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历史上,韩国(朝鲜半岛)与中国在文化交汇下,中国汉文化与汉字词传入,并为大韩民族所用。在统治者世宗大王创制出韩国本国文字使用至今,中国所传入的汉字词至今仍在被广泛的使用,并且在整个韩语体系中扮演者不可或缺的角色地位。随着历史与文化的演变,传入韩国的汉字文化与原有的字义、词义、形态等都发生了变化,从而造成与中国现代汉字文化存在着字义、词义、形态上的差异。而这种差异性当中又可分为同形同义词语、同形异义词语、异形同义词语三种表现形式。但是,这三种存在的表现形式当中与中国汉字文化依然还存在某方面的联系,其中相同之处分别是两者的造词能力丰富和双方汉字词的同音异义词多;而不同之处则表现在音节、声调以及简繁字体当中。本文以“论韩语中的汉字词”为题,围绕汉字词为中心,借用学者文献进行韩语汉字词与中国现代汉语的比较研究,分析两者的关联,探究历史交流下的文化交融,从而提高对韩国语汉字词的了解,以便在今后的学习上把握正确的文化方向,提高对韩国语汉字词的学习能力。
关键词:韩语创新 汉字词 文化 内涵
据中国史料记载,中国与韩国(朝鲜半岛)进行文化交流可追溯至周秦时期。在韩国语的汉字词词汇上至今沿用的汉字词仍占70%左右,可见中国汉字词对韩国民族的文化影响源远流长,但是,随着历史与人文的更替,从历史传入韩国的汉字词原有的字义、词义、含义等都发生了大方面的变化,从而与中国现代所用的汉字词的字义、词义、含义等有所不同之处了,可分为同形同义词语、同形异义词语、异形同义词语三种表现形态。即使已经过演变历程了,但今天的韩国语中汉字词与中国现代汉字词中的表达形态、含义仍然存在相似之处,也有着不同之处,包括语素、语音 以及语义等方面的区别。
一、引言
韩国位于朝鲜半岛,历史上朝鲜半岛作为中国的藩属国,无论是从政治、经济文化等都密切联系。在公元前3世纪,因为中国文化的传入,韩国本身接收了中国文化的熏陶和影响,并且在文化的交流上有着众多共同点和相互学习的地方。在中国汉文化传入后书写工具逐步为汉字,汉字对韩国语言文化的作用甚大。可是韩国人在使用汉字为书写工具的过程中,由于汉语和汉语分属于两个语言体系,对于韩国民众来说,学习汉语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在当时,只有高官达贵才可以学汉语,普通民众基本上不可触及学习汉语,在世宗大王时期,统治者为了能让更多的百姓更方便的学习文字,便集合多位学子一起研究创造出属于韩国语音体系的文字——训民正音。但其实,在训民正音出现的一段时间之中,韩国人仍然把汉字作为他们的官方文字,训民正音则为他们的谚文,由此可见汉字对他们的影响是重大而深远的,汉字在不断融入韩国的语言文化中得到了不断的发展,成为朝鲜语词汇中的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
在今日而言,在韩国语词汇上的汉字词依然占着词汇总量的70%左右。放在历史文化的交汇背景下,所占的比例只会更大,正是因为历史的文化交融,汉字词原有的音韵、词性以及汉语本身所固有的意义在逐渐与韩语系统融合之后,与原有汉字词的语音与词义已有所不同,且最后与韩语本身所创造的固有词的地位相互平等的词,一般情况下可以按照汉语的发音直接翻译。本文将通过韩语汉字词和汉字词的对比分析,研究他们之间的内在发展联系,重点对韩语汉字在中的同行同义、同形异义、同义异形三大方面进行归纳分析,此次的研究有利于我们对韩语词汇和汉语词汇的探讨与文化发展,进一步提高学者的学习水平,促进韩语汉字词文化的发展。
二、韩语汉字词的来源
就汉字文化是在何时传入韩国(朝鲜半岛——以下均称韩国)这个探究方向,在学术界至今也没有统一的定义,依然存在着不小的争议。但据中国文献史XX载,在商朝末期至汉朝,中国与韩国就建立正常的外交关系。公元前 108 年,汉武帝派兵征战朝鲜半岛,将朝鲜半岛收为藩属国,在今日的大同江流域建立了汉四郡——乐浪、临屯、玄菟、真蕃。在中央统治者移民政策下,大批的汉王朝居民迁入韩国,汉民族的迁徙,汉字也随之传入[1]。
在汉字刚传入韩国的初期,并不占主流地位,是作为一种“借用”的外来文字来使用的。但在长期的使用情况下,逐渐在韩国民族语言当中普及,并成为了韩民族的书写工具,其中汉字词初步得到发展是在高丽时期。而随着高丽时期(公元 958年)决定引入中国的科举制度并在韩国开始实行,科举制度的引入使韩国的百姓们也拥有提高身份和地位的机会,于是汉字不再单单是国家官方使用的文字,学习汉字文化也是改变普通百姓生活的方式。而在此时,加上中国佛教传入,更是加速汉字在韩国民族当中的普及。
到了世宗大王时期,官员认为中韩两国是不同民族,有着不一同的文化、语言特性,用汉字文化来表达韩国民族的语言表现,显得没有民族特性。而且,汉字对韩国普通百姓来说,存在着难学、难写、难记等,使得百姓无法有效掌握运用到生活当中。在这样的官方政策下,《训民正音》一书有官方颁布推广使用,汉字词的扮演的角色受到动摇。但在历史的角度来看,到世宗大王时期,汉字在韩国民众中传播已一千五百多年,在历史的变迁下仍然使用着汉文字,汉字及其文化早已渗入到韩国民族文化了,成为交际中不可或缺的书写工具。《训民正音》这种韩国民族文化下,并没有得到大规模的使用,进程缓慢,这情况的转折来到十九世纪末期,韩国文字才逐渐的成为韩国本土通用文字。
“汉字词”的定义在《韩语汉字词语大辞典》中是这样记述的:“可用汉字词写的词汇”[2]。而这只是韩国人的理解意思而已。我们在韩国语相关的汉字词教育书籍中所指的“汉字词”是从汉语词汇中引入或运用汉字自造,并且已经融入到本民族词汇系统中的汉字标记词语[3]。在教育书籍中的这种标识已经不再是过去的以中国汉字词引入为主的标识了,也采用了韩语本土制造的汉字词和词汇发音来标识,而在韩国语的汉字词的语法结构中,所体现的词汇特性是不是都来自汉字词呢?答案当然是否定这个说法的,可以说来自中国的汉字词是大部分,而剩下的则是韩国本土自造词和来自日本的汉字词。《韩国汉字词语大辞典》中记载的本土自造词、来自中国汉字词、来自日本汉字词词的统计结果比例分别是:24.4% ,69.32% ,6.28%。
(一)汉源汉字词
汉源汉字词在韩语词汇表上占比最大,正所谓汉源,就是从汉语词汇当中直接借用再根据民众生活应用词义进行改动而形成的词汇。而它的来源也是有着不同之处的,可分为三类:一是源自中国古代汉语书籍的汉字词,例如《论语》、《孝经》、《左传》等中国经典名著作品正是因为如此,我们可以在现代的韩语中看到至今还在使用的部分汉字词与现代汉字词的词义不符合了,但是还是能够在中国古代书籍种找到相似之处。比如,본말(本末)、천자(天子)。二是来自中国白话文中的部分词汇加以使用,这种情况主要出现在韩国开化阶段;比如,지구(地球)、의학(医学)等等。三是借用中国佛教用语在韩国民众中的传播使用词语。比如,자비(慈悲)、공부(工夫)等等。
虽然韩语汉字词是在源自中国的汉语的基础上创造的,但是韩国民众在借用和使用汉字词的这一过程中也采用适合民众使用、不同的方式应用,而这种方式也形成了汉源汉字词特有的特点[4]。
1.使用汉源汉字词时改变词汇语音的结构,从而使汉语汉字词与韩语中的汉字语音失去联系,而对汉字词认识不够的韩国人也就以这为由,认为这些词汇是韩语的已有的词汇,不存在借用的现象。比如,베(布)、붓(笔)等等。
2.采用汉语读音规则的汉字词。汉字词的传入方式其实是以民众交流为主,通过书面形式传入占少数部分,在这种方式的影响下,汉字词的发音更多是直接采用汉字发音,并没有按韩语发音,这也是方便了两国民众的交流。比如,배추(白菜)、대패(推刨)等等。
3.按韩语汉字的读音借词。韩国民族族在借用汉语词汇的过程中,为了填补汉字在固有词汇中所没有的概念和方式,采用了韩语汉字的读音。比如,학교(学校)、약국(药局)等等。
韩国语 | 汉语 | 音源汉字 | 发音 |
편지 | 信 | 便纸 | pyeonji |
휴지 | 纸巾 | 手纸 | hyuji |
선물 | 礼物 | 献物 | seonmul |
식탁 | 餐桌 | 食榻 | siktak |
수표 | 支票 | 手票 | supyo |
명함 | 名片 | 名衔 | myeongham |
변호사 | 律师 | 辩护师 | byeonhosa |
휴지 | 取缔 | 休止 | hyuji |
공부 | 学习 | 工夫 | gongbu |
至今,在韩语词汇表上,有些词汇还是汉字的形态,加以推测便知道是表达什么意识,这是因为,有部分的词汇,在传入韩国后,韩国民众是一直在使用,而在中国因为历史原因造成的文化问题,部分的词汇发生了变化或被其它新词汇代替。如韩国语中的(先辈)、空宁(烧酒)、早(雨伞)等。
(二)日源汉字词
在韩国位于朝鲜半岛,战略位置极其重要,从 19 世纪50年代开始就不断受到来自近邻日本的侵略滋扰,20 世纪刚开始,朝鲜半岛便沦陷在在日本的殖民统治之下,无论是在政治、经济还是文化上都被日本侵略者所渗透其中,特别是在文化方面,日源汉字词便是在这种强制渗透下开始传入韩国民众当中,由此也形成了日源汉字词的特点。
专业术语强。由于中韩两国文化交流源远流长,汉文字在韩国民众中使用已经接近2000年,在韩语中扮演着极其重要的角色地位,而韩语词汇大部分也是来自汉文化,在这种角色地位下,日源汉字词就只能用来填补生活当中专门事物和专门术语的空白词汇了,尽管受此影响,日源汉字词仍然在近现代的韩语中得到了较快的应用。诸如영화(电影)、사진(照片)这样的词都是从日语的汉字词借用的。应用范围广。因中国对朝鲜半岛的管控失策,从20 世纪开始之后,日本侵略者便逐渐控制了整个朝鲜半岛,在《日韩合并条约》之后,日本也是在朝鲜半岛进行大规模的奴化教育,使其文化上侵略,这时大量的日式汉字词则是源源不断地应用到韩国语当中。而在世界二战结束后,韩国与日本的外交关系正常化后,两国作为X的盟国,也都是资本主义国家,两国的政治交往比往常更加紧密。而官方为了进行各种交流,韩日两国的语言接触也就更加频繁了。而此时的中国与韩国外交关系仍未正常化。这也使得这一时期的韩国语更倾向于接受日源汉字词,应用到生活各方面,方便与日本的交流。朴英燮在其著作《国语汉字词汇论》中指出,“目前,现代韩国语中通用的汉字词语90%以上是来自日语[5]”。如:
日语 | 汉语 | 源汉字 | 韩语 | 发音 |
合气道 | 合气道 | 合气道 | 합기도 | hamgido |
组み立て | 组装 | 组立 | 조립 | chorip |
大卖出し | 大甩买 | 大卖出 | 대매출 | daemaechul |
建物 | 建筑 | 建物 | 건물 | geonmul |
株式 | 股份 | 株氏 | 주식 | jusik |
手续き | 办理 | 手续 | 수속 | susok |
(三)韩语自造汉字词
在韩国语的词汇表中,不单单是由汉源汉字词和日源汉字词组成的,还有部分是由韩国人自创的汉字词,借助了汉字而进行标记得,采用韩语发音,这些词汇是朝鲜民族通过与中国汉文字文化的理解,再运用自行创造的词汇。
一方面,韩国人采用汉字读音法,发音采用韩国的汉字发音规则的汉字词。采用这种方法的首要条件便是需要字义和词义在两种语言中存在相同之处。韩国语中的汉字词和汉语属于同形同义词语,采用了汉字读音法的方式借入;另一方面韩国人在生活中有着自己民族文化,按照本土的构词方式把汉语词语表示的词义借用过来,也就是意译法。不能用汉字读音法处理的词都要用意译法来处理。因为字义和词义在汉语和韩国语这两种语言中存在着不同意义,或者说是在汉字词和韩国汉字中没有现代汉语词语所要表达的概念,按照汉字的读音法表达不出现代汉语词汇的意思,因此在这种情况下,要采用意译法引入词汇[6]。
中国与朝鲜半岛的数千年历史文化交融,大韩民族对中国的汉字词文化和本土所用的汉字早已融入生活中,占据着生活应用的重要地位,并不抵触汉字的使用,而是有意识的使用过程中利用汉字的概念进行本土文化融合再创造新词汇,方便与我国进行各方面的交流。朝鲜民族在这期间创造大量的自造词,尤其是在韩日民族矛盾较为尖锐的时期,这些新词汇雨后春笋,层出不穷。如:
自造汉字词 | 源汉字词 | 韩国语 |
未安 | 抱歉 | 포겸 |
感气 | 感冒 | 감모 |
洋弓 | 弓箭 | 궁전 |
食口 | 家口 | 가구 |
弄谈 | 玩笑话 | 완소화 |
木手 | 木匠 | 목장 |
肉谈 | 下流话 | 하류화 |
爱人 | 恋人 | 련인 |
书籍馆 | 图书馆 | 도서관 |
三、韩语中的汉字词结构分类
韩国语中的汉字词按照音节来分的话可分为单音节汉字词和多音节合成词,按语素来分的话有分为合成词,单纯词以及派生词[4]。
(一)根据构成音节的数量分类
1、单音节汉字词
徐在学《韩国语汉字词解读》一书中记载,单音节汉字词指的是在韩语中能够起到独立作用的单音节单纯词[7]。
1.1同音同义词
同音同义词指的是它在读音上是相同的,而它所要表达的意思也是相同的,这类词汇我们一般称为同音同义词。如:
서(西) 남(南) 북(北) 금(金)
군(郡) 벌(罚) 독(毒) 삼(参)
운(运) 수(数) 찬(餐) 궁(宫)
은(银) 철(铁) 탕(汤) 명(命)
1.2同音异义词
因为汉字词传播者对词汇理解不够深层含义,进而的传播活动,致使将不正确的含义传播,便造成了同样的汉字词,它所要表达的意思却是不同的,读音是一样的,这类词汇我们一般称为同音异义词。
가:
/家/(집 가) /加/(더할 가) /价/(값 가)/架/(시렁가)
호:
/户/(집 호) /好/(종을 호) /乎/(어조사 호) /虎/(범 호)
/浩/(넓을 호) /号/(이름 호) /湖/(호수호) /互/(서로 호)
“가”在韩文词汇表中要对应汉字有“家”、“加”、“价”、“架”等字。以“家”为例,家”(집가)的韩语意思为“집”对应的韩语汉字为“가”。
[注:“()”是韩语对应的释义,“//”是韩国语词汇表的汉字词。]
1.3同体异义词
同体异义词指的是它在字体的形态上是相同的,而它所要表达的意思却是不相同的,这类词汇我们一般称为同体异义词。如:“자동자/自动车/”为例,“자동자”在词汇表上对应汉字词是“自动车”的含义,但是它在汉语中的含义是作为“火车”来解释。
2、多音节合成词
多音节合成词指由两个或两个以上单音节汉语单词组成的词。这两个单音节词的意义是相互联系的,通常用在复合词的周围
2.1双音节词
双音节词一般有:국가(国家)、민족(民族)、고민(苦闷)、인품(人品)、중국(中国)、학교(学校)、살인(杀人)、여행(旅行)、학생(学生)、의자(椅子)、남자(男人)、여자(女人)、인상(印象)等,这些词中,有主谓结构、联合结构、补充说明结构以及动宾结构,说明韩国语中的汉字词的合成不是单一结构的,是复合成结构的合成词。
汉字词部分词汇是以组合方式存在的,而在韩语中也有这种词汇方式。例如:
소개/绍介/ (介绍) 경감/轻减/ (减轻) 암흑/暗黑/ (黑暗)
운반/运搬/ (搬运) 구급/救急/ (急救)
2.2三音节词和四音节词
两者都是在双音节词的基础上发展的,两者也有不同,就如三音节词一般在双音节词的前面或者后面加多一个字构成的,例如:한국어(韩国语)、대통령(大统领)、전염병(传染病)等;而四音节词又分为由两个双音节词组合而成或在前后各加一个汉字构成的两种情况,如:상풍패속(伤风败俗)便是由两个双音节词组成的四音节合成词,而부도덕성(不道德性)便是由“不+道德+性”在도덕(道德)前后各加一个汉字词组成的。
对韩国的《民众使用国语词典》(2003 年,改正版)[8]与《汉文教育用基础汉字1800字》(2000年。修订版)[9]进行了归类并统计,其统计的具体数据显示:官方文字、生活科普、交流口语、文学著作四类不同文字中,单音词4726个,占总词数42148个的13% ,复音词26517个,占总词数的79% 。 在统计资料中,单音词占总数的63.5% ,复音词占总数的36.5% 。单音节词在韩国语汉字词中具有十分重要的地位,要想学好韩语,首先要很好地掌握单音节词。这是由于单音节词的节律短促,适于表达突然猛烈的动作而被频繁引用。
(二)根据构成语素的数量分类
1.单纯词
单纯词的汉字词主要由单音节单纯词组成,仅一部分由几个双音节或多音节简单词组成。如:산(山)、 다섯(五)、 이빨(牙齿)。单音节单纯词在韩国语词汇中是没对应固有词的,它的使用范围相对来说是具有独立性的;而双音节单纯词在韩国语词汇表中有对应的固有词,它的使用前提是在对应的固有词下应用,具有着依赖性。如:双音节单纯词, 오이(黄瓜)、 누나(姐姐),한글(韩文) 아우(弟弟);多音节单纯词:아버지(爸爸)、 텔레비전(电视)。
2.派生词
韩语中的派生词是指韩语中的汉字词,是在汉语的基础上而发展起来的,这是主要是汉字词缀设定的标准、范围还是不够清晰。汉字语素位所存在的位置不同,说法自然也就不同了,词根之前的为前缀,词根之后的为后缀,就是在汉字词的前面或者后面加一个单音节的字使得原本的单词增加一个新的意义或者替换一个全新的意义。如제-일(第-一)、다-방면(多-方面)、총-인구(总-人口)、친-형제(亲-兄弟),这些都是在汉字词前加一个单音节的派生词;而교향-곡(交响-曲)、매표-구(买票-口)、소년-단(少年-团)、역사-학(历史-学)、과학-적(科学-的)等是在汉字词后能加了单音节词的派生词。
3.合成词
韩国语汉字词语素在原则上以单音节为主,因此双音节所构成的词汇大多数是由单音节组成的合成词。合成词可划分为以下几种类别[10]。
并列型:为两个构成成分对等关系相结合的并列型合成词。例如:“上下(상하)”为意义相反的名词,“正直(정직)”为相近的形容词词根组合而成。
偏正型:为词汇修饰与被修饰而组成的。例如:“出口(출구)”以动词和名词修饰组成,“大門(대문)”以形容词和名词修饰和被修饰的关系组合。
陈述型:为陈述谓语修饰构成成分,另一个作为陈述对象的主语或者宾语的合成词。例如:“人造(인조)”和“夜深(야심)”分别为名词和动词、名词和形容词相结合的主谓结构。
重叠型:为相同的构成成分重复而成的重叠型合成词。例如:“各各( 각개)”和“明明白白(명명백백)”可作为独立单词使用,而“雙雙(쌍쌍)”和“代代(대대)”重叠需要加“-어-일”后缀才具备独立性。
在李得春《中韩语言文字关系史研究》当中[11],通过汇总与分析发现,在韩国常用的汉字词语素当中,合成词约占 57.12%,这是因为韩国语汉字词语素原则上为单音节,实则双音节构成的汉字词大部分属于汉字词语素先结合而构成的合成词,使用的频率较高。据《韩语词汇使用频率调查》报告的数据统计,在调查中使用的57187个词汇中,有38675个是复合词,占总词汇的70%和大多数频率单词。
四、韩语中的汉字词的语言变化
(一)汉字在韩语汉字词中的语音发展变化
韩国语中汉字的字、音对应类型是以一字一音为主,再加小部分一字多音的形式,而出现这种现象的原因:
1.借用中国古汉语词汇采用直译法。主要有两点:在借用中国古汉语词汇中,将古汉语的一字多音多义的语素也直接借用形成的“一字多音”;中国古汉语词义通常具有通假字的释义,这也一定程度上造成“一字多音”现象。
2.受韩语本土文化影响形成的。一方面是受到韩国语词汇上固有词语音特点影响,形成“一字多音”现象,因为部分自造词汇在词义方面的定义不同,造成汉字音辅音发生了变化,而这种变化是受到韩国语词汇上固有词语音特点影响形成的;另一方面,它受到语音的变化影响而形成“一字多音”。音节的辅音会影响某些汉字的声音,并形成一个以后续音节的辅音的相同部分结尾的停止符。
(二)汉字在韩语汉字词中的语素义发展变化
汉字传入韩国民族后得到民众的使用,有些语素保留了汉语的原始古代含义,而另一些语素则在生活中发展了新的含义。 根据韩国教育部的1800个基本汉字清单,现代朝鲜语中汉字的大部分语素含义与原始语素含义相同,而少数语素含义可划分为:(1)使用中保留原始的语素含义。 (2)受到日源汉字词的影响赋予新的语素含义。(3)民众依生活应用自身创造的新义汉字语素。韩国因人文地位等因素的影响,在历史上深受着汉语、汉文化的影响,一些汉字语素的传入,但是又因为长期脱离汉语语义范围,部分词汇在语义中被淘汰,韩语学者也没有进行更新,部分语素义在韩语中就成为常用义项,如“假”语素的“临时”义等[12]。
自近代以来,由于历史和政治的影响,韩日之间的交往更加深入,日本的影响也相对深入。 因此,一些在日语中使用的汉字也被引入到韩语中。 韩国人接受这些日本汉语语素,并在应用中形成不同的构词方式。 一些汉语语素在韩语中形成了新的意义。 这些新含义的根源在于日语。 例如,韩国语的“纸”有“ 报纸”的意思,起源于日语。 在中国、韩国和日本的历史上,都有共同的汉字。 由于不同民族的特点,在汉字的认识和应用上存在着不同方式。 长期以来,韩国民族以汉字为主要书写工具,利用汉语语素创造本民族语言,导致了一些汉语语素意义的分离和独立发展,如用于表示颜色深度的“津”语素。
五、韩语汉字词与对应汉语词的比较
(一)语音的比较
不管是韩语还是汉语,在语音方面都分为元音和辅音,在韩国语中总共有21个元音,分别是单元音“ㅏ(a)、ㅓ(eo)、ㅗ (o )、ㅜ (u )、ㅡ (eu)、ㅐ(ae)、ㅣ(i )、ㅔ(e)、ㅟ(wi)、ㅛ (yo)”10个和复元音“ㅑ(ya)、ㅕ(yeo)、ㅠ(yu)、ㅒ(yae)、ㅖ(yie)、ㅚ(oe<we>)、ㅘ(wa)、ㅝ(wo)、 ㅙ(wae)、ㅞ(wye)、ㅢ(ui/ei)”而韵母中总共有24个韵母,分别是单韵母a、o、e、i、u、ü ,复韵母ai、ei、ui、ao、ou、iu、ie、üe ,鼻韵an、en、in、un、ang、eng、ing、ong以及特殊韵母er。
1、元音的比较
韩语的单元音“ㅏ、ㅗ、ㅓ、ㅔ、ㅣ、ㅜ、ㅟ”与汉语中的单韵母“a、o、e、e、i、u、ü”发音相似,却也有不同之处,“ㅏ-a”,“ㅓ-e”,“ㅣ-i”这三者都是不圆唇元音,但是它们的口型不同;而“ㅜ-u”和“ㅟ-ü”两者发音基本相同,都属于高、圆唇元音,前者韩语发音比汉语发音要略靠后,而后者韩语发音唇形有“ㅜ”向“ㅣ”的变化,而汉语发音时唇形不变。韩语和汉语的复元音的发音基本相同,区别是从发音的清晰度、声音的强弱以及长短进行区分。
2、辅音的比较
韩语中的辅音主要包括松音“ㄱ(g),ㄷ(d),ㅂ(b),ㅅ(s),ㅈ(z)”5个,紧音“ㄲ(gg),ㄸ(dd),ㅃ(bb),ㅆ(ss),ㅉ(zz)”5个,送气音“ㅋ(kk),ㅌ(tt),ㅍ(pp),ㅎ(hh),ㅊ(cc)”5个以及辅音“ㅇ,ㄴ(n),ㅁ(m),ㄹ(l)”4个,而汉语辅音主要有“b,p,m,f,d,t,n,l,g,k,h,j,q,x,zh,ch,sh,r,z,c,s”21个,其中塞音有“ㅂ/ㅍ-b/p”,“ㄷ/ㅌ-d/t”和“ㄱ/ㅋ-g/k”这三组的发音位置和方法相同,只是与元音之间的结合不一样;擦音有“ㅅ-x/s/sh ”和“ㅎ-h”,两者的发音方法也是基本一样,只是它们的发音部位不一样所以导致听起来的音质也不一样;塞擦音分别是“ㅈ-j/z/zh”和“ㅊ-q/c/ch”,“ㅈ”发音的时候和“z/zh”自然延长时的发音与“ㅡ”相似,而“j”则与“ㅣ”相似,韩语中“ㅈ”和“ㅊ”,汉语中“j/z/zh”和“q/c/ch”两者从发音和搭配上看基本也是相同的,只是前者和后者,一个为送气音,一个为不送气音;鼻音则有“ㄴ/ㅁ-n/m”和“ㅇ-ng”着两组中,两者的发音基本相同,“ㄴ/ㅁ-n/m”前后者皆为浊辅鼻音,而“ㅇ-ng”一般都是用于音节末,发鼻音的音[13]。
(二)词义的比较
韩语中汉字词与汉语的词义比较,既有词义相同的比较,也有词义不相同的比较,两者书写形式不一样,可也有很多词义是相同的;在汉字词传入韩国并不断发展之后,有的汉字词维持着原本的意义,也有的被韩国人赋予了新的音和义,所以也有部分汉字词虽然与汉语是相对应的词语,但是在词义方面并不对应。韩语汉字词与汉语的比较中也存在同一个意义的的词但是语素的构成不一样。根据它们词义的比较,可分为以下三种:
1、同形异义词
指在韩文的词汇中,词语的字体形态具有相同的特征,但是它所要表达的意思部分类似相同,或者说就是两个只是形态相同意思表达根本不同。因此,同形异义词也是分为两类,意义部分相同和意义完全不同。
一是意义部分相同。有些韩语汉字词与汉语词比较起来形状一样,可是意思不一样的词,因为韩语中的汉字词在不断的发展过程中形成了具有韩语特色的汉字词,有一些汉字词在发展中词义被扩大,也有一些汉字词词义被缩小,所以就导致了汉字词中有部分的形状相同但意义不同的汉字词。如:기차(汽车),在韩语中指的是火车或者列车,而在汉语中指的就是汽车;간격(间隔),在韩语中既指时间上的间隔,也指人与人之间产生的隔阂,在汉语中指的就是在类似的事物之间的空间或者时间的距离;고백 (告白)韩语中既指坦白和自白的意思,也指向喜欢的人表白,在汉语中告白指向自己心仪的人表达自己的心意。
二是意义完全不同。韩语中的汉字词还有一部分是属于形状相同但是表达的意思完全不一样的汉字词[14]。例如:과외(课外),在韩语中指的是课外辅导或者家教之类的意思,在汉语中指的是正课以外的时间;간(间),在韩语中有四个意思,一是指盐、酱、酱油等的总称,二是指味道的减淡,三是指肝脏的意思,四是指胆量,而汉语中的指的是在一定的空间和时间内,或者量词,房屋的最小单位和房子内隔成的部分等;공부(功夫)在韩语中指的是学习的意思,在汉语中是指武术的别称,又体现在个人武术的精修程度上;점심 (点心),在汉韩语里指中午或者午饭, 汉语中则是指糕点之类的食品[15]。
2、同义异形词
异形同义词是指词语之间的形态,字形、顺序、位置完全不同,但是表示的意义是一样的,这主要是因为与古代汉语有相关性或是与书面体有关联性。例如:언어(言语),在韩汉两语中都表示语言的意思;농담(弄谈)是指玩笑的意思;졸업(卒业)指毕业,一般指大学毕业;물건(物件),两者都是指东西的意思。这类汉字词很容易混淆,特别是韩国学习者在学习汉语的的时候一般会直接用音译的汉字词直接去翻译,所以在记忆这一类的汉字词是需要更加注意。
3、同形同义词
同形同义词是一个字体形态与所表达的意思相同的词。由于其特殊性,可以分为完全同义词和相对同义词[16]。
3.1同形完全同义词:指汉字词和韩国语词的意义、用法和词性是相同的。容易混淆的关键词如下:
汉语:访问 韩国语汉字词:訪問
汉语释义:带着目的去拜访某人,为了不同的目的获取信息。
例:我们将对市长进行一次访问。
韩文释义:前往找某人或某地。
例句:중국의 지도자가 지난달 미국을 방문하였다 .
(中国国家领导人上个月访问了X。)
3.2同形相对同义词:汉字词和韩国语词在词汇书写和词义上仍然是相同的,但在词性和用法上是不同的,存在一定的差异。如:
汉语:经济 韩国语:經濟
汉语词性:名词使用
例:我国的经济正在飞速发展。
形容词例句:与方案二相比,方案一非常不经济。
韩文词性:形容词使用
例:경제 발전을 중시 해야 한다 . (经济发展要值得去重视。)
六、结语
近年来,随着亚洲经济的不断发展,中韩两国之间的文化与经济交流日益密切,促进了两国人口流动性增大,韩国语与中文两国语言成为合作与学习沟通的桥梁。虽然韩国语中的汉字词是来源于中国的,但是也随着不断使用和发展,韩国人民不断的对汉字进行改革出新,取其精华弃其糟粕并且自己创造出了新的单词,而汉语本身也在不断的改进和简化,一些不利于沟通合作与学习的词汇也被时代淘汰,两国的语言文化都在不断进步,韩国语中的汉字词与汉语之间有相通的地方也有不同的点,通过学习探讨两国语言之间的联系与区别,能够更好帮助学习汉语的韩国学者与学习韩语的学者了解它们直接的相通性,能更好提高学习效率,促进两国人民的人文历史文化交流与了解,有利国家经济发展。
本论文通过论述韩语中的汉字词的概念和来源,汉字词的分类和特点以及进行韩汉语之间的对比和翻译,对两种语言进行了分析并深刻总结其特征,希望能通过这样的探讨研究促进学者们的了解,善于对语言进行总结归纳,提高自己对学习语言更好的掌握和运用。
参考文献
[1]李得春. 汉朝语言文字关系史.中国:东北韩(朝鲜)民族教育出版社,1992.
[2]仆爱华.汉字在韩语汉字词的发展变化[D].山东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12.6.
[3]杨怡.《浅谈韩语中汉字词的使用情况》[J].语言研究.2015(39).
[4]王妍.《韩语中汉字词构词解析研究》[J].语言艺术与体育研究.2017(12).
[5]乔倓 . 《思想文化视野下汉韩同形近义、异义词对比分析》[D].厦门大学.2012.
[6]柳杨.《汉语与韩语的汉字词比较》[J].文化研究.2010(29).
致谢
本论文的写作以及完成是在老师的悉心指导下完成。回想在写论文的过程中,从选题、开题到论文修改和最后的定稿,老师都耐心指导、并且指导我反复修改,倾注了大量的心血。所以在这里我要郑重地感谢我的导师。同时,也要感谢大学四年来对我进行过谆谆教诲的所有老师,让我在大学四年里受益匪浅;也要感谢同学们在学业和生活中对我的帮助,在大学时光里感谢遇到你们,你们的教诲和关怀我将毕生难忘。
1、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文章版权申述”(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18735597641(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2、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投稿,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
原创文章,作者:1158,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447766.cn/chachong/11761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