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商业银行中间业务的发展现状、问题及对策研究-以中国建设银行为例

摘要:在信息科技的发展和国外银行业全面进入军中国市场的竞争压力下,商业银行传统业务发展市场逐步收缩,而收益高且具有规避风险功能的中间业务就成为商业银行在XXX竞争的重要发展渠道。

本论文运用了实例分析法与数据研究相结合的方法,采用数据分析、对比研究和对照研究等多种研究方式,以本国商业银行中间业务发展现状为实际参考对象,阐述我国中间业务发展现状、发展过程中存在问题分析我国商业银行大力发展中间业务的重要性和紧迫性;同时,提出我国商业银行中间业务发展过程中存在的业务单一、人才招聘系统不完善、风险监测体系不力等问题及分析原因。

本文立足于我国商业银行中间业务发展实况结合中国建设银行发展实例,提出中间业务拓展范围、提高科技含量、加强人才管理员工培训、监管机制等方面的发展建议。

关键词商业银行 ,中国建设银行,中间业务,发展对策

 第1章 绪 论

  1.1我国商业银行中间业务发展问题的研究背景和意义

1.1.1我国商业银行中间业务发展问题的研究背景

2009年我国国有商业银行完成股份制改革后,商业银行的发展进入全新的发展阶段,在这段时间里经济获得了良好的发展。但随着外资银行在国内的迅速发展和国家政策的出台,我国商业银行赖以生存的传统的资产债务存贷款业务利差逐步收窄,行业竞争加大,国内商业银行必须加快业务转型、开拓一些新型业务,以求更大的发展空间。

中间业务的特点是经营安全系数高,束缚性小,所占资本较少,是现代商业银行发展的重要基础,是其实际能力的衡量标杆。为了能够更好地拓展中间业务发展范围提升银行整体竞争力,各国商业银行都致力于中间业务的创新发展。

在西方,经济实力强大的国家都已在数百年前开始发展商业银行业中间业务,使得现在有一套较为完整而又符合国情的中间业务发展体系,这为他们国家金融行业的发展提供了一定的助力影响。而中间业务在我国发展不过几十年光景,业务范围较小种类较单一,发展速度远慢于其他发达国家。在这种竞争局面下,我国应借鉴国外的发展经验,探索符合我国经济发展实况的中间业务创新路和形成有自己优势的中间业务产品,提高我国商业银行与其他国家银行业竞争时的优势。

中国建设银行是我国的国有银行,其凭借国家政策支持在2009年完成股份制改革和上市,给中国建设银行的业务发展带来了充足的资金,也提高了其市场竞争力。相对于其他国有大行来说,中国建设银行在中间业务发展方面仍存在中间业务范围不全面、中间业务产品同质化、中间业务市场占有率低等一些短处。

本文基于我国商业银行中间业务发展实际并结合中国建设银行实例,列举我国商业银行中间业务在发展中存在的不足与缺陷,为其创新发展提出可行建议。

1.1.2我国商业银行中间业务发展问题的研究意义

随着金融互联网化发展,我国商业银行也愈发注重于对中间业务的创新,谋得一定的优势;另外,发展中间业务也是XXX商业银行持续发展的最佳选择。

中间业务既是商业银行经营的重点,也是连接我们普通居民,国际资本等的资本市场的纽带。开拓中间业务新发展不仅有利于我国商业银行提高银行声誉规避风险,更有利于我国商业银行未来发展前景。在这期间研究我国中间业务发展问题对我国商业银行转型有一定的参考意义。

我国国有银行:中国建设银行,在管理能力和发展规模上有着一定优势,也面临着更大的转型压力。本文就我国商业银行和中国建设银行中间业务的发展做出简略概述,并给予适用性意见。

 1.2文献综述

1.2.1国内研究

李永健(2018年)研究数据指出,2011年后,我国商业银行中间业务得到了银行业的重视,发展速度逐步增快。从研究样本银行数据看,2017 年中间业务手续费及佣金收入占比接近 29%, 但仍落后于与欧美等发达国家且业务发展不均衡。国内中间业务发展不均的原因:一是银行内各类业务间发展不均衡;二是国内各大商业银行存在恶意竞争导致其中间业务发展水平停滞不前。

曲碧菡(2018年) 研究指出:我国商业银行中间业务数十年发展,在一些领域已取得了非凡的成就,但是产品结构方面仍存在着一些短板。因此,现阶段商业银行中间业务不仅要注重产品的更新更要注重产品所带来的潜在风险,并给出相应管控策略,尽快地建立起相应的机制,加强内外部合作,为中间业务的创新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解衍、金环(2018年)研究指出: 自我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后,国内金融发展环境放松,我国商业银行也开始将发展重心转向收益稳定、手续简单成本较小的中间业务。在开放的发展大环境下,我国商业银行中间业务开始逐步扩大业务范围并取得好成绩。中间业务的开展为商业银行拉拢了大批不同领域的客户,为银行带来大幅利润增长。但目前,我国经济发展水平仍处于市场经济的初级阶段,中间业务的发展受市场开放程度制约;此外,我国商业银行只注重市场占比,忽视专业人才的培养和产品优质化,造成中间业务发展混乱的场景。中间业务的健康创新发展不仅要求商业银行要加大科技研究的投入,产品及时更新换代,更应该强调人才引进和银行工作人员内部系统培训,储备高级专业人才促进业务繁荣发展。

1.2.2国外研究

中间业务是外来产物起源于欧X家,经过百年的积累,他们的中间业务体系已经发展得相对比较完整,但是业务种类创新发展到了近些年来愈发重视,愈发成为世界商业银行业竞争的重要衡量标杆。

De Young R, Roland K.(2009)认为,如果在银行业务中设计出涉及不同领域的产品更有利于产品的发展,建议各大商业银行中间业务应该跨越业务领域,发展复合型业务。

Demirguc-Kunt, A和Huizinga, H. Demirguc -Kunt, A(2010)使用一个新的复合成本函数模型用于测试整个银行的产品成本,结果显示,单独的经济业务的成本远高于复合型业务,这就表明发展中间业务复合型业务有利于降低银行经营成本和研发成本,产品定价合理,提高产品销售量。Huizinga, H将商业银行置于新联邦储备银行的管辖之下作为样本并使用计量经济Stata软件进行回归模型分析了其范围经济,发现存贷款业务之间存在明显的范围不经济性。数学模型已在国外研究中广泛使用,可以准确地估计银行的经济范围或非经济状况。 但是,由于不同的国家有不同的国情,政策和市场,因此它们没有普遍意义,不能直接反映我国商业银行中间业务的发展实况。

1.3论文研究方法和内容

1.3.1 研究方法

本论文在撰写过程中主要运用了以下三种研究方法:

(1)文献研究法。本文根据研究对象及需要,进行相关资料搜查归纳,进行客观地了解课题,研究课题的属性,探索其中的问题,并给出一定程度上可行的方案。

(2)数据分析法。选取例子部分数据进行分析比较。通过研究我国商业银行中间业务的发展史,结合具体实例中国建设银行的年度营业收入分析及资产看负债分析,对中国商业银行中间业务进行相关调查研究,搜索相关数据,分整理分析有关数据发展趋势,形成笔者观点。

(3)实例分析法:通过对国内商业银行中间业务的发展状况和特点分析,结合具体实例分析我国商业银行在中间业务的开展上的优势及不足之处。

1.3.2 研究内容

本论文一共分为五个部分,具体内容安排如下:

第1章:绪论。主要介绍本论文的研究背景,分析中国商业银行为什么要重视中间业务发展,重视中间业务创新。阐述本论文的研究意义。

第2章:我国商业银行中间业务发展概述。简述我国商业银行发展中间业务的利处。

第3章:我国商业银行中间业务发展现状及存在问题。本章主要概述我国商业银行中间业务发展现状及存在问题。以中国建设银行为实例,分析2014年~2018年建设银行中间业务收入趋势,中间业务产品收入现况。

第4章:我国商业银行中间业务发展的对策与创新。针对我国商业银行现存问题,笔者从中间业务发展社会环境、银行内部管理体系、工作人员、产品研发等方面提出一些建议。

第5章:总结。对本篇文章进行简略概括。

 第 2 章 我国商业银行发展中间业务的必要性

  2.1中间业务的创新发展有利于商业银行增加经济收益

现阶段我国商业银行已将中间业务发展作为银行转型的重要支撑,中间业务的创新,开创更多业务品种,有利于我国商业银行在“微利时代”占据优势,吸引更多投资者的眼球。同时自2018年11月我国金融市场全面对外资银行开放,外资银行的进入严重损害了本土商业银行的经济利益,只有通过提高科技服务水平不断创新,才能让我国商业银行在市场竞争中取得优势,为商业银行带来新的利润发展渠道。

 2.2.中间业务的创新发展有利于商业银行规避风险

风险管理是商业银行管理的核心内容,中间业务最开始的开发就是为了规避风险。创新研发各种类型中间业务产品有利于银行进行风险管控、促进资本周转,提高资本运转率于增加商业银行利润来源,对银行风险管控有积极作用。

一般情况下,中间业务的开展只需提供金融性服务,并不占用自身资产。在开展中间业务时,商业银行会利用其在市场占有率,银行名誉,科技信息技术和银行业务等专业知识等方面的优势,并紧紧依靠银行现有的员工专业素养,营业网点和信息技术来扩大业务范围,扩大银行业务市场。 尽管这人力、信息技术、科技创新资源也是银行的资本输出,但与传统业务相比较,这些资本成本较低,且无需承担相关经营风险和信用风险,这使得银行的潜在风险大大降低,成为商业银行风险管理规避风险的重要业务。

 2.3中间业务的创新发展有利于提高商业银行综合竞争力

自上世纪九十年代以来,科技发展迅速、信息技术逐步完善、互联网普及全球,中间业务发展也日趋全面。一方面,中间业务创新有利于银行业务扩大业务范围。另一方面,中间业务创新,有利于推出满足市场需求且优质的产品,吸引更多客户,增强客户信心,提升银行整体形象。

另外,由于我国经济市场开放加大,造成我国商业银行市场流失。所以,我国商业银行不仅要加强业务创新、增加服务种类,更要加大产品和的科技含量和信息技术发展从而提高中间业务产品整体的市场优势,增强银行综合竞争力。

 第3章 我国商业银行中间业务发展现状及存在问题

  3.1我国商业银行中间业务的发展现状

3.1.1商业银行中间业务在我国商业银行业务发展中的地位

这些年来,随着银行业的展开和国民经济的迅速进步,中间业务的发展的重要性渐渐被发现。如今,国内外政治经济环境的急剧变更,金融脱媒,互联网经济开展迅速、利率市场化不断革新,监管新规陆续出台,为提高盈利能力和实现持续发展,商业银行间的竞争日益激烈。中间业务因不占用资本、成本小、利润高等优点,成为商业银行利润增长新强点,战略地位日益凸显。

3.1.2我国商业银行中间业务产品的发展现状

现阶段,我国商业银行已开展了多种中间业务,产品各式各样,包含支付结算、委托代理、担保、基金托管等多种中间委托业务。产品跨越多个市场,如金融衍生品包含货币市场、资本市场、外汇市场等多个市场融合在一起的复合型产品。部分业务逐渐渗入民生和公司管理等诸多范围,形成业务品种多样、功能综合、体系完整的中间业务品种发展体系。

主要细分为九大类:

3.1.3我国商业银行中间业务收入状况

随着经济全球化发展,我国商业银行中间业务发展进入全XXX,中间业务发展涉足多个领域,取得一定成果,但与其他发达国家银行业中间业务的发展仍有一定差距。

选取国外发达国家商业银行:花旗银行、摩根大通银行、富国银行为代表,及选取我国商业银行:中国银行、中国建设银行、中国工商银行、中国农业银行为代表,2017年~2018年中间业务收入占总收入的数据进行分析:

表2016年~2017年中间业务收入数据

由上图我们可以清楚看到摩根大通银行、花旗银行、富国银行中间业务收入占总收入之比高达35%以上,甚至摩根银行在2017年中间业务收入占比达到50%以上;而我国四大国有银行是国内商业银行中间业务发展最好的商业银行代表,但其中间业务收入占总比最高不到30%,这与上述三家国外商业银行的数据比较相差甚远,表明我国商业银行中间业务发展仍与国外银行业存在较大差距。

3.1.4我国商业银行中间业务市场占比

中间业务在我国经济市场上发展举得一定的发展成果,下面选取我国主要10家商业银行的中间业务数据进行分析:

银行 2016年 占比 2017年 占比 2018年 占比
工行 1897.80 19.97% 2040.45 19.64% 2044.24 18.71%
建行 1474.45 15.51% 1872.91 18.03% 1692.03 15.49%
中行 1456.71 15.33% 1079.12 10.39% 1448.89 13.26%
农行 1000.28 10.52% 1079.12 10.39% 951.1 18.71%
招行 647.42 6.81% 744.30 7.16% 760.45 6.96%
民生 601.57 6.33% 605.27 5.83% 577.29 5.28%
交行 496.56 5.22% 582.58 5.61% 680.45 6.23%
中信 407.01 4.28% 476.43 4.59% 570.63 5.22%
兴业 345.14 3.63% 447.41 4.31% 515.24 4.72%
浦发 335.41 3.53% 526.72 5.07% 617.07 5.65%

表2016年~2018年国内10家商业银行中间业务量占比

由表2数据可知,目前我国商业银行中间业务量市场占有率主要集中在四大国有商业银行上,尽管其他民间商业银行中间业务也逐年增长,但增长速度较慢,且远远低于四家国有银行。不仅如此,四家国有银行间的中间业务量市场占比也存在一定的差距。从四家国有大行的数据上看:虽然中农建工四大行中间业务量占比一直保持在10%以上,但从2016年开始占比增长缓慢,甚至出现下降情况。就如中国建设银行2017年较2018年占比下降2.54%。说明我国中间业务发展虽然正在大力发展,但国内银行业间也发展不均衡。

3.1.5我国商业银行中间业务收入结构

从我国商业银行的整体经营结构上看,我国商业银行收入对存贷款业务、资产负债类业务依赖较大,中间业务收入逐年增长,但占比总值仍较小。

以中国建设银行中间业务收入为实例,选取2015~2018年中间业务部分业务收入数据作为分析样本:

(人民币百万元,百分比除外) 2018年 变动(%) 2017年 变 动

(%)

2016年变 动

(%)

2015年
手续费及佣金收入1380175.101313222.711278635.32121404
银行卡手续费461929.35424212.2076497.6934960
电子银行业务收入1858598.96934123.17758413.466684
代理业务手续16044-1.3016256-18.82200250.1619994
托管及其他受托业务佣金127487.51118576.111117412.399942
结算与清算手续费121018.40132114.7512612-4.2113166
理财产品业务收入11113-44.5520040-2.422053742.0614457
顾问和咨询费104415.409906-12.8611368-16.7513656
担保手续费34142.52333013.34293817.992490
信用承诺手续费15733.15152516.671830-46.683138

表2. 2015年~2018年建设银行中间业务部分收入

从表2据上看,2015年至2018年建设银行中间业务开展十分顺利,但仍集中于银行卡办理和结算业务。此外,建设银行推出电子银行,电子银行业务近几年增长迅速。

以中国建设银行为例,选取2014~2018年年度收入分析:

单位:百万 2018年 变化率

(%)

2017年变化率

(%)

2016年变化率

(%)

2015年变化率

(%)

2014年
利息净收入4862787.484524568.304177908.734577524.85437398
手续费及佣金净收入123035117.7981177980.6011855094.391135304.62108517
其他非利息收入495783.555140525.2668782102.813391538.1224555
营业收入6588915.996216592.746050000.026051976.09570470
营业利润3085143.462981861.982923891.252960900.39297247
利润总额3081602.792997871.552952101.102984970.20299086
净利润3556264.932436154.832323891.532288860.28228247

表22014年~2018年建设银行中间业务部分收入

从表2据上看2014至2018年建设银行中间业务收入一直在增长,但增长速度却逐步放缓。这表明,尽管建设银行中间业务有了一定的发展,但银行主要收入来源还是倚靠传统贷款业务的发展。

 3.2我国商业银行中间业务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根据2018 年年报统计,银行中间业务发展平稳且较快速,是利润增收的强点。在收获可观利益的同时,我国对商业银行在中间业务仍有些疑惑,发展中还存在不少问题。我国中间业务发展过程中的问题主要有以下几点:

3. 2.1中间业务产品种类少,业务范围窄

自2014年以来我国商业银行的中间业务进入平稳的开展阶段,中间业务产品创新和业务范围不断扩大。但是,其主要业务范围仍限于便利的运营,例如银行卡和结算等传统的中间业务。而科技含量高,服务要求高,企业信用评级评估,期货产品、个人保险、企业经营保险等产品尚未得到充分的开发。我国商业银行意识到中间业务革新的重要性,也在反复指出革新。但创新过程过于依赖西方银行的发展经验,忽视了自身实际发展状况,没有设计出符合我国人民需求且具有自身特色的创新产品。

创新不足主要表现为两个方面,一是革新产品几乎全部集中在信用卡和保险方面,而忽略其他金投资方面产品。二是中间业务的局部产品结构不合理,与客户实际情况的所需不匹配。

就以中国建设银行作为个例,其中间业务各种品类中,各类产品之间的功能及作用相似。例如:我国建设银行为客人提供了不同的信用卡,让客人自我选择,但各类信用卡的功能是高度一致,作用重复,让客人难以分辨其中的不同。信用卡发放量巨大,使同一客户拥有多张功能相似的卡,其中大多数卡处于闲置状态,没有取得应有的经济效益,造成资源浪费。

3.2.2中间业务产品科技含量不高,且缺乏专业人才

中间业务范围广,跨越市场多,这种复合型业务属于银行业的高新技术产业。中间业务的创新发展不仅要依靠科技发展和产品发行,更需要高层次、复合型的专业人才的作为创新发展的坚实后盾。与西方发达国家商业银行中间业务开办对比,其中间业务信息技术水平高,服务优质,且大部分业务正逐渐从柜台模式向电子化办理模式转变。

而且高知识的复合型人才在建设银行的中间业务创办方面是严重缺少的,在现实运营中,无论是在各银行系统工作的人员,还是在人力资源市场上都是极度缺乏这种专业人才。就如在建设银行中,中间业务的业务人员多数是原从事于传统业务的工作人员,不具备中间业务开办的专业资格,造成业务开展过程中存在大量专业知识问题。如在销售产品的过程中,不能将其特点和功能准确地介绍出来,也不能将产品收益与风险向客户明确阐述,因此往往可能对客户造成一定的损失,也会影响到银行的声誉。这一现象也反映出,目前我国商业银行不仅在对现有内部员工专业知识培训不足,而且在人才引入方面也做得不到位。

3.2.3法制环境和信用保障机制不完善

我国相关部门出台了一些银行业的相关规定,但这些规定是远远不足以支撑商业银行的长期发展,几个暂行规定文件并不能为中间业务的发展提供健康的大环境。

以2001年颁布的《商业银行中间业务暂行规定》为例,规定中虽强调了监督管理的重要性,却忽视了业务当事双方的关系(即忽视对银行与客户在业务中相关义务与权利的确定)。长期缺失正确的引导,给中间业务的发展带来了很大阻碍。

在没有严密的相关法律法规保护的大环境下,中间业务在交易上也存在着信用机制不够健全等多方面的问题。中间业务大多由商业银行自行开发销售,他们推出产品大多相似,但不同银行对同一产品的定价、服务、交易流程却大不相同。包括建设银行在内的很多商业银行在中间业务产品上不知如何、如何收取佣金手续费等、或是胡乱定价。这种混乱的经营方式使得广大客户难以接受银行间定价、收费差异的现象,对中间业务产品产生怀疑,严重损害银行利益。

这种经营环境,也使得银行间竞争越发强烈。部分银行不得不放弃一些利益来维持当前的市场占有率和笼络新老客户。就如建设银行为保持和提高其中间业务的市场占用率,时常为客户们提供的一些“免费的福利”或相关居民生活服务。,但这种经营方式对建设银行的长期发展并无益处,甚至可能引发行业内新一轮恶性竞争。

3.2.4银行业务考核机制不完善,各大银行存在恶意竞争

我国商业银行现行业绩考核评价体系不够完善,一是各类业务考核内容占比不合理:二是缺乏应有的奖励机制以推动业务发展。

以中国建设银行为例:建设银行对中间业务和其他传统业务业绩考核没有做到合理、公平的权重分配。在业绩考核比例分配上中,中间业务所占权重远远低于资产负债类业务,这种不合理的考核机制容易造成业务员未能正确认识到中间业务的重要作用。

3.2.5商业银行内部管理体系缺乏有效的协调

中间业务产品往往是复合型产品,多层次的业务特点使其开展难以像其他业务那般集中于单一部门负责,而是要内部各部门协调合作。但我国大多数商业银行并未对中间业务设立独立的管理部门,只是将其分配到银行其他业务各部门上。商业银行业务管理机构层次多,部门相对分散。这种分散式的管理导致银行内部各部门间“各自为政”,缺乏有效的协调和高效的资源配置,造成银行人力财力资源浪费。这种内部环境并未给中间业务发展带来好处,更是将中间业务的发展推进一个死循环中。

我国商业银行内部的风险监控体系也是存在一定缺陷的,简略的管控手段,导致银行无法检测部分中间业务产品风险程度,增加了风险负担。尽管早在2003年中国建设商业银行已经开始股份制改革,但其内部行政管理仍然相对复杂,对市场缺乏敏锐洞察力,并不利于中间业务的增长。

 第4章 我国商业银行中间业务发展的对策与创新

  4.1加强和创新金融服务手段

4.1.1把握经济发展趋势,重视重点业务

近几年中间业务的快速发展,种类繁多吸引着大量人们的目光,中间业务逐步融入居民生活的各个方面,影响人们的日常生活。中国建设银行要利用好中间业务对人们生活的影响作用,借助人们对其的好奇与热情,注重开发有关个人生活理财和中小企业融资理财业务,如个人住房公积金委托贷款业务、中小企业贷款等民众关心的重点业务。

4.1.2瞄准市场导向,开拓中间业务新型产品

商业银行在研发设计中间业务产品时既要把握市场走向满足国内市场需求,又要顺应全球经济趋势发展。银行要想市场上取得一定的市场占有率,就必须洞悉国内外市场需求,占导市场有利先机,加快业务研发进程,积极研发符合经济发展趋势新需求的中间业务新类型。

4.1.3 加大科技投入,优化中间业务产品发展

欧美发达国家中间业务发展经验告诉我们:科技创新是促进中间业务发展的重要动力。所以我国商业银行应该注重在科技创新、信息技术方面的投资预算,提高产品科技含量,形成自身优势。因此,必须利用好信息技术和互联网对中间业务的影响作用,借助信息技术的更新推动中间业务的创新。一方面,依靠5G技术,建立通畅的信息网络; 另一方面,要加大软件开发技术研究,以科技化,虚拟化优势促进中间业务发展。

 4.2改善中间业务的发展的外部环境

4.2.1完善相关法律法规

XX应该根据国内实际发展情况参考国外发达国家有关政策,推出与时俱进的有关法律法规、完善监管机构的制度。现阶段央行和银监会对于商业银行进行监管已经更加规范化和系统化了,尤其在2017年银监会发布“四不当”专项治理工作,通过“不当创新、不当交易、不当激励、不当收费”“违法、违规、违章”等进行查处,但是还没有确保各个银行之间于更为公平竞争的局面上。银行业协会、人民银行和银监局和有关行政部门应该站在一个更加专业化的角度去思考,从业务合法化、业务合理化、业务发展精准化的角度,去制定相关法律法规,积极促进中间业务的进一步发展。

4.2.2加强客户信息核实工作,提高客户质量

商业银行业务人员在给客户进行业务办理一定要提前核实好客户相关资料,尤其是担保业务方面,一定要核实客户名下资产实况跟客户信用指数。商业银行可以通过以下措施来完善客户信用信息:

一是:银行内部成立专门的客户信息收集部门、招聘专业人才对客户征信信息进行系统收集,做到业务开展有数据可依;二是加强对客户信息的核实工作,可通过互联网征信系统和公安部门相合作,提高对客户信息的真实把握,为银行带来更多安全可靠客户。

 4.3加强内部管控体系建设

4.3.1加强国内各大商业银行联系,形成科学内部管理体系

科学的内部管理体系对商业银行健康发展而言十分重要,加强内部管理制度建设更是中间业务向前发展的有利保证。设立专门的监管机构,负责管理和协调各部门中间业务相关工作。一是要加强国内各大商业银行之间的联系以及各自内部部门之间的沟通,促成管理信息分享,提升管理资质;二是要提高风险防范意识,提前分析各类产品潜在的可能风险,并制定相应防控措施。在新产品新业务的研发过程中,也要充分考虑产品带来的各种风险。在中间业务开办过程中,更应健全和完善风险防控体系,可以联络国内各大商业银行不定期地开展内外部检查,及时排除风险隐患。

科学的内部管理制度对商业银行的健康发展至关重要。加强内部管理体系建设,也是中间业务向前发展的有利保证。银行内部要提高风险防范意识,在开发任何新产品时,要提前分析各种产品的潜在风险,制定相应的防范和控制措施。另外各大商业银行应加与其他商业银行之间交流,促进管理信息的共享,提高管理水平。可以不时与国内主要商业银行联系,进行风险监控检查,及时消除隐患。

4.3.2增强商业银行风险防控意识与能力

现阶段,商业银行不仅要提高银行内部员工风险意识,做到底线防控,更要加强风险管控系统建设。现阶段我国商业银行业务员和内部风险监控体系水平远远落后于世界发达国家银行业的管控能力,所以我国商业银行要加强风险管控体系方面的投资建设,为中间业务的健康发展奠定内部基础。

4.3.3形成有效针对客户服务的管理机制

对建设银行发展中间业务来说不仅要做好产品研发和前期宣传营销工作更要在销售过程中为客户提供周到的服务更需要进一步地做好产品的售后跟踪等服务。高效解决客户对产品疑惑问题,提升客户满意度。

建设银行应该要完善其电子联行的体系服务、提高有关业务人员的服务意识,树立:售前、售后、产品跟踪服务同等重要意识,将客户需求视为第一的服务宗旨,提高客户满意度。

4.3.4规范业绩考核标准,减少恶性竞争

商业银行既要重视产品的创新,也要及时完善考核机制。一是商业银行应该设立一个机构层次简明,科技水平高、应变能力强,评估机制灵活的综合运营部门。二是,要让该部门充分发挥资源优置、资源协调、监督管理等职能,在中间业务开展中形成系统管理。最后,银行内部要建立恰当的资源分配机制。对利润不同的中间业务产品分配机制应当要建立在公平、科学及高效的基础上,减少因工作人员抢单等行为造成的恶意竞争。

 4.4培养及引进优秀人才

开展中间业务必须要有专业素养高的工作人员。 当前建设银行在人员方面严重的缺乏同时具有知识面广、业务经验丰富、高级人才。因而建设银行银行在进行人才招聘时要注重人员的专业素养,要招聘和储备一批既能巩固传统业务又能开创新型产品、即能顺应国际发展形势又能洞察国内市场需求的高能人才。

4.4.1制定系统的业务培训计划,加强客户经理队伍的建设

我国商业银行不仅要在人才引入方面下重金更要在现有内部员工专业知识培训下功夫。建议建设银行可以尽快地建立健全内部的培训制度,要对银行内部员工进行深入专业的训练,全面地促进其专业素质的提升。与此同时,建议国内相关专业院校可以加强专业课程的设置,与时俱进地为商业银行培养出所需要的专业人才。

客户经理是一个银行的素质标杆,客户经理是客户对建设银行建立信心的样本。培养一支专业知识够高、职业道德水平高、团队精神强、具有良好的主动营销意识的客户经理团队不仅有利于与客户进行交流,吸引客户流量上、笼络新客户上、及同行的竞争中可以起到的影响是不可忽视的。所以商业银行更要注重客户经理队伍的建立,提高银行外在形象,增强客户对银行的信任。

 第5章 总 结

本文分析了我国商业银行中间业务发展现状、存在问题和原因,以及发展对策研究,文中的观点与对策都以中国建设银行为论据,增强论述的充分性,总结如下:

第一,中间业务发展已成为商业银行发展的重点发展对象,符合经济发展的趋势。近年来我国XX对中间业务发展愈发重视,有关法律法规逐步推出,市场信用机制不断完善,为商业银行中间业务发展提供了良好的宏观政策环境。

第二:要认识到我国商业银行中间业务发展中仍与发达国家银行业存在差距,且发展过程存在一些问题,如相关法律法规的缺失、市场信用机制不完善、商业银行自身积极性不足、复合型人才的缺乏等。中间业务要健康快速发展既要国家相关监管部门和商业银行正视问题,又要银行自生提高专业技能。

第三,我国商业银行要抓住机遇,积极创新研发中间业务品种,通过发展中间业务提高我国商业银行国际竞争力。本文就商业银行中间业务未来健康发展提出了一些建议:

XX有关监管部门要及时完善相关法律体系和外部监督机制;为中间业务发展提供一个合法的外部环境商业银行要学习国外发达国家银行业发展经验,设立系统的内部监督机制,为中间业务发展提供坚实的内部后盾重视专业人才的培养。建设银行在开展中间业务的专业人才引进和培养方面为行业提供了参考方案。积极创新研发产品,迎合市场需求,推出各类产品。完善业绩考核机制和奖励机制

 参考文献:

[1]蒋黎君. 商业银行中间业务现状、问题与对策–以建设银行为例[D]. 厦门:厦门大学会计系,2013.05-06.

[2]王佳欣.我国商业银行中间业务的探索与创新–以中国建设银行为例[J].金融视线,2017(02).26-27.

[3]张天舒 .中国建设银行中间业务的发展与对策分析[J].智富时代,2018(6)18-19.

[4]陈玮玮.李堃.王慧.推动中间业务快速发展的路径研究[J].现代商贸工业,2020,41(03):105-106.

[5]林俊标.兴业银行与招商银行中间业务收入的比较分析[J].科技与创新,2019(22).02-03.

[6]陈紫菱,贝淑华.新形势下我国商业银行中间业务竞争力提升研究[J].中国林业经济,2019(05):110-112.

[7]郭峻豪.商业解读:我国上市商业银行中间业务与其经营绩效的关系[J].营销界,2019(22):39-40.

[8]姚颖.我国商业银行中间业务发展研究[J].现代商业,2020(06):99-100.

[9]辛宝江.利率市场化对我国商业银行的影响及建议[J].中外企业家,2020(04):28.

[10]孙静怡.论商业银行中间业务的发展及策略[J].河北企业,2019(12):105-106.
[11]罗旻娜.我国商业银行品牌建设研究[J].现代盐化工,2020,47(02):89-90.

[12] 蔡国良.龚钰涵.金融科技创新对商业银行中间业务收入的影响研究[J].黑龙江社会科学.经济理论与实践探索,2019(4).02-03.

[13]王鹏.互联网金融背景下我国商业银行中间业务发展策略[J].现代营销(经营版),2019(10):147-148.

[14] De Young R, Roland K. Product mix and earning volatility at commercial banks: evidenceform a degree of model, 2009

[15]Demirguc—Kunt, A and Huizinga, H. Bank Activity and Funding Strategies :The Impact on Risk and Returns[J]. Journal of Financial Economics,2010 (98) :626-6

致谢

时光飞逝,转眼四年的本科生学习生活就要结束。四年中,不光学习了许多世界经济的知识,更重要的是掌握了独立学习分析问题的方法,这是比知识更重要的财富,会在我以后的生活中帮助我继续提高。

同时,也谢谢那些为我大学生活添加精彩的人们。感谢我的导师和辅导员对我的学习上教导,生活中的指引,感谢他们的鼓励和帮助,也谢谢所有曾经给予我帮助的师兄师姐们,谢谢你们在我大学生活的出现,让我的大学生活更多姿。

我国商业银行中间业务的发展现状、问题及对策研究-以中国建设银行为例

我国商业银行中间业务的发展现状、问题及对策研究-以中国建设银行为例

价格 ¥9.90 发布时间 2023年2月3日
已付费?登录刷新
下载提示:

1、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文章版权申述”(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18735597641(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2、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投稿,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

原创文章,作者:1158,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447766.cn/chachong/100824.html,

Like (0)
1158的头像1158编辑
Previous 2023年2月3日
Next 2023年2月4日

相关推荐

My title page conten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