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结合选题任务情况,根据所查阅的文献资料,撰写1000字以上的文献综述。
音乐教育是基础教育的组成部分,是实施美育的重要途径,对陶冶情操,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提高文化素养与审美能力,增进身心健康,促进学生德智体美全面发展,具有不可代替的作用。(以上摘自《义务教育全日制初级中学音乐教学大纲》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制定)
由此看出音乐课堂教育在基础教育中不可或缺的地位。在时下的教育改革中音乐教育的重要性日益显现。教育事业不断发展的内驱动力是教育改革,基础教育改革的核心是课程改革,音乐课程改革则是课程改革的重要组成部分,甚至可以说是推行素质教育的先驱。在此大背景下,音乐教育获得了难得的良好发展机遇,音乐课堂教学面貌焕然一新。随着《初中音乐新课标(实验版)》的实施和不断推广,众多从事初中音乐教育工作的教师和音乐教育工作者们积极投入音乐课程改革行列,纷纷撰写关于音乐教育方面的论文,因此我们有着丰富的资料。
在阅读了大量的论文资料后,我将现阶段音乐教育的研究现状及方向分为如下两类:
一、音乐教材(主要从音乐教材改革方面研究)
大部分学校音乐课使用的是省教材,少部分使用人民音乐出版社和人民教育出版社版本。在徐海燕《试论初中音乐教育的改革》(《台声新视角》2005/05)中说到经调查音乐教师对教材褒贬各半,意见主要集中在对教材中歌曲部分的曲目选择上。受社会各种影响,学生对音乐的接受早已超越了课堂的界限,流行音乐、通俗歌曲通过多途径,影响着学生。学生在音乐课堂上“点歌”和“要歌”的现象时有发生,教师若坚持按教材教学,学生则无参与的积极性和热情。因此,对于曾经下达过的“通俗歌曲不得进课堂”的禁令,不仅需要反思,更应研究出积极的方法加以应对,以适应学生的爱好并加以正确的引导。如在:冯晓敏《关于中小学音乐教育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科技资讯》);吴斌 郭声健《我国中小学音乐教育内在的问题》(《人民音乐》1992/12)等材料中都提到了,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和进步,初中的音乐教材也不断在改变,但是学生的音乐素质教育并没有得到多大改变(特别是在乡村中小学学校)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教材虽然在改变,但是实质上的问题并没有得到多大改变。我们要从体制、观念、教学、教学实施、学法等方面全面地去改变这种音乐教育质量上不去的现状。以上,主要是从教育政策的大政方针以及音乐教材改革中出现的问题进行探究。
二、教学方法(主要研究初中音乐课堂上存在的问题)
随着教材的改变,音乐教学方法上要创新。教材导向与学生审美需求存在矛盾,大多数学生喜欢音乐,却不喜欢音乐课。不喜欢音乐课的一个主要原因是音乐教材中作品和内容提不起他们学习音乐的兴趣,这就影响学生学习音乐的兴趣。所以老师在音乐教学方法上必须要在音乐教材中学会创新,提起学生学习音乐的兴趣。如在:姚晓宇《论新课标下音乐教师的教学技能》(《音乐天地》2008/03)和徐玉斌《略论农村中小学艺术课程资源的若干问题》(《教育研究》2002/07)中说到的教师们没有真正走进学生的心里,理解不了现在的学生到底在想些什么,总一味的想把教材里的内容灌输给他们,没有巧妙、恰当的好方法,不能与他们共进步,同发展,总是以一个长者的身份出现。这个身份对于他们来讲,已经不受欢迎了。在卢雪珊《福建省莆田市中学生音乐课堂学习动机现状调查及其对策》(《福建师范大学》2005/09)中说到虽说实行新课改已有十多年,但是许多学校在教学设备上还是有一定的遗憾,单单运用钢琴或录音机一唱一教的方法进行音乐教学,学生早以不待见了。所以说要在教材和教学手段上学会创新教学,让学校对音乐课感兴趣。
虽然从“教材改革”到“教学方法”上都有着众多的研究者和丰硕的研究成果,但是我认为从政策方向研究的,多是只解读了国家制订的教育政策,这可以让我们很好的理解大政方针,但难免会脱离实际。从实践方向研究的,多是教育改革的实践者,多是工作在一线的教师,他们从教育实践中存在的问题进行思考和探究,积极寻求问题的解决办法。我认真研读了这些论文资料后,我认为多数研究只是发现单一的问题,针对单一的问题提出对策。教育是具有整体性、相关性的,现在的教育实践者研究问题和对策时并没有太多的关注到这点,所以出现了“问题百出,对策频现,难以实施”的现象。
以上是现有文献资料的研究现状。我的研究方向是既注重政策方针的解读,又从教育实践中探究问题出现的原因,以及探究问题之间的联系,并提相应的对策。
快乐的音乐课堂是对美的领悟,是美好情感的交流,是学生主体得以张扬、个性得以彰显舞台。快乐就是学生们的童心,抓住学生的本能去引导学生探求音乐之旅,还原音乐真谛才是初中音乐最后的教学方法。
参考文献:
[1]冯晓敏《关于中小学音乐教育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J](《科技资讯》2006/01。
[2]吴斌 郭声健《我国中小学音乐教育内在的问题》(《人民音乐》1992/12)。
[4]杨青《中学初中音乐教育现状的调查》[J](《美与时代》2006/02)。
[5]卢雪珊《福建省莆田市中学生音乐课学习动机现状调查及其对策》[D](《福建师范大学》2005/09)。
[6]陈岳辉《关于农村中小学音乐教师素质的思考》[J](《中国音乐教育》2003/10)。
[7]徐玉斌《略论农村中小学艺术课程资源的若干问题》[J](《教育研究》2002/07)。
2.选题依据、主要研究内容、研究思路及方法。
一、选题依据:
新时期的初中音乐教育工作者,无论是从教学理念上还是教学方法上,都有了很大的提高与改进,但是随之而来的是教师在多种方法与形式的运用中产生的“问题百出,对策频现,难以实施”问题,导致了音乐课堂教性起到事倍功半的效果。对待这些问题应及时的对我们的教学行为进行反思,并不断探求改进教学的有效策略和途径,从而提高音乐课堂教学中问题解决的实效性。所以对目前音乐课堂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出发,对如何提高音乐课堂教学有效性进行研究,对于提高音乐课堂教的有效性有重要的意义。
一、 主要研究内容:
1.初中学校音乐课的重要性
2.初中学校音乐课堂存在的众多问题
3.解决初中学音乐课堂存在问题的策略
二、研究思路:
本文的研究思路是经过深入调查,发现中学音乐课堂中存在的具体问题,然后总结出有效解决中小学音乐课堂存在问题的一些策略。
三、研究方法:
(一)文献分析法
查阅有关音乐课堂教学的有关文献,重点收集有教育教学的成果,完成对文献资料的收集整理,在前人研究成果的基础上,进行分析比较,为教学实践研究提供理论依据和行动指南。
(二)观察法、访谈法
在进行学校音乐教育现状的实地调查中,采用观察法和访谈法。观察法应用于听课调研,有针对性地观察音乐教师上课的方式和内容,观察音乐课堂上教师与学生的表现,关注音乐教师的教学风格与教学特色。谈话法主要通过对音乐教师进行访谈,了解学校目前音乐教学现状,倾听广大教师们的心声。
(三)实验教学法
深入课堂教学一线,在初中进行教学实习,开展教学实验。通过对比教学法,在同年级不同班级设计不同的教学内容,获得不同的教学效果反馈,为理论数据提供实际的验证,记录课堂教学的点滴,为创造性音乐课堂教学的内容和本土音乐教学的设想进行实验性研究。
3.工作进度及具体安排:
2015年11月2日-11月6日 调研、选题、确定指导老师
2015年12月1日-12月4日 下达毕业论文(音乐会)课题任务书
2016年3月 1 日-3月 4 日 收集材料,撰写开题报告
2016年3月 7 日-3月11日 开题答辩
2016年3月28日-3月31日 文献综述、初步设计、论文初稿撰写完成
2016年4月11日-4月15日 指导教师中期检查,修改论文(音乐会)内容
2016年4月25日-4月29日 指导教师提出修改意见,完善论文(音乐会)内容
2016年5月 9 日-5月15日 论文(音乐会)进行整理、完稿、打印
2016年5月16日-5月22日 指导教师、评阅教师进行论文(音乐会)评阅计分
2016年5月23日-5月29日 毕业论文(音乐会)答辩
2016年5月30日-6月12日 装订成册、上交电子光盘、汇总
1、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文章版权申述”(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18735597641(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2、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投稿,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
原创文章,作者:写文章小能手,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447766.cn/chachong/28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