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冠心病(coronary heart disease,CHD)全称为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也称为缺血性心脏病,因冠状动脉循环系统功能改变而引起的冠状动脉血流和心肌需氧之间失衡而造成心肌缺血的临床综合征[2]。冠心病在发达国家人口发病与死亡率中占绝大比重,是西方国家人口死亡的主要原因;在我国也呈增长趋势,是严重危害人类健康的重要疾病之一。冠心病发生的病理生理主要是冠状动脉粥样硬化(alherosclerosis,AS)征和血栓的形成[1],在疾病发展过程中的同时存在着凝血和纤溶系统失调,CHD发展的最后阶段是冠状动脉内血栓形成,凝血系统功能紊乱在加快CHD病程有着重要作用[11],所以早期的诊断和预防是十分重要的。冠心病危险因素的累积会增加冠心病的危险性,例如传统认知的危险因素如高血脂、高血压、吸烟、性别等。现在有研究表明[6-7],炎症不仅可以加速斑块的形成,还可以促进斑块变得不稳定,使得斑块破裂增加,hs-CRP和FIB都是急性时相蛋白,有着提示炎症发生的作用。
纤维蛋白原(FIB)即凝血因子I,分子量为340KD,是在血中含量较多且在肝脏中合成的一种糖蛋白,它受β链基因编码合成[16]。由于基因具有遗传多态性,所以FIB水平存在个体差异。正常生理状态下,机体保持着凝血与纤溶系统的动态平衡,若系统受到破坏失衡,将会有出血或血栓的可能,血栓的主要组成成分是FIB,参与凝血与交联纤维蛋白过程,FIB吸附在红细胞表面,从而增加红细胞的表面黏性,还可以通过桥连作用促进红细胞聚集,从而影响血液的流动性、黏附性、变形性和凝固性,促进血栓形成[17];因而血浆FIB水平可以反映体内血栓状态的一个指标,因此血浆FIB在凝血、止血过程中起到重要的作用[18]。
C-反应蛋白(CRP)是由肝脏产生保护人体的急性时相蛋白,因其可以非特异性且高敏感度的反映炎症,所以常用来指示人体自身免疫性和感染性疾病[3-4]。体内CRP水平能够反映体内炎症是否在活动期,水平高低与炎症严重程度有很大的相关性[6]。hs-CRP是为炎症标志物之一,具有独特的稳定性,而且昼夜变化差异小[15];它利用抗CRP抗体的酶或者是用荧光标记技术的乳胶,大大的提高了其灵敏度,可检测到浓度低达O.15mg/L的hs-CRP,正常人血清中hs-CRP的浓度极为少量,但是当发生急性炎症、创伤以及梗死时,hs-CRP能在6h-8h内迅速升高,在24h-48h达到峰值[12]。
本文是通过检测人体血清中hs-CRP与FIB水平的变化,并将其与健康体检者进行分析比对,以观察分析其中变化和差异,来探讨其在冠心病中的诊断价值。
1.材料与方法
1.1临床资料
选取2016年9月到2017年4月入住中南大学湘雅医院的冠心病病人54例,稳定型冠心病(SAP)19例、不稳定型心绞痛(UAP)19例、心肌梗死型(AMI)16例,其中男性32例,女性22例,年龄49-76岁;选取健康体检者25例为正常对照组,其中男性14例,女性11例,年龄33-57岁。正常对照组健康体检者无冠心病症状,体征、心电图正常、肝功能、肾功能、心肌酶等检查都表现正常。
1.2方法
1.2.1试剂与仪器
hs-CRP检测采用XBeckman Coulter AU680型全自动生化仪,采用重庆圣利安医疗设备有限公司提供的乳胶增强比浊法检测试剂盒;原理:血清中的C-反应蛋白(CRP)引起包被有抗人CRP的胶乳颗粒聚集。该胶乳颗粒浊度与血清中CRP浓度成正比。FIB检测采用Destiny Max全自动血凝分析仪,采用北京倍肯恒业科技发展股份有限公司提供的纤维蛋白原检测试剂盒,方法为凝固法,其检测原理是:在稀释的血浆中添加凝血酶,然后测定其凝固时间。在高浓度的凝血酶和低浓度的纤维蛋白原的状态下,纤维蛋白原水平与凝血酶凝固时间成反比。
1.2.2标本采集
选用真空采血管(生化专用和血凝专用各一支)。研究对象清晨空腹采血,使用离心机设置4000 r/min,5 min将血清与血浆分离。样本无溶血、无乳糜,2 h内测定血清hs-CRP和血浆FIB水平,并记录结果。
1.3统计学处理
使用SPSS 17.0统计软件,对冠心病组和对照组的计量资料进行独立样本T检验,对冠心病各组间的计量资料进行单因素方差分析,以均数±标准差(±s)表示,计数资料选用X2检验法,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hs-CRP与FIB对CHD诊断效能评价,使用ROC曲线分析。
2.结果
2.1 CHD组与对照组一般临床资料比较
CHD组与对照组在年龄、性别等一般临床资料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见表1)。

讨论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和的提高和医疗技术的发展,许多疾病都得到控制。但是冠心病发病率居高不下,因此越来越多的人关注CHD。有研究表明降低此类疾病发病率及死亡率主要靠早期的诊断、治疗以及预防。当前冠心病的诊断金标准是冠状动脉造影,虽然能确诊冠心病,但是有一定的创伤性,价格高、并发症多等各种因素限制了它在临床中的使用范围,因此无创性的诊断方法更为重要[5]。AS征中血栓形成除了是一个脂肪堆积过程,还是一个慢性炎症过程[10],AS斑块形成有一些低程度的炎症反应,炎症发生过程的主要因子是hs-CRP,hs-CRP检测能更好的反映低水平组织炎症急性期的变化,是诊断CHD的一个“金标准”[6-7]。FIB参与凝血过程,也是血栓主要成分,而因此FIB是反映血栓状态的指标[9]。

大量研究已经证实,AS征中血栓形成的介导和标志是hs-CRP[8],在动脉血管损伤、病变的切片中可以看到大量hs-CRP黏附于受损细胞膜上且CHD患者的血清hs-CRP水平与冠状动脉病变有很强的相关性,反映了心肌损伤的情况[8]。血浆FIB浓度升高是冠心病发病的一个独立危险因素,其含量增高是血栓形成的危险因素[3],体内FIB浓度增高可导致血液黏度升高、血小板聚集性增强,从而增加冠状动脉血栓发生率,使得AS症进一步发展[16]。本文结果表明,通过比较发现CHD组的hs-CRP与FIB水平比健康对照组的显著增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将冠心病分组并进行组间比较,结果显示AMI组hs-CRP、FIB水平明显高于SAP组、UAP组两组。通过ROC曲线分析,hs-CRP的曲线下面积为0.881,FIB的线下面积是0.845,两者在诊断CHD时均具有较好的诊断效果,且hs-CRP检测优于FIB,表明hs-CRP对CHD的诊断特异性较高。虽然ROC曲线分析证实了hs-CRP、FIB在CHD中具有较好的诊断效能,但也尚存在一定的局限性。其局限性原因可能在于1.hs-CRP、FIB在疾病等有所交叉的缘故,即在特异性上尚有提高的空间2.数据收集太少,反应其敏感性功能不够。
4.结论
综上所述,hs-CRP与FIB可以反映冠心病患者的病变程度和预测早期冠心病。因此可以认为检测冠心病患者血清hs-CRP和血浆FIB水平对冠心病的诊断有重要临床价值。
参考文献
[1]杨红庆,姜文锡,梅换明,等.纤维蛋白原与超敏C反应蛋白在冠心病患者中的表达与意义[A].中国老年学杂志,2013.11(33):5293-5294.
[2]田华,王素琴,李雪梅,冠心病的研究进展[A].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6.16(76):52-53.
[3]秦湘辉,陈佳,冠心病患者血清纤维蛋白原、超敏C反应蛋白、尿酸检测及意义[J].实用预防医学,2012.3(19):445-446.
[4]周高乐.超敏C一反应蛋白测定在冠心病中的应用[J].临床与医疗,2013.5(4):23-24.
[5]Patel VB,Robbins MA,Topol EJ.C-reactive protein:a golden marker for inflammation and coronary artery disease[J].Clew Clin Med,2001.68(6):521-524.
[6]Paul M.Ridkcr,Mary Cushman,Mcir J,et al.Inflammaticm,aspirinand the risk of cardiovascular disease in apparently healthy men[J].New Entil J Med,1997.336(3):973-979.
[7]胡叶,智永超,张芝晶等.冠心病患者血清纤维蛋白原、高敏C反应蛋白与粥样斑块不稳定性的关系研究[J].中国当代医药,2010.17(16):18-20.
[8]安晓华,赵亮.超敏C反应蛋白和纤维蛋白原对冠心病的临床应用价值[A].检验与临床,2013.8(51):60-63.
[9]庄晓峰,许朝祥,杜心清,纤维蛋白原与超敏C一反应蛋白、冠状动脉病变的相关性[A].福建医科大学学报,2006.3(40):150-152.
[10]高莹,赵雪松,吕岩.超敏C反应蛋白、D,二聚体与纤维蛋白原联合检测在冠心病早期诊断的意义[A].齐齐哈尔医学院学报,2013.34(13):1885-1886.
[11]王雪青,纤维蛋白原在动脉粥样硬化发病中的作用及机制[J].生理科学进展,1996.27(3):245-248.
[12]蔡淑红.冠心病患者超敏C反应蛋白测定的临床价值[J].吉林医学,2010.31(7):938-939.
[13]钟志娟,许坚锋,陈红涛,等.冠心病患者超敏C反应蛋白及总胆红素检测的临床意义[J].检验医学与临床,2013.9(30):3544-35455.
[14]张建.超敏C反应蛋白、脂蛋白(a)及D-二聚体检测在冠心病早期诊断中的应用价值[J].中国医药导报,2010.7(9):25-26.
[15]Behague h Poirier O,Nicaud V,et al.Beta-fibrinogen gene pol-ymorphisms are associated with plasma fibrinogen and coronaryartery disease in patients with plasma fibrinogen and coronary ar-tery disease in patients with myocardial infarction The ECTIMStudy[J].Circulation,2004.93(3):440-449.
[16]梁伟钧,孙炎华.冠心病患者血浆CRP、FIB、PAI-1、Hcy含量的变化及其意义[J].心血管康复医学杂志,2008.17(2):128一130.
[17]秦伟,D一二聚体与FIB的检测[J].中国实验诊断学,2011.15(1):143一144.
[18]余蓉晖,宣讲.纤维蛋白原、D聚体检测对冠心病的意义[J].中国医药指南,2013.10(33):364-365.
下载提示:
1、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文章版权申述”(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18735597641(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2、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投稿,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
原创文章,作者:写文章小能手,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447766.cn/chachong/1129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