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引言
在“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时,俄罗斯总统普京提出了“希望中国能利用北极航道,把北极航道同‘一带一路’连接起来”的建议。在莫斯科会见俄罗斯xxxx梅德韦杰夫时,xxxxxxx确定了两国“要开展北极航道合作,共同打造‘冰上丝绸之路’”。2017年11月1日,xxxxxxx与到访的俄罗斯xxxx梅德韦杰夫正式公布了中俄合作开展“冰上丝绸之路”的构想。
1.1研究背景
中国和俄罗斯是世界上具有重要地位的两个大国。俄罗斯的国土面积是世界上最大的,中国也拥有九百六十多万平方公里的面积;俄罗斯拥有先进的工业技术、工业部门齐全,自然资源丰富,中国拥有深厚的文化底蕴,在劳动密集型产业具有丰富的经验;俄罗斯的科学技术和理论先进,中国在科技方面的后劲十足,国家大力投资科研。中国作为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俄罗斯作为唯一可以与X抗衡的国家,中俄两国只有加强合作,戮力同心,才能在当今风起云涌的世界战场上站稳脚跟,给各自国家的人民一个交代,也要担负起作为大国的责任。
中国和俄罗斯是相邻的两个国家,双方是相辅相成的,同时又都是金砖国家的成员,当前中国与多个国家和地区实现贸易自由化,但是和俄罗斯没有贸易自由化。两国关系密切,自金融危机后,双方会晤更加密切,战略伙伴关系日趋紧密,中国应当抓住机会,将与俄罗斯在北极地区的合作提上日程。
今年三月,X单方面挑起贸易战,对中国进口的商品大规模征收关税,并限制中国企业对美投资并购,还拉拢盟友一起施压中国,无视国际贸易规则,也损害了中美两国之间的感情。同月,X还驱逐了俄罗斯外交官,并关闭俄驻西雅图领馆,俄罗斯与以X为首的北约之间的关系日趋恶化。中国和俄罗斯作为两个大国,应当积极合作,利用两国战略性合作伙伴关系,积极维护正常的世界秩序,发挥大国风范,开辟“冰上丝绸之路”,有利于加强两国合作,深化盟友关系。
1.2国内外研究现状
国内研究现状:
阮建平在2017年11月期刊《海洋开发与管理》第11期上发表的文章《国际政治经济学视角下的“冰上丝绸之路”倡议》中提到:近年来,中俄两国区域发展合作的新成果,体现了合作与开放的精神。随着越来越多的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积极响应,它们的顺利发展将对世界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区域经济的平衡和中国的对外战略合作产生深远的积极影响。鉴于北极地区特殊的地理环境和相对复杂的政治环境,“冰上丝绸之路”的建设将面临敏感的政治挑战、高经济和技术成本,需要广泛的国际共识和技术合作支持。
赵庆爱在2017年7月期刊《中国水运》第7期上发表的文章《中国商船北极之旅的意义与思考》中提到:随着北极航道进入正常商业运营,它将转移一些贸易货物从原有航线,减少全球原始航线的重量和地位。在全球道路上的战略地位,北极战略地位上升,这种变化将导致重心向北偏移,在一定程度上会影响或改变东北亚与欧洲之间的海上贸易形式,东北亚的调整产业结构,并在一定程度上改变世界。同时,这将进一步促进中国与俄罗斯,欧洲和北美的海上贸易。
刘陶陶在2014年4月期刊《高校社科动态》第4期上发表的文章《中俄贸易的竞争性与互补性研究》中提到:中俄密切的政治交往为两国经济发展提供了良好的政治环境。其次,在俄罗斯,具有竞争优势的矿产品和能源只是中国需要大量进口的产品;在中国,轻工业产品和具有竞争优势的劳动密集型产品在俄罗斯国内市场也很需要。最后,两国在军工、科技、人员交流方面也有很大的合作空间。总的来说,中俄之间的经济互补性大于其竞争力。
国外研究现状:
Jenny在2016年2月期刊《American Political Science Review》第2期上发表的文章《Bridge of international exchanges and cooperation:"One Belt And One Road"strategic》中提到:“一带一路”作为国家战略,只有提升到一个新的历史高度,才能体现出意义。提升到历史的高度,并不代表,需要追溯到丝绸之路的历史源头,但从哲学层面上,区域战略可能与世界秩序逻辑的演变相联系,构成内部联系。
Jane在2017年5月期刊《经济研究导刊》第14期上发表的文章《丝绸之路经济带视角下中俄经贸合作纵深发展路径研究》中提到:俄罗斯横跨欧洲和亚洲,南北交通。这是中国最大的内陆邻国。历史上,中国和俄罗斯是古代丝绸之路的重要参与者,建设者和推动者。从现实战略的角度来看,俄罗斯是丝绸之路经济带覆盖和开放地区的战略重点,是丝绸之路中国与中亚之间,俄罗斯经济一体化能否成功实践的核心环节,是在中亚和东北亚地区的中国,首先要考虑重量级合作伙伴。这是丝绸之路经济带框架下中俄贸易合作的发展,既是历史的契机,也是加强双方全面战略合作伙伴关系的不可阻挡的趋势。
1.3目的及意义
北极拥有丰富的自然资源,如天然气水合物、天然气、石油等,如果资源供给不足会影响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同时如何在确保生态环境下开发也是一项挑战。俄罗斯还希望中国不仅参与北极地区港口的建设,还包括陆地设施及其他建设,以此来均衡全球交通贸易格局。“冰上丝绸之路”有助于开发利用北极资源,中俄双方可以共同合作开发,利用资源发展经济,对于中国来说,这样不仅可以扩大中国的国际影响力,对于本国的资源、经济也有促进作用,有利于中国对外交流,坚定了深化改革、对外开放的决心。
中国作为非北极地区国家,想要开发北极资源同当前中国正在推进“一带一路”建设一样,需要得到国际各方的支持,能够得到俄罗斯这个大国的支持,对中国进军北极地区是一个强有力的支撑。[1]据此,中国与俄罗斯共同开辟“冰上丝绸之路”可以向更深层次开拓,未来的发展前景应当十分广阔,可以向欧洲拓展。
据此“冰上丝绸之路”的建设不仅有助于北极地区经济的发展,促进全球交通贸易格局的均衡,还有助于缓解全球资源需求与供给的矛盾,促进可持续发展,更可以扩大和深化中国对外发展和合作,塑造更有利的发展环境。[2]构建“冰上丝绸之路”黄金通道可以利用北极航道的便捷性、安全性、经济性、绿色性,为一带一路发展战略增添新的活力。
在中俄贸易中,中俄贸易值逐年递增,经济增长量非常可观,因此,开拓“冰上丝绸之路”对两国贸易发展具有重大的意义。已经有很多学者对中俄双边的贸易进行了多角度的分析,此次“冰上丝绸之路”合作的开展对中俄贸易关系的影响必将又引起众多学者的研究和讨论。本文将致力于研究“冰上丝绸之路”的发展前景,阐述“冰上丝绸之路”所遇到的问题,并在此基础上进一步研究其对中俄贸易的影响,提出相应的建议。
2“冰上丝绸之路”黄金通道的发展现状及对中俄贸易的作用
那么,想要开辟“冰上丝绸之路”,这条路线目前是一个什么的发展现状,是否具备可开发的条件呢?开辟后对中俄双方的作用是什么样的,值得开辟吗?
2.1“冰上丝绸之路”黄金通道的发展现状
“冰上”,即通过北冰洋向欧洲开辟一条北极航道;而“冰上丝绸之路”,就是穿越北极圈,连接北美、东亚和西欧三大经济中心的海运航道。[3]北极航道包括两条穿越北冰洋的“东北航道”和“西北航道”,而中俄两国共同打造的“冰上丝绸之路”是东北航道,东北航道西起西北欧北部海域,东到符拉迪沃斯托克(海参崴),经过巴伦支海、拉普捷夫海、喀拉海、新西伯利亚海和白令海峡,是连接东北亚与西欧最短的海上航线。
“冰上丝绸之路”将开通一条比传统航线路程可以减少大约五千英里路程的航线,路线从中国东部到欧洲等著名港口,未来如果把西北航道也贯通,可以从中国直航去北美。另一方面传统航线季风肆虐,对船舶的航线安全影响很大,同时还有海盗的威胁,虽然中国护航也有保护作用,但是还是会有顾及不到的地方。由于中国近五分之四的货运都是通过海洋运输,能够有一条可以缩短路程节约成本路线,将是中国非常需要的,而“冰上丝绸之路”刚好提供了这样一条路线。
如果只是简单的开发北极航道,中国大可不必如此大费周章,最终的目的是想借此机会实现中俄的合作,共同开发“冰上丝绸之路”,实现更加广阔的发展前景和目标。因而,不能片面理解“冰上丝绸之路”的作用。这条运输路线无论是从时间还是成本上相对于传统航线来说都具有不可比拟的优势。不仅可以刺激沿线经济发展,还可以激发国际市场内在动力,增加地区经济收入。“冰上丝绸之路”还可以与“一带一路”战略对接,实现中俄区域发展战略,同时可以增进两国人民的友情,加强交流合作,互助互进。[4]
北极地区作为世界上还未被踏足污染的地方,经济、政治价值都不可忽视,对我国未来的全球战略利益、经济政治利益,具有不可估量的潜力,势必将成为21世纪各国利益的汇集点。俄罗斯更是对自己的利益十分重视,戒备心很强,但是他应该要明白,在当下这个讲究合作才能共赢的时代,如果这样一定不能使其自身得到发展,所以俄罗斯也做出了一些改变。从2015年公布的新制定的国家战略——《2015-2030年俄罗斯北方海航道的综合发展规划》中就可以看出,俄罗斯把中国列为自己的合作伙伴,希望通过中国的强大影响能够帮助俄罗斯在发展中解决难题,不管怎么样,中俄需要齐心协力、坦诚相待。[5]
2.2中俄贸易的发展现状
得益于中俄贸易的互补性,中国需要俄罗斯的能源资源,俄罗斯需要中国的丰富劳动力和发展集中产业的经验。到2016年底,中国和俄罗斯两国的进出口贸易总额已经达到了696.2亿美元,双边贸易额不断升高,对双方来说都是值得庆贺的,对于国家的发展都是具有重大意义。[6]中俄贸易成为了中俄关系中十分重要的部分,这对两国在当前这个局势下形成盟友关系打下了基础,但是,我们也要看到双方存在的问题,还有很多挑战等着两国去解决,中俄贸易进出口总额还易受到国际局势的影响,发展潜能还有待进一步挖掘。但是两国领导人定期会晤交流意见,经贸平台有序运营,这给两国稳步发展注入一管强心剂。

从上述“中国同俄罗斯进出口总额(2010-2016年)”折线图不难看出,近七年中,2010-2014年中国同俄罗斯进出口总额在持续增长,2015年相较于2014年出现下降,2015年-2016年上升。虽然2015年出现一定波动,但中俄贸易相对于中国同X、日本、欧盟贸易波动幅度来说发展总体相对趋稳。中俄双方应建立充分的信任机制,规范贸易制度,本着公平公正的原则处理贸易中的摩擦。
从图2.2和图2.3中可以看出,俄罗斯在货物出口中燃料出口占比最大,这是符合实际情况的,俄罗斯自然资源丰富,油气资源储量大,而我国每年在油气资源上的需求不小;在货物进口中,俄罗斯对制成品进口需求量大,而我国的工业、制造业日益发达。因此在主要进出口贸易上中俄存在互补关系,贸易产品可以互补。那么在中俄贸易发展中,“冰上丝绸之路”利用北极航道把俄罗斯同“一带一路”连接起来,既有助于中国,也有助于俄罗斯,是一个双赢的方案。

虽然贸易总量很小,但两国双边贸易发展很快,双边贸易一直在持续发展。近年来,两国贸易货物结构也发生了一些变化,例如边贸重视,两国贸易依存度不断提高。然而,中俄双边贸易仍存在诸多问题尚未得到根本改善,其中贸易一直存在发展不平衡问题,贸易摩擦和贸易结构失衡等问题。这就要求中俄继续做出努力并互相做出让步相互促进双边贸易关系。
作为世界两大新兴经济体,中俄两国通过能源合作加强了经贸合作。这两个大国之间建立密切经济联系的合作模式不太合理,也使得两国对经济联系更加多元化的支持较少。能源合作将受到世界能源价格波动的影响。因此,双方将扩大在技术,相互投资和金融等其他领域的合作。此外,两国经济合作结构将通过大项目的合作进行调整。在加强俄中经济合作方面,可以把关键放在高科技领域扩大合作,如果俄罗斯在科研实力方面结合中国丰富的劳动力和丰富的经验,必须帮助双方实现互惠互利。[7]俄罗斯决定改变国际金融危机后出口一次能源经济模式,所以寻求与其他国家建立现代化伙伴关系,现代化是中国作为其主要合作伙伴,两国之间有很多新的内容可以在高技术合作。在大型飞机设计的情况下,两国的合作空间很大。自中俄xxxx会议常委会议以来,不断开采的科技创新,核能,能源,空间技术,环保等领域的合作新亮点等方面都发挥着各自的优势,继续以扩大合作的广度和深度。“冰上丝绸之路”合作为两国贸易进一步发展提供了桥梁。
2.3开辟“冰上丝绸之路”黄金通道对中俄贸易作用
“冰上丝绸之路”的建设,将助推欧亚经济体的进一步融合。对于中国而言,“冰上丝绸之路”的价值主要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第一,之于传统航线可以节省大大的经济成本。“冰上丝绸之路”由于将海运航程缩短,对于我国北方沿海地区来说,既可以节省时间,又可以节约成本。我们估摸从中国到俄罗斯的航程可缩短36%至55%的范围。在北美方向,中国沿海圣约翰港可以缩短3500英里到加拿大,雷克雅未克、冰岛、德国、汉堡和波罗的海港口1370纳米,到波士顿和纽约,超过2000海里。通常的海运成本取决于航程时间、租船费、保险费用等,北极航行需增加特殊标准船舶建造费用、破冰服务费等,但无需支付因海盗滋扰所需的保险费和航路堵塞的滞期费等。[8]根据预测,如果“冰上丝绸之路”完全开放,中国每年可以节省533亿到1274亿美元的运输费用,这将有助于打破海上航线的单一,使中国的国际航运多样化。
第二,为我国提供安全、稳定的能源通道。建立稳定多样的能源供应渠道,可以加速解决高度依赖能源需求的问题,加之中东局势不稳,南部航线存在较高的安全风险,对保障我国能源安全具有重要意义。北极地区可以为我国开辟新的海外能源基地,其洋底的大陆架蕴含着丰富的石油、天然气和甲烷水合物等资源,以及大量的矿物。根据X地质局发布的报告,北极未发现的石油和天然气资源占世界未发现的石油和天然气资源的22%,其中包含13%的瓦斯油和30%的世界尚未发现的,并且大多数水深低于500米的海域更容易进行海上钻探。它的天然气含量是原油的三倍多,主要集中在俄罗斯。此外,北极地区还拥有丰富的矿产资源以及森林和渔业资源。北冰洋沿岸国家纷纷将北极能源资源开发纳入国家重大战略规划,来缓解各国的油气缺乏问题。[9]“冰上丝绸之路”不仅可以用管道,还可以提供了一条安全的海上通道,保障海上的油气资源运输,也给北极资源开发利用提供重要保障。
第三,对我国沿海地区的经济发展布局产生直接影响。“冰上丝绸之路”的开通将对中国沿海地区的产业分工和布局产生较大影响。“一带一路”使我国南边、西南、西北地区的经济发生质的转变,相信“冰上丝绸之路”开辟后,我国东部地区可以和北方地区相呼应,形成合力,进一步刺激了中国大陆货物供应布局改革和更新规划,为内陆经济发展带来新的机遇。
“冰上丝绸之路”还将从其他方面来完善自身的不足,从多角度来改善能源问题。这条路线的优点是许多国家都看中,争先竞争的,我们作为一个想要发展的国家,也会进力去争取。俄总统普京曾表示:“我们将北方航道视为一条未来的国际化运输通道,能够提供优质服务,在安全和质量方面与传统海上航线相互竞争,使北方航道成为具有强大竞争力的航线”。[10]还有俄罗斯相关北极物流中心数据指出,从东北航道经过的船舶比例会成直线上升,通过中俄双方的精诚合作,把“冰上丝绸之路”作为重点项目。
同时在冬季,由于我国北方地区纬度较高,冬季漫长,许多船舶因此冬天要停航,这对于贸易来说是有较大影响的。而在俄罗斯有两个不冻港口,由于季风和暖流的作用,常年不冻,如果中国可以能够和两个港口搭上线,把货物运到那里,再用火车运回来,这对于我们而言,避免了冬季停航,一些贸易不得不中止的困境,也使俄罗斯这两个地方成为了贸易的中转地,这对双方来说有利而无害,所以,如果真的可以,中俄两国应该尽量排除万难促成合作。
3“冰上丝绸之路”黄金通道面临的问题
中国与俄罗斯合作开辟“冰上丝绸之路”不仅仅简单的是两国之间的事情,还关乎北极航道周边的一些国家地区,须直面俄罗斯周边地缘政治挑战,同时还需要考虑北极环境的问题,在此需要充分认识到“冰上丝绸之路”面临的问题。
3.1“冰上丝绸之路”须直面俄罗斯周边地缘政治挑战
资源丰富、前景光明的北极地区像一块肥肉吸引着众多北极周边国家纷纷想要分一杯羹、尝一口甜头,地缘政治竞争是缓解了,可并没有根除,只要北极地区资源一天还没有被划分区域,北极一天都不得安宁。俄罗斯作为周边国家,想要从虎视眈眈的北极拿到属于自己的地盘,过程实在不会太简单。如果俄罗斯的领土得到承认,北极将有一半地区归他管辖,然而,俄罗斯与周边国家的领土纠纷还有很多,X与加拿大也在实时监测着俄罗斯的一举一动。在波弗特海的边界,X与加拿大存在争议;在白令海峡的分界线,俄罗斯与X存在争议;在巴伦支海领域的分界线,俄罗斯与挪威存在争议;此外,丹麦与加拿大也在汉斯岛上存在严重分歧。这当中的争议还有很多很多,没有一个国家会在利益面前轻易让步,如果轻易让步,大概其它国家以后定不会把他放在眼里。[11]当前的矛盾,尽管还没有被激化、扩大化,但是那些虎视眈眈的国家都在背地里准备。毫无疑问,这将对中俄的“冰上丝绸之路”建设造成较大影响,进程将被放慢,对中俄两国之间的互相信任度、合作值也是一个考验,同时,对中国我们自身而言,又有以下几大挑战:
其一,中国今后对北极地区事务的参与度会受到一定制约。在芬兰XX的提议下成立的北极理事会是一个XX间国际组织,中国在此当中没有表决权,只能发表看法和提议,这两项权利对于中国想要在北极地区展开开发研究工作是没有重要作用的,因此,中国要想办法加大与成员国间的交流、合作,寻求他们的帮助,搞好关系来发挥应有的作用。
其二,“冰上丝绸之路”还可能面临美俄军事争夺及东北亚局势演变的挑战。目前以X为首的北约和俄罗斯仍在该地区加强各自的军事防御,朝鲜半岛日益紧张的趋势也对“冰上丝绸之路”构成了威胁,中俄想要合力打造该路线就必须就朝核问题形成预警机制。
其三,“冰上丝绸之路”还要接受加拿大的挑战。中国要想能够促成中俄这次合作,就要和加拿大搞好关系,因为加拿大也是一个大国,对北极的资源也是非常渴望的,我们要防止加拿大横插一脚,从中作梗,这样中俄就很被动了。
其四,中俄合作双方自身本就存在的问题。虽然俄罗斯是想拉中国一起开辟“冰上丝绸之路”,但是还是存在戒备心理的。俄罗斯深知中国在国际的地位,如果能够把中国拉进来,可以省去不必要的麻烦,但是这应该是要秉着一个尊重的态度,尊重中国这个伙伴关系,而不是一味的利用。只有互相信任,共同排除万难,才能互利共赢。
3.2“冰上丝绸之路”面临着传统贸易航线的现实挑战
由于中国能源缺乏、不足,需要从中欧进口,而在传统的中欧贸易中,中国绝大部分进出口商品运输要从马六甲海峡和苏伊士运河经过,这条传统而古老的航海路线沿途经常发生海啸、龙卷风等自然灾害,同时也有海盗的袭击,给运输队伍带来了不少的困扰。当前,中国的能源对外依存度非常高,急需寻求到能源供应国家和路线。所以当俄罗斯向中国抛出橄榄枝邀请中国一起开发北极,开辟“冰上丝绸之路”时,中国经过权衡考量当然会欣然接受。
但是这样的话,传统贸易航线沿线的国家必然会提出抗议,因为中国的贸易量非常大,从该航线经过,可以带动沿线国家的经济发展,但是如果“冰上丝绸之路”开辟成功了,中国原有一部分的船只将会从北极地区走,传统航线的沿线国家的收益就会受到波及。而且,在“冰上丝绸之路”开辟初期,由于经验不足,初期的费用肯定会比较高,船员能否适应这个北极寒冷的天气也是一个考验,船只的维修费、保险费也要增多,这是一个不可避免的费用,但后期随着经验的积累,问题应该可以得到解决,技术会越来越成熟的。
后期航线全面成熟的话,全球的贸易将会被颠覆,所有的游戏航行规则需要重新制定,但是世界就是这样的,有国家兴起就有国家衰落。中国正在逐渐强大起来,一定不会再像以往一样,任人宰割。
3.3“冰上丝绸之路”须面对脆弱的生态环境
在当下这个绿色资源稀缺的时代,人们对绿色、环保的产品都是争先购买的,更何况是还未被大规模开发纯净的北极地区呢?在强调循环经济的今天,北冰洋强大的吸收二氧化碳的净化能力,被众多国家视为宝藏,同时北冰洋对全球大气和海洋环流变化有着调控作用。但是,正因为没有被开发、踏足,北极的生态系统还处于原始状态,像个婴儿一样,非常敏感、脆弱,需要呵护。
所以,在开辟“冰上丝绸之路”过程中,要十分小心当地的生态环境,不能走先污染后治理的老路,这样会得不偿失。如果东北航道被完全打通,全球的格局也必将发生变化,世界局势将会被重新洗牌,新的政治局面、经济地位将会走上历史舞台,因此,“冰上丝绸之路”的建设会引起北极周边国家和组织的高度关注,xxxx副xxxx汪洋曾对北极事务发出倡议:“要加强北极生态环境保护,将保护北极生态置于优先位置。中方将积极参与北极环境治理,推动环境合作”。[12]
其实,这当中第一个要注意的问题就是航行船只的污染问题,船只的生活垃圾、燃料、废气排放等等都会对北极造成污染,第二航行过程中船只的安全问题,北极冰川很多,如果地形不熟,容易发生触礁问题,这不仅对船员的人身安全不利,船只沉没的污染后续打捞也将是个大问题。因此,这个过程中的度怎么把握,需要中俄两国进行商榷、探讨,制定规则,并严格执行。我们要秉着绿色发展理念,用实际行动践行,加大投资环保力度,共同打造“绿色丝绸之路”。
3.4国际机制不统一缺乏有效法律约束力
如果我们要开辟的“冰上丝绸之路”能够像南极一样有一个较为合理、服众的法律法规,只要我们在开发过程中按照其要求和规定执行,那么我们在过程中就可以避免一些不必要的麻烦。按照相应的法律法规,把现有的国家的、区域的、全球的机制进行整合,这样也便于其它国家以后在做出决策时有依据、凭证。如果不统一,各国各执一词,都按照各自的利益为主擅作主张,那么国际秩序将会十分混乱,会限制北极在治理过程中的效率。比较典型的例子就是,《斯瓦尔巴德条约》和《联合国海洋法公约》在一些定义上存在争议导致相关的国家在分界线上谁都不肯退让一步,问题得不到解决。[13]如果“冰上丝绸之路”在开辟中也遇到这种问题,那么中国无疑会被此牵制住,影响整条路线的进程,这对中俄来说是一个较为困扰的问题。
所以,现在北极的开发中发生问题的时候,没有一个规则来进行调节,没有规矩不成方圆,这就非常容易产生矛盾了。开发有很多,像一座新的高楼大厦等待建设一样,整体的框架在构建,内在的细枝末节还有很多要互相商量,相应的机制等待完善,国家要加大资金和科研的投入。缺乏相应法制机制保障,对于中俄两国需要面对地缘挑战更增加了难度,同时中国“一带一路”发展是秉着“共商、共建、共享”的精神,构建“冰上丝绸之路”也是希望能够将其与“一带一路”战略搭建起来,在全球形成一个更大的发展圈。“冰上丝绸之路”在未来所需要面对的挑战还很多,但是我们应当相信,中国既然打算开发这条航线一定是做好了充足的准备,再复杂的问题和阻碍,凭借中国人民的智慧、科学技术的提高,问题一定可以迎刃而解。
4促进“冰上丝绸之路”黄金通道发展的对策
“冰上丝绸之路”要想开辟成功,发挥起超乎想象的作用,就需要攻克一个又一个难题和挑战,因此,中国人民需要拿出自己五千年的文明智慧,提出解决实际问题的方案。
4.1有效整合俄远东开发与中国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
俄罗斯XX为了扩大其国际影响力,已经将远东开发任务上升到优先发展的地位,并且把中国这个在国际上具有重大影响力的发展中国家作为最理想的合作伙伴,况且在苏联解体前,中国与前苏联的关系也是一直交好的,两国具有历史情谊。早先,辽宁省从整体效益最大化出发规划的“辽海欧”综合运输路线,就是想缩短路程到达欧洲,不仅比传统航线缩短,运输成本也得到了大幅度的节约。目前,我国黑龙江省和吉林省与俄滨海边疆区正在建设的滨海路线也是一条前景良好的国际运输通道。当中最著名就是符拉迪沃斯托克终年不冻港口,“冰上丝绸之路”有多条路线可以从路上与该港口想连接,利用其终年不冻港的优势,发展远洋贸易。[14]我国东北地区应当积极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全面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完善基础设施建设将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战略借此契机落到实处,恢复东北地区原有的风采。同时还可以,把此路线与韩国、日本串联起来,利用日本和韩国在工业、生产上的经验、优势,与他们合作,形成新的经济优势链。
4.2综合谋划东北航道、西北航道和北极中央航道
没有永远的朋友,也没有永远的敌人,只有永恒的利益。俄罗斯深知当下的中国是一个潜力巨大、资金充足、国民生活较富裕的国家,越来越的中国人都走出国门,进行国外投资,这使得外国人都对中国的经济状况刮目相看。不过,想要合作顺利,前提是目标一致,利益一致,只有中俄双方的这些前提能够一致才能合作顺利。俄罗斯科学家罗蒙诺索夫认为“北冰洋会使俄罗斯获得前所未有的利益,获得属于俄罗斯的荣光。”因此,中国还得多下功夫与相关国家解决西北航道、北极中央航道中的摩擦、争议。只有排除万难,合作才能成功。连接东北亚经济圈至西欧经济圈最短的航道是从北极中央航道,目前的困境是冰川的阻拦,航道无法贯通,但随着时间的推移,这条航道一定会贯通发挥应有的效益。
4.3加强开发力度,构建蓝色经济带
“冰上丝绸之路”利用其纽带的作用,串联起了多个经济区,激发了潜在的地区,希望借此能够扩大影响力,形成一个经济带,这无论是对中国来说还是其它沿线国家而言,都是一块巨大的宝藏。当下全球最关心的就是资源问题,海洋下所蕴藏的丰富资源像一个未解的迷一样,吸引着各国争先探究。从九十年代开始,我国的蓝色经济就保持稳定的年增长幅度,这给我国经济增长提供了一定支持,同时蓝色经济的增长,代表着国家发展理念和观念的进步。从2012年开始,我国对北极科研考察投资力度不断加大,对北极开发代表了我国对能源、循环经济的重视,可培育出新的经济增长点,促进贸易增长。
蓝色经济带一旦构建起来,所带来的经济效益,对于全球国家来说都是十分诱人的。首先可以提高各国的就业率,刺激沿线国家人员的就业,这样一些失业人员就有了经济来源,这是国家十分乐意看到的,不仅本国的经济可以增长,国家也能较稳定,国民有了工作就会稳定下来。蓝色经济相对于传统行业是环保的,是稀缺的,需要开发国家注意环保,在保护的前提下进行开发。
4.4打通内河航道,实现西北地区北冰洋出海
额尔齐斯河是我国唯一一条流入北冰洋的河流,起源于我国新疆,流经哈萨克斯坦和俄罗斯。水流常年流量稳定,终年不断,给两岸灌溉提供了水源,20世纪初,额尔齐斯河到前苏联通航了,对前苏联的经济也带来了效益。但是由于一些政治上的原因,中国和前苏联后期关系出现了问题,被迫中止通航。后期世界格局又发生了变化,苏联解体,中国和俄罗斯关系又得到了缓和,此次想要开通的“冰上丝绸之路”,中国可以打通内河航道,把中国内河与北冰洋贯通,还有一个好处就是,出海口那里是亚马尔天然气项目的半岛,该项目是为中国提供天然气能源的重要项目。[15]当下,“一带一路”合作正在与中哈合作进行搭桥,这与“欧亚经济联盟”的战略如果能够相贯通,其背后的效益将超乎想象。前景广阔的中国、哈萨克斯坦、俄罗斯经济带,能够解决很多现有我们面对难题,把“冰上丝绸之路”和“一带一路”战略搭建起来,符合我国现在的发展目标,能够相应xxxx报告里提出的号召。
5“冰上丝绸之路”黄金通道未来发展前景
“冰上丝绸之路”黄金通道成功开辟后,必将给中俄双方甚至周边国家带来巨大的经济效益和文化效益,但其未来的发展方向还可以很多元,比如,通过“冰上丝绸之路”把西北航道与东北航道连接起来,形成一个更大的航线,这条航线把大西洋和太平洋完美的对接起来,其沿线国家的航行路程将会又缩短出一个新的里程碑。这样对中国而言,同大西洋周边的国家可以更加密切的联系,秘鲁、比利时等国家的商品可以更快的出口到中国,既使中国人民的生活与国际接轨,又扩大了贸易国的出口额。西北航道相对于传统的航线从巴拿马运河航行过来的路程可以缩短近原路程的20%左右,这对于贸易公司而言,也是他们非常乐意看到的,航行时间缩短,所需要支付的费用也会缩短,同时以往保质期短的商品也可以出口了。
北极的冰川在全球气候变暖的影响下开始消融,这给人们探访北极解破解了困境。中国“雪龙号”也于去年首次试航成功西北航道,试航期间,考察队进行了一系列的科研考察。掌握了很多以前所没有的数据,采集到了很多样本,这些珍贵的样本将给中国揭开北极神秘的面纱提供了渠道。一旦经过考察分析,我国可以根据需要对北极进行适度的保护性开发,服务于人民群众。[16]
中国正处在实现伟大中国梦的道路上,处于改革的攻坚期,加入北极航路的开发,将会对中国与欧亚大陆另一端的联系产生难以估量的影响,大大提升中国对外贸易的能力,把中国一直主张的贸易全球化推上新的层次,这将极大的改善现状,促进中国国力提升,让我们共同期待!
结束语
“冰上丝绸之路”开辟成功,未来的经济效益和政治效益将十分可观。首先中国每年可节省五百多亿美元甚至千亿美元的海运成本,其次与俄罗斯之间的贸易将促进中俄发展。但是发展过程中所遇到的问题是需要双方直面解决的,如俄罗斯的地缘政治挑战、传统贸易航线的现实挑战、生态脆弱的严重制约、国际机制不统一缺乏有效法律约束等等。但是,我们应该看到中国对科研的重视、对科研人才的培养,我们应当相信伴随着东北航道基础设施的完善、经验的积累、俄罗斯在软硬件方面的改进,中国与俄罗斯能够将“冰上丝绸之路”打造成为一条覆盖欧亚大陆的立体贸易路线,与“一代一路”相连接,扩大国际影响力。因此,继续推动中国和俄罗斯之间的贸易合作,扩大合作范围,解决一些棘手的问题,为中国与俄罗斯两国之间的贸易发展提供一个健康、有序、稳定的环境保障,为提高中国在北极事务中的地位以及发挥中国在全球治理中的作用提供保障,为俄罗斯的北极地区的项目融资、科技发展、北极地区社会经济增长、俄罗斯全国的经济增长以及俄罗斯地缘地位提高提供保障。
21世纪“冰上丝绸之路”的共建、共享、共商是重造全球地缘关系以及走向经济全球化的关键一步。在此过程中,中国自身也在积极提供中国智慧和中国方案,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综合谋划西北航道、北极中央航道、打通内河航道、加大北极地区开发、加大科研力度,同时中国还可以大力发展海洋技术和海洋经济,确保经济可持续发展,积极参与治理,塑造合作、开放的地区秩序。“冰上丝绸之路”未来在投入建设后的真正影响和所需要解决的问题,值得我们每一个中国人拭目以待。
致谢
在论文的写作过程中,从一开始对整篇文章的构思不清楚、不清晰到渐渐明朗、渐入佳境,这中间离不开指导老师吴凡讲师的帮助,“冰上丝绸之路”这一概念提出来的时间并不长,很新颖,写起来还是有点吃力,吴凡讲师点拨了我、启发了我,在后期的改进中,吴凡讲师也给予了我很大的帮助,在这里很感谢指导老师对我的帮助,从百忙中抽出时间来帮助我、指导我,很感谢老师在四年的时间里对我的教诲,我受益匪浅。
同时很感谢学院的老师们,在专业课的教学上,给予了我们很多,让我们从对学院完全不懂到渐渐掌握、熟知,四年的时光转眼就过去了,但这四年老师们的教导始终印刻在我的脑海。在武工院的这四年是我人生中的重要四年,对我的整个人生观念的形成有着深刻的影响,我不仅在学识上增长,对于自身的成长和了解又有了新的认知。在武工院的这四年,我过的很充实,一步一个脚印,走的很踏实。感谢学校,感谢学院,感谢曾经帮助过我的老师们,谢谢你们!我定在日后的学习工作中,始终牢记老师们对我的教导,不忘初心地前进!
参考文献
[1]阮建平.国际政治经济视角下的“冰上丝绸之路”倡议.海洋开发与管理.2017(12):42-45.
[2]周方银.“一带一路”面临的风险挑战及其应对.国际观察.2015(07):36-45.
[3]何茂春.张冀兵.张雅芃.田斌.“一带一路”战略面临的障碍与对策.新疆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5(05):36-39.
[4]彭克慧.“一带一路”的战略优势和现实困境及对策研究.湖北社会科学.2015(11):1-5.
[5]张立岩.国际贸易理论与事务.北京邮电出版社.2012(05):55-61.
[6]James Doherty.Robert Pffaltz Jr.Graf.争论中的国际关系理论.世界知识出版社.2013(06):544-565.
[7]吉林大学.贯彻xxxx精神.打造“冰上丝绸治之路”.东北亚论坛.2018(01):38-42.
[8]柳思思.身份、体系与目标:俄罗斯国际关系理论争鸣.国际论坛.2014(06):65-75.
[9]刘思平.“冰上丝路”与“钢铁丝路”奏响“一带一路”交响新乐章.中国远洋海运.2017(11):40-42.
[10]王传兴.中国的北极事务参与与北极战略制定.人民论坛·学术前沿.2017(11):36-42.
[11]钟敏.基于一带一路的中俄贸易互补性及产业内贸易研究.物流科技.2017(05):127-129.
[12]伊布.中俄双边经贸合作发展研究.河北大学.2017(05):31-38.
[13]苏朋.俄罗斯当代北极政策的实质与中国的对策.江淮论坛.2017(05):82-88.
[14]朱显平、张毅夫.探索打造军民融合特色智库新路,开展“冰上丝绸之路”中俄合作研究.东北亚论坛.2018(02):3-7.
[15]齐娜.中俄贸易发展研究.延边大学.2017(05):12-16.
[16]Antje Weiner.Thomas Diaz.欧洲一体化理论.世界知识出版社.2008(05):64-67.
下载提示:
1、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文章版权申述”(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18735597641(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2、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投稿,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
原创文章,作者:写文章小能手,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447766.cn/chachong/1648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