征。这一点,在不少幼儿游戏中得到了体现。

其二,品德修养,儿游戏具有德育的意义,古人有充分的认识,并对游戏的德育作用给予充分的运用,乃至于有意赋予大量幼儿游戏以道德含义。不少幼儿游戏具有锻炼和培养幼儿的意志品质的作用。比如说幼儿一开始在学习唱歌,难免缺乏连贯性,这时就需要幼儿的意志力量去克服困难,这样幼儿的意志也因此得到了锻炼。

其三,审美情趣。对幼儿而言,游戏的过程本身也是一个审美情趣的培养过程。孩子们厕身于游戏过程中,不仅感受了事物的色彩美、质料美、造型美、节奏美、音律美,而且还参与了美的创造,审美感与艺术活动的技能技巧也得到锻炼。中华民族向以善于游戏、文明高雅著称于世,这是一种从幼儿幼小时期就开始受到陶冶、逐步形成的优良品质。

  二、幼儿游戏对幼儿发展的影响

  (一)游戏促进幼儿发展的价值

1.游戏实现了幼儿运动能力的发展

游戏是成熟引导下的自发动作练习。生理成熟是幼儿动作发展的重要前提。游戏活动是由幼儿发展水平决定的,这里包括了动作水平的发展,也正是这个意义上说,游戏的种类、性质、水平因年龄而异。游戏提供了多种运动形式的练习。随着年龄增长,幼儿出现多种动作的协同作用,游戏的运动形式就表现为一系列组合动作的机能性练习。可见,游戏的这种练习机能就是对自身运动发展需求的一种满足。

2.游戏实现了幼儿认知能力的发展

游戏促进了感知觉能力的提高。感知觉是幼儿认识外界事物、增长知识的主要途径。游戏对感知能力提高的意义,在于有着更多的机会给孩子综合运用各种感官,从而提高感官的感受性,进一步促进观察、记忆力的发展。游戏还促进了思维能力的提高。思维发展过程可以说始于所面临的特定问题,在不断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思维才会发展。幼儿的思维很早就会表现出来,只要他面对某种问题就会表现出思维活动。游戏是一种运用心智的方法,也是对待运用心智的一种态度。游戏促进了语言能力的提高。游戏对幼儿掌握语言的奥妙有着重要的作用。游戏促进了想象力的提高。幼儿的想象力也有一个逐渐发展的过程,这一过程也是在游戏中展开的。

3.游戏实现了社会性的发展

游戏促成了幼儿的社会交往关系。对幼儿来说,交往活动是在游戏中开始的,可是说游戏是他们进行社会交往的起点。在游戏中,幼儿结成了两种类型的交往关系,现实的伙伴关系和游戏中的角色关系,无论哪种关系都为幼儿的社会性发展创造了有利条件。游戏提供了幼儿社会实践的机会。通过角色扮演等使他们大大加深了对社会的了解。游戏帮助幼儿摆脱了自我中心,向社会合作发展,这其中的发展机制就是自我意识。在游戏中,幼儿常常体验到成功的交往经验和失败的交往教训,学会用规则来裁判行为,用规则来协调关系,自我中心的自我意识向社会性的自我意识发展,社会性不断成熟。

4.游戏实现了幼儿情感的发展

游戏使幼儿经常体验积极的情感。游戏是快乐原则支配的,所有游戏往往给人一种积极的情感体验。可见,游戏是幼儿心理健康的保证。游戏能帮助幼儿控制情感的冲动性。在游戏的条件下,幼儿更能够抗拒诱惑,延迟满足,因为幼儿对游戏的需要胜于一切。高级情感产生于游戏之中。友爱、同情、荣誉等许多道德情感的体验是产生于游戏之中的。幼儿的发展决定了游戏的内容和形式,而游戏又实现了幼儿的发展,游戏促进发展的奥秘就在于游戏确实是侧重于幼儿发展的心理机能的一种表现。

  (二)幼儿园游戏的教育价值

游戏的过程即孩子发展的过程,其中隐藏这重要的教育动因,内含着教育方法的契机,因而有着不可忽视的教育价值。

1.幼儿游戏与幼儿园游戏

关于游戏与教育:游戏是一种不受外力约束的、是游戏者自发自选的活动;而教育则是一种有目的、有计划地由教育者对受教育者施加影响的活动。幼儿的发展体现了游戏与教育的内在联系,游戏对幼儿来说,具有的是自然发展的价值,教育对幼儿来说,具有的是引导发展的价值。幼儿游戏与幼儿园游戏:游戏被引进了教育机构,幼儿园教育与幼儿游戏结合,使幼儿游戏成为幼儿园游戏。幼儿游戏指的是自然状态下的幼儿游戏。幼儿园游戏是在整个幼儿园教育方案中的基本活动和重要的组织形式。

2.游戏的教育化和教育的游戏化

教育的价值取向决定了教育的组织形式。游戏是幼儿自发活动的一种主要形式,游戏能不能也成为教学的组织形式,取决于教育的价值取向。幼儿园教育必须谋求游戏与教育的结合,使游戏也成为教学的一种组织形式。对游戏的教育化和教育的游戏化认识。游戏的教育化,目的是为了改变重上课,轻游戏,突出游戏在幼儿园教育中的地位,实现游戏对教育的服务功能。教育的游戏化,目的是为了使心理机能尚未完善的幼儿,不至于过早地承受正规教育所带来的强制性压力,使他们在轻松愉快的活动中发展个性。

  四、教师对幼儿游戏的指导

  (一)指导幼儿游戏的原则

做任何事情都要有原则,对待幼儿也是一样,遵循了原则才更容易达到效果。具体来说,教师应该尊重幼儿,不要太强制性的规定孩子该怎么做和不该怎么做,应该让孩子按自己的想法去做,然后加以倾听,指导。就比如说在一次室内活动中,画画手工之类的活动,不要规定孩子去选择同一种游戏材料,让他们自己发挥想象,创造,这才是最真实的东西,有助于孩子的提高。

  (二)指导幼儿游戏的干预方式

干预形态——外在和内在两种形态。外在形态是我们在指导游戏时,并不参与其中,而是在一旁观看、说明、引导孩子等。在幼儿遇到困难时,我们加以提醒使他们得到提高。内在干预是和幼儿一起参加游戏,比如在角色扮演类中,我们可以扮演乘客,孩子扮演售票员,暗示他们上车要买票等等。我认为两种形态都各有各的好,都能帮助孩子,提高孩子。

干预时机,这点相当重要,当孩子分心,不投入自己的游戏,或者难以和别人互动、缺少材料时,我们在这个时候就应该给予帮助,让他们能顺利的继续下去,不要半途而废。当然过多的干预会适得其反,可能会埋没孩子内心最真实的想法,所以我们应该适当的干预,找好时机把握,这样效果才是最好的。

  结语

游戏是幼儿日常生活的一部分,幼儿偏爱游戏,游戏伴随娱乐。所以让幼儿沉浸在游戏中,充分领略游戏带给他们的乐趣无疑是最好的选择,同时不知不觉中,他们学到了知识、本领。故而我们应该好好分析利用游戏,让幼儿更好地充实自己,提高自己。因此游戏对幼儿绝对是不容忽视的。

下载提示:

1、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文章版权申述”(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18735597641(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2、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投稿,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

原创文章,作者:打字小能手,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447766.cn/chachong/23555.html,

Like (0)
打字小能手的头像打字小能手游客
Previous 2022年5月7日
Next 2022年5月10日

相关推荐

My title page conten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