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所谓儿童文学就是以儿童为阅读对象的文学作品。近几年来,儿童文学的价值得到了社会各界的高度重视,由于儿童特有的阅读期待和接受心理,儿童文学的教育价值和教育功能得到了更深入的研究和探讨,探讨其在塑造儿童精神品格养成之中的作用和地位。然而,很多人忽略了儿童文学阅读与儿童精神品格养成的直接关系。笔者将由国内外儿童文学的阅读现状讲起,进一步研究儿童文学对儿童精神品格养成的重要意义,深入探讨儿童文学阅读如何影响儿童精神品格养成以及有效利用儿童文学去塑造儿童精神品格具有必要性和重要性。
一、国内外儿童文学的阅读现状
1.儿童文学的基本概念
儿童文学是根据儿童的心理特征和审美观念,为儿童创作的文学作品。关于儿童文学的界定,多少年来的文人墨客和教育家们众所纷纭,每个人都有不同的侧重点。例如,周作人在《儿童的文学》一书当中表示,儿童文学应当是具有三个特点的文学作品,首先,具有儿童乐于接受的趣味性,其次,能够培养儿童的这些趣味性,最后,培养儿童所缺乏的兴趣。周作人的观点侧重于儿童的兴趣所在。再如鲁兵在《教育儿童的文学》一书当中明确指出“儿童文学是教育儿童的文学。”[[1]王光华.儿童文学阅读导读教学案例研究[J].齐齐哈尔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2
][1]他把侧重点放在了教育上面。总结各家之言,加之我个人的理解,我认为儿童文学应该具有这样的内含:1.儿童文学的内容和思想容易被儿童接受。不管是趣味性还是教育性,首先要让儿童易于接受,才能进一步谈及其作用。2.儿童能够在儿童文学当中找到乐趣并对阅读怀有期待,这样才能够保证儿童阅读的积极性和阅读质量。3.能够塑造儿童的精神品格,促使儿童养成良好的性格和思维习惯,这也是儿童文学最根本的意义所在。
2.国外儿童文学的发展现状
总结外国儿童文学的发展历史,大致可以划分为几个不同的时期,在不同的时期内儿童文学都具有不同的发展现状。18世纪以前的儿童文学尚处在史前时期,人们看不到儿童文学的价值,几乎得不到社会的关注。18世纪外国儿童文学就发展到了萌芽时期。《爱弥儿》是世界儿童文学史上的第一部儿童文学作品,该作品出自卢梭之手,书中将儿童作为拥有独立思想和人格的主人公描写。卢梭是法国著名的思想家和作家,他强调人权主义,他首次提出要尊重儿童的本心,根据儿童的心理特征进行顺应教育。这一文学作品的诞生和卢梭的教育观念对于世界儿童文学的起到了深远的影响。19世纪之后,儿童文学逐渐繁荣,现如今已经发展到第二个繁荣时期,随着时代的进步,儿童文学的发展前景会越来越好。
3.国内儿童文学的阅读现状
中国是世界上的文明古国,其文明发达的最早,历史悠久,源远流长。早在中国古代就有儿童文学作品的文字记载,深远的文学传统是中国儿童文学的力量支柱。这样背景下的儿童文学同样具有悠远的发展历史。新中国的诞生促使中国儿童文学进入一个崭新的发展阶段,现代文学史上出现了明确的儿童文学的定义,优秀的儿童文学作品层出不穷。在改革开放之后,中国儿童文学空前繁荣,儿童文学的题材范围不断拓宽,作品的创作思路也开阔很多,90年代以来,兴起了图画故事,郑春华创作的《大头儿子小头爸爸》得到了一直好评。中国儿童文学的发展难免曲折蜿蜒,但是一路走来风景甚好,在炎黄子孙的智慧的熏陶下,中国儿童文学已经达到了繁荣的黄金时期。时代在进步,文化在交融,展望未来,儿童文学的发展前景更是一片光明。
二、儿童文学对儿童精神品格养成的重要意义
1.回归儿童天性的纯真
现在的独生子女较多,家长爱子心切。有一部分家长为了避免孩子受到社会上的伤害,过早地给孩子灌输阿谀奉承,虚伪献媚的思想,让孩子丧失了儿童天性的纯真。还有一部分家长不忍心让孩子受到一点点的委屈,过分地溺爱孩子,导致孩子不能承受一点点的挫折,或者长期停留在幼儿的思维当中,运用幼稚简单的语言表达情感,不愿意接受复杂的句式,这对于儿童的语言学习十分不利。[[2]贾玉丹.谈谈儿童文学阅读[J].文学教育(上).2011

][2]家长的教育存在一定的局限性和极端性,电视广播媒体的信息良莠不齐,导致儿童存在着严重的早熟现象。有的孩子早恋,穿着前卫,语言成熟。其实,孩子们并没有真的丧失了心性,只是一味地模仿成人的行为。然而,儿童文学作品可以帮助儿童回归儿童天性的纯真。儿童文学作品呈现给儿童一个真实的多彩的世界。还记得鲁迅笔下的少年闰土,“深蓝的天空中,挂着一轮金黄的圆月,下面是海边的沙地,种着一望无际的碧绿的西瓜;其间有一个十一二岁的少年,项带银圈,手捏一柄钢叉,向一头猹尽力地刺去,那猹却将身一扭,反从他的胯下逃走了。"多么美妙的月夜,多么形象的少年形象,字字句句皆是真语和真情,让孩子心生向往,印象深刻。
2.激发儿童生命的意识
生命的意识贯穿一个人的始终,拥有生命意识的人才是真正鲜活的个体,然而,现在很多人的生命意识麻木混沌,没有积极向上的追求和坚韧不拔的意志信念。一味地沉溺于网络和情感世界当中无法自拔的人不在少数。[[3]李红娴.新课程理念下儿童文学阅读活动的开展[J].教育科研论坛.2010
][3]少年强则国强,儿童时期就应该激发对生命的敏感的感知力。儿童文学展现给广大儿童真实纯粹的世界,传达给儿童世界原始的真善美和假恶丑,让儿童切身地感受到生命的存在,树立儿童正确的世界观和价值观。儿童通过《藏羚羊跪拜》一文,感受到了自然界中最圣洁的母爱,体会到了我们人类为了满足自己之私欲,冷酷无情地屠杀生命的无知和罪恶。借此来教育儿童敬畏生命,珍视生命。生命是永存的话题,任何文学作品都离不开生命的意识。通过儿童文学,让儿童感知生命是促使他们心智走向成熟的捷径。
3.寻找儿童真我的特质
社会是一个复杂的群体,面对经济实力的不同,受教育程度的高低差异,人们很容易把自己在社会当中的地位和他人对自己的评价和议论看做是真实的自我。儿童常常忽略自己的真实情感和经历,根据周围环境去判断自己而迷失了自我。通过儿童文学作品,儿童能够在作品当中找到自己的影子,那些不愿意面对的心情,不愿意重新回想的往事,都会在文学作品当中重现,就像是一个小秘密一样与儿童独自分享。这样一来,儿童就能对自己进行肯定,坦然的面对过往,与过去的自己告别,提升一个新的台阶。郑渊洁的作品《小老虎进城》讲述了一只小老虎进程的经历,小老虎的单纯和善解人意给孩子们留下了深刻影响。小老虎的形象设置,增强了文学作品的神秘感,调动了儿童的阅读兴趣,让儿童通过小老虎看到了似曾相识的自己,找到了真我的特质。
4.提升儿童阅读的兴趣
现如今,网络信息高度发达,各种信息复杂多样、良莠不齐。很多儿童沉溺于网络游戏和网络小说当中,在碌碌无为当中虚度光阴,整天守在电视机旁消磨时间。作为塑造儿童精神品格的重要工具的儿童文学之所以会被忽略就是因为儿童的阅读兴趣不高。如果,能够有效地调动儿童的阅读兴趣,儿童就会被文学作品当中的丰富多彩的世界深深地吸引,远离不良诱惑,养成好的阅读习惯。儿童作品提升儿童阅读兴趣的重要因素之一就是“新”。所谓新就是新的世界,新的人物,新的情节。成长是儿童必经的过程,儿童自身也渴望成长,因此才会出现早熟的现象。儿童文学作品展现给儿童尚未经历过的事情,让他们感受到成人的世界,这也是从儿童到成人的接轨。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儿童有了阅读兴趣,就会乐于阅读,从而提升了阅读能力。
三、如何合理选择儿童文学阅读作品
1.儿歌启蒙儿童的幼儿文学
儿歌曾叫“童谣",后更名为“儿歌”,是儿童最早接触到的儿童文学。早在明清时期就出现了很多优秀的儿歌作品,整理成册流传至今。[[4]宋明霞.从儿童文学的视角浅谈小学语文教育[J].教育教学论坛.2013
][4]比如,《童谣大观》和《演小而语》都是由吕坤文子编著而成的儿歌作品集。“五四”运动之后,由尹世霖编著的《中国儿歌一千首》包含了很多中国历史上优秀的儿歌作品。儿歌通常经过口耳相传,把儿童作为主要的阅读群体,根据民族风情和地域特征编写儿童感兴趣的歌谣。摇篮曲、游戏歌、谜语歌、绕口令……不同的儿歌有着不同的功能,但是总体来看,都能够对儿童的语言学习和身心健康起到积极作用。在儿童年幼时期适合选择儿歌作为儿童文学的阅读作品。首先,儿歌通俗易懂,让儿童初步感受到语言的音乐感。其次,儿童口口相传,增强了儿童的语言表达能力。最后,儿歌还能起到扩大儿童视野的作用,展现给儿童不同的地域特色和风土人情。
2.童话丰富儿童的精神世界
童话故事能够丰富儿童的精神世界,比较适合处于童年阶段的孩子阅读,这个阶段的儿童年龄较幼儿稍长,能够分辨世间的善恶,正处于人生观和价值观的重要建立阶段。儿童的世界重现了儿童的生活和心理状,成人的世界充满了凄楚与无奈,然而,两者都不适合童年阶段的儿童成熟心智,童话正是帮助儿童精神品质养成的第三世界。古今中外的童话作品都可以作为例证。童话的世界包含丑陋和美好,美丑之间有明确的界定,易于儿童理解,保持儿童的单纯。例如,在童话故事《白雪公主和七个小矮人》里面,善良的白雪公主最终获得了幸福,让儿童明白善有善报;帮助白雪公主的七个小矮人开心的生活在一起,教导儿童要乐于助人;狠毒的皇后终食恶果,告诫儿童不可以有嫉妒心和害人之心。童话作品饱含细微的情感碰撞,让儿童与不同的精神感受发生微妙的触碰,丰富他们内心的世界。
3.小说激发儿童的人文潜质
儿童成长到了少年阶段已经拥有了一定的社会阅历和阅读经验,他们对未知充满了向往,对未来充满了希望。少年已经具有了一定的独立性和自觉性,但是,同时也难以抹去依赖性和幼稚性,正是由于这样的心理特征,小说才更适合少年阅读。小说的情节性和真实性更能够调动少年阅读文学作品的积极性。下面,我们以曹文轩的成长小说为例,探讨一下小说对于少年精神品质养成的影响。少年的成长之路注定铺满荆棘,只有跨越了重重障碍才能成为强者。比如《草房子》的主人公桑桑身患重病,但是依然顽强的生活着,他的坚韧不拔会触动少年的心,他们会重新思考生命的定义,加强自己顽强的意志。《根鸟》一书表达了小根鸟和他的同伴对于自由的追求。面对巨坑、深洞、峡谷,小根鸟毫不畏惧,最终取得了自由。这样都象征着少年的成长过程中必须面临的困难和逆境。小说创设了少年的心灵和审美全新盛宴。
结语
儿童是民族的新生力量,加强儿童的精神品质的养成至关重要。儿童文学由于其特有的趣味性和教育性,深受广大儿童的喜爱和家长的重视。阅读儿童文学作品是树立儿童健康的人生观和世界观,促进儿童身心健康发展的重要途径之一。由于儿童的阅读期待和接受心理,儿童文学本身就和精神品质养成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儿童文学能够回归儿童天性的纯正,提升儿童的阅读兴趣,激发儿童的生命意识,找寻儿童的真我特质。不同类型的儿童文学作品适合不同年龄段的儿童阅读,根据儿童的心理特征合理选择儿童文学作品是十分必要的。
参考文献
[1]王光华.儿童文学阅读导读教学案例研究[J].齐齐哈尔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2
[2]边春丽.新媒介与当代儿童文学阅读[J].社科纵横.2013
[3]张瑞燕.回到儿童——一份儿童文学阅读情况调查表(以上海为例)[J].时代文学(下半月).2012
[4]贾玉丹.谈谈儿童文学阅读[J].文学教育(上).2011
[5]李红娴.新课程理念下儿童文学阅读活动的开展[J].教育科研论坛.2010
[6]宋明霞.从儿童文学的视角浅谈小学语文教育[J].教育教学论坛.2013
[7]胡丽娜.西方儿童文学的中国化——以《伊索寓言》的考察为例[J].文艺争鸣.2013
[8]钟春林.让儿童文学课充满泪花与笑声——从美育的角度切入儿童文学课的教学[J].职大学报.2013
[9]朱翠翠.探讨儿童文学的成长性与幻想性[J].浙江工商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3
[10]王黎.做一个长大的儿童[J].江苏教育研究.2012
[11]徐鲁.儿童文学的“边界”与“难度”[J].博览群书.2010
下载提示:
1、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文章版权申述”(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18735597641(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2、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投稿,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
原创文章,作者:写文章小能手,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447766.cn/chachong/1113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