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家庭为中心”的小儿先天性心脏病护理研究

一、选题的意义 近年来,先心病发生率居高不下,一直位于新生儿出生缺陷的首位。手术治疗是绝大部分先心病患儿的最佳治疗方式,然而,患儿术后恢复过程面临疼痛、营养、精神症状、并发症多发等系列问题。因此,术后护理至关重要。以家庭为中必的护理是西方国

  一、选题的意义

  近年来,先心病发生率居高不下,一直位于新生儿出生缺陷的首位。手术治疗是绝大部分先心病患儿的最佳治疗方式,然而,患儿术后恢复过程面临疼痛、营养、精神症状、并发症多发等系列问题。因此,术后护理至关重要。以家庭为中必的护理是西方国家公认的儿科最佳护理模式,该护理理念考虑到患儿的生理、心理、社会发展需要,认为家庭在患儿的疾病康复中的作用至关重要,家庭的有效参与,能够帮助患儿更好地康复。但是,以家庭为中心的护理理念在先心病领域研究较少,而且在其他领域中开展的研究也多为干预内容不完整的干预性研巧。在这些研究中,主要出现的问题包括:家庭参与的形式、内容、程度不明确,干预方案的片面性等。因此,本研究将在根据目前以家庭为中心的护理模式的发展现状,初步构建术后先心病患儿以家庭为中心的护理内容,从而为在术后先也病患儿中实施家庭为中心的护理服务提供有力的可执行方案,也为在其他儿科疾病患者中开展家庭为中心的护理模式提供有力借鉴。
“以家庭为中心”的小儿先天性心脏病护理研究

  二、研究的主要内容,拟解决的主要问题(阐述的主要观点)

  以家庭为中心的护理理念,是一种基于医疗服务提供者、患者和家庭之间互利合作的关系上的医疗照护的计划、实施及评价的途径,其本质是一种对患者或家庭与医疗专业人员的合作关系的理解,强调家庭在患儿疾病治疗康复中的作用,鼓励患儿、家长参与,与医务人员合作,共同促进儿童健康。核心内容包括尊重与尊严、信息支持、合作、参与四个核心要素。经过大量实践证明可有效改善患儿及其父母的生理、心理状况,改善其医疗体验,己经被西方国家公认为是儿科护理的最佳模式。因此,有必要在术后先屯病患儿中引用该模式,帮助患儿更好地恢复健康。在这种护理念的指导下,国外己在不同人群、不同医疗保健机构中开展了多种形式的W家庭为中心的护理实践工作,并取得较好效果。
  我国于2005年首次引入该护理模式,并将其广泛应用于多种慢性疾病患儿当中,虽然取得了一定效果,但干预内容单一,有待更加全面、深入的引入该模式,使其效益最大化。因此,目前我国以家庭为中心的护理模式的开展尚处于起步阶段。分析原因如下:首先,在实践过程中,医务人员和患儿家庭对该模式内涵认识不足,导致无法建立有效合作关系。其次,在医务人员和家庭合作过程中,医务人员和家属职能界定模糊,家属虽然有参与的意愿,却无从做起,导致无法有效参与到决策与照护过程中。因此,有必要通过研究明确以家庭为中心模式的具体护理内容,界定医务人员与家属的职责,帮助医务人员和家庭建立有效的合作关系,促进以家庭为中心模式更好地开展。本研巧将在根据目前以家庭为中心的护理模式的发展现状,初步构建术后先也病患儿以家庭为中心的护理内容,从而为术后先心病患儿以家庭为中心的护理服务提供有力的可执行方案,也为在其他儿科疾病患者中开展以家庭为中心的护理模式提供有力借鉴。

  三、研究(工作)步骤、方法及措施(思路)

  文章主要采用文献资料法以及案例分析法两种研究方法进行探究。
  其一,文献资料法:该种方法是根据一定的研究目的或课题,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地、正确地了解掌握所要研究问题的一种方法。通过文献资料法,能够对课题有基本的认识,从而更好的确定选题,同时还能够形成关于研究对象的一般印象,有助于观察和访问,也能得到现实资料的比较资料。笔者通过查阅校图书馆、CNKI数据库以及互联网中的相关资料,了解先心病护理以及以家庭教育为中心的护理相关理论,为全篇的探究奠定理论基础;
  其二,案例分析法:该种方法是对有代表性的事物或现象深入地进行周密而仔细的研究从而获得总体认识的一种科学分析方法。该法既可被用来为某种假说作论证,又可把得到的研究成果作为进行更广泛研究的基础。在从个别到一般或从一般到个别的认识过程中均能发挥作用。文章通过具体的护理案例来进行分析。

  四、毕业论文提纲

  1绪论
  1.1研究背景及意义
  1.2研究内容及方法
  2概念界定及相关理论
  2.1先心病护理
  2.2以家庭为中心
  3当前我国先心病护理中存在的问题
  3.1我国儿科领域护理模式简介
  3.2无陪护护理模式中存在的问题
  3.3亲情陪护护理模式中存在的问题
  4以家庭为中心的护理模式的应用及存在的问题
  4.1以家庭为中心的护理模式的应用
  4.2以家庭为中心的护理模式应用中存在的问题
  5家庭为中心的护理模式应用中的优化策略
  5.1尊重与尊严方面
  5.2参与方面
  5.3信息支持方面
  5.4合作方面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五、主要参考文献  [1]KimberlyT.Stewart,NitaChahal,AdrienneH.Kovacs,CedricManlhiot,AhlexxiJelen,TanveerCollins,BrianW.McCrindle.ReadinessforTransitiontoAdultHealthCareforYoungAdolescentswithCongenitalHeartDisease[J].PediatricCardiology,2017,38(4).

  [2]AngelaLee,BarbaraBailey,GeraldineCullen-Dean,SandraAiello,JoanneMorin,ErwinOechslin.TransitionofCareinCongenitalHeartDisease:EnsuringtheProperHandoff[J].CurrentCardiologyReports,2017,19(6).
  [3]LeeAngela,BaileyBarbara,Cullen-DeanGeraldine,AielloSandra,MorinJoanne,OechslinErwin.TransitionofCareinCongenitalHeartDisease:EnsuringtheProperHandoff.[J].Currentcardiologyreports,2017,19(6).
  [4]安思兰.先心病患儿术后以家庭为中心的护理内容的研究[D].北京协和医学院,2016.
  [5]冯方方.“以家庭为中心护理”在小儿先天性心脏病介入封堵术中的应用[D].新乡医学院,2016.
  [6]顾莺,王君俏,张玉侠,余卓文.家庭中心式护理对先心病患儿父母围手术期心理影响[J].上海护理,2008,8(06):32-34.
  [7]顾莺.网络支持对先心病患儿及父母生存质量和家庭功能的影响[A].中华医学会、中华医学会儿科学分会.中华医学会第十七次全国儿科学术大会论文汇编(上册)[C].中华医学会、中华医学会儿科学分会:,2012:2.
  [8]顾莺.网络支持对先心病患儿及父母生存质量和家庭功能的影响[A].浙江省医学会.2012年江浙沪儿科学术年会暨浙江省医学会儿科学分会学术年会、儿内科疾病诊治新进展国家级学习班论文汇编[C].浙江省医学会:,2012:1.
  [9]高一平.以家庭为中心的护理在先心病患者围手术期中应用的效果评价[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5,15(13):214.
  [10]顾莺.以家庭为中心的护理在先心病患儿围术期的应用研究[D].复旦大学,2008.
  [11]冯亚宇,杨瑞冬,于亚群.先天性心脏病患儿心理弹性与应对方式的相关性研究[J].护理学杂志,2014,29(16):71-73.
  [12]肖云彬.先心病患儿的家庭护理[N].大众卫生报,2012-11-29(009).
  [13]顾莺.关于先心病患儿父母照护体验的现象学研究[A].浙江省医学会儿科学分会.2006(第三届)江浙沪儿科学术会议暨浙江省儿科学术年会论文汇编[C].浙江省医学会儿科学分会:,2006:1.
下载提示:

1、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文章版权申述”(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18735597641(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2、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投稿,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

原创文章,作者:写文章小能手,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447766.cn/chachong/7791.html,

Like (0)
写文章小能手的头像写文章小能手游客
Previous 2020年9月15日
Next 2020年9月15日

相关推荐

My title page conten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