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地产行业内部控制对审计收费的影响研究

  摘 要

自二零一零年始,国家相关部门作出规定强烈让上市公司内部务必完成控制和审计,因此会计事务所和它的服务对象之间就会产生一系列费用,而这个费用的本质就是二者之间相关利益的枢纽,是否能够做到合理审计收费不仅仅会影响会计事务所服务对象单位的成本,同时也会影响到会计师事务所的适当收入。除此以外,市场中二者的供求关系也可以从该笔收入的定价间接看出,我国审计市场中的发展水平也可以在这二者关系中可见一斑。有很多原因会对收费造成影响,以上市公司的内部控制质量为最主要,具体表现为可以通过高质量的内部控制质量来达到降低企业内部控制缺陷的目的,从而降低审计风险还有减少审计的收费。想要完善合理收费从而发挥其现实价值就必须考虑不同环境不同制度可能带来的种种影响。

本文以2014-2018年A股主板上市公司为研究对象,进行房地产行业内部控制缺陷对审计收费影响的研究。同时这篇文章回顾了内部控制质量、审计收费的相关研究,将审计费用作为被解释变量,内部控制缺陷作为解释变量,并引入公司规模、资产负债率等指标作为控制变量,研究了内部控制缺陷对审计收费的影响。并以此为根据提出假设。通过数据整理和实证分析计算发现:在其他条件相同的情况下,存在内部控制缺陷的上市公司,审计收费越高。

关键词:内部控制缺陷,审计收费,影响因素

随着我国经济实力的增长,科技的飞速发展,各行各业在不断被更新取代中相互交替或改头换面。但房地产行业在我国独占鳌头并且一直处于领先的地位。房地产行业在提高国民经济水平和改善人民生活质量的经济方面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房地产业因为其具有关联度高,带动力强等特殊性质从而已经发展为国民经济的重要支柱产业。与此同时在我国内部控制相关信息越来越公开透明和规范,内部控制系统的建设好坏情况与外部注册会计师审计的关系越加明确,上市公司的为审计业务所支付的审计费用明显增加,愈加成为了公司一项无法被忽略的管理费用,影响到上市公司的经营效益,本文进行了房地产行业内部控制对审计收费的影响研究。因此得到一个结论,房地产行业内部控制缺陷对审计收费有很大影响,同时指出内部控制缺陷的识别、纠正及预防是所有企业必须重视的重要问题。在企业对经过内部审计或者第三方注册会计师审计发现的内部控制缺陷进行整改,及时止损,可以防止落入审计收费过高的恶性陷阱中。

 1 相关理论

  1.1内部控制缺陷的认定

在设计、运行阶段存在问题导致公司内部无法发挥作用因此需要合理保证内部控制目标的实现,即意味着对内控缺陷的存在的认可。而如果在设计环节出现了错误则是属于设计缺陷,企业未制定内部控制或者制定的内部控制不合理是设计环节出现错误的具体表现;内部控制缺陷是指内部控制在操作环节出现失误,称为操作缺陷,是指内部控制在操作过程中未能得到正确实施。该理论认为,在不探求企业所得税的情况下,企业的资本结构与其市场价值无关,企业经营风险相同,但资本结构不同。也就是说,若企业负债率从零提高到100%时,企业的总资本成本和总价值不会产生变化,即企业是否负债不影响企业价值,也就不存在最优资本结构问题。

  1.2内部控制缺陷整改的界定

参照«企业内部控制基本规范»,若发现内部控制缺陷的问题时,各经济组织的经营者要立即准确分析导致缺陷出现的原因,预估其带来的损失时更要在此基础上不断完善改进。在«企业内部控制评价指引»中,内审机构在这一方面起着相当重要的作用,通过内审机构的协调,能够保证在出现内部缺陷问题时更及时高效的对其实施解决方案,从而减少内部控制缺陷的出现。

  1.3内部控制审计定义

审计单位的内控制度对会计师事务所的检察、了解、考查以及评判叫做内部控制审计,该目的是对其内部控制的创新提供有效评价及其建议。财务报表审计是指注册会计师通过实施审计工作,针对财务报表有无依照规定的标准编制提出审计意见并且出具审计报告。准则一般是企业会计规范及一系列会计制度。

目前,上市公司一般采用相同的会计师事务所审计内部控制和财务报告。注册会计师在审计财务报表和内部控制时,需要通过查询、察看、检查、检测和再次执行来了解内部控制。两者的区别是,在财务报表审计中分析和检测内部控制的目的是控制审计风险,但内部控制审计是以此评估其有效性并出具内部控制审计报告。此外,与财务报表审计相比,内部控制审计对内部控制测试的可靠性具有更高标准的要求。

  1.4内部控制审计

1.4.1审计定价模型

审计定价一直是研究的热点问题。低审计费用并不能保证审计质量和审计行业的长久性发展。摘要高额审计费用存在着审计独立性、审计意见交易等问题。希穆尼奇模型已经成为审计收费研究的基础。通过这个模型,各国学者不停寻找影响审计收费的原因,根据其判定本国审计收费是否合理。更深层次的研究发现,审计收费的影响因素也越来越多。从被审计单位的本质出发,除覆盖面和业务复杂性外,还发现除了相关财务指标和盈余管理、还有股权质押、外部担保、内部控制、另外还有高管特征、社会责任等都会对审计收费产生一定的影响。从审计事务所的性质、审计事务所的规模和话语权的不同、审计事务所的声誉、审计人员的变动等也会对审计收费产生影响。随着生产力的进步希穆尼奇模型的审计收费情况将有一个质的飞跃。

本文就基于Simunic模型的基础上,使用审计收费作为被内部控制缺陷作为解释变量进行研究。除此之外,上市企业的经营规模资产负债率、总资产净利率等指标作为控制变量进行内部控制缺陷对审计收费的影响研究。

1.4.2审计风险模型

对审计风险模型进行定义:审计风险=重大错报风险*检查风险。依据审计风险,检查风险并不会影响被审核方,而会影响注册会计师,因此对重大错报风险的评估应从被审核方开始。依据审计风险的模型,定审计风险不变的情况下,检查风险越大重大,错报风险越小。在实践中,审核员应首先评估被审核方重大错一报的风险水平,然后提高自己的操作。

在风险评估阶段,重大错报的风险与审计师需要将检查风险水平成反比。基于此现状,审计人员必须扩大审计范围,然后实施更多的审计程序,尽可能地降低检查风险,收集更多的审计证据,从而使整个审计风险保持在可控范围内。如果企业建立起了有效的内部控制制度,内部控制报告的可能性也会降低。换句话说,内部控制制度设计完善、运行有效的企业,内部控制风险和重大错报的风险水平较低,审计人员在审计过程中可以接受较高的检查风险。反过来,如果内部控制制度的设计和运行存在问题,则重大错报的风险较高,审计师对检查风险的效率会低下。

1.4.3委托代理理论

委托代理理论是审计的理论基础和现代公司治理的逻辑起点。它研究了委托代理关系。在这种关系中,委托人和代理人的目标会导致他们易产生逆向选择和道德风险。因此,一方的利益很容易受到损害在此状况下。此外,委托代理理论是建立在企业经营权和所有权分离所造成的信息不对称的基础上的,即它们所面对的信息是不同的。因此,代理人需要根据一些证据主动说明其委托代理行为是符合委托人意愿的,符合委托人利益的,。此外,客户对代理业绩的了解不全面,这很难完全掌握代理的信息。

要解决这种信息不对称的问题,需要进行信息披露降低代理方的信息优势。审计是通过提供担保服务来减少信息不对称造成的委托代理问题。参与审计业务的三方分别是被审计单位的管理层、注册会计师和财务报表的预期使用者。管理层提供的财务信息需要由注册会计师进行审计,以提高财务报表的可靠性,是因为信息不对称的存在,内部控制缺陷等信息的披露及相关认定标准,不仅是内部控制设计和运行有效性的重要体现,而且是代理人的责任,可以减少投资者和代理人因信息不对称而遭受损失的可能性,也有助于提高内部控制的有效性降低代理成本。

因为信息的不对称 ,所以不同程度的信息会带来诸多问题,比如缺乏公平性。根据信号传递理论,双方所持有的信息应该处于对称状态。此外,国家相关法律法规要求披露相关信息,让受益者能够更好地了解企业的基本情况。通过披露内部控制缺陷,管理层可以将相关信息传递给外界,这样可以减少一些因为信息错误以及信息传播渠道不畅而造成的选择困境、利益纠纷等问题。与此同时,它也为委托代理理论,这是审计的理论基础,现代公司治理的逻辑起点,委托代理关系,这种关系,代理人和代理人的目标不同,逆向选择和道德风险容易发生泄漏。因此,若不能有效的制度设计,一方的利益很容易受到损害。委托代理理论是通过企业经营权和所有权分离所造成的信息不对称的基础上建立的,也就是说它们所面对的信息并不相同。因此,代理人需要主动说明其委托代理行为是符合委托人意愿的,符合委托人利益的,而这一说明需要相应的证据。此外,客户对代理业绩的了解并不全面,这就很难完全掌握代理的信息。

信息披露是缓解信息不对称的有效方法,通过加强信息披露来降低代理方的信息优势。审计是通过提供担保服务来减少信息不对称造成的委托代理问题。参与审计业务的三方分别是注册会计师、被审计单位的管理层和财务报表的预期使用者。由于信息不对称的存在,管理层提供的财务信息需要由注册会计师进行审计,以提高财务报表的可靠性。等信息披露内部控制缺陷和相关鉴定标准不仅是一个重要的内部控制设计和运行的有效性,还代理的责任,它可以减少投资者的可能性和代理商的损失由于信息不对称,降低代理成本。

在信息不对称的情况下,不同程度的信息会带来很多问题,比如缺乏公平性。根据信号传输理论,交易双方所掌握的信息应处于对称状态,为评估受托人履行义务的真实性、合法性和有效性提供依据。注册会计师应当对被审计单位管理层编制的财务报表进行审计,并向财务报表的预期使用人出具审计意见和审计报告。审计工作可以看作是被审核方通过审计报告向外部世界,特别是投资者传递相关信息的过程。管理层通过审计提高信息披露的可信度。

被审核方自愿披露的信息越多,发出的积极信号就越多,投资者可以通过这些信息做出更合理的决策。虽然与内部控制缺陷相关的信息披露已由自愿向强制性转变,但这种披露仍具有较强的选择性,即企业在披露过程中具有较大的自主性。内部控制缺陷信息是外界了解企业内部控制质量的一个渠道。这种信息披露反过来又促进了企业内部控制质量的提高。例如,如果上一年披露的内部控制缺陷没有得到纠正,就会影响投资者的信息,进而影响企业在证券市场上的表现。为了避免这种损失,企业可以对内部控制缺陷问题进行积极整改。

  2 研究设计

  2.1样本选取和数据来源

表2.1 样本选量统计

2014年 2015年 2016年 2017年 2018年
2155家 2202家 2343家 2586家 3011家

数据来源:根据公开资料整理而得

本文选取2014-2018年上交所主板a股和深交所主板a股作为研究对象,

数据选取依据:

第一点,由于我国芯片制造业上市公司2019年度的财务报表要至2020年4月30日之前才能公布,所以本文的年报数据都选自我国房地产上市公司2014-2018年的年报数据。

第二点,为了样本的可比性,选取的上市公司都属于A股。

第三点,为了确保研究数据有意义,在选择芯片制造业上市公司时,需考虑其公司的经营状况是否良好,剔除亏损企业“*ST盈方”,避免其他因素对企业资本结构的影响,从而更好的找出影响芯片制造业资本结构的因素。

第四点,所有数据均来源于中国证监会指定信息披露网站巨潮资讯网。

  2.2变量选取

2.2.1被解释变量审计费用(费用)。审计收费变量的选择主要有两种方式。一是直接使用上市公司年度财务报告中所列的审计费用;二是对审计收费明细进行细分,以内部控制收费为计量标准。本文采用第一种方式,即上市公司当年财务报告中所列审计费用的自然对数(元)作为解释变量。

2.2.2解释变量

内部控制是否存在缺陷。测量解释变量的方法有三种:第一,自我披露与外部披露相结合。2、 存在重大会计差错的公司,确认为内部控制存在缺陷的公司。3、 直接采取上市公司自我披露的方式。本文采用第三种方式,即上市公司内部控制自我评价报告披露存在内部控制缺陷的,视为存在内部控制缺陷,否则视为不存在内部控制缺陷。

2.2.3控制变量

从文献中可以看出,审计收费主要由三个因素决定,即客户特征、公司规模和合同特征。因此,本文拟从这三个方面选取变量作为模型的控制变量。

公司的规模。上市公司规模庞大,预示着公司可能会从事越来越复杂的业务。这样,注册会计师在控制测试中会抽取更多的样本,在实质性程序中需要更多的程序。因此,需要投入的审计资源和成本相对较大。同时,上市公司规模庞大也意味着公司可能拥有更多的子公司,关联交易频繁,增加了审计难度和审计风险。因此,被审计单位规模与会计师事务所审计费用之间存在正相关关系。在以往的研究中,学者们主要用总利润、总资产或营业收入来衡量企业的规模。本文用被审计单位总资产的自然对数来表示被审计单位的规模。审计业务的复杂性。审计单位的业务越复杂,被审计单位的风险就越大,注册会计师需要投入的审计资源和成本也就越高。一般来说,应收账款和存货是企业的重要资产,是注册会计师需要审计的对象。应收账款越多,注册会计师需要通过信函确认的对象越多;存货越大,监管任务越重。因此,本文采用应收账款占总资产的比例和存货占总资产的比例来衡量被审计单位业务的复杂性,分别用“应收账款”和“存货”表示。

上市公司所在地区。不同地区被审计单位的经济发展水平不同,对审计收费也有很大影响。受审核方所在区域,地理位置是研究中经常控制的一个变量。本文将被审计单位的地理位置按人均GDP分为三个等级。发达地区为北上广,标注为“1”;较发达地区为天津、江苏、浙江、福建,标注为“2”;其他地区为“3”,标注为“定位”。

客户的整体风险。总体来说,企业财务风险越高,审计风险越高,审计费用越高。从目前来说,流动比率是可以衡量的。流动比率越低,企业的短期偿债能力越差,企业发展问题越大。长远来看,被审计单位资产负债率与企业采用的债务融资成正相关关系,融资渠道单一,融资压力大,说明企业未来需要偿还大量资金,因此风险较大。所以,本文以流动比率和资产负债率作为衡量被审计单位审计风险的指标。客户盈利能力。根据以往的经验,一般认为企业盈利和审计费用成反比。资产收益率可以衡量企业资产的盈利能力。换句话说,盈利能力强的企业面临经营失败的可能性较小,破产的可能性较小,风险较低,所以审计费用较低。故本文以资产收益率(ROA)来表示衡量被审计单位盈利能力的指标。

  2.3模型构建

本文采用Simunic(1980)的经典审计模型,并加入内部控制缺陷(ICW)作为解释变量。选择房地产行业内部控制对审计收费的影响研究所处地区(LOCATE作为控制变量创建模型。

房地产行业内部控制对审计收费的影响研究

表2.2 模型变量含义

名称 含义
FEE i 公司 t 年审计费用自然对数
ICW i 公司 t 年内部控制是否存在缺陷
ICI i 公司 t 年内部控制指数
INTA i 公司 t 年总资产对数
AR i 公司 t 年应收账款占总资产的比例
INV i 公司 t 年存货占总资产的比例
LIQUIDIT i 公司 t 年流动比率
LEV i 公司 t 年资产负债率
ROA i 公司 t 年资产收益率
LOCATE i 公司 t 年所处的地区

资料来源:STATA12数据导出

流动比率=流动资产/流动负债(1)

资产负债率=负债总额/资产总额*100%(2)

资产收益率=净利润/平均资产总额*100%(3)

  3内控缺陷与审计收费相关性的实证检验分析

  3.1描述性统计分析宏观分析

该篇文章对往年的公司内控缺陷进行比对,以小见大推论当今企业内部存在的问题。且计算了2014年起的后4年B股的12297个疑似有缺陷的样本。同时也对不存在内部控制缺陷的8328个样本和存在内部控制缺陷的3969个样本分别进行了描述性统计,发现被统计的二者有着差异,这种差异来源于该样本间的数值变化,如平均下来的总量、稳定性、最小值、最大值上的差距。

表3.1 总样本量描述性统计

Variable Obs Mean Std.Dev. Min Max
ICW 12297 O.3227616 0.4675514 0 1
ICI 12297 652.5828 52.78847 556.1 725.32
ICD 12297 36.77056 4.08005 29.6051 42.4801
FEE 12297 13.81459 0.5083565 13.12236 14.7034
LOCATE 12297 2.082053 0.854692 1 3
LNTA 12297 22.21978 1.024754 20.77235 23.9808
AR 12297 0.1153662 0.0860669 0.008777 0.2677325
INV 12297 0.1267703 0.0860363 0.0183604 0.2944196
LIQUIDIT 12297 2.034952 1.14611 0.778698 4.421292
LEV 12297 0.4191675 0.1789879 0.160319 0.698646
ROA 12297 0.0439384 0.335666 0.0019 0.105258

资料来源:STATA12数据导出

表3.2 不存在内部控制缺陷统计

Variable Obs Mean Std.Dev. Min Max
ICI 8328 656.3867 46.6281 576.18 722.48
ICD 8328 36.73396 3.941231 29.95 42.35
FEE 8328 13.72493 0.4659745 13.08154 14.50866
LOCATE 8328 2.041066 0.850826 1 3
LNTA 8328 22.04225 0.9357927 20.71909 23.639
AR 8328 0.1241877 0.0875176 0.0098164 0.2757121
INV 8328 0.1252165 0.0805394 0.0212816 0.2789589
LIQUIDIT 8328 2.206765 1.25716 0.870266 4.864295
LEV 8328 0.3949027 0.1739466 0.14772 0.672004
ROA 8328 0.471097 0.0343362 0.003456 0.109053

资料来源:STATA12数据导出

表3.3 存在内部控制缺陷统计

Variable Obs Mean Std.Dev. Min Max
ICI 3969 627.3953 101.3793 376.76 730.58
ICD 3969 36.83576 4.38539 28.86 42.73
FEE 3969 14.00693 0.5582311 13.25339 14.99417
LOCATE 3969 2.168052 0.85655022 1 3
LNTA 3969 22.61657 1.148176 20.97107 24.58348
AR 3969 0.0965595 0.0793397 0.0076355 0.2434082
INV 3969 0.1312438 0.0989569 0.0148728 0.3318122
LIQUIDIT 3969 1.712903 0.9307519 0.65201 3.6177323
LEV 3969 0.4718213 0.1820479 0.197143 0.750455
ROA 3969 0.0359852 0.0321688 -0.11111 0.093684

资料来源:STATA12数据导出

我国在主板上市的公司 2014-2018 年期间,在2014-2018年存在内部控制缺陷的公司平均比例为32,28%。,2015年和2017这两年里的内控缺陷比例较高,2015年达到44.88%,2017年达到56.51%。2014年,2016年和2018年,有内控缺陷的样本数不超过三十%。在样本上市公司中,五年内无内控缺陷的平均比例为67.72%,内控缺陷的平均比例为32.28%。数据表明,中国内控建设取得了一定成效,上市企业内控取得了一定的成果。其次,另一方面,中国企业内控治理不断改善。由此可见,中国公司治理效能在逐年提高,这对完善上市公司内部控制,促进我国内部控制体系的不断完善也起到了很好的作用。

3.1.1审计费用

审计费用(FEE),本文采用审计费用在上市企业披露的审计报告中的自然对数来比对。表3.1表明,总样本中审计费的平均自然对数为13.81。表3.2表明,无内控缺陷审计费的自然对数为13.72,有内控缺陷审计费的自然对数为14.01。内控缺陷样本的平均审计费比无内控缺陷样本的平均审计费还要高,内部控制缺陷样本的审计费用平均值,从最大值和最小值可以看出,审计费用自然对数的最小值为13.08,最大值为14.99,最大值与最小值的差值表明二者差距较大,说明我国审计收费偏低,成本的确定是独立的,成本是不同的。审计费用自然对数的标准差较稳定,是0.5084,。本文采用上市公司总资产(以亿元计)的自然对数来衡量公司的规模。总样本的平均值为22.22,无内部控制缺陷样本的平均值是22.04,有内部控制缺陷样本的平均值是22.61,表现出无内部控制缺陷样本与无内部控制缺陷样本的公司规模平均值差异和存在内部控制缺陷的样本之间相差较大。总样本的最小是20.77,最大值是23.98。每个公司的规模不同导致了样本众包括各类企业。其中,标准差1.0248则表示各企业差距明显。

AR样本平均值是0.1154,不包括内陷样本的平均值是0.1242,包括内陷样本平均值是0.1312,该样本数据差异不明显,总样本最小值在0.0088,相反最大值在0.2677,该差距表现各大企业的AR 差异明显,而标准差的0.0860则代表具有稳定性。

INV 样本平均值是0.1862,没有内陷样本平均值是0.1895,而有内陷样本平均值是0.17814,该样本平均值相差甚小,总体最小值是2.1×10-6,最大值是0.9426,差距明显代表INV差别大,而标准差的0.1855代表较稳定。

3.1.3应收账款和存货占比

AR和INV 是判断企业的复杂性的,由此可知各企业的复杂性不同。LIQUIDIT 总样本的平均值是2.035,数值较大,说明企业可流动资金少,偿债能力在短时间内较差,没有内陷的样本平均值是2.2068,有内陷样本平均值是1.7129,由此可知,数值上的差异代表他们的偿债能力,没有内陷的样本偿债力远大于有内陷的样本。总体样本最小值是0.7787,反之最大值是4.4213,反应上市企业LIQUIDIT差异明显,其1.1461的标准差则表示数据不稳定。

在LOCATE 上,该分析报告讲北上广标为“一”,福建、天津、江浙一带标为“二”,除此之外的其他地方,记做“3”,总样本量的平均值为2.082,研究样本中多处于发达地区。其中占比较低的为中等地区,为 26.32%,占比较高的为发达地区,为41.02%,样本出现阶梯式的占比情况,主要是与研究的上市公司所处行业有关,房地产行业多居于较为发达的地区,有利于上市公司的总体经营。但是在样本量的总体选取情况来说样本中地区分布较为均衡,利于比较。

3.1.4资产负债率

总样本的资产负债率(Lev)平均值是0.4192,上市公司的总负债约占总资产的一半。无内控缺陷样本的平均值是0.3949,有内控缺陷样本的平均值为0.4718。两组样本的平均值基本相同。总样本的最小值是0.1477,最大值是0.4718 672,其标准差是0.1477,较为稳定。

。ROA总样本均值为0.0439,无内控缺陷样本均值为0.471,有内控缺陷样本均值为0.359。由此可知,存在内部控制缺陷的样本组盈利能力小于不存在内部控制缺陷的样本组,其中最小值为0.002,最大值为0.1052,标准差为0.0335。

  3.2相关性分析

房地产行业内部控制对审计收费的影响研究

要检验模型1,相关变量之间是否存在多重共线性。Pearson检验结果如图3.1所示。对Pearson进行检验,变量之间的相关系数最大的是lnta和fee,其相关系数为0.735,最小的是inv和locate,其相关系数为0.003。依据以往研究,如果模型中存在多重共线性问题,则变量之间的相关系数大于0.9。在本文中,变量之间的最大相关系数为0.735,是小于0.8的,不存在多重共线性问题,所以模型是有效的,变量选择是正确的。

表3.4相关性

FEE Coef. Std.Err. z P>|z| 95%Conf. Interval
ICW 0.0177227 0.0053799 3.29 0.001 0.0071783 0.0282671
ICI -0.0002438 0.0000369 -6.61 0.000 -0.0003161 -0.0001716
ICD 0.0041795 0.0004516 9.25 0.000 0.0032943 0.0050647
LOCATE -0.0673702 0.0065087 -10.35 0.000 -0.0801271 -0.0546133
LNTA 0.3897097 0.004006 97.28 0.000 0.381858 0.3975614
AR 0.2888993 0.0435494 6.63 0.000 0.203544 0.3742545
INV -0.0290951 0.0411757 -0.71 0.480 -0.109798 0.0516078
LIQUIDIT -0.0346471 0.003388 -10.23 0.000 -0.0412875 -0.0280068
LEV -0.1044494 0.0264694 -3.95 0.000 -0.1563284 -0.0525703
ROA 0.0748704 0.0783731 0.96 0.339 -0.0787381 0.2284789
cons 5.393956 0.0912954 59.08 0.000 5.215021 5.572892

资料来源:STATA12数据导出

相关检验结果表明,ICW与fee之间存在Pearson相关关系。

相关系数的0.01772在1%的置信水平下是显著相关的。这表明上市公司内部控制缺陷的存在会影响审计费用的决心,这个效应是非常重要的,也就是说,上市公司内部控制缺陷的存在会使审计费用增加,这从另一方面也证实了假设是正确的。

解释变量和控制变量之间有三种情况。其一是与1%置信水平下的显著相关。公司规模与审计费用的相关系数是0.2889,为正,即公司规模越大,审计费用越高;流动比率与审计费用的相关系数是-0.0346,为负,说明流动比率越高,审计费用越低,呈现“非常负”现象;资产负债率与审计费用呈负相关,相关系数为0.0748,资产负债率与企业偿债能力成正相关,风险越大,审计费用越高;地区与审计费用的相关系数为-0.6737,呈负相关,表明上市公司所在地区越发达,价格水平越高,审计费用越高。其二,在5%的置信水平上存在显著的相关性。存货占总资产的比例与审计费用的相关系数为-0.0291。也就是说,存货占总资产的比例越高,企业的业务复杂度越高,审计费用也越高。但相关检验表示,他们是负相关的,原因在于年末一些企业会更加关注明年销售情况。其三,关系不明显。说明存货占总资产的比例不会影响审计费用,因此,存货占总资产的比例并不那么重要了。

  3.3多元回归分析

简而言之,从回归结果来看,内部控制缺陷与审计费用的回归系数为0.0177,在1%的置信水平下成正比,也就是说,内部控制缺陷与审计费用呈显著正相关,而这种内部控制缺陷可能会加重上市公司的审计负担,这也印证了这一假设。

  4结论与建议

  4.1研究结论

本文掌握全国及国外的研究成果,利用文献研究法,分析了风险导向审计理论、审计定价模型和委托代理理论,研究了上市公司内部控制缺陷及其整改对审计收费的影响。据研究,本文充分验证了这一假设。研究结果表明:内部控制缺陷越大,审计收费越高;上市公司内部控制质量会影响到会计事务所的办事效率,上市公司内部控制缺陷的存在会增加审计收费,亦会影响公司收益。所以,上市公司可以通过完善内部控制来降低审计费用。

  4.2建议

据分析,上市企业内部控制质量在不断提高,这表明上市公司越来越注重内部控制规范化进程,内部管理也越来越严格;针对内部控制的缺点,企业尽力解决,披露的信息越来越多,其格式也更正规,内部控制也越来越规范,从以前的企业内部知识来说,正在公开化透明化,这意味着内部控制在不断向公有化看齐。

本文就如何在上市公司与会计师事务所之间形成合理的审计收费进行了探讨。从上市公司的角度来看,识别、纠正和防范内部控制缺陷是很有意义的,促进能帮助企业渡过危机,而且还能促进企业内部环境的治理,营造出良好的营商环境。在企业对经过内部审计或者第三方注册会计师审计发现的内部控制缺陷进行整改,及时止损,可以防止落入审计收费过高的恶性陷阱中。上市公司要管理好内部控制,让内控更加高效,才能节约成本,提高效率,取得更多收益,从而加大核心竞争力;而针对审计事务所,应充分考虑上市公司的内部控制来确保上市企业审计收费,以此来更好地规范审计收费。

  参考文献

[1]蔡晓凤,杨华.公司治理视角下内部控制研究文献综述[J].广西质量监督导报,2020(01):150.

[2]范宋伟.机构持股、盈余管理与审计收费溢价[J].财会通讯,2019(09):25-29.

[3]冯银波,叶陈刚.控制权性质、审计师行业专长与审计定价[J].北京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9,21(01):110-120.

[4]晏晨丽.内部控制缺陷及其整改对审计费用的影响研究[D].北京:北京交通大学,2017.

[5]华卉.内控缺陷及其整改与审计收费的相关性研究[D].江苏大学,2017.

[6]沈烈,郭阳生.管理者能力与内部控制质量:抑制还是促进?[J].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学报,2017(04):58-67+159.

[7]周晨.事务所变更、客户风险与审计收费的实证研究[J].商业会计,2017(20):48-50.

[8]宋英慧,陈军胜.真实盈余管理对审计费用的影响——来自中国A股上市公司的数据[J].税务与经济,2017(04):65-73.

[9]姚和平,黄约,董育军等.内部控制缺陷披露与审计费用[J].财会月刊,2015,(36):82-85.

[10]逯东,付鹏,杨丹.媒体类型、媒体关注与上市公司内部控制质量[J].会计研究,2015(04):78-85+96.

[11]李兴雷.风险披露、极反效应与内部控制审计收费决策[D].青岛:青岛理工大学,2015.

[12]Chaudhry Ghafran. Noel O’Sullivan,The Impact of Audit Committee Expertise on Audit quality:Evidence from UK Audit Fees[J]. The British Accounting Reciew,2017,49(6):578-593.

[13]Vivek Mande,Myungsoo Son,Hakjoon Song.Auditor Search Periods as Signals of Engagement Risk:Effects on Auditor Choice and Audit Pricing[J]. Advances in Accounting,2017,37,15-29.

[14]Yangyang Chen,Rui Ge,Leon Zolotoy.Do Corporate Pension Plans Affect AuditPricing?[J]JournalofContemporaryAccounting&Economics,2017,13(3):322-377.

[15]Renu Desai,Vikram Desai.Audit Fees after Remediation of Internal Control Weaknesses[J].Accounting Horizons,2017(25):87-105.

[16]Chan Li,K.K. Raman,Lili Sun,Da Wu. The Effect of Ambiguity in an Auditing Standard on Auditor Independence:Evidence from non Audit Fees and SOX 404 Opinions[J]. Finance Research Letters,2016,17,17-24.

[17] Scott Duellman, Helen Hurwitz,Yan Sun. Managerial over Confidence and Audit Fees[J]. Journal of Contemporary Accounting & Economics.2015,11(2),148-165.

[18] Lin S, Pizzini M, Vargus M, et al. The role of the internal audit function in the disclosure of material weaknesses[J]. The Accounting Review, 2011, 86(1): 287-323.

房地产行业内部控制对审计收费的影响研究

房地产行业内部控制对审计收费的影响研究

价格 ¥9.90 发布时间 2022年11月20日
已付费?登录刷新
下载提示:

1、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文章版权申述”(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18735597641(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2、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投稿,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

原创文章,作者:打字小能手,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447766.cn/chachong/73420.html,

Like (0)
打字小能手的头像打字小能手游客
Previous 2022年11月3日
Next 2022年11月21日

相关推荐

My title page conten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