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丁塘河湿地公园是常州市最大的湿地公园,本文调查与分析了公园水湿生植物种类、群落结构,发现共有水、湿生植物29科、45属49种。其中:在水里挺着的植物18种,浮水植物4种,在水里沉下去的1种,湿生植物26种。在群落结构上存在简单、景观雷同、个别植物配置不合理等问题并提出了建议。采用实地调查与实验分析相结合的方法,研究比较了丁塘河区现有的4个湿地公园水生植物物种和群丛多样性,并对4个湿地公园水体的pH、电导率(EC)、总氮(TN)、总磷(TP)和化学需氧量(CODcr)进行了检测,其中以微山湖国家湿地公园为主要研究对象,探究了植物群丛分布对湖水水质的影响。结果表明,丁塘河区4个湿地公园(简称W、T、B、P)共有水生植物43种,隶属于26科36属,以莎草科种数最多,其次是禾本科和睡莲科。水生植物物种多样性的比较显示T>W>B>P,群丛多样性则是W>T>B>P。4个湿地公园水质均属于中性偏碱性,化学需氧量以B(26.03~41.56mg·L-1)最高,T(9.22~16.98mg·L-1)最低,总氮、总磷含量均以B(TP:1.04~1.89mg·L-1,TN:4.50~5.17mg·L-1)最高,整体水质状态以T最好。不同植物群丛间水体总氮、总磷及化学需氧量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芦苇和长苞香蒲群丛水体的TP、CODcr较低(TP比CK低97.40%和95.30%,CODcr比CK低44.70%和35.60%);芦苇和茭白群丛水体的TN较低(TN比CK低77.30%和73.40%),初步证明了自然植物群丛的净化能力。
关键词:丁塘河湿地公园;水湿生植物;多样性;水质;
第一章绪论
1.1项目背景
湿地现在市人们最重要的生存居住地之一,湿地也是生物最多样性的地方。湿地这个地方还是生产力最大的呢,因为他物种繁多,所以生产力大,他被我们人类称之为地球最重要的器官之一“肾脏”。因为我们人类的乱砍乱伐、围湖造田等破坏性的举动,导致湿地现在被我们大大的破坏了,不光如此,我们湿地每年还会遭受到外来物种的入侵,这些都会影响到湿地物种的多样性,导致湿地的多样性造成了不可逆转的破坏。我们现在城市的发展越来越快了,导致湿地占用多,破坏了它的生物多样性,还好我们人类觉悟意识还是很高的,最近这几年,我们国家对湿地也实行了一些措施来保护它的多样性,就比如建了很多的湿地公园啊,湿地保护啊什么的,总之比前几年还是有所改善的,所以现在水生植物的多样性得到了越来越多人的重视。水生植物一般都是生活在水里,有成群结队的,也有独立自己生长的,总之物品繁多,各式各样的都有。水生植物通常分为在水里挺着的植物、浮水植物和在水里沉下去的植物。湿生植物是水生植物的一种,是偶然或周期性的水生植物。
我们城市所建造的湿地公园其实就是一个小小的生态环境.提供小学生的基本教育和城市里面的人观光的自然风光的好地方,所以我们国家市越来越重视这个了。其实一个湿地公园最重要的就是水里面的植物,这也是一个湿地公园的代表性的地方,这个再整一个的湿地公园的生态系统中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水生植物每个个体,平中不一样的水生植物再对一些有机物它的作用是不一样的,所以再建造湿地工员的时候,我们就需要专业的人来针对某个地方的地理环境来挑选适宜再这个地方生存的水生植物。本研究通过调查丁塘河区4个湿地公园水生植物的物种和群从多样性及分布规律,研究水里面的生物群的聚集分类对这个地方的环境的影响,以期为湿地公园的植物配置及湖水污染治理提供科学依据。
第二章概况
常州就是再长江三角洲包围的地方,是在江苏,太湖又在它的东边,西边是南京和镇江,南边又是江苏无锡,北边又是长江。位于北亚热带北缘,海洋性温湿季风性气候,四季分明,阳光也不错,温度也没有高的很离谱。
丁塘河湿地公园项目是常州市最大的湿地公园。建成于2014年,位于戚墅堰区,占地24.67hm2,其中2/3的面积都是地势较低的洼地、鱼塘、鸭塘等,在设计过程中被定位为城市湿地。
2.1调查时间与方法
2015年6~9月,我们对丁塘河湿地公园里面的水生植物等它的生长环境,生长状态,群聚分类进行了取样调查研究。我们还待了照相机进行了拍摄。
第三章结果与分析
3.1植物多样性统计与分析
我们这段时间的调查统计表明,丁塘河湿地公园一共有水生和陆生植物30科、42属45种。其中:在水里面挺着的植物有23种,再水里面浮着的植物有4种,再水里面沉下去的植物有1种,不在水里生长但是再特别湿润的土里生长的植物有26种。平时用的比较多的比如医用民用家用的有香蒲、芦竹、荷花、再力花、梭鱼草、千屈菜、黄菖蒲、芦苇,在水里浮着的植物中睡莲应用频度较高。
3.2水湿生植物种类
丁塘河湿地公园水、湿生植物种类。
3.3物种多样性比较
我们实地调查过了,丁塘河区这个湿地公园里面有4个大大小小不一的小的水生公园,里面共有水生植物42种,隶属于26科36属(表1)。其中在水里挺着的植物24种,占55.81%,在水里浮着的植物8种,占18.60%,在水里漂浮着的植物3种,占7.0%,在水里沉下去的植物有8种,占18.60%;国家湿地公园里面还有很多的水生植物,大概有21种、35种、17种和12种,分别隶属于14科20属、22科32属、13科15属、11科11属,以莎草科物种数量最多,共6种,其次是禾本科和睡莲科,均是4种,其中,芦苇、长苞香蒲、芡实和竹叶眼子菜是4个湿地公园的共有种,水生植物物种多样性的现状是T>W>B>P。
3.4群落多样性比较
丁塘河区一共有4个湿地公园,这四个湿地公园各自都有不同的水生植物。各有水生植物群丛类型8、5、5、4个,他们各自最多的平中就是在水里面挺着的植物。在水里浮着的植物和在水里沉下去的植物群丛(表2)。有一个湿地公园虽然植物种类最多,占总数的81.3%(表1),但旱伞耶、裕子、回升花、预缩草等植物他们都是这样的湿地公园的展示的植物就是不是那种大片生长的自然的那种,数量上来说比较少,面积也不是很大,还没有一大片一大片的生长,所以这个湿地公园的群聚集的植物就没有别的湿地公园多。整体群丛多样性的现状是W>T>B>P。相同的一个群组的植物和别的群组植物相互呼应,这就说明这两者相互呼应的植物在数量和面积上都差不多的。芦苇和荷花有不同的分布,但是在这四个湿地公园里分布还是差不多的,他们的多样性的指数还是差不多的,并没有多大差异,不管是S指数也好还是SW指数也好,他们都没有多大差异,也是以W最高、P最低。这是因为W湿地公园没有人打扰,比较原生态,而且它的占地面积还很大,所以对于其他三个湿地公园来说,这个湿地公园的各项指数都是比较靠前的,P这个湿地公园虽然耶没什么人去打扰,但是它的占地面积没有W湿地公园大,所以S指数就没有W湿地公园高,大部分的水生植物群落并不是一开始就是很多植物在一起的,而是由于长时间的物种的迁移变化,然后他们慢慢的聚集在一起了。这四个湿地公园有一个共同点就是这些湿地公园中睡莲的指数都是普遍比较高的,反而芦苇这一物种是最少的,就连P湿地公园它的睡莲虽然也没有很多但是仍以芦苇群丛物种多样性最低。这是因为睡莲它虽然是在水里浮着的植物,但是它的优势比较少,所以人们不太愿意养他,喜旱莲子草、芡实、苹等伴生种多,群丛的物种多样性高,芦苇群丛多以芦苇荡的形式出现,优势度高,除了人为干扰与香蒲、荷花组成共优群丛外,其间少有其他物种生长。
3.5水质评价的比较
丁塘河里面的水的pH值为中性但是又一点点的偏碱性,其中有三个湿地公园的PH值相近(pH:7.78~8.31),P碱性较高,最高值达到9.89;电的导体的反射率可以反映水里面的电解质的浓淡,4个湿地公园中以B最高(EC:1203~1330μs),T最低(EC:470~783μs),P(1254μs)和W(1149μs)的均值相近,B的CODcr最高,属于IV-V型水体[13],其中1号样点(41.56mg/l-1)和5号样点(35.4mg/l-1)较高,属于V型水体,其余属于IV型CODcr,T属于IV型水体(9.22-16.98mg/l-1)最低。属于I-III类水体。P、W的CODcr在Ⅲ~Ⅴ类水体中变化最大,而Tp和Tn在B类水体中变化最大(Tp:1.04~1.89mg/L-1,Tn:4.50~5.17mg/L-1),但W的Tn在Ⅰ~Ⅴ类水体中变化最大。另外,其他公园的水质标准都比这个公园的标准要低一点,就是我们常说的富营养化了。(表3和表4)
2.6植物群从对水质的影响
通过了解其他比较知名的国家湿地公园,我们知道了它的主要水生植物群丛他所生活的水质的PH值、电的热导效率、两种有机物及生物所需的有机物含量与其中两个湿地公园的对比,基本上我们能够知道这种植物群体生活的这种在没有人为干扰的自然状态下对氮磷这两种有机物和污染物的去除能力。在这个研究中,我们还加入了中度富营养化的水质,各个湿地公园的水的PH值和电热导效率但都是咩有明显的规律而言,但是我们得出了一个结论,就是水面越宽阔,它的水的PH值越接近中性;植物的群体对那两种有机物和污染物的去除能力比较好,样点浓度比CK低21.9%~97.40%,有一个湿地公园的去除效果不好不差,样点浓度比CK低14.50%~77.30%,CODcr的去除率最低,样点浓度比CK低3.20%~44.70%(表5)。
不同的植物它的群从对那两种有机物的吸收和去除功能的效果是有差异的(p<0.05),在水里挺着的植物对湖水的总体去除效果优于在水里浮着的植物和在水里沉下去的植物,芦苇群落中三种物质的浓度均处于最低水平。芦苇和香蒲对总磷和总氯的去除效果较好,总磷分别比对照低97.40%和95.30%,总氯分别比对照低44.70%和35.60%,芦苇和紫荆对总氮的去除效果较好,总氮分别比对照、睡莲和对照低77.30%和73.40%。香菜+金银花对总磷和总氯的去除效果较差。总磷比对照低28.50%和21.90%,CODcr比对照低4.10%,CODcr比对照低3.20%,是睡莲和易旱品种。莲草对总氮的去除效果较差,总氮比对照分别低14.50%和16.91%。
第四章结论与讨论
2.1产品及产量确定
丁塘河因为弄了湿地公园,里面的水生植物中的比较多,所以影响了当地的生态环境。湿地公园的水里面总磷、总氮、CODcr含量有一点点的下降了,植物多样性就多起来了,那种群居生长的植物就慢慢的稳定下来了,这样就形成了我们现在所看到的独特的魅力的丁塘河湿地公园。在我们现在已经弄好的四个湿地公园里面,滕州威山湖湿地公园植物种类是最多的,植物多样性也是保持的最好的,所以里面的水质是最好的,最干净的。但是呢,因为人造公园里面的植物都是人工栽培的,所以它比较脆弱,不形成自然群落,而且公园里面经常收到我们人类的认为干扰,因此植物群落类型小于微山湖国家湿地公园(W)。北湖湿地公园(B)位于鼎塘江北端,毗邻京杭大运河和市中心。最会被别人所打扰,自己洁净的能力反而不强,因为人为干扰比较严重,所以自然而然这里的水的污染是比较严重的。微山湖湿地公园(P)属于进入江苏省的定塘江水域,面积较小,但以群岛形式建设。虽然水生植物的数量不多,但我们再对水质进行检查之后,发现,这里的水质还是很不错的。微山湖国家湿地公园(W)基本上是没什么变化,有保持了自然风光,人们不太去打扰它。分布有大量的芦苇、香蒲、莲藕,有集中的净化点。因为植物是不太一样的,所以水质净化效果有很大差异。
水里面种植的是植物还是不是植物,这其中里面的水质是大不相同的,湿地公园里面的水里面的植物不光有观赏的作用,还能净化水里的二氧化碳。总氯和总磷在一定程度上。这次的研究出来的结果和上次的结果一样。结果表明,污水里面的两个有机物的含量和编码器的去除是靠植物根的那个地方的吸收和植物里面的小东西的代谢。这次研究的8个不同的植物体系对这两种有机物的去除能力呈现出很大的不一样。净化效果为:植物在水中停留>植物在水中漂浮>植物在水中下沉,这是由于植物在水中停留所致。具有生长的特别快,吸收能力还特别厉害的优点,能为微生物提供一个巨大的根系与附着界面:通过气道将光合作用产生的氧气输送到根区,在植物根区还原介质中形成氧化原木的微环境,增加微生物的数量。在整个湿地生态系统中。然后,通过微生物降解,污染物转化为可被植物吸收的成分。最后,它们被储存在植物中。通过收割,植物吸收的氮、磷等营养物质离开水体,达到从地表净化的目的。但应及时收获和打捞,防止水体二次污染。
芦苇、香蒲、卷心菜的净化优势非常明显:睡莲、药用植物(水仙草)和沉入水中的植物也虽然也有一定的净化能力,但是怎么说呢,就是它比较难收集,我门费了九牛二虎之力才收集齐全,所以我们就不把它作为我们湿地公园的主要的净化的水生植物了。但是呢,还有另外两种植物,就是睡莲和药草等他们比较好看,喜欢的人也多,所以这两种植物可以作为湿地公园的主打的水生观赏性的植物了。这项研究不涉及漂浮植物。丁唐河表层分布有丹参。浮萍(小浮萍)等漂浮植物只漂浮在水体表面,但其根系不渗入土壤,其位置不稳定。
由那两种有机物的营养物质造成的水体的水质富营养化这个问题是世界性的很严重的问题。湿地公园再治理污染,水质保护和生态保护这三者之间有着重中之重的作用。现在越来越多的人知道湿地公园的好处了。水生植物是湿地公园中最重要的一个组成部分,它不光光可以让湿地公园看起来更漂亮,而且再处理污水这个问题上发挥着十分重要的作用。而且不同的水生的植物对哪两种有机物的净化能力是不一样的。还有最重要的一电就是水质污染他是分区域的,不同的水生植物,它的水质污染的程度时不同的。
参考文献
[1]祝琳,祝钰,董丽.丁塘河区湿地公园水生植物多样性及其对水质的影响[J].西北林学院学报,2015,30(02):239-244+271.
[2]李紫琦.武汉沙湖城市湿地公园建设中水生植物的应用现状与建议[J].湖北林业科技,2017,46(06):48-51.
[3]邱宇,何超,匡其羽.六盘水明湖国家湿地公园水生植物配置现状及建议[J].现代园艺,2018(05):151-153.
[4]万路,邓玉华,杜少博,朱碧宏,李娜,汪斯琛,王舟龙.浅谈南昌市湿地公园水生植物的选择与管理[J].现代园艺,2018(23):101-102.
[5]彭欢.赣州市水生植物调查与应用研究[D].江西农业大学,2017.
[6]李季欢.湿地生态园园艺植物配置研究[D].西南科技大学,2018.
[7]祝琳.丁塘河区湿地公园植物景观研究[D].北京林业大学,2015.
[8]何雨珂.城市湿地植物景观研究[D].西南交通大学,2013.
[9]曹晓.西溪国家湿地公园湿地水生植被特征及其与水环境关系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2011.
[10]李方方.西溪国家湿地公园一期景区植物景观调查与研究[D].浙江农林大学,2017.
[11]翁燕萍.南昌市象湖湿地公园景观格局分析及植物景观评价研究[D].江西农业大学,2017
1、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文章版权申述”(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18735597641(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2、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投稿,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
原创文章,作者:打字小能手,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447766.cn/chachong/2683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