峡谷型水库坝体渗流原因及防渗方案比选

引言 近年来,水库坝体稳定性不足、坝体渗漏、泄洪能力不达标等[1]这一系列问题如果不及时的进行有效处理,有可能酝酿成溃坝等重大事故[2]。本文以泾河中山峡谷水库为研究对象,对该水库的基本地质和工程情况通过注水、压水渗透等一些试验进行研究,表明该坝

  引言

  近年来,水库坝体稳定性不足、坝体渗漏、泄洪能力不达标等[1]这一系列问题如果不及时的进行有效处理,有可能酝酿成溃坝等重大事故[2]。本文以泾河中山峡谷水库为研究对象,对该水库的基本地质和工程情况通过注水、压水渗透等一些试验进行研究,表明该坝体的填筑不够均匀,坝体质量比较差,坝基和坝体的防渗性能不好。并且针对性的列出了四种坝体加固的常用方案,结合该水库坝体周围的地址具体条件对方案进行了对比,最终采用了固结灌浆的方案,以确保坝体可以稳定加固。

  1工程区地址构造及条件

  水库区域地质复杂,包括了褶皱、断层、不良物理地质等现象,稳定性较差。水库区为温带大陆性气候,降雨量486mm,且不均匀,集中在7月到9月,占据了全年流量的61%~66%,并且大多以洪水和暴雨为主。而地下水孔隙水和基层岩的裂隙水为主。根据当地气象站1970-2010年记录资料统计如图1所示,每年平均气温9℃;最高气温36℃;最低气温-24℃;年降水量485mm;年蒸发量1440mm。
  图1年蒸发量及分配比
33
  多年的平均降雨量485mm,以近三年的统计作为依据,如图2所示。
  图2年平均降雨量
年平均降雨量

  2水库坝体渗流分析

  2.1坝体渗流现状
  水库透水主要有两种:(1)地层的砂卵石和颗粒石分布都不匀,这样就会造成渗透的系数增大,导致了细颗粒向下面的粗空隙移动,上游渗透系数变的更大,水流的损失反而减小,下游的部位就承受了更大的水头压力,因此而流土发生造成破坏。(2)下游分布着黏土薄层,流网位势高,因而将细沙层和粘性土顶穿发生渗流。两种接触面接触时,产生了接触性流土。
  2.2坝体渗流原因分析
  目前坝体渗流的分析评估一般采用的方法是渗流有限元法[3],选择代表性的断面计算求解:
峡谷型水库坝体渗流原因及防渗方案比选
峡谷型水库坝体渗流原因及防渗方案比选
  其中:t为坝后水深;H1为上游的水深;m为放坡系数;K为渗透系数;q1和q2分别为下游、坝体渗流量。
  坝体浸濡线的方程为:
峡谷型水库坝体渗流原因及防渗方案比选
  绘制流网图,计算出渗透的坡降:
峡谷型水库坝体渗流原因及防渗方案比选
  式中:L为渗流的途径长度;△H为上下游的水头差;J为渗透坡降;
  经实地勘察表明,坝后与坝体下游的泄洪洞出口的渗漏,通过分析后有三个最主要的原因:
  (1)存在着厚度大约7m左右的松散堆积物分布在坝体表层,下伏基岩分别为砂质泥岩和千峰群砂岩,不容易发生风化,岩体的~强风化厚度为6~16m,由于断层影响,导致结构面不够完整,所以渗透性特强。
  (2)坝体的坡度特陡,达到41º~46º,机器在施工的时候难以实施,因此深人坝体的帷幕灌浆长度太短,只有21m,并且原来的坝轴线在0+172~0+124m段没有进行灌浆的操作。
  (3)原来在0+174~0+219m段处的坝轴线灌浆较差,没有实质性的堵塞产生渗流的通道,而在1515m以上的高程是中等的透水层,1505~1515是较弱的透水层。

  3坝体加固的方案比选

  3.1坝体加固方案备选

  现在坝体加固的主要方案目前有以下几种常用方案:
  (1)固结灌浆
  固结灌浆主要是用来提高坝体地基的整体性,同时提高了岩石的整体力学指标[4]。帷幕灌浆是一种常用防渗手段,可以降低地层的透水性。帷幕灌浆是采用特种固化水泥灌浆并且布置三排的浆孔,相对来说固结灌浆为大面积布孔,孔不深,压力较小。帷幕灌浆在检查指标方面主要的方面是透水率,而固结灌浆主要方面是声波,以变形模量和压水为辅助。
  (2)高压喷射灌浆
  可用于砂砾石基和土基,也适用于坝体加固,一般具有混合喷、旋喷和摆喷等几种工艺。根据浆液的高压存在而形成喷射的高速流束,从而达成大幅度提高坝体的防渗能力[5]。
  (3)土工膜防渗处理结合黏土斜墙填筑措施
  在国内外,用到的防渗薄膜主要是高分子化学聚乙烯和聚氯乙烯,主要优势有以下几个:
  (a)轻巧,使用简单,便于施工;
  (b)土工布由于自身性质的存在,可以较大程度的提高土体的抗变形和抗拉扯能力,从而改善土体结构以增强坝体的稳定性。
  (c)具备高透水性,在土水的重大压力下可以继续保持透水性,有效阻截沙土的同时保持回流,承担起了渗透膜的用处。
  (d)可以将聚集在一处的强力有效的分散并传递到别处,防止土体被破坏。
  (4)回填防渗墙并进行帷幕灌浆
  在坝体的松散地基处造孔,并灌注水泥、黏土,构筑成防渗透建筑。也称为地下连续墙,整面墙是以一个槽段和多个连续墙段建成。而处在坝体顶部的墙体连接墙体两端和岸上或岸边的底板,从而彻底阻断了地下水,能够大幅度降低渗透量。可以起到尤为突出的防护坝体渗透的作用。

  3.2坝体加固方案选择

  施工区滑坡体的下部,由于前部岩体的破裂,边坡比较陡峭,而且在前面的施工中,公路路基边坡和输水洞出口的边坡存在了太多不合理的开挖,滑塌越来越严重,逐渐形成了一个101~131m的严重滑塌体,状态特别松散,边坡的角度是23º,边坡的稳定系数φ取值24时Kc的值为1,处于比较平衡的状态,需对其采取治理的措施。结合水库坝体周围的地址具体条件,采用固结灌浆的方案。
  坝体的右岸破碎程度比较严重,完整性不好,需要对16~31m的岩体进行彻底的处理,滑坡体的下部也要采取固结灌浆的操作,进而保证大坝在施工后安全有效的运行,挖除掉坝顶11m左右的心墙以及砂砾石,坝顶的高度也要下降1515m,以保证最大程度的降低内部坝体的浸润线。另外,在大坝上游坝坡的平台处,桩号0+131~0+231m内浇筑钢筋抗滑桩。再布置32跟直径2.11m的抗滑桩在平台坡脚,中心距离分别为5.11m,顶部要与地平线持平,底部深入3.5m,抗滑桩的深度大约在36~46m。

  3.3渗流方案选择

  通过对该库区地质情况的实际勘察后,为了对坝体进行防渗处理,降低浸润线的高度,通过对各种加固方案的考虑,建议在0+170~0+250m桩号的坝段进行喷射高压防渗墙。孔距3m,墙厚0.4m,深度60~72m,不但能够有效缓解渗流问题,还能防止冲刷力破坏坝体,另外,固结灌浆技术使用了特种粘性土。同时在坝段0+009~0+090m处采取防护措施,也掺入较稳定的悬浊性特种黏土,其优于水泥和泥土浆液等。而特种浆液和普通浆液的对比优势如图3-图5所示,可以看出该特种黏土防渗固化浆液于其他满足条件的材料相比,长时间保持流动性、均匀分散性、触变性等,并且较低的含水率实现了加固技术的突破。
峡谷型水库坝体渗流原因及防渗方案比选

  3.4泄洪洞和溢流堰设计

  泄洪洞位于坝体左岸,由泄水渠和隧洞组成,进出口都建有控制室,灌浆的石护坡组成出口的边坡。表层为混凝土,上游为砾岩、砂岩,下游为最厚的三叠系砾岩,而砾石以石英岩和石灰岩为主,最大的粒径有26cm。隧洞的围岩以砂岩、粉砂岩、泥岩和紫红色、青灰色砾岩为主,同样呈现巨厚状,总体属于五类围岩。
  泄洪洞水利通过隧洞的有压泄流能力计算:
峡谷型水库坝体渗流原因及防渗方案比选
  式中:hp为断面水流平均势能;T0是隧洞底部的高度差和上游水头流速的和,一般T0=T;ω为隧洞的断面面积;μ为流量的系数。
  泄洪洞和溢流堰的能力如图6所示。
6泄洪洞和溢流堰的泄流量
  图6泄洪洞和溢流堰的泄流量
  而溢流堰的水力通过堰流的公式求得:
峡谷型水库坝体渗流原因及防渗方案比选
  式中:θc为侧收缩系数;n为闸孔孔数;m为自由溢流的流量系数;H0为行进流速水头的堰前水头;b为每孔净宽;
  其中坝底高程与洪峰流量关系见图7,下坝址水位-库容曲线与坝址水位-库面曲线如图8、图9所示。
峡谷型水库坝体渗流原因及防渗方案比选
  对泄洪洞出口和进口进行改建,重建岸塔式结构检修闸室,采用固结灌浆及内衬钢板进行加固,内衬钢板厚度0.01m,灌浆孔梅花形布置。在下游新坝轴线位置浇筑3孔溢洪堰,底宽30m,总长32m,高28m,堰型为WES堰。泄洪槽原衬砌彻底拆除,右侧山体进行喷锚支护,高程降低1m进行扩挖。

  3.5坝体的基本处理

  根据《建筑边坡工程技术规范》中的要求,在边坡上的砂砾石和松散的堆积物开挖范围是1:0.7~1:0.55,较高的边坡在开挖的时候遵循原则,每挖15m就设置2m的马道。同时清除覆盖层,而其他的建筑物处置在比较弱的风化岩上。主要的建筑物由于坐落在基础岩体上,并且该位置体型较大,我们采用固结灌浆在泄洪洞的进出口、溢流段、泄槽填方处以提高基础岩体的完整性和承载能力,深度灌浆6m,每排的孔距2.4m。
  由于坝肩渗漏和水位基础高的问题,采取了灌浆防渗的操作来处理坝后的坝肩和左坝肩的轴线,两个坝肩需进行平洞灌浆,而按照水头的0.8.m来考虑洞长,各自按长度55m。平洞灌浆采取城门洞的类型,洞底部高1515m,洞的宽度为3.55m,浇筑0.5m厚的钢筋栓,灌浆深度在较弱的透水层以下3m左右,孔的深度为3~64m,以单排方式布置,孔的距离为3m。

  4结论

  本文以泾河中山峡谷水库为对象,对该水库的基本地质和工程情况通过注水、压水渗透等试验,证明了该坝体的填筑不够均匀,坝体质量比较差,坝基和坝体的防渗性能不好。结合该水库坝体周围的地址具体条件对方案进行了对比,最终采用了固结灌浆的方案,以确保大坝可以在施工及以后可以安全运行,将坝顶11m范围的心墙全部挖掉,坝顶降低到1515m,浸润线得到了最大程度的降低,该工程明显有效。并且固结灌浆采用了特种的黏土防渗技术,具有优于普通水泥浆液等很多良好性能,对于其他类似的工程具有非常重要的借鉴意义。

  参考文献

  [1]韦峰.大田水库碾压式土石坝坝体防渗方案设计[J].红水河,2017,36(04):30-33.
  [2]王禹.某水库坝体防渗加固方案比选及施工质量控制[J].内蒙古水利,2017,(06):54-55.
  [3]李梁,周伟,刘杏红,等.基于参数反演与耦合作用的高堆石坝垫层对坝体渗流影响仿真[J].武汉大学学报(工学版),2015,48(01):39-44+53.
  [4]刘钊,柴军瑞,陈兴周,等.库水位骤降时坝体渗流场及坝坡稳定性分析[J].西安理工大学学报,2011,27(04):466-470.
  [5]李桂华,刘湘涛,张世尧.贤江水库坝体防渗方案论证[J].湖南水利水电,2007,(06):1-3.
  [6]金生,耿艳芬,王志力.利用饱和-非饱和渗流模型计算坝体自由面渗流[J].大连理工大学学报,2004,(01):110-113.
下载提示:

1、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文章版权申述”(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18735597641(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2、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投稿,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

原创文章,作者:写文章小能手,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447766.cn/chachong/1192.html,

Like (0)
写文章小能手的头像写文章小能手游客
Previous 2018年12月28日
Next 2018年12月30日

相关推荐

My title page conten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