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在21世纪之后,社会经济迅速发展,人们的生活水平也得到了显著的提升,人们对于精神文化的需求越来越高,有效地促进了旅游行业的发展,当前旅游行业已经成为了地区经济发展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而在旅游业发展的过程当中,历史文化特色景区成为旅游业的一项新型景区,历史文化特色景区将地区的传统文化和旅游文化充分的结合起来,同时还带动了地区商业文化的发展,因此受到越来越多地区XX的关注。作为城市游想的重要承载体和城市旅游发展到一定阶段的重要产物,正在逐步发展壮大。城市是以人为中心的一个综合环境,所以在城市发展过程当中,必须要充分的结合公众的实际需求,为公众提供更加全面和完善的城市服务,这样才能够增强公众对于城市的粘性,同时在公众的更新发生需求时,城市也需要及时的进行更新和发展,与公众的动态需求变化相匹配。但是通过对以往城市更新的实际情况进行分析,可以了解到,在此前城市更新过程当中,并没有充分的结合公众的满意度和实际需求,只是将改善环境作为城市更新的一个重要工作,忽略了公众对于城市更新项目的态度和满意度,这在一定程度上就会降低公众对于城市的依赖度。因此,未来城市在更新项目的过程当中,需要从公众的角度出发,以满足公众的实际需求为目标,这样才能够充分的发挥城市更新的意义和作用。
在本次研究过程当中,结合满意度理论,分别从四个不同的角度分析了城市更新项目与公众满意度之间的影响关系,并且探讨了影响公众对于城市更新项目满意度的主要因素,为进一步增强城市更新过程当中公众的满意度提供有效的依据,同时也能够为XX职能部门转变传统的城市规划理念,加强对于公众满意度和需求的重视,提升城市更新价值奠定基础。
【关键词】历史文化特色街区、城市更新、公众满意度
引言
在21世纪之后,社会经济迅速发展,人们的生活水平也得到了显著的提升,人们对于精神文化的需求越来越高,有效地促进了旅游行业的发展,当前旅游行业已经成为了地区经济发展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而在旅游业发展的过程当中,历史文化特色景区成为旅游业的一项新型景区,历史文化特色景区将地区的传统文化和旅游文化充分的结合起来,同时还带动了地区商业文化的发展,因此受到越来越多地区XX的关注。在中国经济发展的过程中,也充分的带动了杭州的经济发展,使杭州进入新一线城市之列。《中国城市更新2017年年报》中指出,在当前城市建设用地日趋紧张加之城市内部空间结构优化升级的问题指导下,我国各大城市相继开展了符合自身特点的城市更新路径,包括城中村改造、棚户区改造、老城区功能提升及复苏等,部分一线大城市还相继颁发了地方性城市更新政策。[1]
伴随着城市更新项目的继续深入推进,需要对实施后的更新项目进行评价反馈,然而当前的城市更新评价反馈刚刚起步,缺乏明确的评价标准与完善的评价体系,要分析历史文化特色街区对于公众的吸引力,就需要从游客满意度这一方面入手,这样能够充分的展现出历史文化特色街区的旅游竞争力和发展力,同时也能够为相关部门出台政策提供依据,有效的增强旅游管理水平,提高旅游服务质量,为促进旅游行业的长远发展奠定基础。
杭州市的历史文化特色景区,在我国具有较强的影响力和吸引力,同时也是我国发展最早的历史文化特色景区,杭州历史文化特色景区在实际发展过程当中就是充分的结合了城市发展的实际情况,根据地区的文化内涵和建筑特色,充分的融合了地区文化、社会和商业,形成了一个完整的特色商业街,这也是我国极具代表性的城市游憩空间设计的代表。杭州的历史文化特色街区,在我国商业街发展当中具有较强的影响力,同时也是我国发展最早的一批历史文化特色商业街,在国内的发展水平相对较高,处于国内商业街发展领先地位。从一方面来看,杭州市历史文化特色街的发展时间较短,从另外一方面来看,杭州市是我国历史文化特色街区发展水平最高的一个城市,早前就已经发展挂牌了较多的特色商业街,在国内居于领先位置。与其他城市的历史文化特色街区发展情况相比较来看,杭州市的历史文化特色街区在实际发展过程当中具有较强的代表性和指导性,杭州历史文化特色街区发展了近十年的时间,在空间特色和空间规律上都具有较强的代表性,因此,针对杭州历史文化特色街区展开深入的研究和探讨,为其他城市发展历史文化特色街区提供了重要的参考。
研究游客对杭州清河坊历史文化特色街区城市更新的满意度评价,通过实地调查法、内容分析法的研究方法,从建筑更新、文化底蕴、基础配置、配套设施四个方面,对清河坊历史文化特色街区在城市更新方面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提出改善措施。通过研究社会满意度的相关理论,收集和整理了国内外在文化街区这一方面的研究文献和资料,总结归纳了相关的研究成果与经验,选取杭州清河坊历史文化特色街区作为主要的研究对象,全面的分析该历史文化特色街区在实际发展过程当中所展现出来的特色,以及在发展时所存在的问题和缺陷,针对所提出的问题,制定具有针对性的优化对策和措施,为进一步提升杭州市清河坊历史文化特色街区的发展力和竞争力提供有效的参考,提出清河坊历史文化特色街区满意度提升方案。
一、城市更新相关理论及研究综述
(一)相关概念界定
1.城市更新
城市更新实际上是针对公众和居民的实际需求,对现代城市社会生活进行改造的一项活动。荷兰海牙在1950年正式召开了第一次城市更新研讨会,在此次会议当中,明确指出,城市更新是指能够有效改善城市,完善城市基础设施建设,提高居民和公众满意度的一项建设活动。
林华(2017)则认为社区更新应落实“以人为本”的理念,强调公众参与在社区微更新建设中的作用。[2]吴晓庆等(2015)认为作为承载着较多文化基因的历史地段,对其文化价值的研究更应聚焦于重塑地域的传统文化氛围,激发城市活力,优化城市功能。[3]邓堪强等(2016)强调微更新方式在历史文化街区中的重要作用。[4]邓神志等(2016)认为城市更新改造的实施机制应包括多部门参与协同调查、多途径引导公众参与、多方式指导更新改造、多主体进行改造监督四方面,开通公众参与的多种途径。[5]周舜珏(2016)以上海市杨浦区228街坊为例,提出城市更新的创新机制,并加强公众参与,充分考虑民生改善和地区诉求,做到以人为本。[6]张翀(2017) 以上海秀浜地区更新项目为例,分析和探讨了在城市项目更新过程当中,各利益相关方之间的相互影响关系,从而指出在更新项目时需要个方积极配合和参与,这样才能够确保地区更新项目工作的顺利开开。[7]
通过对国内外专家学者在城市更新这一方面的实际研究情况进行分析,可以了解到从21世纪初期,就有很多专家学者已经开始加大了对于城市更新这一方面的关注度,并且在很多文章当中也对城市更新这一概念做出了新的解释和分析,这充分说明了当前人们对于城市更新的重视度越来越高,同样也说明了目前还没有对城市更新这一概念做出一个相对统一和明确的界定。结合以上总结,本文将城市更新定义为在现有的可容纳规划的引导下,为了更好地适应城市发展,满足居民生活需求而进行的更新。
2.历史文化街区
如果在特定区域内具有较大规模的文物和历史建筑被保存下来,那么就能够充分的展现出该地区的历史文化特征,该区域也能够作为历史文化区,代表该区域的公共形象。其次,历史文化街区是与活动一致的场所形态,可以用不同的形式语言来阐述。它充满了活力,充满了人类的兴趣和活力。
1.历史文化街区的研究概述
通过对国外专家学者在历史文化街区这一方面的实际研究情况进行分析,可以了解到国外主要针对历史遗迹旅游领域展开研究和探讨。Frochot Isabelle(2008)建在对历史文化街区展开研究的过程当中,构建了文化遗产旅游开发模型[8]
通过对国内专家学者在历史文化街区这一方面的研究情况进行分析,发现国内主要集中在对于历史文化街区保护、管理、形势感知保护和空间保护等各方面展开研究。周磊、舒伯阳指出,当前旅游业在实际发展过程当中,要充分的考虑市场配套与文化传承,从而形成历史文化市场一体化的新格局,促进历史文化与经济的可持续发展[9]潘艳玲指出,在对历史文化街区形象进行评价的过程当中,需要从以下四个方面入手,即分别对历史文化街区的旅游服务、文化生活体验、旅游者个人因素以及建筑源征信这四个指标进行分析。[10]姚小梅(2013)指出历史文化街区旅游形象主要涵盖历史要素、文化要素以及个性特征要素等内容。[11]
2.历史文化街区满意度测评模型的相关研究
蒋艳选取了杭州小河直街历史街区作为主要的研究对象,分别从六个不同的方面分析了杭州小河直街历史街区的实际发展状况,以及居民对于该历史文化街区的满意度情况。[12]王亚辉(2013)选取了扬州东关街历史文化街区作为主要的研究对象,结合层次分析法对该历史文化街区的各项内容进行了分析,并且充分评估了游客对于该历史文化街区的满意度[13]
在对历史文化街区的游客满意度进行分析的过程当中,主要采用了ACSI指数模型来构建相应的测评模型,从而评估游客满意度。钱树伟在对顾客满意度进行分析的过程当中,构建的结构方程模型分别分析和探讨了历史文化与顾客的购物满意度和购物满意度的影响关系。[14]如吴忠,唐幼纯,王裕明选取了上海市多条商业街作为研究对象,构建了满意度模型,对上海市历史文化街区的游客满意度进行评估和测试,并通过实证研究反对商业区的顾客满意度进行分析。[15]此外,还有一些专家学者以广州市北京路作为调查对象,构建了期望差异模型,对游客满意度进行了评价[16]
因此,历史文化街区不仅要建立新旧建筑的视觉连续性和城市景观的和谐共生,更要追求充满文化内涵的城市场所,获得游客的心理认同和丰富的生活情趣。
3.公众满意度
1.游客满意度
游客满意度不仅包含游客对于旅游目的地的信息沟通和传递,同时,其他因素也会对游客满意度产生影响作用,通过对这些影响因素进行分析,能够有效的提升游客的满意度。
David Bowen(2001)在对影响游客满意度的因素进行分析的过程当中,将这些影响因素进行归纳和总结,从而指出,这些影响因素主要有几类不同的属性,分别为期望、绩效、情绪、公平、不一致、特性。[17]陈桓敦,李贤升(2003)表示,影响游客满意度的因素有主观因素和客观因素这两类,其中主观因素主要包含游客的旅游动机、游客的旅游偏好以及旅游次数等等;客观因素主要包括旅游地的信息、旅游地的服务设施以及交通状况等等。[18]
2.旅游地居民满意度
通过对国外在旅游地距离满意度这一方面的研究情况进行分析,可以了解到国外在游客满意度和旅游企业员工满意度的研究经验和成果相对较多,但是在旅游地区满意度这一方面的研究成果却相对较少,因为国外很晚才在旅游地居民满意度这一方面展开研究和分析,并且没有直接没有直接探讨和分析旅游地居民满意度,而是从旅游地居民的旅游发展态度和旅游影响感知这些方面展开研究,从而间接得出旅游地居民满意度的相关结论。
国内外在旅游地居民满意度这一方面的研究相对较少,因此,目前国内外均没有积累相对成熟的研究成果和经验。陈晓艳(2008)在对旅游地居民满意度展开研究的过程当中,选取了南京江心洲作为主要的研究对象,对该地区的农业旅游地居民满意度情况进行了调查和分析,为其硕士论文研究和撰写提供了重要的依据。[19]杨凯凯(2008)在实际研究过程当中,重点分析了乡村旅游对于旅游地居民社区满意度的影响作用,并且得出了相应的研究结论。[20]卢彦红(2010)在对旅游地居民满意度这一方面展开研究的过程当中,选取了惶都侗文化村作为实践研究对象,全面分析了在文化村发展过程当中,村寨社区居民对于旅游发展的感知和态度,从而分析存在居民的旅游满意度。[21]
(二)城市更新评价研究综述
1.国内城市更新评价研究
朱光亚(1996)沿用了西方对建筑遗产的评估思路,并结合国内现状,将历史建筑的综合价值分为历史价值、科学价值、实用价值和艺术价值。[22]梁雪春等人(2002)借鉴国外经验并依据中国国情,建立了人类活动、建筑、空间结构和环境分区四个层次的建筑遗产综合价值评价指标体系。[23]王恒(2014)在对历史文化街区进行分析的过程当中,选取了旅顺太阳沟作为主要的研究对象,构建了综合价值评价体系,并在综合价值评价体系当中引入了社会和环境价值等相关因素,并且利用层次分析法与模糊综合评价法,探讨和分析了该地区发展过程当中的价值体现,评价和分析了地区的多维价值。[24]徐泽(2016)以苏州市五大历史街区保护和更新项目为例,从经济、社会、环境这三个不同的方面,建立了综合效应评价指标体现,结合层次分析法,对该历史街区的更新项目和保护进行分析,从而评价在更新项目之后改历史文化街区的综合效益变化情况,探讨影响城市历史街区综合效益的重要因素。[25]张雨婷(2015)从功能因素、适性因素、环境氛围因素、管理因素四方面对历史街区改造进行使用后评价,并对横道河子镇展开实证研究。[26]陈漾等(2013)从空间、文化、社会、经济、设施五个维度对宁波三个历史文化街区进行商业化综合评估。[27]胡洋等(2017)从公众角度出发,以建成环境质量为切入点,对改造后的商业历史街区的建成空间进行综合评价,并从历史文化保护两个方面构建满意度评价指标体系。商业环境和服务水平,并通过分析得出影响整体满意度的主要因素。[28]
2.国外城市更新评价研究
城市更新评估长期以来都是各国XX、国际组织、专家学者研究的热点,相关学者也致力于构建一套合理可行的评估方法,但是因为城市在更新项目的过程当中需要花费较长的时间,并且在实际更新过程当中难以准确量化更新数据,所以无法构建相对准确和有效的更新项目评估体系和方法。
Hemphill等人(2004)对院校群体、职业专家两类研究对象进行调查,通过层次模型、德菲尔法等分析方法建立的5类指标、52个个体指标的评价体系对收集的样本数据进行评价。[29]Langstraat(2006)在Hemphill等人研究基础上进行拓展,对英国利兹市东海岸更新项目的效益变化情况进行分析,并且对其效益进行全面的评价,能够进一步补充和丰富城市项目更新的评价模型。[30]Lee(2008)采用时政研究法,对17个不同的城市更新项目的开展情况进行分析,这17个城市均是由XX所主导的更新项目,通过分析和评价城市更新项目的效益变化,能够充分的了解到城市更新的价值和作用。[31]Lee和Chan(2008)常用时政分析法制出了影响城市更新的几个重要因素,并且指出在于城市项目更新过程当中能够为进地区、环境和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32]之后Lee和Chan(2008)在整理和分析与城市更新的相关文献和资料的过程当中,总结和归纳的相应的研究成果和经验,结合层次分析法对城市更新项目进行分析和评价,并且指出了城市项目更新的六个重要原则。[33]Williams和Dair(2007)完善了城市更新棕地开发可持续性框架,以英国五个开发项目为例验证框架有效性,提出可持续是经济、社会、环境三者有机融合。[34]
二、杭州清河坊历史文化特色街区城市更新现状
(一)清河坊历史文化特色街区概况
杭州清河坊位于杭州的繁华地带,距离西湖数百米,占地面积为13.66亩,在本次研究过程当中,选取杭州市清河房历史文化特色街区作为主要的研究对象,因为该历史文化特色街区的保存较为完整,同时也是杭州的一个重要文化活动场所,对杭州经济发展具有重要的影响作用,此外,清河坊历史街区充分的涵盖了杭州的文化内涵,具有深厚的历史底蕴。随着时代的变革,它仍是在杭州市民心中独特的城市归属感,并在城市发展中发挥着商业功能和民俗文化。
2000年,清河坊更新改造工程正式拉开帷幕。杭州市清河坊主街在2001年十月份正式建成;随后,一直对清河坊进行改造和完善,在2004年十月建成高银街美食街。通过对杭州市清河坊历史文化特色街区的业态分布情况进行分析,可以了解到该历史文化特色街区仍然保留着老字号的牌坊,并且通过加盟和招租等方式,引入了大量与历史文化相关的项目,例如字画、工艺品以及旅游纪念品等等,吸引了大量的消费群体,也形成了具有杭州特色的贸易旅游街区。
表1-1清河坊更新改造周期表
分期 | 一期 | 二期 | 三期、四期 |
项目 | 河坊街 | 高银街 | 中山中路、大井巷 |
图示 | |||
建设期 | 2000年2月-2002年3月 | 2002年6月-2004年10月 | 2006年10月-2009年底 |
拆迁改造量/平方米 | 2.6万 | 1.8万 | 4.3万 |
总投资 | 1.5亿 | 1.6亿 | 5亿 |
定位 | 仿古特色旅游文化商业街区 | 以餐饮为主的商业街 | 时尚购物步行街
民俗风情一条街 |
(二)清河坊历史文化特色街区历史演变
1.空间范围演变
在南宋时期,张俊被封为清河郡王,而当时张俊的住宅就在当时的太平巷一带,所以后来也将这一带称为清河坊。当时,这一地区有许多商店、餐馆和茶馆,生意络绎不绝。该街区现有的古建筑大多建于明末清初的鼎盛时期。在宋代清河坊政治兴起,是当时杭州十分繁华的商业区,在清朝,清河坊成为杭州重要的商业聚集区,并在整个杭州具有较强的影响力和竞争力。随后,清河坊一直都是杭州最豪华的一个商业区,从宋代至今,就有很多百年老店集中在清河坊,这也是清河坊历史文化街区的一个特色。
20世纪末,在市民的呼吁和要求之下,XX加大了对于清河坊历史街区改造的重视度,并且提出要全面加大对于清河坊历史街区的改造和保护,随后正式对清河坊历史街区进行修复和保护。杭州市委、市XX对于清河坊的保护十分重视,定期对清河坊保护工程的实际情况进行监督和检查,并且结合清河坊的实际情况,调整了相应的规划和建设工作,确保保护工程的顺利开展。杭州市XX在2000年3月27日正式指出,将河坊街河大井巷命名为“清河坊历史街区”。
随着清河坊市场经济的不断提升,20世纪初,清河坊二期工程正式启动。杭州市XX在对清河坊历史文化特色街区进行改造和保护的过程当中,充分的吸取了国外在历史文化街区保护的相关经验和教训,积极采用更加科学和先进的保护办法,在保留清河坊街原始的建筑风格的基础之上,针对河坊街所遭受的破坏制定具有针对性的修缮措施和对策,并且严格的进行定点和合理布局,以保障河坊街保护和修缮工作的顺利开展。在对河坊街进行保护的过程当中,需要充分的结合杭州在清末民初的百年老字号品牌,并且将民族文化和中药文化的价值充分的发挥出来,展现出具有清和坊自身特色的文化内涵,增强对于游客的吸引力。
2.用地结构
清河坊历史街区是杭州老城区保存最完整的传统历史文化街区。目前这里有以中山中路和河坊街为要道的大小街道巷口共有16条。用地功能相互交错、用地多样且有序。清河坊街区内涉及的用地性质较为多样,主要以美食、零售、文物古迹、步行街等类型。交通组织和空间关系处理灵活,街巷曲度舒缓。从车道入口有很深的视觉感,使动静结合的视觉效果有很强的生活气息。此外,街区内许多商户也由于历史原因,历经多次交易转租,更新循环率高。
3.功能演变
杭州西湖博览会在2001年十月正式开幕,在西湖博览会开幕之后,清河坊历史文化街区又重新开放,在开放期间之内,清河坊立即恢复以往的繁荣,吸引了大量的旅游者,也成为了杭州旅游的一个热点。随后,越来越多的游客纷至沓来,希望能够一览清河坊历史文化特色景区的魅力和价值。
在20世纪初期,浙江省XX主导建立清河坊市场。整个街区的商业布局,除了保留该地区著名的老字号商铺,还有体现地方文化特色的字画,旅游纪念品和工艺品等等,该街区有近200多个与杭州市清河坊的历史文化相符合的项目,清河坊市场也逐渐成为市场经济的推动者。最近几十年,由于商业综合体的建设,电商网络的冲击,清河坊在更新项目中仍存在一系列包括经营模式、基础配置上的问题,但清河坊的地位无可撼动。
(三)清河坊历史文化特色街区更新现状分析
1.发展定位与文化内涵
清河坊承载着杭州发展记忆,是传统老字号的聚集地,将建筑文化、民俗文化、民间手工艺品等传统文化元素与现代商业文化交织在一起,从而形成能够充分展现本地特色文化的区域,这也是深受消费者喜爱和追捧的一个重要旅游场所。在清河坊历史文化街区当中,不仅延续了很多非物质文化遗产,同时还充分的展现出了该地区的劳动力和产业发展力。当前,清河坊历史文化街区逐渐形成了一定的规模,从调研来看,清河坊在保留该地区著名的老字号商铺的基础上,拓展出新颖的商业形态,品质较高,融合得恰到好处,适应现代消费者的需求,也吸引了更多慕名而来的游客。
受访者表示“目前清河坊除功能分区、基础配置需要进一步完善外,应进一步在挖掘其本身的历史文化内涵的基础上,加入现代元素,打造便民、体验式休闲旅游街区,”将商业文化与城市旅游相结合的清河坊历史街区,在2007年被评为中国首个4A级风景名胜区历史文化街区。
2.整体格局与建筑风貌
清河坊具有悠久的历史文化特点和内涵,同时,清河坊的历史建筑也具有较强的特色,能够充分地反映出民国时期杭州的建筑风格和城市布局,清河坊不仅包含明末清初的江南古城的商业建筑设计,同时还能够充分的展现出在清末民初时代当中,中西合璧建筑风格的独特性。
通过对清河坊的建筑风格和内部空间布局进行分析,就可以充分的展现出清河坊的历史形态特点,同时,在不同时期,清河坊的建筑风格和内部空间形式存在着较大的差距。例如在解放前期,除本地人之外,杭州清河坊所聚集的商人绝大多数为徽州人,所以,清河坊的两侧历史建筑风格能够充分的展现出皖南和浙北的文化特点,具有较强的独特性,这也是清河坊的一个重要特色。清河坊在不同时期混合和并置的建筑风格是该历史文化街区的一个重要特点,通过对清河坊的空间形式布局进行分析发现,清河坊主要采用庭院空间形式,这也是整个建筑的核心内容。
3.交通组织与配套设施
2020年,,浙江省提出了要积极建设高质量步行街,随后,杭州市XX加大的对于清河坊建设的关注力度,并且提出要全面促进“清河坊无障碍环境升级工程”的开展,设置了残疾人的无障碍通道和平台,以此来有效的提升清和坊的品质和环境质量,充分的满足不同群体的需求。
清河坊历史文化特色街区在进行无障碍场景改造的过程当中,还需要充分的结合地区的历史文化和功能特点,根据历史建筑保护修缮的根本要求来开展相应的建设工作,当前已经建成了40多处无障碍场景。以无障碍临时坡道来说,可折叠可移动,此外,还分别设置了盲道地钉和无障碍公厕等设施。其中在中山中路131号与电影院入口处设置了四个无障碍坡道,在位于高银街路口的新宫桥立体车库下,新设置3处无障碍车位。
在清河坊历史文化特色街区二期工程建设过程当中,重点增加无障碍基础设施,例如无障碍导航系统、盲文标识牌等等,与此同时,还在商铺和旅游咨询处设置了手语云翻译功能的服务台,对于一些障碍人士来说,可以直接通过咨询服务台的方式来获取相关的服务或信息。2020年,为迎接亚运会的开展,清河坊历史文化特色街区进一步完善自身的基础设施建设、完善和优化自身的标准体系和信息通道,打造出能够进行无障碍沟通的师范街区。
4.环境品质与景区绿化
xxxxxxxx表示,必须要全面加强对于城市管理的关注和了解,避免开展形式主义的城市管理工作,提升对于城市管理各环节的跟踪和监督,这样才能够有效的提升街区环境的总体质量,吸引更多的消费群体,全面提升清河坊历史街区环境品质,增强市民游客的获得感和满意度。
5.街区管理与日常维护
为促进“街容示范街”的任务都顺利开展,上城区城管局加强对于杭州清河坊历史文化特色街区的关注度指出,在构建师范街的过程当中,必须要对清河坊历史街区所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从而提出科学合理的结局管理方式和方法。对此,需要进一步加大对于清河街历史街区“绣花功夫”,凸显上城“整洁有序、功能完善、环境优美、特色鲜明”的街区环境的建设和发展。
为进一步增强杭州市清河坊历史文化街区的生生活与商业氛围,就需要设置与街区建筑风格相符的店铺店牌。与此同时,在设置店铺店牌的过程当中,还需要充分的实施“网格化管理”这一方式,要求不仅仅要满足相关的审批设计标准,同时又要保证与街区的整体风格相一致。在“美丽杭州”创建时,需要构建一个与商家进行有效沟通和联系的沟通机制,这样能够更加及时和有效的掌握各店的实际发展状况,实行商家自查自改,网格员巡查促改,城管上门督改,有力推动街区户外广告规范化管理。积极与街区商家对接,指导开展自查自改,加强户外广告巡查检查力度,要求商家及时的根据相关的指导意见进行整改,对于未按照相关要求进行整改的商家,及时地进行上门督促和检查,以确保整改工作落实到位。与此同时,对于商家的广告和电台出现遮挡或断字现象时,从商家自查和城管队员巡查两个方面开展共治共管,保障街区照明设施的完好率和亮灯率双达标,避免夜景出现“美中不足”,实现街区颜值与风貌序化的蝶变。
三、城市更新公众满意度评价结果分析
(一)问卷样本分析
论文问卷主要采取实地调查、网上问卷的方式在杭州清河坊历史文化特色街区内发放,说明自己的身份和来意后,受访者大多还是乐意填写问卷,受访者对于部分问题有疑惑的地方,我当场进行解释,进一步提高实地调研数据的有效性和准确性。在2023年4月期间,线上线下共计发放132份问卷,回收有效问卷132份,有效率为100%。
1.年龄结构
图3-1样本年龄构成分布图
根据对样本的年龄结构分析可知(图3-1),清河坊历史街区内的公众多为中青年群体,31-45的样本达到了44.0%,45-60岁样本占27.0%,,18-29岁的样本占比19.0%,其次是60岁以上样本占比7.0%,最后18岁以下样本占比3.0%。
2.教育程度
图3-2样本教育程度构成分布图
经统计分析(图3-2),样本中高中或中专的学历者分布超过了半数,其中高中、中专学历的样本占59.1%。本科或专科样本占24.2%,其次是初中及以下学历的样本占14.4%,最后硕士研究生及以上学历占比2.3%。
3.职业水平
图3-3样本职业水平构成分布图
从问卷统计结果来看(图3-3),企业人员、自由职业者、离退休人员、事业单位人员、行政机关人员分别占40.2%、16.7%、15.9%、9%、3.8%,学生样本占比12.1%,大多也是以调研为主要目的。
4.收入构成
图3-4样本收入水平构成分布图
根据调研数据统计发现(图3-4),清河坊街区内的公众月收入水平主要集中在3500-6000元区段,所占比例达41.7%,其次是月收入在6000-8500区段的公众到达24.2%,接着是月收入水平在3500以下的占18.9%。最后是月收入在8500-15000及15000以上的分别占比9.8%,5.3%。
(二)公众满意度评价结果分析
在对清河坊历史文化街区进行更新之后,该历史文化街区的公众满意度显著提升,其中,更新之后公众的满意度评分平均为3.67分,从整体上来看,该文化街区的评分相对较高。并且在公众的二级评价指标当中,评分最高的一项二级指标是配套设施纬度,其次,为文化底蕴维度和建筑维度,基础配置维度的公众满意度评分最低。这和实际情况还是相符的是,对于清河坊来说,城市更新后的整体定位有了很大的提升,街区内部应有的配套设施基本满足公众的需求。实地调研最深的感受是,对街区进行城市更新时,不能只注重商铺的多样化从而获得经济效益,而忽略了街区的整体功能定位,应实现街区各维度的综合更新。
1.建筑维度
图3-5建筑维度中各项指标得分
建筑维度下的三个三级指标满意度评分在总体评分中处于一般水平,表明了清河坊历史文化特色街区在进行更新时,在保证建筑质量的同时,风格也在慢慢呈现多样化趋势,清河坊历史文化特色街区目前以两边商铺为主、中间商铺为辅的形式吸引更多的公众。有受访者反映,近年来引进了很多符合时代潮流的店铺,例如一些我们小时候的零食店,一些零食在普通的商店里已经下架了,但在这里能买到,也算是对小时候的一种追忆。另外还有大白兔联名商店,也深受年轻人喜爱。还有一些受访者反映,南宋御街上的时光小屋,可以写信给未来的自己,写完以后交给店员封存,多年后会寄还给你。既可以消费,又可以给未来的自己默默的祝福与展望,有一定的情怀感。
2.文化底蕴维度
图3-6建筑维度中各项指标得分
文化底蕴下的三个三级指标满意度评分在总体评分中处于一般水平,表明了XX在修缮更新的过程中,还是最大限度地保留了原本的文化样貌。有受访者反映更新后,清河坊历史文化街区的受众群体增加,不仅仅体现在年龄层上,更多地体现在外国人对于中国历史文化的包容度上。受访者中有一位来自X的年轻人,他谈到中国的语言和文化相辅相成,他认为清河坊是杭州必来的景点,清河坊的中医药文化、民俗文化非常能感染到他。
3.基础配置维度
图3-7基础配置维度中各项指标得分
基础配置下的四个三级指标满意度评分在总体评分中处较低水平,调研结果显示了清河坊在公众游憩途中安全、体验的方面做得还不是很完善,路灯分布得合理得当,有年长的受访者反映休息座椅有限,多数分布在胡庆余堂、方回春堂中药堂内,人流量会比较大,但好在中药堂内会提供免费的茶水,给休憩的游客带去身体和精神上的慰藉。从垃圾处理效率来看,走访了美食街周边,还是会存在垃圾乱扔的情况。在实施垃圾分类的、强化管理的基础上,公众的素质问题还有待进一步提高。
4.配套设施维度
图3-8配套设施维度中各项指标得分
配套设施下的四个三级指标满意度评分总体评分中处较高水平,调研结果显示了清河坊在交通便利度上,大多数受访者反馈的情况都不错。公交有10来条线路直达吴山广场、清河坊,在高银街路口的新宫桥立体车库,新设置3处无障碍车位等一系列便民措施。整体功能定位非常明确,商业形态具有完备性和综合性。清河坊治安、监控分布也都很合理,街区也会派人员定时定点巡逻,确保游客人生安全。
四、清河坊历史文化特色街区优化措施
(一)优化措施
1.明确功能定位,吸引公众眼球
前文研究表明,清河坊历史文化街区公众满意度评价中商铺间通达度上得分较低,这对于公众游憩体验感来说极其重要。目前街区内店铺多样性,但功能分区稍显杂乱,多种功能交错混合。美食街的餐饮,价格稍贵,显得不那么亲民。动静没有做到较好分区,相互干扰。另外清河坊历史文化街区需要有确定的未来发展方向,拓展街区职能,明确功能分区,打造具有清河坊特色的独有文化传承。清河坊历史文化街区更新在传承延续原有功能的基础上,应充分整合街区的发展历程、原有的发展定位、以及在城市文化脉络中所处的地位等等基础条件。再结合街区空间使用者的相关诉求,总结出整个街区明确的功能定位。依据功能定位,再进行功能区划分、业态配置、基础设施改造等,打造出具有城市记忆的新街区。
独有的文化、商业特色是城市包容性的体现,是游客购物的发展动力。大多数公众认为,清河坊历史文特色街区以特产、零售业、传统工艺为主,慕名而来的游客也大多愿意购买。但想要更突出街区的商业特色,提高公众的满意度,就必须设计出体现清河坊街区历史文化、杭州市别具一格的民俗风情的业态。
2.完善基础设施,提高综合水平
清河坊历史文化特色街区的综合水平可从硬件配套设施方面来衡量,主要包括休息座格、公共卫生间、标识路牌、安全消防设施、污水处理设施等。研究结果表明,公众对清河坊街区的生活设施配套满意度一般,因此需要根据公众的意见与诉求,有计划、有目标的完善街区配套基础设施。我们应建立适量的休息座椅和卫生间、醒目准确的标识路牌;增加路灯、垃圾桶的配置数量,并安排专人打扫,改善街区环境卫生;还需要做好维修保障工作,尽量延长设施的工作使用年限,防止其老化,保证良好的使用效果,降低运营成本。通过完善硬件配套基础设施,全面提升公众满意度,从而提高综合水平。
3.强化管理模式,提高公众参与度
规范化的管理模式、完善的管理制度是商业街区能有序、健康发展的重要保障。要调节好民众、商户、私人企业、XX等街区利益相关者之间的矛盾。设立统一的招商机制,加大街区宣传力度,鼓励凸显特色的商业业态。打造城市商业知名度,从而吸引更多消费者和游客,带动经济发展。另外为了保证市场的合理运作,需引入相关法规制度,确保街区运营符合其发展定位。组织专门机构负责监督街区内部的运营状况,如门店装修、公共设施维修、违规扩建活动等等,保证街区规范化经营。还应建立公众满意度评价反馈机制,定期对评价结果跟踪,有计划有条理的解决反馈问题,并能采集到大量公众反馈信息,不断完善公众满意度评价指标体系。同时还能为将要进行的城市更新项目提供实践经验和指导,并对目前的更新项目进行方法的指导。
五、结论与不足之处
(一)结论
当前中国城市发展以由“最”的增长转向“质”的提升,大拆大建式的城市更新模式逐渐被“微更新”、“小改造”取代,在城市更新评价上也有所转变,传统的更新模式更注重提升建筑质量、改善城市环境,对公众满意度缺乏关注,忽略了公众对更新项目的态度以及诉求。
在此背景下,通过实地调研发现大多游客都是慕名而来,对清河坊四个维度的满意度都相对较高。清河坊在城市更新的过程中,更多地为公众的切身利益考虑,实现了“无障碍”覆盖,提升了清河坊历史文化街区的包容度。
(二)不足之处
本文的研究不足之处在于实地调研的局限性大,收集到的评价问卷数量较少,大多以外地游客为主,需要保证外地游客评价得到位、准确,不能够只凭借首次到访的主观意愿以及需要保证使分析结果与其他典型历史文化特色街区相比较、结合,使结果更据有代表性和合理性。
参考文献
[1]中国城市科学研究会中国城市更新发展报告(2016-2017)[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17:03-10.
[2]林华,城市更新规划管理与政策机制研究——以上海和深圳为例[C].2017中国城市规划年会论文集(02城市更新),2017.
[3]吴晓庆,张京祥,从新天地到老门东——城市更新中历史文化价值的异化与回归[J],现代城市研究,2015(05):86-92.
[4]邓堪强,骆建云,汪田.广州历史文化街区内城市更新机制浅谈——以广州恩宁路永庆坊为例[C],2017中国城市规划年会论文集(02城市更新),2017.
[5]邓神志,叶昌东,劳海宾.基于更新改造潜力评价的城市更新模式及实施机制研究[J].城市发展战略,2016(05):7-12.
[6]周舜珏,从旧城改造迈向城市更新——以杨浦区228街坊为例[C].2017中国城市规划年会论文集(02城市更新),2017.
[7]张翀,宗敏丽,陈星,多方参与的综合性城市更新策略与机制探索[J].规划师,2017(10) 76-81.
[8]Frochot, IsabeUe, Customers’ Perceptions of Ski Resorts Images: Implications for Resorts Positioning Strategies, Tourism & Hospitality Research,2008:298–308.
[9]周磊,舒伯阳.城市历史街区旅游改造中的文化与市场融合问题研究[J],旅游研究,2012,33-38.
[10]潘艳玲,基于符号认知的历史街区旅游体验研究——以上海田子坊为例[D],上海师范大学,2012,25.
[11]姚小梅,基于游客感知的历史街区旅游形象评价研究——以上海老城厢为例[D],上海师范大学,2013,41.
[12]蒋艳,居民社区休闲满意度及其影响因素研究——以杭州市小河直街历史街区为例[J],旅游学刊,2011(6)67-72.
[13]王亚辉,明庆忠,吴小伟.基于IPA分析法的历史文化街区游客满意度测评研究——以扬州东关街为为例[J],云南地理环境研究,2013(2),9-14.
[14]钱树伟,苏勤,郑焕友.历史街区顾客地方依恋与购物满意度的关系——以苏州观首街为例[J],地理科学进展,2010(3),355-362.
[15]吴忠,唐幼纯,王裕明.城市商业街区满意度评价及实证研究[J]统计与决策,2004,171(3) 32-33.
[16]刘俊,马风华,苗学玲.基于期望差异模型的RBD顾客满意度研究——以广州市北京路步行商业区为例[J].旅游学刊,2004.19(5):14-19.
[17] Bowen D. Antecedents of consumer satisfaction and dissatisfaction (CS/D) on long-haul inclusive tours -a reality check on theoretical considerations [J]. Tourism Management,2001(22):49-61.
[18]陈桓敦,李贤升,基隆碧砂观光渔港游客满意度调查之研究,2003
[19]陈晓艳.农业旅游目的地居民满意度及其影响研究——以南京江心洲为例[D].南京:南京师范大学,2008.
[20]杨凯凯.乡村旅游对目的地居民社区满意度的影响[D].浙江;浙江大学管理学院,2008.
[21]卢彦红.民族村寨旅游开发社区居民满意战略研究[D].桂林理工大学,2010.
[22]朱光亚.开发建筑遗产密集区的一项基础性工作建筑遗产评估[J]规划,1996(01):33-38.
[23]梁雪春,达庆利,朱光亚我国城乡历史地段综合价值的模糊综合评判[J]东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2(02):44-46.
[24]王恒.历史文化街区综合评价及保护利用研究——以旅顺太阳沟为例[J]国土与自然资源研究,2014(02):78-82.
[25]徐泽.基于多目标视角的城市历史街区保护与更新的综合效益评价研究——以苏州市为例[D].苏州科技大学,2016.
[26]张雨婷.横道河子镇历史街区改造使用后评价调查研究[D].东北林业大学,2015.
[27]陈漾,吴一洲,吴次芳.历史街区商业化改造绩效评估与优化策略[J]规划师,2013,29(10):86-90+96.
[28]胡洋,翟国方,何仲禹等公众视角下旧城改造规划实施后的综合评估——以南京市门东历史街区为例[J].城市问题,2017(04):26-33.
[29]Hemphill L,McGreal S,Berry J. An indicator-based approach to measuring stainable urban regeneration performance (Part2): Empirical evaluation and case-study analysis[J].Urban Studies,2004,41(04):757-772.
[30]Langstraat James W.The Urban Regeneration Industry in Leeds:Measuring Sustainable Urban Regeneration Performance[J] Earth & Envirommnt2006(04):167-210.
[31]Lee Grace K L,Chan Edwin H W.A sustainability evaluation of government-led urban renewal projects[J].Facilities,2008,26(13/14):526-541.
[32]Lee Grace K L,Chan Edwin H W .Factors Affecting Urban Renewal in High-Density City:Case Study of Hong Kong[J].Journal of Urban Planning and Development,2008,134(3):140-148.
[33]Chan Edwin, Lee Grace K L. Critical factors for improving social sustainability of urban renewalprojects[J]. Social Indicators Research,2008,85(2):243-256.
[34]Williams K,Dair C.A framework for assessing thesustainabilityof developments[J].Journal of Environmental Planning and Management,2007,50(01): 23-40.
致谢
当我写这段“致谢”的时候,便意味着在浙大城市学院两年的本科学习和生活即将画上一个句号。一时感慨万干。首先要感谢我的导师姚海琴老师,在她的悉心指导下完成了这篇论文。姚老师就像一个领路人,凭借着她广博的专业知识,严谨、耐心的态度,帮助我解决了从选题定题、初稿到论文完成的许多困难。在此对姚老师表达真挚的感谢。
同时,感谢教过我的所有任课老师和业界导师,是他们让我更加深入的了解了旅游管理这个专业,教给我了相关的理论知识和实践经验,为这写篇论文奠定了基础。
再次对我的老师、朋友和家人表达由衷的感谢。
附录
杭州清河坊历史文化特色街区城市更新满意度的调查问卷
尊敬的女士/先生:
您好!本次调研是浙江大学城市学院的学术课题内容,目的是研究清河坊城市更新满意度影响因素。请按您的实际情况或想法,在合适的选项处打√,或者在_____中填上适当的内容。调研数据仅供学术研究使用。衷心地感谢您的大力支持!
浙江大学城市学院 2023年3月
…………………………………………………………………………………………
一、您的基本信息1.您的性别: □ 男□ 女
2.您的年龄: □18岁及以下 □18-30岁 □31-45岁 □45-60岁 □60岁以上 3.您的教育程度: □初中及以下 □高中或中专 □大学(本科/专科) □硕士研究生及以上
4.您的职业:
□学生□企业人员□行政机关人员□事业单位人员□自由职业者□离退休人员□其他
5.居住地:□杭州本地 □除杭州的省内人员 □外省人员
6.您的月收入大致为:
□3500元以下□3500元-6000元□6000元-8500元□8500元-15000元□15000元及以上
二、游客消费需求影响因素调查
以下的问题是想知道您对于杭州清河坊商业街区近些年在城市更新的背景下,哪些因素会影响您的满意度,为确保数据的准确性,请根据您最真实的感受进行选择。
(一)建筑更新
7.您对于清河坊商业街区建筑质量、风格非常满意:
□非常不同意 □不太同意 □中立 □比较同意 □非常同意
8.你对于清河坊商业街区的建筑分布非常满意:
□非常不同意 □不太同意 □中立 □比较同意 □非常同意
9.您对于清河坊商业街区商铺的多样化非常满意:
□非常不同意 □不太同意 □中立 □比较同意 □非常同意
(二)文化底蕴
10.您对于清河坊更新后文化保留程度非常满意:
□非常不同意 □不太同意 □中立 □比较同意 □非常同意
11.您对于清河坊更新后的历史文化挖掘情况非常满意:
□非常不同意 □不太同意 □中立 □比较同意 □非常同意
12.您对于清河坊更新后的受众群体非常满意:
□非常不同意 □不太同意 □中立 □比较同意 □非常同意
(三)基础配置
13您对于清河坊的路灯、休息座椅分布非常满意:
□非常不同意 □不太同意 □中立 □比较同意 □非常同意
14.您对于清河坊消防通道、消防设施非常满意:
□非常不同意 □不太同意 □中立 □比较同意 □非常同意
15.你对于清河坊的垃圾处理效率非常满意:
□非常不同意 □不太同意 □中立 □比较同意 □非常同意
(四)配套设施
16.您对于清河坊交通便利度非常满意:
□非常不同意 □不太同意 □中立 □比较同意 □非常同意
17.您对于清河坊的整体功能定位非常满意:
□非常不同意 □不太同意 □中立 □比较同意 □非常同意
18.您对于清河坊商铺间的通达性非常满意:
□非常不同意 □不太同意 □中立 □比较同意 □非常同意
19.您对于清河坊治安、监控分布非常满意:
□非常不同意 □不太同意 □中立 □比较同意 □非常同意
20.杭州清河坊商业街区还存在哪些问题?并提出您的建议。
——————————————————————————————————————————————————————————————————————————————————
再次感谢您能填写此问卷!
1、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文章版权申述”(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18735597641(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2、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投稿,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
原创文章,作者:写文章小能手,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447766.cn/chachong/7044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