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在美术教育中,美术欣赏处在一个十分重要的位置,将动画电影中的传统美学元素运用到小学美术欣赏课堂,能够为美术欣赏教学提供了一种新的教学手段和学习资料。笔者从小学六年级的美术欣赏课程出发,赏析电影《哪吒之魔童降世》中的传统美学元素,从人物造型,画面色彩和其它文物元素方面,思考将其运用于美术课堂中的现状与价值。笔者相信,这种新的教学方式会为未来的美术课堂教学增添新的色彩。
关键词:哪吒之魔童降世;传统美学元素;小学六年级;美术欣赏
引 言
本论文主要以电影《哪吒之魔童降世》(以下简称《魔童降世》)为例,探讨电影中的传统美学元素在六年级美术课堂教学中的运用。随着小学美术教学改革的推进,目前我国的美术教育发展呈良好态势。但在美术教学过程中,部分学生由于美术基础薄弱,容易对美术学习失去兴趣,面对诸如此类的情况,笔者认为可以尝试将传统美学元素融入美术课堂教学。中国传统美学元素是中华文化美的缩影,充满了生命之美、活力之美。电影《魔童降世》中蕴含传统的民间艺术,文化风俗及审美趣味。电影展示了大量的国风水墨画的表现特色和色彩之美,细节上出现了许多传统文物元素,极具中华传统美学特色。影片内容乐观向上,受到了大众,特别是青少年儿童的一致好评。在田野调查的过程中,笔者发现该片在六年级学生中有较高热度,本文基于笔者的社会实践数据,探讨在六年级美术课堂教学中融入中华传统美学元素的可行性,试图让学生在了解传统美学元素的基础上对美术学习产生兴趣。
一、传统美学元素的相关概述
(一)美学与传统美学
美学作为一门正在发展的学科,目前还没有形成一个特别成熟的体系。“美学”一词不论在西方或是东方国家,其历史都是较短的,然而纵观每一个国家的历史文化,美学又是不可或缺的。世界上最早有关美学的定义解释是1750年德国美学家鲍姆加通在《美学》一书中提出的:美学是感性认识的科学。我国皮朝纲教授曾说,中国传统虽然有着丰富的美学思想与审美创造,但却并未形成一门专门的学问。而张法教授在《中国美学史》书中也表示,在中国古代的典籍中,找不到一本美学史,而没有美学史的最根本的原因在于,中国古代没有“美学”。虽然我国美学内容的很早就出现了,但因为我国对于美学的专门界定和研究历史却不长,所以对于中国传统美学范畴研究是从对中国古代美学史的发掘开始的。
中国传统美学其实并不是一个专业的学术名词,基本上是以19世纪末作为分割线,在西方的传统美学观念里以德国古典美学为止,在中国大概以清王朝的灭亡时间为止。“中国传统美学植根于原始生殖崇拜的中国文化与哲学,于生死反思之中, 展示出美学的智慧之光,并突出体现了重“生”的生命美学特征。”传统美学一直以不同的形态存在我国的文化领域里,随着社会的快速信息化,人们可以在生活中发现了越来越多的传统美学元素。
(二)传统美学元素
近年来,我国的传统美学越来越得到人们的重视,人们通过传承创新使传统美学有了新的形象,并且出现了新的表达方式。中国传统美学中的各种部分,在被人们继承后不断被重新赋予新的活力,从而出现在我们生活中的方方面面。
“元素”也称要素,是构成一个客观事物的存在并维持其运动的必要的最小单位,传统美学元素一直丰富装点着我们生活的各个方面,让我们区别于世界其他民族,同时也展现了我们民族独有的世界观,价值观和审美观。传统美学包含各方面的表现元素,内容丰富,例如:绘画、陶瓷、汉字书法、刺绣、剪纸、皮影等艺术。我们知道的熟知的殷商青铜器、东汉西汉的佛像雕像、木刻版画、印染等艺术表现形式,都蕴含着丰富的中国传统美术元素。传统美学富有强大的生命力,它的组成元素也一直在丰富和发展自身的内涵。
二、六年级美术欣赏课堂的教学现状
(一)六年级课堂教学现状
小学六年级的学生由于升学压力和学习科目的增加,对美术学习的时间和注意力明显的减少了。笔者在小学三年级的美术教学中,感受到另一番景象。学生们的学习兴趣浓厚,积极参与课堂互动,勤于思考,善于动手。但在六年级的课堂教学中,学生往往只是观看欣赏课本中的绘画作品,并没有进一步对欣赏课上的美术作品进行思考或深入探索。笔者了解到,大多美术教师还是将美术技法教学作为主要的教学目的,较为单一,美术欣赏能力的培养不足。
(二)六年级美术教师教学现状
笔者通过对宁德市和漳州市的两所小学的实地考察,发现将传统美学资源运用于小学美术欣赏教学中的状况极少,在大多数课堂中,他们往往通过语言传达教学内容,并且很少使用多媒体。由于许多美术教师对于动画电影的认识比较薄弱,未能准确捕捉其中的有益之处,只是在导入阶段单纯播放给学生看,并没有全面的开发与运用动画电影中的传统美学元素。所以并没能有效的利用这一潜在资源,将动画电影中的传统美学元素有效的传递给学生。
(三)六年级学生对传统美学元素的认知
笔者在两所小学里做了一项调查访谈,抽取了同是六年级的81个学生,有91.36%的学生认为学习传统美学是比较重要的,89.74%的学生认为在美术课程中欣赏动画电影对传统美学素养有帮助(见图2-1)。他们通常是在美术图书中或者美术馆了解到传统美学,但平时的接触较少。有一部分学生也能关注到动画电影里的一些传统美学元素,比如龙凤,油纸伞,土楼等,但由于认识的狭隘性和途径来源有限,他们很少能真正认识到这些传统美学元素的含义。笔者认为在美术欣赏课程中观看动画电影了解传统美学,可以成为他们认识传统美学元素的一种有效手段。
(图2-1) (图2-2)
(四)六年级学生对动画电影的态度
科技的进步、现代信息的快速普及使小学生们有更多的机会接触多媒体,多媒体媒介加速和缩小了小学生对世界的进一步认识。在笔者的调查中发现,其中超过三分之二的学生能迅速说出3个以上的动画片或动画形象的名字(见图2-2)。特别是近两年上映的动画电影,如《大圣归来》、《魔童降世》。笔者由此发现六年级的学生对于动画电影有较高的兴趣,神话题材的动画电影在男生中尤其受欢迎,他们往往带着英雄情结去欣赏,而女生往往更关注故事的情节和画面的色彩。但同样的,他们并不了解动画电影中更深的文化内涵。
(五)传统美学元素在美术课堂中的运用现状
我国《义务教育美术课程标(2011 年版)》对于欣赏·评述类课程教学做了具体说明指导:学生应认知作品的思想内涵、形式与风格特征、相关的历史与社会背景,以及作者的思想、情感和创造性的劳动。随着新课改内容和方式的多样性,美术欣赏课程变的更重视内容的多元化,学生在美术课程中应该了解传统美学元素的相关知识。
笔者通过分析人民美术出版社出版的小学美术教材,发现在六年级课程有关动画的教学内容,有第十二册第十二课《动画片的今昔》和第十三课《拟人化的卡通》,这几课的设置其实就结合了学生的喜好,将动画电影中传统美学元素运用于课堂完全可行。而以2013年教育部审定,湖南美术出版社出版的小学美术六年级的课程为例,在二十四个课程中,有关传统美学元素的课程中只占了1/8,而在六年级的美术课程中,有关传统美学的课只有相关的一个章节,应用频率较低。
三、《魔童降世》中的传统美学元素
(一)电影《魔童降世》美学解析
我国较早时的动画中有关传统美学和美学元素的方面,大多是汲取了传统文化中的儒家思想、道家思想等美学内容。而随着国外动画的涌入挤压了我国传统动画电影的市场,直到近年的《大鱼海棠》和《大圣归来》等动画电影的出现,有关电影中的传统美学元素引起了人们的热议。作为一门综合性的艺术,国产动画依托中国博大精深的文化体系,形成了独具韵味、特色鲜明的中国风格。
电影《魔童降世》的上映,不单引起了人们对儿童教育方式的关注,对于“偏见”的反思,还引发了很多小学生对电影中经典情节的模仿。笔者希望通过解读该电影中的传统美学元素,让学生带着思考和欣赏的眼光去关注影片中的传统美学元素,了解背后蕴含的传统美学文化,给予教育工作者新的教学灵感,使教学过程更加生动。
《魔童降世》体现了中国传统文化中的鬼神信仰和英雄情结,主要取材于民间文学古籍中有关“哪吒”的记载。将传统的“哪吒”形象借助电影艺术的媒介进行当代的再创造。中国美学元素所涵盖的意蕴是物象之外的气息,有笔墨,线条,有黑白虚实,或是某物。电影中有很多画面体现了“意境”,作为中国文艺作品所独有的“雅质”,从绘画中留白的意蕴无穷展现出了天地大美。
《魔童降世》将中国的传统文化元素与动画人物的设计有机结合在一起,更多地将中国的传统美学元素和符号融入了动画角色设计和场景运用中。笔者将从“人物设计、色彩表现和文物元素”三个方面进一步欣赏影片表达的传统美学元素的美,感受传统美学元素所带来的魅力。
(二)以“形”赏神——人物形象中国风设计
《魔童降世》里的人物设计很大程度上借鉴了国风水墨画的表现特色,他们的外形符合中国传统的审美观。其中的人物外貌形象、道具的造型装饰和服装的舞动等细节,与中国武术式打斗的自然飘逸场景融合在一起,诠释了传统绘画所追求的神形兼备的境界。笔者选取了《魔童降世》中的两个最主要人物——哪吒和敖丙,赏析他们造型中的传统美学元素。
1.哪吒
哪吒的形象设计充分体现了不求形似,重神轻形、重主观而轻写实的“写意”性,《魔童降世》在100多个版本的哪吒形象中选择了上映中的版本。(见图3-1)
(1)外形
儿童时期的哪吒:硕大的杏眼,扎着小丸子头,画着烟熏妆,额头有个顶部尖锐,底部圆润的印记,穿着红色小背心和不周正的宽松裤子,一副街头古惑仔的形象;少年时期的哪吒:一身火红,怒发耸立,看上去就像个叛逆非主流少年。身上的主色调是红色和黑色,衣服正面合起来是朵莲花图案,背面呈荷叶状,裤脚有着火纹装饰。
(2)武器
火尖枪是哪吒的武器,枪是中国古代兵器之一,代表无坚不摧,而混天绫的设计中段有一双中心对称的凤鸟纹样。在武打动作设计上,导演参考了《黄飞鸿》的系列电影,哪吒的动作和他的个性一样追求狂野热血。
(图3-1) (图3-2)
2. 敖丙
敖丙是东海龙王的三龙子,龙是我国特有的代表元素,而电影中的敖丙被塑造成是灵珠的转世,与是魔丸的哪吒二者相辅相成。(见图3-2)
(1)外形
敖丙长着颇具东方韵味的丹凤眼和修长的眉毛,头上是传统云纹的青花瓷质感的龙角,身形飘逸,举止儒雅,是个翩翩少年的形象。额头有个顶部圆润,底部尖锐的代表水的蓝印记,和哪吒的额头印记共同组成了太极的圆,暗示着阴阳调和,相生相克的传统美学理念。敖丙身上采用蓝色和白色的主色调,配以波浪纹的服装。
(2)武器
由于敖丙的外形过于秀气,给人感觉缺少力量感,导演为了给敖丙增添气势,给他配备了力量感十足的双瓜锤——“海盐珍珠蚌”。锤,也称“椎”,是中国传统武术器械之一。形状像瓜,也称“立瓜”、“卧瓜”。还有全龙族共同织造的万龙甲,象征坚不可摧的盾。敖丙的武打动作参考黄飞鸿,潇洒轻盈,自有一种武术大家风范。
(三)以“色”传神——画面色彩体现
动画中的色彩是构成电影画面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可以更好地帮助观众从视觉上感受动画人物角色,揭示时代背景,享受一场色彩和谐的盛宴。中国古代将青,红,白,黑,黄看成基础色调,形成以五色体系为主的色彩观,电影画面表现了古代中国绘画理论中的精髓向现实色彩发展变化的意象理念。
在古朴安逸的陈塘关中,山河社稷图的习法游玩中,哪吒敖丙的决战场景中,或是诡谲莫测的海底龙宫,除了体现我国传统山水画的高远、深远和平远的绘画理论外,电影大部分镜头画面饱和度较低,光线色彩等过渡变换较柔和,配色有很深的对比度和场景融合度,有传统水墨重彩的背景氛围风格。体现了中国传统美学具有审美直觉型思维特征,从而形成了意象式的充分诗意化的表述方式。
1.色彩意境
中国艺术追求的最高境界是“意境”,中国画在色彩运用上注重悟得活用,使得中国画的意境更为深远,给我们更多的美的欣赏。用不同的色彩创造出了“气韵生动”的意境美,符合中国传统的意象美学体系。以大面积的荷叶不同色相的绿色为主色调,渐变的浅蓝色天空为辅助形成了电影中“山河社稷图”的风景配色,把中国传统美学中的“虚实相生、情景交融、水天一色”展现得淋漓尽致,是“计白当黑”的意境体现。还有金色的树叶,漂浮的云烟加以点缀,没有复杂的颜色种类却同样展现了山光水色,让人陶醉其中。(见图3-3)而夕阳下的荷塘,橘红色的胭脂色调饱和度不高,使得水面看上去有虚实相生的朦胧美。画面色彩搭配和谐,注重色彩运用却不只限于色彩的表达。(见图3-4)
(图3-3) (图3-4)
2. 色彩主调
色彩主色调是运用色彩时画面总体给人的倾向和感觉,画面的主色调往往对情节气氛有一定的烘托作用。中国以红,黄,蓝,白,黑为“五色”,传统文化中常常有对比强烈的原色,讲究因时,因人“随类赋彩”。电影的主题颜色红色和蓝色是传统“五色”中的部分,从哪吒的服装、混天绫等红色系的物品中提炼的火红色;从敖丙的生活环境,服饰,武器中提炼的蓝白色。
不同情景的主色调烘托了不同的气氛。在哪吒和敖丙的第一次相遇中,运用了夕阳西下的暖色调来表现广阔的海天场景;陈塘关的打斗情景则采用了深灰的冷色调表现出两人关系上的微妙变化。而在天雷到来之际,天空以深蓝色的光线为主调,加上象征着死亡的光柱的照射,人物的红色和蓝色色调在整个画面中形成强烈的视觉色彩对比,突出了画面中心焦点人物英雄式的立体感。
3. 色彩的对比与平衡
《魔童降世》用不同色彩的面积比和色彩的渐变调整画面的色彩协调关系,赋予色彩节奏感。根据剧情的发展,色彩也呈现跌宕起伏的变化。哪吒和敖丙决战场景是渐变的橙红色天空,映衬着夹杂着红与蓝的混元珠,泛着金光的云朵和山岭环绕四周。阴霾的天空与闪耀的龙,洁净的冰蓝色突破深色调的压抑,构成化龙的壮丽景象。而宁静古朴的陈塘关则和我国大多数传统村落景色相似,有着浅蓝色天空,青灰色砖瓦与青葱繁盛大树。
(四)文物等其它元素
《魔童降世》虽然植根于中国传统文化中的神魔神话作品,但其中大部分的文物元素映照着现实,表现了与商朝所处青铜时代人们的日常生活背景和相关的历史风物,比如莲花、牡丹、骁龙、毽子等众多中国传统元素烘托,展示出了唯美东方秘境的天地和山海等场景。
1. 青铜器
(1)酒器
觚是商代常见的饮酒器,电影中李靖夫妇在给哪吒举办三岁生辰时,大家喝酒所用的杯子便是青铜觚。其造型是商代中晚期常见的高体束腰,底部略带纹样。虽然陶觚在新石器时代已经出现,但青铜觚则在商代早期才开始使用,也是商文化的象征之物。
(2)乐器
铙作为中国最早的打击乐器之一,流行于商代,它的横截面呈现阔叶片,底部有中空圆管状的短柄。这是在哪吒出生时一位乐手所敲击的乐器。它不仅用于祭祀和宴乐等活动中,还在战争退军时指示停止击鼓。
(3)其它
《魔童降世》中的两个带金色面具的结界兽,形象取自三星堆文化中的金面罩青铜人头像,外形为平头,大粗眉,杏眼,蒜头鼻,阔嘴,大长耳,面部上罩着金面罩。
2. 陶器
新石器时代马家窑文化的彩陶罐图案富于变化,在申公豹想把太乙真人灌醉后趁机偷取灵珠的情节中,出现的陶罐的纹饰位于中上腹部,和马厂类型有异曲同工之妙。
3.其它
(1)建筑
商朝时期流行的“四阿重屋”,四坡顶和两重檐,造型古朴典雅、崇高庄重,具有浓郁的中国宫殿建筑特色,电影中李府的房子设计则还原了当时的建筑风貌。
(2)纹饰
商朝的服装为上着衣,下着裳,纹样主要以云雷纹、回龟纹、几何纹等为主,电影中次要人物的李靖、殷夫人、太乙真人等的服饰花纹部分基本参照了商朝的服装纹饰。
(3) 典故
古代艺术作品常用的题材–仙人乘槎,是一位长者乘槎在河中漂行的图案。在进入“山河社稷图”的仙境中,有一段太乙真人与哪吒坐上一树槎形的小舟水柱中穿行,玩起空中冲浪的场景便是借用了这个典故。
四、将传统美学运用到小学美术欣赏教学的意义
一部电影蕴含着深刻的中国传统文化,是社会风俗、民众生产生活方式、建筑街景等方方面面的缩影,电影中的传统美学不仅是美术课堂教学中可以汲取的养分,也是让新一代的学子打开传统文化大门的钥匙。
目前的美术教材中对传统美学教育只作了原则性要求,“教师应当积极发挥主观能动性,在课堂教学中有意识地渗透传统美学元素。”六年级的学生大多数积累了相对丰富的美术知识和技巧,造型,设计,探索能力相对有所提高。他们有了自己的审美意识并能够进行简单的美术欣赏。但自制能力和辨别是非的能力有待加强,在开展教学的过程中教育工作者要注意选择和培育其中国传统美学元素对儿童艺术教育发展具有重要的影响。
(一)动画电影中的传统美学元素与美术课堂教学
1.夸大动画电影中传统美学元素在美术欣赏教学中的作用
动画电影作为一种美术教学的资源,对美术欣赏教学只能起到辅助的作用。把动画电影中传统美学元素运用到教学中,教育工作者应该把握适度运用的时间,不要一味的依赖动画电影所带来效果。比如《魔童降世》的人物设计部分,如果没有在课前给学生提出明确要求,他们可能会深陷剧情,反而会影响教学的开展,可能造成学生被动画剧情所吸引只记住了动画效果,对教学效果有不良作用。在教学的欣赏环节欣赏动画电影中传统美学元素可以起到辅助作用,但是不能代替老师和其他教学方法的作用。
2.动画电影中传统美学元素的选择运用没有依据教学设计
X心理学家加涅认为,教学设计是一个系统化规划教学系统的过程,教学系统本身是对资源和程序做出有利于学习的安排。教师在选择动画电影中传统美学元素时要依据欣赏课的教学内容来选择与美术知识相关的内容。六年级的美术欣赏课,理论知识大于实践,教师如果只是按部就班地参考用书或者课题的教学目的是来进行教学,学生通常会因为理论知识过多感到索然乏味;要是简单分析美术作品,学生则可能无法从作品中有所体会。
在设计教学内容时教师应思考如何将其引入美术欣赏教学中等问题,做到有针对性的取舍,在有限的时间内引导学生掌握欣赏课程中美术知识的重难点,最终达到教学目标。比如感受色彩魅力可以欣赏《魔童降世》的色彩元素,而不是去寻找其中的文物元素。欣赏动画电影中传统元素要有侧重点,让学生带着问题观看,自己寻找到答案,教师再加以补充提醒,避免学生陷入故事情节而忽略对问题的思考,达不到教学的目的。
(二)电影中的传统美学元素在小学美术教学中运用的可行性
让动画电影中的传统美学元素在美术欣赏课中作为教学手段运用,可以使欣赏课更有趣。比如对《魔童降世》的人物形象设计可以运用到人美版小学美术六年级的《戏曲人物》一课中,使学生认识到不同性格人物的外形设计是不同的;画面色彩可以运用到《画一幅色彩和谐的画》一课中,让学生直观感受色彩的对比和谐,体会不同色彩组成的画面形成的意境;文物等其它元素可以运用到《城市雕塑》,《装饰柱》和《绣在服装上的故事》等课程中,了解运用不同的文物元素给不同形式的艺术所带来的不同效果。不只是六年级的学生,对不同年级的学生都可以选择符合他们个体身心发展的动画电影和其中的传统美学元素。
1.使美术教学变得更加直观
多媒体教学已经成为现代美术课程中越来越常用的技术手段,美术欣赏教学内容可以通过动画形象和其中的传统美学加以展示,六年级的学生理解能力强,课堂教学质量高,既能吸引学生关注课堂,并使师生之间有更好话题进行互动。比如在教学导入或是情境设计中可以运用动画电影中的传统美学元素在《剪纸中的阳刻和阴刻》这一课中,让学生能直观感受剪纸的艺术魅力。
2.为小学美术教育工作者提供新的教学手段
美术欣赏教学的重难点如果单纯地通过教师的口头讲解学生是难以领会且容易忘记的,而运用动画电影的演示能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电影可以暂停和重复播放,教师能进行多次讲解使学生有直观的感受。教师利用动画电影中的传统美学元素,可以向学生展示不同领域的美术素材,将美术教育与现实生活联系在一起。让教师不只是依靠教材进行教学,学生也能在日常生活中找到传统美学元素。
3.使美术教学在寓教于乐的氛围下进行
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在美术欣赏教学课程中,教师要使课堂活跃起来,使学生在课堂情境中能主动积极地去发现学习。当学生进入教师创造的教学情景中时,他们的兴趣、想象力、创造力及审美能力将会被激发,在感受传统美学元素魅力的同时增强他们的艺术欣赏能力。
结 论
将动画电影中的传统美学元素引入小学美术欣赏课堂,可以使学生从小形成对我国传统文化有一个比较完整的认识,这种潜在的知识对学生审美意识的培养极为有利。笔者从《魔童降世》的三个方面赏析其中的传统美学元素,将其运用于美术课堂可以提高学生的审美素养,还能提升教师教学能力。当我国对于艺术教育理念的重视不断加深和美术教育系统的不断完善,和动画电影中有关的传统美学元素在未来艺术教育美术课程中将有更广阔的应用。笔者希望通过本文的探究,将动画资源中的传统美学元素作为一种教学资源运用到小学美术教学中,使教学发展有更成熟的发展。发挥提高教学质量,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作用,使学生在有趣的课堂情境中获得知识。
致 谢
历时将近半年的时间终于将这篇论文写完,在论文的写作过程中遇到了无数的困难和障碍,要强烈感谢我的论文指导老师—阮蕾晔老师,她的无私的指导和帮助,才让我的论文最终完成。感谢这篇论文所涉及到的各位学者,本文引用了数位学者的研究文献,感谢我的同学和朋友,在我写论文的过程中提供我热情的帮助。在此向帮助和指导过我的各位老师表示感谢!
参 考 文 献
[1](德)鲍姆加通.美学[M].简明,王旭晓(译).北京:文化艺术出版社,1997:1页
[2]皮朝纲,刘方.百年美学:现代与中国传统[J].西南民族学院学报,2000(2)
[3]张法.中国美学史[M].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2006:311
[4]孔艳霞.论中国传统美学的精神及当代价值[J].湖北第二师范学院学报.2017(09):16-18
[5]皮朝纲,刘方.中国传统美学的生命智慧[J].西南民族学院学报,1998.(3)
[6]张岚.现代艺术设计中中国传统美学的表现元素探析[J].青年文学家(36):158.
[7]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义务教育美术课程标准(2011年版)[M].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1
[8]车哲敏.传统文化对国产动画片的美学支撑研究[ J ].电影评介,2018(11):90-92
[9]周惠.传统中国美学元素在现代艺术教学中的运用模式分析[N]北方文学,2017-10-31(09)
[10]皮朝纲,刘方.百年美学:现代与中国传统[J].西南民族学院学报,2000(2)
[11]王琳.中国画色彩的运用及特色.湖北函授大学学报2011,24(12):155-156
[12]陈旭光.试论中国艺术精神的现代影像转化[ J ].北京电影学院学报,2018(06):11-18
[13]刘亭亭.哪吒之魔童降世中的文物元素[N].海南日报,2019-8-12(05)
[14](美)罗伯特.加涅,皮连生,庞国维(译).教学设计原理[M].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99.45
[15]佚名.论语•雍也[M].徐志刚(译).第一版.人民文学出版社,1997:69
附 录1
六年级学生传统美学素养和动画电影欣赏
(本次填写有效人数81人)
第1题 是否看过动画电影
选项 | 小计 | 比例 |
没有 | 6 | 7.41% |
1~3个 | 21 | 25.93% |
3个以上 | 54 | 66.67% |
第2题 有注意到动画电影中的传统美学元素等吗
选项 | 小计 | 比例 |
有,一两个 | 32 | 39.51% |
有,三个以上 | 41 | 50.62% |
没有 | 8 | 9.88% |
第3题 看过什么动画电影
选项 | 小计 | 比例 |
哪吒之魔童降世 | 63 | 77.78% |
大鱼海棠 | 54 | 66.67% |
大圣归来 | 49 | 60.49% |
白蛇缘起 | 35 | 43.21% |
大护法 | 13 | 16.05% |
其它 | 28 | 34.57% |
没有 | 3 | 3.7% |
第4题 在美术课程中欣赏动画电影对传统美学素养有帮助吗
选项 | 小计 | 比例 |
有 | 72 | 88.89% |
没有 | 9 | 11.11% |
第5题 你认为了解传统美学元素重要吗
选项 | 小计 | 比例 |
重要 | 74 | 91.36% |
不重要 | 1 | 1.23% |
无所谓 | 6 | 7.41% |
1、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文章版权申述”(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18735597641(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2、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投稿,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
原创文章,作者:写文章小能手,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447766.cn/chachong/9313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