萧衍诗歌研究

萧衍是梁代的开国君主,他的一生政绩颇好,也具有很多的文化成就,经历了宋、齐、梁三朝,在齐梁时期,是比较重要的作家之一。他十分喜好文学,一生创作了大量具有代表意义和开创意义的作品,在齐永明年间被人称为“竟陵八友”之一。即位后,由于它对文学的极

  引言

  萧衍这位开国之帝,这位文学家,不仅促进了梁朝的政治发展,更是在中国的文化史上直接起推动作用。本篇文章主要分四章,从背景,目的,成就,萧衍诗歌风格以及对后世的影响来解读萧衍诗歌。第一章主要讲述研究萧衍诗歌的当代背景,在比较我国当代的诗歌状况与前景,并探讨了选择此课题的目的。第二章主要是列举与浅析萧衍的成就,分为经史著作与诗歌著作这两方面,主要是重点探讨诗歌方面的成就。第三章具体的研究萧衍诗歌的风格,以及与当时其他风格相比较。第四章分析它的诗歌著作对于当时以及我们今天的后代带来了怎样的影响,并探探他的作品风格与创作手法给我们的启示意义。

  1萧衍诗歌研究的背景与目的

  1.1萧衍诗歌研究的背景

  南朝时许多皇帝都很爱好文学,他们能够亲自创作诗文,且与贤士之间以礼相待。在张溥《汉魏六朝百三家集》中就记载了这一事实,例如有宋武帝,宋文帝,宋孝武帝,还有梁武帝等等。他们在政治成绩上或许褒贬不一,但是由于他们都很爱好文学,这必定会给国家带来不一样的风貌。我国作为一大古国,文化一直都被传承下来,并且加以创新与发展,这不是没有原因的。文化的发展,在古代,帝王是起到很大作用的,这是一种比较特殊的原因。萧衍就是一个例子。萧衍在位四十八年,曾经奖励文人雅士无数。梁朝有着儒雅的文风,而作为君王的萧衍经常地宴集,嘉奖有文采之士,更是对其中有名望的文士进行提拔重用,这不光是给其他的文人树立了榜样,更加吸引着许多文士,而这些名人雅士前赴后继地奔赴政坛,在一起交流政治与文化,这起到了很大的沟通作用。萧衍还会直接地参加文人之间的活动,通过酒宴上赋词吟诗的形式考察后辈的文化底蕴,其中有优秀的作品出现还会相应地给予嘉奖,这个做法其实在很大程度上提高了文士们的积极性,更加促进他们进一步的探究文化。
  在当代,已经不像古代时诗歌的文体那么严谨,风格限制颇多,现代已经渐渐流行起了散文,小说及许多长篇小说,人们对诗歌的理解也越来越简单。在这种现状下,对诗歌进行进一步的研究对中国的文化有很大的推动与回味。

  1.2萧衍诗歌研究的目的

  萧衍的作品很有代表性,风格多变。他是一位集文士,帝王以及佛教徒于一身的人,从这儿角度来说,就已经很值得我们去研究。而作者在对萧衍的诗歌著作进行简单的分析研究之后,深受启发,同时,也觉得有再次深入研究探讨的必要性。萧衍作为梁朝的帝王,信仰佛教,这与他的政治理论是离不开的,因为往往造反政治的就是道徒,他认为,若是想要巩固政治而本身的稳定性,就要信奉佛教。这只是一个小方面,萧衍信奉佛教,更多的是个人信仰,他极为严格的遵守佛教的戒律,是一个十分虔诚的佛教信徒。因此,在萧衍诗歌作品中总是有佛理的存在

  2萧衍的文艺成就

  2.1经史著作

  萧衍在经学、史学上的研究较为显著。在经学方面,他曾有著作二百余卷,例如:《周易讲疏》、《春秋答问》、《孔子正言》等,但可惜的是,大多数都已经绝迹。在史学方面,他对于历史那种断代史的写法很不满,认为它没有把历史连贯起来,甚至是把他写碎了,所以他撰写了《通史》。
  他在佛学创作上也有很大的成绩。因为他是一名十分虔诚的佛教信徒,所以他一直都倾尽大量的精力去研究佛理,它的佛理著作中最著名的就是《涅萃》、《大品》、《净名》、《三慧》,并且还创立了“三教同源说”。

  2.2诗文才华

  萧衍诗歌现存有94篇,根据思想内容可以分为情爱诗,咏物诗,记游诗,述怀诗这四类。
  2.2.1情爱诗
  萧衍诗歌中有一般都是来描述男女之间恋情的,在这其中也有许多分类,有的是青春稚嫩的少女表达对爱情的向往与好奇的;有的是表达女性对自己心爱的人的相思之情的;还有绝少部分是描写女性服饰以及体态特征的。
  一、思恋诗
  萧衍的诗歌中有大部分是来描写男女之间的思念与爱恋。而这类诗歌的主人公主要有两类:一是思念爱人的女性,二是追求爱情的青春少女。在诗歌中,大多数都是从女性自身的角度,以女性的口吻来表达内心真实的情感,格外的真诚而别具一格。在这类诗歌中,思妇大多是表达对自己心中丈夫或情人强烈的思念,又或者是从侧面表现出爱情在心中的分量;而另一类青春少女,则是以少女口吻写的恋情诗,彰显了少女对于爱情的狂热追求,以及对于他们这种稚嫩的感情的支持。
  萧衍诗歌中,会有表达女性对于自己恋人或是丈夫清冽的思念之情的诗歌主要也是与他自身的体验有关系。永明二年,萧衍将近二十年的时间都是在四处漂泊,与家人聚少离多,所以他十分能够体会,而这类诗歌的代表作有《有所思》。这是一首鼓吹曲辞,主要就是表达了夫妻之间的相思之苦。诗歌的开头描写相爱的夫妻离别的时间太长了,但是一切都是那么清晰,都深深地藏在心里,这是体现的爱之浓,思之深。三四句更加具体的描述了夫妻分别时的场面:衣服上面还残留着爱人的气息,收到的书信也被好好的保存着,字字句句都在心中。最后两句则是把妻子那种纠结的心情表现得淋漓尽致,不愿意因为自己的相思使得丈夫担心,可是真真舍不得丈夫的离去,只能独自承受的煎熬,只愿丈夫安好。
  同类的诗词还有很多,比如“良人在万里,谁与共成匹。君情倘未忘,妾心长自毕。”(《织妇诗》)“君如东扶景,妾似西柳烟。愿为铜铁辔,以感长乐前。”(《拟明月照高楼》)等。”通过这些诗歌可以很明显的看出,萧衍十分擅长内心描写,去抒发真挚的感情。在塑造主人公方面也十分厉害,能够刻画出鲜明的形象,并且与所写的主题十分贴近,有的甚至还会有些凄凉萧索的情调。
  描写青春少女对爱情的向往诗歌的代表作组要是《秋歌》、《冬歌》。这两首诗歌都采用了情景结合的手法,把情感与景物融合在一起来抒发感情。例如《秋歌》中“合欢结”与“连理文”这样的词语都是用来表达爱情信物的,来代表着成双成对,词句间充斥了青春时期对于爱情的狂热与忠诚。
  二、艳情诗
  在萧衍的诗歌中,也有比较艳情的诗歌,和之前的风格完全不同,这类诗歌的重点不是对于情感细腻的描写,而是重点在于女性本身。这类诗歌代表作主要是《白纻辞》两首,诗歌中没有表达思念,没有表达爱慕,更没有表达理解,有的只是对女性的外貌以及声色进行评价,而且是鉴赏性的评价。另外,《江南弄·龙笛曲》中“美人绵眇在云堂,雕金镂竹眠玉床”;《游女》中“氛氲兰麝体芳滑,容色玉耀眉如月”,是直接的描写女性身姿及服饰的华美,大多都是采用的白描手法。虽然梁朝后期中盛行的是个里也有此类描写,但是比这样的诗词更加露骨,更加直接,不想他这样非常含蓄。
  2.2.2咏物诗
  咏物诗是一种诗人非常愿意写并且非常钟情的诗体,早在《诗经》中就已经出现了。《咏烛》、《咏笔》、《咏笛》、《咏舞》等,是萧衍现存的咏物诗。这类诗歌主要是直接的描述所歌咏之物的外形,不再是把想所表达的感情寄托在物上。“昔闻兰蕙月,独是桃李年。春心傥未写,为君照情筵。”这是《咏笔》中的部分诗词,采用了拟人的手法,来表达心中的情感。在萧衍的情爱诗歌中,也有许多咏物的绝句。像是《古意诗》中有:“飞鸟起离离,惊散忽差池。
萧衍诗歌研究
  嗷嘈绕树木,翩翩集寒枝”。
  在萧衍的诗歌中,情爱诗与咏物诗并不是互相独立的情况,可以说是情景相互融合的。在梁朝时期,其他的一些诗人的作品中也会有这样的现象出现,也可以这样说,竟陵八友的作品大多是情语景语相融合的。
  2.2.3记游诗
  萧衍一直都是在四处奔波,能够看见许多美景,而且他从小就喜欢山河秀水,再加上它本身就是佛教的信徒,自然钟情于山水。即便是在登基之后,仍然能够盘山涉水,醉在其中,有时还能够创走出脍炙人口的作品。记登山游记有《登北鼓楼诗》,通过描写登山时的景色,来说明时间飞逝,四季交替,感叹世事时刻在变迁,一切都是沧海桑田。抒发了对世事变迁的感慨。其中还包含了一些赠答诗和宴诗。齐永明时,竟陵八友因为思想性格、文化素
  养的相近,所以就结下深厚友谊,在外聚集游玩赏景时,或者是举行宴会时,常有酬别赠答诗。
  2.2.4述怀诗
  萧衍写过很多的述怀诗。有的是直接抒发心意,有的是单纯的表达自己的看法,总结起来就是都能够通过诗词来直抒胸臆。

  一、抒发政治情怀

  例如《逸民》中,抒发了作者极度渴求贤才的感情,能够看出做得想要在政治上建功立志的迫切。又像是《直石头》里,这是萧衍登基前,还是为官时期所创作的诗歌,在诗歌中描述了在那时的动乱年代,君臣之间混乱的关系,并且从侧面谴责了那些贪官,只知道极力的争取自己的利益,不顾百姓的死活,只是想升官,在政治上投机取巧。这就更加体现出了作者想要做出一番大事业,能有在政治上有所建树,一呼百应的极度渴求以及迫切的心情。

  二、抒发朋友情谊

  萧衍深爱文学,更是喜欢与文人贤士互相交流学问,互相切磋,这自然就增进了互相的情谊。如《戏题刘孺手板诗》、《送始安王方略入关》、《觉意诗赐江革》、《答萧琛诗》等,都是抒发朋友间情谊的,其中有的是对友人鼓励之情,有的是和友人的离别之情,更有的是与友人之间的惺惺相惜之情。
  由此可见,萧衍虽为帝王,但他也经常利用赠答唱和等方式,相互抒发情谊,这时,诗歌充分作为了感情交流的媒介。

  2.3萧衍诗歌风格

  萧衍诗歌的风格别具一格,可能不像其他大家那样的风格多变,他比较单一,但是有许多独特之处,自然而然的便形成了他自己的风格。在梁朝的诗人中,又或是在后世的诗人中,都是独树一帜的。
  2.3.1艳丽
  萧衍创作时喜欢用前人的诗句,这使得诗中有一股清丽之气,有时还会借鉴大量的乐府民歌。例如《游钟山大爱敬寺诗》,全诗是结合景物描写阐述佛理之作,诗歌中的第二段描写了大爱敬寺周围的风景,辽阔的地形,高耸的山峰,起伏连绵,山上层峦叠嶂,尽显山水之美。由远及近,远近交换,运用艳丽的辞藻来描述大爱敬寺的美景,不光绘出了一幅视觉上的盛宴,更加使山林间充满了动感。远处山峰大气磅礴,近处树木花草清新可爱,远近结合,壮丽与雅丽结合,绘出丝丝暖色。
  2.3.2古雅与新变结合
  齐梁时期,诗坛中正在酝酿一种新诗体,即永明体诗歌。这是一总创新后正在酝酿的诗体,讲究声律,对偶。萧衍便是在以前古雅的诗体的基础上,再加上永明体诗歌,来创作新的作品。萧衍的作品中一般都是五言诗,且都是偶句押韵的。例如《答任殿中宗记室王中书别诗》:“问我去何节,光风正悠悠。兰华时未晏,举袂徒离忧。缓客承别酒,鸣琴和好仇。清宵一已曙,藐尔泛长洲。眷言无歇绪,深情附还流。”本身是的已经就已经很美了,再加上声韵的效果,使得整篇诗歌的忧思愁绪更是充斥词语之间,深层次的便显出了朋友之间的深厚情谊。
  2.3.3质朴与华美融合
  萧衍的诗歌中,它将质朴与华美结合,更多的是通过炼字来展现的。而所练的字主要包括:动词,形容词,副词等。萧衍在诗歌中,尤其是在上下句之间,炼字特别传神,并且得体,能够恰如其当抒发心中的感情。如“江南莲花开,红光覆碧水”(《夏歌一》),“碧沚红菡萏,白沙青涟漪”(《首夏泛天池诗》),诗歌中色彩鲜艳,描写细致,并且运用了对比,直接绘出了江南水乡独有的温婉景色,给人以温柔,清雅秀丽的感觉。

  3萧衍诗歌对后世的影响

  萧衍作为一个帝王,它的文化造诣很深,并且萧衍在梁代文学发展与创新中占有很大的地位,它的作用更加是不可忽视的。他直接的促进了梁代的文化发展,调动了当时的文人雅士的积极性,创作出了大量优秀的作品。萧衍的思想具有多元化,正是这种多元化使得它形成了自己特有的风格,并具有敏锐的思维与宽阔的眼界,从而创作出优美清新和诗词华美以及声韵结合的作品。萧衍的创作手法与风格对于后世创作也是有很大启示的,后人应该多多学习,尝试不同的风格,探索出诗词歌赋进一步的里程碑。

  4总结

  本篇文章结合萧衍自身的经历和亲身经验,并且通过对萧衍诗歌文体,风格以及辞藻的研究,分析诗歌中重要的多元化因素,对他诗歌内容的特点作出分析,探讨多变复杂的思想与创作的关系,并最后总结了他的创作对于后世的影响和意义。

  参考文献

  [1]《中古文学文献学》刘跃进江苏古籍出版社
  [2]《汉魏六朝文学论集》逗钦立陕西人民出版社
  [3]《中古文学论著三种》刘师培辽宁教育出版社
  [4]《南北朝文学史》曹道衡、沈玉成人民文学出版社
  [5]赵以武.梁武帝及其时代.江苏:凤凰出版社,2006。
  [6]柏俊才.梁武帝萧衍考略.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8.
下载提示:

1、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文章版权申述”(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18735597641(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2、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投稿,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

原创文章,作者:写文章小能手,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447766.cn/chachong/11192.html,

Like (0)
写文章小能手的头像写文章小能手游客
Previous 2021年4月6日
Next 2021年4月6日

相关推荐

My title page conten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