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通过合理科学的身体锻炼来增强体质已经成为当前衣食日渐丰富的社会当中,几乎很大一部分人的共识,人们通过锻炼身体来增强体质,改变自己的健康状况,于是在大众一致的市场期待之中,顺应市场的发展变化规律,健身APP就这样横空出世。不过,同质化愈发严重的市场上,想要远超竞争对手,抓住庞大的用户群是关键。本文以Keep App作为研究对象进行分析,从感知有用性理论、感知易用性理论等方面展开,旨在构建一个理论模型研究并分析影响Keep App用户是否愿意继续安装并且使用本app的主要原因有哪些。在收集数据的方法选择上,针对本次调研的目的来说,分发问卷的方式是最优解。当数据的收集初步完成之后,将其输入SPSS26.0进行整理拟合,观察拟合结论与初期预测是否一致。最终从拟合后的修正结论可以得出,感知有用性、感知易用性、感知信任、感知社交性、满意度等因素的指数值越高,用户倾向于持续使用的意愿越强烈,感知风险与持续使用意愿则是相反的,感知风险越高,使用意愿会越低。之后,基于这一结论,本文还将为APP的可持续发展和战略规划提供一些可供学习引用的书面方案。
关键词:KeepApp满意度 持续使用意愿
1绪论
1.1研究背景及意义
1.1.1研究背景
社会在迅疾进步,经济也在以过去意想不到的速度膨胀,人们的生活逐渐从过去的田园牧歌式走向了钢筋水泥的城市当中,每个人在城市当中的生活都存在着不小的重担,这些沉重的负担使得人们无暇顾及到生活方式健康与否,长期处于亚健康的状态当中。长此以往,除了会造成人生理以及心理上的不小问题,还可能会使得这些疾病对人体造成不可逆的损害。如今在我国,这些问题已经不再鲜见,人们从面黄肌瘦走向了另一个极端,但绝非心宽体胖,而是“压力胖”和“过劳肥”,在肥胖人数及其在国民当中的占比上迅速赶英超美,这是权威医学杂志《柳叶刀》的相关调研结果显示的结论。在这样的国民健康告急情况之下,我国xxx于二〇一六年提出了针对全中国人民的四年健身计划,国民的健康意识终于在国家的推动之下开始萌芽,大众对于健身的热衷很快也产生了,健身APP也如同雨后春笋一般在市场当中涌现出来。据QuestMobile发布报告显示,2020年2月,运动健身APP行业活跃用户(用户活跃度是指用户跑到你产品来“溜达”的间隔时间的平均值)规模快速上涨至8928万,同比增长了93.3%[1]。因此,运动健身APP蕴藏着较大的发展前景。以下表1-1数据整理自易观千帆统计的2019年9月数据,与当前数据有差异,因仅用于宏观分析,故对数据准确度要求不高。
表1-1 各运动类APP用户活跃度
数据
App | 月活人数(万) | 人均月度使用天数(天) | 人均单日启动次数(次) | 人均单日使用时长(分钟) | 用户活跃度 |
Keep | 2445 | 3.5 | 2.9 | 75 | 8.6 |
咕咚 | 529 | 4.2 | 3.1 | 18 | 7.1 |
悦动圈 | 1175 | 12.4 | 5.7 | 46.2 | 2.4 |
糖豆 | 1089 | 4.7 | 8.0 | 15.7 | 6.4 |
步多多 | 1015 | 4.7 | 3.1 | 21.2 | 6.4 |
在市场普遍以流量多少划分市场份额,判定输赢的今天,谁留住了用户的目光,谁的用户黏度高,谁就能获得更多的市场利润。二零一五年Keep进入各大手机系统的APP STORE当中之后,已经圈住了2亿用户,在行业内一跃冲顶,格外显眼。疫情加速了人们对“居家健身”的需求,形成一种更加不可逆的趋势。据比达咨询数据显示,2020年6月,在运动健身APP中,Keep依旧遥遥领先,活跃用户达3039.8万人[2],远远领先于竞争对手。Keep为何能抓住如此庞大的用户群?Keep吸引用户持续使用之处到底是什么?本人将开展关于Keep App用户持续使用意愿的影响因素调查,通过查找大量文献资料,结合相关数据,分析具体指标,并提出针对性的建议,帮助其更好的发展。
图1-1 2020年6月运动健身APP活跃用户(万人)
1.1.2研究意义
随着城市生活对于人的运转要求越来越高,现代人的精神也越来越紧绷,很多人陷入心理抑郁和身体亚健康的不良状态当中无法摆脱,于是人们也就越来越渴望能够在生活的零碎实践进行一些适合自己的、科学可行的运动,健身APP的产生和发展正是填补这一市场空白的最优解。KEEP作为其中比较著名、功能也比较健全的一款,上架之后迅速吸引了大量用户,最终经过几轮升级优化,形成了自己的用户群,最终在市场竞争中胜出,成为行业龙头。本文选择以KeepApp为研究对象,围绕用户持续使用意愿这一课题,从感知有用性理论、感知易用性理论等方面,探讨影响Keep App用户持续使用意愿的因素,并提出针对性的建议,帮助其更好的发展,同时为其他健身平台的发展和规划做出一些表率,展示榜样作用。
(1)理论意义
首先,当前海内外学界以及业界对于这些平台的涌现已经有所注意且进行了一定程度的调研,但是对于用户持续使用意愿的影响因素研究较少,尚存在些空白之处。因此,本文通过对Keep App对用户持续使用意愿的调查分析,有针对性的对其进行探讨,提出改进意见。
其次,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下,保留或提高用户持续使用意愿对于品牌的持续运营是非常重要的。也正是因为这一点,才会有着大部分学者将目光投向对于用户使用意愿的研究当中。针对本文的典型案例KEEP这一优秀的健身APP,这一项研究也同样重要。如果这一项研究做得到位,那么说明此APP看重用户的使用体验,愿意根据用户的意见优化自己的产品,从而寻找到更多让用户继续使用本产品的方法。这样一来,APP不断改进升级,行业也随之有着健康的进步。
(2)实践意义
首先,据相关数据统计可知,到二〇一八年上半年,使用互联网关注、下载、登录健身APP的人大约占比百分之七,总人数达到了超过六千八百万之多[3]。由此可见人们对于运动健康的重视,健身平台之间竞争也在不断加剧,留住用户、让消费者持续使用才是企业的终极目标。本文通过研究Keep App用户持续使用意愿与哪些主要原因正相关或者负相关,能够在调研当中明确用户的切实需要,把握市场的动向和本APP的正确发展航向,有利于本品牌提出具有创举性的好点子。
其次,随着健身APP市场的逐渐饱和,吸引新用户需要花费的人力物力更多,而保持用户黏性,让老用户不再流失则只需要五分之一的资源就可以做到。这样的数据结果说明了企业保持用户粘性对于其长期经营是非常关键的,如果老用户流失过多,则会影响到企业的生存。由此可见,在相关研究当中,用户的使用意愿是一个与现实联系非常紧密的课题。
1.2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运动类App国内外研究现状
国内的运动类APP的涌现时期比较集中,前后时间差距不大,几乎在一段时间之后就数量众多,迅速占据了市场的空白。这一现象迅速引起了海内外相关研究人员的重视,光是知网就在近些年收录了包含“运动APP”这一关键词的近二千篇论文,这些论文的方向也非常丰富,数量比较多的几个板块和课题方向是基于APP讨论的发展现状,从用户角度出发的使用原因、使用效果、价值评价以及用户满意度等几个方面。
李成杰、李露(2020年)[4]是从用户体验视角出发,对用户在运动过程中的体验数据进行分析,通过对不同用户在运动健身方面不同的模式、习惯等具有个体差异性的收集、归纳、深入分析,可以使得用户更加熟悉自己运动健身的环境,提高用户健身的意愿,也能够帮助用户在科学健身的道路上健康发展,在以上基础之上,用户的生活习惯等很大几率会发生良性的改变。本文也从用户体验入手,通过网络研究分析用户是否持续使用Keep。
在学者进行运动APP用户满意度的实证研究中,大多是基于KANO模型和中国顾客满意度指数模型(CCIS)进行调查,将用户体验这一因素也纳入实验体系,根据收集的实际数据进行归纳总结,把握用户的切实需要到底落点在何处这一问题,尽力给出方案优化用户体验,以此增加用户粘性,增加经营发展的源头活水。[5]、[6]。
刘辛丹、吕兴洋和任飘然三位学者于2017年发表的《运动健身APP用户采纳行为研究一-PESE行为模型》一文阐述了这样一个基于学科内用户技术采纳行为的相关理论,以内在机理PESE模型为理论中心和实际分析的主要模型工具而形成的结论:影响着用户的采纳行为的,不只是APP的高用户体验,还有从用户角度出发的,用户个人使用能力以及其对于APP的期待两个因素,除此之外,社会环境也会很大程度上影响到用户的意愿。对于这一研究结论,三位学者也同样形成了书面的解决方案。[7]。
衣海永、田钰佳两位学者早在2018年发表的《媒介融合背景下运动健身APP的现状与趋势研究》一文就已经富有预见性地从运动健身类APP的发展现状这一角度切入,认为当前运动APP在使用功能方面大同小异,缺乏吸引用户的独特特点,除此之外,在用户功能上没有充分考虑到可能存在的男性用户,而在APP的运营方面,其数据收集的功能不完善,盈利模式也缺乏长远的发展潜力。但是,从当前市场的发展势头来看,用户数量连年攀升,APP给出的服务也在不断升级优化。[8]。
在《全民健身背景下的体育健身类APP用户体验研究》一文中,杨子凡采用文献资料法、问卷调查法和访谈法,深入调研了用户对于使用市面上三种类别的健身APP不同的感受,归纳得出当前这些APP当中还存在哪些影响用户体验的不足、不便之处并提出要加入更多的创新内容、增加数据分析的技术含量、提高用户体验等建议[9]。
DeloneWH等学者在2003年将之前十年学界的一些研究进行了归纳整理,并且基于这些成果,对当时已有的信息系统成功模型查漏补缺,使得其更加科学。他们的具体做法是将服务质量对于信息系统成功的影响纳入考虑范围,并且仔细分层,对于系统、信息、服务三者的质量分别进行考量,最终得出每一个环节的质量问题都会影响到用户的留存这一重要结论[10]。
综上所述,在搜索出的1903篇文献中,我国学者研究的方向多数是发展现状、用户满意度、用户体验等。而国外学者则更加关注用户,以用户为起点探究使用意愿。总的来说,海内研究人员很少研究健身APP的其他研究方向,而且对于其研究也比较浅显,至于用户使用意愿这一课题,目前来看,感兴趣的学者还不多。
1.2.2持续使用意愿研究现状
海内一些学者在当前已经逐渐将目光投向了用户的持续使用意愿这一重要研究方向,知网以此为关键词的论文达到了一千四百篇。但是,不同的学者对于此课题的关注重点也不同,海内学者在研究当中应用的大多都是期望理论、技术接受模型。主要的研究领域为移动图书馆、旅游APP、移动短视频、运动类App、电商购物等。
孟猛在二〇一八年,以ECM模型和自我决定理论为理论基础,建立研究模型,从而便于针对持续使用这一行为进行的研究,显示出了对于用户,倾向于使用的意愿最终会转化为其实际行动。[11]。
闫晓楠(2019)[12]在对旅游类APP和周沛(2020)[13]对购物类APP用户分析持续使用意愿影响因素时,结合技术接受模型(TAM)和期望确认理论(ECT),研究感知有用性和感知易用性这2个关键变量,但随着技术的发展,学者们会发现这两个变量已经不能完全预测用户的使用行为,便开始对其进行扩展引入新的变量,如感知娱乐性、主观范式、社群影响和信任等变量,用户开始关注周围大多数人的意见,可能会受到身边比较重要的人(如朋友等)给出意见的干扰,这些意见会影响用户的使用意愿,从而更深一层推断出用户对产品的持续使用。而研究结果证实了这些因素也是影响用户持续使用的重要因素,因此本研究引入感知信任、社群影响等新变量,进一步研究能影响持续使用的因素。
崔洪成等学者在2020年进行相关的调研时,为优化模型将社群影响、信任两个变量要素纳入了模型的考虑范围,最终得出结论,感知有用性、社群影响以及信任都会影响到用户是否使用健身APP以及是否能够长时间使用[14]。
付莹、陶程成(2020)等人对移动短视频用户持续使用意愿进行了研究,以持续使用意愿模型、使用与满足理论和感知价值理论为基础,通过调研发现,感知易用性、感知有用性和满意度会正向影响到用户的持续使用意愿[15]。骆意在2017年的研究主要是针对大学生群体展开的,研究方向是使用态度和使用行为是否具有相关性,最终得出的结论是肯定的。除此之外,感知易用性、感知有用性、感知成本三个因素变量对于用户的使用意愿呈现正反馈。[16]。
王若楠、柳亚奇两位学者在2017年将用户持续使用意愿这一模型应用在了健身APP的研究当中,具体的研究内容有信息系统成功模型、习惯理论、是否身临其境。最终的研究结果显示,在健身APP领域,感知有用性和用户的持续使用意愿是呈现紧密的正相关特性的,如果虚拟社区能够让用户身临其境,那么这种意愿也会增强。[17]。
林瑶瑶(2019)的研究采用的模型参考了TAM模型、ECT理论和ECM-IT模型来最终形成,经过学者归纳分析,最终得出结论:感知有用性、满意度都会使得持续使用意愿发生变化[18]。
综上所述,国内很多学者都在基于技术接受模型、期望确认理论的基础上对于健身APP进行不同方向的研究,保留感知有用性、感知易用性等关键变量,引入新变量进行研究。针对KeepAPP自身的研究相对较少,大多是从运动类APP宏观角度入手进行研究分析。
1.2.3 国内外研究现状总结
(1)运动类APP
通过文献梳理与分析,进行以下总结:
第一,体育产业随着全民健身时代的到来蓬勃发展,运动健身App应运而生,受到了越来越多研究人员的瞩目,因此,关于健身APP的学术论文也逐渐涌现,而且逐渐增多。我国多数学者分析研究大多的方向是发展现状、用户满意度、用户体验等。而国外学者更加关注用户,以用户出发探究用户的使用意愿。总的来说,另外,对于健身APP,海内学者的研究比较片面,课题方向不够广阔、不够多元,而且相对来说,研究得也比较浅显,健身类APP用户持续使用意愿方面的研究甚少。
第二,通过归纳文献发现,健身APP在不断占据市场份额的时候,也出现了一些不足之处,首先是市面上的健身APP存在着大同小异的问题,其提供的服务大多缺少差异和区分度。其次,这些APP从创立到惨淡收场的用时通常不常,对于用户缺乏必须使用同一APP的理由。这些因素都会导致APP的长久发展沦为空谈,想要脱颖而出,坚持以用户为中心,让用户得到最好的使用体验。
第三,仅以知网举例,通过输入“Keep APP”作为搜索的关键词,能够找到的一百三十余篇文献,选择相关度设置排序,整理发现针对KeepAPP自身的研究相对较少,大多是从运动类APP宏观角度入手进行研究分析。已有学者从运动类APP的用户出发来研究怎样通过推送给用户更具有吸引力的内容来保持用户的留存率以及其活性。这些问题主要的研究方向包括刻画用户的心理画像,通过大数据等对于用户的行为进行预判。而从平台的运营优化方向出发,对于平台所存在的影响用户体验的不足之处要及时形成改进方案并且执行。
(2)持续使用意愿
通过对持续使用意愿文献梳理与分析,总结出一些共同之处:
首先,通过文献综述,笔者认识到,海内外关于健身相关应用持续使用意向的研究成果是比较多的,无论是微信还是短视频以及其他网络平台等多个方面均有涉猎,而对相关应用持续使用意向的研究却不多。在这样的前提之下,无论是从应用本身出发,还是从持续使用意向出发,对健身应用持续使用意向的研究都可以说是富有开创性的。
其次,广泛地查阅海内外地各类文献,对于意向性这个话题的继续研讨,前人引用了期望确认理论、使用与满足理论、情感理论或感知价值理论进行研究,其中期望确认理论的应用较为广泛。
最后,对于KEEP这一应用的研究总体来说不多,每位学者的研究综合起来也不集中,能够称得上是系统的、不浅显的研究比较而言也不多。而海内研究多集中于使用效果的研究、发展现状和用户满意度,KEEP尽管已经占据了大部分市场份额,在竞争当中取得了头把交椅,但是,对于其产品用户持续使用意愿分析较少,不够及时,对于情况的分析也没有做到完全量身定制。因此,调查研究必须要进一步深入和优化。
1.3研究内容及方法
1.3.1 研究内容
本文的主要内容如下
第一部分为绪论,简要介绍了为什么要做本文的课题,这一课题将对于现实生活有哪些影响,并列举了国内外持续使用意向都有哪些已有的结果。
第二部分是相关理论概述,除去为本文打下坚实的理论基础,还提出了本文具有典型性的研究对象,即KEEP这一APP。
第三部分是理论模型和假设。本文在借鉴国内外学者理论模型,以感知有用性、感知易用性、满意度等变量为中心构建了理论模型,并提出了相应的假设。
第四部分是实证分析。问卷调查得到有效数据之后运用SPSS进行数据分析,之后对于分析结果进行详细总结,归纳出影响因素。
第五部分得出研究的结论,针对结论形成切实可行的解决方案,之后对于调研过程进行反思。
1.3.2 研究方法
(1)文献研究法
首先,采用文献研究的方法,广泛地通读海内外的相关资料,明确研究什么、怎样研究的问题,给本文的选题和怎样数据收集等问题一些参考和启示。海内外很大一部分研究人员对于健身app和app的持续使用意向做了许许多多的调研,可以进行相关的借鉴,而且可以在前人文献的基础上形成本课题的研究模式。
(2)问卷调查法
本研究采用了问卷调查的形式,QQ、微信朋友圈、微博、应用内的社区等在线方式都用以传播问卷,而且,在数据的收集过程当中仔细甄别出无效的部分,保证回收问卷的数量和质量都满足调研要求。此外,本研究采用利克特5点量表。
(3)网络调研
网络调研是指利用互联网作为沟通和了解信息的工具,对消费者、竞争者以及整体市场环境等与营销有关的数据系统进行调查分析研究。本研究通过网络调研法,手机点击进入App,利用“Keep社区”观察和分析用户,随机选取部分用户进行分析,对他们的运动数据及动态截图复制到本文中进行研究。
(4)统计分析法
本研究基于调查得到的数据,之后我们采用问卷星背景对相关数据进行处理,Excel对收集到的数据进行录入,而针对寻找变量和数据之间模型以及数学关系的工作,则交给spss22.0软件,最后对本文提出的研究假设进行检验。
2 相关理论概述
2.1 Keep App及其用户行为
2.1.1 Keep简介
Keep是一款综合了健身视频教学、跑步、骑行、社交、饮食指导、电子商务、线下运动空间预订等服务功能,极具专业性的健身应用,于2015年2月4日正式登陆各大电子应用商城。Keep开发者兼CEO王宁是一个健身爱好者,曾经有着成功减重25KG的励志体验。但是他在减重的过程当中,曾经也是一个对着网上杂乱无章的健身知识感到不知所措的入门者。在减肥的过程当中,他无法进行正确的抉择,也对于有计划性地健身缺乏具体可行的想法,与此同时,也找不到能够互相加油打气、志同道合的减肥伙伴。而基于他曾经在ape题库工作的经验,制作一款移动健身App的想法在他的脑海中萌发。
2015年可以说是健身类APP市场饱和的一年,但是KEEP却从这一围城当中顺利突围,崭露头角,逐渐成为了行业龙头,上架八天一百万用户选择了KEEP,上线一个多月之后,一千万用户选择了KEEP。到了四年之后,KEEP已经有两亿人在使用。在KEEP创立初期,很多人并不看好其前景,但是,经过数次升级优化,KEEP完美地抓住了用户的切身愿望进行自我发展,最终为市场所选择。
“自律让我自由”作为KEEP这一应用的口号十分响亮,在一开始APP创立的时候,其定位为健身新手的移动健身教练,目标受众为受锻炼时间和场地限制、无条件去健身房或要求私人指导的用户。然而,近两年来,keep的业务一直在扩大,其“教练”的角色也逐渐转变为一个全面的“自由游乐场”。它扩大了体育运动的种类。目前拥有健身、街舞、瑜伽、户外跑步、自行车等一系列运动指导,还覆盖了体育数据中心、线下活动、健身餐策略指导、垂直体育社区等多个功能块,应用内容极其丰富。
2.1.2 Keep 盈利模式
近年来keep的运营利润大部分都来源于对于体育产品的销售、广告、在线增值服务,keep登陆线下体育空间。
在KEEP应用当中,虚拟商场里的体育用品是其盈利的支柱。2016年,keep推出新版电子商务功能,销售一些运动周边产品,如松紧带、瑜伽垫、运动快干T恤、体脂秤等。在过去的两年里,keep在城市、家庭和生活场景中推出了智能自行车、跑步机、步行机和运动手镯等智能硬件。此外,keep于2019年3月推出健康轻食商城keep Lite,为用户提供科学搭配、提升品位的送餐服务。
广告收入也是KEEP经营利润不可或缺的一部分。Keep富有创新性地发明了科技全景营销,即使得内容、产品、数据三条线融会贯通,将创意融入到数个有所差异的场景中,通过触摸、互动等方式来转化形成传播效果。除此之外,Keep还开启了“k-partner合作计划”,这是一项多品牌的跨越边界的合作。Beats、Swisse、桂格、路青、link、光大银行和可口可乐是keep的首批开放合作伙伴。广告合作则多是通过课程内容以及APP页面的不止一个的流量入口来实现。
在线增值服务主要包括会员制和付费课程。Keep于2018年9月推出会员制,会员价格从9元到248元不等,限时设置价格分界点。会员可以享受智能训练计划,如减脂,肌肉增强或塑形,除此之外,还有免费课程,低价购物这样的福利设置。付费课程大多针对减肥、增肌的难点和热点,如《减肥必看的十四招》、《零压瘦腿手册》等。价格在12元~99元这一范围内。
Keep land是Keep于2018年3月推出的离线健身房。Keep将其概念发展成了“运动空间”。Keep land实现了在线和离线数据共享。用户如果要使用,需要提前预约并按次数付费。
因此,综上所述,KEEP主要通过售卖运动产品、广告、线上增值服务、Keep Land 线下运动空间这几类方式来获得经营利润,维持企业发展。
2.1.3Keep用户持续使用行为
keep用户的持续使用行为是指用户初始选择并使用后,在未来一段时间内仍然使用Keep的持续意愿或行为。在这里采用了网络调研方法进行分析研究用户是否持续使用Keep,具体分析如下:
打开Keep App,进入社区,会发现大量用户的动态,通过#坚持Keep的那些天、#我的健身日常、#记录我的运动Vlog等等话题,Keep见证了他们蜕变的过程,变得更自信,从中随机选取几个例子,截图并进行分析用户是否会持续使用KeepApp。
用户1:进入主页会发现她每天花在运动上的时间不低于2.5小时,每日项目很丰富,有氧与无氧有效结合,并且运动完会坚持在话题里打卡今日状态,现已累计有3906条动态。从2017年5月加入Keep,至今运动总时长为228060分钟,根据运动时长分析出该用户在持续使用Keep。(见图2-1)
图 2-1 用户数据
用户2:该用户每天会分享自己的饮食,同时也收获了很多的粉丝。她会给自己制定减脂计划,每日按目标运动打卡,目前已有4323条动态。2017年3月加入Keep后,已运动85544分钟,2023年3月25日获得连续500天徽章,说明该用户有在持续使用Keep。(见图2-2)
图 2-2用户数据2
用户3:该用户是一名健身教练,他平时会给小伙伴们专业的指导,运动完也会分享今日心得,共同提升进步。2015年11月就加入了Keep,是较早一批开始使用的用户,总运动时长为126531分钟,通过数据显示该用户也是持续使用的用户。(见图2-3)
图 2-3 用户数据3
通过观察和分析不难发现,Keep帮助一些用户养成了良好的运动习惯,也激发了他们的运动激情,并且很乐意在上面分享自己的动态,这也就体现出了前文模型中的感知有用性。从社交的角度来看,用户互动性极强,他们会拉群一起减脂或者增肌,在群里会分享饮食、方法、心得,相互激励,收获健康的同时也认识了一群志同道合的朋友。用户越来越信任Keep,满意度高了,自然而然就会一直用下去。在用户使用Keep后认为该运动APP能够满足自己的需求,为生活提供相应的帮助,或者认为该运动APP操作简单易用,满意度高的时候,用户同样会持续使用。
自律即自由,通过Keep你会发现很多人都在坚持健身,坚持使用Keep。有这么多朋友相互鼓励、督促,这就是坚持下去的动力,他们在细心打磨自己的身体和灵魂,Keep见证了他们的蜕变,成为了更好的自己,并且Keep会告诉你“你只管热爱,时间会见证改变”,这也就是用户会持续使用Keep的原因。
2.2持续使用意愿相关理论
2.2.1持续使用意愿的内涵
Continuance Intention即持续使用意愿,顾名思义,其评估的是用户在某一段时间内的一种意愿,而这种意愿的产生是基于用户的使用体验的。[19]持续使用意愿可以说是一种对于消费者接受程度的预判,一般体现为消费者会产生积极的意愿随之可能会增加实际使用行为的发生。按照购买行为的次数进行分类,消费者被划分成初次购买和持续购买两个社群。[20]。
健身APP的使用行为分类也大致类似,通过使用的次数来讲用户划分为初次用户和持续使用用户。处于这两个有差异的阶段的用户,其对于运动APP的需求有所不同,也就导致不同的用户其使用的意愿呈现的特征具有个性化的特点,不能一概而论。这一点将作为本文研究的一个客观事实基础来纳入考虑范畴,因此在本文的相关理论中,持续使用意愿会被定义为用户使用一段时间健身APP之后,是否还愿意继续保有这款APP的这一意见。
2.2.2 运动类APP持续使用意愿
对于健身APP而言,用户的持续使用意愿是否强烈代表了用户是不是倾向于使用其提供的产品或者服务,如果其持续使用意愿比较弱,那么其使用APP的态度也会倾向于负面,最后使得用户离开某款APP。而如果持续使用意愿强烈,那么该APP的用户就会粘性比较高。
当今经济迅疾发展,一旦有市场的空白被发掘,相同类型的APP就会集中涌现,企业希求占据市场份额获得经营利润。但是,面向消费者的产品和服务如果不能够使得消费者满意,那么消费者就会转向其他企业提供的产品与服务。那么在这一前提之下,如何留住消费者即提高用户的持续使用意愿,就是一个亟需研究的重要课题。针对于本文选择的典型案例,就是对于健身APP是否能让用户持续使用的研究。
2.2.3运动类APP持续使用意愿影响因素研究
技术接受模型(TAM)的提出用来解释用户对信息系统的选择接受和使用行为,感知有用性和感知易用性这两个因素会影响用户在使用APP的时候呈现的态度是正面还是负面,而正面的使用态度则代表着用户继续使用本APP的愿望是比较强烈的,反之则可能导致用户流失。[18]。林瑶瑶(2019)结合了ECT、TAM模型,针对用户的使用感知和满意度进行研究,分析对用户持续使用意愿的影响因素[18]。
崔洪成、陈庆果(2020)提到虽然TAM模型能够较好地解释和预测用户的使用行为,但随着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仅仅使用感知有用性、感知易用性这两个指标已经完全不能够满足课题研究的需求,对于用户的刻画以及对其后续行为的预判需要的,是更多的变量。于是,研究者们开始对其进行扩展[14]。例如,开始引入社群影响和信任等变量,用户开始关注周围大多数人的意见,可能会受到身边比较重要的人(如朋友等)给出意见的干扰,这些意见会在一定程度上决定用户的使用意愿是否强烈,甚至最终直接指向用户的去留。
用户一旦安装、登录本APP就会存在风险,涉及大量私人信息有被泄露的可能性,因此,感知风险对于用户使用倾向的影响也是不可忽视的,那么,学者研究此课题的时候,也应当将目光投向这一因素变量。如果APP一旦被用户信赖,这种感知到的信任会降低用户使用过程中的风险感知,这也就体现了信任是对于一个产品或者品牌十分关键的一个要素,如果用户对产品丧失了信赖,那么用户的使用意愿就会降低。
综上所述,在研究本课题的时候圈定要研究的变量因素,根据这些因素模拟出研究的主要模型,并且在调研开始之前对结论预判。
2.3理论模型与假设提出
2.3.1 变量定义
经认真阅读、归纳相关的研究成果等,笔者发现学者们大多数将研究的重点放在了APP现状以及其传播效果这些方向上,对于从用户角度出发,研究其用户使用意愿的学者则数量比较少,但从近些年相关文献数量总体来看,研究者呈现增长趋势。基于这一客观事实,对于本课题的研究,笔者将在此文中结合期望确认模型和技术接受模型,将满意度和持续使用意愿保留下,探究感知有用性、感知易用性、感知风险、感知社交性、感知信任这些研究中的变量因素是否会影响用户的使用意愿,又是怎样影响用户的使用意愿的。与此同时,本文还将针对用户满意度这一变量,研究其中介效应。
(1)感知有用性
感知有用性可以简要地解释为,用户使用某种APP的时候,在主观上对于APP对自己生活、工作等的正面或者负面影响的一个评价。在技术接受模型当中,这一指标十分重要,对于最终结果在一定程度上起着拍板的作用。Davis 等在1989年就已经将技术接受模型当中的感知有用性这一概念做出了一定阐释,将其刻画为单个用户感受到其正在使用的这一种信心系统对其增益幅度的大小[25]。对于KeepAPP来说,是指用户通过这个APP能获得相关的知识,了解自身状况并作出辅助性决策,给用户带来独立和积极的精神效益。
(2)感知易用性
感知易用性代表着用户对于某信息系统是不是好操作,容不容易上手的主观评价。对于KeepAPP来说,指用户使用运动类APP时系统整体给人简单易操作的感知。良好的易用性是增强用户对APP持续使用意愿的有效方式。用户的感知易用性越高,使用态度越正向;反之,放弃使用的可能性越大。
(3)感知信任
Bauer(1960)是目前最早的归纳总结出感知风险这一因素并且对其进行研究的学者,他将感知风险阐释为用户对于潜在的不确定性、可能导致但不一定会导致的不好结果的具体主观心理感受。[23]。对于KeepAPP,用户的个人信息,包括姓名年龄、身高体重以及所在地等,都需要在运营过程当中被收集,但是,APP没有能力百分之百保护用户的这些信息完全保密,这一点,就是用户在使用KEEP时感知到的风险。
(4)感知风险
Bauer在1960年提出了他对于感知风险来源的理论,在其理论中,他将感知风险的产生归结于用户产生购买行为之前不安的心理感受或者对于可能存在的问题的担忧。[23]。网络舆论风向等对于消费者的影响是非常大的,消费者在接触到网络上众说纷纭的消息的时候,就会产生并不单一的感受,而这些感受就会影响到消费者最终的购买选择。这也就是说,感知风险的实质,就是消费者表现出的一种因为商品具有不确定性而产生的忧虑心情。而根据学界对于这一问题的研究成果可以看到,感知风险越低的商品,受到市场欢迎的可能性就越高。
(5)满意度
简而言之,满意度刻画了消费者在得到所需服务或者商品之后发自内心的感受,如果卖方向买方所提供的能够达到其心理预期,那么其满意度就会高,反之满意度则低。Oliver将满意度定义为消费者对产品或服务满足自身需求程度的评价。本文将满意度定义为用户在使用Keep之后,对比使用前后心理预期与实际感受而产生的真实感受。
(6)持续使用意愿
以消费者使用本APP的次数多少作为标准,将用户划分为初次使用和持续使用两个处于不同阶段、可以单向流动变化的社群。Bhattacherjee的理论中阐述了信息系统之所以成功,是因为在收集了来自于用户的信息之后,还对于这些信息形成了切实可行的留住用户的方案。对于Keep的用户而言,由于现在运动类APP市场前景广阔,很多企业纷纷投入开发APP,但是消费者对于APP的选择范围比较广,而且转换兴趣所花费的成本也并不高,因此对于如何留住用户这一问题,每个品牌都必须要进行相关的分析调研。本文中的持续使用意愿是指用户在使用Keep之后,继续使用这个运动APP的主观倾向。
2.3.2 研究假设
本文结合期望确认模型和技术接受模型,将满意度和持续使用意愿保留下,提出使用感知这一评估指标,其中包含了感知有用性、感知易用性、感知风险、感知社交性、感知信任作为五个分支类别,提出模型假设:
Davis在技术接受模型中证实了感知易用性、感知有用性与满意度三者之间的正向关系[18]。在用户使用Keep APP时,用户能够定制个性化的健身方案,通过科学的健身方法养成良好的运动习惯,激发运动的激情。或者还可以通过线下相约跑步、友谊赛、达人分享交流运动心得等活动来结交新朋友,扩大社交圈,从而会使得用户的满意程度显著提升。
H1:感知有用性、用户满意度呈现明显的正相关
H2:感知易用性、用户满意度呈现明显的正相关
H3:感知易用性、用户价值感知呈现明显的正相关
H4:感知社交性、用户满意度呈现明显的正相关
用户个人信息在KeepAPP中传播和处理过程中的安全性和隐私性是用户看重的,基于此前提出发,用户如果不再信任一款产品,那么对于此产品的满意程度也就会随之下降,二者呈现明显的正相关曲线。
H5:感知信任、用户满意度呈现明显的正相关
用户在下载和登录运动健身APP的时候,APP会向用户征求意见,是否能够读取用户的一些个人信息,例如所在地、姓名、手机号码以及其他可绑定的社交平台的号码等等,APP会陈列出条款提醒用户使用存在着一些发生问题的可能性,而选择是否承担风险使用此APP的决定权在于用户自身。但如果用户觉得使用的风险太高,那么使用本APP的愿望就会有显著的降低,可以得出结论,风险感知与使用意愿这两项具体而言是呈现负相关态势的。
H6:感知风险对持续使用意愿具有负向作用
在用户使用Keep后认为该运动APP能够满足自己的需求,为生活提供相应的帮助,或者认为该运动APP操作简单易用,满意度高的时候,大部分用户会倾向于继续安装此APP。
H7:感知有用性、用户持续使用意愿呈现明显的正相关
H8:感知易用性、用户持续使用意愿呈现明显的正相关
H9:感知社交性、用户持续使用意愿呈现明显的正相关
H10:感知信任、用户持续使用意愿呈现明显的正相关
H11:满意度、用户持续使用意愿呈现明显的正相关
2.3.3理论模型构建
以下图片是基于上述所有论述而形成的框架,将贯穿本文课题的整个研究过程。
图2-4 研究模型
3Keep App持续使用意愿的实证设计
3.1问卷设计
问卷内容拟将由三部分组成:
首先,在问卷开头设置问卷引导语,以真挚的感谢与填写问卷者拉近距离,表示出对其拨冗填写问卷的理解与感激,初次之外,对于本问卷的具体性质也要做出适当、简洁、重点突出的说明,避免填写者胡乱填写,造成无效问卷的产生。
其次,第二部分设置问题调查填写者的基本信息,旨在明确本次问卷填写者放在是否使用过Keep App以及使用的频率。使用频率表明了持续使用意愿的强烈程度,而未使用过Keep的填写者就不必计数,可以有效地将不在本次调研范围内的填写者甄别除去,减少投入的人力物力。
最后,第三部分根据提前设置好的五类感知分类这一基础模型设置问题,必须要注意到问题涉及的研究变量要全面,考虑到这一要求以及后续统计的需求,李克特量表是最优解。
问卷设计依据,如下表:
表3-1感知有用性
依据 | 问题 |
用户通过Keep能获得相关健身的知识并爱上运动 | PU1 Keep可以帮助我养成良好的运动习惯 |
了解自身状况并根据数据作出辅助性决策 | PU2 Keep可以为我提供很多科学的健身方法 |
能帮助用户带来独立和积极的精神效益 | PU3 Keep可以激发我的运动激情 |
对Keep的整体感觉 | PU4 Keep对我的生活很有用 |
表3-2 感知易用性
依据 | 问题 |
使用Keep时系统整体给人简单易操作的感知 | PE1 Keep功能清楚、易于操作 |
Keep是否能为我量身定做适合我的课程 | PE2 Keep可以为我定制个性化健身方案 |
表3-3 感知风险
依据 | 问题 |
在使用的过程中,系统会记录与收集个人相关数据 | Pr1 不担心Keep会泄露我的个人隐私信息 |
Keep还具备个人定位功能,可随时获取用户位置信息 | Pr2 使用Keep不会给我带来潜在损失 |
由于通过网络交谈,用户无法清楚表达自身状态,以及理解和传达有时会有误 | Pr3 我跟Keep教练网络沟通效果不错 |
网络时效性差,遇到问题用户不一定能第一时间得到解答 | Pr4 出现问题可以及时联系到客服 |
表3-4 感知信任
依据 | 问题 |
通过大数据分析,如根据我平时运动的时间,推荐同时间段的课程。 | Pt1 Keep会考虑用户的习惯爱好 |
从细节上让我体会到Keep是为我的利益考虑的 | Pt2 Keep会考虑到用户的利益 |
课程视频的专业性从而让我觉得是值得信任的 | Pt3 Keep上的视频有质量保证 |
表3-5 感知社交性
依据 | 问题 |
现代年轻人不只是为了运动,社交也是主要的,通过好友竞赛、线下约跑、运动达人经验交流分享等活动来结交新朋友,扩大社交圈 | PS1 通过Keep我可以结交很多志同道合的朋友 |
PS2 通过Keep能够帮助我和老朋友进行互动 | |
PS3 总的来说,Keep扩大了我的社交圈 |
表3-6 满意度
依据 | 问题 |
在用户使用Keep后认为该运动APP能够满足自己的需求,为生活提供相应的帮助,或者认为该运动APP操作简单易用 | 我认为使用Keep是个明智的选择 |
整体上,我对Keep提供的信息和服务感到满意 | |
在使用Keep之后,对比使用前心中的期望和使用中的感受而产生的一种心理状态 | Keep满足了我的心理期望 |
表3-7 持续使用意愿
依据 | 问题 |
使用过一段时间后,有效地运动让自己变得更优秀了,当用户满意度较高的时候,就会产生持续使用的意愿,并且会毫不犹豫安利给朋友 | 今后我会继续使用Keep |
Keep是我日常使用必不可少的软件之一 | |
我愿意继续通过Keep获取信息和服务 | |
我愿意推荐他人使用Keep |
3.2问卷预调查
在进行预调查的过程当中,选择九位成年人作为调查对象,具体的内容包含:(1)不止一个问卷填写者未使用过KeepApp,不是本文的有效研究对象。(2)网络问卷的发放形式可能会导致填写者的填写具有盲目性,为了快速填写完毕,胡乱填写的几率增加。在后期统计过程当中,多个问题均选择统一选项的问卷或者填写时间过短的问卷需要甄别出来判定为无效,不计入结果。(3)为避免一人多次在线上填写同一问卷问卷,要在问卷发放之前设置好同一IP不能重复填写的限制条件。
参与预测试的九个人年龄分布广泛,最小十八岁,最大三十五岁,而其中男性少于女性,在统计结果当中,七份被回收,两份无效(未使用过Keep一份,胡乱填写一份)
3.3问卷发放与回收
针对本课题的问卷为了回收与节省人力物力,采用的是基于问卷星的网络发放的形式,首先线上设置好问卷,之后放进问卷星提供的模板当中,设置好相关条件,然后生成填写链接,第三步利用微信、QQ群、微博、问卷互填社区等多渠道寻找到足够数量的填写者。经统计,回收问卷316份,274份填写者使用过KEEP这一健身APP的有效问卷,从而将“您是否使用过KeepApp”填“否”的37份和填写胡乱的五份都作为无效问卷甄别出去,从而对于有效回收率进行计算,其数据呈现为86.71%。
4Keep App持续使用意愿数据处理和实证分析
本章根据Keep App使用调查所得样本和数据,运用Excel进行前期的数据处理准备工作,之后利用SPSS26.0软件,对Keep App使用调查数据先展开了统计分析,基于前者又展开各个测度及整个样本数据的信效度分析,后续还进行了对应的相关性分析,为了建立更有效模型,对样本各种变量又展开回归分析,基于前面的分析和论述,验证上一章所提出假设成立与否,并为下一章的提炼总结和合理建议提供理论依据与思考路径。
4.1样本描述性统计分析
首先从被调查对象基本信息收集方面进行相应的描述分析,利用SPSS26.0对被调查对象性别、月收入等等基础数据情况进行分析描述。其次调查了解个体是否使用过Keep App以及使用Keep APP的频率等。其中“是否使用过Keep APP”这一个前期选项作为首要筛选项筛选出适合本问卷内容的被调查对象,之后对收集的问卷展开细致而详实的统计分析,具体分析内容和情况参见表4-1。
表4-1调查问卷样本特征分析表
变量名称 | 样本情况 | 频率 | 百分比 | 累积百分比 |
性别 | 男 | 84 | 30.7 | 30.7 |
女 | 190 | 69.3 | 100 | |
年龄 | 18岁以下 | 4 | 1.5 | 1.5 |
18-25岁 | 179 | 65.3 | 66.8 | |
26-35岁 | 75 | 27.4 | 94.2 | |
36-45岁 | 12 | 4.4 | 98.5 | |
45岁以上 | 4 | 1.5 | 100 | |
职业 | 在校学生 | 146 | 53.3 | 53.3 |
企事业单位员工 | 78 | 28.5 | 81.8 | |
自由职业者 | 40 | 14.6 | 96.4 | |
其他 | 10 | 3.6 | 100 | |
月收入 | 学生目前没有收入 | 111 | 40.5 | 40.5 |
2000元以下 | 18 | 6.6 | 47.1 | |
2000-4000元 | 41 | 15 | 62 | |
4000-6000元 | 39 | 14.2 | 76.3 | |
6000元以上 | 65 | 23.7 | 100 | |
是否使用过
Keep APP | 是 | 274 | 100 | 100 |
使用频率 | 每周1-2次 | 60 | 21.9 | 21.9 |
每周3-4次或更多 | 74 | 27 | 48.9 | |
每月1-2次 | 38 | 13.9 | 62.8 | |
偶尔运动,频率随机 | 97 | 35.4 | 98.2 | |
几乎不运动 | 5 | 1.8 | 100 | |
合计 | 274 | 100 |
(1)个体的性别
根据数据分析可知,大部分Keep用户是女性,男性用户占比仅仅只有三成左右,而根据最新的Quest Mobile所公布的数据,Keep女性用户占比接近七成半,而男性用户占比相比女性相形见绌。从本文问卷数据与官方统计数据对比来看,本文问卷中所统计的男女比例是符合Keep的实际用户性别比的,说明调查样本具有代表性和有效性。
(2)个体的年龄
根据数据分析可知,Keep用户的年龄区间分布非常集中,用户群体极为年轻化,25岁以下的青少年超过六成半,而36岁以上的人群占比仅仅只有不到6%,由此可见,Keep用户中以生活习惯与前几代有较大差距的90后为主,当然其中还有相当比例为85后,这与Keep的预期用户目标瞄准对象高度符合,也与Keep目前的用户为关注自身身材管理,具有旺盛的消费需求且有一定经济能力相一致,说明调查样本具有代表性和有效性。
(3)个体的职业
根据数据分析可知,Keep用户的职业表现上,用户主要是以学生为主,在校学生的样本占总数的53.3%,其次是企事业单位员工28.5%,自由职业者14.6%,剩下的其他职业占比3.6%。可以看出,学生和企事业单位人员使用KeepApp较多,对此展开初步分析,相比其他有稳定职业的人,学生空闲时间稍多且充满着对外界新事物的尝试意图,接受新事物的能力也显著高于社会平均。
(4)个体的月收入
在月收入的统计上看,40.5%是学生目前没有收入,占比超过了样本的五分之二。但其中又有23.7%的Keep用户月收显著较高,在6000元以上。从数据中可以看出,学生是目前的主要使用群体,他们有时间也有,其次是月收入在6000元以上,经济水平较高的用户,生活节奏快,他们对身体健康管理的观念较强。各项数据的呈现情况与社会现实表现相符度较高,说明调查样本具有真实性和有效性。
4.2信度分析
通常来说,信度指的是调查结论具有相对的稳定性,在检验和实践中显示出一致性和可靠性。其这个过程中所得到的数据通常会使用克隆巴赫系数进行衡量,从而得到具体的最终信度结论。目前较为普遍接受的情况时,系数值只有超过0.80才具有显著的高信度;系数值超过0.7则被认为具有较高的高信度;当系数值区间在0.5到0.7这两个数值间则认为具有一般性的信度表现;当系数值出现低于0.5的情况则认为具有显著低信度,结果不可靠,需要对量表进行大修[26]。在本文所涉及的信度分析中,将对问卷进行综合测量,最终得到的综合测量信度分析具体情况见表4-2,与此同时对变量展开的信度分析具体情况见表4-3。
表4-2量表总信度分析表
项数 | 样本量 | Cronbach’s Alpha系数 |
23 | 274 | 0.943 |
根据表4-2数据可知,最终所得系数值远远大于0.8,因此具有显著高信度,表明本次样本数据具有相对的稳定性,在检验和实践中显示出一致性和可靠性。
下面是对各个问题项的信度分析及对变量的信度效验。
表4-3 各变量信度分析
变量 | Cronbach’s α系数值 | 测度项 | 测度项内容 | 测度项删除后的Cronbach’s α系数值 |
Pu | 0.806 | Pu1 | Keep可以帮助我养成良好的运动习惯 | 0.742 |
Pu2 | Keep可以为我提供很多科学的健身方法 | 0.799 | ||
Pu3 | Keep可以激发我的运动激情 | 0.711 | ||
Pu4 | Keep对我的生活很有用 | 0.770 | ||
Pe | 0.678 | Pe1 | Keep功能清楚、易于操作 | |
Pe2 | Keep可以为我定制个性化健身方案 | |||
Pr | 0.806 | Pr1 | 不担心Keep会泄露我的个人隐私信息 | 0.754 |
Pr2 | 使用Keep不会给我带来潜在损失 | 0.735 | ||
Pr3 | 我跟Keep教练网络沟通效果不错 | 0.759 | ||
Pr4 | 出现问题可以及时联系到客服 | 0.769 | ||
Pt | 0.788 | Pt1 | Keep会考虑用户的习惯爱好 | 0.675 |
Pt2 | Keep会考虑到用户的利益 | 0.726 | ||
Pt3 | Keep上的视频有质量保证 | 0.727 | ||
Ps | 0.877 | Ps1 | 通过Keep我可以结交很多志同道合的朋友 | 0.813 |
Ps2 | 通过Keep能够帮助我和老朋友进行互动 | 0.832 | ||
Ps3 | 总的来说,Keep扩大了我的社交圈 | 0.829 | ||
Sa | 0.797 | Sa1 | 我认为使用Keep是个明智的选择 | 0.699 |
Sa2 | 整体上,我对Keep提供的信息和服务感到满意 | 0.794 | ||
Sa3 | Keep满足了我的心理期望 | 0.665 | ||
CI | 0.785 | CI1 | 今后会继续使用Keep | 0.702 |
CI2 | Keep是我日常使用必不可少的软件之一 | 0.751 | ||
CI4 | 我愿意继续通过Keep获取信息和服务 | 0.704 | ||
CI4 | 我愿意向亲友推荐使用Keep | 0.749 |
注释:Pu代表感知有用性,Pe代表感知易用性,Pr代表感知风险,Pt代表感知信任,Ps代表感知社交性,Sa代表满意度,CI代表持续使用意愿。
由上表数据可知,七项感知影响的信度表现都比较良好,其中只有感知易用性最终做得系数值表现偏低,但也有0.678,是可以接受的信度一般性表现,其他几个感知影响项系数值都超过0.7,充分表明样本数据信度显著性良好,可靠度和有效性均达到预期值,可以在后续分析中继续使用。
4.3效度分析
通常情况下,效度指的是调查最终所得结论是否能够正确反映测试事实且反映的具体不同程度,以此来衡量样本设计和数据表现是否有用及合理。本文在效度分析时为了让最终结果更为精确而采用了多指标综合分析,包括第一种方差解释率,这是针对因子中的信息占比情况来展开检验的;第二种KMO,这是针对因子分析合适性还有对相关性做出清晰而准确的界定和判断,通常来说该检验所得数值越高,则表明效度越显著;第三种Bartlett,这是专门针对因子分析合适性的一种检测法,此时p值需要低于0.05效度检验才算达到预期。本文所涉及效度分析中样本总效度具体情况见表4-4,变量效度具体情况见表4-5。
表4-4 样本数据总效度分析
KMO值 | 0.898 | |
球形度检验 | 近似卡方 | 3858.677 |
df | 253 | |
p值 | 0.000 | |
方差解释率 | 63.236% |
根据表格数据可知,其中方差解释率数值表现大大超过50%基准线,也就是信息具备较高的可提取性,与此同时,KMO系数值表现也颇为显著,达到0.898,效度显著性良好,另外Bartlett所得p值趋近于零,表明其效度显著性也同样良好。
表4-5 各变量的效度分析
变量 | KMO值 | 球形度检验 | 方差解释率 | ||
近似卡方 | df | p值 | |||
感知有用性 | 0.774 | 357.437 | 6 | 0.000 | 63.384% |
感知易用性 | 0.500 | 82.729 | 1 | 0.000 | 75.625% |
感知风险 | 0.762 | 350.746 | 6 | 0.000 | 63.219% |
感知信任 | 0.703 | 237.233 | 3 | 0.000 | 70.235% |
感知社交性 | 0.754 | 461.704 | 6 | 0.000 | 64.132% |
满意度 | 0.687 | 264.777 | 3 | 0.000 | 71.256% |
持续使用意愿 | 0.777 | 296.907 | 6 | 0.000 | 60.843% |
通过对上表数据展开的分析可得,所有变量在方差解释率这一指标的表现上均显示显著有效性,也就是说最终所得数值都高于50%这个基准值,高于该数值则表明信息量提取有效性表现良好。与此同时,变量的p值趋近于0,表现也近似0,效度显著性较高。在KMO上,由于涉及到感知易用性的问题项只有两个,因此KMO值的表现几乎固定在了0.5这个数值上,在KMO值方面,感知易用性由于仅两个分析项,导致KMO值无论如何均为0.5。对Keep具有的有用性感知、对Keep包含的风险感知、对Keep信任程度感知、对Keep具有的社交属性感知和对Keep软件持续使用意愿的KMO值都超过0.5,达到0.7与0.8这个区间,效度显著性表现良好,而对Keep总体满意度的KMO值表现仅仅略低于0.7。综上所述,表明样本数据效度显著性良好,可以在后续分析中继续使用。
4.4相关性分析
通常来说,相关性分析指的是对变量之间,此处所指变量至少为两个的关联性情况展开探究和分析。在研究中一般用Pearson分析法,该方法的系数取值范围一般限定在-1到1的区间内。在实际研究中,系数值显示为正数,就代表着变量间的关系存在且表现是正相关,系数值越大越接近1,则说明相关性表现越强越紧密;系数值显示为负数,就意味着变量间的关系存在且表现是负相关,系数值越小越接近-1,则说明相关性表现越差越疏远;另外还要注意,如果系数值显示刚好为0,就意味着变量间不存在任何相关性。
表4-6相关性分析
感知有用性 | 感知易用性 | 感知风险 | 感知信任 | 感知社交性 | 满意度 | 持续使用意愿 | |
感知有用性 | 1 | ||||||
感知易用性 | .584** | 1 | |||||
感知风险 | .468** | .531** | 1 | ||||
感知信任 | .664** | .618** | .694** | 1 | |||
感知社交性 | .461** | .537** | .585** | .535** | 1 | ||
满意度 | .730** | .616** | .542** | .683** | .532** | 1 | |
持续使用意愿 | .651** | .636** | .470** | .569** | .541** | .800** | 1 |
** 在 0.01 级别(双尾),相关性显著。 |
(1)感知有用性与满意度、持续使用意愿的关系
通过对上表数据展开的分析可得,对Keep具有的有用性感知与对Keep的总体满意度的相关系数为0.730**,与持续使用意愿之间的相关系数为0.651**,且两者P值均小于0.01,这充分表明三者间存在着显著正相关。具体而言代表着Keep用户在使用过程中体验感越高,就会提高对Keep的满意度,进而也就让持续使用意愿持续上涨。用户通过Keep获取了相关的健身知识并且能爱上运动,给用户带来了独立和积极的精神效益,推高了用户对Keep的使用满意度,有效强化了用户继续使用Keep运动的意愿。因此,Keep平台应该重视感知有用性的重要性,提供更多丰富有趣、科学的健身方法,进一步满足用户的运动需求,让越来越多的年轻人真正爱上运动,增强用户对Keep的持续使用。
因此,验证了假设1和7,对Keep具有的有用性感知与对Keep总体满意度和对Keep软件持续使用意愿间存在着正面和积极的影响,且影响程度表现非常显著。
(2)感知易用性与满意度、持续使用意愿的关系
通过对上表数据展开的分析可得,对Keep是否容易使用的感知与对Keep的总体满意度、对Keep软件持续使用意愿间存在着显著正相关,且显著程度极高。表明用户容易被Keep简约风的页面所吸引,功能清楚、易于操作的优点让用户体验到了感知效果。也就是说Keep的功能设计、美术表现、视频内容等诸多方面的情况变化都会影响到用户对Keep的使用感受,因此,Keep必须关注用户对Keep是否容易使用的感知,以客户诉求为出发点进行软件设计和优化。
因此,验证了假设2和8,对Keep是否容易使用的感知与对Keep总体满意度、对Keep软件持续使用意愿间存在着正面和积极的影响,且影响程度表现非常显著。
(3)感知易用性与感知有用性的关系
通过对上表数据展开的分析可得,对Keep是否容易使用的感知与对Keep具有的有用性感知间相关性系数值表达为0.584**,且显著性水平小于0.01,表明感知易用性与感知有用性为中等正相关。说明Keep简洁明了的页面和操作方便的优势也对用户通过Keep获取运动方法有一定的影响。因此,Keep平台要加强易用性与有用性之间的联系,在功能不断完善和优化的同时要兼顾软件和功能的直观性和易用性,并且可以更有效的定制个性化健身方案,从而刺激持续使用。
因此验证了假设3,感知易用性正向影响用户有用性的感知。
(4)感知社交性与满意度、持续使用意愿的关系
由上表可知,对Keep具有的社交属性感知与对Keep总体满意度间相关系数值表达为0.532**,与此同时,对Keep具有的社交属性感知与持续使用意愿间相关系数值表达为0.541**,则三者间的p值表现都比0.01要更低,表明感知社交性与两个变量间相关系表现为正相关,但显著性一般。现代年轻人不只是为了运动,社交也是主要的,通过向好友运动邀请、线下约跑等多种社交形式来扩大交际圈,从而大力影响Keep的总体满意度。因此,Keep应该重视社交性,根据用户的需求拓展社交功能,以不同的形式提高用户运动的积极性,大大增加用户的满意度。
验证了假设4和9,对Keep具有的社交属性感知对Keep满意度、用户持续使用keep软件的意愿间相关性表现为正相关,但显著性一般。
(5)感知信任满意度、持续使用意愿之间的关系
通过对上表数据展开的分析可得,感知信任与对Keep总体满意度的相关系数值表达为0.683**,与对Keep软件持续使用意愿相关系数值表达为0.569**,且P值均小于0.01,说明感知信任与满意度之间存在强正相关关系,感知信任与持续使用意愿则为中等正相关。这说明Keep用户在使用Keep时,外界的干扰对用户的Keep持续使用意愿会有左右效果。如果Keep对外形象良好,口碑颇佳,朋友圈内的亲友就会积极和主动地向用户分享和推荐Keep,而这种获知渠道和方式更容易让用户产生信任感,也更容易接受Keep的功能和内容。口碑效应能够强烈影响到用户的持续使用意愿。基于此,Keep要加强形象塑造和口碑建设,严格筛查上传视频的内容,保证视频的有效质量,充分得到用户的信任,并愿意一直使用。
因此,验证了假设5和10,对Keep信任程度感知能够正向影响对Keep总体满意度和对Keep软件持续使用意愿。
(6)感知风险与持续使用意愿的关系
通过对上表数据展开的分析可得,对Keep包含的风险感知与持续使用意愿间相关系数值表现为0.470**,且P值均小于0.01,这说明二者间的相关性表现为正相关,且显著性一般。消费者使用Keep时,Keep会要求用户提供个人信息才能进行登录,这些信息包括手机号等,还包括部分情况下的地理位置信息,这都可能让消费者面临一些网络和现实风险,包括个人隐私外泄带来的潜在人身危害或财务损失等。因此,Keep平台要降低风险,确保信息安全,从而消除用户顾虑,确切提高客户认可度。
因此,验证了假设6,对Keep包含的风险感知对持续使用意愿存在着负面和消极的影响,且影响程度表现非常显著。
(7)满意度与持续使用意愿的关系
通过对上表数据展开的分析可得,对Keep总体满意度与对Keep软件持续使用意愿间相关系数值表现为0.800**,且P值均小于0.01,充分表明二者间为极强正相关。在用户使用Keep后认为该运动APP能够充分满足自己的运动需求,有普通课也有定制会员课,并且Keep商城为用户准备了各种运动装备,一站式服务满足了各种需求,为生活提供了相应的帮助。也就是说当用户对Keep满意度越高,用户持续使用意愿越强烈。因此,Keep要重视用户的满意度,想法设法满足用户的需求,不断更新平台的内容,让用户对Keep爱不释手。
验证了假设11,对Keep的总体满意度对用户持续使用意愿存在着正面和积极的影响,且影响程度表现非常显著。
4.5 回归分析
进行回归分析的目的是为了对自变量和因变量之间相关性建立描述表达,本文研究使用的具体方法为多元线性回归。具体分析如下。
4.5.1满意度与其相关因素的回归分析
表4-7满意度回归分析模型参数
模型摘要b | |||||||
模型 | R | R 方 | 调整后 R 方 | 标准估算的错误 | 德宾-沃森 | F | 显著性 |
1 | .797a | 0.636 | 0.629 | 0.37001 | 1.627 | 93.622 | 0.000b |
a预测变量:(常量), 感知社交性, 感知风险, 感知易用性, 感知有用性, 感知信任 | |||||||
b 因变量:满意度 |
表4-8 满意度回归结果
系数a | ||||||||
模型 | 未标准化系数 | 标准化系数 | t | 显著性 | 共线性统计 | |||
B | 标准错误 | Beta | 容差 | VIF | ||||
1 | (常量) | 0.712 | 0.157 | 4.538 | 0.000 | |||
感知有用性 | 0.385 | 0.047 | 0.427 | 8.23 | 0.000 | 0.504 | 1.983 | |
感知易用性 | 0.135 | 0.047 | 0.147 | 2.868 | 0.004 | 0.516 | 1.939 | |
感知风险 | 0.045 | 0.049 | 0.05 | 0.911 | 0.363 | 0.449 | 2.228 | |
感知信任 | 0.206 | 0.06 | 0.214 | 3.449 | 0.001 | 0.351 | 2.846 | |
感知社交性 | 0.078 | 0.034 | 0.112 | 2.300 | 0.022 | 0.575 | 1.74 | |
a 因变量:满意度 |
由表4-7可知,模型的拟合度R方为0.629,拟合度较好。F=93.622,p<0.05,换言之,回归模型的表达性较为显著,这也说明因变量出现的变异情形能够被另一种变量也就是自变量进行预测,且该预测被证明有效,结论正确率高达九成九。
(1)感知有用性
由表4-8可知,感知有用性与满意度的回归系数为0.385>0,p=0.000<0.05,表明感知有用性显著正向影响满意度。说明用户在Keep上获取知识、寻找运动方法之后,健身效果等能够满足客户的心理诉求和预期,Keep在给用户带来愉快的使用体验的同时还给用户提供了超出预期的收益,因此用户在对Keep具有的有用性感知方面的评价比较高,这意味着用户对Keep软件本身的满意度也随之水涨船高。基于此,Keep要尽量提高用户的功能性等多方面的诉求满足,提高满意度。验证了假设1,感知有用性对用户满意度具有显著正向影响。
(2)感知易用性
由上表可知,感知易用性与满意度的回归系数为0.135>0,p =0.004<0.05,感知易用性正向影响满意度,但对满意度影响并不显著,在使用过程中 APP界面简洁明了与否,可能对用户来说并不是主要的吸引力。因此,Keep平台要重视易用性,增强Keep的吸引力,做到让用户离不开Keep。验证了假设2,感知易用性对用户满意度具有显著正向影响。
(3)感知社交性
由上表可知,感知社交性与满意度的回归系数为0.078>0,p =0.022<0.05,说明感知社交性正向影响满意度。说明对Keep具有的社交属性感知对对Keep的总体满意度不存在明显的影响,通过分析可知,这是因为Keep用户的使用初衷绝大多数是仅仅是为了进行身体锻炼,只有极少部分用户会在锻炼之余兼顾社交需求,因此他们对Keep具有的社交属性感知并不在意,感受也不强烈,也不会因为该方面的情况影响到到对Keep的总体观感和满意度。因此,Keep要重视用户的社交体验,不断更新社交功能,提高满意度。验证了假设4,感知社交性对用户满意度具有显著正向影响。
(4)感知信任
由上表可知,感知信任与满意度的回归系数为0.206>0,p =0.001<0.05,说明感知信任显著正向影响满意度。这说明Keep用户在使用Keep时,外界的干扰会对用户是否要持续使用Keep表示犹豫。因此,提高用户对Keep的信任尤为重要,用户对Keep信任程度越高,满意度就越强。验证了假设5,对Keep信任程度感知对Keep的总体满意度存在着正面和积极的影响,且影响程度表现非常显著。
综上所述,对Keep总体满意度存在着最大影响的几个变量依据影响大小进行排列,分别为对Keep具有的有用性感知,之后为对Keep信任程度感知,再之后是对Keep具有的社交属性感知。因此,验证了假设1、假设2、假设4和假设5,对Keep具有的有用性感知、对Keep是否容易使用的感知、对Keep信任程度感知、对Keep具有的社交属性感知都会对用户满意度产生程度不一的正向影响。
4.5.2持续使用意愿与相关因素的回归分析
表4-9持续使用意愿回归分析模型参数
模型摘要b | |||||||
模型 | R | R 方 | 调整后 R 方 | 标准估算的错误 | 德宾-沃森 | F | 显著性 |
1 | .829a | 0.687 | 0.68 | 0.34551 | 2.199 | 97.767 | .000b |
a预测变量:(常量), 满意度, 感知社交性, 感知风险, 感知易用性, 感知有用性, 感知信任 | |||||||
b 因变量:持续使用意愿 |
表4-10 持续使用意愿回归结果
系数a | ||||||||
模型 | 未标准化系数 | 标准化系数 | t | 显著性 | 共线性统计 | |||
B | 标准错误 | Beta | 容差 | VIF | ||||
1 | (常量) | 0.452 | 0.152 | 2.974 | 0.003 | |||
感知有用性 | 0.09 | 0.049 | 0.099 | 1.84 | 0.047 | 0.402 | 2.485 | |
感知易用性 | 0.188 | 0.045 | 0.203 | 4.202 | 0.000 | 0.5 | 1.999 | |
感知风险 | -0.024 | 0.046 | -0.027 | -0.518 | 0.046 | 0.447 | 2.235 | |
感知信任 | 0.086 | 0.057 | 0.089 | 1.505 | 0.034 | 0.336 | 2.972 | |
感知社交性 | 0.087 | 0.032 | 0.124 | 2.717 | 0.007 | 0.564 | 1.774 | |
满意度 | 0.615 | 0.057 | 0.612 | 10.781 | 0.000 | 0.364 | 2.747 | |
a 因变量:持续使用意愿 |
由表4-9可知,模型的拟合度R方为0.68,拟合度较好。F=97.767,p<0.05,表明回归模型显著,说明自变量可以有效预测因变量的变异。
(1)感知有用性
由上表4-10可知,对Keep具有的有用性感知与对Keep软件持续使用意愿的回归系数表达为为0.09>0,且P值小于0.05,该数据充分说明对Keep具有的有用性感知能够正向影响到Keep用户持续使用意愿,通常来说前者提升1,后者受到影响就会提升0.09,但虽然存在正向影响,但影响程度表现并不显著,这一数据表现也意味着Keep用户本身就属于热衷于锻炼的那一类人群,因此对他们来说,软件内的训练资源并不是主要的吸引力,因此,Keep要充分了解用户的不同需求增加吸引力,提高客户留存。验证了假设7,对Keep具有的有用性感知对Keep用户持续使用意愿存在着正面和积极的影响,且影响程度表现非常显著。
(2)感知易用性
由表4-10可知,感知易用性与持续使用意愿的回归系数为0.188>0,p=0.000<0.05,说明感知易用性显著正向影响持续使用意愿。说明Keep用户的感知易用性越高,使用态度越正向;反之,放弃使用的可能性越大,良好的易用性是增强用户对Keep持续使用的有效方式。因此,Keep要重视易用性,增强Keep的吸引力,强化用户对Keep的依赖,让用户离不开Keep。验证了假设8,对Keep是否容易使用的感知对Keep用户持续使用意愿存在着正面和积极的影响,且影响程度表现非常显著。
(3)感知社交性
由表4-10可知,感知社交性与持续使用意愿的回归系数为0.087>0,p=0.007<0.05,说明对Keep具有的社交属性感知能够对Keep用户总体满意度造成一定程度的正面影响,但与此同时,对Keep具有的社交属性感知却对Keep用户持续使用意愿所能够产生的正面影响表现也仅为一般,感知社交性不强,这也跟用户对Keep的使用动机有关,最初用户是为了锻炼身体而选择使用,社交并不是主要的动机,所以对持续使用意愿的影响也就不显著。因此,Keep应该重视社交性,根据用户的需求拓展社交功能,以不同的形式大大提高用户运动的积极性,刺激持续使用意愿。验证了假设9,对Keep具有的社交属性感知对Keep用户持续使用意愿存在着正面和积极的影响,且影响程度表现非常显著。
(4)感知信任
由表4-10可知,感知信任与持续使用意愿的回归系数为0.086>0,p=0.034<0.05,说明感知信任正向影响持续使用意愿。说明用户对Keep的信任程度越高,对外形象越好,外界口碑越佳,会对用户持续使用意愿带来强烈的推动和促进效用。基于此,Keep要树立和维护良好的形象和口碑,严格筛查上传视频的内容,保证视频的有效质量,充分得到用户的信任,并使他们愿意一直使用。验证了假设10,感知信任对用户持续使用意愿存在着正面和积极的影响,且影响程度表现非常显著。
(5)满意度
根据表4-10数据展开分析可得,对Keep总体满意度与对Keep持续使用意愿回归系数表达为为0.615,且P值小于0.05,该数据充分说明对Keep的总体满意度能够对Keep用户持续使用意愿存在着正面和积极的影响,且影响程度表现最为显著,影响效果也最为强烈,由此可见,满意度是维系用户留存的关键性因素。当用户在使用Keep过程中获得满意的体验或觉得其对生活和锻炼有一定的帮助和益处,都会促使用户继续使用Keep。因此Keep平台要特别重视用户满意度的重要性,。验证了假设11,满意度对用户持续使用意愿具有显著正向影响。
(6)感知风险
由表4-10可知,感知风险与持续使用意愿的回归系数为-0.024,p<0.05,说明感知风险显著负向影响持续使用意愿。说明用户在使用Keep前会存在一定的风险预期,他们明白使用Keep有一定的信息等方面的风险,如果风险预期比较高就会难以接受进而降低使用意愿,由此可见,对Keep包含的风险感知会极大削弱和降低用户的使用意愿。因此要想用户持续使用Keep,平台就需要降低风险,确保用户的个人隐私信息不会被随意泄露出去,努力消除用户心中的疑虑。验证了假设6,感知风险对持续使用意愿具有负向作用。
综上,对持续使用意愿影响最大的是满意度,其次是感知易用性。验证了假设6感知风险对持续使用意愿具有负向作用,假设7-11对Keep具有的有用性感知、对Keep是否容易使用的感知、对Keep包含的风险感知、对Keep信任程度感知、对Keep具有的社交属性感知、对Keep总体满意度都对用户持续使用意愿存在着正面和积极的影响,且影响程度表现非常显著。
4.5.3 回归分析小结
本小节采用多元线性回归分析变量关系,但纯文字表述不够直观,为了让结果显示更具直观性和立体性,将其整理为模型路径图,具体详情可见图4-1。
图4-1 回归分析模型路径图
5研究结论与展望
5.1 研究结论
基于第二章的理论探讨,构建了基本的理论前提,并在此前提下在第三章展开的实证设计,本文以期望确认模型为基础,结合感知有用性理论、感知易用性理论等,对假设模型进行扩展和延伸,最终形成了本文研究KeepApp用户持续使用意愿的概念模型。
在研究过程中,为了确保Keep用户持续使用课题研究结果具有可靠性和有效性而着重关注样本数据,对此展开信度和效度分析,从二个方面的结果来看,信度表现显著良好,而效度表现也同样显著良好,据此展开继续分析。之后对模型中的变量情况展开研究,为了确定它们之间的关联和影响而进行了相关性验证和分析,结果为相关性表现较为显著,综上所见,本文所涉及假设全都通过验证。接着对样本各种变量又展开回归分析,基于前面的分析和论述,验证前文所提出假设成立与否,其中所得检验结果具体可概述为以下几点:
本研究中对用户持续使用意愿的影响因素有六个,主要涉及对Keep具有的有用性感知、对Keep是否容易使用的感知、对Keep包含的风险感知、对Keep信任程度感知、对Keep具有的社交属性感知、对Keep总体满意度、对Keep软件是否具有持续使用意愿;对Keep总体满意度直接影响和作用到对Keep软件是否具有持续使用意愿这一项。感知有用性正向影响满意度,且对满意度的影响最大。说明Keep是真正的给用户带来了独立和积极的精神效益,用户对在运动过程中Keep的表现和使用感都非常满意,促使让用户提高继续使用Keep运动的意愿。对Keep是否容易使用的感知和对Keep总体满意度这两个因子与持续使用意愿之间存在一定程度正相关,但并不特别显著,也有正面影响但也不突出。持续使用Keep的用户大多原本都是规律健身或对运动较为喜爱的人群,对他们而言,APP界面结构设计简洁明了与否,对用户来说可能并不是主要的吸引力,而有用的运动资源利用率越高,就会越感到满意。感知社交性与满意度、持续使用意愿之间存在正相关关系,有正向影响但也不突出,经过分析后认为,这可能是因为用户下载Keep的初衷仅仅只是为了锻炼,仅有极少部分用户抱持着锻炼之余寻找伙伴和朋友的目的,因此大部分用户对Keep具有的社交属性感知并不显著,而社交与满意度有一定关联,多方面因素造成对Keep总体满意度对持续使用意愿影响同样不突出。对Keep信任程度感知与对Keep持续使用意愿存在显著影响关联,如信任感知表现为正面和积极,则会显著提升对Keep持续使用意愿,如信任感知表现为负面和消极,则会显著降低对Keep持续使用意愿。在使用APP过程中,Keep会自动记录和收集用户个人基本信息,且用户在户外使用时还能显示具体定位,出于风险考虑,有部分用户可能会因此降低Keep使用频率。基于此,提高用户对Keep的信任尤为重要,用户对Keep信任程度越高,持续使用的意愿就越强。满意度与对Keep持续使用意愿存在显著正相关,且影响是显著正向的,其中对Keep总体满意度的回归分析系数值显示为0.615,从该数据可知,能够对用户持续使用意愿起到举足轻重影响的因素是对Keep总体满意度。Keep之所以能拥有高的满意度,是因为他懂得用户的需求,想法设法满足需求,一站式的服务为生活提供了便利以及相应的帮助,加深用户对Keep的喜爱度和依赖度,进而提高满意度,这些都将对用户持续使用意愿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
5.2对策建议
立足于本文对Keep用户持续使用意愿的调查和分析,提供一些参考和对策。
针对前面所提及的检验结果的前一二项,建议可以通过对Keep的功能完善尤其是运动服务方面的功能,来提高用户对Keep总体满意度,进而实现对Keep软件持续使用意愿的全面提升。对于用户来说使用运动类App最初的目的依然是通过运动、健身的方式提高身体素质或保持身体健康。因此,Keep需要始终保持对核心运动功能的高度关注,让用户从中获得更多元化的运动体验,及更具趣味性和互动性的使用体验,满足用户多样化运动诉求。Keep的管理层也有着明确而清晰的功能优化路线,不断丰富功能的涵盖率,从最初的日常锻炼如行走,跑步等进行记录,到现在已经包括为了形式更为丰富的运动项目如搏击操等,甚而还扩展到了运动训练、运动辅导等领域,契合当代年轻人诉求的运动类APP。针对第三点,注重易用性。对Keep是否容易使用的感知对感知有用性的影响较显著,对Keep具有的有用性感知又与对Keep总体满意度、对Keep软件持续使用意愿两者间的影响关系都表现为显著正向,由此可见,对Keep是否容易使用的感知能够对对Keep软件持续使用意愿带来间接性影响。这就对Keep在进行软件设计和优化时,要注重产品操作的简便性,及对界面功能区分的明确便捷性,并且可以更有效的定制个性化健身方案,从而刺激持续使用。针对第四点,通过充分利用社交功能来提高用户满意度和持续使用意愿。在全民社交时代, Keep将不断更新,在运动功能不断扩展和完善的同时也不能完全忽略对社交性的追求,如可以增设邀请好友一起加入某项运动的功能,或运动成果分享功能等,这种社交属性的功能增添,从实务中来看,能够有效提升用户的运动积极性,进而也就带动了用户对Keep持续使用的积极意愿。针对第五点,要强化对内部课程等方面内容的监管,形成良好的口碑。基于Keep软件所具有的网络特性和模式特征,其所依赖的用户增长路径是以低成本流量获取,充分利用各种类型社会媒介,这就导致多种问题出现,包括但不限于视频内容涉及造价、训练课程难以保证质量等。对这些软件内容缺乏有效监管,长期下来会导致用户信任度和认可度下降,平台口碑和形象逐渐趋向负面。平台需要注重口碑影响,实行口碑营销。
5.3研究局限与展望
第一,本次调查过程中所涉及到的被调查对象中女性占比与Keep实际用户中女性占比存在一定的差距,样本中女性占比为69%,而根据公开数据,Keep实际女用户占比为74%,因此在针对性测量方面虽然已经基本达到标准线但还存在一定改善空间。在以后研究中,可以根据Keep用户实际分布情况,对更大范围更精确比例的样本展开研究,让数据及基于此的最终分析结果更具有代表性和广泛性。
第二,前面提及用户针对性测量方面尚且存在较大完善余地,除了考虑性别因素外,还需要考虑Keep用户既往锻炼习惯、个人教育和成长背景等多方面因素,并在研究中进行综合考虑和衡量,还需要进一步深入分析KeepAPP的用户使用意愿的影响因素。
第三,本文作者对SPSS26.0的使用方面并不具备完全熟练度,因此在数据处理过程中,难以对各项指标进行彻底而有效的完善,具体表现在问卷中涉及到对Keep是否容易使用感知相关内容的测量项只有2个题目,也导致后续的KMO值仅仅只达到了0.5,在效度检验中勉强过关,因此本文存在问卷设计考虑不够周全,数据分析过程存在严谨性和专业性有所欠缺的情况,需要在今后的研究进行完善。
最后,本文中所构建的结果模型尚且存在较大进步空间,这主要是因为最终拟合度数值表现不佳,仅有0.629,与此同时,在现实情况中还存在着其他众多能够对Keep用户持续使用意愿产生和施加影响的因素,可以进一步展开分析,完善现有模型。
参考文献
- 易观千帆.2020年运动健身App商业化研究报告[EB/OL]. 2020-05-18.
- 比达咨询.运动健身一季度报告:用户健康意识提升,云健身用户今年将达2.6亿[EB/OL]. 2010-06-03.
- 易观千帆.Keep产品分析报告[EB/OL]. 2018-08-10.
- 李成杰,李露. 运动APP用户体验结构研究[J]. 包装工程,2020(8):128-133.
- 谌涛,谢徽音. 基于KANO模型的健身类APP用户满意度实证研究[J]. 2020(11):38-41
- 马彦隽. 跑步类APP用户使用满意度的实证研究[D]. 上海体育学院,2020.
- 刘辛丹,吕兴洋,任飘然. 运动健身APP用户采纳行为研究——PESE行为模型[J]. 企业经济,2017,36(11):48-54.
- 衣海永,田钰佳. 媒介融合背景下运动健身APP的现状与趋势研究[J]. 当代体育科技,2018,8(04):198+200.
- 杨子凡,李凯洋. 全民健身背景下的体育健身类APP用户体验研究[J]. 运动精品,2019(02):38-39.
- Delone W H,Mclean E.R.The DeLone and McLean Model of Information Systems Success:A The-Year Update[J]. Journal of Management Information Systems,2003,19(4):9-30.
- 孟猛. 移动社交媒体用户持续使用行为研究[J]. 现代情报,2018(01):5-18.
- 闫晓楠,田剑.旅游类APP用户持续使用意愿影响因素分析[J]. 江苏科技大学学报,2019(03):95-102.
- 周沛,伏苏云, 赵越春.购物类APP用户持续使用影响因素的实证研究[J].南京师范大学报,2020(02):140-148.
- 崔洪成,陈庆果. 移动健身App用户持续使用意愿研究[J].首都体育学院学报,2020(01):75-81+96.
- 付莹,侯欣洁.抖音短视频用户使用意愿的影响因素研究[J].科教望潮,2020.
- 骆意. 基于TAM的大学生移动健身APP使用影响因素的实证研究[J]. 首都体育学院学报,2017,29(01):72-77.
- 王若楠,柳亚奇,刘宇. 基于期望确认理论的运动APP持续使用模型建构[J]. 体育成人教育学刊,2017,33(06):56-60.
- 林瑶瑶,魏雪蕊.运动健身APP用户持续使用影响因素的研究[J].数学的实践与认识,2019(04):61-65.
- 郑樟鹏,用户体验视角下影响旅游预订类移动应用程序(APP)持续使用意愿的实证研究[D].浙江工商大学, 2018.
- Taylor, Francis. What Catalyses Mobile Apps Usage Intention: An Empirical Analysis[J].Industrial Management and Data Systems,2015,115(7):1269-1291.
- 殷猛,李琪. 整合ECT和IS成功理论的移动APP持续使用意愿研究——以健康APP为例[J].大连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7(1).
- 葛绿雪.大学生运动类APP的使用意向及影响因素调查研究[D].成都体育学院,2018.
- BAUER R A. Consumer behavior as risk taking[C]//New York: Pro-ceeding of the 43rd Conference of the American Marketing Association, 1960.
- 孙晋海,蔡捷,李拓建.基于双因素理论的运动健身 APP 用户使用意愿研究[J]. 体育学刊,2019,26(05):71-78.
- 董庆兴,周欣,毛凤华,张斌. 在线健康社区用户持续使用意愿研究基于感知价值理论[J]. 现代情报,2019(03):3-14+156.
- 邢炜焱.学术虚拟社区可持续知识共享的影响因素研究[D].河北大学,2017.
- 曹南燕,曾艳等.心理类APP用户持续使用意愿的影响因素探析——以“壹心理”为例[J].统计与管理,2020(4):83-88.
- 孙长瑞, 山东省大学生运动类APP持续使用意愿影响因素研究[D]. 曲阜师范大学,2019.
- 朱一梅,大学生健康APP持续使用意愿影响因素研究[D]. 郑州大学, 2019.
- 吴冰, 王毓芳.移动健身APP持续使用的影响因素研究[J]. 软科学,
- 2019(33):87-92.Oliver R L. A conceptual model of service quality and service satisfaction: Compatible goals, different concepts[J]. Advances in Services Marketing & Management,1993(2):65-86.
附录
“Keep App的用户持续使用意愿研究”调查问卷
亲爱的朋友:
您好!
万分感谢您的参与,本次调查主要目的是了解您对Keep这款运动类App的了解情况和使用感受,本次调查内容和数据都将用于本人毕业论文研究,不涉及个人隐私,对数据内容和使用持中间立场,希望能够按照您的内心意愿和实际情况进行填写,唯有于此,才能更本研究更严谨和科学,感谢您的理解和支持。
第一部分基本信息
1、您的性别类属于:
A.男性 B.女性
2、您的年龄属于下列哪个区间:
A.未成年 B.年龄区间18岁到25岁 C.年龄区间26岁到35岁 D.年龄区间36岁到45岁 E.年龄区间45岁以上
3、您当前的工作情况:
A.学生 B.普通员工 C.非固定职业者 D.其他
4、您当前的收入情况:
A.学生还没有固定收入来源 B.月收两千以下 C.月收两千到四千 D.月收四千到六千 E.月收六千以上
5、您用过Keep这款运动App:
A.是 B.否(跳转)
6、您对Keep使用次数和频率表现
A. 每周比较少一两次 B.每周比较频繁三四次甚至更多 C.次数很少偶尔使用每月一两次D.很偶尔才会运动,时间随意 E.对运动不感兴趣
第二部分 用户持续使用意愿研究:下述问题主旨为您对Keep的看法。请您根据您的使用感受进行评分,并在相应的选项选择,所有选项无对错之分。
1.感知有用性
完全不同意 | 不同意 | 一般 | 同意 | 非常同意 | |
Pu1 Keep可以帮助我养成良好的运动习惯 | |||||
Pu2 Keep可以为我提供很多科学的健身方法 | |||||
Pu3 Keep可以激发我的运动激情 | |||||
Pu4 Keep对我的生活很有用 |
2.感知易用性
完全不同意 | 不同意 | 一般 | 同意 | 非常同意 | |
Pe1Keep功能清楚、易于操作 | |||||
Pe2 Keep可以为我定制个性化健身方案 |
3.感知风险
完全不同意 | 不同意 | 一般 | 同意 | 非常同意 | |
Pr1不担心Keep会泄露我的个人隐私信息 | |||||
Pr1使用Keep不会给我带来潜在损失 | |||||
Pr1我跟Keep教练网络沟通效果不错 | |||||
Pr1出现问题可以及时联系到客服 |
4.感知信任
完全不同意 | 不同意 | 一般 | 同意 | 非常同意 | |
Pt1Keep会考虑用户的习惯爱好 | |||||
Pt2 Keep会考虑到用户的利益 | |||||
Pt3 Keep上的视频有质量保证 |
5.感知社交性
完全不同意 | 不同意 | 一般 | 同意 | 非常同意 | |
Ps1 通过Keep我可以结交很多志同道合的朋友 | |||||
Ps2通过Keep能够帮助我和老朋友进行互动 | |||||
Ps3总的来说,Keep扩大了我的社交圈 |
6.满意度
完全不同意 | 不同意 | 一般 | 同意 | 非常同意 | |
Sa1我认为使用Keep是个明智的选择 | |||||
Sa2整体上,我对Keep提供的信息和服务感到满意 | |||||
Sa3 Keep满足了我的心理期望 |
7.持续使用意愿
完全不同意 | 不同意 | 一般 | 同意 | 非常同意 | |
CI1今后我会继续使用Keep | |||||
CI2 Keep是我日常使用必不可少的软件之一 | |||||
CI3我愿意继续通过Keep获取信息和服务 | |||||
CI4我愿意推荐他人使用Keep |
请对Keep提出建议:
1、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文章版权申述”(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18735597641(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2、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投稿,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
原创文章,作者:写文章小能手,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447766.cn/chachong/7218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