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艺项目策划运作的涵义及特征

本文提出了关于文艺策划运作的涵义及特征,并以《非诚勿扰》这一谈话类节目为案例,分析其策划方案的具体内容,阐述了文艺项目策划运作的重要性。

  引言

  随着人们经济水平的不断发展及观众审美价值以及欣赏水平的不断提高,观众对于高质量、高品位的谈话类节目的呼声也是一浪高过一浪。近两年,谈话类节目特别是相亲节目的火热成为了电视的一道亮丽的风景,特别是《非诚勿扰》,以其超高的收视率一枝独秀,透过光环的背后,是其策划运作的结果。

  一、文艺项目策划运作的涵义及特征

  文艺项目策划是一个新生的具有前沿性、创新性、规模性、系统性的专业,它是在社会发展中催生的一门新学科。它涵盖了报刊策划、图书选题策划与推广、电视频道运作与栏目策划、演出策划、文化品牌的策略性传播、大型活动策划与管理等。
  文艺项目的策划需要在明确立意、主题的前提下,明确策划的内容,并根据具体的策划环境、策划背景,因时制宜、因地制宜、因事制宜地运用与之相对应的策略来实现。
  文艺策划运作能力的高低决定了创意水平的高低,创意水平的高低决定了策划结果的优劣,这是一个直接的因果对应关系。在谈话类节目的策划实践中,要突出策划策略所起到的具体作用,并能够贯彻实施指导谈话类节目的策划。

  二、谈话类节目在策划方面问题现状及分析

  纵观我国的谈话节目,笔者分析,我国的第一个电视谈话节目最好应该追溯到1993年1月由上海东方电视台开播的《东方直播室》,迄今算来已有18年的历史。尽管近几年,我国的谈话节目发展步伐异常加快,但是纵观现状,特别是在策划方面,还是存在着一些问题,笔者分析主要有以下几点策划的问题:

  (一)节目出现严重的同质化

  近年来,众多电视台都纷纷跟随着央视的步伐和节奏,特别是谈话节目,由于在我国的兴起时间还不长,很多电视台正是看到了谈话节目的广阔市场和巨大潜力,于是开始纷纷模仿,而模仿的后果就是很容易导致同质化的现象。
  纵观我国大部分的谈话节目,虽然内容相当广泛,包括了社会话题类、新闻时政类、人物访谈类等等,但是这些节目之间的相互抄袭现象十分严重,这一点严重影响和制约了中国谈话节目发展的步伐。虽然有很多观众热衷于电视谈话节目,但是由于这类节目相互之间的毫无创造力的相互模仿和抄袭,使得这类节目没有了自己的特色和味道,久而久之,很容易会导致观众审美和视觉上的疲惫,最终会导致节目的不了了之。

  (二)缺乏个性的节目形式

  谈话节目的最主要的问题之一就是趋同多于个性,没有创造性。众所周知,一档优秀的电视节目必须要具备精细的前期构思策划准备,首先要把节目的风格、受众等各个方面的因素确定好,才可以展现出这一档节目的个性来。在一档节目中,主持人的个性与节目的个性应该是相互交融的两个方面,只有将这两个方面完美的结合、相互渗透,才能让节目呈现出更好的效果来。
  但是当前,很多电视谈话节目都存在着或多或少的相互之间的模仿,对于节目前期的策划,对于节目的结构、进程都没有了自己的独创性,而只是简单的模仿一些经典的电视谈话节目,甚至连主持人的开场白都会进行模仿,节目的举手投足间,很容易给观众留下一种“似曾相识”的审美疲惫,这些形式相似、内容相似、问题雷同的电视谈话节目不仅仅会浪费受众时间、电视资源,而且还会在一定程度上严重影响电视谈话节目的可持续发展。

  (三)节目缺乏真实感

  电视谈话类节目的初衷是真实反事迹,不论是风光无限的明星、荣耀显贵的老板,还是平凡无奇的小人物,他们在台上都能把自己特殊的人生经历讲述出来,让人感觉得到明星生活中的平凡事,小人物命运中的不平凡,总之,电视谈话节目的宗旨就是真实。
  但是现今,由于谈话节目的众多呈现,真实感日渐消失。电视谈话节目的真实感体现在几个方面,主持人与嘉宾在谈话的过程中都要说实话、说真话,现场的观众所流露和表达出的情感也应该是真实的。但是由于谈话节目竞争激烈,节目繁多且层出不穷,很多电视节目还存在着片面追求收视率和广告效益,于是在策划的时候将电视谈话节目走向了虚假的层面,在录制谈话节目的过程中,存在着大家相互迎合的可能性,这也是的电视节目最真实的一年消失殆尽。有些节目甚至存在着主持人与嘉宾作秀的现象,比如观众假笑,刻意引发出阵阵掌声,导演在观众席中安排不少“托儿”,力求通过这种形式来增强播出效果,增强其收视率,结果却是大相径庭。
文艺项目策划运作的涵义及特征

  三、以《非诚勿扰》为例,探讨文艺项目策划的重要性

  近年来,江苏卫视的一档谈话节目《非诚勿扰》自开播以来就得到了很多观众的热捧,虽然其本身有不少争议曾经将这档节目推到风口浪尖上,虽然栏目曾经收到了质疑,但是整改后依旧良好的效果也给了笔者不少思考:一个优秀的谈话节目应该要具备热门的话题,所谓带着脚镣跳舞。也许节目曲折的遭遇也是栏目的一种独特的营销手段,企图制造出一系列“话题”,对于所出现的“话题”进行解决,这一世近代传播的一种技巧。不管怎样,《非诚勿扰》这档电视谈话节目依旧有不少闪光点值得我们去分析。
  《非诚勿扰》的成功,在很大方面都源于策划的功劳,主要表现在以下几点:

  (一)前期品牌策划

  笔者认为,电视谈话节目作为一个广受观众喜爱的电视节目,首先第一步就要给自己的节目进行正确合理的定位。分析当前电视谈话质量低下的主要原因,那么在节目出炉之前就要把自己的栏目定位准确,包括其功能定位、观众定位、市场定位等。
  同时,要想在观众的心中形成标志化、固定化的影响力,电视台必须要打造自己的品牌。因为只有品牌,才是一个深入人心的东西,受众在选择节目、更换频道的时候,首先便是被电视品牌所牵连的频道。而从市场营销学的角度出发,电视谈话节目树立品牌也是为了充分利用品牌打造优势,品牌对于电视谈话节目而言是一个无形资产,能够使得电视谈话节目在内容特色、品牌定位等方面打造得更具有号召力、感染力和吸引力,才能最终成为优势栏目。
  例如《非诚勿扰》在谈话人物的选择上,打破了常规,一般来说,电视谈话节目只有三个方面的角色——主持人、嘉宾及现场观众,而《非诚勿扰》除了这三个主角以外,还增设了两位性格分析师,可见,《非诚勿扰》在嘉宾的选择上做了大量的准备。而这样的准备为节目增色不少。性格分析师的出现让节目具备了更加专业的影响力,纵观国内不少相亲节目,大多只具有娱乐色彩,而很少有像《非诚勿扰》这样同时具备娱乐及专业的谈话节目的。这应该也可以作为《非诚勿扰》的一个品牌影响力,在相亲节目领域,无疑是一张独一无二的品牌。

  (二)话题策划方面

  话题对于电视谈话节目的成功与否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话题的好坏直接导致这一档谈话节目的成功与否。因此,好的话题是电视谈话节目成功的基础前提条件。作为谈话节目,其内容一定要做到吸引眼球、抓住受众。其内容尽量引发大众的感悟和思考,因为观众心灵上的共鸣。我国目前的许多谈话节目都需要在深度和广度上进行提升。《非诚勿扰》正是抓住了近年来的一股相亲热潮,都市白领生活节奏的不断加快,相亲已经成为一个十分常见的话题。
  也正是源于策划方面的成功,才带来了《非诚勿扰》在谈话类节目中一片红火的现象。这对于文艺策划的具有一定的启示意义。

  参考文献:

  [1]马勇,郑建瑜.大型活动策划与管理[M].重庆:重庆大学出版社.2007
  [2]吴桀.策划学——原理、技巧、误区及案例[M].北京:中国人民出版社.2005
  [3]吕艺生.大型晚会编导艺术[M].上海:上海音乐出版社,2004
  [4]雷鸣雏.中国策划教程[M].北京:企业管理出版社,2004
  [5]胡月明.演出经纪人[M].北京:中国经济出版社,2002
下载提示:

1、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文章版权申述”(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18735597641(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2、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投稿,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

原创文章,作者:写文章小能手,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447766.cn/chachong/11172.html,

Like (0)
写文章小能手的头像写文章小能手游客
Previous 2021年4月4日
Next 2021年4月6日

相关推荐

My title page conten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