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海洋药物发展现状及建议

海洋是一个巨大的天然产物宝库, 占地球表面积71%。在海洋这种相当特殊的环境(高压、高盐、缺少光照、缺氧等) 中生长着的海洋生物, 在其代谢和生长的过程中, 必然会自然而然的产生并且积累数量巨大的同时是具有特殊生理活性、特殊化学结构和功能的物质。伴随着

  1引言

  海洋生物是巨大的生物资源库,由于海洋环境的特殊性和科学技术手段的限制,以往人们对海洋生物的研究和开发受到严重的限制。现代生物技术的迅速发展为研究和开发海洋生物搭建的平台,提供了锐利的武器。海洋生物技术是将现代生物技术的各种技术手段,基因工程技术、细胞工程技术、微生物技术、酶工程技术、生化分离技术等应用于海洋生物领域形成的现代生物技术的重要分支。
  海洋药物研究经历近半个世纪的探索和发展,已经获得了丰富的研究资料和许多宝贵的经验积累,尤其是伴随着近年来相关生物制药技术的飞速发展,为开发海洋药物提供了新的研究思路、发展方向和研究方法,现代化的多种生物技术与化学研究方法已经开始越来越紧密地联系在一起。因此,海洋药物研究已经成为当今药物界发展的主流,并且将会成为今后数十年药物界的大体趋势。
  随着海洋开发步伐的加快和现代生物技术的广泛应用,从海洋生物中发现活性天然产物,并将其开发成新型药物得到了研究人员的普遍重视。

  2我国海洋药物发展的现状

  在我国,传统意义上的海洋药物的现代化研究开始于二十世纪七十年代左右。纵观我国海洋药物发展的历程不难发现,我国海洋药物的发展大致经历了两个阶段:第一阶段主要是在七十年代至八十年代的发展。自我国首次海洋药物座谈会在我国卫生部召开之后,海洋药物研究就被列入国家发展计划的安排之中,这标志着我国海洋药物研究在民间散乱分布时代的终结;第二阶段是九十年代之后至今,许多海洋药物相继问世,相关海洋药物研究领域取得了飞速的发展。截至到去年为止,我国已有500余种海洋生物先后被全面研究过。通过将相关资料和成果分离,其中获得发明专利的有成果就有五十多种,还取得了数千种具有不同生理活性的化合物。现在我国海洋药物研究的主要方向有海洋多糖、海洋天然产物、海洋生物技术和海洋微生物的研究。而我国海洋药物发展现状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2.1海洋动物中活性物质的研究

  海洋动物的种类很多,按分类系统划分,可分为海洋无脊椎动物、海洋原索动物和海洋脊椎动物三大类,估计有16~20万种。但目前对海洋动物中的活性成分的研究主要集中在海参、海绵、贝类等几种。

  2.2海洋植物中活性物质的研究

  海洋世界是海洋植物的广阔生长空间,而海洋生物中的一个大家族是海藻。人们通过显微镜可以看到很多人们发现很多之前人们不知道的海藻,主要包括只有显微镜下才能看到的单细胞甲藻和硅藻,以及高达几百米的巨藻,这么大的形态差距当中包括有超过八千种海洋藻类生物。其中大量的生物不仅仅包括贝、海兽、海洋鱼、虾、蟹等动物的天然海洋生物,这使得海洋不仅成为天然牧场,而且是海洋药物制的主要原料,也是人类的绿色食品。

  2.3海洋微生物活性物质的研究

  海洋微生物作为活性物质的新来源,正日益被国内外海洋研究工作者、化学研究工作者、生物医药工作者所重视。
我国海洋药物发展现状及建议
  研究海洋生物的天然活性成分是海洋药物开发的源泉和基础。海洋生物种类繁多,存在着许多特殊的次生代谢产物。海洋天然活性成分往往具有复杂的化学结构而且含量极低,建立快速、微量的提取分离和结构测定方法以及应用多靶点的生物筛选技术发现新的生物活性成分是当前科学家面临的挑战。

  2.4开展海洋化学生态学研究

  海洋化学生态学是结合海洋天然产物化学和生态学方法,追踪活性天然产物的生态学作用和生物源头、揭示整个海洋系统的生态本质、发现海洋生物的生物性能的防御机制。研究海洋生态环境中各种活性化学物质在化学防御机制、信息传递方式、食物链关系以及生物间的相互关系等,以此来解析海洋生物活性物质的作用机制。

  2.5海洋药物基因工程研究

  海洋药物的基因工程,指的是以规模化养殖的海洋生物或者分离海洋生物基因当中的有药用价值的基因,以此作为表达受体进行遗传操作,进而可以大量获得物美价廉的药物。根据其表达受体和供体基因的不同,可以分为3个方面:
  (1)将海洋药物基因转入陆地生物中表达。在适当的载体中将药物目的基因导入,借鉴微生物基因工程、动物基因工程和植物基因工程的方法,可在陆地微生物、动物或者植物中表达。
  (2)将来自陆地的药物基因转入海洋生物中表达。某些海藻的养殖,如海带,已经形成大规模的产业,在产量上相对于某些高产的陆地作物也具有很大的优势。可以将海洋生物作为来自陆地的药物基因的理想表达受体,生产人们所需要的药物。
  (3)将海洋药物基因转入海水养殖生物中表达。将稀有昂贵的药物基因转入产业化的海水养殖生物中表达,不仅可以获得药物,还可以促进多种优良性状的优化组合,培育海水养殖新品种,带动现代海水养殖业向纵深发展。

  3我国海洋药物发展的建议

  21世纪的海洋生物技术,将向着水产养殖、天然产物获取和新能源开发3个方向发展,海洋生物技术的兴起,大大繁荣海洋药物的研究与开发。因此在今后我国海洋药物发展过程中,需要注意一下几点建议:
  (1)开发海洋生物基因工程药物。用细菌、酵母、蓝藻作为表达系统,选择海洋生物中药理活性强的多肽和蛋白质类物质为突破口,开展基因工程研究,促进基因工程药品的发展。如不仅仅从受体生物中分离纯化单一成分的目的产物,还可以直接以海产品为口服性药物,进行海洋基因工程疫苗研究。
  (2)开发海洋生物细胞工程药物。选择海藻细胞为突破口,通过筛选和改良,选取药用价值高的细胞株,利用相应的生物反应器,进行规模化生产。
  (3)增强海洋天然产物的活性。以基因工程、细胞工程和酶工程为手段,培育出生长快、活性高、抗病性强的海洋药材新品种,并利用生物技术防治海洋药材人工养殖中的病虫害。
  随着人类对海洋资源的依赖和开发,海洋生物技术的研究及应用对生产生活的影响日益增加。海洋生物技术是海洋药物产业化的主导技术和关键手段,随着生物技术向海洋生物研究领域的渗透,必将加速海洋药物的产业化进程。
  (4)海洋药物产业化,应当坚持“务实、高效”的原则,一方面通过XX政策鼓励和宏观管理,增加在海洋药物技术尤其是海洋生物医药产业方面的投入;另一方面在大学、研究所和企业间建立密切联系,发挥各自在人力、智力、财力上的优势,协调合作,重点发展几个社会效益高、市场前景广阔的项目。最终形成在基础研究方面不断取得进展,并将研究成果迅速转化为现实的生产力,反过来支持和促进基础研究这一良性循环的局面。
  现代生物技术应用于海洋药物的研究,改变了以往单纯从海洋生物中提取活性物质制药的模式,解决了海洋药物开发中规模化和合理化的矛盾,使生物技术制药进入一个新的时代,为海洋科学和制药产业的发展以及人类可持续地开发海洋资源开辟了新的道路。

  【参考文献】

  [1]姚文兵、吴梧桐.生物技术制药概论(第二版).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
  [2]关美君、林文翰丁源.海洋药物一二十一世纪中国药学研究的新热点.中国海洋药物,2001,20(1)
  [3]相建海.跨越新世纪的海洋生物高技术前沿.高技术通讯,2000,10(7)
  [4]青云.海洋活性物质研究进展[N],中国医药报,2004-02-07(5)
  [5]新华社.海洋世界大有可为——我国海洋药物研究一瞥[N].中国医药报,2004-08-17(A5)
  [6]姜建等.海参资源及其生物活性物质的研究[J].生物技术通讯,2004,15(5)
  [7]樊绘曾.海参:海中人参——关于海参及其成分保健医疗功能的研究与开发[J].中国海洋药物,2001,4
下载提示:

1、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文章版权申述”(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18735597641(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2、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投稿,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

原创文章,作者:写文章小能手,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447766.cn/chachong/11781.html,

Like (0)
写文章小能手的头像写文章小能手游客
Previous 2021年5月11日
Next 2021年5月11日

相关推荐

My title page conten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