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教育民主是教育研讨的重要问题之一。学校是实现教育目的的重要场所,班级是学校进行教育教学的基础组织,是学生学习成长的摇篮。班级管理工作的好坏直接影响学校教育目标的实现。中学班级民主管理有利于融洽师生关系,调动学生积极参与班级生活和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激发学生学习热情。本文阐述班级民主管理的相关概念、分析中学班级民主管理存在的主要问题,提出班级民主管理的建设路径。
关键词:中学班级;民主管理;现存问题;建设路径
前言
中学生是未来社会建设的主力军,对中学班级实施民主化管理符合XXX民主教育的发展要求,是班级管理的手段之一。中学班级民主管理就是要求教师充分发挥自身的主导作用与尊重学生的主体作用相结合,以培养学生自我管理做班级真正的主人。本文针对如何进行班级民主管理进行相关探讨。
一、中学班级民主管理概述
学校教育目标的实现受班级民主管理的实现和民主程度强化的影响,通过班级民主管理活动极大的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有利于学生综合的素质的提高以及培育“四有新人”目标的实现。
(一)民主管理相关概念
1、班级及班级管理
17世纪捷克教育家夸美纽斯,他在《大教学论》中提出了班级授课制是最早意义上的班级。我们了解到班级包括“班”和“级”,其中“班”是指具有年龄相似及文化程度相近的学生群体按照一定的数量组成的集体,“级”是指根据不同学习水平和学习任务进行划分的以突出教育的阶段性及连续性。概括来说,班级就是将年龄相似和文化程度相近的学生按一定的规模组织建立起来便于教育教学和民主管理的组织,班主任是这个集体的领导者,帮助学生学习知识、进行自我教育以及实现社会化民主教育的重要场所。
2、中学班级民主管理的基本内涵
随着我国政治改革步伐的加快,不断趋于完善的政治文明建设,政治民主建设成为一种必然趋势,班级民主管理也将成为一种必然的发展趋势,胡适曾说过,“民主不过是一种生活方式,承认每个人各有其价值,人人都可以自由地发挥聪明才智。”中学生作为社会人,通过与社会的接触,习得了民主平等的思想,社会化民主环境不仅减少了班级民主管理制度的思想阻力,为班级民主管理提供一定意义上的方法借鉴。
班级民主管理就是在班主任及任课教师的引导下,主要目的是实现学生的主体性和管理的民主性二者的有效统一,平等地尊重每个学生的参与权、知情权和选举权,使学生通过班级组织活动树立民主意识,培养民主能力,以养成民主习惯。班级民主管理要实现对民主思想的传播和民主行为的培育,首先要实现对学生民主精神的培养,当然教师也包括在内,通过不断进行的民主生活方式的学习以及实现班级自我管理和未来社会公民的培养。当今班级民主管理不同于传统意义上的班级管理方式,他们之间的区别之处就是将学生的“他律”引导为“自律”、将教师的个人要求转变为集体和自我的约束,在这种管理方式中教师起引导作用,学生主要扮演的是参与者的角色。
(二)民主管理的基本组成要素
实施班级民主管理,就要分析班级民主管理中的基本要素,明确各要素在班级民主管理中的地位和作用,通过整合这些要素之间的关系,实现班级民主管理。对中学班级实施民主化管理,有效开展班级管理活动,加快了班级民主化进程。民主管理的基本组成部分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班主任及任课教师
首先班主任要明确自己的不是班级里主导角色,不能将个人意志和情绪带到班级工作中,明确自己是学生的服务者和指路人,为学生的学习及个人发展做好服务工作,在必要的时候牺牲个人时间去帮助学生全面发展自我以实现班级和谐快速发展。在班级管理中以学生为中心去展开班级活动,同时应将任课教师纳入班级民主管理中去。班级的管理并不是班主任一个人的事,该办任课教师应对改版的管理负有一定意义上的责任,任课教师应积极配合班主任及班级班干部开展班级工作,有效开展班级管理工作。如果可以的话积极带动学生家长参与班级民主管理和民主活动,同时在家庭教育中突出民主意识理念,是实现对学生的民主培育,带动孩子积极做班级的主人,这样就可以实现学校教育与家庭教育的和谐统一。
2、中学生
班级管理及班级活动离不开班级里每位学生的配合和参与,可以说中学生是进行班级民主管理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作为班级的主人,中学生不但是班级民主管理的客体,更是班级民主管理的主体,那就要求中学生不能一味地服从班主任的独断管理,不去发表自己的意见以及不去参与班级民主管理。班级民主管理的关键主要是班主任是否调动了班里所有学生积极的参与到班级管理的实践中去。同时要做到具备足够的自信去相信自己,给予自己必要的自信和自由,积极地去参与班级民主建设,同时也要做到学会尊重他人的自由民主。
3、班委会
班委会是班主任与班里学生之间的中间人组织,向班里学生传达班里近期的工作安排,配合班主任对班级实施管理,同时也将班里同学的意愿及班级建设意见传达给班主任,这样就有利于班级制定符合本班实际情况的发展规划,将本班发展成为优秀文明的班集体。从中我们可以清楚的认识到班委会的重要作用,所以说一个好的班级体离不开一支强有力并获得全班同学支持的班干部队伍,充分发挥班委会的职能作用,有效开展班级工作。
4、重要的制度载体――班规
“法”是班级民主管理重要的制度载体具体体现在班规中。在传统的班级生活中班主任们忽视了学生的想法,协商更是不可能的一种行为。但是班级管理必须要有明确班级管理制度,对班级里的每位成员进行有效约束,规范班里每位学生的行为。那么就需要班级中的成员展开讨论制定本班的管理制度,民主参与班级管理,促进班级的发展。班规的制定过程必须民主、透明,积极促使班级成员共同参与,共同执行,共同监督。当然班规的制定离不开班主任的领导,也要尊重学生同时要求学生尊重老师,展现每个人的个性特征又不失去班级管理的基本要求。
(三)班级民主管理产生的必然性
1、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要求
我国实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受市场经济制度影响要求所有的公民必须具备“市场意识”,今天的学生就是未来参与市场经济的新鲜力量,学校教育的超前性就体现在将学生培养成适应社会需要的XXX公民,在集体中体现自我价值、要求所有人遵守规则和纪律、学习民主法治精神,为创新意识的培养奠定坚实的基础。中学生在未来日子里必将会成为社会里的主要力量,参与社会活动,那就要求中学生从现在做起培养自己的独立自主意识,养成民主习惯,做XXX的合格公民。
2、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对公民的要求
民主制度的建立在当今社会发展中显得尤为重要,民主制度的建立离不开民主教育的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要求实施民主管理,那么在班级这个最小的教育组织里就必须体现并实施班级民主教育及民主管理。中学生民主思想意识的提高有利于全民政治民主素养的进一步提高,是社会民主政治的新要求,也是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对公民要求的具体体现。有效实施班级民主管理是社会发展的必然要求,在中学里就必须及时有效的落实民主教育及民主化管理班级。作为实现社会化的重要环境,班级民主管理的实践必须真实有效,让学生在民主管理过程中学习民主精神,锻炼其参与能力。
3、符合中学生的身心发展规律
中学生在中学阶段是从幼稚逐步走向成熟,独立自主需求强烈,希望可以有自我空间不被打扰和监视,同时实现了自我意识的觉醒,有了自己的小秘密。中学生在此期间抽象逻辑思维占据主导地位,开始产生辩证思维,理性的分析对待所有的人和事,有自己独特的处理方式。
4、打破“专制”班级管理模式的要求
近些年教育界不断的提出“遏制教师体罚学生”的口号,但实际上很多教师并没有真正做到这一点,所以体罚学生的现象不断传出,要求教师转变传统的教育思想,在管理班级的过程中尊重学生,平等的对待每位学生,让学生体会到家的温暖,使学生和教师共同进步共同发展。
(四)中学班级民主管理的主要内容
1、民主权利的维护
学生民主权利的维护需要班主任和学生的配合,可以这么说班主任是维护学生民主权利的重要组成部分。班主任对班级实施管理的过程中,要求班主任及时地去发现问题、更好的去解决问题,促进学生之间和学生与老师之间的平等交流,在展开班级工作事务时得到学生的充分尊重,同时也让学生感受到同等的尊重。这样既维护了学生民主权利的实现,也促进了班主任对班级的管理工作,有利于学生的全面素质教育和身心多的健康发展。
2、民主自由的保障
在必要的时候要努力协调学生与学生之间或学生与教师之间的矛盾,做到师生平等友好,使班级氛围趋于友好和谐以实现学生的民主自由。在实施班级具体管理工作的时候,要将学生的主体地位与班主任的主导地位相互配合优化,实现对班级的合理管理和分配班级工作事务,让每位学生都参与到班级的管理互动活动中去,积极发挥个人在班级里的积极作用。总的来说班级实施民主管理是学生名字有的有利保障。
3、民主平等的实现
教师在担任班主任时要努力使每个学生都自主地发扬集体主义精神,把班集体当作自己的第二个家去关心和爱护。要达到这一目标需做到以下这几个方面:一是班主任放下面子和身段,不去时时刻刻想着尊师重道威严的架子。让学生真正感到在班集体里面能够做到师生平等;第二,应该平等看待每一个学生,给予其一定的关怀和爱护;第三,以身作则,发自内心的去热爱班级这个大家庭并且去努力维护班集体荣誉。此外,还要努力使班级里实现真正的民主自由平等。教师面对班级管理所采取民主的管理方法直接影响学生民主平等权利的实现,那就要求班主任在班级管理过程中时时注意与学生之间的平等关系,尊重学生平等地位,实现师生之间的平等互助。
二、当前班级民主管理存在的主要问题
班级民主管理需要尊重教师的主导地位和学生的主体地位,但是许多教师还没有充分认识到民主化管理的重要性及自身问题,学生的民主意识不强,教育管理部门等社会因素都对班级民主管理的推进有一定的阻力。
(一)班主任存在层面
当班级里出现问题时班主任及班里所有学生都要积极面对,及时去解决学生在班级里的各种问题和矛盾并适当的采用一些有效的方法,发挥班主任在班级管理中的主导作用,既要组织学生参与班级及学校里的各种活动,也要促进班级建设及民主化管理的深入发展,班主任沉默的主要问题如下:
1、民主意识的缺乏
在传统思想的管理模式下学生的很多想法无法明确及时地去表达,所有的一切都是班主任或班主任及班干部说了就要去做,协商民主更不可能会存在。学生的想法意见得不到尊重,就容易使班级缺乏凝聚力和创造力,这就必然会使很多学生认为班集体与自己无关只要老班开心就好,逐步就会产生学生个体与班集体不断脱离的现象,这就使许多学生的民主积极性丧失,民主意识缺乏和班级民主管理参与程度不够保障民主的开展。所谓的严师出高徒也需要随时代的发展变化进行一定程度上的转变,应及时变通、革新以适应XXX的发展要求,帮助学生提高民主意识是当今班级管理中班主任的主要目标。
2、班主任自身素质有待提高
班主任的行为在班级里会潜移默化的影响班里同学具体的思维活动及行为方式,如果班主任能够严格要求自己,时时刻刻注意自己的行为是否符合自己教师的这个身份,关注学生的动态变化,尝试用辩证思维去分析解决问题,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完成对班级的民主管理。反过来讲,班主任如果没有良好的自身素质,缺少解决问题的能力,对待学生不能够做到公平、公正、民主,就不能够给学生做出良好的榜样,影响学生人格的形成,而且在实际班级管理中容易出现师生矛盾,不利于班级活动的开展,同时也不能形成良好的班级氛围。
3、其他客观因素的影响
班主任通常会将请家长作为自己手里的王牌,把学生家长请到学校强烈去控诉学生的失误和错误行为,不给学生解释的机会也不去了解真实情况,这样只会使家长觉得自己很没面子,而且这种做法是不正确的、不可取的。不管是哪个方面都不是我们想看到的,也没有达到教育的目的,所以这种办法是不可取的。采取的是班级量化管理制度把教育的过程简单化,因此这种管理只涉及表面现象不能够解决实际问题,无法触及学生的内心精神,而且达不到教育的实际意义。在班级管理中我们严格要求自己,积极参与班级管理,平等交流、相互帮助及信任,努力使班级管理进一步发展。
(二)中学生和学生干部层面
1、班干部作为班级建设的核心力量的重要作用
许多班级里的班干部都是由班主任直接任命的,并没有征求班级里同学的意见,这样班干部在班级里展开工作和管理的时候就容易于其他同学产生矛盾,不利于班级的管理以及说中点会影响班级教学活动的有效开展。还有一些班干部内心没有服务意识,对待工作敷衍了事得过且过,这样只会让班级管理处于极度瘫痪的状态。首先,班规中班干部的责任不明确,监督也不是很到位;其次,班干部制度的制定都没有实现民主化,学生无权反对和真正参与;最后,班干部的任期太长,其他同学没有表现自我的机会。学生需要在班级里有展现自我的机会和平台,没有任何一个学生对班级来说是无用的,只是没有给他便显得机会和发现学生对班级的独特作用、影响,这就要求班干部帮助班主任及任课教师去发现班里同学的特长有点,发挥班干部的重要班级建设力量。
2、中学生民主意识淡漠
中学生的课程越来越紧根本就没有时间去进行民主实践,学生的权利也得不到保障,容易导致学生民主意识的变得淡漠。这样就不利于班级和学校展开民主教育及民主管理,同样也不利于社会化民主程度的进一步加深。所以我们应给学生加强民主教育理念,深化民主管理体制改革,让学生自主的实施班级民主管理,实现民主管理的初步学校教育要求。
3、中学生在班级民主管理中的异化
政治民主化是XXX的具体要求之一,那么就要求在班级和学校管理中就积极的去寻求民主。但由于中学生及班主任对班级民主管理的认识没有深化,促使班级民主偏离里最初的班级发展发要求,这就体现在班干部的任用以及班级规章制度制定过程和班规的实践上。在教学过程中任由班干部去管理班级,不去进行有效的监督管理,这样班干部的权力过大,这种管理方式与民主管理的初衷背道而驰。
(三)教育主管部门等社会因素层面
1、社会舆论对教育的压力
随着信息时代的到来,网络、新闻等信息平台成为社会舆论的主要场所,这就促使人们对教育行业的关注越来越密切,于是关于教育的话题就越来越多,许多都不是佳偶现状的真实反应,是对教育事件的扭曲。对于经济利益的过度追求是许多媒体过分咔哒教育热点问题,扭曲教育现状,使我们难以深刻清楚的认识教育的真实问题及时地去解决问题;还有就是过度的去解读教育政策去博得较高的关注度,提升该媒体的社会影响力和地位。这些现象只会让老百姓怀疑教育部门和学校的教育活动工作是否有效,并产生仇视情绪,这样就不符合教育的发展理念和教育需求的进一步发展。
2、不良社会风气的干扰
受不良社会风气的影响,许多学生并没有清楚地认识到自身存在的问题,只会一味地认为是送礼不到位、没有找对人,有的还会去埋怨自己的父母。教育的目标是去培养人,就要求学生应该为自己的行为负责并一味地依赖父母。父母将社会上的一些不良风气传达给学生,就比如说积极拉近与领导之间的关系,逢年过节的时候给领导送点礼、天换工作的时候托人找关系等等。不良的社会风气在班级管理中会给班主任的管理工作带来一定的困扰,而学生会认为自己在班级里不被重视或是不被任用是没有给班主任送礼或是没有找关系等原因,长期处在这种环境下不利于中学生的身心健康成长,我们应该积极地去寻求正确的解决办法,正视自身存在的问题并去努力改进。
3、教育部门忽视民主问题
部分社会媒体片极度倾向于报道教育的负面新闻以获得更高的关注度和获取更大的社会经济效益,受这种媒体报道的影响教育主管部门对学校施加一定的压力去解决或改善相关报道中的问题,然而有些情况并不是我们通过媒体报道所了解到的。如果一个班级被当成调查对象的时候,该班学生就会人心惶惶,原有的教学秩序就会因此受到影响而且容易被打乱,可见复杂的媒体等社会环境状况不容乐观,部分教育工作者并没有将民主落实到具体的行动中,没有做到实事求是,一切从实际出发。
三、中学班级民主管理的路径
如何进行有效合理地班级民主管理呢?根据文中分析的班级民主管理的基本要素本文提出从针对班主任、学生及学生干部和教育主管部门等层面推进中学班级民主管理,去解决这些主要问题。
(一)明确班主任的主导作用
1、提高班主任的民主意识
班主任在班级中应树立友好平等的形象并明确了解自己在班级里的角色定位,因为班主任是班级的领导者,是学生人生道路上的指路人和明灯。由于班主任的特殊工作性质和班级管理的要求,要求班主任不断提高自我的民主意识并严格要求自己,时时刻刻注意自己的言行是否得当,虚心的接受学生合理意见和建议。在进行班级民主管理的过程中应努力做到以下几个方面:首先不包办班级里的任何事务,班级事务与班级里的同学民主协商并让学生发挥自主能动性,积极参与班级管理活动推动班级工作事务的展开;其次要给学生充分的思想行动自由和必要的管理班级事务的权力,让学生在管理班级的过程中体会做班级主人的乐趣,实现主人翁意识的觉醒;最后虚心接受学生有效的建议意见并进行合理采纳。在班级事务中做到教师与学生相互帮助、共同进步,以培养良好的师生关系,建立和谐的班级氛围,制定符合班级现实情况的班级管理规章制度,让学生自主积极地去民主管理班级,维护班集体的荣誉,使学生强化民主意识,并能够真正地做班集体的主人。
2、发挥班主任的主导作用
我们常说班级管理中必须发挥班主任的主导作用,但同时也不能够忽视学生的地位和作用。班主任要让班里学生产生班级管理工作人人有责的认识并对自我行为进行严格约束,以形成主人翁意识去维护班集体荣誉。首先班主任应该做到班规和班级发展规划符合班里大部分学生的意愿,符合本班的实际情况;其次,在班级建设中建立平等和谐友好的师生关系,建立老师与家长之间的信任体系;最后就是要努力发现每个学生的优点,用一颗包容的心去对待自己的学生,并对其创新意识进行鼓励和培养。
3、改善传统的班主任工作
在调查中显示传统的班级管理中多数都是以班主任作为班级的中心,学生是服从者和被领导者,班主任的话就相当于是圣旨所有人都必须服从,没有任何反抗,所有的抗议一律驳回或者是充耳不闻。其中的一种情况是班主任扮演严厉的角色,班主任让做什么学生就服从地去做什么,学生没有自己的意见和建议只是一味地服从,这样学生的能力得不到充分发挥,认为班级事务与自己无关;第二种情况是班主任比较温柔,但学生没有组织性纪律性,班级就如同一盘散沙,缺少凝聚力,对任何班级活动都提不起兴趣。这些经验教训告诉我们传统的班级管理模式并不适合现代化的班级管理发展要求,我们必须放弃原有的陈旧的思想理念去积极学习改进,改善落后的管理体制和陈旧的思想观念,创造有利条件增加学生和老师之间交流的机会以加强学生与老师之间的相互信任,让学生自主地积极地参与到班级体中的所有的管理活动中去。
(二)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
如何去体现学生的主体作用应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努力帮助学生去提高学生的民主思想意识,加强对班级的民主化管理;通过班级及学校里的各种活动培养学生独立的管理能力;民主地透明地进行班干部的选拔工作并对班干部进行科学有效地监督管理;建立合理化班级规章制度以规范班级里学生具体的行为等等。
1、民主意识的提高
为了更好的去实现学生的自我管理和自我教育,所以教育才会处于不断发展完善的一个过程,民主作为手段是必须具备的一种职能,要求我们不断地去探索并对其进行创新和发展,以顺应现代化民主教育的发展需要。同时班集体里的所有学生应积极创建民主,不断提升自我管理能力和独立自主能力,体现出渴望民主的意愿。教师和学生共同谈论制定班级管理及发展规划,促进班级学生健康全面发展。在现实生活中,我们要努力地实施民主化社会教育,也要进行必要的班级民主化管理措施,让学生在学校教育和家庭教育中体会民主的具体深刻含义,去理解民主多的重要作用以捅进班级去实施班级民主管理,
2、民主管理能力的培养
通过建立符合班级管理实际的班规制度并总结班级管理优秀经验以加强对学生民主管理能力培养。在班级管理的过程中教师与学生平等的享有权利和义务,都要为班级建设提供有力保障和进行积极主动地班级建设,那么我们在班级教学活动中以及班级事务管理中突出对学生民主素养及民主管理能力的培养,在班级实践中体味民主、培养民主能力。可以说班级管理离不开地学生民主素养的培养,学生民主素养的培育当然也离不开班级是否实施对班级的民主化管理以及班级民主化的管理程度。
3、民主选拔班干部,科学管理
在班级里选举班干部是为了配合班主任展开对班级所有事务的管理,班干部的产生由班级里所有学生民主选举产生而不是班主任的个人意见去直接任命,并要求班主任对班干部进行科学管理和监督,使班级活动顺利开展,营造民主的班级氛围。具体做法可以有以下几个方面:写班主任工作日志总结,总结其他班级管理的经验进行对本班管理工作的深化改革;实施班干部值日制度,使每个学生都可以担任班干部一职并对班级进行具体的管理;制定符合班级发展规划的班级规章制度,严格要求自己和学生等等。
4、开展学生班级自治管理
在提高了学生民主管理意识和民主管理能力的基础下,开展学术自治管理成为一种必然性行为。学生作为班级的主人,就必须要有主人翁意识,在实施管理的过程中做到自由民主,但不能过分强调民主忽视对其进行科学管理监督,班级事务学生有权知道也有权参与,利用班委会这一载体实现学生的班级自治管理。
5、明确学生干部的权力并实行监督管理
明确班干部的权利并进行监督管理是为了便于班干部日后对班级的管理及组织活动的开展,班里学生才能够对班干部的管理得到认可并给予支持,一定程度上减少了班级里的内部矛盾,有利于班级凝聚力的形成。但是如果不对班干部的权力进行有效监督,班干部就会滥用职权,以至于产生一些不良的后果,这就与我们进行班级民主管理的初衷背道而驰了,当然也不利于班级民主管理的科学发展。因此就要求班主任及任课教师对班干部进行有效的制约和监督,及时发现错误行为并对其进行批评教育改正,确保班级民主管理和谐氛围的建立。
(三)促进教育主管部门的导向作用
1、教育主管部门正确对待社会舆论
学校的教育工作涉及发面较广,社会关注度较高,舆论监督是一种比较好的监督机制。因此我们经常会看到不少人利用网络媒体去过度炒作学校的教育工作,有的甚至去诋毁、诽谤,这些行为都不可取。当我们发现学校教育出现了具体问题的时候,可以及时与学校有关领导进行沟通了解具体情况,提出解决问题的可行办法,为孩子的学校教育提供良好的组织载体,而不是去谩骂、敌视。当我们发现有队教育发展不利的言语时教育主管部门要去了解发生该事件的具体情况,看是不是学校以及老师在滥用自己的职权破坏了教育的发展和侵害了学生的合法权益,这样就充分发挥了教育主管部门对学校教育的推动作用以促进学校教育的健康有效发展,达到教育目标的实现和教学质量的进一步提高。
2、将民主放在突出位置,开展特色管理
在中国现行的管理体制中,每个部门都会有与之对应的监督管理部门。对于学校来说教育局就是其监督管理的直接部门,学校工作想教育局进行汇报,教育局对学校提出管理意见并指出下一步的发展规划,监督学校教育工作的开展情况和教育目标的实现。那就要求教育主管部门将民主放在突出位置,对学校实施特色管理,开展特色教育活动,利用各个学校的实际情况开展各具特色的教育管理方案,并对学校的发展给予政策支持和有效监督,进一步扩大民主在教育活动中的作用。
(四)提高家长的素质
通过对教育效果的影响因素的了解我们可以看出家长的素质低于教育效果有着十分重要的影响,就要求我们进一步的去提高家长的素质以实现教育效果的优化。随着社会化民主脚步的不断深入,教育教学过程也迎来巨大的挑战,在这种情况下家长的合作性十分重要,所以应该开办家长素质学校,努力提高家长素质,成为XXX高素质人才配合学校展开民主教育活动。进一步的提高家长的素质有利于学生在家庭教育中形成民主政治意识,提高学生对自我的严格要求和自身素质的进一步提高,从而促进全民素质的进一步提高。
学校教育和家庭教育的有机结合,需要老师和家长针对学生的具体情况进行及时沟通,观察发现学生的变化并及时给予学生正确的引导,促进中学生健康全面发展,这也是家长对孩子的期望。随着信息时代的快速发展,信息交流手段不断创新,为家长与教师之间的及时沟通提供了更多的交流平台,同时家长必须积极配合班级教师开展班级活动,给予教师所需的理解和支持,促进班级民主管理的有效实施,以达成班级民主管理与学生健康全面发展的有效统一。
结语
目前班级民主管理的社会环境未有效行成,班级民主管理对于大部分中学班级来说也都只停留在口号上。实施班级民主管理是民主教育教学的必然要求,民主也是对人的信任及尊重。班级民主管理能否有效实施,会影响社会化民主进程,不利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进一步发展,也不利于中学生身心全面发展,因此我们一定要去重视教育民主,积极的去实施教育民主,将民主落实到教育教学的实践中,切实尊重每位学生的权利。就目前来看中学班级民主管理有待于进一步加深,民主管理的方式需要进再进行深入探讨,民主化管理任重而道远。
参考文献
[1]魏书生.《班级民主管理与建设》[M].漓江出版社,2007年;
[2]魏书生.《班主任工作漫谈》[M].漓江出版社,2011年;
[3]万红霞.论中学班级民主管理及其路径[D],华中师范大学,2014.
[4]吕欢欢.教育哲学视域下李镇西班级民主管理思想初探[D],河北师范大学,2015年;
[5]杨学文.当前湖南省高校班级建设研究[D].湘潭大学,2014.
[6]田晓宇.基于教师角度探究幼儿家访的问题及解决方案[J].现代教育科学,2015(2):98-98.
[7]刘海涛.初中班级民主管理中的问题及对策研究[D].鲁东大学,2013.
[8]赵耀.政治体制改革视野下的选人用人问题研究[D].中共中央党校,2013.
[9]李镇西.漫谈语文教学的课堂民主[J].语文教学通讯,2003(27):16-18.
[10]刘健.独立学院班级建设途径探析[J].中国校外教育,2013(33):31-32.
[11]耿志芯.新时期班主任老师应具备怎样的素质[J].中国校外教育,2015(4):40-40.
[12]李巧云.高中班级自主管理研究[D].内蒙古师范大学,2011.
[13]席作宏.论班级的民主管理[J].太原大学教育学院学报,2014(4):16-19.
[14]窦亚敏.用爱心去换取学生的信任[J].中国校外教育,2013(5):45-45.
[15]张鲁宁.论班级民主管理中学生的有效参与[J].当代教育科学,2015年02期;
[16]张海杰.如何增强班级民主管理的活力[J].新课程,2012年12期;
1、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文章版权申述”(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18735597641(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2、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投稿,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
原创文章,作者:打字小能手,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447766.cn/chachong/2507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