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薪酬制度、绩效管理、企业文化情况,对员工积极性起到直接的作用。人力资源管理部门作为公司协调运转部门,通过企业文化平台搭建、薪酬设计、绩效管理等一系列因素,充分调动员工的工作积极性,增强公司员工的凝聚力,谋得公司利益最大化。人力资源管理需以制度为支撑,以科学理念为主线,让员工拥有归属感。公司人力资源部门通过激发员工的工作积极性,达到员工自身成长,实现公司自身利益最大化。员工工作情绪直接决定员工工作效率,培养员工积极向上的情绪是人力资源管理核心环节。
关键词:人力资源管理;绩效
第一章绪论
全球的经济一体化发展速度有质的飞跃是在上世纪八十年代开始这种状况直接加剧了市场竞争。在这种形势的要求下,企业的绩效管理在企业的竞争中所发挥的作用越来越重要。绩效管理具有十分多的优点,诸如员工的工作态度、工作思路等都有一定程度的提高,并能刺激企业的激励机制,促进员工不断的发挥自己的作用,增进凝聚力,能够激发员工充分发挥出自己员工的潜能,在保证员工自身绩效的基础上,提升群体绩效。但是我国目前的企业中的绩效管理体系还不健全,实践中也有很多不足之处,这就不能有效的管理企业。因此,要想改变这一现状,就必须加强企业的绩效管理,并使其与企业的相关管理相适应,从而促进企业长远发展。本文的目的是分析研究企业内部的绩效管理的相关方面,剖析企业在实施绩效管理中所面临的一些问题,并通过研究,找出对策。
第二章文献综述
陈洪安在《人力资源管理》中,强调了人力资源管理中人的需求层次问题。他认为员工个人的成长路径不同,所以需求层次不同。针对不同的层次的员工,要采用不同的需求对待。针对新来员工,要首先满足其生存需要,为其提供必要的生活条件。针对中层干部,要满足其归属和自尊需要。针对企业管理层,要满足其自我实现需要,由此形成立体化的鼓励机制,满足每一个层次员工的需求,充分调动其工作积极性。
在《员工管理》中,李建认为人才的知识和技能储备是相对的,唯有不断学习,才能与时俱进。人在公司之中工作,很大不仅仅是为了工资,而且也是为了学习。一个好的企业,要侧重于发展人才的能力,力求实现人才与公司的同步成长。唯有让人才真正发挥出才能,才能让人处于一种亢奋状态。企业应该为员工成长提供必备条件,通过竞争的方式,让员工获得持续不断的学习动力。公司为员工制定了详细的个人发展机会,对员工近几年的工作路径进行规划,分析人才所需,给予每一个人才发挥才能的机会,给予每一个仁慈晋升的机会,是员工在公司工作中获得物质利益和精神世界的双重满足感。
第三章德州仪器半导体有限公司概况
德州仪器半导体有限公司的绩效考核指标分为经营指标、工作态度和思想觉悟等要素。但是目前公司绩效管理存在的问题时没有全面考虑到企业绩效管理模式。员工绩效效益直接与工作结果挂钩,而忽略了工作过程中所作出的贡献,由此可能导致员工工作积极性下降,从而对公司效益产生不利影响。
德州仪器半导体技术(上海)有限公司主要经营:集成电器,半导体,教育工具,计算器产品,马达控制,传感器,电子元件为主的设计,研究和开发,并提供相关软件和解决方案,销售自产产品,许可使用并转让自有技术成果,并为上述经营活动提供技术支持及相关服务,为等产品。作为经营集成电器,半导体的企业,我们始终坚持诚信和让利于客户,坚持用自己的服务去打动客户。
第四章公司现行绩效管理机制存在的不足及成因分析
员工工作积极性直接对企业的效益产生影响。本文通过建立企业文化、完善人力资源管理制度等多个方面,为提高员工工作积极性谋划框架。
4.1绩效计划模糊
4.1.1认知不到位
企业管理层素质偏低,导致管理不善。作为我国第一批企业管理层,多数成长于改革开放之际,在下海的热潮中收获了人生第一桶金。虽然拥有雄厚的资金基础,但是其文化素质水平有待提高。企业管理层素质不高,“外行领导内行”的局面让公司员工积极性大打折扣。成长于改革开放之初的公司,至今保留着人治的管理思路。与人治管理相对应的就是制度建设。在大多数企业中,尤其是本土企业,往往是领导层拍脑袋决定项目。深究其原因,一是由于企业管理者文化素质有限,二是我国传统文化中根深蒂固的“人治”思想作祟。作为企业管理者,往往把自己摆在较高的位置上,事先设定了一个与员工不对等的对话关系,员工与管理者之间不是一种合作关系,而是一种单纯的雇佣关系,这样一来,把公司与员工的利益,无形之中拉远了,不利于调动员工的工作积极性。
4.1.2人员配置问题重重
人才资源总量虽然不少,但是高层次人才缺乏,专业结构不尽合理。行业特点使专业人员偏多,但中高级专业人才不多,且既懂生产又懂经营等复合型人才更少;经营、财务、政工类等专业高级人才也偏少。
4.2文化建设不到位
企业文化建设不到位。企业文化是影响公司凝聚力的主要因素。企业文化建设不到位,缺乏鲜明的个性,存在随意性的特点。一些企业管理层对企业文化建设认识重视程度不高,以公关宣传活动、推广活动等娱乐活动为主,忽视了企业文化建设中企业理念的核心要素,使企业文化建设流于形式;企业文化建设千篇一律,没有真正体现出本企业的价值取向、行为方式等;企业文化建设随意性较大,缺乏长期规划设计和制度支撑,由此而导致企业文化建设存在规范化管理。
4.3绩效管理不合理
4.3.1平均主义
均衡性的薪酬制度是非常有危害性的。当干好和干坏是同等工资,当干多和干少是同等工资,工作效率必然会大幅度下滑,薪酬所启动的激励效用几乎为零,这样在公司内部极易形成恶性循环,长此以往,对于公司整体发展来说,都是非常不利的。企业的人才为企业做出了巨大贡献,但是却无法得到应有的奖励,无形中释放出一个错误的信号,那就是在企业工作薪酬高低与工作效率、工作能力无关,这种贡献与薪酬脱钩的现象,对于企业的发展是致命的。薪酬制度在某种程度上,体现为一种为员工提供晋升机会的空间,力求建立公平的竞争体系,对优秀员工实行弹性工作机制,减少一些不必要的条件限制。
4.3.2激励方法单一
无论是绩效考核体系还是薪酬设计,人为因素依然占据相当大的决定因素。在绩效考核中,考核者与被考核者不对等关系,势必会产生腐败和人情问题。薪酬设计要从多个方面予以考虑,与其他同行业企业薪酬相挂钩,避免人为主观臆断。
绩效管理评分细则在制定过程中,企业管理层通常采用管理层决定的方法,使得员工没有机会参与绩效考核规则的制定,只能处于被动接受的状态,这种强制性的考核办法,是否合理值得商榷,是否恰当同样值得考虑。
第五章德州仪器半导体有限公司绩效管理改进实施措施
5.1明确绩效目标
5.1.1认识绩效的重要性
德州仪器半导体有限公司绩效管理应当予以重视,具体来说,可以通过如下方面进行沟通,第一德州仪器半导体有限公司可以将绩效管理同业绩考核进行挂钩,从而提高员工的重视程度。第二,德州仪器半导体有限公司通过多种形式来阐述绩效管理的重要性,从而能够更好地进行管理。
5.1.2加强部门间的沟通
绩效管理是一项多部门共同管理的工程。德州仪器半导体有限公司引港加强部门之间的沟通。绩效管理涉及到公司人事部门、财务部门等多种方面,这样才能有效地实现沟通,从而能够更好地提升绩效管理进程。
5.2提高管理者素质
5.2.1加强文化的培训
企业可以通过多种形式的培训和交流和提升企业管理者素质,并大力引进高素质人才。管理者可以通过创新管理的方式,激发员工的工作积极性。
公司尊重员工,就要尊重员工所处文化的氛围,切不可把原本文化强行员工认可。每一个人生活环境和成长环境不同,这样就需要企业多了解员工内心所想,不能以公司文化强行推行,与此同时,企业要倡导世人普遍认可的主流文化以及企业相关产业文化,公司总部员工生活习惯、行为方式,只是个人行为,不可强行推广,否则会起到事与愿违的作用。以中国为例,我国主张人情和团队合作。企业必须熟知我国传统文化内涵,确保员工获得健康发展,在管理时要充分考虑到地缘关系,利用非正式组织的作用,从而能够达到员工自我管理、自我规范的管理模式。
5.2.2管理中充分授权
公司管理层,要对员工赋予一定的工作权限,允许其放手工作。“用人不疑”的工作思路,使得员工获得了足够的尊重,增加了其工作积极性。公司管理层要充分信任员工,让下属接手具有挑战性的工作,使得员工勇于承担更为艰巨的任务。
每一个人都渴望参与公司管理运作,这是一种心理属性的需求,多方参与,集思广益,充分体现了员工主人翁的地位。公司管理层要及时了解员工的心理动态,熟悉员工内心的工作态度和工作思路,为员工制定长期发展规划,使员工对个人发展计划有一个明确的认识,充分全面调动员工的工作积极性。
5.3完善的绩效管理体系
5.3.1公平考核
企业重视团队考核,制定周期性质的考核,包括季度、半年、年度考核这些常规性的考核机制。针对一些公司新项目,采取以项目为载体的年度考核。对考核标准执行量化标准,从工作成绩、工作能力多方面对员工开展绩效考核,同时将考核细则予以公示,确保考核流程公平、公正。
根据X心理学家亚当斯的社会比较理论,合理确定公司员工薪酬。从内部整体公司薪酬来看,谋求内部公平;从行业趋势来看,谋求行业竞争。薪酬政策内部要确保实现一致性特征,这种分配机制完全建立在工作本身,而不是从事工作的某一个人的个人素质,在制定薪金的时候,要考虑工作内,或者此项工作所需要的技能复杂程度。在公司薪酬设计要与外部整体竞争环境相挂钩,不仅要与同类行业相比具有竞争性,而且在不同组织之间同样具有竞争力。
德州仪器半导体有限公司,首先要完善收入分配制度,进一步完善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坚持效率优先、兼顾公平,各种生产要素按贡献参与分配。针对各类人才的特点,建立健全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和电子企业特点相适应、与工作业绩紧密联系、鼓励人才创新创造的收入分配制度,向企业关键岗位倾斜,向特殊优秀人才倾斜,适度拉开差距。对企业的中层领导干部,在薪酬统一的基础上,进一步完善企业负责人激励机制,实行企业负责人的报酬与承担的责任和风险相一致、与经营、安全、党风廉政等业绩直接挂钩的分配制度,加大业绩考核奖励力度;健全、完善优秀人才奖励制度,坚持精神奖励和物质奖励相结合的原则,在开展技术岗位竞聘管理和职业晋升的基础上,实现对各类人才的有效激励。其次需要建立健全竞争激励机制。要用市场的机制来调节人力资源的流动。在企业内部建立能上能下、能进能出的用人格局。对绩效确实不好的员工可以进企业人力资源交流中心学习培训,发给其生活费,到有能力上岗时再上岗。同时要克服论资排辈、按部就班的落后观念,建立企业内部人才选拔机制,凭能力做事,凭业绩说话,不断提高人岗匹配程度。企业需要提升福利保障激励功能。在依法为员工建立并缴纳基本养老、医疗、工伤、生育等社会保险和住房公积金,以及根据企业经营效益为员工建立企业年金、补充医疗保险的基础上,进一步建立、健全员工安全保障制度,积极拓展劳动保护、健康检查、工伤鉴定、职业病康复、带薪休假和员工疗养等以人为本的工作内容,不断提高员工的健康安全保障水平,增强企业员工的归属感。
5.3.2奖罚分明
为了保证资源有效利用,企业应该为员工提供必备的数据材料,即使在能干的员工,如果没有数据的话,很难洞悉市场动态,及时为客户做出准确的服务方案。
在人力资源管理过程中,要充分利用现代技术。信息化系统管理能够用最少的时间去记录人力资源管理常规数据,比如说员工人数、薪酬、考勤等数据。这些数据的应用能够全面反映出人力资源的真实状况,优化了管理层面。人力资源管理离不开员工。在制定任何一项人力资源管理措施的时候,需要对公司员工进行管理,了解员工内心真实动态,发挥人才的综合技能和水平,对员工进行配置,使其充分发挥人才的强项,为企业利益服务。对于任何一家公司来说,在管理员工的时候,需要找准切入点,这样才能找到与员工沟通的平台。
5.5.3多种激励
建立激励机制,充分调动员工的工作积极性。按照社会心理学和管理学的观点,激励手段主要分为目标激励、期望激励、责任激励、危机激励、奖励激励。目标激励旨在为企业员工设定一个目标,使之具有明确的奋斗目标,从而诱发员工最大的工作动力;期望激励是建立在公司管理层对员工的工作期望上,被赋予了高期望的员工,势必会以积极的姿态,去面对工作,以求得期望实现;责任激励是一种较为常用的手法,将工作任务落实到每一个人身上,以责任为纽带,焕发出员工工作热情;危机激励类似于末位淘汰制,这种高压的态势,势必让员工产生紧张向上情绪;奖励激励主要分为物质奖励和精神奖励,这两种奖励对于最大限度上刺激员工工作热情,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人力资源管理是一门复杂的学问,同时也是一门艺术,其借助绩效管理、薪酬管理、企业文化建设等诸多方面,为企业员工提供一个展示自我平台,激励公司员工不断提升个人技能,完成推动企业整体战略发展的目标。
结论
在整体运行过程中,由于企业文化建设不到位、人力资源管理制度建设不健全、管理层素质等问题,企业员工工作积极性不高,影响了公司效益。运用人力资源管理中的马斯洛五个层次需求理论,可以有针对性地解决员工工作积极性不高的问题。通过建立和谐的企业文化、合理的管理制度等一系列措施,可以有效提高企业员工工作的积极性,这不仅适用于企业,同样适用于其他类型公司。
参考书籍
[1]董克用.人力管理概论[M].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7.
[2]刘昕.薪酬管理[M].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7.
[3]李建.员工管理[M].企业管理出版社,2005.
[4][美]斯蒂芬•P•罗宾斯.管理学[M].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4.
[5][美]利布.拉纳姆.留住核心员工[M].中国劳动社会保障出版社,2004.
[6]李平.核心与员工决定成败[M].北京工业出版社,2005.
[7]胡丽芳.人才流失也是财富[M].中国经济出版社,2004.
[8][美]查理.德吕克.招聘与留用最好的员工[M].机械工业出版社,2004.
[9]杨和茂.卓越成本管理之道——现代财务管理[J].2006:02,34-56
[10]中国就业培训技术指导中心.企业人力资源管理[J].中国劳动社会保障出版社,2007:02,111-123
[11]陈洪安.人力资源管理[M].华东理工大学出版社,2009:03月,45-68
[12]董克用.人力资源管理概论[M].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3:09,78-89
[13]孙海法.现代企业人力资源管理[J].中山大学出版社,2002:09,67-87
[14]鄢龙珠.公共部门人力资源管理[J].厦门大学出版社,2010:02,24-47
[15]胡八一.人力资源管理热点难点透析[M].人民邮电出版社,2009:11,48-78
[16]杨毅宏,魏平.人力资源管理全案(第2版)[M].电子工业出版社,2009:09,78-89
[17]中国南方电网有限公司人事部–中国电力企业管理.差异化人力资源管理,2007:11,67-89
[18]周彦平.电网企业资金管理研究[M].中国电力出版社,2008:10,102-145
[19]杨和茂.卓越成本管理之道——现代财务管理[J].2006:02,34-56
[20]中国就业培训技术指导中心.企业人力资源管理[J].中国劳动社会保障出版社,2007:02,111-123
下载提示:
1、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文章版权申述”(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18735597641(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2、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投稿,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
原创文章,作者:写文章小能手,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447766.cn/chachong/530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