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纳兰性德的爱情词

纳兰性德出生豪门显贵,从小受到良好的教育,才华横溢。但其感情路一波三折,颇为不顺。加上纳兰不喜官场黑暗,不愿同流合污,造成其对感情倍加重视,初恋夭折,爱妻卢氏离世,江南佳人沈婉的重重磨难(续妻官氏和小妾颜氏这里不作赘述),都让纳兰受到了沉重

  一、纳兰情词为谁歌

  纳兰性德为当朝权臣纳兰明珠之子,才华横溢,文武双全,是绝大多数人所羡慕的对象,但为何他的作品中却很少有表现顺心顺意的呢?这主要源于其自身的至和感情上的不得志。与表妹的初恋.无疾而终,深爱的发妻卢氏,江南艺伎沈婉成为纳兰性德爱情词背后的主人公。

  (一)情窦初开

  爱情最真最美,便在于那情窦初开,情愫暗生的年纪。难为相爱不可相守
  ,知心表妹家道中落,相比纳兰家的如日中天,二人自然不可能结合。清代有书云:“纳兰眷一女,绝色也,有婚姻之约。旋此女入宫,顿成陌路。容若愁思郁结,誓必一见,了此夙因。会遭国丧,喇嘛每日应入宫唪经,容若贿通喇嘛,披袈娑,居然入宫,果得彼妹一见。而宫禁森严,竟不能通一语,怅然而出。”说的是纳兰性德曾经钟情于一位女子,但此女随后入宫,二人便永远隔在了高深的院墙两边。从纳兰的一首《减字木兰花》中可以考究:“相逢不语,一朵芙蓉著秋雨。小晕红湖,斜溜鬟心只凤翅。待将低换,直为凝情恐人见。欲诉幽怀,转过回阑叩玉钗”。这里的“凤钗”“恐人见”“回阑”“玉钗”等词都可以表现出恋人相见的地点让二人无法倾诉衷肠。

  (二)相爱难相守

  初恋被不可违背的家族眼光所打断,时间和新欢是治愈伤口的最好良药。日月更替,便娶妻卢氏。放在谁的身上,与一个人自己不了解的人成亲,排斥是几乎很容易发生的,纳兰和卢氏也没免俗。但可能纳兰自己都没想到,卢氏竟与传统的那种女子并不一样,才华斐然,温柔贤淑的卢氏与自己琴瑟和谐,天作良配。因为伴君左右,经常离家为皇帝处理事情,不能常常与娇妻相守,谁知在成亲3年爱妻便天人用隔。“半月前头扶病,剪刀声,犹在银缸。忆生来,小胆怯空房”,“泪咽却无声,只向从前悔薄情”,直到真正的失去了,可能才会想起自己千不该万不该曾经对待爱人的冷漠,想起曾经短暂的幸福快乐。纳兰的爱情词有100多首,其中有绝大的篇幅是为其亡妻所写,可见纳兰用情至深,失去至痛。

  (三)相见恨晚也难圆

  江南水舫,花红柳绿,名妓沈婉早就知晓纳兰的名头,将纳兰的词作编成曲在坊间传唱。而纳兰也在朋友的的交谈中知晓远在江南有位美丽的姑娘如此欣赏自己,纳兰也是很好奇这到底是怎么样的一位奇女子。一代江南名妓,颇有才名,年纪轻轻就著有《选梦词》。沈宛词中“雁书蝶梦皆成杳”推断,两人见面前可能还有过书信得来往。皇帝带纳兰到江南巡游,二人邂逅在画舫,相见恨晚。而容若也曾为她写过一首《浣溪沙》:“十八年来堕世间。吹花嚼蕊弄冰弦。多情情寄阿谁边。紫玉权斜灯影背,红绵粉冷枕函偏。相看好处却无言。”除了彼此互相欣赏对方的才情,沈婉从良,嫁给才华品貌兼上品,有身份地位的佳公子,也是极好的归宿;而纳兰在卢氏之后也没再遇过如此红颜知己。
论纳兰性德的爱情词
  由于沈宛的身份特殊,容若的工作特殊,加上满汉不通婚,社会地位悬殊等时代和流俗的制约,纳兰相府是容不得这样一位出身青楼的汉族女子,不但不能进纳兰府,甚至连个妾的名份也不给。容若也只好在德胜门内置房安顿。最终二人也是难免分离。

  二、词伤意也凉

  (一)旧情“梦”中几回温

  在纳兰的许多关于爱情的词中,有许多提到“梦”的句子。大概现实中再也无法得到的,但在梦中还可以得到些许慰藉。这也许就是纳兰为何偏爱“梦”了吧
  《萧寺纪梦》的〔寻芳草〕中道:“客夜怎生过?梦相伴,绮窗吟和,薄嗔佯笑到:若不是恁凄凉,肯来么?来去若匆匆,准拟待晓钟敲破。乍偎人,一闪灯花堕,却对着琉璃火。”这首词写自己客居佛寺,在梦中与妻子相会,妻子“薄嗔佯笑”地责怪,更体现出夫妻紧偎、情意缠绵的甜蜜幸福,可一梦醒来,面对佛寺中的“硫璃火”,凄凉萧瑟,让人掩面叹息。
  〔南乡子〕《捣衣》这样写道:“鸳瓦已新霜,欲寄寒衣转自伤,见说征夫容易瘦,端相,梦里回时仔细量。支枕怯空房,且拭清坫就月光,已是深秋兼独夜,凄凉,月到西南更断肠。”这首词写了当丈夫出门在外,妻子独守空房,思念征夫的悲苦心情和凄凉情景。自己站在思妇的角度来写自己的相思,使对妻子的思念表达的更加强烈。
  〔临江仙〕《寒柳》里说“飞絮飞花何处是,层冰积雪摧残,疏疏一树五更寒。爱他明月好,憔悴也相关。最是繁丝摇落后,转教人忆春山。湔裙梦断续应难。西风多少恨,吹不散眉弯。”柳絮杨花随风飘到哪里去了呢?原来是被厚厚的冰雪摧残了。五更时分夜阑风寒,这株柳树也显得凄冷萧疏。皎洁的明月无私普照,不论柳树是繁茂还是萧疏,都一般关怀。
  最是在繁茂的柳丝摇落的时候,我更免不了回忆起当年的那个女子。梦里又见当年和她幽会的情景,但是好梦易断,断梦难续。遂将愁思寄给西风,可是,再强劲的西风也吹不散我眉间紧锁的不尽忧愁。

  (二)“瀛洲玉雨”薄春情

  花有很多种,而纳兰偏偏常选用梨花绣满篇章。梨花盛开在4-5月份,花期仅有短短20天,且梨花在晚春凋谢,所以也暗含凄凉孤寂,随风飘零之意。纳兰曾经的挚爱像梨花一样,灿烂存在,却又匆匆离开,剩纳兰独自伤春悲秋。
  〔采桑子〕《当时错》中:说“而今才道当时错,心绪凄迷。红泪偷垂,满眼春风百事非。情知此后来无计,强说欢期。一别如斯,落尽梨花月又西。”现在才知道错了,情绪低迷。即使处在欣欣向荣的春天,但心里也是一片狼藉。春风,吹醒了大地,但春风也是残忍的,吹落了那美丽的东西。自己心里也明白不可能再见,但还是安慰自己等待团聚的日子。与自己深爱的人分别,可能就像那在春天里飘零的梨花,再也回不到树上的灿烂无暇,不知不觉已经过了半夜,月亮都在西边了,可知作者因此失眠,在愁绪中没有察觉时间过得如此之快
  〔清平乐〕《风鬟雨鬓》中写道:“风鬟雨鬓,偏是来无准。倦倚玉兰看月晕,容易语低香近。软风吹遍窗纱,心期便隔天涯。从此伤春伤别,黄昏只对梨花。”这里可以看出上阙写的是和心上人约会,在傍晚时分,和她一起倚着阑干,在月亮下说不完的甜言蜜语。下阙强烈反差,“软风吹遍窗纱,心期便隔天涯”自己心里明白即使心在一起,却无法在像这样相守了;“从此伤春伤别,黄昏只对梨花”,春风无限,但往日的美好却不在了,只剩自己一个人看着梨花落尽,伤春惜景。

  三、纳兰性德爱情词的艺术特色

  (一)自然中的非“常美”

  王国维说:“纳兰容若以自然之眼观物,以自然之舌言情”。普普通通的花鸟鱼虫,在纳兰词作中,整合变换,营造出一种别样的意境美。
  在〔菩萨蛮〕《催花未歇花奴鼓》中“催花未歇花奴鼓,酒醒已见残红舞。不忍覆馀觞,临风泪数行。粉香看又别,空剩当时月。月也异当时,凄清照鬓丝。”这首词通过临别前和临别时的环境以及心理描写,来渲染相思之情。上片通过临别前饮酒与心绪不宁的矛盾心态,下片更进一步,通过写马上要离别时,突然感到物非人非的强烈情感。催花盛开的鼓声,酒醒后的落花飞舞,知离别的伤心泪。想到离别后孤独的自己,在清冷的月光下黯然感慨。情与景的交相辉映中传达了内心不忍离别,对爱人的深爱的思想情感,凄清婉约之美溢于满篇。
  〔青衫湿〕《悼亡》:“近来无限伤心事,谁与话长更?从教分付,绿窗红泪,早雁初莺。当时领略,而今断送,总负多情。忽疑君到,漆灯风飐,痴数春星。”这首词抒发对亡妻深切怀念的痴情:开篇就说,是怀念亡妻在的时候,心里的不愉快可以和她讲。但现在的伤心人只能随意搁置,没有人听了。曾经和爱妻一起经历过的“绿窗”“红泪”“早雁”“初莺”等一些寻常自然之物,但现在再看见这些东西,爱人却不在了。想着想着,突然以为妻子回到了身边,却原来只是冷风吹动了孤灯而已。有时候我们也会突然觉得那个人好像就在你身边,其实只是自己太过思念他而已。

  (二)你我都是词中人

  喜欢纳兰性德德词,是因为其语言平实易懂,且读之震撼,读到了自己的影子,引起了共鸣。
  “人生若只如初见,何事秋风悲画扇。等闲变却故人心,却道故人心易变。”多么美的句子,又多么富有哲理。在我们与人交往中,无论友情或者爱情,故人的赤诚之心变的不像从前,而故人却说心本来就容易改变。如果一直像刚见面那般美好该多好。
  〔浣溪沙〕《谁念西风独自凉》中:“谁念西风独自凉,萧萧黄叶闭疏窗,沉思往事立残阳。被酒莫惊春睡,赌书消得泼茶香。当时只道是寻常。”每个人都有珍贵的回忆,尤其是在当下不如意的时候,更容易回想起过去的美好。当时的美好现在无法再重温,而那些美好不过是一些微不足道的小事,现在却变得弥足珍贵,不可求。珍惜每一天一个人,因为每一件小事在未来可能对你来说十分可贵。就像纳兰,卢氏在时,与其嘻戏玩乐,从没想过分别。谁知幸福的花期对他来说那么短暂,曾经抬手就可以触及的欢乐现在只能在回忆里,梦里得到。
  《摊破浣溪沙》中:“人到情多情转薄,而今真个悔多情;又到断肠回首处,泪偷零。”,这里是纳兰后悔妻子在世的时候,没有对她深情相待,觉得对她有所亏欠。因作者与妻卢氏结婚时,他心中还留着表妹的影子。心中多了一份对他人的感情,可能对卢氏的感情没有那么深。通过“悔”字来写自己对亡的爱和歉疚。是对卢氏更深沉的情的告白。有些东西直到失去,我们可能才会扩大回忆里的那份美好和遗憾。

  四、纳兰性德与晏几道爱情词的差异

  晏几道生于锦衣玉食之家,如同《红楼梦》里的贾宝玉,纵横诗酒,斗鸡走马,是一个无忧无虑的公子哥。18岁之后,他的命运发生了巨大的转折。其父晏殊去世,家道随之中落,晏几道生活困顿不堪,彻底完成了由贵族到没落贵族的滑落。晏几道有着常人所没有的强烈自尊,他不肯降尊纾贵委身于人,从而谋得一官半职。所以他的后半生都在穷困潦倒中度过。而纳兰性德家族在纳兰死后被抄家的。生活上一直处于衣食无忧。

  (一)取材之异

  晏几道年少时和纳兰性德一样身处家境优渥的环境,二人在爱情的写作方面都给人凄凉愁婉之感。但二人在取材方面还是有所不同的
  他的很多词是取材于歌女,寄情于“哀丝豪竹”。他的词主要是向歌女表明心意,感慨世事无常和盛衰变化,追忆曾经与歌女醉生梦死的快乐生活。家道中落,仕途不得意。曾经的翩翩公子生活一去不复返,其爱情词中也带了愁怨与伤感,凄凉悲怆之感。另人不忍卒读。如《临江仙》一词:
  “梦后楼台高锁,酒醒帘幕低垂。去年春恨却来时。落花人独立,微雨燕双飞。记得小蘋初见,两重心字罗衣。琵琶弦上说相思。当时明月在,曾照彩云归。”“梦后酒醒”“楼台高锁”“帘幕低垂”,人不在了,只剩凄凉的孤楼在这里。想起去年的春天离别的时候,一个人站在花前,看着双归的燕子。心里不免伤感,燕子尚能成双成对,有情人却无法与爱侣相伴。梦里可以和爱人相见,梦后酒醒却一片凄凉。想起曾经和小蘋的倾心相爱,现在却物是人非。深刻的表达了作者对小平的怀念。
  而纳兰歌女题材德比较少见,大多是写的是在封建势力下的贵族青年相爱不得的幽怨情绪。如“蓦地一相逢,心事眼波难定”(《如梦令》),“待将低唤,直为凝情恐人见。欲诉幽情,转过回廊叩玉钗”(《减字木兰花》),写失恋人的复杂心态,“是伊缘薄?是侬情浅?难道多磨更好?”(《鹊桥仙》)。这些词作,读来真切,若不是同为“贵介公子”,同有相恋之苦和感伤,是写不出这般如怨如诉的情思的。纳兰词中用情至深至真的是写夫妻恩爱的缱绻之情:“芍药栏边携素手,暖语浓于酒”,“绣榻闲时,并吹红雨,雕栏曲外,同依斜阳”,“巡檐笑罢共念梅枝”等,他渴望能与爱妻“一生一世一双人”,但现实却是卢氏(原配)早亡,使词人“梦好难留,诗残莫续,赢得更深哭一场”

  (二)思想之异

  晏几道爱情词中伤感悲观情绪贯彻始终,而纳兰在伤害哀怨背后还存有一丝希望。
  晏几道面对“离恨”,他寄情梦境。纳兰也有很多提到梦。“到情深,俱是怨,惟有梦中相见”(《更漏子》),梦是词人无奈落寞时感情的寄托。这种无奈的哀叹,与词人家道衰落后落魄的心境有关。
  纳兰的词,相对立意高远些。“原是瞿塘风间阻,错教人恨无情”(《临江仙》)。这里的“瞿塘风雨”,非实指,词人在此隐约地告诉人们,在恋人们中间,横亘着一道不可逾越的鸿沟,正是它,使“曾相约”的人失约了,使多情人被对方“错恨无情”。词人点出了有些人失去爱情,并不是他们自己的过错,而是遭受到某种巨大势力的阻碍,笔锋直接指向了封建势力。更为可贵的是,词人还鼓励有情人要正视“隔阻”,要坚信相爱者天上人间,终会相见:“茫茫碧落,天上人间情一诺,银河汉难通,稳耐风波愿始从”(《减字木兰花》),只要顶得住风吹浪打的牛郎织女,才能跨过银河,缔造幸福的生活;“莫教星替,守取团栾终必遂”(《减字木兰花》),只要两情相一,百折不挠,就必然守得到缺月重圆、离人重聚时。这种大胆追求自由爱情,不畏封建势力的叛逆精神。

  参考文献:

  【1】苏缨.纳兰词点评.2007.8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2】李晓明.论纳兰性德诗词的自然意象2007年第四期船山学刊.
  【3】张秉戌.纳兰笺注.1996.北京出版社
  【4】殷丽萍.纳兰性德、晏几道爱情词比较.江苏师范学校.2003年05期.语文学刊
  【5】王升云.试析纳兰性德爱情词的艺术特色及形成原因
下载提示:

1、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文章版权申述”(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18735597641(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2、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投稿,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

原创文章,作者:写文章小能手,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447766.cn/chachong/13905.html,

Like (0)
写文章小能手的头像写文章小能手游客
Previous 2021年9月8日
Next 2021年9月8日

相关推荐

My title page conten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