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冠病毒疫情下医院感染防控对策的探讨

摘要

目的:全国新型冠状病毒肺炎(COVID-19)防控依然严峻,医院感染事件时有发生。为了解在医院要如何在新冠病毒疫情下做好医院感染防控、为了保护医护人员在工作中免遭职业伤害,从而降低医院感染的风险。方法:本文通过文献研究,分析在新冠病毒肺炎疫情下医院感染防控存在的问题。结论:本文通过分析当前 COVID-19 院内感染防控的存在的问题,提出具体的防控措施从认识和掌握疫情的发展、个人的防护、患者的管理、医疗废物的处理及消毒、和就诊流程的设置等提出相应的医院感染防控的对策,以期更好地应对 COVID-19 的挑战,保护医护人员在工作中免遭职业伤害。

关键词:新冠病毒肺炎;医院感染;防控对策

第一章 绪论

一、研究背景及研究意义

(一)研究背景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Corona Virus Disease 2019,COVID-19),简称“新冠肺炎”是指由新型冠状病毒( 2019-nCoV )引起的肺炎,是一种急性感染性肺炎,由于COVID-19的传染性较强,潜伏比较期长,人群普遍易感等特点,导致感染人数多。据世卫组织公布的数据显示,自2019年12月至2020年4月15全球累计新冠肺炎确诊病例为1878489例,死亡病例119044例。而医院是确诊和疑似患者的收治场所,医院感染防控是一项十分重要的工作。特别是医护人员,处在一线的防控工作中与病患直接接触,因职业暴露,极易导致COVID-19在医患之间传播和流行,出现医院感染的暴发。因此,要做好防控工作,来降低医院感染。X累计确诊病例超60万,我国累计82933被确诊为。据X约翰斯·霍晋金斯大学发布的实时统计数据显不,截至北京时间4月14日当地时自新冠肺炎疫情发生以来,西班牙共有26672名医护人员感染新冠病毒;意大利有超过1.6万名医护人员感染;X至少有9282名医护人员新冠病毒。我国也有3019医护人员也感染新冠肺炎病。加强疫情期间医院感染的管理,做好院内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的防控工作,已成医院感染管理的头等大事。

(二)研究目的

全国新型冠状病毒肺炎(COVID-19)防控依然严峻医院感染事件时有发生。为了解在医院如何在新冠病毒疫情下做好医院感染防控的对策、为了保护医护人员在工作中免遭职业伤害,尽早控制疫情。从降低医院感染的风险,为今后的防控工作提供科学的依据。

(三)研究意义

本文通过探讨COVID-19 医院感染防控存在的问题提出对策,为医院做好防控工作提供科学的依据,可以有效地避免院内感染,减少普通病患、家属因就医因素造成感染;同时还能减少院内有关工作人员和医护人员因职业因素造成伤害。医院感染防控已成为疫情防控的重要影响因素,而有效的预防控制策略与措施,能减少感染率,为进一步做好医院感染控制工作提供建设性的意义。同时也可以为其他正处在疫情爆发高期的国家或地区提供防控经验的借鉴。

二、国内外研究

(一)国内相关研究

随着疫情的发展,目前医院感染是传染的重要传染的重要途径之一。医院感染防控也成为疫情防控的重中之重。我国是新冠肺炎发现最早的国家,影响较为严重的国家,我国是第一个对新冠肺炎加以干预控制的国家,国家对此次疫情非常重视,经xxx审批、国家卫健为也发布有关的防控指南,2020年1月20日,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己宣市,将该病纳入《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按照甲类传染病进行管理,我国防控的体系相对国外较为成熟。所以在新冠肺炎医院感染防控的研究上和实例分析上较之国外更为突出。在1月1日之前无医护人员被确诊感染;但是在1日至11日,已经有7名医护人员被被感染了在确诊病患中占3%;而12日之后医护人员被感染增加到了7%,湖北武汉地区最为严重。2月11日全国医护人员有为1716例被确诊,在全国确诊病例中占3.8%;死亡6例在全国的死亡病例中占0.4%[1,2]。湖北省医护人员的确诊病例为1502例,在全国医护人员确诊病例中占87.5%;而在武汉市医护人员确诊病例为1102 例,在湖北省医护人员确诊病例中占73.4%[3]。

中国疾控中心新型冠状病毒肺炎应急分析报告中指出截至2020年2月11日,一共有3019名医务人员被感染了其中包括确诊病例、疑似病例、临床诊断病例及无症状感染者[4]。这有可能是存在非职业暴露造成的感染,也有可能由于疫情初期医护人员对新冠病毒传播途径、临床表现等各方面的认识还不够全面和未做好人防护措施而导致感染。

2月28日钟南山团队在《新英格兰医学杂志》山发表,整理和分析1099例实验室确诊病患者的临床表现,病死率为1.4%;仅有1.9%的患者是有野生动物接触史;近一半患者入院初期无发热症状;患者就诊时无影像异常;潜伏期中位数为4天,最长24天。[4]由于COVID-19的传播途径多样,而且传染性强,在潜伏期也具有传染性,COVID-19临床表现多样化,鉴别和诊断比较难。综合性医院收治呼吸道传染病的医院感染风险巨大,防控难度非常大。[5]此次疫情提醒我们医院感染防控不仅要先进的防控手段、方法、专业知识和技能,更需要科学的感染防控理念和文化。应对新冠病毒疫情,要落实医院感染防控措施,增强医护人员个人防护措施,控制传染源、切断传播途径和强化防控知识和培训。据中国疾控中心文献目录及权威医学期刊从12月26日至3月1日各类文章190篇外国科学家团队对新冠疫情科研的文献占比39%。中国科学家团队61%。总体来说我国对新冠病毒肺炎医院感染的防控等方面的相关研究有一定的研究成果,针对新冠肺炎疫情医院感染防控相对国外的防控是较为成熟的。

(二)国外相关研究

新冠肺炎在全球急剧蔓延, WHO发布的每日疫情报告中显示,截至4月8日,52个国家和地区累计向世卫组织报告医护人员新冠肺炎感染病例22073例[6]。国外医护人员感染新冠肺炎的人数远超中国尤其是西班牙、意大利和X。

据X约翰斯·霍晋金斯大学发布的实时统计数据显不,截至北京时间4月14日当地时自新冠肺炎疫情发生以来,西班牙共有26672名医护人员感染新冠病毒;意大利有超过1.6万名医护人员感染,约占意大利全部感染人数的十分之一;X至少有9282名医护人负感染新冠病毒。医护人员感染人数不断增加。

医护人员的短缺情况非常严重。在英国,重症监护病房的人员配置指南发生了很大变化,允许在非专科医师(通常医患比为1:1)和重症监护会诊医师(现在医患比为1:30,既往为1:8-1:15)支持的情况下,将专科重症监护的护患比调整为1:6[7]。而无症状患者比例较高,一项研究关注了钻石公主号邮轮上有症状和无症状的COVID-19感染病例,634例阳性病例中有328例(51.7%)在检测时无症状。据估计,无症状病毒携带者在人群中的比例为17.9%;针对纽约215例产科病例的分析发现,33例阳性病例中有29例(87.9%)无症状[8]。这对医院感染防控无疑是个巨大的挑战。

X华盛顿公共卫生实验课题在《新英格兰医学杂志》上发表介绍X第一例新冠肺炎病例的诊疗过程以及临床变现,并指出在患者粪便中检测出病毒。还有的一些也将新冠病毒肺炎的一些重要消息就行了总结,COVID-19和当年SARS及MERS流行模式相似。借鉴中国经验的同时结合当年的医院感染防控的经验。可以更有效更科学的对疫情进行防控有效控制疫情的传播。

二、研究方法

(一)文献研究法

本文通过文献研究,运用中国知网、维普、万方等各大数据库进行相关文献的检索与查阅,和自己所研究的题目进行相关的文献搜索、浏览、查阅、筛选、整合、对比、进行充分的整理和分析,并对现有的一系列科学研究成果进行了归纳、分析、总结以此获得一些重要的理论依据,还利用互联网搜索引擎、新闻报道、国家卫健委官网和世界卫生组织官网等途径搜集资料,为本文的撰写打下扎实的基础。

二章 研究有关概念

(一)医院感染:是指住院病人在医院内获得的感染,包括在住院期间发生的感染以及在医院内获得的出院后才发生的感染;但不包括入院前就已经开始或入院时就已经处潜伏期于的感染,医院工作人员在医院内获得的感染也是属于医院感染[9]。

(三)医疗废物 指医疗卫生机构在医疗、预防、保健以及其他相关活动中产生的具有直接或者间接感染性、毒性以及其他危害性的废物。主要有感染性废物、病理性废物、损伤性废物、药理性废物和化学性废物[9]。

(四)职业暴露:指医务人员从事诊疗、护理等工作过程中意外被含有感染性病原体的血液、体液污染了皮肤或者粘膜,或者被含有感染性病原体的血液、体液污染了的针头及其他锐器刺破皮肤,有可能被感染的情况[9]。

(五)手卫生:包括医务人员洗手、卫生手消毒和外科手消毒。洗手是指医务人员用肥皂(皂液)和流动水洗手,去除手部皮肤污垢、碎屑和部分致病菌的过程。[9]。

第三章COVID-19医院感染防控存在的问题

1. 传播途径多样,防控难

COVID-19的传播途径多样,主要是通过呼吸道飞沫和密切接触传播[10]。X华盛顿公共卫生实验课题在《新英格兰医学杂志》上发表指出,在患者粪便中检测出病毒。《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诊疗方案》中也指出在粪便和尿中可分离到病毒,应注意病患排泄物对环境污染,造成气溶胶或接触传播[11]。据2月8日钟南山团队发布的首篇新冠病毒,通过对1099例患者样本进行分析,发现新冠病毒肺炎的最长潜伏期为24天;包括中国香港大学公共卫生委员病毒专家潘烈文也表示,病人在未见症状之前是具备传染性的。由上述可见,COVID-19的传播途径多样,在潜伏期也有传染性,防控难度大。

2.临床表现多样化,鉴别难

一般COVID-19 患者起病比较隐匿,有些轻症患者初始没有任何症状,在7天左右会出现呼吸困难[12]。典型症状以发热、乏力、干咳为主要表现;上呼吸道症状少见; 约半数患者多在一周后出现呼吸困难,严重者快速进展为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出凝血功能障碍等症状[13]。 值得注意的是,重症、危重症患者病程中可为中低热,甚至无明显发热。部分患者起病症状轻微,可无发热,多在 1 周后恢复。多数患者预后良好,少数患者病情危重,甚至死亡。[14]在一项新的研究中,中国武汉COVID-19医疗救治专家组揭示了包括腹泻在内的消化道症状在COVID-19患者中较为常见,如图1所示。还有因其他因素而造成的肺部损伤与 COVID-19 的影像学的分布是极为相似(如自身的免疫性疾病所导致肺部损伤)。由上述可见,COVID-19的临床表现的多样,很容易对鉴别造成迷惑。

新冠病毒疫情下医院感染防控对策的探讨

  图1 有或无消化症状COVID-19患者的频率图

  注:来源American Journal of Gastroenterology,2020,doi

  3. 潜伏期长,流行病学史问诊难

该病潜伏期较长,如果询问不到相关的流行病学史,鉴别诊断特别困难。据王梅云团队在医学期刊JAMA发表的研究文章她认为无症状感染者的病毒潜伏期长达19天。据钟南山团队在《新英格兰医学杂志》的文章表1099例病患近半患者入院初期无发热症状、有的患者无影像学异常、潜伏期中位数为4天,最短的潜伏期为0,最长的可达到24 天[16]。这已经超过了目前隔离期限。在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发布的《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诊疗方案(试行第五版)》中增加了“无症状感染者也可能成为传染源”。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发布的关于 COVID-19的诊疗和防控指南不断的更新,流行病史的范围越来越扩大。最开始关注的是患者是否来自武汉,后来是整个湖北。目前已经蔓延至全球各地,特别是城市密集,人口流动高的地区也呈现出发病率较高,而我国受到复工期和回国潮的影响,境内外输入的病例变化的影响,部分患者很难再问出明确的接触史。

4.医护人员感染不断增加

在疫情发展初期,由于对COVID-19的传播途径和临床表现的认识有限,相关的医疗机构和医护人员对其防控意识不足,以及防控物资的紧缺和职业暴露等原因造成院内感染事件频发。部分住院患者在住院期间感染了COVID-19。据武汉大学彭志勇团队在JAMA发表的研究文章中称在138例新冠病毒肺炎患者40例医护人员感染占(29.0%)[17]。国新办于2020年3月6日下午4时在武汉举行新闻发布会中丁向阳表示:至今为止湖北省已有超过3000名医护人员感染新冠肺炎,其中医院感染占40%,社区感染占60%,均为湖北省医护人员,均为非传染科医生[18]。据X约翰斯·霍晋金斯大学发布的实时统计数据显不,截至北京时间4月14日当地时自新冠肺炎疫情发生以来,西班牙共有26672名医护人员感染新冠病毒;意大利有超过1.6万名医护人员感染,约占西班牙全部感染人数的十分之一;X至少有9282名医护人负感染新冠病毒。医护人员感染人数不断增加。这很可能是在医院内的多个区域被感染。因此在疫情期间做好医院感染防控工作至关重要。

5.确诊患者和疑似病患不断增加

全国确诊病例和疑似病例在不断增加,如图2所示从1月16日至2月14日全国现有的确诊病例是在不断增加的;而现有的疑似病例数是从1月26不断增加到2月8日后逐渐变少,截止2020年2月14日全国确诊病例为56951疑似病人8969[19]。由于疫情初期,患者对COVID-19人传人的特性认知有限,对其防控意识不足,没有注意做好防护措施,造成院内感染事件频发,部分病患在住院期间感染了COVID-19。国外的新增确诊病例也在不断证据如图3所示从3月15日至4月15日国外的确诊病例在不断增加。从10955例飞速增长到82960例,不断增加的病患了给医护人员增加负担的同时也增加了医院感染防控的负担。

新冠病毒疫情下医院感染防控对策的探讨

  21月26日至2月14日全国现有确诊/疑似病例趋势图

  注:数据来源国家卫健委官网

新冠病毒疫情下医院感染防控对策的探讨

 图4 3月15至4月15国外新增确诊病例数趋势图

  注:数据来源国家卫健委官网

  6.急救物资和感染、呼吸专业等医务人员匮乏

在疫情防控期间,感染、呼吸等专业的医护人员及医疗物资和医疗防护用品是医院感染防控的重要因素之一,随着疫情的不断发展,确诊病例和疑似病患人数的不断增加。医院的防护物质储备有限,医护人员有限。疫情爆发初临近春节假期,许多医疗防护用品的工厂都停工停产。不能及时开厂开工造成医疗防护用品急缺。[20]xxx新闻办公室新闻发布会2月 5日曹学军表示:“从目前来看,重要的一些物资、口罩和防护服还是比较紧缺的,为了保证重要物资的供应,物资保障组建立了完善的、按日供需精准对接机制和重点企业的调度机制,推动企业复工复产,扩产增能,同时协调生产过程中的要素保障问题,满足重点地区的防控物资需求。我们还有一部分的进口,通过进口的渠道补充现在紧缺的缺口。”疫情爆发后,呼吸、危重症及感染等专业的医务人员投入到救治一线工作中,而随着疫情的不断发展,呼吸、危重症及感染科等的医务专业的人力资源出现匮乏,大量非感染、非呼吸专业的医务人员补充投入到救治一线[21]。他们对呼吸道传染病的知识相对专业的生疏,只能在短时间内对其进行知识培训,而能否培训到位是感染防控工作面临的一大挑战。

7.综合性医院收治风险巨大

综合性医院收治各类疾病患者数量较大,我国医疗机构几乎为高层建筑尤其是二级、三级医院,高层的建筑配备中央空调系统,都是通过电梯来转运患者,在这样密闭的楼层中如有患新冠病毒肺炎的患者被漏诊,极易发生院内播散、引起医院感染暴发。从已暴露的问题来看,除了武汉以外,本次 COVID-19 疫情已经在国内多家医院发生了医院感染的暴发。而且从已经公开报道的武汉协和医院院内感染问题来看,最先暴发的地方既不在感染科,也不在发热门诊,而是在分布在一些非重点关注的科室[22]。

8.返程潮压力大

春节假期,因封城缘故人员无大流动。随着假期的结束,复工返程高峰期来看,如图4所示 从2月5日至3月1日全国的现有确诊病例在不断增加。这有一部分是因返程导致的COVID-19 感染。[23]因COVID-19 潜伏期长且具有传染性,无症状感染者未能及时发现等加大了感染防控压力。此外,尽管国内疫情得到了有效控制,但境外疫情形势依旧严峻,如图5所示,3月1日至27日全国总新赠确诊病有206例下降至135,而新增境外输入病例从零不断上升至54例最高在3月23日到达74例。截止2020年3 月17日国外累计确诊病例数已超过中国,确诊病例数高达97996例比中国多出了16845例如图6所示。随着国内的治愈率不断增加,疫情得到稳定的控制。而国外的确诊率在不断增加,疫情正处于高峰期,许多国外人士、华侨及留学生回国都想回到国内,境外输入感染风大,这疫情再次复燃的压力巨大[23]。

新冠病毒疫情下医院感染防控对策的探讨

  425日至3月1日全国现有确诊病例数趋势图

  注:数据来源国家卫健委官网

新冠病毒疫情下医院感染防控对策的探讨

  5 3月1日至27日全国总新增确诊病/新增境外输入确诊病例趋势图

  注:数据来源国家卫健委官网

新冠病毒疫情下医院感染防控对策的探讨

  6 2月15至3月17日国内外累计病例趋势图

  注:数据来源国家卫健委官网

  第四章COVID19医院感染防控的对策

(一)医院感染防控对策

1.增强个人防护

医护人员应该根据自身所在的诊疗区域和从事的医疗活动来评估自身的职业暴露风险,选出一种适宜自己的个人防护措施[24]。根据不同情形,进行对应防护,如若医用外科口罩、医院口罩、护目镜、隔离衣等防护用品被患者或疑似病患的血液、体液、分泌物等污染时应当及时更换,及时消毒[25]。体温的监测、监测呼吸道感染症状、监测医务人员职业暴露情况等做好相应的记录,及时发现新冠肺炎的早期症状。这不仅可在与有COVID-19潜在暴露史的医务工作者接触后,还能将自身感染的风险降至最低,而且还可最大程度地减少在医务工作者中传播COVID-19的风险。

2.增强患者及疑似病患的管理

患者:对就诊的病患进行有效管理,能减少COVID-19院内交叉处感染的风险。对确诊病患采取接触隔离和飞沫隔离,同时对能产生气溶胶的医疗操作采取空气隔离措施[26]。在对病患的救治过程中,发挥四“应”的作用,“应隔尽隔、应收尽收、应检尽检、应治尽治”提高收治率和治愈率,降低感染率和病亡率。对每位新入院病患应该对病情感染严重的程度进行风险评估,从评估的结果而来分配患者所要进入的区域和级别[26]。危重病患,对确诊的重症患者配备专门的医护人员,严禁家属探视、做好隔离、消毒。

疑似病患:在疫情前已收治入院患者,测量体温,询问其有无流行病史及相关症状,应减少家属探视、陪护。强化四早策略 “早发现、早报告、早隔离、早治疗”的防控要求。为其提供适当的防护用品,实施人员限制,做好相关信息登记,掌握人员信息。进行单间隔离,观察至少14天及以上,如出现可疑情况应及时汇报,一旦确诊,则应立即安排转运至定点医疗机构进行收治。

3.医疗废物处理及消毒管理

疫情期间,医疗废物正确处置是医院感染防控的重要环节之一。因此,各医疗机构一定加大环境卫生整治力度,及时处理产生的医疗废物,减少因职业暴露的感染。国家卫健委也发布《关于做好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期间医疗机构医疗废物管理工作的通知》,医疗机构要高度重视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期间医疗废物管理[27]。

由于新型冠状病毒传播方式主要以飞沫和接触传播,因此对空气、环境的消毒非常重要。在医院感染防控中灭菌消毒是医院感染防控的重中之重。[26]由于COVID-19病毒对现用的消毒产品极为敏感,所以可以选用75%乙醇、动态空气消毒机、消毒湿纸巾等进行消毒。医务人员在停止工作时,应按感染防控的要求及时摘脱人防护装备,离开污染区及时进行消毒处理。医疗器械的消毒灭菌、按照《医疗机构消毒技术规范》要求进行清洁与消毒、做好器具的标识,设立督导小组对消毒情况进行督导[25]。

4.合理设置就诊流程及各科室的布局

合理设置就诊流程是医院感染防控的重要手段之一。由于COVID-19的传播途径和临床表现多样、无症状患者也具有传染性,因此在医院设置合理的就诊流程及各科室的布局是非常重要。医院应设置多级预检分诊。一级:关闭多余通道,仅留必要通道和绿色通道指引就诊患者前往预检分诊区进行初筛。二级:按照医疗机构下发的预检分诊标准进行分诊,避免患者在院内走动[21]。对所有就诊患者进行FTOCC的流行病学调查。并记录在病历中,同时安排患者到指定区候诊。将患者的检查设备与其他患者分开。三级:安排分诊护士观察病患的症状,行核酸检测并且做好相关的记录,对发现的可疑情况及时汇报,转移到指定病区或门诊进行隔离观察。一旦确诊转定点医院收治。建议有条件的医院组建临时准隔离病房,负责收治临床上不能完全排除的疑似患者。科室合理布局便于消毒隔离,空气流通,为患者和医护人员提供良好的环境,还能降低医院感染发生率。

5.开展多元化知识培训

分层次有针对性地对全体工作人员开展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防控知识陪训,提升医院职工对COVID-19医院感染防控的认识水平。《新型冠状病毒肺炎防控方案(第六版)》中要求,加强人员的培训,提防控和诊疗能力能有效降低医院感染的风险[28]。培训形式可多元化:利用网络、微信等形式代替大会课堂形式,减少人员聚集。通过多种形式培训让大家掌握疫情防控要点。同时进行考核评价,做到理论和实践培训人人过关。只有通过严格的考核要求,才能保证每位医务人员在疫情面前做到零感染。定期总结有关的问题和不足进行反馈,为不断改进防护措施提供有效信息。通过培训使医护人员加深对 COVID-19 的认识它的严重性、迷惑性和传染性认识到位。医院感染知识的培训对象包括(所有接触医院的工作者及患者、陪护、探视人员)。医院针对不同的对象制订相应的培训内容和培训计划。做到人人知晓、科学防控。

6.健全应急系统

成立专项应急指挥系统,建立防控领导小组,按照“集中患者、集中专家、集中资源、集中救治”原则。通过双协同和双联动的战略,做好疫情防控和救治,实现“患者零死亡、医务人员零感染、疫情零扩散”目标[29]。建立健全医院防控应急系统,别是持续完善信息系统,如进一步简化信息填报流程,让一线医护人员更能集中精力于患者的救治。将各类管理报表移植到手机端,随时随地了解情况,为其提供决策支持。

构建COVID-19 临床多学科合作管理模式和行政多部门合作管理模式。促进资源整合,针对性的研讨患者病情,不断总结和完善COVID-19的诊疗方案和临床实践,有效提高重症患者治愈率的重要保障。合力管理,有效解决医院感染管理和后勤保障等方面的问题,并开展危机的预防控制和保障疫情的救治工作,同时还要进行监督指导,严防漏洞,确保相关流程有效执行[30]。建立闭环管理的响应机制及时发现、分析、解决和总结问题,从而快速应对疫情的防范工作、精准处理各各部门存在的问题。

7.强化重点部位管理

针对容易发生COVID-19感染的重点部门,进行重点加强感染控制管理。发热门诊应该设置在独立的区域,远离其他门诊,标识明确且明显。设立专用通道。保持良好通的风,做好消毒隔离的措施,减少人流和物流的交叉,严格按要求接诊发热病人、筛查流程[31]。急诊区落实预检分诊制度引导患者就诊,合理设置隔离区和等候区,避免人群聚集。在做气管插管等风险较高的诊疗时,应该按照对待确诊新冠病毒肺炎患者的要求采取相应的防护措施。普通病区应设置应急隔离病室,疑似或确诊患者由专人诊疗与护理,未经发热排查的不得收入,限制无关医务人员的出入,严格探视制度。患者转出后应及时对其所接触环境进行消毒处理。疑似或确诊病例收治病区,应按《医院隔离技术规范》要求的建筑布局和工作流程,对疑似或确诊患者及时采取隔离措施。

8.实时掌握疫情的发展

在这场病毒的医院感染防控中,要充分了解疫情发展,掌握感染防控的信息,才能在面对疫情时”心中有数,手中有策”。只有掌握病毒的特性,才能更有效地抗疫。实时掌控疫情的发展进一步加深对COVID-19的认识和研究,更加全面。加强对新资讯的收集和整理,以及时调整医院防控策略,将被动化为主动。实时关注卫生健康委员会所发表的有关新冠病毒肺炎防控措施的相关文件,不断提高防控手段,降低医院的感染率。

(二)总结

COVID-19的发展复杂而严峻,医院感染防控工作不能松懈。具体的防控措施从认识和掌握疫情的发展、个人的防护、患者的管理、医疗废物的处理及消毒、和就诊流程的设置等充分体现了“管人管物管双手,管天管地管空气,还要管垃圾”方位管理,从而更好地保护处在防控工作的第一线的工作人员。本次疫情提醒我们感染防控不仅需要先进的管理手段和方法,还需要科学的感染防控方法。将医院感染防控措施落实到位,增强自身防护知识,完善防护措施,在医院感染防控中不断吸取经验和教训,及时发现医院感染防控中的不足,不断完善医院感染防控工作。共同抗击疫情,为一线工作人员保驾护航,让新型冠状病毒无处身藏。

致谢

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始于2016初秋,终于2020盛夏,四年大学生活将尽,时光如流星般繁华易逝,暮然回首,四年点滴悲喜,如昨日历历在目,永远是我记忆中抹不掉的风景。

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在这四年的学习生活中,我遇到的老师都是学识渊博又温柔善良的人,我要感谢遇到的每一位老师,特别是我的指导老师周虹老师,从选题到写作,周老师耐心指导,全力帮助。感谢老师对我的指导与帮助。然而文笔有限,未能一一感谢曾助于我之恩师,心中感激之情仍然不可磨灭。

乌鸦有反哺之情,羊羔有跪乳之恩。借此机会感谢我的父母,他们用尽他们的一切养育我长大,二十载求学之路,全靠父母无私无畏的付出,父恩高于山,母恩深如海。希望父母身体康健,永远开心。

2019冬,疫情肆虐,中国人民万众一心众志成城抗击疫情。共抗疫情,爱国力行,无数医护人员无畏地奋战在第一线,抗疫精神,尤为感动。夏已至,花已开,愿山河无恙,人间皆安,祝愿祖国繁荣昌盛,国泰民安。

感谢祖国,感谢父母,感谢恩师,感谢所遇见一切要感谢所有遇见的人。

乘风破浪,扬帆起航,心有猛虎,细嗅蔷薇,开启新的征程。

参考文献

  • LI Q, GUAN X, WU P, WANG X, ZHOU L, TONG Y, et al. Early transmission dynamics in Wuhan, China, of novel coronavirus-infectedpneumonia[J/OL]. N Engl J Med, 2020. doi: 10.1056/NEJMoa2001316.
  • GUAN W J,NI Z Y,HU Y,et al. Clinical characteristics of 2019 novel coronavirus infection in China[J]. Med Rxiv,
  • 全力保障提升医务和防疫人员待遇记者熊建.《人民日报海外版》(2020.02.15)
  • 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新型冠状病毒肺炎应急响应机制流行病学组.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流行病学特征分析[J].中华流行病学杂志,2020,41:145-151.
  • 刘卫平,海云婷,杨永芳,张凯,王萌,包欢,任伟,杨丽芳,李昊雪.内蒙古自治区人民医院新型冠状病毒肺炎医院感染防控实践与思考[J/OL].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2020(10):
  • WHO Director-General’s statement on IHR Emergency Committee on Novel Coronavirus2019-nCoV)[EB/OL].
  • Dunhill L. Intensive care staffing ratios dramatically diluted. March 24, 2020.
  • Mizumoto K, Kagaya K, Zarebski A, Chowell G. Estimating the asymptomatic proportion ofcoronavirus disease 2019 (COVID-19) cases on board the Diamond Princess cruise ship, Yokohama, Japan, 2020.
  • 许彩彩,普通病区护士医院感染防控认知实践现状及干预研究  -《山西医科大学博士论文》- 2019.06.19
  • 索继江,闫中强,刘运喜,柴光军.新型冠状病毒肺炎医院感染现状及预防控制策略与措施探讨[J/OL].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2020(06):811-816
  •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关于印发新型冠状病毒肺炎诊疗方案(试行第七版)的通知[EB/OL].(2020.03.04)
  • 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2019新型冠状病毒疫情进展和风险评估[EB/OL].(2020-1-28)
  • 姚宏武,索继江,杜明梅,刘梦林,白艳玲,刘伯伟,李璐,谢丽君,任世旺,高岩,刘运喜.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流行期间医院感染防控难点与对策[J/OL].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2020(06):806-810
新冠病毒疫情下医院感染防控对策的探讨

新冠病毒疫情下医院感染防控对策的探讨

价格 ¥9.90 发布时间 2023年3月19日
已付费?登录刷新
下载提示:

1、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文章版权申述”(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18735597641(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2、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投稿,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

原创文章,作者:写文章小能手,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447766.cn/chachong/119496.html,

Like (0)
写文章小能手的头像写文章小能手游客
Previous 2023年3月19日
Next 2023年3月19日

相关推荐

My title page conten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