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我国正处于人口老龄化快速发展中,在这个背景下,积极老龄化显得格外重要。发展社区老年教育是有效实施积极老龄化的方式之一,社区老年教育是一种有效解决我国人口老龄化的方法,研究社区老年教育的现状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
本文通过借鉴孙珍辉学者的问卷,对中山市Z社区的老年教育现状进行研究和探讨,有针对性地提出相关对策。经过分析后本文得出,在参与意愿和动机方面:中山市Z社区的老年人对社区老年教育的参与意愿较强,但对社区老年教育的认识不足,他们的参与动机大部分为促进自己的人际交往、培养兴趣爱好和提升自我;在社会支持方面:家庭支持度较高,但社区支持力度不足,老年人受晚辈生活、自身身体限制和传统观念的影响较高;老年人对其社区老年教育大部分表示满意。为了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针对社区老年教育现状,本文提出分别从社会、社区和老年人自身三个层面的有效对策。从老年人自身角度介入:要转变老年人的传统观念,通过个案和小组工作方法引导老年人树立信心,得到情感支持;从家庭和社区角度介入:(1)从家庭成员对社会参与的认知和观念进行干预,发挥家庭系统功能;(2)基于增能理论和终身教育的角度,设置多元化课程,建立多功能厅,完善志愿者招募管理以及完善和规范社区老年人的相关制度,使老年人提高自信、实现自我价值,提高社区老年人的社会参与;从社会角度介入:建立“时间银行”,加大对社区老年教育发展的扶持力度,增强社区师资队伍的建设,发挥社会工作者的呼吁作用。
【关键词】老年社会工作;社区老年教育;积极老龄化;现状;对策
一、 绪论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1.1.1 研究背景
现如今,许多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都已步入老龄化社会。在这个背景之下,人口老龄化的问题也成为了一个焦点问题。从国家统计局的报告中得知,我们国家正处于人口老龄化快速发展中。社区老年教育是近几年来发展起来的一种新模式,是适合我国国情的一种模式,是适合终身教育思想的一种模式,有效解决我国的人口老龄化问题可以从老年的教育问题入手。
1.1.2研究意义
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医疗科技的不断进步,越来越多的国家进入了老龄化社会,人口老龄化的问题日益突出,人们亟需采取措施来面对日趋严重的老龄化问题,而积极老龄化是应对该问题的正确做法,发展社区老年教育是积极老龄化的主要内容之一。因此,本次论文研究社区老年教育的现状有着一定的意义。
一方面是针对老年人自身,有利于丰富老年人的晚年生活,避免枯燥无味和他们的身体机能下降,同时有助于调整他们的心态,使他们正确认识社会各方面的问题,降低与低年龄阶段人员的代沟,促进他们的沟通,提高老年人个人生活质量和个人素养[1]。
其次是针对家庭和社区,有助于老年人家庭的和睦,利于社区工作人员发现社区老年教育中存在的问题,并从中汲取有益的经验,在为其提供借鉴的同时也可激发社区社会工作者创新自己的服务经验,提高服务质量,使整个社区稳定和社区文化繁荣发展[2]。
另一方面是针对社会,有利于为国家完善关于老年群体的政策,同时为其出台新的政策和执行服务时提供了借鉴;有效应对人口老龄化这一问题,积极响应积极老龄化这一方式,同时为社区老年教育的发展提供一些借鉴,促进社会的稳定和经济的发展,为人们营造一个安居乐业的温馨环境[3]。
二、 文献讨论与核心概念
2.1 社区老年教育国内外发展趋势
按照我国《老年人权益保障法》第2条规定,老年人是指60周岁及以上岁数阶段的群体,社区老年教育模式恰恰是响应积极老龄化的一种模式,是一种处理问题的技巧,是在社区的基础上面向社区60周岁及以上老年人开展的一系列教育活动,其中包括老年学校教育、社会教育和社区教育等[4],它兴起的标志是法国皮埃尔·维勒斯教授在1973年建立的第一所老年大学,主要模式包括XX资助型、自助自主型和社区型[5]。开展社区老年教育,在一定程度上能够缓解人口老龄化带来的压力[6],与此同时,对于老年人个人和社区也存在着重大的意义,既能给老年人的晚年生活带来幸福,也能给营造一个温馨的社区环境。
我国的社区老年教育发展较晚,同时也存在着许多的不足,如:当前社区老年教育存在人们不够重视、管理机制不够完善、资金投入不足[4];教育服务专业化水平不高[7]。因此,我们需要更多的理论对社区老年教育模式的发展提供支持,如:积极老龄化、终身教育理论、增权理论和个体社会化理论等。另外,从孙珍辉(2018)的研究中,我们发现内一些学者们很少考虑到社区老年教育的本质,他们仅将社区教育与老年教育的概念进行了糅合,本次研究借鉴孙珍辉(2018)的问卷,在因为可以弥补国内学者这一不足的同时,还因为他的问卷是在参考了相关文献以及对部分调查对象进行预调研的基础上编写的,具有一定的信度和效度,其问卷由调查对象的基本信息和他们对社区老年教育发展的教育需求与看法两部分构成[8],适合作为本次调查研究所需要的问卷。
2.2 相关理论基础解读
2.2.1终身教育理论
终身教育理论是由保罗·朗格朗提出的,包括教育体系中的每个阶段,即活到老学到老,而老年教育是终身教育中的最后一个阶段,因此发展老年教育具有紧迫性,根据终身教育理论的要求,我们应该为老年人创造更多的教育机会,提供更多的教育内容和形式,使他们真正实现终身教育[9]。同时外国学者也提出终身教育包括一所基础学校的上学以及老年人的教育,终身教育在增强我们的社会包容性的同时,也提高了个体自身的发展能力和就业能力。
2.2.2 增权理论
增权又被称为“增能”和“赋权”,它的概念最早来源于19世纪70年代所罗门的《黑人増权:受压迫社应中的社会工作》,增权既是一种理论,也是一种方法,增权的目的在于使个体消极的自我观感得到减轻,增强他们获取社会资源和掌握生活的权力、控制力。国内学者何楠(2010)将增权理论引进老年人领域,他认为增权可以使老年群体在承认自身相对弱势的基础上,帮助他们对自身的需求和能力进行重新评估,勇敢面对生活,树立信心,学习掌控自身周围的环境和解决自身存在的问题[10]。国外学者Torre(1985)指出増权可以使人们变得更加强大,从而具有参与影响他们生活的事件能力,从而能在最后尽自己最大的努力去改变他们;同时,还有学者认为通过提升积极正面的自我概念和自我认知、増强个体的自信心来增权,从而争取到更多的社会资源[11]。
2.2.3 社会化理论
社会学把人的一生中的社会化分为基本社会化和继续社会化[12]。X心理学家·巴克教授认为社会化是一个社会互动过程,在这过程中人们可以获得自己的人格和学会参与社会或群体的方法。在人口老龄化日趋严重的背景下,老年人的社会化问题成为了一个严重的社会问题,老年群体的继续社会化可以使老年群体接受新的价值观念和新的生活方式,通过继续社会化的过程使其掌握新的行为规范,更加容易地与他人进行互动,因此他们能在继续社会化的过程中使自己的需求更加容易得到满足[13]。
2.2.4 三个理论可借鉴之处
以上三种理论的解读,对本次进行社区老年教育的研究具有很大的借鉴意义。终身教育理论的“活到老学到老”的基本理念,增强老年人获取资源和自信心的能力的增权理论以及避免老年人与社会脱轨的社会化理论,对本次研究的社区老年教育中的主要概念得到了准确的界定,确定了本次研究的思路,同时也为后续开展的研究调查和结论提供了坚实的理论基础。
2.3 概念界定
2.3.1 老年社会工作
老年期是我们生命发展过程中的最后一个阶段,根据我国《老年人权益保障法》第2条规定,老年人是指60周岁及以上年龄阶段的群体。因此,本文所说的老年人是指60周岁及其以上年龄阶段的老人。老年社会工作是在人口老龄化,老年人的问题日趋严重的情况下应运而生,它是指以老年人为服务对象,在社会工作的专业价值观的指导下,社会工作者运用社会工作的理论知识和技巧,为老年服务对象链接社会各种资源,从而解决使服务对象的困难得到解决以及需求得到满足的一项专业服务活动。
2.3.2 积极老龄化
积极老龄化是世界卫生组织提出的一个新概念和应对世界人口老龄化的战略,《积极老龄化:政策框架》报告的发表,它标志着积极老龄化理论的形成,积极老龄化已经成为国内外老龄政策发展的核心[14],其理论强调 “提高老年人的生活质量而优化其健康、参与及保障的机会的过程”[15],老龄化的正面发展可以使老年人的健康、社会参与及权利保障方面达到最佳的理想状态。积极老龄化的基石是健康行为和生活方式的改变,健康本质的积极老龄化主张老年人参与教育和社会经济活动,为社会做出贡献[16],同时,社会参与是积极老龄化过程中的核心支柱[17],老年人积极参与社区教育可以使老年人群体继续社会化,进一步促进积极老龄化的发展。
2.3.3 社区老年教育
社区老年教育可拆分为社区教育、老年教育和社区老年教育三个相关的词语来进行界定。
社区教育是实现终身教育的重要形式,是面向社区内全体居民开展的以提高社区所有成员的生活质量和促进社会发展为目的的一系列相关的教育活动。
老年教育在国内的学术界大致被分为以下三种内涵:一是以提高老年人的思想道德素质,丰富老年人的生活为目的的教育活动;二是强调老年教育与终身教育两者的关系,认为老年人要树立活到老学到老的观念;三是把老年教育的内涵分为广义和狭义,在广义方面,高娟(2011)把老年教育定义为“影响人们的知识、技能、身心健康、思想品德的形成和发展的各种有益活动”。在狭义方面,其把老年教育定义为“以老年大学和各级各类老年学校为主体的,对老年人所实施的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的教育活动”[18]。综上所述,老年教育的基本概念可以归纳为:所谓的老年教育,是指以老年大学为主体,以终身教育理论为基础,以提高老年人的生活质量和素质,传授其有益的现代观念为目的的一系列教育活动。
结合社区教育和老年教育的相关概念,因此,本文将社区老年教育的概念归纳为:社区老年教育是以社区为活动地点,以社区全体成员为对象,整合社区所有可利用资源开展的一系列以提高社区老年人的生活质量和思想道德素质,促进社区发展为目的的各种形式的教育服务,包括社区老年学校、社区文化活动中心等为老年群体开展的教育性服务。
三、 研究发现
3.1研究设计
3.1.1 研究问题
本次研究主要采用量化研究方法,通过数据分析60岁及以上老年人社区老年教育的现状并对其问题进行归因分析,进而有针对性地提出具体的对策以解决社区老年教育存在的问题。其研究问题有以下几个方面:
60岁及以上的老年人社区老年教育的现状如何?包括其个人基本信息情况、参加社区老年教育活动的意愿、亲属的支持度、对社区老年教育的现状满意度等;老年人社区老年教育的服务资源情况如何?
3.1.2 研究架构
3.1.3研究思路
本次调查是以中山市Z社区60岁及以上的老年人为调查对象,实行抽样调查,通过随机抽样的方式进行问卷调查。通过搜集整理和筛选,回收的有效问卷一共有216份。本文的问卷分为两个部分,第一个部分即调查对象的基本信息状况,包括调查对象的性别、年龄、受教育程度、收入水平以及居住状况和身体状况;第二部分即调查对象对社区老年教育的看法,包括被调查者所在社区的老年教育的宣传力度、被调查者是否愿意参加、社区老年教育的满意程度以及社区老年教育的场所、形式、开设的课程等内容。
(1)搜集文献资料,确定并提出问题。通过文献资料的查阅和对中山Z社区的社区老年教育现状的研究,基于人口老龄化背景下确定提出问题,明确该课题的研究意义,同时对本课题的相关概念的界定和国内外的研究现状进行归纳。
(2)问卷设计和调查。借鉴孙珍辉学者的问卷并设计出符合本次研究的调查问卷,对中山市Z社区60岁及以上年龄阶段的老年人进行随机抽样调查。
(3)分析中山Z社区的社区老年教育的基本情况。通过问卷调查了解被调查者的基本信息情况、个人参与意愿和参与动机、参与社区老年教育的社会支持以及社区老年教育的服务资源情况与评价。
(4)对社区老年教育现状进行归因分析。从老年人自身的角度、从社区角度以及社会政策对社区老年教育的影响进行分析。
(5)提出有效解决社区老年教育现状的对策。通过以上一系列的分析和问题的归因,进而为老年人、社区和社会提出有针对性的,可实施性的有效对策。
3.1.4研究方法
1、问卷调查法:本次研究主要是对Z社区的60岁及60岁以上的老年人进行随机抽样调查,借鉴了孙珍辉(2018)的问卷 ,以问卷调查的形式来搜集他们对社区老年教育的看法以及需求,通过回收统计的数据的分析、归纳和总结了解他们所在的社区老年教育现状和问题,并对社区老年教育存在的问题进行归因分析以及提出相关的对策和建议。
2、文献查阅法:通过中国知网等途径查阅和搜集相关的文献资料,深入系统的了解积极老龄化和社区老年教育的相关理论,取其精华,为课题的研究提供一定的理论基础。
3.2 中山Z社区老年教育现状分析
3.2.1 样本基本信息
本次研究对象的基本信息状况主要分析如下。
图3-1: 样本基本信息状况
从性别上看,本次调查中的有效样本男性106份,女性有110份,分别占样本的49.07%,50.93%,回收样本中男女比例比较均衡。
从年龄上看,60-65岁的有效样本为87份,占40.28%,66-69岁的有效样本为72份,所占比例为33.33%,70岁及以上的年龄阶段较少,其中70-75岁的占有11.11%,80岁及以上的占有1.39%,由此可见此次的调查对象为低龄老年人居多。
从受教育程度来看,初中及以下的被调查者占据一半以上,为82.87%,高中及以上学历的占少数,为17.13%。
从调查对象目前的收入水平来看,本次调查中1000元及以下的有效样本占据绝大部分,为87.04%,1000元以上的仅占12.96%。由此可看出,在本次调查的研究对象中,老年人的月收入处于较低的水平。
从居住状况来看,与家人同居的老年人较多,为85.65%,其中,与老伴、子女同居的占主要,为38.43%;独居老人较少,有效样本为31份,仅占据14.35%。
从身体状况来看,表示自己身体状态一般的老人为33.33%,较好和非常好的分别为24.54%、14.81%,而表示自己身体比较差的老人为27.31%。因此,身体状况一般和较差的老年人占据大多数。
3.2.2 个人参与意愿和动机
图3-2:参与意愿
在这个样本分布情况中我们可以看出,96.76%的老年人都是参加过社区老年教育的,只有3.24%的老年人表示没有参加过,由此看出社区老年教育在中山市Z社区中比较普及社区居民;在这么高参与率的社区中,与之成正比的是老年人对社区老年教育的参与意愿也比较强,占据68.06%,但也有31.94%的老年人表示不愿意参加社区老年教育;在谈及社区老年教育的重要性时,表示社区老年教育活动非常重要的的老年人仅有23.15%,表示不重要的和不知道的老年人分别占18.52%和12.96%,因此表明社区中的老年人并没有认识到社区老年教育的重要性,而是觉得社区老年教育是一项可有可无的活动。
图3-3:参与动机
如图上我们所看到的关于参加社区老年教育活动的目的,154位老年人选择了增加交友面,占比17.25%;135位老年人选择了更加熟悉周边的环境,占比15.12%;112位老年人选择了提高个人素养,与时俱进,占比12.54%;110位老年人选择了增加知识,使自己有一技之长;109位老年人选择了培养兴趣爱好;104位老年人选择了促进自己的心理健康;另外还有90位老年人和79位老年人分别选择了丰富晚年生活和打发时间的。其选项选择共计893频次。由此可见,老年人参加社区老年教育的动机比较广泛,其实质还是使自己能够与时俱进,适应社会的发展,增加生活乐趣和提高自己的生活质量。
3.2.3 社会支持
图3-3:家庭与社区
在回答家人是否支持其参加社区老年教育活动时,表示非常支持和支持的老年人分别占19.14%和46.41%,而表示不支持和反对分别占10.53%和6.7%;在回答社区是否对社区老年教育活动进行宣传时,超过一半的老年人表示没有宣传,为57.41%,还有16.2%的老年人表示不知道,只有26.39%的老年人表示有进行宣传。由以上数据我们可知,家庭支持度比较大,而社区的支持力度则不够的。
图3-4:影响参加社区老年教育活动的因素
在本次调查影响老年人参加社区老年教育活动的因素中,与子女一起生活,受晚辈生活这一影响因素是最多老年人选择的,为129位,占19.82%;紧跟其后的还有传统观念和生活习惯的影响、自身身体限制的影响,分别为108位和107位,占比16.59%、16.44%。同时还有98位老年人选择是受经济收入的限制,占15.05%,70位老年人表示自己是没有时间参与社区老年教育活动,占10.75%。除此之外,有64位老年人还认为受到自己身边活动场所太少的影响,55位老年人是因为活动的内容不合适,20位老年人表示还受其它因素的影响,包括社会因素,由此我们可以得出社区和社会对社区老年教育的支持度是不够的。其选项选择共计651频次。
3.2.4 社区老年教育情况与评价
图3-5:参加过的社区老年教育场所
在回答自己所参加过的社区老年教育场所中,老年人选择较多的是社区活动中心、附近文化活动中心和公园。其中119位老人选择了社区活动中心,占22.97%;98位老年人选择了附近文化活动中心,占18.92%;94位老年人选择了公园,占18.15%。另外,还有90为老年人选择了在家自学,占17.37%。从上图中我们可以看到,选择老年大学和社区大学的频次最少,分别占比8.11%、14.48%。其选项选择共计518频次。由此数据表明,老年人更倾向于选择社区中,离家近的社区老年教育场所,更倾向于选择轻松的环境。
图3-6:参加过的社区老年教育形式
从图中我们可以看出,老年人参加过的社区老年教育形式前三类主要是:下棋等棋牌类活动、知识讲座和散步等健身活动。其中101位老年人选择了下棋等棋牌类活动,占16.01%;95位老年人选择了知识讲座,占15.06%;89位老年人选择了散步等健身活动,占14.1%。另外,选择娱乐小组的占比为13.47%;书画、阅读类的占比12.36%;乐器演奏类的占比6.66%;公益性活动的占比77.65%,还有11.89%的老年人在社区老年学校接受着继续教育。其选项选择共计631频次。由以上数据可看出,社区主要开展的老年教育形式是培养老年人的兴趣爱好,增强知识和强身健体类的。
图3-7:社区老年教育活动应开设的课程
在社区老年教育应开设的课程中,被调查者认为应开设的排名前三的课程有:养生保健类、时事政治和学习法律常识。其中,123位老年人选择了养生保健类,占据18.78%;106位老年人选择了时事政治,占据16.18%;99位老年人选择了学习法律常识,占据15.11%。可见,老年人比较注重自身的保养和健康,同时关心着国家大事,电信骗局的增多也使老年人注重起法律常识来。同时还有98位老年人选择了学习现代科技知识,可见老年人渴望与社会接轨;84位老年人选择了兴趣爱好类,占12.82%;75位老年人选择了死亡教育,占11.45%。另外还有55位和15位老年人分别选择了家庭教育和其它选项。其选项选择共计655频次。
图3-8:所在的社区老年教育存在的问题
在了解研究对象所在社区的老年教育存在的问题中,121位老年人认为自己所在社区师资力量缺乏,教师水平不够高,占据22.45%;114位老年人表示自己缺乏参加社区老年教育的热情,占据21.15%;110位老年人还认为社区存在社区老年教育的管理和服务不到位的问题,占据20.41%;106位老年人还表示社区老年教育的内容不适应老年人的需求,占据19.67%;同时还有80位老年人认为社区老年教育活动的内容和形式太过单一。另外,还有8位老年人表示社区老年教育存在着其它的问题。其选项选择共计539频次。
图3-9:满意程度
在回答对社区老年教育现状的满意程度时,分别有25.46%和35.19%的老年人表示非常满意和满意,21.76%的老年人表示一般,14.35%和3.24%的老年人表示不满意和不满意。由此可看出,大部分被调查者对社区老年教育的现状是呈满意状态的。
3.3 关于社区老年教育问题归因分析
社区老年教育存在的问题是我国普及终身教育理念必然出现的问题,如何解决社区老年教育问题,有效解决人口老龄化,积极响应积极老龄化是我们构建和谐稳定社会的重要举措。由上面问卷数据可以看出,社区老年教育问题并不只是单方面的原因造成的,因此,本文将从老年人个人、社区和社会三个方面来分析社区老年教育问题存在的原因。
3.3.1 老年人自身方面
根据社会实际情况和问卷调查的情况,本文将社区老年教育中存在的问题在老年人自身方面归因为以下几点:
(1)受教育程度低。(如图3-1)大部分老年人的学历都处于初中及以下。低学历使他们接受继续教育的积极性降低,从而大大降低了他们参加社区老年教育活动的热情。
(2)月收入水平低下。(如图3-1)接受本次调查的老年人的月收入在1000元及以下,社区老年教育的费用会加重他们的经济负担,因此他们的收入水平是影响他们参与社区老年教育活动的一个直接因素。
(3)自身身体状况的影响。(如图3-1)超过一半的老年人表示自己的身体状况是一般和较差的,身体状态比较差的老年人参与社区老年教育活动的意愿会大大降低。
(4)居住状况的影响。(如图3-1)大部分的老年人都是与子女一起生活,因此他们的活动会受到晚辈生活的影响,他们可能需要照顾家人,参加社区老年教育的时间就会减少。所以老年人的居住状况是影响老年人参加社区老年教育的一个重要因素。
(5)传统观念的影响。“老年人”即“被供养人”的传统观念深入人心,这个传统观念使他们以家庭为中心,很少再回归到就业或者从事其他的公益事业甚至社区活动中,导致他们的生活圈缩小,与社会也渐渐脱轨。
3.3.2 社区方面
根据所调查的数据,(如图3-2)有57.41%的老年人表示社区内的老年教育活动没有进行宣传,还有16.2%表示不知情的,由此可见社区对社区老年教育活动的宣传力度是不够的,社区支持力度不足;在社区的师资力量方面,大部分老年人认为社区的师资力量不足且教师水平不够高,且社区对老年教育的管理和服务水平较低,社区社会工作者仅仅只是依靠知识讲座和一些简单的休闲性的活动来促进老年人的参与、社区老年教育活动的内容和形式太过单一。
3.3.3 社会方面
在本次调查和查阅的资料中了解到,XX对社区的老年教育项目也渐渐重视起来,制订了老年教育发展规划(2016-2020),但所取得的效果并不明显。国家有关于社区教育立法没有在全国普及,因此我们可以知道我国对社区老年教育方面的法制法规还不够完善。一个社区老年教育的发展需要依靠当地XX的扶持,地方XX的不重视会导致社区老年教育发展的经费不足,且难以获得专业的社区社会工作管理和足够的师资力量、水平。
四、 研究讨论与建议
本文将基于积极老龄化与优势、增能的视角,从老年人个体、社区和社会三个层面来探讨社会工作者介入社区老年教育现状的方法和策略。
4.1 从老年人个体方面介入
(1)首先,老年人要转变传统观念并树立积极的老年观。社区社会工作者通过介入提高社区老年人居民对社区老年教育的认知,如通过网络媒介、发宣传单等途径传授社区老年教育的相关知识,使老年群体认识到社区老年教育的重要性;在全面了解社区老年群体的参与动机的基础上,为其提供符合动机的社区老年教育活动,与此同时协助老年人树立积极正确的老年观,帮助老年人发现自己的优点并发挥自己的优势,认识自己的潜能,在社区中倡导“参与、健康和保障”,即倡导老年人积极参与社区老年教育活动、在社区中积极开展健康的教育活动和保障老年人的基本权益,使积极老龄化这一观念深入人心,并使之得到成为现实,从观念上引导老年人积极参与社区老年教育并有效解决我国的人口老龄化问题。
(2)其次,社区社会工作者可以通过个案工作和小组工作的方法,通过聆听和接纳、信任的态度引导老年人树立信心,如:建立互助小组等使他们找到情感支持,促进他们提高参加社区老年教育的热情度;还可以建立教育小组协助老年人合理规划自己的时间,使其不受家庭生活的限制,根据每位小组成员自身的身体状况和收入水平,为其制定专门的计划表。同时,社区社会工作者可以通过介入老年人的家庭和社区系统来帮助他们发挥自己的主观能动性,积极参加社区老年教育。
4.2 从家庭和社区方面介入
在家庭方面:社区社会工作者可以从家庭成员对社会参与的认知和观念进行干预,如开展以家庭小组为对象,以加强老年社会参与观念为目的的教育性小组活动,改变家庭成员对老年社会参与观念,发挥家庭系统的功能,家庭成员之间相互影响,强化老年人家庭对社区老年教育活动的大力支持,从而提高社区内的家庭对社区开展老年教育活动的认可度,并推动社区老年教育活动的顺利和持续开展。在社区方面:首先,如果社区没有专业的社区社会工作者,可以通过购买服务,引进专业的社区社会工作者人才入驻社区或为社区提供专门的服务。社区社会工作者在为不同需求的老年人开展针对性的与社区老年教育相关的活动中要做到以服务为主,在设计社区老年教育的课程中要以满足老年人的需求为基础,结合老年人的兴趣爱好和社会的需要,帮助老年人实现“老有所学,老有所为”。其次,基于增能理论和终身教育的角度,社区要考虑老年社区社会参与平台的搭建问题。社区开展社区老年教育的场所和形式都应进行多元化,设置生理机能、心理调整、退休生活和死亡教育以及技能操作相关的多元化课程[19],挖掘老年人的潜能,使老年人在该年龄阶段根据自己的需求调整自己的生活,逐渐适应退休生活、二次就业。在增能的过程中,使老年人提高自信、实现自我价值,进而使老年人更乐于接受继续教育,改变老年人对教育的传统观念。社区内的文化中心应为不同需求的老年人建立多功能厅,以此提高社区老年人的社会参与;同时社区需要完善社区内部志愿者的管理和招募机制,制订志愿者的奖励机制,吸引老年人参与,多招募老年人群体对象,为其提供社会参与的机会,推动社区老年教育的进一步发展。社区社会工作者在服务和管理社区老年教育时,应以自己的理论知识为基础,并根据自己的实践经验制订合理和严格的管理制度并进行规范管理。结合微信、公众号、社区电子显示屏等网络媒介和宣传公告栏、发传单等方式对社区老年教育进行大力宣传,同时可以通过开展“老幼互动代际学习”小组,转变老年人的传统学习观念,使老年人从“要我学”转变为“我要学”的质变,解决以上数据表明的宣传力度不够这一问题。
4.3 从社会方面介入
(1)首先,XX可以通过和社工机构、社区社会工作者的资源来链接,建立“时间银行”,时间银行是指低龄老人为高龄老人提供志愿服务,待自己年老需要服务时可以享受同等做志愿服务积累下的时数的服务。同时XX应加大对社区老年教育发展的扶持力度,如增加资金的投入,增加“社区老年教育经费”,减少老年人在参加社区老年教育的承担的费用或使老年人在基本的社区老年教育中得到免费服务;另外,可以对服务与社区老年教育服务的社区社会工作者给予优待政策,如提高薪酬,吸引更多的专业人士投入到社区老年教育的发展中来。
(2)增强社区师资队伍的建设[20]。社区社会工作者可以为社区老年群体链接社会资源,加强他们的技能培训,对不同需求的老年人提供不同的技能教育,从中严格挑选有资格并有意愿继续就业的老年人成为社区老年教育教师的一员,与此同时,还可以从社会中聘请专业的社区老年教育专家为社区老年群体提供服务,从而提高社区师资队伍的力量。
(3)社会工作者作为一个呼吁的角色,可以在社会各个社会机构和社会工作者的帮助下,在社会中提倡积极老龄化观念和积极老年观,使社会老年群体树立起积极自信的态度和活到老学到老的终身教育观,促进社区老年教育在我国的持续发展,有效解决人口老龄化这一问题。
五、 总结与反思
通过发展社区老年教育,使其参与到解决人口老龄化带来的问题中来,帮助老年人转变传统观念,使老年人的技能得到提高,实现“老有所养、老有所医、老有所教、老有所学、老有所为、老有所乐”是社会发展的需要。本文以中山Z社区为例研究发现了社区老年教育的以下现状:中山市Z社区的老年人对社区老年教育的参与意愿较强,但对社区老年教育的认识不足,他们的参与动机大部分为促进自己的人际交往、培养兴趣爱好和提升自我;家庭支持度较高,但社区支持力度不足,老年人受晚辈生活、自身身体限制和传统观念的影响较高;老年人对其社区老年教育大部分表示满意。通过老年人自身、社区和社会三个层面来对社区老年教育现状问题的归因为以下几个方面:(1)老年人大部分受教育程度低、月收入水平低下、自身身体状况较差、与子女居住受子女生活的影响以及受“被供养人”传统观念的影响;(2)社区对社区老年教育的宣传力度和支持度不够,师资力量不足且教师水平不够高、社区对老年教育的管理和服务水平较低
、开展社区老年教育活动的内容和形式太过单一;(3)我国对社区老年教育方面的法制法规还不够完善,地方XX的不够重视以及扶持力度不够导致社区老年教育发展的经费不足。在此基础上为其提出社区社会工作者从老年人个体、社区和社会三个方面介入的建议,分别是:一、从老年人自身角度介入:要转变老年人的传统观念,通过个案和小组工作方法引导老年人树立信心,得到情感支持;二、从家庭和社区角度介入:(1)从家庭成员对社会参与的认知和观念进行干预,发挥家庭系统功能;(2)基于增能理论和终身教育的角度,设置多元化课程,建立多功能厅,完善志愿者招募管理以及完善和规范社区老年人的相关制度,使老年人提高自信、实现自我价值,提高社区老年人的社会参与;三、从社会角度介入:建立“时间银行”,加大对社区老年教育发展的扶持力度,增强社区师资队伍的建设,发挥社会工作者的呼吁作用。希望能推进社区老年教育的健康发展。
受各方面条件限制,本论文有以下不足之处:第一,研究方法具有局限性。因新冠病毒疫情的限制,本论文无法进行访谈调查,因此本论文只使用了问卷调查和文献调查法,调查方法较简单。第二,本文的建议的对策可能不够充分。第三,本文的研究发现数据呈现相对单一,以描述性分析为主。最后,希望老年教育理论界可以深入系统地拓展老年教育理论,使社区老年教育能早我国持续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 李志云.探讨人口老龄化背景下社区老年教育发展[J]. 中国农村教育, 2019(24): 110-111.
- 张译之. 积极老龄化背景下社区老年教育模式的建构[J]. 吉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 2018(3): 132-134.
- 董新稳, 周赞. 社区老年教育的问题及对策[J]. 职教通讯, 2016(11): 32-35,共4页.
- 丁洁. 社区老年教育的创新发展研究[J]. 课程教育研究, 2018(22):16-17.
- 岳瑛. 外国老年教育发展现状及趋势[J]. 外国教育研究, 2003(10): 63-66.
- 宋金峰, 陈晓东. 社会工作介入老年人社区教育模式研究[J]. 教育现代化, 2017(21): 189-190+198.
- 王英. 社区老年教育问题研究:社区社会工作视角的分析[J]. 成人教育, 2009(2): 44-45.
- 孙珍辉, 城市社区老年教育现状调查及对策研究——以桂林市为例[D]. 桂林: 广西师范大学, 2018.
- 刘廷欣. 城市社区老年教育现状分析与对策研究[D]. 天津: 天津大学,2007.
- 何楠. 增权理论与老年社会工作实务[J]. 法制与社会, 2010(2): 185-186.
- KIEFFER, H. Citizen empowerment : Developmental perspective[J]. prevention in human services, (3):9-36, 1984.
- 彭华民, 杨心恒. 社会学概论(BZ)[M]. 2012.
- 刘欢. 社会参与对城市退休老年人继续社会化的影响研究[D]. 长沙: 湖南师范大学, 2011.
- Hutchison, Terese; Morrison, Paul; Mikhailovich, Katja[M] (2006). A Review of the Literature on Active Ageing(Prepared for the Australian Government Department of Health and Ageing). Canberra, A.C.T.: Healthpact Research Centre for Health Promotion and Wellbeing.
- World Health Organization. Active Ageing: A Polocy Framework[EB/OL]. WHO, Geneva, 2002 [2020-5].
- 陈社英, 刘建义, 马箭译. 积极老龄化与中国:观点与问题透视[J]. 南方人口, 2010(04): 37-46+60.
- 刘文, 焦佩. 国际视野中的积极老龄化研究[J]. 中山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5, 000(001):167-180.
- 高娟. 社区老年教育模式研究[D]. 西安: 陕西师范大学,2011.
- 蔡玉军. 增权视角下的社区老年教育研究——以武汉市L区为例[D]. 武汉: 华中师范大学, 2016.
- 李方平. 积极老龄化视野下社区老年教育探究[J]. 成人教育, 2013(05):94-95.
附录
基于积极老龄化视角的社区老年教育现状及对策研究——以中山Z社区为例
敬爱的朋友:
您好!为了深入了解当代社区老年教育的现状,现以中山市Z社区为例对其社区老年教育的发展情况展开调查,麻烦您抽空填下本次调查问卷,本次调查问卷中的问题没有对错之分,您所填写的资料仅作为毕业论文数据,我们会做好绝对的保密工作,请放心填写,谢谢合作!
附:本问卷仅限于60岁或以上的朋友填写,请认真对待!
1. 您的性别: [单选题] *
○男
○女
2. 您的年龄: [单选题] *
○60-65岁
○66-69岁
○70-75岁
○76-79岁
○80岁及以上
3. 您的受教育程度是: [单选题] *
○文盲或小学
○初中
○高中或中专
○大专或大学
4. 您目前的月收入水平是? [单选题] *
○500元以下
○500-1000元
○1000-2000元
○2000元以上
5. 您的居住状况是? [单选题] *
○与老伴、子女同居
○与老伴同居
○与子女同居
○独居
6. 您的身体状况如何? [单选题] *
○非常好
○比较好
○一般
○比较差
7. 您是否愿意参加社区内的老年教育? [单选题] *
○是
○否
8. 您认为社区内开展老年教育活动是否重要? [单选题] *
○非常重要
○一般重要
○不重要
○不知道
9. 您有没有参加过社区内的老年教育? [单选题] *
○没有 (请跳至第14题)
○有
10. 您所在社区内是否对社区老年教育进行过宣传? [单选题] *
○有宣传
○无宣传
○不知道
11. 您参加过社区内的老年教育场所有哪些? [多选题] *
□家里(自学)
□社区活动中心
□老年大学
□社区大学
□附近文化活动中心
□公园
12. 您所参加过社区内的老年教育形式有哪些? [多选题] *
□社区老年学校
□下棋等棋牌类活动
□散步等健身活动
□知识讲座
□娱乐小组活动如扭秧歌等
□书画、阅读类活动
□乐器演奏类活动
□公益性活动如当志愿者等
13. 您参加社区组织的老年教育活动的目的有哪些? [多选题] *
□增加知识,有一技之长
□提升个人文化素养,与时俱进
□增加交友面,促进人际交往
□丰富晚年生活
□培养兴趣爱好
□提升自我,促进身心健康
□熟悉周边生活环境
□打发时间
14. 您的家人是否支持您参加社区老年教育? [单选题] *
○非常支持
○支持
○一般
○不支持
○反对
15. 您认为社区老年教育活动应开设的重要课程有哪些? [多选题] *
□兴趣爱好类(书法、舞蹈等)
□养生保健类
□时事政治
□学习现代科技知识
□学习法律常识
□死亡教育
□家庭教育
□其它 _________________*
16. 您认为影响您参加社区老年教育活动的因素有哪些? [多选题] *
□自身身体限制
□经济收入限制
□与子女一起生活,受晚辈生活限制
□没有时间
1、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文章版权申述”(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18735597641(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2、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投稿,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
原创文章,作者:打字小能手,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447766.cn/chachong/11257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