隰县“花伞秧歌”的历史渊源

隰县花伞秧歌历史悠久,但鲜少文字记录它的出处和发展过程,我们对隰县花伞秧歌的了解,是根据这种伞头秧歌的命名,表演形式和少量清代以来的文献记载推测出隰县花伞秧歌距今己有两千多年的历史[]。 1.1社火祭祀与花伞秧歌 早前的年节仪式称作闹春歌、闹秧歌

隰县“花伞秧歌”历史悠久,但鲜少文字记录它的出处和发展过程,我们对隰县“花伞秧歌”的了解,是根据这种伞头秧歌的命名,表演形式和少量清代以来的文献记载推测出隰县“花伞秧歌”距今己有两千多年的历史[]。


花鼓舞

1.1社火祭祀与花伞秧歌

早前的年节仪式称作“闹春歌”、“闹秧歌”、“闹社会”、“闹社火”等等[],直至20世纪80年代才定名为“伞头秧歌”。“社”与“会”就是“迎神赛会”,这最早在我国的古代祭祀活动中就又出现。古时的社火,民众会祭祀土神,迎神赛会,现今伞头秧歌中仍有类似的活动。农事结束后古代举行的迎神赛会和春节中结束农忙活动举办的伞头秧歌],[不论是活动的时间还是活动目的,两者都有着惊人的相似。另外伞头秧歌其中一项非常必要的活动就是祭神拜庙,秧歌队伍出门时在社主或纠首领导下,进行对风神,雨神,河神,田神,谷神等的祭祀,这也正说明伞头秧歌是由古时祭祀活动演变而来。

1.2 “跳大摊”与“花伞秧歌”

摊舞”是一种古老的民间舞蹈,也叫做跳大帷。在《吕氏春秋•季冬》中记载了这一活动“命有司大摊”,最早《后汉书•礼仪志》就详细描述了宫廷五营骑士载歌载舞的方式进行驱邪逐疫活动,春秋时期跳大摊更是十分普遍[]。这种 “跳大摊”的古代舞蹈形式和伞头秧歌中有一项“祭瘟神”活动内容上如出一辙。在闹起秧歌时,以“祭神拜庙”作为开始,进而开始“攘瘟”即跑院演出,最后以“送瘟神”仪式结束秧歌活动,这在20世纪50年代前都保留了这一风俗习惯。

1.3 “转道场”与“花伞秧歌”

道士做道场时,在音乐的伴奏下边唱边舞的表演形式叫做“转道场”,这与花伞秧歌有着异曲同工之处。伞头秧歌中,伞头带领下表演的“踩牌子”,以“转九曲”的形式体现在民间传统的祭祀活动中,另外“转道场”中使用的“九曲连环”图案队形,与秧歌队用的“蛇盘九颗蛋”更是大同小异,殊途同归。

“伞头”是秧歌队中举足轻重的角色,手持的花伞也成为主要的标志。花伞一般以雨伞代替,由一圈约20厘米宽的红绩缀在伞的边缘,表演形式上可以上下浮动及左右旋转,十分灵动。早在20世纪40年代,伞上红布的宽度曾有60厘米左右,类似古代祭祀活动中的“皂罗”也称作“黄罗伞”。据推断,伞头角色是最早祭祀活动祭歌演唱者的演变,花伞也是“皂罗”进化的产物。

下载提示:

1、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文章版权申述”(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18735597641(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2、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投稿,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

原创文章,作者:写文章小能手,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447766.cn/chachong/286.html,

Like (0)
写文章小能手的头像写文章小能手游客
Previous 2016年12月3日
Next 2016年12月22日

相关推荐

My title page conten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