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摘要
xxxxxxxx“一带一路”政策的提出,使广东与东盟国家的经贸发展联系更加紧密,2017年,除中国香港外,广东最大的贸易伙伴是东盟十国。广东作为我国的南大门与东南亚国家的贸易往来从古至今都有,尤其是中国实施改革开放政策以后,广东就一直是中国与东南亚国家经济合作交往的中坚力量,企业积极响应“走出去”政策。广东凭借着得天独厚的地理位置,悠久的经济贸易往来历史,与东盟国家的合作将获得的更大的商机和更广阔的国际市场。因此研究广东企业对东盟国家出口贸易具有十分重要地意义。本文在对广东企业与东盟贸易进出口数据分析的基础上,从贸易额和贸易额占比两个方面分析研究了广东与东盟国家之间的贸易往来,通过分析数据发现广东企业对东盟国家的经贸合作存在贸易逆差、人才匮乏、平台单一等问题,并提出了扩大出口、均衡贸易逆差、培养人才、深化重点领域合作等对策建议。
关键词: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经济合作;互惠互利;区域优势
第一章绪论
(一)研究的背景及意义
1.研究的背景
近年来,中国与东盟国家之间的贸易往来保持着非常良好的势头,广东省与东盟国家之间的经济贸易合作也在走上坡路。广东与东盟国家合作不仅有助于推动双边贸易的快速增长,而且有助于广东省通过与东盟的贸易合作来开拓更加广阔的市场。中国与东盟国家从2005年开始降低关税,扩大贸易,广东与东盟的贸易总额年增长率接近20%。虽然2008年世界金融危机,各国经济增长放缓,但是广东再不断地加大与东盟国家之间的贸易,当广东省与东盟国家的贸易总额超过与日本的贸易总额时,广东与东盟国家的贸易额已经增加到625.5亿美元。这时东盟国家已经成为了广东省第三大贸易合作伙伴、第三大投资来源地和第二大投资市场[1]。东盟于2017年成为广东省除中国香港以外最大的贸易伙伴,从往年贸易额可以看出,广东与东盟国家一直是友好发展的贸易伙伴。
2.研究的意义
xxxxxxxx“一带一路”政策的提出,使广东与东盟国家的贸易发展联系更加紧密,2017年,除中国香港外,广东最大的贸易伙伴是东盟十国。据广东统计年鉴数据统计,2018年广东对东盟国家贸易进出口总额达到1442.8亿美元,同比增长了12.5%。广东和东盟国家之间的贸易总量和贸易增长率都超过了广东和X之间的贸易总量和贸易增长率。
改革开放以来,广东经济发展迅速,与东盟国家的贸易额逐渐增加。然而,广东对东盟出口增速放缓,增速有所收窄,而广西、云南等地区均有赶超的趋势。如今广东与东盟国家之间存在贸易逆差现象,贸易逆差不仅不利于广东省各行业的可持续发展和经贸合作,还会影响国家的贸易均衡,对于过度失衡带来的一系列负面影响我们不能视而不见。广东应重视与东盟国家的进出口贸易,扩宽广东的国际市场,在扩大广东对东盟国家出口贸易的基础上,进一步地促进广东对东盟国家的进出口贸易发展。因此研究广东企业对东盟国家出口问题分析具有重大意义。
(二)国内外研究综述
很多学者们主要从贸易结构上进行研究,其他分析文献较少,有很多关于“中国-东盟自贸区”的研究文献。研究表明,中国和东盟国家存在非常严重的贸易逆差问题。针对贸易逆差问题,学者们的研究也提出了很多的对策与建议,但对于广东企业与东盟国家进出口贸易问题的文献研究却很少。
1.关于东盟贸易现状研究综述
国外对区域合作的研究和探讨论大多集中在分析区域合作理论与区域合作体系的关系和构成上。LongPhilipSteven认为区域合作是指在一个确定的地区内建立相应的规章制度和体系。Carrere通过研究地区国家政治政策和经济理论合作,对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的影响,中国与东盟国家的贸易合作离不开XX机构和部门的共同努力。而国内张振江(2009)提出了东盟战略概念,相信广东可以利用这一形势提升产业竞争力,充分利用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的政策优势,促进双方的进一步发展[2]。陈多多(2019)认为尽管双边贸易存在着很多的不足,但仍有很大的贸易潜力[3]。
2.关于东盟贸易合作研究综述
张人寿和夏明会(2008)研究广东与东盟国家的贸易逆差问题。基于广东与东盟国家的进出口贸易数据,研究发现广东与东盟的贸易已经连续几年出现逆差[4]。房敏(2009)阐述了广东对东盟国家贸易逆差问题,提出广东应充分发挥自身的地理优势[5]。陈红蕾(2009)重点分析了广东与东盟国家建立贸易平台的条件和建议[6]。梁铿浩(2011)不仅探讨了广东“东盟战略”是怎样形成的,还重点研究分析了它形成的原因、背景、意义,除此之外,介绍了广东“东盟战略”形成以来在贸易方面取得的成绩,指出了即将面临的机遇和挑战,在文章最后提出了完善广东“东盟战略”的对策和建议[7]。李皖南(2011)通过研究广东与东盟的贸易逆差,发现广东与东盟的贸易额占全国贸易总额的比重逐渐下降。尽管广东与东盟的贸易有所增加,但它没有竞争力,也没有优势[8]。赵壮天、雷小华(2013)认为中国与东盟国家的合作可以从加强交流沟通、提升相互之间的信任度并加强与东盟国家之间的经济贸易合作,建立起互惠互利的合作制度,共同搭建起互帮互助的合作平台。中国与东盟国家应充分发挥地方XX积极性和主动性达到推动国家之间的合作目的[9]。
(三)研究内容与方法
本文研究的是广东企业对东盟国家出口问题分析,主要研究内容包括五个部分。第一部分是绪论,主要介绍了研究背景、意义、国内外研究综述、研究内容和方法。第二部分是从广东企业与东盟国家的贸易合作现状出发,分析和阐释广东与东盟国家的贸易额。第三部分研究广东企业与东盟国家的贸易问题。第四部分是如何应对存在的问题和困难并提出对策。第五部分是结论和展望。本文研究用的最多的方法是文献研究法,通过看文献分析调查并获取信息,为了更加全面地、准确地理解和掌握所要研究的问题。除文献研究法外,还采用数据分析法和比较分析法,通过对统计年鉴数据和海关网数据的调查整理分析,得出贸易结论。
第二章广东企业对东盟的贸易现状
(一)广东企业与东盟贸易额分析
这些年来,广东企业与东盟国家之间的贸易发展趋势还是十分良好的,中国与东盟国家从2005年开始降低关税,广东与东盟的贸易总额年增长率接近20%。虽然2008年世界金融危机,各国经济增长放缓,但是广东再不断地加大与东盟国家的贸易,因此,广东与东盟国家的贸易总额为625.5亿美元,首次超过广东与日本的贸易总额成为仅次于香港,X和欧盟的贸易伙伴。东盟于2013年成为广东第三大贸易伙伴,第三大投资来源和第二大投资市场,于2017年成为广东省除中国香港以外最大的贸易伙伴,从往年贸易额可以看出,广东与东盟国家一直是友好发展、互惠互利的贸易伙伴。
自“中国-东盟自贸区”建立以来,中国与东盟的经济合作便不断深入,为了加深广东与东盟国家双方的交流与合作,广东与东盟国家不断探索并逐步建立起多种合作交流渠道,努力并推广广东与东盟的深度合作。如表2-1所示,2018年广东省对东盟国家的进出口额上升到了1442.78亿美元,对比起2008年的贸易总额增长了130.3%,由此可以看出广东省与东盟国家的贸易总额和贸易增速都已经超越X,广东与东盟国家的贸易越来越大。
表2-12008-2018年广东与东盟国家贸易进出口额(单位:亿美元)
从这十年的数据来看,广东与东盟国家的贸易量在不断地上升着。如表2-1所示,2018年广东对东盟十国的进出口贸易总额为1442.78亿美元,对比起2017年的1282.13亿美元增长了12.5%;广东与东盟十国的贸易额占同时期的广东进出口总额的13.2%。2018年广东与东盟国家的贸易出口额为653.03亿美元,比起2017年增长了3.0%;广东与东盟国家的贸易出口额占同时期的广东出口总值的10.4%。广东与东盟国家的贸易进口额是789.76亿美元,同比增长了21.7%;广东与东盟国家的贸易进口额占同时期的广东进口总值的20.5%。由此可知,广东与东盟国家的贸易正持上升发展阶段,以后进出口的产品会越来越多,经济贸易会越做越大。
从双方的贸易进出口额来看,如表2-1所示,广东与东盟国家进出口总额2008年的时候是626.49亿美元,2013年的时候是1022.21亿美元,到了2017年的时候广东与东盟国家进出口总额为1282.13亿美元。从这十年的数据来看,广东与东盟国家的贸易走势越来越好,进口出口贸易趋向于平衡。2008年金融危机以来,全球经济持续动荡,波动较大,经济在衰退和复苏中来回变化。随着全球经济形势的变化,世界经济增长趋于稳定,近年来,东盟十国经济步入稳定发展轨道,2017年,成立50周年的东盟成为世界第六大经济体。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和xxxxxxxx“一带一路”政策的提出,让广东充分发挥了中国南大门的地理位置,抓住机遇,与东盟各国加强合作,充分发挥着地理人缘优势,积极发展与东盟各国的对外贸易和双向投资合作。
(二)广东企业与东盟贸易额占比分析
从广东与东盟国家贸易总额及其占广东贸易总额的比重来看,如图2-1所示,这十年来,广东与东盟国家的贸易总额及其占广东贸易总额的比重总体是呈上升趋势的。2017年,广东对东盟国家的进出口额为1282.13亿美元,与往年相比增长了12.7%;同年广东对X的进出口额为1273.41亿美元,与往年相比增长了10.4%;同年广东对欧洲的进出口额为1136.35亿美元,与往年相比增长了12.1%,由此可知,广东和东盟国家的贸易在广东对外贸易中的比重越来越大、地位越来越高、越来越重要。
图2-12008-2018年广东与东盟国家贸易总额及其占广东贸易总额的比重
由于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平台打入东盟市场,广东具有很大的地理及人缘优势。通常文化壁垒是双边贸易的一大障碍,但因为东盟内部的文化较为统一,这是东盟能形成统一市场的重要因素。东盟国家的华侨人口数量十分庞大,并且其中相当大一部分精通粤语,是东盟人口的重要组成部分,这种得天独厚的优势为广东与东盟贸易合作奠定了文化基础。除此此外,在地理位置上,广东处于东亚板块与东南亚板块相结合的位置,这个位置是两边地区进行贸易合作的必经之地。最最重要的是,广东与东盟国家贸易具有同为东盟之邻的其他地区所不具备的优势,那就是广东是世界主要的工业制造中心之一,而东盟中有很多国家都是属于相对落后的国家,广东与这些较落后的国家在制造业和技术水平上有巨大的互补性。广东在与东盟国家建立更密切的经贸关系方面,地理优势是其他地区所不具备的最得天独厚的。这十年来广东与东盟国家进出口贸易额的快速増长也证实了这些优势的存在。
第三章广东企业对东盟贸易存在的问题
在“中国-东盟自贸区”大背景下,广东与东盟国家之间的进出口贸易保持着非常良好的势头,虽然广东企业与东盟国家在经济贸易、产业发展、等方面都有了长期良好的发展,但是广东与东盟国家之间的合作建设是个动态的过程,由于各个方面的原因,在建设过程中,广东与东盟国家经济贸易合作、发展中还存在着许多的不足。接下来会从贸易逆差、价格波动、人才市场和平台发展这四个方面进行分析。
(一)广东企业对东盟的贸易逆差问题
广东企业与东盟国家的进出口额从2008年的626.49亿美元到2018年增长到1442.78亿美元,由此可见广东企业与东盟国家贸易进出口额一直在上涨,虽然贸易额一直在增长但是进口额一直比出口额多。
表3-1广东对东盟进出口贸易平衡额(单位:亿美元)
如表3-1所示,2008年到2014年这七年间广东企业与东盟国家一直处于贸易逆差状态,说明广东企业进口东盟国家产品较多;其中2010年贸易逆差额为179.67亿美元,是贸易逆差最大的一年,到了2015年才开始贸易顺差,可是到了2017年又出现了贸易逆差状态。
总体而言,广东企业与东盟国家的贸易持续了多年的贸易逆差状态,如表3-2所示,广东企业与马来西亚、泰国、菲律宾这么多年来都是贸易逆差状态,说明广东企业与这三个国家之间进口商品较多,出口商品较少。而广东企业与新加坡的贸易往来时而顺差、时而逆差,总体还是逆差的情况较多;与印度尼西亚的贸易往来从2012年开始便一直是贸易顺差状态。
表3-2广东对东盟五国贸易差额统计表(单位:亿美元)
综上所述,广东与东盟国家贸易存在严重的贸易逆差问题,过于持久的贸易逆差不仅将导致市场难以正常运行,还会影响国民经济。
(二)均衡价格波动问题
供求理论即由供求关系衍生的理论,或者说是供给与需求的理论。当供给大于需求时(即供过于求),产品价格就会下降;当供给小于需求时(即供不应求),则产品价格就会上升;当供给等于需求时,产品价格不变。
图3-1商品市场价格围绕其价值上下波动
由表3-1广东与东盟国家的贸易现状数据可知,广东对东盟国家贸易长时间出口额小于进口额,呈贸易逆差状态。此现象说明广东对东盟国家的商品需求大于东盟对广东的商品需求,商品的市场价格是围绕其价值上下波动的,当需求大于供给时,就会导致产品价格上升。同理可得,当东盟国家出口给广东的贸易量大于广东出口给东盟国家的贸易量,可能会导致东盟国家出口商品价格上涨。所以广东企业要尤其注意商品的价格波动问题,东盟国家大幅度提升商品价格将导致市场难以正常运行,影响国民经济。
(三)人才欠缺、市场开发难度大
广东具有很大的地理及人缘优势,通常文化壁垒是双边贸易的一大障碍,但因为东盟内部的文化较为统一,这是东盟能形成统一市场的重要因素。东盟国家的华侨人口数量十分庞大,并且其中相当大一部分精通粤语,是东盟人口的重要组成部分,这种得天独厚的优势为广东与东盟贸易合作奠定了文化基础。但是全能人才欠缺,市场开发难度大,东盟包括十个国家含有印度尼亚语,泰语,马来西亚语,越南语,缅甸语等等,语种十分丰富,只与精通粤语的华侨沟通合作限制太多。广东对东盟国家的贸易合作需要了解当地市场状况、当地政策,当地产业结构,当地民间风俗等多方面,在短时间内培养语言掌握、形势政策较为全面的人才是很难完成的,需要相当长时间的积累和实践,因此人才与市场开发是制约广东与东盟贸易合作的困难之一。
(四)运行平台单一
正是由于“一带一路”的推动发展,这几年来,中马“两国双园”、中缅油气管道、中老铁路、中泰铁路等等合作都在激烈地展开,国家之间的地区合作更强了。除此之外,东博会不仅成为中国与东盟国家合作的一个重要平台,还发挥了重要的作用在制定“一带一路”方针方面。而广东只有广州、深圳与东盟国家的贸易往来较广,广东企业与东盟国家的合作领域平台不够广泛、全面,平台较为单一,除了广州、深圳,与广东相邻的广西也正在积极地和东盟国家进行贸易往来,竞争十分激烈。如果广东不加大力度和建设平台将很快被广西、云南等地反超。
第四章对策与建议
(一)抓住机遇开拓东盟市场
尽管广东与东盟的贸易逆差目前对中国没有重大影响,但追求基本贸易平衡符合中国的长远利益,广东XX应利用广东与东盟国家的贸易优势,控制广东与东盟国家的贸易逆差。
1.充分利用地理区域优势
东盟是位于东南亚的印度支那半岛和马来群岛,通过山脉和河流与中国大陆相连。印度支那半岛北方高南方低,有许许多多的高原和山地,还有向南北方向延伸的山脉。马来群岛与中国大陆隔海相望,大大小小的岛屿分布在世界各地。在地理位置上,广东处于东亚板块与东南亚板块相结合的位置,这个位置是两边地区进行贸易合作的必经之地,广东具有很大的地理及人缘优势。通常文化壁垒是双边贸易的一大障碍,但因为东盟内部的文化较为统一,这是东盟能形成统一市场的重要因素。东盟国家的华侨人口数量十分庞大,并且其中相当大一部分精通粤语,是东盟人口的重要组成部分,这种得天独厚的优势为广东与东盟贸易合作奠定了文化基础。东盟成员国的扩大已经基本覆盖了整个东南亚地区,根据平等与合作的宗旨和目标,东盟的建立是为了促进本地区的经济增长和社会繁荣与稳定。广东与东盟国家的经济发展水平、产业结构和资源的差异性,使广东与东盟十国都具有各自的比较优势,进行经济贸易合作具有较强的互补性,合作潜力巨大。广东与东盟国家的地理位置优越,区域经济发展前景好,对于区域合作,最重要的内容就是商品交易、产业合作和文化交流,广东与东盟国家的合作,离不开区域合作,加强广东的基础设备,发挥区域优势,不要浪费了广东这得天独厚的地理位置和人缘优势。各国需要根据其国情,加大与其他国家的经济合作,调整产业结构,促进东盟各国经济的发展。由此看来,由于经济发展水平、产业结构及资源的差异性,使得广东与东盟十国都具有各自的比较优势,进行经贸合作具有较强的互补性,合作潜力巨大,因此我们更要充分利用这得天独厚的地理区域优势,开拓更广阔的市场。
2.抓住改革开放带来的机遇
自从中国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与东盟国家的经贸合作便十分频繁。2003年中国与东盟国家的战略伙伴关系建立、2010年“中国-东盟自贸区”成立、2013年xxxxxxxx提出的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也进一步地推动了中国与东盟国家双方之间的经济贸易往来。由此可知,广东企业应深化“中国-东盟自贸区”的合作程度,抓住这个机遇。作为改革开放的沿海地以及古海上丝绸之路的重要发源地,广东与东盟国家的经济贸易关系发展迅速,可以充分利用双方优势,使产业合作得到更加有效地展开,从而达到优势互补、互通有无、共享机遇、共同发展的目的。
有“一带一路”、自贸协定的政策护航,广东XX应积极推动广东企业与东盟国家的双边贸易合作,并推动中国-东盟签署自贸区升级协议《议定书》的贯彻实施,与东盟国家紧密合作并促进贸易发展。广东企业可以通过自贸区、东博会等获得更多地进入东盟市场的机会,抓住这个机遇,利用这个平台积极发展出口贸易,XX的作用最终是让企业“走出去”,企业是广东与东盟贸易的支柱,广东企业要积极响应国家政策。自2010年“中国-东盟自贸区”建立以来,广东企业应充分利用“中国-东盟自贸区”这个得天独厚的优势,扩大对东盟国家的出口。除此之外,广东企业还应在XX的引导下积极地“走出去”,加入中国在东盟设立的经贸合作区,如越南龙江工业园和越南中国经贸合作区。广东企业应充分利用东南亚商会寻找商业机会,扩大对东盟国家的出口,平衡当前的贸易逆差,追求贸易平衡。
(二)注重价格波动,保持贸易平衡
1.给予企业政策优惠
在国家允许的范围内,广东XX可以给予广东企业优惠政策,例如,利用“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东博会和自贸协定的平台优势,直接扩大广东与东盟国家的进出口贸易比例,特别是要进行多样性商品结构贸易,广东应积极建立和完善资金支持体系。广东企业应在XX的引导下积极“走出去”,加入中国在东盟建立的经贸合作区,如越南龙江工业园区和越中经贸合作区等等。XX的作用最终是让企业“走出去”,企业是广东与东盟贸易的支柱。
2.商品结构多样化发展
广东企业应充分利用“中国-东盟自贸区”的优势扩大对东盟的出口,往年广东与东盟国家进出口贸易商品中,机电产品、高新技术产品贸易差额较大,广东企业应提高机电产品的技术含量,并调整商品结构。
表4-12014年和2017年广东与东盟进出口前五位的商品额及比重单位:(亿美元)
从表4-1分析可知,2014年广东对东盟出口商品合计出口总额是78.8亿美元,比重是15.42%;同年广东对东盟进口商品合计进口总额是209.1亿美元,比重是34.33%。2017年广东对东盟出口商品合计出口总额是350.4亿美元,比重是55.34%;同年广东对东盟进口商品合计进口总额为455.1亿美元,比重是70.28%。2014年广东与东盟国家进出口商品有一类相似,到了2017年进出口商品前两类竟然重叠,由此可以看出广东出口到东盟国家的商品和从东盟国家进口的商品种类十分相似,广东要优先调整优化进出口产品结构,实现产业转型和升级。
(三)加强人才培养、开发市场
1.建立合作机制,保障合作顺利进行
广东与东盟国家的相对经济发展水平、市场规模、双方汇率、政治经济环境的稳定性等等对广东与东盟国家的贸易往来有着重要的影响力,双方的合作机制不健全,合作风险不低,因此广东与东盟国家应建立健全有效地合作制度,确保合作顺利进行。自“中国-东盟自贸区”建立以来,中国与东盟的经济合作便不断加强、不断深入,为了加深广东与东盟国家双方的交流与合作,广东与东盟国家不断探索并逐步建立起多种合作交流渠道,努力并推广广东与东盟的深度合作。
2.加强人才培养,稳步开拓新兴市场
东盟包括十个国家,含有印尼语、泰语、马来语、越南语、缅甸语等等,语种十分丰富。广东对东盟投资需要了解当地市场状况、政策、产业结构、民众风俗等多方面,要培养掌握较为全面的人才在短时间内是难以完成的,需要相当长时间的实践和积累,因此人才与市场开发是广东与东盟合作的重点之一。广东与东盟要加强培养人才,开发市场。广东应充分利用侨乡优势,充分发挥东盟国家华人、华侨力量。东盟十国是世界上居住着最多华人的第二区域,居住着将近5000万和中国尤其是广东有血脉相联系的华侨华人。广东应充分利用这些华人社团,有计划地邀请东盟国家华商社团组团到广东访问考察,多方面的釆取形式,扩大广东的对外影响,促进双方的交流合作;同时广东企业可以利用侨乡优势培养当地人才,通过侨乡平台寻找熟悉东盟文化、社会、投资环境等人才。
(四)深化重点领域合作,加深双方合作
深化重点领域合作,广东与东盟国家的政策发展应该往友好互助地城市关系建立发展上。国际友好互助城市是广东对外开放合作的重要平台,近年来,广州不仅与东盟好几个城市关系友好、互惠互助、共同繁荣,还以友好城市为基础展开各种各样地友好贸易合作交流活动。广东应加强与东盟各国城市的友好往来,并在交往中重视实际效果,除此之外,广东其他城市可以和更多地东盟城市建立友好互助关系,开展各种各样的友好交流贸易活动[10]。
广东应根据东盟各国经济结构的差异性,针对性的拓宽合作领域。东盟十国的经济发展模式和产业发展水平有很大的差距,并且根据第二章和第三章的分析可以发现广东与东盟国家的贸易现状及问题,因此广东可以从产业链的低端到高端分别来选择合作伙伴。如大型高科技企业可以进驻新加坡、马来西亚等国家;中小企业可以前往越南、老挝、缅甸、柬埔寨等国投资设厂进行加工生产。广东应充分利用各国的比较优势,根据各国间的情况差异,进行全球产业布局,积极地推进广东“走出去”战略。
第五章结语
过去的十年中,在市场的自发推动下,广东企业与东盟国家的经济贸易合作取得了一定的成绩,双方贸易和投资都有了极大地增长。总而言之,广东企业要对未来的机遇和挑战做好相应地准备和措施。随着大环境越来越好的发展趋势,广东与东盟国家的合作也会蒸蒸日上,在合作选择上,广东可以根据东盟十国不同的环境、发展选择相对应地合作,比如全球劳动密集型产品的加工基地-越南,广东劳动密集型企业就可以和越南进行深度合作;而新加坡是发达国家,教育素质水平高,可以成为广东企业优质伙伴一起创新、发展。
综上所述,广东与东盟国家仍有较大的贸易合作潜力,双边的贸易合作前景良好,存在很大的贸易空间,尤其是在“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和“一带一路”倡议的契机下,双边贸易有更多的项目可以进行。机遇与挑战是共存的,广东应抓住机遇加强合作转型,合理规划避开危险性投资,降低风险性。得天独厚的地理优势、十分支持的国家政策、友好往来的悠久历史,广东与东盟国家的经济贸易合作会越来越好的。
参考文献
[1]刘松竹,吴尔江.海上丝绸之路建设背景下广西与东盟经济合作深化问题研究[J].广西财经学院学报,2014(03):50-53.
[2]张振江.广东-东盟贸易:成就、挑战与对策[J].东南亚研究,2009(2):4-18.
[3]陈多多.广东与东盟国家贸易潜力研究[D].中共广东省委党校,2019.
[4]张人寿,夏明会.CAFTA进程中广东与东盟的贸易效应分析[J].亚太经济,2008(03):54-58.
[5]房敏.构建CAFTA以来广东和东盟贸易的形势与对策[J].嘉应学院学报,2009(5):67-69.
[6]陈红蕾,徐勇.广东-东盟贸易投资存在的问题与对策研究[J].东南亚研究,2009(4):51-55.
[7]周文贵.论广东实现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战略选择[J].国际经贸探索,2003(01):74.
[8]李皖南.CAFTA建成后对广东与东盟经贸关系的影响[J].国际经贸探索,2010(10).
[9]赵壮天,雷小华.中国与东盟互联互通建设及对南亚合作的启示[J].学术论坛,2013(07).
[10]王秀红李传永.东盟的地理位置、环境及地缘力量构成[J].东南亚纵横,2003(01):47-48.
[11]周文贵.论广东实现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战略选择[J].国际经贸探索,2003(01):74.
[12]梁育民.试论广州与东盟的城市合作[J].战略决策研究,2011(02):60-65.
[13]王世豪,赵丹.广东省技术创新能力的影响因素分析[J].特区经济,2015(05)5.
[14]阮氏晨莲.东盟自由贸易协定(CAFTA)对越南经贸投资影响研究[D].辽宁大学,2019.
[15]陈少英.浅谈广东省与东盟贸易的竞争与互补[J].现代营销(下旬刊),2015(10).
[16]边卫红,石玲玲.中国与东盟国家经贸合作新征程[J].中国外汇,2016(02).
[17]刘艺卓,刘洪伯.“一带一路”背景下促进我国对东盟国家投资的策略[J].中国外资,2019(07).
[18]张奕昀.中国—东盟自贸区对区内主要成员国参与全球价值链的影响研究[D].外交学院,2019.
[19]梁铿浩.广东“东盟战略”的成就和挑战[D].暨南大学,2011.
[20]石超,张荐华.我国与东盟国家贸易关系及贸易潜力研究——基于扩展贸易引力模型[J].广西社会科学,2019(05):70-77.
[21]金新.xxxx周边外交战略的改革创新[J].西部学刊,2019(02):7-10.
[22]贺婷.广东对东盟进出口贸易的影响因素探究[J].《优秀硕士学位论文数据库》,2018(03).
[23] BaierandBergstrand,OntheEndogeneityofInternationalTradeFlowsandFreeTradeAgreements,AmericanEconomicAssociationannualmeeting,2002.
[24] Carrere,C.(2003),RevisitingtheEffectsofRegionalTradingAgreementsonTradeFlowswithProperSpecificationoftheGravityModel,CERDI,2003.10.
[25] PradeepSrivastava(2011).RegionalCorridorsDevelopmentinRegionalCooperation, ADBEconomicsWorkingPaperSeriesNo.258,2011.
致谢
本文是在高桦老师的精心指导下完成的。论文从选题到完成的整个过程中,得到了高桦老师的热情帮助和精心指导。高桦老师严谨的治学态度、渊博的专业知识、敏锐的学术眼光、精益求精的精神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并对我的学习和工作产生极大地促进作用。在论文完成之际,我要感谢高桦老师对我在四年学习和生活中的关心和教诲,特向高桦老师表示深深的敬意和感谢!
在此,还要感谢谢育玲、鲁朝云等老师在四年的学习中给我的帮助和支持。她们所讲授的《国际贸易实务》、《微观经济学》《宏观经济学》等课程给我思想的启迪,从她们所讲授的课程中我学到了经济学的一些方法,这些方法在我研究的过程中发挥了巨大的作用,使我能够顺利完成课题的研究和论文的写作。衷心感谢谢育玲、鲁朝云等老师给予的帮助!同时我还要感谢高桦老师无微不至的关怀!感谢谢育玲老师、鲁朝云老师等所有任课老师的精心授业和教辅人员的辛勤工作!
本文在写作过程中参考了大量的文献资料,主要文献资料已开列出来,本文的有些句子或段落引自这些参考文献。在此向所有的作者表示深深的感谢!
1、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文章版权申述”(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18735597641(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2、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投稿,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
原创文章,作者:打字小能手,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447766.cn/chachong/5681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