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江鞋类产品出口面临的挑战与对策分析

摘 要

晋江,位于福建东南部,是声明远播的鞋类生产基地,现有4800多家制鞋企业,其中有500家企业达规模以上,鞋类产品销往世界多个国家和地区。在当前贸易摩擦加剧、鞋类市场饱和、鞋材和劳动力成本上涨及其它严峻的形势下,晋江鞋类产品逐渐丧失原本的竞争优势,面临订单量萎缩、客户转移至东南亚国家等情况,在出口道路上承压较大。本文将通过分析晋江鞋类产品出口面临的挑战,对晋江鞋类产品出口提出积极应对贸易摩擦、增加创新投入、提升出口标准等对策建议,帮助晋江鞋类产品的出口,促进晋江鞋业健康、稳定、持续地发展。

关键词:鞋;出口;挑战;对策

1 绪 论

1.1 研究背景

自1978年后,中国经济腾飞,商品进出口量倍增,增速明显高于全球同期,商品出口走向明朗。但如今在面临贸易保护主义抬头、地缘政治风险有所上升、世界经济增速放缓等形势下,不少经济体出口额明显缩水。

在中国加入WTO后,中国鞋业迅速发展,在世界市场上取得了辉煌的成绩,成为全球制鞋中心。当前中国鞋类产品出口量占据世界鞋类产品总出口量的份额多达57.5%以上,鞋类出口量及出口金额位居世界榜首,中国已是鞋类产品的出口大国。近几年来,受制鞋成本的上升和欧盟等针对中国鞋类产品的高关税影响,中国的鞋类产品出口不容乐观。

晋江,位于福建东南部,是声名远播的鞋类产业基地,被誉为“中国运动鞋之都”。目前,晋江拥有多达四千多家的制鞋企业,年产值达千亿元人民币,鞋类产品销往多个国家和地区。运动鞋是晋江市主要生产的鞋类产品,其年产量达7亿双,全球市场占有率达8.6%。在如今鞋类市场饱和、制鞋成本上升、贸易摩擦加剧及其他严峻的情势下,晋江鞋类产品出口订单量萎缩,在出口道路上承压较大。

1.2研究意义

理论意义:本课题是基于晋江鞋类产品出口面临的现状、问题及其产生原因进行分析,探讨晋江鞋类产品如何在挑战之下抓住机遇,将出口劣势转为优势。通过采取文献分析法等研究办法,说明晋江鞋类产品的出口如何应对挑战,解决目前面临的难题,增加出口竞争力。

实际意义:本课题对晋江鞋类产品面临的挑战进行了分析,并能为晋江鞋类企业产品的出口在XX、行业、企业方面提供有效的应对措施,为各方提供了可借鉴的参考建议,利于晋江鞋类企业更好地生存、发展。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鞋类产品出口贸易在世界贸易中占据着重要份额,在当前国际竞争愈发白热化、市场价格透明化的情势下,分析晋江鞋类产品出口面临的挑战与对策从明晰鞋贸的研究方向及国内现状两方面着手具有借鉴作用。

1.3.1 国外研究现状

在商品贸易的研究中,创新力、品牌效应、政策等因素对出口商品的综合实力有着重要影响,对鞋类产品出口而言,了解国际竞争力和品牌建设这两个因素的相关研究理论对鞋类产品的出口对策分析具有重要意义。

(1)国际竞争力。哈佛大学教授迈克尔·波特指出一国国际竞争力的主体是该国的特定产业,将提高产业的生产效率作为竞争的手段会形成连续的获利能力。[1]鞋类产品提高国际竞争力应当从提高生产效率入手。Vernon认为,产品生命周期是影响特定制造业国际竞争力的重要原因,而技术的创新能增加产品的市场寿命,提高制造业国际竞争力。[2]在对商品生命周期理论进行研究之后,PaulKrugman推出了国际产品贸易周期的一般均衡模型,提出影响贸易增长与竞争的重要因素是产品技术之间的差别程度,而由于竞争而提高的产品出口量使得各国为了维护自身贸易竞争优势进一步进行技术创新。[3]技术进步及标准有助于提升产品质量和产品出口额,促进规模效益而形成价格优势,产生贸易竞争优势。在人口质量经济学中,Theodore W.Schultz 提出对技术变革发生作用进一步提高产业竞争力的重要因素是劳动者知识和技能的提高。[4]Grossman (1993) 在他的新经济增长模型中, 将经济模型的内生变量设为劳动力素质加以研究, 得出提升产业国际竞争力、促进经济增长的主要推动力是劳动力素质的提高。[5]

(2)品牌建设。鞋类产品的国际品牌形象对鞋类产品的出口影响很大,在品牌优势的研究上,现代营销学之父Philip Kotler与其朋友合著的《营销管理》一书中提出了产品之间的差异是品牌化的根本,类型相同却存在差别的产品会吸引消费者的关注从而进行对比,继而深入了解品牌,企业通过消费者对品牌的高忠诚度可以预先和确定产品的市场需求量,给其他企业筑起了一道进入该市场的屏障等观点。[6]全球品牌首席营销大师Martin Lindstrom在他的《感官品牌》一书中,提出了令人耳目一新的品牌“五维”感官概念,用感官加深消费者的品牌印象、始终保持对品牌的忠诚度。[7]鞋类产品应当打造出属于自己的品牌,运用品牌战略给消费者留下印象,培养消费者的忠诚度以达到巩固客户维持或扩大市场份额的作用。

1.3.2 国内研究现状

中国鞋文化源远流长,在5千多年前中国就有了最原始的鞋。近代以来,随着外国的制鞋技术传入我国,制鞋业得到了发展,成为了我国传统产业。20世纪80年代以来,中国鞋类产品出口持续快速增长,制鞋业依靠劳动力成本等优势提高了竞争力,在世界市场上具有重要地位。我国国内学者从以下角度对鞋业发展进行了探讨:

(1)鞋业发展情况

前化工部橡胶司副司长于清溪(2016)指出我国鞋类产品出口数量和金额均较前一年大幅减少,整个鞋类出口大幅下降,且我国的鞋品出口处于中低档。受国内物价上涨和国际大环境的影响,鞋类产品的生产成本不断增加,传统的出口订单存在减少外移的问题,但学者通过观察分析,认为我国鞋类产业生产出口仍具有较大优势和潜力。[8]刘勇雄(2019)指出目前我国鞋类多以中低档产品为主且生产方式多为贴牌,鞋类产品世界品牌不多,附加值低,以成本优势作为出口竞争力;随着劳动力成本提高及其他因素的影响,鞋类出口成本优势减弱,这势必会对以出口为主的制鞋业产生巨大考验。[9]吴凌芳,李佳萍(2014)指出作为鞋类出口大省,福建省对于加强建设鞋类品牌的观念不强且制鞋成本的提升使得鞋类产品的价格优势逐渐消失,鞋类出口形势堪忧。[10]

(2)鞋业发展面临的问题及对策

① 竞争力。朱琼琳(2019)提出鞋类产品竞争力的提高,要从企业的转型升级、科研成果的转化、推进供给侧改革及规避风险等方面着手。[11]路华,王世成(2018)通过双重钻石模式分析中国鞋业竞争力,得出面临着不少考验的中国仍具备多方面的竞争力,提出加强创新驱动、提升劳动力素质、强化产业链优势、利用XX政策等建议。[12]沈晓岚(2018)通过刨析判定竞争力定量并分析相关进出口数据,得出市场占有率和贸易竞争指数是我国鞋业的市场竞争优势所在,建设实施系统化监督管理控制措施和维护机制是提高鞋类产业国际竞争力的着手点,以确保综合经营和销售水平符合市场发展的需求。[13]

② 产业转移及转型升级。面对东南亚制鞋业的崛起和世界制鞋业向低成本国家或地区转移的趋势,李明武,周利(2019)认为中国应当主动接受挑战,调整国内外生产基地,推动产业转型升级,进行竞争战略变革。[14]姚云鹤,何有节,曾琦,李波,徐波(2017)认为发达国家和地区制鞋业的发展经验和教训值得东莞制鞋业去归纳借鉴,在政策的支持之下,东莞制鞋业要坚决进行产业转移和产品转型升级,创建本土品牌,实现东莞制鞋产业的再次腾飞。[15]陈宁,陈宝国,李婧玲(2017)指出莆田鞋业主要以代工生产形式和贴牌加工的出口导向模式,产品附加值不高,核心竞争力弱,面临严峻的挑战,需要加快转型升级,优化莆田鞋业产业链,创新产品品牌,打造品牌效应,扩展新兴市场。[16]

③ 贸易壁垒及贸易摩擦。欧盟是中国鞋类产品出口份额较大的目标市场之一,同时它也是对有害物质限量要求最高的地区, 标准极其严厉苛刻。近几年来,中国因鞋类标准不合格被通报达多次。据中国皮革协会调查,2011-2017年欧盟通报中国鞋类产品依序为24次、14次、68次、46次、38次、24次、33次,2018年的通报次数则为20次。[17]由此观之,我国鞋类产品出口需提高自身产品质量和检验标准,中国皮革和制鞋工业研究院院长杨承杰(2015)指出标准要用来保障产品的安全及消费者权益,标准的最终目的是为了保护整个行业,要提高鞋类标准,呼吁人担任国际标准化的工作,与国外机构、专家紧密联络。[18]“市场在哪儿,标准就在哪儿”,中皮院院长对鞋类标准提出了自己的观点,而“轻工大国工匠”、中国鞋业专家陈国学(2015)认为提高鞋类产品的品质必须从制鞋设计和制造设计技能这两方面的提升来进行,维系好行业领先于东南亚国家的鞋企,转变产品档次,往中高档发展,提倡工匠精神,提升鞋企经营能力,革新企业的制造技术,提升制鞋工艺水平,优化生产流程,提高劳动力素质,改善服务能力和水平。[19]

1.3.3 研究的不足与展望

通过对上述文献的阅读和思考,可以看出针对鞋类产品的研究成果主要集中在两个角度:一个是对鞋业发展情况的分析,另一个是从鞋类发展面临的问题出发研究相应的对策。从对鞋类产品发展情况来看,大多数文献均指出我国鞋业发展受自身品牌培养意识薄弱,创新能力缺乏,且出口受国外经济影响,多贸易摩擦等问题影响,也提出了一些对策,但是均未详细化,只是大概指了个方向。而从鞋业发展面临的问题及对策来看,学者大多是从贸易壁垒、贸易摩擦、竞争力、产业转移及转型升级等方面进行探讨,提出我国鞋类产品要推动提升产品品质、调整企业经营定位、加大创新技术的投入等建议。通过对比分析,可以发现:1.国内对鞋类产品出口贸易的研究停留在国家、省份层面较多,针对晋江鞋类产品出口进行研究的不多;2.针对晋江鞋类产品出口进行研究的文献虽有从单一角度指出了晋江鞋类出口存在的问题,但全面进行分析的并不多,且其对应的解决措施大多不够详尽。为此,希望能通过开展本课题研究,对晋江鞋类产品出口面临的挑战与对策进行分析和研究,提出可行性的建议。

2 晋江制鞋行业发展现状及鞋类产品出口情况

2.1 晋江制鞋行业发展现状

作为推动晋江经济发展的传统优势性产业,晋江制鞋业拥有长达30多年的历史,其主要分布在晋江市陈埭镇、青阳街道一带。在XX的引导和支持下,晋江市2017年顺利建成位于陈埭镇的晋江国际鞋纺城,吸引了晋江大多数鞋企和商户入驻其中,形成了新的产业聚集区域。

晋江目前有4800多家鞋类生产企业,其中500家鞋企达规模以上,包括安踏、鸿星尔克、特步、361°等知名品牌鞋企,从业人数超38万人,生产鞋类产品有旅游鞋、塑料拖鞋、童鞋、运动鞋等种类,以运动鞋和旅游鞋为主。如表2-1所示,晋江市制鞋业自2016年以来,年产值均达千亿元人民币;2014-2018年晋江市工业总产值和制鞋业产值都呈逐年增长趋势,制鞋业占全市工业产值的比重呈现递减后缓慢上升的趋势,以此可看出晋江制鞋业仍是晋江经济发展的一大助推力。

表2-1 2014-2018年晋江市工业及制鞋业发展情况

年份 全市工业总产值
(亿元)
全市工业总产值

同比增长

制鞋业产值
(亿元)
制鞋业产值

同比增长

制鞋业占全市工业产值 比重
2014年3715.0811.20%940.866.80%25.33%
2015年4002.479.10%963.971.90%24.08%
2016年4321.178.40%1008.683.90%23.34%
2017年4809.9810.90%1112.858.40%23.14%
2018年5399.0712.20%1260.0111.10%23.34%

数据来源:晋江市统计局

近几年晋江鞋业的发展主要是依托安踏、特步、贵人鸟、361°这几家大企业来拉动产值,在经济形势不好的情况下,晋江鞋厂倒闭的现象屡见不鲜,鳄莱特、“德尔惠”、喜得龙、闽超鞋业等公司纷纷破产,更别说那些中小型企业甚至是小鞋厂了,目前的晋江鞋企需继续寻求转型,进行突破,思考在现今的形势下如何发展。

从2019年1-12月晋江鞋业景气指数及涨跌幅情况(图2-1)可看出晋江市2019年全年的鞋业景气指数均在105以上,由此可知晋江鞋企对鞋业的发展普遍持乐观看法;2019年晋江鞋业景气指数最低值在2月份,指数达107.92,这主要受春节放假的影响,春节放假使产量等定量指标降低影响了鞋业景气指数;而在3月份鞋业景气指数达到最高值129.37,工厂复工使得行业指标上升,新的一年开始鞋业从业也对整个市场充满信心,接下来的4月-8月中旬鞋业景气指数均在120以上,是鞋业正常运行的阶段;而8月中旬-12月,鞋业景气指数呈下降-上升-下降趋势变动,这主要是受外部因素影响如环保政策、国际形势不乐观等影响,打击了鞋企从业者的信心。综上所述,2019年晋江鞋企对晋江鞋业的发展持乐观心态,但鞋业受外部因素影响较大,景气指数跌幅次数多,12月份后鞋业景气指数呈现下降趋势。

晋江鞋类产品出口面临的挑战与对策分析

  图2-1 2019年1月-12月晋江鞋业景气指数及涨跌幅情况

  数据来源:中国·晋江鞋业发展指数网

2.2 晋江鞋类产品出口情况

2.2.1 出口贸易方式以一般贸易为主

如下表(表2-2)所示,2014-2017年泉州市按一般贸易方式出口的商品贸易额是来料加工贸易和进料加工贸易的10倍以上,而2018年泉州市按一般贸易出口的商品额更是达到了161.5372亿美元,说明了泉州市的出口贸易方式以一般贸易为主。由此观之,占到泉州地区45%以上出口贸易值的晋江市出口贸易方式也以一般贸易为主。

表2-2 2014-2018年泉州市按主要贸易方式分出口商品贸易额

晋江鞋类产品出口面临的挑战与对策分析年份

贸易方式

2014年

(亿美元)

2015年

(亿美元)

2016年

(亿美元)

2017年

(亿美元)

2018年

(亿美元)

一般贸易155.6502157.4152143.1482137.0329161.5372
来料加工贸易3.10353.04945.26186.4803
进料加工贸易12.551910.41177.64026.6165

数据来源:泉州统计年鉴

2.2.2 出口地域较为广泛

晋江市鞋类产品出口的对象主要为X、欧盟、东盟、日本,据厦门海关统计,2018年晋江市鞋类产品出口的数量多达15亿千克(双),而其向这些国别地区出口的鞋类产品数量合计占到出口总量的一半以上,如下表所示:

表2-3 2018年晋江市鞋类产品出口主要国别地区及占比

地区 出口鞋类产品量(亿千克) 出口量占晋江鞋类产品总出口数量比重
欧盟 3.8 25.3%
东盟 1.1 7.3%
日本 0.6 4.5%
X 4.6 30.7%

数据来源:中华人民共和国厦门海关

近年来,随着“一带一路”的建设,沿线国家也与晋江鞋企建立起了合作关系,在晋江市每年举办的鞋博会上都能看到来自伊朗、孟加拉国、越南等多个国家的商人的身影。在一些出口国家对鞋类产品的需求饱和的情况下,也有部分晋江鞋类出口企业将目光投向了非洲地区。

2.2.3 出口贸易企业以民营企业为主

从中国市场监管局和晋江市XX处获悉,晋江市超过97%的企业为民营企业,民营企业占全部出口企业的比重为86.6%,由此可知,晋江市鞋类产品出口的贸易企业以民营企业为主。

3 晋江鞋类产品出口面临的挑战

3.1 贸易摩擦多发,不利于产品出口

现如今贸易保护主义势力抬头,对世界贸易产生了消极影响。在国际贸易中,部分国家利用提高商品的进口关税、发布法案的举措,设置障碍妨碍他国正常贸易。2019年8月,X总统特朗普提出要对中国三千亿输美商品加征关税,其中包括了我国143亿美元鞋类产品。作为晋江鞋类产品的主要出口国家之一,X这一举措打击了晋江鞋类产品的出口,由下图(图3-1)可以看出晋江鞋业外贸景气指数自8月的107.5降至9月的101.67,而后鞋业外贸景气指数虽有所提高但增幅不大。

晋江鞋类产品出口面临的挑战与对策分析

  图3-1 2019年7月-10月晋江鞋业外贸景气指数

  数据来源:中国·晋江鞋业发展指数网

除此之外,世界多个国家不断提高鞋类产品的准入标准。以传统的制鞋国家

——德国、法国、意大利为例,它们不仅对鞋类产品设置了严苛的鞋材和质量标准,还制定了相关的法规限制他国鞋类产品的进口。进入市场的高标准,使得中国频频发生鞋类产品被召回的事件。

3.2 世界经济收缩,客户订单量萎缩

2011年全球危机后,世界经济仍处于调整期,市场需求不振。2019年,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发表的《世界经济展望》报告指出,2018年4月-12月世界经济增长大幅度减缓,之后市场行情呈低落状态,其中制造业的发展受到严重影响,经济达到了金融危机的最低水平。经济形势的放缓和疲软会对国际贸易产生不利影响,身为制造业出口大国的中国更是首当其冲,而从2015年12月底至2019年9月底晋江鞋业外贸景气指数(如图3-2所示)可看出,晋江鞋业外贸景气指数在2018年中后期达到这几年的最低值且景气指数普遍不高,说明晋江鞋业出口受世界经济情况影响,也受到了冲击。

晋江鞋类产品出口面临的挑战与对策分析

  图3-2 2015-12-31至2019-9-28晋江鞋业外贸景气指数

  数据来源:中国·晋江鞋业发展指数网

而在面临发达国家运行分化加剧、发展中经济体增长缓慢、国际竞争日趋激烈、世界总趋势减速的形势下,国外客户大多担心鞋子会卖不出去,估量进货,尽量保证零库存,减少多余的支出。客户订单量的萎缩,导致晋江鞋类产品出口企业难以继续发展。

3.3 产品质量较低,同质化竞争激烈

虽然晋江鞋企正在从粗放型出口贸易向集约型出口贸易转变,但由于其特殊的发展背景,企业经营观念改变不易且不属于一、二线城市的晋江难以吸引专业人才来晋工作。目前,晋江鞋企员工70%以上的生产员工仅有初中及以下的学历,多为晋江职校鞋服设计相关专业毕业的学生及外来打工流动人口,而高中学历以上的员工所占比例不高,缺乏专业的对外贸易人才,使得大多数晋江鞋企出口模式单一,出口贸易规模较小。与世界其他知名品牌相比,晋江鞋类产品含金量不足,在产品设计与制造方面没有自有知识产权,盲目模仿其他品牌。

据泉州市经信委调研发现,晋江市鞋类企业平均研发投入仅占企业营业收入的1%左右, 半数以上企业没有专门研发机构,而实际开展研发活动的仅占12.5%。由此得知,晋江市大部分制鞋企业的科技含量低,而其生产的鞋类产品也大多处于中低档次,缺乏创新力造成产品的同质化现象严重。在产品同质化泛滥的情况下,部分中小型制鞋企业采用低价策略吸引客户,最终导致恶性竞争,使得企业的生产运营情况艰难,不堪重压而倒闭。

3.4 制鞋成本上升,客户转移东南亚

伴随着中国经济的高速发展,劳动力成本不断得到提高,廉价劳动力优势逐渐消失,以劳动力为导向的晋江鞋企也受到了不小影响。而制鞋成本的上升也导致了企业的成本进一步提高,根据2015年-2019年12月晋江鞋材和成品鞋价格指数(下页图3-3)可看出,晋江鞋材价格指数自2017年初的101.88升到2018年初达到118.38后,之后一直高于110,这说明晋江鞋材价格受与制鞋相关的原材料上涨且高居不下影响;2015年末-2019年末晋江成品鞋价格指数基本呈稳定状态,在100左右波动。而结合两条指数来看,从2017年起晋江鞋材价格指数高居不下,而成品鞋价格指数保持稳定,两条价格指数之间的差距变大说明鞋类产品的利润空间变小,晋江企业在外贸出口方面成本优势减少。

而越南、印尼、缅甸、柬埔寨、老挝等东南亚地区的国家借中国制鞋产业转型、企业外迁之机,鞋类生产开始得以迅速发展,已经生长成为仅次于我国的又一个鞋类产品生产出口基地。以越南为例,其鞋类产品现已达年产近9亿双,出口8亿双,成为了世界第3生产国和第2出口地,其生产和出口增速均已远高于我国,而且该国的劳动力成本低,鞋品的单价也低,吸引了不少原先向晋江鞋类产品出口下订单的客户。

晋江鞋类产品出口面临的挑战与对策分析

  图3-3 2015-2019年12月晋江鞋材和成品鞋价格指数

  数据来源:中国·晋江鞋业发展指数网

3.5 民营企业融资难,出口资金不足

首先,晋江中小民营企业面临融资渠道窄的问题,大部分企业都以银行信贷作为主要融资渠道,而多数中小企业流动资金少,经营规模小且竞争力弱,也缺乏足以作为信贷抵押的不动产以及具备雄厚经济实力的担保人,难以获得银行贷款。而受我国公司债务债券严格的发行条件影响,晋江多数中小民营鞋类企业公司难以符合公司上市标准,证券融资渠道行不通,导致晋江多数鞋类出口企业缺乏扩大国外市场的资金支持。

其次,中国针对中小企业融资扶持的政策少,且受市场经济体制影响,中国国有银行以服务国有企业为主,长期以来,双方形成了密切合作的关系。而随着国有商业银行对信贷的管理愈发严格,对实体经济的加大投入,晋江中小民营企业受自身资产规模、综合实力等内部因素的限制,外源融资日益困难。在此情况下,多数中小民营企业只能去寻求民间借贷,最终导致企业发展恶性循环。

4 晋江鞋类产品出口的对策建议

4.1 积极应对贸易摩擦以及反倾销问题

晋江鞋类出口企业首先要主动面对贸易摩擦,积极采取应对措施,对国际政治情况和相关政策进行解读以便于在与出口企业进行贸易的过程中能灵活应对各种问题,做到始终是贸易中处于优势地位的一方,而对外汇风险的规避可通过使用多元化的结算方式和现代化金融工具,利用押汇等方式转嫁汇率风险,努力将损失降到最低;其次要把握国际市场,学会主动与其他国家企业进行合作,吸收其他鞋类企业的经验,弥补自身不足。做到坚守市场规则、抓住机遇、瞄准差距、合理利用资源、充分发挥自身优势、立足于国际市场;最后要建立属于自身的反倾销预警机制,通过聘请律师了解其他国家与鞋类产品相关的法律法规,进而收集鞋类产品的市场信息,做好对国际鞋类市场的跟踪调查,充分研究其他国家鞋类产品的进出口情况,提前做好企业贸易出口的规划。

晋江市XX则要时刻把控好世界鞋类市场动态,在知道他国对我国鞋类产品采取的提关税等设置贸易壁垒的举措之时,及时做好准备,发布政策引导晋江鞋类出口企业,提高晋江市鞋业技术质量检验标准,推动晋江鞋类出口贸易良好发展。

4.2 加大创新投入,引进专业人才

晋江制鞋企业首先要提高劳动者的整体素质,利用晋江市XX的利好政策加大对科技创新投入的力度,研发与鞋类相关的专利技术。在当前成本优势不再的情况下,创新成为提升鞋类产品竞争力的重要因素。国际鞋类著名企业如耐克、阿迪达斯等都十分重视创新要素在鞋类产品上的投入,它们通过每年投入上千万的资金及对鞋类产品设计、人体原理等有研究的专业人才组成的智囊团,提升自身鞋类产品的出口竞争力。晋江制鞋企业可向国内外知名鞋企学习,通过与高校合作组建属于自己的专业团队,专门给出一笔培养人才和学习技术的支出。

除了劳动者素质需要提升外,晋江制鞋企业的管理者的思维方式也需发生转变,要不断进行对企业经营管理的学习,大力引进管理型人才,改变以往落后的管理模式,建立灵活的晋升机制和多元化的薪酬体系,转变企业发展方式,创建独特的企业文化,建立科学的管理体系,使企业持续、健康方向发展。同时,招纳外贸专业人才,特别是在人力资源管理和市场开发方面,要拥有良好的市场开发能力和前瞻性,能帮助鞋类产品进入合适的市场,助推产品的创新与升级,转变传统的贸易模式,共同开发具有知识产权的鞋类产品,使晋江鞋类产品在国际市场上有立足点。

4.3 提升产品质量,运用内容营销

在面对国内中小型出口贸易商拼价格,采用同质化竞争的情况下,晋江鞋类出口企业一可提高自身鞋品的档次,不往中低档次发展,向生产高档鞋类产品的意大利鞋企学习,提高鞋品档次,改变世界市场对晋江鞋多为山寨品、抄袭的印象。对此,晋江鞋类企业应提高对专利的保护意识,XX要加大对知识产权的保护力度,支持原创并对原创品牌、原创设计予以一定的奖励,重新塑造晋江鞋在世界市场的产品形象。

其二,在面对同质化严重、都在拼价格的外贸领域,晋江鞋类产品的出口可寻求新的突围方向——内容营销。在目前的外贸领域中,内容营销被运用的次数和规模十分有限。内容营销是采用发布相关内容进而吸引目标客户和群体,与客户建立联系使其转化为正式客户的一种方式,涵盖文章、视频、动态/交互式内容、邮件订阅与内容推送等形式。

从外贸业务的流程来看,客户的成交为:询盘-报价-打样-谈判-成交-交付-返单;从营销角度看,一个陌生的潜在客户转化到客户,心理上至少经历了:关注-接触-互动-信任-购买-传播。从两者的对比可看出外贸的路径主要涵盖的是互动、信任、购买这三点,而关注、接触、传播这三份路径是传统外贸业务流程中无法包括的部分。晋江鞋类出口企业可利用关注、接触、传播这三个部分来寻求突破。首先是关注——可通过展会、B2B平台、网站、社交媒体、新闻网站等来增加自身的曝光度;其次是接触——做到优化和客户接触的各个接口,为客户提供舒适的体验;最后是传播——采用口碑营销模式,在第三方网站注册品牌,开放评论,邀请已有的客户进行评论,评论的采集则运用付费的模式进行。而关于内容营销,还有很多可借鉴的例子,如李佳琦、薇娅的直播带货,借知名博主宣传产品,拍摄产品vlog等等,如果把内容营销做的好,相信晋江鞋类产品会比其他竞争对手更胜一筹。

4.4 降低出口成本,提升出口标准

针对降低出口成本这一建议,晋江鞋类出口企业可从减少各环节成本和导入外贸出口代理制度和强化财务管理这三个方面着手。第一方面,晋江类型出口企业可通过入驻晋江鞋纺国际城,利用产业聚集优势与周围提供制鞋材料的中下游企业建立长期友好的合作关系,取得鞋材价格的一定优惠力度,减少渠道运输的成本;第二方面则是尝试改变自营出口的模式,建立外贸代理制,降低外贸出口成本;最后一方面是指晋江鞋类出口企业可以通过加强会计核算,加强现金预算控制,发现企业生产中的损耗进一步采取措施减少损耗。而晋江市XX要正确引导企业,提供优质的公共服务,降低企业税收,对出口企业进行税务补贴,逐步降低企业出口成本,简化办理手续,让企业出口方式更加便捷,还可借“一带一路”之风,将晋江鞋类产品更广泛地销往“一带一路”沿线其他国家。

随着人们对产品的期待与消费方式的改变,以及对保护环境的重视逐渐加强,各国(尤其是发达国家)均出台相应政策去规定进口产品的质量、规格等以确保“绿色”环境。2011-2017年来我国鞋产品在欧盟因为质量不达标而遭到退货的消息频频传出,欧洲鞋业联合会(CEC)指出欧盟对鞋类产品的准入不仅有其94,11,CE指令,而且还有鞋类产品是否符合对人体无害及可持续发展等规制。由此观之,当前国际市场对于鞋类产品的准入相当严苛。在此背景下,晋江制鞋企业应紧紧跟随世界市场的步伐,转变外贸发展方式,高标准、高规格化鞋类出口产品,引进新技术、新工艺、新材料,对产品的设计、质量等各个方面完善升级,以质量取胜,提高技术水平和产品附加值,令其产品质量达到其他国家进口的要求。而晋江市检疫局也应密切关注国外相关政策,根据国外标准来提升对我国鞋类出口产品的检验标准,避免晋江出口的鞋类产品因标准不合格被召回。

4.5 完善借贷机制,拓宽融资方式

首先,晋江市XX及其相关职能部门要针对晋江中小民营企业融资难的问题,深入调研,与晋江中小民营企业开展面对面会议,了解企业的相关需求,为企业与金融机构搭建起沟通的桥梁,促成双方的洽谈,借此鼓励银行将信贷业务向多元化发展,强化银企合作,助力晋江中小民营企业解决资金不足的问题。

其次,要优化外部融资环境,增加企业融资形式,使融资方式更加灵活;加大利用外资力度,拓宽企业融资渠道,鼓励多重资本入驻晋江,放开投资领域,加快建设晋江贷款信用管理体系,保障借贷双方主体的利益,对出口企业的贷款给予一定的政策支持。在“一带一路”的倡议下,晋江制鞋企业应当积极利用亚投行、丝路基金等融资平台获得所需资金,并与民营银行展开合作,拓展融资渠道,并结成战略联盟。

最后,晋江鞋类产品出口企业要立足当前、着眼长远,不断提升自身综合实力,增加抵御外来风险的能力,规范企业的财务报表体系,合法开展各项经济活动,切实做好财务收支的会计分录,保证会计信息的真实性和合法性,促进晋江鞋企的持续健康发展,同时也有利于加强金融机构对企业的信任度。

5 结论

综上所述,近几年晋江鞋类产品出口整体趋于平稳,但受世界经济形势低迷和贸易摩擦不断、原材料和劳动力成本提高等影响,处于转型升级阶段的晋江鞋企仍面临着制鞋成本上升、客户订单量萎缩、出口资金不足等挑战。本文针对晋江鞋类出口面临的挑战进行分析并提出了积极应对贸易摩擦和反倾销、增加创新能力、引进专业人才,加大科研力度、提高产品质量、运用内容营销等对策建议,希望对晋江鞋业的发展有所帮助,也希望晋江鞋类产品的出口道路越来越宽敞。

致 谢

经过了几个月的时间,在大学四年的尾声完成了本篇论文。从论文的选题到完成,每一个细微之处总是能想起平日里老师的教导,正是因为老师的指导,我才能不断收获新的知识不断成长,特别感谢我的毕业论文指导老师——张静老师在完成论文的过程中给予我的帮助和指导,让我不断地去深入了解该选题,学会该从何处着手研究选题,也让我发现自己所存在的不足之处,不断地去修订改正。其次,我要感谢的是在我还不确定选题在为选题而忐忑之时,亲人朋友们给予我的鼓励和支持,他们帮我介绍了晋江做鞋类产品外贸的专业人员,让我对近几年鞋类外贸的形势和晋江鞋类产品出口的发展现状有了一定了解,也更加有信心完成这个选题。

参 考 文 献

[1] [美]迈克尔·波特.竞争论[M].刘宁等译.北京:中信出版社,2009.

[2] R.Vernon. International investment and international trade in the product cycle. Quarterly ofEconomics,1966,80(2):190-207.

[3] Krugman, P.A Model of Innovation, Technology Transfer, and the World Distribution ofIncome. Journal of Political Economy,1979,87(2):253-266.

[4] Schultz T W.Investing in people-the economics of population quality[M].California,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Press, 1981.

[5] Grossman G, Elhanan H.Innovation and growth in the global economy[M].Cambridge,MA:MIT Press, 1993.

[6] 菲利普·科特勒(Philip Kotler).营销管理.出版社: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9,230-232.

[7]马丁·林斯特龙(Martin Lindstrom).营销管理.出版社:天津教育出版社,2011.

[8]于清溪.制鞋产业生产出口形势蠡测[J].橡塑技术与装备,2016,42(21):19-25.

[9]刘勇雄.中国鞋类出口现状及发展对策研究[J].科教导刊-电子版(中旬),2019,(1):250.

[10] 吴凌芳,李佳萍.福建省鞋类产品出口状况及对策研究[J].现代商业,2014(36):66-67.

[11] 朱琼琳.我国鞋类企业竞争力分析及对策研究[J].中国管理信息化,2019,22(12):82-83.

[12] 路华,王世成.基于双重双钻石模型的中国鞋业竞争力分析[J].中国皮革,2018,47(07):53-62.

[13] 沈晓岚.我国鞋类产品国际竞争力提升研究[J].合作经济与科技,2018(11):124-126.

[14]李明武,周利.国际制鞋产业转移:东南亚的崛起与中国的对策[J].皮革科学与工程,2019,29(04):73-76.

[15]姚云鹤,何有节,曾琦,李波,徐波.当前形势下东莞鞋业发展方向的探讨[J].皮革科学与工程,2017,27(03):63-66.

[16]陈宁,陈宝国,李婧玲.福建莆田鞋业出口转型升级策略研究[J].长沙大学学报,2017,31(05):81-84.

[17] 胥晨.2018年欧盟RAPEX中国鞋类产品通报简析[J].西部皮革,2019,41(05):11-12.

[18] 叶芳.杨承杰:国际标准化需要“大国情怀”[J].中国标准化,2015(09):26-28.

[19] 梁玮.陈国学:中国鞋业振兴亟需重塑工匠精神[J].西部皮革,2015,37(11):9-13.

晋江鞋类产品出口面临的挑战与对策分析

晋江鞋类产品出口面临的挑战与对策分析

价格 ¥9.90 发布时间 2022年12月11日
已付费?登录刷新
下载提示:

1、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文章版权申述”(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18735597641(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2、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投稿,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

原创文章,作者:写文章小能手,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447766.cn/chachong/83991.html,

Like (0)
写文章小能手的头像写文章小能手游客
Previous 2022年12月11日
Next 2022年12月11日

相关推荐

My title page conten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