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摘要:随着我国经济的不断发展和社会的不断进步,中小企业呈现迅猛的发展趋势。但是,中小企业现如今所面临着融资难的问题,大大妨碍了中小企业的发展。它存在着成本费用高、融资渠道狭窄、中小企业担保体系的缺陷等问题。因此从融资的现状和融资难的原因出发,找出应对融资难的具体方法,对于促进我国中小企业健康和平稳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中小企业;融资;现状;对策
引言
中小企业是指领域较小或者处于发展阶段的企业,它不仅在国民经济中发挥重要作用,而且也是国家技术创新的重要来源。从世界范围来看,无论是什么制度的国家,中小企业在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影响都是不可忽略。X当局把中小企业认为是“X经济的支柱”,日本当局则认为是“日本经济的发展离不开中小企业的支持”。然而融资难的问题一直困扰中小企业的发展,使得世界各国必须面对和解决。在发达国家,风险投资体系的发展一定程度上弥补了中小企业的融资缺口。而我国正处于金融体制转变过程,市场经济体制基础不完善、技术基础弱和XX支持力度不足使中小企业融资难问题尤其严重。因此解决中小企业融资难的问题,建立适合我国中小企业融资特点制度,对于推动我国国民经济的健康发展意义重大。
一、我国中小企业的发展概况
(一)我国对中小企业规模的界定
中小企业规模的界定因每个国家存在着文化差异,使得每一个国家对企业规模的划分不同。意大利是按从业的人数作为划分的标准,X是同时采用从业人数和营业额作为划分的标准。而我国中小企业现在实行的是工信部联企业新制定的《中小企业划型标准规定》,对大中小企业的划分如下表:

按照此标准,2015年我国共有2000多万家中小企业,占全部企业的97.5%以上,利润贡献4.2万亿元,占企业利润贡献总额64.6%。在科学界定中小企业概念之后,能够使我们认识到中小企业的存在的广泛性和对我国经济增长的重要性。
(二)我国推动中小企业发展的意义
(1)中小企业对就业的带动作用明显
我国是发展中国家,面临着农村剩余劳动力太多、城市新增劳动力就业严峻和新增就业岗位数量有限等一系列问题。然而,中小企业由于自身经营灵活,使得提供就业的岗位逐年增加,这在一定程度上有利于解决就业问题。

表2的统计数据表明,2015年中小企业创造就业岗位14258万个,相比2010年增加了5403万个,上升了61.02%,占社会总就业岗位数量的89%。中小企业每年为社会提供了上百万的岗位,成为吸纳就业的主要组成部分。按照2014-2015年7.46%的年增长速度,预计2016年中小企业提供15321万个岗位。同时各个行业的中小企业对就业的带动作用明显,例如在2016年期间,批发业和零售业提供的就业岗位达368.39万个,比2015增长了6.25%,制造业多达223.14万个岗位,相比2015增长了5.04%,这有助于缓解地区的的就业压力。
(2)中小企业对税收的贡献逐年增加
我国财政收入的增加和社会经济的健康发展,一个重要原因是中小企业对税收的贡献逐年增加,具体的情况如表3。

2010年我国中小企业上缴税收12843.54亿元,2012年增加了6810.99亿元,随着时间的推移2015年税收贡献达到26532.30亿元,同比增长7.67%,占国家税收总额的50%。这充分说明了中小企业已经成为重要的财政收入的来源,是促进社会经济发展的不可或缺的动力。
二、我国中小企业融资的现状
(一)中小企业融资成本高
我国中小企业融资成本比大企业融资成本高,这不仅有其自身的原因,也与银行、担保机构和民间融资的高门槛、高费用有关。
中小企业自身的因素。它贷款的特点是时间短和数量少,同时融资具有单笔资金需求数量少、次数多的特征[1],导致中小企业的融资成本高。
银行的因素。首先,中小企业向它借款会有较高的利率,因为它在向中小企业提供贷款时会考虑其经营能力和信用来调整贷款利率的高低,可是由于中小企业存在着抵押品不够、财务信息不公开等问题[2],使得银行贷款利率高。然后,中小企业获得贷款的时间比较长,因为它没有掌握所有的客户资料和信息,使得银行要花费更多的时间对其审查,然而时间对中小企业来讲非常重要有可能错失良好的投资机会。最后,银行的信用贷款费用高和银行的信贷流程长,同时加上银行运行机制存在着缺陷和风险补偿机制的缺失,使得中小企业融资成本费用增加。
担保机构的因素。中小企业为了可以得到自身所需的资金,通常会与担保机构合作,但是与担保机构合作中小企业必须支付高额的担保费用作为代价,导致其的融资成本变得越来越高。
民间融资结构因素。民间融资结构是指非金融机构资金价值转移的自然人、企业、和其他经济主体。当前民间借贷的利率高,年利率一般处在7.2%~15%,加上有的中小企业借贷风险较大和没有国家法律法规的约束,利率水平可能处在13%~25%左右。这些因素的影响使得中小企业向其借贷会导致费用增加。
(二)中小企业融资渠道狭窄
我国中小企业主要通过直接融资、自有资金、间接融资等各种融资方式进行融资,具体的如表4各种融资方式所示:

自有资金方面,中小企业由于自身信用低、财务信息不可靠、企业基础比较薄弱等一系列原因[3],导致自有资金的缺乏,同时也使得其可以从中获得融资资金变得越来越困难。
直接融资方面,我国中小企业直接融资是通过发行企业债劵和股票。从发行企业债劵方式来看,我国企业债劵的发展到现在为止还不能跟上我国中小企业融资发展的脚步;而从股票发行市场来看,由于证劵市场准入条件过高,中小企业自身实力有限很难在资本市场上发行股票和融资。这些因素的综合影响使得我国中小企业很难取得上市融资和债劵融资,导致融资渠道变得越窄。
间接融资方面,首先,我国民营担保机构的风险分担机制发展还不够健全,导致担保能力受到制约。其次,银行和担保公司对借款人提出贷款要求,需要中小企业提供抵押物来保证自己盈利性和安全性,可是中小企业由于自身的缺陷,导致银行老是将资金投入到安全性高的大型企业和国有企业当中,以确保自己获得利益[4]。最后,我国为中小企业提供贷款帮助的机构数目少,还不能够跟上融资的脚步,使得其可以得到的融资渠道不多。
(三)中小企业担保体系存在缺陷
中小企业的行业规模随着经济发展而逐年增加,2005年我国中小企业担保机构只有3500家,经过发展到2015年已达6350家。2000至2015年之间,我国中小企业担保机构筹集的担保资金总额增加了107.6%,同时担保机构的资金规模也扩大了70.1%,这更加说明了担保体系在我国的重要性。

然而我国中小企业担保体系存在着不可避免的缺陷,如经营上的制度性缺陷、人才上的制度性缺陷、管理上的制度性缺陷。首先,从经营上的制度性缺陷分析,因为风险分散机制的缺失、资金补偿机制的缺失、XX担保机构没有依照政策规定实行市场化经营,导致很多机构为了规避风险和获得资金的补偿,只能通过提高担保费来保证自己的利益不受损。其次,从人才上的制度性缺陷分析,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造成对担保机构的和人才的需求增加,可是由于我国担保失信惩罚制度和担保从业准入制度还未成立和完善,使得专业人才存在着问题[5]。例如XX当局出资的担保机构基本是由对业务不了解的官员担任,XX为了实现担保机构的经营,只能求助专业人才的帮助,但是专业人才的短缺使得中小企业出现担保体系上的缺陷。最后,从管理上的制度性缺陷分析,担保机构基本金存在不实和担保机构偏离自己的主要营业业务,使得其没有能力为中小企业融资提供担保,同时担保机构偏爱向高盈利和高风险的大型企业投资造成担保体系存在着缺陷。
三、我国中小企业融资难的原因分析
(一)中小企业技术基础弱、人员素质低
我国中小企业缺乏对核心技术的掌握,使用的设备和技术大多是大型企业所不要的,这会使得中小企业在市场上竞争力不强。中小企业因为竞争力弱和为了在市场上占据一席之地,促使它只能用价格战来促进产品的销售,以便于保证自己的利益不受冲击。更重要的是20世纪90年代以来,我国国内成本费用增加和国外企业的竞争,导致中小企业缺乏核心技术的问题越来越严重、也导致中小企业的利润下降和可以取得融资变得非常少。
同时,中小企业经营管理者基本上是对现在企业经营管理理论和实践不了解的人,其中私营中小企业管理者原来可能是销售者和农民工,这会使得中小企业经营管理出现无序的经营状态。首先,由于人员素质低下,导致经营者唯利是图,把寻求企业利润作为唯一目标。为了实现这一目标,他们通过降低工人工资、以次充好、低价销售产品等方法使得自己获利[6]。其次,管理者管理不规范,缺乏长远的经营目标,经常一味的追求短期目标和一味的想扩大企业的经营规模,缺乏对市场的正确定位,使得中小企业出现内部资金的调度能力弱、资金利用率低等问题。最后,管理者不重视内部融资,自我的积累意识差,不学习发达国家的措施,使得中小企业呈现消费多和积累少现象。同时中小企业不会考虑利用自己留存收益来弥补资金经营的不足,使得资金只能够用来维持企业简单生产经营的活动,而不能够对设备进行更新或者购买,导致企业的生命力不强和进行内部融资机会变少。
(二)金融体系对中小企业融资支持不力
金融体系对中小企业的融资支持不力不仅表现在金融政策体系方面,而且还表现在服务中小企业的金融机构现状方面,服务于中小企业的担保机构和银行方面等三因素的综合影响。
到现在为止金融政策体系方面对我国中小企业发展提供支持和帮助的还很缺乏,我国金融机构仍是以四大国有商业银行为中心,其他的股份制商业银行和政策性银行并存的的现象[7]。据投融界数据中心调查2015年与2014年末相比我国中小企业通过国有银行融资所占的比重43%,上升6.53百分点,股份制银行融资占比29%,下降2.15个百分点,其他融资占比为5%,上升8.68百分点,我国中小企业向各类银行融资占比情况的详情如下图所示:
从图1可知四大国有商业银行基本垄断了存款和贷款,然而国有银行贷款给大型企业和中小企业的资金数量却不同。2015年四大国有商业银行资金总额894650亿元,贷款给大型企业的资金有663667亿元,而中小企业仅得到230983亿元,只占25%,使得中小企业很难得到这部分资金的支持,导致对中小企业融资支持不力得不到解决。
服务中小企业的金融机构现状差,导致对融资支持不力。我国商业银行随着时代的发展,地域性的小银行已经出现,然而金融机构自身资金实力不足和金融产品落后,对其发展存在着制约。同时现有的金融结构存在着风险大,不能满足中小企业融资的需求。
从服务于中小企业的担保机构和银行方面分析,得出其对我国中小企业融资支持不力。一方面,由于担保机构自身存在经营不善、管理不科学、信息不透明等一系列问题,使得中小企业很难通过担保机构得到融资资金。另一方面,银行对中小企业申请的贷款请求提出要找到合适的担保人,但是大型企业基本不愿意为它提供担保,而经营差的企业银行不认可,使得贷款难[8]。同时加上担保机构和银行没有确定融资的比例,使得其对中小企业融资支持不力的情况更为严重。
(三)XX政策支持力度不足
XX当局对中小企业存在着认识偏差,仅仅了解到中小企业在增加就业和促进经济增长中的作用,但是还未认识到中小企业在补充市场经济、活跃市场氛围、提供市场竞争力、技术创新等的作用,使得XX政策支持力存在着不足。一方面,我国的融资法律和xxxx文件为主的法律政策体系不健全,当前对中小企业融资起到作用的法律仍是2003年1月1日施行的《中小企业促进法》,而xxxx文件为主的法律政策体系也仅仅包括《xxxx关于鼓励支持和引导个体私营等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的若干意见》等文件,这会出现银行等金融机构对中小企业的支持只停留在表面上,没有对其提供真正意义上的帮助。另一方面,XX对中小企业存在着不公平对待,即地方财政收入一定程度上是中小企业支付的,但是XX不公平对待使得中小企业不能够像大企业那样享受财政政策和税收政策的优惠[9],这不仅加重了它的税收负担,而且还使得其可以得到融资变得更少。
四、解决我国中小企业融资难的对策分析
(一)提高中小企业自身素质,增强内源融资
管理者的素质高低对企业管理的水平、企业的文化建设非常重要,因此完善企业管理者自身的素质势在必行。一方面,管理者应该具备高的思想道德素质,不损害他人的利益、能依照法律办事、不唯利是图,同时管理者也要认识到技术创新的重要性,这样才能使企业保持持久的活力。另外一方面,中小企业应该加强经营管理制度和财务管理制度。管理者也要正确分析企业的市场定位,掌握科学的预测方法,以便于健全企业的管理系统。
企业要增强内源融资,必须认识到内源融资观念的重要性、制定有利于企业发展的分配制度,提高企业内源融资的规模、加强企业的财务管理和学习发达国家资金管理的方法。首先,从认识到内源融资价值观念的重要性分析,认识到它对财务意识差的我国中小企业非常需要,它可以用低的成本谋取自己所需要资金,有利于解决融资难问题。其次,从制定对企业发展有用的分配制度,提高企业内源融资规模分析,必须要处理好企业内部分配的关系,也要认识到不能对投资者的权益采用分光和发光的错误做法,这样有利于分配制度符合企业发展需要[10]。最后,从加强企业的财务管理和学习发达国家资金管理的方法分析,充分利用自己可以利用企业资金,使得企业现金的流量增加。同时中小企业也要学习发达国家处理内源融资的方法,实现内源融资的多元化。
(二)培育整合中小金融机构,加大支持力度
培育和整合服务中小企业的金融政策性体系。首先,加快金融制度的改革,提高非信贷融资比例。其次,新设计政策性中小企业银行,如果情况允许的话,可由地方财政出资中小企业政策性银行[11],同时完善中小企业的市场进入和退出的标准,使得中小企业在与大企业的竞争中可以处于有利地位。最后,XX要对商业银行给予一定地经济补偿和支持,例如,对商业银行不良的资产进行剥离和降低不良资产的比率时候,加大支持力度。
培育和整合服务于中小企业的金融机构仍然需要完善。首先,通过增加资本、扩大股本等方式把商业银行的资本金额扩大,增加抗风险能力。其次,积极鼓励行业性和地方性等中小企业金融机构的发展,完善中小企业融资范围。同时也要扩宽我国中小企业融资的直接和间接的渠道,使得中小企业机构成功走向市场化。最后,创新金融产品和创新营销观念,使得贷款对象由国有企业向中小企业的巨大转变,这样有利于中小企业资金、金融业务、支付结算方式的整合。
培育和整合对中小企业金融机构提供支持的担保体系。一方面,担保机构和银行要确定好适当的融资比例、担保的领域、分管的范围、补偿前提等内容,以便于能够分散风险。另一方面,各级XX应该组建各级的担保机构,通过行政手段和财政政策的支持,使得担保制度在扩大经营范围和放大投资等发挥积极的作用。同时XX也要创新担保机制,整合企业的信用资产,使得银行可以顺利放贷和促进担保体系的发展。
(三)加大XX政策支持
(1)完善法律法规
我国需要尽快建立和完善中小企业的法律法规,以便于应对中小企业资金规模小、市场竞争力弱等缺点。因此完善法律法规应从中小企业的机构设置、利益保护、技术创新等方面提供政策支持,这样做不仅有利于完善法律法规,而且还有利于优化市场结构。同时地方XX当局应该制订对中小企业发展有用的地方性法律,为完善我国中小企业法律法规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
(2)制定有利于中小企业融资的财税政策
XX应该加大对中小企业的财税补贴政策。首先,XX应用财政政策的手段对中小企业投资和科技创新进行支持。其次,XX应该建立专门为中小企业服务的基金,这样有利于为解决中小企业融资渠道狭窄等问题提供支持。最后,XX应该完善政策性金融机构,扩宽我国中小企业融资的直接融资渠道和间接融资渠道,例如通过对中小企业提供低息贷款的措施,使得融资难问题得到解决。
XX应该增加对中小企业的税收优惠政策。首先,XX本身应该廉洁自律不以权谋私,不利用自己的权力侵犯中小企业的利益。其次,XX应该规范不合理的行政行为和积极鼓励中小企业的创新和发展,这样不仅有利于中小企业和大型国有企业处于公平竞争的状态,而且还有利于中小企业税收负担减少。最后,XX应该不断规范和健全我国税收的优惠政策,使得税收优惠政策成为适合我国国情的政策。
五、结束语
我国的中小企业量大面广,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重要补充,对我国的经济发展至关重要。然而融资难一直是困扰中小企业发展的瓶颈,因此需要中小企业提高自身经营管理水平,并结合XX的支持政策和融资机构的各类渠道突破难关。通过对我国中小企业融资的现状和融资难的原因进行分析和探讨,总结出意见和对策,以改善我国中小企业的融资环境,促进我国中小企业更好更快的发展。
参考文献
[1]江丽.我国中小企业融资难原因分析及对策[D].江西:江西财经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14.
7-11
[2]朱雪芹,李仁江.我国中小企业融资现状、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中国集体经济,2015,2(27):1-5
[3]巴常锋.破解中小企业融资难题的途径分析[J].财经界(学术版),2015,2(19):3-8
[4]张杨.中小企业融资方式选择与风险规避[J].金融经济,2015,2(14):3-9
[5]李任飞.科学发展观视域下我国中小企业信用担保问题研究[D].长春:长春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15.4-9
[6]姚益龙.中小企业融资问题研究[M].北京:经济管理出版社,2012.80-90
[7]徐一湘.浅析中小企业融资问题及对策[J].山东纺织经济,2015,3(4):1-7
[8]孙长远,宋明.论中小企业融资困境及解决路径研究[J].中国管理信息化,2015,3(7):20-30
[9]王恒.论中小企业融资方式选择与融资风险规避[J].金融经济,2015,1(8):6-11
[10]宋羽.中小企业融资:现实与思考[M].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2012.110-200
[11]颜欣.当前我国中小企业融资现状与对策研究[J].时代金融,2015,2(21):5-10
下载提示:
1、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文章版权申述”(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18735597641(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2、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投稿,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
原创文章,作者:写文章小能手,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447766.cn/chachong/308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