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语言对大学生的影响分析

网络语言是在网络环境下孕育的产物,这种新型的语言形式,不仅冲击了现代汉语,同时也迎合了大学生求新、求异、求快的心理。网络语言增加了交际中的幽默性,激发了大学生的创新性。但同时,低俗的网络语言也会给大学生素质的提高以及网络语言的健康发展带来消

  前言

  网络语言在现代人们的交际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尤其在大学生群体中的运用更是频繁。它简洁幽默的特征给人们的日常交际增添了许多色彩,也因此受大学生的亲睐。许多学者已经从网络语言的构成,特点等方面进行了研究,为我们提供了理论基础,但很少分析到网络语言在大学生不同群体中的运用特征。基于这样的背景和目标,本文将对网络语言对大学生的影响进行详细的分析。

  一、网络语言的使用现状

  (一)网络语言的概念

  网络语言是指产生并运用于网络的语言。由于英特网的出现,人们的生活、生产中就有了网络技术的运用。随之,人们在运用网络进行交际时,就产生了一种具有明显网络特点的语言,包括中英文字母、符号、图标、省写等多种形式,在网络交际中表达着一定的含义,称之为网络语言。近些年,随着互联网技术的革新和发展,网络语言已经成为人们网络生活中及其重要的部分。

  (二)网络语言的特征

  1.简洁性
  现代人的生活并不轻松,紧张的工作,来自各方的压力,使得人们在交际时,不仅要求新颖的语言形式,而且要求交际时的语言符号能够更加便捷,省时,省力。于是很多新词、新用法应运而生。很多新词和新用法是对旧词的缩略,或者是用数字的形式代替汉字,因为这样能过减少在网络上打字时,敲击键盘的次数,提高交际的效率,节省时间。例如:“人艰不拆”是“人生很艰难,不要再拆穿”的缩写形式。用“城会玩”代替“你们城里人真会玩儿”。数字代替汉字也体现了网络语言的简洁性。例如:“88”表示“拜拜”,“7456”表示“气死我了”。
  2.新奇性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精神生活和物质生活的日渐丰富,人们对新奇事物的追求与创新,使得网络语言从枯燥无味的传统词汇转变为时尚新奇的现代词汇。例如:MM—美眉,用字母的形式来代替汉字,既简洁,又新颖。这个词在网络中的运用十分广泛,而且常常运用于日常交际当中,他比原词更有简洁传神的效果。再例如:用“白骨精”来代替“白领,骨干,精英”。“白骨精”本来是《西游记》中妖精的名字,但这个词在现代网络语言中产生了新的意义,同时也极具概括性。
  3.诙谐性
  网络语言还有一个特点就是极具诙谐性,它在用简洁的语言达意义的同时,又赋予词汇极大的幽默性。其幽默诙谐的特征,使人们易于记忆,而且乐于在交际中使用。网络语言的幽默性主要表现在他形象而生动的字面意思上,人们很容易从他的字面意思去联想到生活中的一些现象,从而更加轻松深刻的理解对方所要表达的意思。例如:“顶”—暗喻双手托起的动作,在网络语言中却是“支持”的意思;“哥只是个传说”一词来源于网络贴吧,最初是表现一种愤世嫉俗的超脱的态度。随着这个词的广泛使用,它又被赋予了新的意义,表示说话者对自己无比的自信,这里的“哥”指的就是自己。这一类网络语言在运用时就增加了交际的诙谐性。
  还有许多网络语言并不是单纯地只有以上某一方面的特征,而是兼而有之。一个网络用语,它可能同时具备“简洁性、诙谐性、新奇性”三种特征。例如:“坑爹”一词在我们的生活中被广泛地使用,它可以表达自己对对方的不满,这时的“爹”指的是说话者自己;另外,也可以用来指孩子做了让父亲难堪的事情,用来指责孩子。“伤不起”这个词的意思是指自己再也经不起伤害了。一般用来形容自己的处境很差,不能再被伤害了。说话者本身要表达的是悲伤的情绪,而用“伤不起”这个词就既带有了诙谐性,又具备了简洁性。这一类网络用语十分简短,但又能不失幽默地表达说话者的意思,是网络语言十分重要的组成部分。

  (三)网络语言的类型

  1.缩写型
  网民们为了达到交际时方便快捷的目的,就经常采用缩写的形式来表达意义。包括两种形式,一种是将汉语较长的短语缩写成比较简短的形式。例如“高富帅”是“高大、富有、帅气”的缩写,“高冷”是“高傲、冷漠”的缩写等。另外一种就是用汉语拼音首字母大写形式代替原词。例如:“MM”表示“美眉”,“TMD”表示“他妈的”。
  2.谐音型
  用同音或者音近的字来代替原来的字。这种形式使一些词更具新奇性和诙谐性,在日常交际中也广为人们使用。例如:“稀饭”表示“喜欢”,“木有”表示“没有”,“偶”表示“我”
  3.数字型
  用数字的形式来表示意义,实际上类似于谐音型,也是因为数字读法与原来的词读法相近,才用来代替了原词。例如:“886”表示“拜拜喽”,“484”表示“是不是”,“748”表示“去死吧”,“521”表示“我爱你”。
  4.转义型
  也就是词义的引申,用引申义来表示现实中的人和事。例如:用“恐龙”表示“长相丑陋的女生”,用“灌水”表示“在论坛,聊天室发帖子,写文章”。
  5.拆字型
  把一个字拆成几个部件,按照各个部件的读音读出来。例如:“春虫虫”表示“蠢”,“丁页”表示“顶”,“口木”表示“呆”。
 
  6.童语型
 
  网络语言中会出现许多叠音词和儿化音等,如同儿童学语时的用词,这种形式就增加了交际时的亲昵和调侃的色彩。例如:“东东”代替“东西”,“漂漂”代替“漂亮”,“帅帅”代替“帅气”。
  7.混合型
  用汉字与英语或者字母相结合来表达意义。例如:“3Q”表示“谢谢”,“I服了U”表示“我服了你”,“小case”表示“小意思”。

  二、网络语言的成因

  (一)社会原因

  1.社会发展是语言现象产生变化的外在原因,人们在每个时代的交际用语有所不同,实际上就是随着社会经济、文化、科技等的发展而产生了相应的变化。网络语言出现最直接的原因是20世纪因特网的出现,使得人们可以通过网络进行交流,在网络上交流又有其特有的特征,于是,就产生了网络语言。
  2.网上的交际活动依赖于电脑这一物质载体,电脑是网络产生的物质基础。人们想要通过网络跨越时空的限制进行交流,有一个必备前提就是要懂电脑。基于这个前提,年轻人对于学习计算机就产生了极大的热情。这批年轻人,学会了上网,便能顺利地在网上与他人进行交流。这也促进了网络语言的产生。

  (二)群体内部原因

  1.社会原因,为网络语言的产生提供了条件,而网民这一特殊的群体原因,也发挥着不可忽视的作用,是网络语言产生的内部驱动因素。人们追求个性,不断创新,追求自我的精神日益突出。中国网民主要以80后,90后年轻人为主,他们在使用网络技术共享资源的同时,在运用网络技术中突出了极大的创新性。网络语言就是其追求创新和时尚的一种表现。很多新造的网络语言与现代汉语的语法规范不一致,但它能方便快捷地完成交际的目的。例如:“……的说”这个用法,这里的“的说”是作为后缀出现的,在实际交流中没有意义。如:“很开心的说”表示“很开心”,“风很大的说”表示“风很大”。“-ing”在前面加上汉语动词,表示正在干某事。如:“睡觉ing”,意思是正在睡觉。这些用法都是网民们结合外国语言和本国语言,发挥创新性新造的网络语言形式。形式新颖时尚,并能很好的表达意义。
  2.语言心理对于语言使用的影响。人们有意识的心理需求就会在外在行为中表现出来,而网络语言的心理基础就是人们基于网络这种特殊的平台而产生的。说话就是一种行为,而任何一种行为都是有目的的。网络语言作为人们交际中十分重要的一种形式,它的产生同样具有其目的。网民们之所以创造出这种语言形式,最重要的一点就是达到其娱乐性的目的。现代社会中,人们面临着种种压力和激烈的竞争,在运用网络这个平台进行交际时,无需与对方面对面,于是人们在表达时就更具随意性,以追求身心的放松。因此在说话中追求娱乐的效果也是网络言产生的内在原因。

  三、网络语言对现代汉语的影响

  (一)网络语言对现代汉语语音的影响

  网络流行语中很大一部分是借助了改变现代汉语的语音形式而形成的。“谐音构词法是网络语言中最常见的一种构词方法,它是通过对词语的读音进行模拟,从而构成一个与原词在读音上相近的新词语。”【1】这种谐音词语有不同的形式,数字谐音,方言谐音,汉语谐音等。例如:“1314”表示“一生一世”,“8147”表示“不要生气”,“9494”表示“就是就是”,“84”表示“不是”,等属于数字谐音;“蓝瘦,香菇”表示“难受,想哭”,“介个”表示“这个”,这都是方言谐音的形式;“切克闹”的意思是“checkitout”,这就是英语谐音。这些不同形式的谐音网络语言使现代汉语的语音呈现出灵活性,同时也增加现代汉语表达意义时的恢谐性。但其缺点也是不容忽视的,谐音毕竟不是原词的正确读音,如果大量的使用谐音去代替原来的读音,容易形成错误的读法,而误导对现代汉语正确读音的学习。

  (二)网络语言对现代汉语词汇的影响

  “现代汉语词汇可以分为基本词汇和一般词汇两种,基本词汇是全民经常使用,具有稳定性,不易改变的一类词”【2】。“一般词汇是除了基本词汇以外的词汇,具有一定的灵活性。”【3】而网络语言就属于一般词汇,因为每个时代的网络语言都有不同的特点,许多都是某个时代临时创造出来的。 网络词汇的出现大大丰富了汉语一般词汇,一部分一般词汇在发展的过程中会逐步确定下来,成为基本词汇。一部分网络词语已经收入到了现代汉语词典中。例如:“囧”,在原来的字典中是没有的这个字的,只有古代汉语中的“冏”字,由于网络中新造的“囧”字形象生动,而且广泛地被人们接受和使用,就收入到了新的汉语词典当中。

  (三)网络语言对现代汉语语法的影响

  现代汉语语法主要是使用虚词和语序来表达语法意义,句法和词法具有一致性等。新兴的网络语言,有许多的形式并没有遵循现代汉语的语法特点,但其所表达的意义仍可以被人们所理解。例如:“很+名词”的形式,在现代汉语语法中是不存在的。“很”本应该修饰形容词,在网络语言中修饰了名词。表示某事物十分具有所带名词的特征。例如:“这很薛之谦”,要表达的意思是,某事物很有薛之谦的风格。“Hold住”这种一个英语单词加一个汉字的形式,它表示“控制住”的意思。整个词的意义是英语单词的意义与所带汉字的意思单纯相加。而现代汉语中一个词的意义并不是各个字的意思的叠加,它的意义是有整体性的。例如“白菜”的意思不是“白色的菜”,而是一种蔬菜的名称。网络语言在创造时,追求表达的便捷和诙谐,并没有太注重现代汉语的语法规则,具有一定的随意性,这种随意性一方面能够满足人们交际时快捷灵活的需求,同时也能达到幽默的效果。但也会误导人们对于正确汉语语法的学习。那些简洁风趣的语法形式,为人们喜爱使用,但其违背了正确的语法规则,这必然会影响汉语正确的语法的学习和传承。
网络语言对大学生的影响分析

  四、网络语言在大学生群体中的运用

  (一)网络语言在大学生群体中的运用现状

  1.大学生常用网络语言的特征
  网络语言已经成为大学生必备的交际工具。经常被使用的这一类网络词语,通常可以用来表达某种情绪。例如:生活中,大家经常会说到一个词:“我去”,这个词不再是现代汉语里通常表达的主谓结构的意思,而是要表达一种“无奈或者惊讶”的感叹。再例如:“呵呵哒”,一词也经常在大学生的交际中出现,用来表达一种“不屑”的情绪。可见,能够表达某种感情和情绪的网络语言在大学生群体中的使用频率比较高,这一类词的使用率达到90%,因为这些词汇简短而又可以形象地表现说话人的感情色彩,所以为大家喜闻乐见。
  2.大学生对网络语言的态度
  从调查的结果分析可以得出,在大学生中,大部分人经常上网,85%的学生每天都会上网,由此可知,大学生对于网络的熟悉和依赖程度之深。由于经常与网络接触,所以多少都会了解到一些网络语言。大学生群体中会关注或者偶尔关注一些网络语言的占90%。许多学生会经常刷微博或者逛网络上的一些论坛,对一些网络事件十分感兴趣,通过这些渠道,或多或少都会知道一些新兴的网络流行语。通过了解,大学生在上网时,一般都喜欢将自己在网络上看到的流行词语运用到交流当中,有80%的学生会经常使用网络流行语,而真正了解其含义的只有60%,可见还有20%的学生,在不太了解某个网络词语的含义的情况下就会使用,这种现象其实就是一种跟风和追求时尚的心理所导致。70%的学生认为使用网络语言的原因是因为有趣,可以在交际中缓解生活中的压力,并达到幽默风趣的效果;20%的学生使用网络语言的原因是简短便捷,在追求效率的时代,人们之间的交谈也有了快捷的需求,而新兴的网络语言正好可以简短而又生动地表达出说话者的意思。因而这也是一部分人接受并使用网络语言的原因。我们可以发现,网络语言已经深入到大学生的生活中,大部分学生对于网络语言的态度是乐于接受并常在生活中使用,网络语言已经成为了大学生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

  (二)网络语言在大学生不同群体中的运用特征

  1.网络语言在大学生男生群体中的运用特征
  通过对调查问卷的分析,可以看出,男生和女生在使用网络语言时,是有差异的。一些来自网络游戏的网络语言,首先在男生中流行起来,然后再流行到女生中。例如:“皮皮虾,我们走”。调查结果显示:85%的男生对网络语言的使用没有选择性,有些网络语言还是比较低俗的,但是许多男生并没有注意到这个问题,仍然会在日常生活中使用。例如:“卧槽”“TMD”这些词,在男生中的使用比率远远高于女生。除此之外,有30%的男生会在不清楚某个词的含义的情况下去使用。同时,在使用网络语言的场合上,他们更多的是在网络上交流时使用网络流行语,还有一部分人会在与较亲近的朋友,同学或者舍友交流时使用网络语言。
  2.网络语言在大学生女生群体中的运用特征
  大多数女生在使用网络语言时,是有选择性的使用。80%的女生表示,很少在网络中或者日常生活中说一些低俗的网络语,如:“TMD””SB”这类词很少出现在女生的交际语当中。而女生,她们多数情况下会选择使用那些快捷而幽默的词语。除此之外,女生使用网络语言的频率略低于男生使用网络语言的频率。她们更加注意使用场合,一般都在与很熟悉的同学或者朋友交谈时使用,很少或基本不会用于与长辈的交流中。因为长辈们不一定都能理解网络语言的含义,所以在与他们交流时,少用网络流行语,是有助于彼此沟通的。

  五、网络语言对大学生产生的影响

  (一)网络语言对大学生日常交际产生的影响

  1.积极影响
  网络语言的产生,具有两面性。我们要用辩证眼光去看待网络语言对于大学生的影响。首先,运用网络语言进行日常交际时,能够创造轻松愉悦的聊天氛围。现代大学生在学习,生活,就业方面都面临着种种压力而无处释放,网络这种交际工具,可以让大家不需要面对面进行交流,甚至可以与陌生人交谈。这种交流方式,就有助于他们减轻心理压力,相对自由地表达自身内心真实的想法。与此同时,许多网络语言,在表达意思时,相对隐晦,大学生就很乐意使用这类词。尤其是在表达男女生之间的爱慕之心时,很多大学生羞于直白地去跟对方说,这时那些意义隐晦的网络语就成了很好的选择,它既能清楚地表明说话者的意思,又不会造成双方的尴尬。例如:521(我爱你),女神(心目中最美,最重要的女性),男神(心目中最帅,最重要的男性)等。大学生在运用这些网络词汇进行交际时,更能够表达自己内心的想法,同时也能缓解压力。第二,网络语言的盛行,能够激发大学生在交际中的创新性,这种创新性指的是在交际中创造出新词。大学生这个群体,追求个性和标新立异,善于接受新事物。他们在使用或者创造网络语言时,很少考虑到汉语语法的规范性,而只是追求新奇的效果,去吸引他人的注意。所以会创造出许多不合语法规范的网络语言。例如:跑步ing,听歌ing,这种汉语动词后加上-ing的形式,汉语与英语相结合,表示正在进行时态。再例如:“保重”,不再是表示离别时,嘱咐对方保护身体,照顾好自己,而是“保持重量”的调侃之词。大学生通过这些新奇,幽默的网络语言,激发了自身创新的热性。第三,“网络语言提高了人际交往的亲密度”【4】。网络语言有着轻松幽默的特征,幽默地交际能够调节尴尬的气氛,从而拉近人与人之间的距离,增加交谈双方的亲密感。
  2.消极影响
  网络语言给人们的交流带来便利的同时,也不可避免地产生了某些消极影响。大学生越来越多地将网络语言运用到日常交际当中。首先,可能会产生一些不必要的误会。网络语言的产生本身就具有某种随意性,并不是每一个人都能理解其意义,尤其是一些很少上网的或者是年纪较大的群体,在跟他们进行交流,过多的网络语言可能会阻碍他们对一句话意思的理解,或者,他们所理解的意思会跟说话者所要表达的意思不一样,造成不必要的误会。第二,网络语言的盛行,很容易在大学生的交流中产生“语言暴力”。这种“语言暴力”是指,用一些低俗的网络语去攻击,诋毁他人。在大学生的日常生活中,经常会听到一些带有辱骂性质的网络词汇。例如“卧槽”,“TMD”(他妈的),“SB”(傻逼)等这种粗俗的网络语言,这种不文明的言语行为,不但会对他人造成伤害,同时也不利于网络语言的健康发展。第三,网络语言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大学生正确价值观的形成。大学生正是价值观形成的重要阶段,许多网络语言的传播不利于身心的健康发展。因为许多网络语言可以将直白的脏话用委婉的词语表达出来,学生就可以更加肆无忌惮的将网络语言运用于交际当中。例如:“MMD”(妈妈的),“草泥马”(操你妈),“尼玛”(你妈)等。这些不良的网络词语,极易使学生在运用过程产生玩世不恭的心态,从而影响正确价值观的形成。

  (二)网络语言对大学生汉语学习及运用的影响

  1.积极影响
  网络语言在大学生中的使用十分频繁,除了会对日常交际产生影响外,对他们的汉语学习也有不可避免的影响。许多与规范的汉语词汇和语法不同的网络语言形式,就会引起学生的好奇和思考。例如“给我个理由先”这种形式,在汉语中的语序应该是“先给我个理由”,而在网络语言中就将副词“先”放到了句末。新奇的形式会激发好奇心,对于汉语的学习是有一定的帮助的。第二,网络语言中的许多可以更简洁地表达意义,而且比现代汉语词汇更生动,这些词汇能够丰富大学生的汉语词汇量,给交流和学习带来了便利。例如:“顶”(支持)“衰”(倒霉),“养眼”(好看,漂亮),“晕”(无语,看不懂)等等这些网络词语,既便捷又生动地表达了意义。
  2.消极影响
  网络语言的不规范性危及大学生的语言基础。首先,许多网络语言是因为在网络上打出了错别字而产生的,这些打错的字被大家广泛的使用,而不去纠正。久而久之,很容易在大家的心里固定下来,忘记正确的写法。例如:“神马”(什么),“深井冰”(神经病),“菌男”(俊男),“霉女”(美女),“木有”(没有)等这些网络词语的形式,不利于大学生对正确的现代汉语词汇学习和掌握。第二,网络语言的形式和意义都具有一定的随意性。许多句子的语法形式,在现代汉语中是没有的,例如;“很+名词”的形式,在现代汉语中,“很”是不能修饰名词的。而频繁使用,会让一些学生误以为这就是正确的语法形式,这对于汉语的学习和传承会产生不利的影响。

  六、网络语言在大学生群体中的整体发展趋势以及规范化使用

  (一)网络语言的整体发展趋势

  随着网络的普及,越来越多的人接触到了网络语言,网络语言也在日常生活中得到了越来越广泛地运用。在其发展过程中,将会体现出许多新的变化,表现为更加简略化、幽默化、时尚化等。一个时代的网络流行语都有其独特的特征,甚至带有时代的印记。如今社会发展的速度不断加快,也促使着网络语言的更新速度更快。并且,人们将网络语言运用于日常生活中的现象越来越普遍,这都促使着网络语言的多元化发展。

  (二)网络语言的规范化使用

  1.大学生要提高自身对于网络语言的辨识能力
  网络语言是由网络上形形色色的人创造的,有些人本身的文化素质较低,创造出的某些网络语言就带有低俗的色彩或者是传播邪教的意图。大学生在对于网络语言的态度上,就不能全盘接收,而应该辨别出哪些是有利于我们社会文化发展的,哪些对社会发展是不利的,辩证地去对待。对于那些粗俗的网络语言要坚决加以抵制,努力维护良好的网络交际环境。
  2.大学生在使用网络语言时,要提高自律的能力
  大学生在网络上交流,缺乏监督,这就需要大学生自身提高自我监督的能力。当代大学生对于传承名族文化具有重要作用,是民族的未来。因此提高自身的文化修养是十分重要的。大学生阶段正是个性较强的时期,还存在着逆反心理,这些都会表现在对网络和网络语言的使用上。所以大学生应该提高自律能力是十分必要的,在网络和生活中使用文明的网络语言,自觉淘汰低俗的网络用语。
  3.加强校园网络文化的影响力
  大学生正确的使用网络和网络语言,也离不开高校的积极引导。努力增强校园网络的影响力是一个重要的措施。大学生在校期间,离不开校园网,那么校园网的内容对大学生是有很大的影响的。我认为,学校应该充分利用校园网这个平台。丰富校园网上的内容,传递更多有益的东西。及时发布一些具有引导作用的正能量事件。并积极关注网络语言的发展给学生带来的心理的变化,对一些不良的现象及时处理纠正。高校和大学生应该共同为网络语言的健康发展和大学生自身的发展做出努力。

  结语

  网络语言成为大学生交际中的常用语。这种语言形式给我们的交流增加了许多幽默诙谐的色彩,在传达某些意义上也更加的便捷。但同时,网络语言给大学生带来的消极影响也是不容忽视的。如何看待网络语言这种新兴的语言形式,以及如何规范使用,已经越来越多的受到社会的关注。
  本文针对网络语言的产生和对现代汉语以及大学生的影响展开了细致的论述。在对前人研究成果的总结和分析下,本人又对网络语言在不同的大学生群体中的运用特征展开了分析。最后又提出了规范使用网络语言的一些建议,高校和大学生都应共同努力,促进网络语言的健康发展。希望本文能对网络语言的研究提供一些有益的帮助。

  参考文献

  [1]石艳华、石亚楹.网络语言的特点及其对大学生的影响[J].语文学刊,2014,43-44.
  [2]黄伯荣、廖旭东.现代汉语[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1:246-247
  [3]黄伯荣、廖旭东.现代汉语[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1:248
  [4]石艳华、石亚楹.网络语言的特点及其对大学生的影响[J].语文学刊,2014,43-44.[5]吴明悦,刘超.网络语言对大学生有哪些影响[N].北京日报,2010,05,13
  [6]孙文杰.浅谈网络语言对大学生的影响[J].河南财政税务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1,70-76
  [7]于丽.当代网络语言特点及其对大学生影响与规范[J].长江大学学报,2013:107
  [8]高圭荣.我国网络语言研究现状分析[J].吉林师范大学学报,2009:73-76
  [9]董雅致,相明.大学生网络语言使用的调查与引导[J].长春大学学报,2009:96-98
  [10]施春宏.网络语言的语言价值和语言学价值[J].文言文字应用,2010:70-80
  [11]陈光明.从网络语言缩略语看网络语言的后现代特征[J].广东外语外贸大学学报,2008
  [12]贺又宁.论网络时尚与网络语言的互动[J].贵州民族学院学报,2003
  [13]刘海燕.网络语言[M].北京: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2002
  [14]刘绪义,钱宗武.网络语言:现代与后现代的冲突[J].徐州师范大学学报,2005
  [15]施春宏.语言调节和语言变异[J].语文建设,1999:4-5
下载提示:

1、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文章版权申述”(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18735597641(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2、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投稿,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

原创文章,作者:写文章小能手,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447766.cn/chachong/9154.html,

Like (2)
写文章小能手的头像写文章小能手游客
Previous 2020年12月9日
Next 2020年12月11日

相关推荐

My title page conten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