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景观设计基础研究

1 乡村景观设计的基本内涵 由于乡村景观研究在我国还是一个比较新的领域,加之景观含义的丰富性,到目前为止乡村景观还没有统一的定义。从地理学的角度看乡村景观是具有特定景观行为、形态和内涵的景观类型,是聚落形态由分散的农舍到能够提供生产和生活服务

1 乡村景观设计的基本内涵

        由于乡村景观研究在我国还是一个比较新的领域,加之景观含义的丰富性,到目前为止乡村景观还没有统一的定义。从地理学的角度看乡村景观是具有特定景观行为、形态和内涵的景观类型,是聚落形态由分散的农舍到能够提供生产和生活服务功能的集镇所代表的地区,是土地利用粗放、人口密度较小、具有明显田园特征的地区。
        乡村景观是世界范围内最早出现并分布最广的一种景观类型。在结构上与城市景观的最大区别在于人工建筑物空间分布密度少以及自然景观成分多;在功能上,乡村景观与其周围存在的农田景观具有不可分割的关系,一方面 除了乡村地区劳动的输出主要服务于农田景观外,乡村景观中物质和能源循环中的废物还可以通过农田景观回归自然,达到重新利用的目的。
       根据乡村景观是构成乡村地域特征的最基本的单位,金其铭等人提出乡村景观是在乡村地区具有一致的自然地理基础,利用程度和发展过程相似,形态结构及功能相似,各组成要素相互联系的、协调统一的复合体。谢花林等从景观生态学角度出发,认为乡村景观是乡村地域范围内不同土地单元镶嵌而成的嵌块体;既受自然环境条件的制约,又受人类经营活动和经营策略的影响;斑块体的大小、形状和配置具有较大异质性,并兼具经济、社会、生态和美学价值。刘滨谊从环境资源学的角度提出乡村景观是可以开发利用的综合资源,具有效用、功能、美学、娱乐和生态五大价值属性的景观综合体。虽然学者们对乡村景观内涵表述不同,但大家一致认同,乡村景观是带有不同程度自然景观特色的人文景观。
       依据各学科对景观含义的描述,我们可以这样来理解乡村景观:(1)乡村景观是人类文化与自然环境高度融合的景观综合体。(2)与城市景观相对,乡村景观人类的干扰强度低,自然属性较强,自然环境一般在景观构成中暂居主体;土地利用粗放、人口密度较小、景观具有深远性和宽广性;并以面积较大的农业景观和田园化的生活方式为最大特征。(3)从地域范围来看,乡村景观是泛指城市景观以外的景观空间,包括了从都市乡村、城市郊区景观到野生地域的景观范围。(4)从景观结构上看,主要由自然景观、聚落景观、产业景观、民俗景观、语言文化景观等构成乡村景观环境整体。(5)乡村景观不仅具有生产、经济和生态价值,也具有娱乐、休闲和文化等多重价值。

2 乡村景观设计的设计原则

2.1尊重和保护自然生态环境

       自然生态环境为人类提供阳光、空气、温度、食物等生存必存必须物质,是人类生命得以延续的基础,因此,乡村景观规划设计要以尊重和保护自然生态环境为首要原则。乡村景观规划设计的主要目的是通过技术和科学,将人类社会和自然融合在一起,创造出一个生态健康,协调共生的理想的人类乡村景观。在景观建设中应巧妙利用那些原生态的自然景观,顺势而为,稍加雕刻,减少人工景观,避免大体量建筑,尽可能减少大规模动土对生态的干扰和环境的破坏,保护自然景观的完整性和生物的多样性。

2.2尊重地域文化特色

        《保护世界文化和自然遗产公约》中第一条所述“文化景观是自然与人类共同的作品,表现出人化后的自然所显示出来的一种文化性。”人们在对自然的改造过程中,反映了族群拥有的多样的生存智慧,他们所创造的物质和非物质的景观所含有的信息带有一定的文化特色。乡村地域文化包含了民俗风情、历史传统等等。是当地百姓不可或缺的精神财富。因此,乡村景观规划设计要充分发挥和利用地域特色,保护传统文化,丰富当地的文化生活,重振当地老百姓的精神面貌。乡村所带有的文化特色是中国传统历史的瑰宝,是值得骄傲和肯定的。

2.3可持续性发展

        乡村在我国漫长的发展历程中,受到人口、经济、文化和技术条件的影响,偏重资源的粗放型开发利用,如森林乱伐乱砍、围湖造田、陡坡地开荒等,给乡村环境和资源造成了极大的伤害,生物和景观的多样化也不可避免的被破坏。因此,善待自然环境,规范人类开发行为,实现乡村自然资源可持续开发利用,是景观规划设计的重要任务。
                                                                                                                                        乡村景观设计基础研究

3 乡村景观设计指导方针

        乡村一般都拥有诸多独特而且丰富的资源,比如青山、绿地、田野小道、湿地、河流等,这些都构成乡村景观规划设计中独特的设计元素。

3.1尊重传统村庄肌理

        从历史地理学上来说,一个乡村从其选址开建,后经过几百年甚至几千年与环境的适应和演化发展,已经成为大自然生命肌理的有机组成部分。温馨的聚落格局第一要体现在乡村居住区良好的围和感上,居住区围和紧密,有利于村民之间良好的协作互助以及感情的交流。第二体现在乡村的农作场所、休憩场所、娱乐场所分布合理,他们之间的路线流畅,这样可以方便各部分的形态入手,充分挖掘对维护村落原有的形态入手,充分挖掘对维护村落景观塑造过程中起关键作用的景观素材、节点元素、空间位置以及空间肌理,从而构建完善的乡村聚落温馨格局。

3.2发挥乡村地域特色

        乡村的地域特色包含了乡村历史传统、民俗风情文物,是当地老百姓不可缺少的精神财富。因此,在景观规划设计上,要突出地域特色,在设计和营造景观上,有充分运用当地的乡村元素,例如乡土建筑模式、乡土植物、乡土石材以及当地特有的风俗小品。发扬地域特色,就是要让生活环境和自然融合,同时在景观规划设计上,强调和突出地域景观的特殊性、体现地域特有的文化内涵,提升乡村景观的独到魅力,对乡村旅游的发展有很大的益处。

3.3构造宜人尺度空间

        乡村的街道就像大地的纹理,将乡村的空间编织起来,形成独特的乡村空间。合适的尺度体现在在公共服务实施的规划半径上。以及村民步行进行人际交往的活动半径上。以步行作为参考,合适的公共服务设施的半径是900m.。适合的人际交往的半径在600m以内,这些说明乡村的建设用地不能盲目的扩张和无序的蔓延,这不利于形成通达性好、尺度宜人的乡村生活空间。

下载提示:

1、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文章版权申述”(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18735597641(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2、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投稿,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

原创文章,作者:写文章小能手,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447766.cn/chachong/447.html,

Like (0)
写文章小能手的头像写文章小能手游客
Previous 2017年7月21日
Next 2017年7月22日

相关推荐

My title page conten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