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黄自的艺术歌曲特点及其演唱技巧分析——以《花非花》《问》《点绛唇·赋登楼》为例

  摘要

黄自,字今吾,我国20世纪上半叶著名的教育家、作曲家和理论家。虽然在黄自短暂的创作生涯里,只为后人留下了九十多首艺术歌曲,但是里面却融合了多种艺术性,每一个音、每一个字都有它独出心裁的安排,而在我的大学期间,我曾学习了黄自先生的《花非花》《问》《点绛唇·赋登楼》三首艺术歌曲,因此在本文,我将根据这三首歌曲的艺术特点展开讨论,根究我的个人学习经验和演唱技巧对着三首作品的风格特点以及演唱风格进行分析。

  关键词:黄自;艺术歌曲;风格特点;演唱技巧

  前言

黄自先生擅长将诗歌与艺术歌曲相融合,用抒情的旋律和诗意般的语言来表达歌曲的优美意境和心中的感情。例如《花非花》《南乡子》《点绛唇·赋登楼》《卜算子》等都是根据古代诗人所做的诗词而改编的艺术作品;用现代诗人所写的诗词而改编的艺术作品有《玫瑰三愿》《思乡》《春思曲》等;用来表达自己的感情的艺术作品有《西风的话》《雨后西湖》《踏雪寻梅》等。经过了时代的变迁,人们的艺术审美也跟着改变,而这些艺术歌曲依然受到现代众多声乐演唱者的赞美和喜欢,这与它优美柔和的旋律有着不可割舍的关系,除此之外,在各大高校的音乐课堂也听见黄自的艺术歌曲作品,不仅仅是因为它动人的旋律,其中的艺术特点和表现力也值得我们去欣赏和品位。

  一、黄自生平简介及其艺术歌曲概述

  (一)黄自先生简介

黄自,1904年生于江苏川沙,20世纪30年代著名的音乐教育家、作曲家和音乐理论家。作为近代音乐发展的先驱者,他的作品和乐思对当代音乐教育以及音乐制作方面有很大的影响,他音乐创作题材多样,如室内乐、清唱剧、合唱等等,但是艺术歌曲的比例占据很大一部分,如《玫瑰三愿》《问》《花非花》《思乡》《点绛唇·赋登楼》等。1929年8月,黄自从欧洲各国访问完回来后,先后任教于上海沪江大学音乐系和国立音乐理论作曲组,在他投身教育期间不仅培育了众多人才,同时也创作了许多音乐作品,例如本文分析的三首艺术歌曲《花非花》《问》《点绛唇·赋登楼》就是他在上海沪江大学任教后创作的作品,本文笔者主要以自己的所学知识和演唱经验为例,谈谈这三首艺术歌曲的歌曲特点及演唱技巧。

  (二)黄自艺术歌曲创作特点

艺术歌曲是黄自先生创作生涯里最为辉煌的也是最为重要的。在黄自先生的艺术歌曲作品中我们既可以看到中国民族音乐的风格特征,又能看到欧洲音乐的艺术风格。这和黄自在外留学人生经历有一定的关系,因为收到西方音乐的教育影响,黄自的在音乐创作上完美的将中西结合,给近代音乐的发展起到一定的推动作用,而他的艺术歌曲主要有三类,分别为古诗词类、抒情性类、爱国主义类,而这些歌曲又有着不同的创作特点:

古诗词类艺术歌曲创作特点。黄自本人对古诗词十分喜爱,因此,黄自先生便将艺术歌曲创作和诗词相互交融,例如《点绛唇·赋登楼》《花非花》和《卜算子》等。这些歌曲的歌词都出自于古代诗人所写的诗词,作者在创作的同时保留了词作者的思想感情,然后再加入自己的情感变化,给这些作品编配了不同旋律、节奏以及色彩。让歌曲在西方音乐的创作手法上,体现出中古典音乐典雅的韵味,表现出超高的艺术审美价值,同时,也凸显了中国作曲家超高的作曲技巧和深深的民族情怀。

抒情性艺术歌曲创作特点。在黄自先生的创作的艺术歌曲中,抒情性的艺术歌曲占据了很大一部分。这类歌曲的歌词大多有着直抒胸臆、寓情于景的特点。例如黄自先生的经典抒情作品代表作《春思曲》,旋律优美,极具中国古典音乐的雅韵,而黄自先生在创作过程中为了使诗词能够快速融入音乐当中并,让音乐变得更加生动,他使用短小的、简洁的语言营造出歌曲的意境,再加上钢琴伴奏的辅助作用,加深了作品情绪表达,让音乐的情感内涵进一步得到升华。

爱国主义歌曲创作特点。黄自生活在一个社会不稳定的时期,在时代背景的感染下,黄自是一个具有慢慢正义感的爱国主义作曲家,他的作品既凝结着中华民族的精神与意志,又有高超的艺术创作技巧,主要代表作有《热血歌》《天伦歌》《赠前敌将士》《九一八》等,这类型的作品曲调昂扬向上,振奋人心,反映了中华儿女高亢的爱国主义精神。黄自先生希望可以通过这一类型的作品,唤起中华民族团结一心的爱国情感,用钢铁的意识和坚不可摧的决心,努力的去保卫自己的家园。

本文主题是艺术特点和演唱技巧,通常来说,钢琴伴奏可稍微提及,但不能大篇幅的在文中介绍,跑题,给亲删了。

小标题有点乱,建议统一,三首作品风格特点都是民族歌曲,用艺术特点做标题更加贴切。

  二三首艺术歌曲的创作手法和艺术特点

  (一)《花非花》的创作手法和艺术特点

1.创作手法

《花非花》是一首4/4拍的歌曲,一段体,属于中国民族调式中的五声调式,曲子的开头(1-2小节)由“p”慢慢引入,营造出朦胧的氛围,逐渐把歌曲带入旋律主题。第一句是a部分(3-4小节),二三度音程由一个平缓流畅的旋律过渡到另一个平缓流畅的旋律,从徵音开始的,给人一种缓缓而上整体流畅的感觉,最终落在羽音上。第二句是b部分(5-6小节),运用了模进的方法,重复了上一句主题材料,第五小节以第三小节为模型,向上四度进行模进,从徵音慢慢的进行下行,落在角音上,这种半终止让这首歌有一种余音缭绕的感觉。第三句是b部分(7-8小节),是前一句的延续,这种创作手法称之为“鱼咬尾”,上下句主题的不断重复变化。为了把整首歌推向高潮部分,在“不多时”的地方进行了一个向上跳进的方式,刚好就是这首歌的亮点,然后进入到最后一句,再次回到如梦似幻的感觉里。最后一句的d部分(9-10小节)中的“云”字是在C宫音处结束的,随着五度协和音程的频繁出现,旋律优美动听,呈现出一种朦朦胧胧,如梦似幻般的感觉。

2.艺术特点

《花非花》具有浓烈的古典民族音乐气息,通过作曲家对旋律的精心编排,让人形成了一种余情未了,意境很长、情感未段的朦胧感。

开头两句“花非花,雾非雾”,旋律起伏较为平缓,表现出了作者在大雾里看花,花似有似无的意境,就如同爱情一般难以掌握,并不是人人都可以得以控制的。这两句的旋律使用了五度协和音程,使作品变得更具感染力,增强了作者想表达的情感和意境。

接下来一句“夜半来,天明去”意思是,谁夜晚时分到来又离开,还是不知道。不管是一种思念也好,一种寄托也罢,在或者说是一种理想,都是很短暂的,转瞬即逝,发生和消失都在一瞬间。这种时候产生的一种美,是理想与现实的距离所产生的,这种美是很凄凉的。这些表面上看起来作者是在表达爱情,但是进一步去深入的分析便知道,这又是理想与人生的多种不确定因素,非常的难以琢磨清楚。作曲家在这一段的处理上使用了渐强到减弱,给人一种转瞬即逝的感觉,

最后一句“来如春梦不多时,去似朝云无觅处”的意思是,来的时候像美好的春梦般,但是时间不长,离开的时候就像早晨的云彩般散去无处可寻,给人的感觉就是梦虽然是美好的,但是好景不长,转眼便会消失了,这一句的旋律层层叠进,在结束的位置,作曲家延长了主音使旋律更加的委婉且抒情,把曲子的淡雅之情表现的淋漓。

  (二)《问》的创作手法和艺术特点

1.创作手法

《问》的曲式结构属于一段体结构式,曲中包括了四个乐句,在和声的编排和运用方面,采用了方整性的和声,在这首作品中两个和弦交替使用,给人一种沉着冷静的感觉。一开始的作品就运用了弱起的手法,以一个附点的节奏型和由弱到强的演唱方式,将整个曲子推入了高潮。同时我们可以看到,《问》的旋律编排上加入了和弦外音的使用,这和萧友梅先生的旋律创作手法有着异曲同工之处。

2.艺术特点

作曲家在歌曲中强烈的表现出了对当时中国社会中军阀的统治不满,以及对国家前途命运的关心和担忧。但纵观全曲,他并没有用慷慨激昂的情绪表达出对国家兴衰的感慨,而是用极其简洁的材料,用舒缓的慢板和含蓄的节奏型表达了自己深邃的思想。而这首歌是运用了提问的方式,展开对人生的探索。

“你知道你是谁?”这句话要目的是提醒我们不管生还是死,自己还是一个中国人;“你知道年华如水”是在提醒我们时间的宝贵性;”你知道今日的江山,有多少凄惶的泪”是在告诉我们不管国家面临多大的危难,我们都要勇敢的站出来。

  (三)《点绛唇·赋登楼》的创作手法和艺术特点

1、创作手法

《点绛唇·赋登楼》的节拍为4/3拍的,歌曲的第一小节是弱起小节。调式呈现D——b——D”,全曲分为两个部分,这两个部分是两个平行的部分称为平行乐段。这首作品中,作者运用了很多独特的节奏型,也正因如此有他这种独特的节奏型和大量的连音线,古诗词的魅力和韵味才能完美的呈现出来。(建议换成《花非花》或者《问》一样的,一句一句赏析,或者把《花非花》换成这样简短的)

2、艺术特点

这部作品反应了宋代诗人王灼向往美好的生活以及珍惜春光明媚的景色。根据这首诗的主旨,黄自先生为这首词谱写了一首古诗词艺术歌曲,并将这首曲子与古诗同命名。他的创作旋律婉转流畅,与词的内容完美结合,浑然一体。但是在这一部作品中,作者用最简单精炼的音乐素材来写的这一部作品。他并没有加入很多复杂的元素进去。在这一首作品中,作者将它分成了两个乐段,第二乐段是用了重复式乐段。(换成诗词赏析)

  三、三首作品演唱分析

演唱分析作为全文重要内容,重要的地方不应该一句话带过,处理方法如下:

1.每一首歌的演唱处理详细写:气息处理。咬字处理。情感处理。等

例如:《花非花》气息处理。呼吸处理。情感处理。

2.每首歌歌词较短,一句一句写演唱分析也可以。

  (一)《花非花》的演唱技巧分析

许多重复的地方,给亲删减了,建议抓住重点

《花非花》是黄自根据唐代诗人的同名诗词改编而成,从歌曲艺术特点来看,旋律线条流畅简单,结构严谨,每一句歌词间的衔接和谐且自然,是一首较为简单的声乐演唱作品,对于声乐初学者来说,这首歌是打好演唱基础的必选歌曲之一。

《花非花》创作手法委婉含蓄,给人一种朦朦胧胧、捉摸不透的感觉,因此,在咬字方面,演唱者应当注意口腔放松,轻轻咬住字头,(咬字方面可以从重音咬字、弱音咬字去写,或者写闭口音的字,不能一句话带过去就没了…..)音高问题也要注意好了,不能偏高也不能偏低。(高音属于音调、音准,这里补写头腔)在气息方面,《花非花》的旋律缓慢且平稳,对于演唱者来说,想要演唱好这首歌,对气息的控制是个不小的挑战,不然突然有一个音唱的很响或者破音,都会破坏音乐的美感,同时,为了营造旋律的朦胧感,演唱者不能用明亮的声音去唱全曲,但也不能把声音全部压住听不到,要充分的运用胸腔共鸣,做到带字发声,柔中有力。

古人云:“有天地自然之象,有人心营构之象……”说明艺术其实是根据每个人心中所想而做出来的,也就是说每一个人的想法都不一样,创作出来的作品肯定也是不会相同的。每一个人都能达到一种诗情画意的境界,虽然大家的想法都不一样,但是不管怎么奇思妙想都能把作品的内在感情表现出来。在演唱作品时,每一个人的音色不同以及感情不同,所表达出来的对于这首歌的感觉也就会有一些不同,就像唱美声、民族和流行的同学分别来唱这首歌,他们唱出来的感觉都会不一样。但是不管怎么样,高位置、胸腔共鸣、气息支撑、抬笑肌的正确演唱方式,大家都是一样的,尤其是《花非花》这首歌,更是如此。因此,要演唱一个好的作品就必须要做到先感动自己再感动别人,如果连自己都没有被自己的歌声所感动,但又谈何去让别人来欣赏你的这个作品呢。

因此要从全局把握才能够掌握住这种侧重人内心世界且情感比较复杂旋律比较平缓的作品。要先理解这首歌词在写什么,然后情感表达到位,对于旋律、节奏也要充分的去掌握去体会,这样就能很好的完成一个作品了。

讲了一大段空话,《花非花》的情感处理没有写到,处理方式如下

1.删除。和《问》《点绛唇·赋登楼》一样都没有情感处理

2.根据歌词大意,重写情感处理

  (二)《问》的演唱技巧分析

良好的气息是演唱的基石,《问》这首作品旋律优美缓慢,需要演唱者用更多的气息去支持音乐的旋律线流动,在演唱过程中,演唱者在保持气息流畅同时,腹部要有力量去支撑,声音有弱到强。比如第一句话就是一种渐强,不能一下就强出来,会显得格格不入,同时需要缓缓的做渐强处理。同时要注意“谁”这个字有三拍,演唱表演时保持呼吸向下的感觉,气息支撑住,声音往上走,形成一种相互的作用力,身体切记放轻松不能僵硬,把腔体打开然后在共振腔里面读字。声音进入头腔,牙关打开,字顺着上腭提起来的感觉慢慢往上口腔壁走。

第四乐句的音量对比比较明显,一定要把这种由强到弱的过渡唱出来,不管音高怎么变化,高位置和腔体都要保持一致。

  (三)《点绛唇·赋登楼》的演唱技巧分析

《点绛唇·赋登楼》中很多地方都用了连音线,要求演唱者在演唱的过程中保证旋律的连贯,因此,对于演唱者来说,应当均匀的使用自己的气息,掌握好呼吸口,做到一个延长音尽量不换气。(详写演唱技巧)

  结语

黄自先生的艺术歌曲创作,是将西方作曲技巧与中国传统民族音乐相结合,这种新颖的方式使得他的作品一直深受广大群众的喜爱,数十年来都是如此。尤其在声乐教学方面,不论是初学声乐者或是其它,都喜欢演唱黄自先生的作品,不仅是因为他的作品融合了中国古典诗词所具有的优雅气质和优美的韵律,更是因为他严谨又简单的音乐旋律对演唱者的演唱水平很大的帮助和启示作用。而我再本文通过分析黄自先生的三首艺术歌曲《花非花》《问》《点绛唇·赋登楼》,更加深刻的了解了黄自先生高超的艺术创作手法,也进一步领略了这三首艺术歌曲的演唱特点,为了能够更好的延续发展黄自先生的艺术歌曲,我们还需要继续学习,更加深刻的去了解。

  致谢

在这里,我要以最诚挚的心感谢昌新国际艺术学院的夏夏老师,感谢她对我论文写作过程的大力支持与教导,她指导我不断地对研究课题进行深入的思考与总结,不断的进行一次次的完善,真心感谢我的指导老师夏夏老师。

很庆幸在这大学四年中,我遇到了很多的良师益友,无论在学习、生活还是工作方面都给予了我无私的帮助和悉心的照顾,让我在这样一个到处都充满了爱的大家庭,度过了四年的大学生活。

最后我最感激的还是我的父母,是他们在我遇到挫折时给予了我信心以及前进的动力,他们一直在身后默默的付出并且鼓励着我;是他们在我欢乐时,与我分享我的喜悦。

千言万语都汇成了最简单的一句话“谢谢你们”!谢谢你们对我一直以来的支持与鼓励,这篇论文是在你们的鼓励、支持和教导下才得以顺利完成的。

下载提示:

1、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文章版权申述”(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18735597641(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2、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投稿,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

原创文章,作者:打字小能手,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447766.cn/chachong/55853.html,

Like (0)
打字小能手的头像打字小能手游客
Previous 2022年9月17日
Next 2022年9月17日

相关推荐

My title page conten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