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津自贸区对京津冀区域经济发展的影响研究

摘 要

天津自贸区作为北方的第一个自由贸易试验区于2015年4月21日正式成立,天津自贸区的成立,不仅有利于北方地区扩大对外开放,转变对外贸易方式,探索我国开放水平的新路径、新模式,而且能够巧造京津冀区域经济新形势下的改革开放新平台,在区域经济中起到辐射影响与示范带动作用,推进京津冀经济的协调发展。

本文首先对相关理论和概念进行分析,包括自贸区对区域经济的影响机制和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理论,然后从自贸区的概况、成果、改革分析表现天津自贸区的发展现状,再进行自贸区对京津冀各城市经济发展影响的实证分析,构建引力模型研究自贸区对其他城市的经济辐射影响力,并且结合理论和数据从溢出效应和虹吸效应分析天津自贸区对周边区域经济发展的具体影响,最后根据研究结果分别有针对性的对XX及企业提出可行性意见。

关键词:天津自贸区;溢出效应;虹吸效应;

第1章 绪 论

1.1 课题背景及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1.1.1 选题依据

随着世界经济加速全球化和区域经济一体化,国际贸易和投资活动趋向自由化,各国的经济联系更加紧密、相互合作更加深入、发展空间更加广阔。在此国际经济环境下,为实现我国深化经济改革、扩大对外开放的战略目标,中央逐渐在各地设立新的自由贸易试验区,而天津自贸区因此于2015年5月21日正式建立。天津自贸区的设立,伴随中国”一带一路”战略构想的提出和实施,极大促进了北方经济对外发展,同时自设立起就被广泛认为是进一步推动京津冀三地协同发展的重要助力。京津冀是北方经济发展的中心地区,天津自贸区一方面带动外部区域经济发展,起到显著的积极促进作用;而另一方面,天津自贸区的高速发展又对京津冀经济有相应的消极虹吸作用使得整体区域经济发展不平衡。本文就基于此,分析天津自贸区对京津冀经济的影响并对相关问题做出对策。

1.1.2 选题意义

1.1.2.1理论意义

从学术研究而言,开放自贸区作为一项新兴的经济政策逐渐在世界各国引起风潮,其特点主要是高开放度和自由化的国际货物贸易与资本资源的快速流动,而在目前的对自贸区的研究主要是从自贸区内部的经济发展现状出发,但基于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理论,自贸区的建立除了本身的经济对外快速发展外,还对外围的区域经济有相应的作用。本文以天津自贸区为例,在”一带一路”战略的新形势下,研究和分析天津自贸区对京津冀区域经济的影响,从自贸区经济对外效应的消极作用和积极作用出发,较为全面、合理的分析自贸区的虹吸效应和溢出效应,阐明和表现天津自贸区和京津冀区域的经济发展现状。

1.1.2.2.现实意义

随着中国改革开放的深入发展,世界经济形势发生剧烈变化,中国经济逐渐需要向开放向转型,而中国内部区域间经济联系也更加紧密,天津自贸区在这样的情形设立,不仅促进北方出口经济与贸易快速展开,而且对京津冀的整体区域经济协调发展有着极为重要的作用。本文通过研究和对比分析,对天津自贸区区域经济影响效应有了更加准确的了解,为如何更好在当前背景下建设天津自贸区、推动京津冀经济协调发展提供相应可行对策,也为其他自贸区的区域经济研究提供参考。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国外研究现状

国外对自贸区的研究早于国内,但更多的是作为一项政策资源兴起,近年来才将其与区域经济发展相联系,逐渐受到学术界的关注。

1.2.1.1 对自贸区区内经济发展的研究

Marta Castilho,Marta Menéndez,Aude Sztulman(2019)通过统计微观分解和反事实模拟分析马瑙斯自由贸易区的贫困变化,证实了自贸区在减贫方面的相对成功以及劳动收入所起的重要作用,对比结果说明贸易和产业政策促进了区内经济的快速增长[1]。Mohsen Akbari,Mostafa Ebrahimpour Azbari,Milad Hooshmand Chaijani(2019)运用资源基础理论和制度理论,对安扎利自由贸易区的大量企业进行了调查,结果表明自由区加强了企业在全球贸易中的竞争优势,提升了企业的绩效和促进了贸易区的对外经济发展[2]。

1.2.1.2自贸区对区域经济效应的研究

①自贸区对区域经济产生积极作用的研究。

Samuel Ojo Oloruntoba(2019)在其研究中发现非洲大陆自贸区促进了非洲彼此之间更多的贸易活动,加速其工业化趋势和非洲整体经济发展,同时有利于加拿大在非洲的相应经济利益所获[3]。Susan L. Bradbury(2013)在研究安全对X与加拿大的边境旅客影响中提出,仅就贸易商品现状而言,北美自由贸易区的存在同时促进了X和加拿大的对外贸易和经济增长[4]。Joseba Lebrancón Nieto(2009)以自贸区的汽车装配免税制度为例,外部企业组装交易本国或外国零部件的汽车来减少关税和相应成本,研究结果表示自由贸易区将促进贸易的发生和鼓励商品出口,对区域经济增长起到积极作用[5]。

②自贸区对区域经济同时存在消极和积极作用的研究。

К.Shymansk(2016)认为乌克兰与欧盟之间实行自由贸易区对乌克兰国有利有弊,经济和政治危机的加剧导致乌克兰与欧盟的对外贸易的减少,使得自贸区的弊端显著。但近年来,有利的一面使得乌克兰生产商进入欧洲市场的许多制度限制被取消[6]。Harri Ramcharran(2017)审查近年来外国直接投资自由化政策对多米尼加共和国经济的影响,其发现直接投资大多在自贸区内部。这些投资活动会促进区内经济增长,同时计量经济结果表明这些增长未能在不同区域之间建立经济联系和资金平衡,导致外部竞争力削弱[7]。

从上可看出,国外学者大都赞同增值税在各个国家推行的重要性。而且要保证税收系统的高效与合理应把增值税范围展开到商品流通过程的每个环节。

1.2.2 国内研究现状

1.2.2.1对自贸区区内经济发展的研究

成艳萍,王浩(2020)通过近年面板数据分析天津自贸区对进出口的影响,结果表明自贸区显著促进了天津进出口贸易的发展且自贸区对进口和出口具有差异化的影响,即自贸区对进口的促进作用更明显[8]。孟涛(2020)认为济南自贸区缺乏与自身定位及优势相匹配的金融创新设计理念,建议济南结合地区特色打造境外金融资本和基金产业聚集区,通过促进资本集聚带动商品、人才、科技的集聚[9]。曾旒缯(2016)认为对于”一带一路”带来的高端服务业、物流运输等领域的贸易和投资机会,天津自贸区应该突出发展特色重点开创融资租赁等金融创新业务,通过相应政策推动对外投资与贸易便利化[10]。乔健(2019)认为山东自贸区中的青岛西海岸新区的海洋经济发展示范区等目标在功能布局、地理相关度上与整体自贸区的建设项目完美契合。自贸区的的大力发展势必会盘活整个青岛西海岸新区的经济格局[11]。

1.2.2.2自贸区对区域经济效应的研究

①国内学者一般认为自贸区的存在对相应区域经济有增长作用,自贸区会促进进出口贸易的发生,还将带来投资效应以及形成相应的规模经济,然后向外溢出达到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目的。

汤蕴懿,董露露(2015)认为自由化政策扩展了上海自贸区与国际市场的通道,带来更多的贸易与投资的机会,商贸信息的溢出在自贸区周边广泛的传播给其他地区的发展提供助力[12]。匡增杰(2015)认为中日韩自贸区使三国的贸易市场联结成一个统一的区域大市场,而更大的市场将带来投资和贸易规模的扩大,使得区域内经贸的快速聚集[13]。高倩(2019)湖北自贸区建设为为武汉“8+1”城市圈的区域经济增长带来了历史性的机遇, 有利于打造内陆对外开放新高地,以中心带动外围互为助力促进整个湖北省区域经济的发展[14]。张又匀(2019)认为河南自贸区促进了地区产业结构调整、推动区域经济转型,进一步提高地方经济水平,逐步减小河南地区和东南部发达城市经济发展差异[15]。孙久文,李承璋(2019)认为自贸区的建设目的是创新对外的开放模式,改革对内的经济体制,直面全方位、多层次的世界贸易格局,用对外经济带动内部经济发展[16]。张尔升,林泽宇,李卓琳(2019)认为自由贸易区不仅使区内经济对外快速发展,而且可以通过开放效应、极化效应及结构效应带动自贸区周边区域贸易和投资的增长[17]。

②部分国内学者在研究中发现,自贸区的建设一方面会聚集相应的经济效应并向外溢出,但同时存在相应的消极影响,使得自贸区与区域间经济发展不协调甚至对外部区域产生抑制作用的情况。

自贸区具有快速的经济发展能力和对资源等的巨大需求,会产生对周边区域资源的聚集作用,将不断吸引各类优质资源、人才等。曹维娜(2017)在研究中发现经济发展良好的福建省自贸区不断虹吸南平这类经济原本就是欠发达的地区的优质资源,削弱了南平经济发展潜力[18]。李鹏凯(2016)认为天津自贸区由于规模经济效应等因素大量的高端服务业向区内聚集,表现了极大的人才空缺,吸引了大量相关从业者聚集,造成了河北地区的人才流失[19]。

自贸区在贸易、投资、金融等方面的具有竞争优势,对外部地区的企业产生巨大的吸引力,使得一些优质企业、资本被虹吸到区内。汪璐瑶,钱翀(2017)指出自贸区的各种改革政策使浙江的大型企业不断被吸引到上海,对浙江的经济造成了损害,同时上海自贸区的开放也给浙江的大量中小型企业进出口贸易带来了便利,推动了浙江外向型经济的发展[20]。王彬(2017)认为自贸区的税收优惠等政策红利使周边区域企业把财务中心、运营中心等部门迁至区内,以便于享受到其中的改革红利,这对区外企业而言具有相当的竞争压力,对部分区域内经济的发展造成削弱[21]。王睿智,刘迪,秦乐乐(2015)认为上海自贸区具有出口便捷和政策优惠等竞争优势,因此会吸引拥有对外业务的企业在区内设立功能型企业总部,这对外部地区发展总部经济、吸引企业总部落户产生不利影响[22]。

自贸区实施的负面清单管理等措施,以备案制代替审批制等政策,这对技术周期较短、时间价值突出的直接投资者具有较强吸引力。苏丹丹(2019)认为由于极化效应自贸区各种优惠政策和制度创新吸引了大量投资商,本来可能属于河北的投资机会,也会被天津虹吸过去[23]。张晗(2016)认为虹吸效应将使得外国资金投资大多出现在自贸区区内,这种资金吸引作用将导致河北城市对外经贸合作减少,不利于自贸区经济带动区域经济增长的作用[24]。马林(2019)认为上海的特殊政策会导致大量外资和长三角其他区域的内资虹吸到自贸区内,这会给长三角的区域的招商引资造成压力,也会造成其他地区资本的流失,最终会导致长三角其他地区发展总部经济、高端制造业和服务业等资金不足[25]。

1.2.3 国内外文献评述

通过上述文献的阐述和结论,发现在自贸区对区域经济的效应的研究中,部分研究局限于自贸区所在城市经济发展现状和自贸区本身对内部经济的影响,没有考虑自贸区对整体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作用和意义,事实上,自贸区的发展往往和周边地区经济发展紧密联系。

大量的国内外学者更专注于在现有国际经济新形势下的自贸区的积极作用,即自贸区对经济贸易的促进,一方面因为自贸区内政策优惠更多的吸引外商投资和商品与资本的交换,使相应高端要素(包括高端企业、高端金融人才、创新要素等)的快速流入,另一方面因为商品进出口便利化、国际贸易发生方式的简单化促进企业对外经济活动的发生。但从少部分的研究发现,自贸区的建设必然同时存在对经济的积极作用和消极作用,而国内外学者对消极作用的关注较少。

总体而言,天津自贸区自建设之初就被视为是京津冀协调发展的重要助力,为了使天津自贸区和外围区域成员之间合作深入,减少自贸区对区域经济的虹吸作用,更需要从目前背景下天津自贸区和区域成员和整体经济发展现状出发,对自贸区和消极影响对京津冀经济发展带来的问题深入研究

1.3研究内容

1.3.1研究的基本内容

这篇论文主要分为五章:

第一章为绪论,主要介绍选题的背景和意义、国内外研究现状、所研究的主要内容以及研究思路和研究方法。

第二章为概念界定及相关理论基础,就与本文相关的区域经济学理论简述。包括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理论,虹吸效应,溢出效应。

第三章为天津自由贸易区经济发展现状分析。主要包括天津自贸区发展现状和取得的成果,天津自贸区改革试点政策。

第四章为天津自贸区对区域经济的影响分析。主要使用引力模型,根据数据结果分析天津自贸区的经济辐射影响力,然后具体从溢出效应带来的积极影响和虹吸效应带来的消极影响研究分析,得到一定研究结论。

第五章为建议和对策。主要从减少消极影响和增大积极影响出发,为相应区域企业和XX提出可行的建议和对策。

1.4研究方法

1.4.1统计分析法

本文将搜集关于天津自贸区进出口总额的相关数据和京津冀区域三地贸易和其他相关数据,通过对数据的整理来进行统计分析,为梳理好本文的研究思路和内容打下坚实的基础。

1.4.2实证研究法

本文将对整理的数据资料进行定量分析,建立自贸区经济引力模型,将天津自贸区对河北和北京经济发展的影响进行实证分析。

第2章 相关概念与理论

为了给下文的分析提供理论依据,我们有必要了解自贸区的基本特点和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理论,去分析和研究自贸区对区域经济的效应机制。

2.1 自由贸易区含义

2.1.1 自由贸易区概念

自由贸易区(Free Trade Area),是指签订自由贸易协定的缔约国之间完全取消商品贸易中的相应关税和数量限制,使货物和资本可以在各成员国中自由流动。自由贸易区一般是缔约方境内的有明确界限的部分地区,进入该地区的相应货物,就进口税费而言,通常视为在关境之外,即免于一般进出口关税,并免于实施海关监管等措施。有的国家还使用一些其他称谓,例如自由港、自由仓等。

而中国自由贸易区是指在国境内关境外建立的,以税收优惠和海关特殊监管政策为主要手段,以贸易自由化、便利化为主要目的的多功能型经济特区。原则上是指在没有海关“干预”的情况下,允许货物进口、制造、再出口的开放区域。

2.1.2 自由贸易区特征

从国内外自贸区的建立和运行经验看,自贸区的发展过程大多表现了四个基本特征:

区位的定域性。自贸区大多具有明显的区位优势,并反映了相应地区市场、劳动力、地理人文等特色,依托优越的地理位置和广阔的经济腹地,形成良好的信息流和资源流,表现特定区域的高度开放化和自由化。第二,产业的集聚性。自贸区在地区上具有产业的集聚与辐散效应,随着自贸区的建立和发展,各类生产要素不断汇集内部,外部区域的相应资源受到虹吸作用牵引,同时当内部区域的产业发展达到一定的规模时,相关核心产业通过协作、分工等,带动周围地区的发展。

第三,监管的特殊性。自贸区都实施高效、便捷、规范的海关监管政策,尽量简化手续,适应商品的过境、转口和分销的需求。同时,还采取以企业为监管单位,利用风险管理的方式,实行分级监管;以对账目监管代替货物实物监管;利用信息化技术监管等。因此,自贸区内通关速度快、货物集散快、货物物流量大。

第四,政策的优越性。自贸区为吸引外资会推出一些改革措施,集中体现在相关的优惠政策中,包括创造良好的投资环境、推出税收优惠政策以及贸易鼓励红利等。良好的投资环境主要表现为,自由化的资本流动平台,一站式的商业审批流程;同时税收和其他红利政策通过降低了企业的软性成本和隐性成本增强对外贸易区企业的竞争力。

2.2 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理论

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理论,就是区域成员之间在经济交往上日趋密切、相互依赖日益加深、发展上关联互动,通过不断的经济合作减少区域间发展不平衡,从而达到各区域的经济均持续发展的过程。

目前我国正在处于经济转型、地区经济发展不平衡的过程,在该时期社会呈现出区域间经济发展水平落差较大,并且这种经济落差有逐渐拉大的趋势。要实现各地区均衡发展,尤其是要加快欠发达地区的经济增长,就要实现区域内经济的协调发展,通过政策和措施协调各成员达到促进区域整体的经济平稳和持续发展。

区域的发展从来不是单独和片面存在的,区域成员之间的经济联系十分紧密,自贸区作为十分特殊的经济特区,其高开放度和自由化政策必然会促使自贸区经济快速发展,这种经济增长过程和结果肯定会对周边区域的发展存在相应的影响。

2.3自贸区对区域经济的效应机制

自贸区的四种基本特征说明了其经济快速发展的原因,在区域成员之间突出了其巨大的经济优势,而区域间的经济发展呈现一体化和协调化的趋势,这四种特征同时也表现出自贸区对外部区域的两种效应机制,产业的聚集性和特殊监管对外贸的促进作用表现了相应的溢出效应,区位优势和优越的政策表现了相应的虹吸效应。

2.3.1 溢出效应

经济学上的溢出效应(Spillover Effect),是指一个事物在进行某项活动时,不仅会产生活动所预期的效果,而且会对该事物之外的人或社会产生的其他影响。简而言之,就是某项活动要有外部收益,而且是活动的主体得不到的收益。溢出效应分为信息溢出效应、技术溢出效应和资本溢出效应等。

自贸区对外部区域的溢出效应,随着自贸区的经济不断发展,优势产业高度聚集,同时自贸区的自由化政策和特殊的监管过程极大促进了对外贸易的产生,相应的商业信息和流动资本在自贸区及其周边广泛传播,区内外通过分工等协作方式使这种经济溢出效应得到利用。

2.3.2 虹吸效应

经济学上的虹吸效应(Siphon Effect),是指部分城市或地区强大的吸引力会将别的地方的资本、资源、人才等吸引并聚集,这种吸引力主要由于所在地区优越的区位竞争力和其他经济政策优势。对投资方和企业来说,这所城市或地区的投资回报更具有可预测性和快捷性,因此,其他城市所获得的投资机会和发展机会就会无形中被其抢夺,长此以往,这些城市的经济发展便严重滞后。

自贸区的迅速发展对资源具有巨大需求,区内的创新制度对区外企业和投资者具有极大吸引力,受其区位优势和制度优势影响,自贸区的经济增长过程必然伴随着周边区域相应的生产要素、优质企业、国内外投资不断向区内聚集,这种虹吸作用削弱了其他地区的发展潜力,逐渐造成自贸区区内区外的经济落差的扩大。

2.4本章小结

本章为对自贸区相关概念与理论进行梳理,包括对自贸区特征的分析,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理论内涵,和自贸区对外部区域的虹吸效应和溢出效应。从自贸区的四种特征出发,结合区域协调发展理论,将特征分别与两种效应机制相联系起来,通过以上阐述给下文的分析提供理论依据。

第3章 天津自贸区经济发展现状

在自由贸易区对区域经济的效应机制理论分析的基础上,为了深入探究天津自贸区对京津冀经济发展影响,本部分从天津自贸区概况和天津自贸区发展取得的成果出发去分析天津自贸区的经济发展现状。

3.1 天津自贸区概况

天津自由贸易试验区于2015年4月21在天津直辖市正式设立,作为区域性自由贸易园区,它是北方地区第一个自由贸易试验区,也是自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之后,中国XX特别设立的第二批自由贸易试验区之一。天津自贸区的地区总面积为119.9平方公里,包括三个片区:

天津港东疆片区共30平方公里(包含东疆保税港区10平方公里),其功能定位是北方地区国际航运和物流中心的核心功能区。区内优势产业为租赁业务、航运产业、旅游产业、国际结算、物流业等,将结合政策改革重点发展高端服务业。

天津机场片区共43.1平方公里(包含天津港保税区空港部分1平方公里和滨海新区综合保税区1.96平方公里),其功能定位是科技研发中心和高端制造业的重要集聚区。区内优势产业为电子信息技术产业、航天航空业、装备制造业,将重点发展新一代信息技术的创新设计等新兴技术产业。

滨海新区中心商务片区共46.8平方公里(包含天津港保税区海港部分和保税物流园区4平方公里),其功能定位是北方金融创新、商务服务业、现代服务业的核心聚集区,也是滨海新区经济中心。优势产业为国际金融与贸易业、科技互联网产业,将连系金融创新项目重点发展城市现代服务业。

3.2 天津自贸区的特点

天津自贸试验区将逐步施行行政管理、投资、贸易、金融等改革领域四个方面的政策试点内容。

1.XX职能转变。行政管理改革方面主要涉及管理效能和行政体制领域,具体表现为实行审批和管理的职能分离,XX建立统一的审批机构和行政平台,提高行政管理的效能,使得XX职能由事前审批转向事中和事后的监管处理,同时深化改革行政管理体制,加快建设适应国际市场化和贸易投资便利化的行政服务体系。

2.扩大投资领域开放。投资开放改革方面主要涉及市场准入管理、扩大产业开放、对外投资服务领域,具体表现为在服务业和先进制造业等产业减少对外商投资者的资质要求、股权占比、数量配额等相应限制,实行市场准入前负面清单和备案制管理模式,建立对外投资和经济合作的“一站式”服务平台和企业准入“单一窗口”,完善投资者权益保障机制,加快形成与国际接轨的高标准投资服务体系和市场管理规则体系。

3.推动贸易转型升级。贸易便利化改革方面主要涉及通关监管、贸易功能拓展、航运服务领域,具体表现为建设国家进口贸易海关特殊监管区域,整合优化开展电子围网监管模式,设立国际大宗商品交易服务平台和相应资源配置平台,深化和促进期货保税交割、跨境电子商务等创新功能,试用区港联动的航运运作模式和口岸作业各环节的全程无纸化,促进航运要素向自贸区集聚,逐渐形成具有国际竞争力的航运制度和运作模式。

4.深化金融领域开放创新。金融开放制度改革主要涉及金融制度创新和金融服务功能领域,具体表现为在利率市场化和外汇管理等方面试点改革,建立具有区域特色的自由贸易账户,促进跨境融资便利化。推动金融服务业对符合条件的民营资本和外资金融机构全面开放,实施租赁业政策创新,建立功能性租赁服务平台和天津金融租赁登记流转平台,改善北方地区金融租赁业的发展环境,建立完善的金融风险防控体系。

3.3 天津自贸区的成果

3.3.1 天津自贸区片区建设成果

天津自贸试验区三个片区自建立至今不断发展,取得了相应的成果:

天津自贸区设立至2017年4月,天津东疆片区共新增企业5289家,统计总注册资本达到4420.25亿元,1亿元以上的大型企业超过967家,从企业结构看,航运、物流、租赁、贸易结算及保理等5大产业占总注册企业总数的76.40%,大量优质企业落户聚集形成支柱型产业集群。

天津自贸区挂牌至2017年第一季度,天津机场片区新增自贸试验区市场主体11877户,注册资本达到2997.26亿元,逐步形成了民用航空、装备制造、电子信息、生物医药、快速消费品和现代服务业等高新科技企业聚集中心。

滨海新区中心商务片区在建商务楼宇63座,已投入使用10座;基金、融资租赁、跨境资金结算等地区产业迅速建立和聚集。从2014年至今,滨海新区新增市场主体1.3万家,增幅占天津自贸区整体增量的45.7%,企业注册资本金3801.3亿元,注册资本达到5000万以上的企业有1513家,并吸引设立外资企业269家,初步形成了创新金融、互联网技术、跨境贸易和电商三大特色产业群。

3.3.2天津自贸区经济发展现状

如图3-1所示,2017年天津自贸区统计公报指出,天津自贸区仅以天津市1%的地域面积,创造了约占全市10%的一般财政收入和全市占比高达12%的国内生产总值;自贸区区内外商直接投资额达到198.85亿人民币,占全市外商直接投资额的26.4%;自贸区创造进出口贸易总额2559亿人民币,同比去年增长 30.4%,占比全市33.4%;跨境收支额和跨境人民币结算额分别为1276.2亿美元和2729.9亿人民币,分别占全市24.1%与41.5%。

天津自贸区对京津冀区域经济发展的影响研究

  图3-1 2017年天津自贸区部分经济指标全市占比

  数据来源:2017年天津统计公报

如图3-2所示,2017年经济数据同比2016年而言均处于增长趋势,2017年天津自贸区区内GDP 同比去年增长4.3%,自贸区区内外商直接投资额同比去年增加 12.1%,自贸区区内进出口贸易总额增长最快,同比去年增长率达到 30.4%,区内财政预算收入趋于稳定两年数据十分接近。各项数据结果分析表明,天津自贸区经济自建立起快速发展,并且其经济发展已经取得了阶段性的丰硕成果,这种经济增长有利于天津自贸区进一步发挥对周边城市经济发展的影响。

天津自贸区对京津冀区域经济发展的影响研究

  图3-2 2016-2017年天津自贸区经济增长情况

  数据来源:2016-2017年天津统计公报

3.4本章小结

本章首先了解和分析了天津自贸区的地区布局概况,再对天津自贸区的政策创新改革情况进行梳理与分析,从行政管理、投资、贸易、金融方面整理了自贸区内的改革试点内容,然后通过自贸区的建设成果和经济现状表现了天津自贸区迅速发展所具有的经济实力,以自贸区经济的快速增长和制度创新的示范作用为下文的影响分析打下基础。

第4章 天津自贸区对京津冀各城市经济的影响分析

本章首先建立引力模型,通过各城市的进出口贸易额来测算天津自贸区对京津冀各城市的经济辐射影响力,然后具体分析天津自贸区对周边区域的积极影响和消极影响,从溢出效应和虹吸效应进一步分析天津自贸区在影响河北和北京经济发展中的实际效果。

4.1天津自贸区的经济辐射影响力分析

4.1.1 引力模型的构建

引力模型是应用广泛的空间相互作用模型,该模型来源于物理学中的万有引力定律。万有引力原理也可以反映于经济联系上,即“区域经济联系也存在着相互吸引的规律性”。经济辐射引力模型的理论前提假设为:区域的经济引力与两所城市的经济实力成正比,而与城市之间的距离平方成反比。而在对天津自贸区对周边区域经济影响的研究中,自贸区更多的以进出口贸易自由化促进其他城市的经济发展,本文将用各城市的进出口额替代经济实力计算自贸区的影响力,本文将辐射引力模型的计算模型设定为:

天津自贸区对京津冀区域经济发展的影响研究 (式4-1)

  其中,I 为经济引力,在公式中表示自贸区对其他城市的贸易辐射影响强度;G 为引力常数(视为固定常数作为单位);M 为天津自贸区的质量,M由人口和自贸区的进出口额乘积计算所得;m 为城市的质量,与M计算方法相同;R 表示城市间的距离,这里用各城市与天津的距离代替,故引力模型不对天津市做相应分析。

4.1.2数据的选取和说明

如表4-1所示,通过整理得到2016和2017年天津自贸区、北京市、河北各城市的进出口贸易额(亿美元)、人口数据(百万人)、其他城市与天津自贸区的距离(千米)。

表4-1 天津自贸区、北京市、河北各城市相关数据

地区 2016进出口额 2017进出口额 距离 人口
北京 2823.4896 3237.1920 137 21.707
石家庄 116.0563 127.2927 387 10.8799
承德 4.7563 4.4389 383 3.565
张家口 5.6198 5.1399 299 4.1131
秦皇岛 43.9349 49.9318 278 3.1108
唐山 107.2499 99.1392 123 7.897
廊坊 49.7797 53.4474 59 4.7409
保定 40.6421 49.8751 273 11.6905
沧州 28.4422 36.4761 126 7.5549
衡水 26.5655 29.2811 269 4.4604
邢台 17.9595 21.2175 532 7.3516
邯郸 25.2259 21.8607 584 9.5111
天津自贸区 276.3091 360.3072 2.3007

数据来源:中国国家统计局

4.1.3结果和分析

根据式4-1和表4-1的数据,分别将2016和2017年数据代入引力模型的计算公式,得到2016和2017年各城市与自贸区之间的辐射经济引力记作I1和I2,得出结果如下表4-2。

表4-2 引力值结果

地区 I1 I2
北京 2075.869486 3103.559412
石家庄 5.3595320835 7.6654808886
承德 0.0734782853 0.0894273334
张家口 0.1643625735 0.1960263686
秦皇岛 1.1242096825 1.666067735
唐山 35.588033589 42.897329659
廊坊 43.09705625 60.341525875
保定 4.0526501374 6.4852168853
沧州 8.6041108452 14.388945273
衡水 1.0409801161 1.4961997164
邢台 0.2965568956 0.4568627489
邯郸 0.4472052612 0.5053613816

经济辐射引力值的大小表现了天津自贸区对京津冀其他城市的经济发展的影响程度,通过两年的结果看来,北京的数据达到2075.869486和3103.559412,说明受到北京的巨大进出口贸易额影响,天津自贸区和北京的经济联系程度远超其他城市,河北城市中的唐山、廊坊、沧州引力值较高,因这些城市与自贸区距离较近也较大程度的受到天津自贸区的影响,石家庄和保定的引力值为4至8之间,两个城市的人口数量在河北省中最多,受到自贸区的影响程度处于一般水平,秦皇岛和衡水的数据处于1至2之间与自贸区的经济联系程度不强,其他河北城市的引力数值低于1,可能与城市距离过远和进出口额较小有关,受到天津自贸区经济影响程度非常低。

结果表明,天津自贸区的经济影响能力在北京和河北地区显著分布不均,仅与较近城市有紧密的经济联系,同时数据分析也可以看出自贸区确实对其周边区域进出口贸易发展有较大影响力,这种影响强度同样与其他城市本身的外贸出口业繁荣程度具有相关联系。

实证研究的结果不能直接说明这种影响的具体表现,虽然自贸区更多的是从对外贸易方面对周边区域产生影响作用,但模型仅从进出口贸易进行分析和研究,考虑的自贸区对其他城市的影响方面较为不足,下文将分别从积极影响的溢出效应和消极影响的虹吸效应展开分析,具体从多个因素的作用分析天津自贸区对北京和河北经济的影响。

4.2天津自贸区的溢出效应分析

自贸区对区域经济的积极影响主要表现为溢出效应,天津自贸区的溢出效应,可以看作一个增长极的快速发展,对周边地区经济产生的积极作用,例如从自贸区获得更多的经济合作机会和流动资金等,中心地区的经济繁荣会刺激周围区域经济的增长,而更具体来看,天津自贸区的溢出效应更多的表现在产业结构的调整、自由化的外贸政策、制度创新与示范作用。

4.2.1 相关产业溢出

如图4-9所示随着天津自贸区得建立,2014-2017年自贸区在产业结构不断调整的过程中,第三产业逐年增加总比重,而第一和第二产业逐渐减少比重,区内迅速建立高端服务业聚集产业群,相应的其他基础生产和加工制造产业向区外溢出和扩散,其他地区消化并承接了这些第二产业,并同时有机会发展能够与之匹配的的其他第二和第三产业,形成更加完善的产业链。

天津自贸区对京津冀区域经济发展的影响研究

  图4-3 2014-2017年京津冀第三产业产值GDP占比

  数据来源:京津冀统计年鉴

如图4-10所示,到2018年时天津的产业结构已经达到第三产业高于50%的占比,而第二产业已经降低至50%以下,虽然与北京相比还有较大差距,但基本已经达到全国平均水平。河北一直是一个重工业发达的工业聚集地区,随着天津产业结构调整和产业溢出的过程,河北的第三产业经2014-2017年发展,在2018时第三产业比重已经超过其第二产业,河北地区的产业结构优化取得相应成果。

天津自贸区对京津冀区域经济发展的影响研究

  图4-4 2018年全国和京津冀产业结构比重

  数据来源:京津冀统计年鉴

4.2.2 商贸信息溢出

自贸区的自由化投资和贸易政策会更多的聚集国内外企业进行贸易和投资活动,相应贸易订单被更多的吸引到天津自贸区,区内区外信息快速交流和交换,促使商贸信息在京津冀区域快速而深入的传播,部分贸易订单和投资机会溢出至自贸区周边地区,极大的促进了其他城市的进出口贸易的发生。表4-11是2016-2017年京津冀各城市贸易进出口额。

表4-5 2016-2017年京津冀各城市贸易进出口额

2016 2017
进出口贸易总额 进出口贸易总额
出口总额 进口总额 出口总额 进口总额
河北省 4662322 3057706 1604616 4981003 3135882 1845122
石家庄市 1160563 702114 458450 1272927 783662 489265
承德市 47563 43732 3831 44389 42537 1852
张家口市 56198 40035 16163 51399 32964 18435
秦皇岛市 439349 295825 143524 499318 318125 181193
唐山市 1072499 710790 361710 991392 546575 444817
廊坊市 497797 225983 271814 534474 225647 308827
保定市 406421 293757 112664 498751 382176 116575
沧州市 284422 209705 74717 364761 238999 125762
衡水市 265655 243653 22002 292811 267082 25728
邢台市 179595 134958 44638 212175 163381 48793
邯郸市 252259 157155 95104 218607 134734 83873
北京市 25578195 2545583 23032612 26786531 2649125 26521616
天津市 10265594 5715334 4550260 11294423 6706414 4588008

数据来源:各市海关进出口数据统计

如表4-11所示,2016-2017年京津冀大部分城市的进出口贸易总额都在逐渐增加,其中北京和距离天津较近的唐山等城市受到的积极影响表现更为强烈,少数较远地区如邯郸的进出口贸易受到的影响较低。从具体的出口贸易和进口贸易来看,京津冀地区数据表明整体出口总额远超进口总额,各城市的出口活动受到的溢出效应影响显著,北京和河北大部分城市的出口增长稳定,天津自贸区对外贸订单的促成作用显著,区内外商贸信息传播和交流带来了更多的发展机会。

4.2.3 制度创新溢出

天津自贸区设置的175项制度清单中,已经基本落地实施完成,并且一大批可复制和推广的制度成果已经形成。天津自贸区管委会提出了“1331”工程,以信用分类为依托的市场监管和京津冀区域检验检疫一体化等创新型模式,确保京津冀地区可在最短时间内享受到天津自贸区制度创新的成果,促进京津冀通关服务和日岸物流一体化、区域要素资源配置一体化和金融服务和监管一体化。

天津自贸区实施“单一窗口”措施,将报关、边检等十几个单位的多项通关服务功能、其他港口服务功能、在线服务和办事功能合并在一个电子平台。京津冀区域企业只需要通过网上服务窗口,一次性提交满足相关部门要求的格式化单据和相应电子信息,就能快速完成贸易进出口流程。

天津自贸区的政策改革促进了京津冀地区XX管理体制的改变,制度创新使得自由化的市场机制充分发挥,调整和优化整体区域资源配置;其次,负面清单在京津冀各地的复制、推广,有利于京津冀其他城市扩大投资领域,增加区域企业间的贸易往来;最后,随着京津冀区域合作的增加,经济要素能够自由的在区域间流动,促进京津冀市场一体化的形成和完善。

4.3 天津自贸区的经济虹吸效应分析

自贸区对区域经济的消极影响主要表现为虹吸效应,天津自贸区的虹吸效应,可以看作一个增长极的快速发展,对周边地区的经济产生的消极作用,例如区内经济快速发展对资源的巨大需求,从而不断虹吸外围区域的经济要素,使得中心地区的经济繁荣而抑制周围区域经济的增长,而更具体来看,天津自贸区的虹吸效应更多的表现对资源和资本、优质企业和人才、国外直接投资的吸引作用。

4.3.1对资源和人才的虹吸

随着天津自贸区的初期建立和发展,区内逐渐表现出内部资源使用不足,巨大的空缺使得区外的丰富自然资源向区内流动,生产要素受趋利性影响主动或被动流入具有巨大需求的市场,而天津周边的河北部分城市具有相应的优质资源,但因自身经济实力欠发达未能充分利用,同时受到河北市场销售获利远低于自贸区区内交易等原因影响,区外的资源被大量聚集在自贸区内,削弱了河北其他城市的发展潜力。

天津自贸区经济的迅速和持续发展同样表现出了对人才的相应需求,所以天津市采取了相应的人才引进政策和各种红利补助吸引更多的高素质人才前往自贸区聚集,同时天津本身的经济优势和更多的个人发展机会也主动的虹吸高端人才落户和参与工作。而京津冀中的河北地区也正处于经济转型和经济需要发展的弱势时期,河北同样需求大量的人才去共同发展地区经济,天津对京津冀地区人才资本的抢夺极大的表现出对河北经济发展的消极影响。

4.3.2对优质企业和资本的虹吸

随着天津自贸区的不断发展和完善,区内的金融创新改革制度建立和使用,企业间的资金流动和交付变得更为便捷,极大的吸引区内和区外的金融资本聚集,使得京津冀区域的民间资本汇集到自贸区内形成金融洼地,减少了其周边地区河北城市的相应流动资本,抢占了河北经济发展的基础资本,抑制和延缓了其他地区城市的经济增长过程

自贸区区内采用税收优惠和其他创新政策,这对区外企业而言具有具有极强吸引力,大量周边城市的企业为了享受到这些改革红利,将企业总部设立在天津自由贸易区内部,并且自贸区的自由化贸易和投资环境也吸引众多拥有外贸业务的企业选择在区内设置功能性分部。但随着区内产业结构调整和不断完善的过程,高端服务业的大量聚集甚至市场饱和之后,这种企业虹吸作用就不再特别显著。

4.3.3对国外直接投资的虹吸

在京津冀经济发展中,北京和天津一直处于领先地位,随着天津自贸区的成立和初期发展,自贸区内的负面清单制度等创新措施对时间价值突出的外商投资者具有相当的吸引力,自贸区内投资周期较短同时可预测性的获得即时收益,这些竞争优势使得更多的国外投资出现在自贸区区内的部门,甚至原本能被其他河北地区获取的招商引资也可能受趋利性影响涌入自贸区内。

如表4-12所示,天津自贸区成立于2014年,2014-2015年在其初期发展中,天津自贸区对外商投资的使用金额远程京津冀其他地区,而其他城市2014-2015年外商投资额处于减少的趋势,自贸区对直接投资的虹吸作用显著。但随着天津自贸区的不断发展,2016-2017年外商投资额呈现减少的趋势,而北京和河北地区的引资处于逐渐上升的趋势,河北地区的各城市投资额都低于天津自贸区所使用,表现出天津自贸区的虹吸作用逐渐减少。

表4-6 2014-2017年京津冀各城市使用外国直接投资额

城市 2014 2015 2016 2017
北京 904100 1299600 1303000 2433000
天津 1886700 2113400 1010000 1060800
石家庄 81666 89672 117411 128240
承德 14375 11561 11070 2723
张家口 31798 31653 41264 39933
秦皇岛 60581 52582 65906 101430
唐山 136489 123276 143562 157916
廊坊 65817 66753 78291 96843
保定 57395 43473 63425 63516
沧州 32974 40136 41772 61627
衡水 21506 16465 21844 25327
邢台 46547 14535 50586 58035
邯郸 88048 79294 97055 107311

数据来源:京津冀统计年鉴

4.4 综合分析

通过上面的具体影响分析可以看出,天津自贸区确实同时存在对京津冀地区的积极和消极影响,积极影响的作用强度高于消极影响,整体京津冀地区享受到天津自贸区建立带来的优势和益处较多。

从溢出效应的分析可以看出,积极影响更多的主要作用于北京和天津自贸区周边近处城市,对河北其他偏远地区的影响程度较低;但是从虹吸效应的具体分析表现来看,消极影响主要作用于河北地区的各个城市,对北京地区几乎没有影响。

从自贸区的发展时期来看,消极作用更多的出现在自贸区建立初期,主要表现为初期资源和资本需求、优质企业和人才缺少、国外直接投资不足等,但随着自贸区经济发展形成一定规模之后,对上述部分要素的需求和虹吸作用就逐渐缓慢降低;而积极作用在天津自贸区建立和发展过程中一直显著存在,主要表现为产业结构调整、商贸信息传播、制度创新示范等,随着自贸区经济和制度的不断发展和完善,自贸区对整体区域的溢出效应将更加显著从而极大的促进京津冀区域的经济发展。

4.5 本章小结

本章通过天津自贸区对京津冀区域经济影响的实证研究分析可得出一定的结论,天津自贸区对周边区域城市经济发展具有重要影响力,天津自贸区作为京津冀协调发展的核心助力在对不同地区的经济辐射强弱不均,天津自贸区的影响力可以分为积极和消极影响,积极影响的作用范围有限,但整体而言积极影响要大于消极影响,而消极影响更多的显著存在于河北地区。

第5章 发挥天津自贸区作用的对策和建议

通过天津自贸区对京津冀区域经济影响的分析可以发现一些问题,天津自贸区对北京和河北地区城市的经济辐射影响和经济联系程度强弱不均,天津自贸区对河北偏远地区城市的经济影响力较弱,同时天津自贸区存在对河北城市经济发展的显著消极作用,而自贸区对周边区域的积极影响更多的出现在北京和距离自贸区较近的少数河北城市,针对这些问题和之前得到的结论,本章会从更好的发挥经济辐射作用和溢出效应,避免虹吸效应角度来对京津冀相关企业和XX提出可行的对策和建议。

5.2 对XX的建议和对策

5.1.1 调整制度对接

自贸区建设短期内产生的巨大虹吸效应,区域内经济要素向自贸区流动,必然不利于周边区域的招商引资和经济增长,为了应对这种压力,避免虹吸效应对其他城市经济发展的削弱作用,要用活用好自贸区的优惠政策和管理经验,做好制度对接工作。北京和河北地区各城市XX可积极复制在自贸区内运行良好的改革事项,在这些事项中不涉及法律法规调整的要优先复制,如转变XX职能、重监管、轻审批等改革措施。在复制和推广过程中,还要与各地的经济发展现状和地区资源特色相结合,做到有选择的吸收,创新的吸收,使自贸区的先进经验能够更好的服务各地的经济发展。此外,要将制度复制的保障工作,将自贸区的优惠政策和管理经验,在区域内切实执行,落到实处。

5.1.2 优化产业结构

自贸区在建设过程中,从产业的发展规律来看,自贸区内的经济不断发展,部分制造业产业由于成本提升将向落后地区转移,资源、资本、企业的虹吸效应带来的营商环境的优越,会促进自贸区内总部经济的发展,从而聚集大量高端服务业。随着自贸区改革的不断深入,区内经济结构和产业结构不断调整和溢出的过程,带动北京的相关产业调整和优化,同时给河北区域的产业发展将迎来新的机遇。在产业结构调整过程中,京津冀地区XX应加强对话和深入合作,更好的发挥自贸区的产业溢出效应,一方面接收自贸区内的产业结构调整带来的相关产业溢出,一方面可以通过溢出的产业带动发展区域内相应的第二和第三产业发展,实现错位发展。

5.1.3利益补偿机制

北京和天津的经济实力远超河北,天津自贸区对河北地区的虹吸作用消极影响显著,而积极作用则更多的体现在助力北京等发达城市的经济发展,同时天津自贸区的经济辐射在北京强度最高,河北的很多城市受影响较小,为了促进区域经济协调发展,弥补虹吸效应带来的河北地区资源、资本、人才外流,应该加强区域成员之间在经济交往上日趋密切、相互依赖日益加深、发展上关联互动,建立相应的经济补助和对落后城市相关利益补偿机制,削弱自贸区对其他城市经济发展的相应不利影响,通过不断的经济合作减少区域间发展不平衡,从而达到减少区域间经济落差。

5.2 对企业的建议和对策

5.2.1 发展对外贸易

自贸区的经济辐射效应更多的体现在对进出口贸易方面,天津自贸区的相应制度创新和特殊监管政策极大促进了对外贸易活动的产生,同时天津自贸区实施的“单一窗口”措施,京津冀区域企业只需要通过网上服务窗口,一次性提交满足相关部门要求的格式化单据和相应电子信息,就能快速完成贸易进出口流程,极大的简化了贸易方式。在全球化的经济环境下,北京和河北区域企业通过这样一个自由和便捷的贸易进出口平台,更应该大力发展出口外贸活动,更好的利用自贸区的经济辐射效应,扩展和开发海外国际市场,营收更多的进出口利益。

5.2.2完善企业分工

天津和北京的产业结构表现为第三产业占比较多,并逐渐由第二第一产业转向第三产业,两个城市都大力发展高端服务业,而更多的生产制造业被转移至河北地区。天津自贸区内大量聚集高端服务业,为了更好的发挥自贸区和北京的经济中心作用和服务功能,京津冀区域很多股份制企业和私营企业在进行和逐渐完善生产链不同环节的空间分离达到企业分工的目标,天津和北京的相应企业将地区总部、运营部门或研发中心迁往自贸区和北京等经济中心城市,与此相对应的企业也将生产制造等部门转移至区外。这种企业区域空间分工不仅降低了企业的生产总成本,而且在不断完善和调整的过程中会形成紧密联系的产业体系,同时外移的企业部门也将带动其他地区的人才就业和经济发展。

5.2.3建立合作机制

企业各自的发展除了竞争关系外更多的进行企业间的相互经济合作,京津冀地区是北方经济发展的重要地区,天津和北京是京津冀经济中心,自贸区的制度政策优势和北京城市巨大的经济体量为两地的企业提供了更多的竞争优势,河北的企业相比之下在发展上受到资本和技术等限制较多。为了更多发挥天津自贸区的经济辐射作用,同时促进京津冀区域协调发展和各区域企业自身经济增长,三地的企业更应该建立相互合作共赢机制,对于需要企业联动推行的项目应该加强优势企业和弱势企业的经济合作关系,各自发挥地区企业不同的基础作用。

结 论

本论文以天津自贸区为研究对象,运用统计分析法和实证研究法,研究分析天津自贸区对京津冀区域经济发展的影响,首先对天津自贸区发展现状进行分析,通过自贸区概况、改革内容、片区成果、经济现状各项数据结果表明天津自贸区经济发展取得的阶段性的成果,然后通过构建引力模型分析天津自贸区对北京和河北各城市的经济影响力强弱,同时结合实证分析与整理所得的统计数据具体的对自贸区的溢出效应和虹吸效应进行分析,最后根据地区城市实际现状与研究结果分别有针对性的对XX和企业提出可行性意见。通过研究,得到以下结论:

第一,天津自贸区对外围区域城市经济的辐射影响强弱不均。通过实证分析中的引力模型结果表现,天津自贸区的影响更多的与距离和城市进出口贸易规模相关,从地区上的不同影响程度看来,天津自贸区对经济体量巨大的北京具有极强影响力,天津自贸区对距离较近的唐山和廊坊同样具有较强影响力,但更多的偏远河北城市与天津的经济贸易联系程度非常低。

第二,天津自贸区的溢出效应作用范围有限。自贸区对区域经济的积极影响主要表现为溢出效应,天津自贸区的溢出效应更多的表现在产业结构的调整、自由化的外贸政策、制度创新与示范作用,而具体对北京和河北区域的影响来看,北京和距离自贸区较近的唐山、廊坊享受到自贸区的溢出效应带来的益处更多。

第三,天津自贸区的虹吸效应显著存在。自贸区对区域经济的消极影响主要表现为虹吸效应,天津自贸区的虹吸效应更多的是对资源和资本、优质企业和人才、国外直接投资的吸引作用,不利影响表现十分显著并且几乎只出现在河北地区,初期天津自贸区的迅速发展抢夺了河北地区的资源、企业、外商投资等经济要素,极大削弱了河北地区各城市的经济发展潜力。

通过对本文中相关课题的研究,已经对天津自贸区对河北和北京经济发展的影响进行了分析,预期随着自贸区的不断建设和相关政策的不断完善,天津自贸区将逐渐成为北方地区高水平的对外开放平台和前沿改革试点试验区,自贸区的部分虹吸效应将逐渐减少,而更多了产生对河北和北京经济发展的积极影响,促进京津冀经济协调发展。

参考文献

[1]Marta Castilho,Marta Menéndez,Aude Sztulman.Poverty changes in Manaus: Legacy of a Brazilian free trade zone?[J].Review of Development Economics,2019,23(1):102-130.

[2]Mohsen Akbari,Mostafa Ebrahimpour Azbari,Milad Hooshmand Chaijani.Performance of the Firms in a Free‐Trade Zone: The Role of Institutional Factors and Resources[J].European Management Review,2019,16(2):363-378.

[3]Samuel Ojo Oloruntoba,Komi Tsowou. Afro-continental free trade areas and industrialisation in Africa: Exploring Afro-Canadian partnership for economic development[J]. Canadian Foreign Policy,2019,25(3):237-250.

[4]Susan L. Bradbury. The impact of security on travelers across the Canada-USborderf [J]. Journal of Transport Geography, 2013, (03):139-156.

[5]Joseba Lebrancón Nieto.Los Depósitos Francos en España, 1915–1930[J].Investigaciones de Historia Económica,2009,5(15):11-55.

[6]К.Shymanska.Analysis of Ukraine’s foreign trade turnover in context of free trade zone with European Union[J].Directory of Open Access Journals,2016, 22(76):111-116.

[7]Harri Ramcharran.Foreign direct investment in the Dominican Republic: consequences and recommendations for sustainable growth[J].Journal of Economics and Finance,2017,51(3):610-629.

[8]成艳萍,王浩.自贸区设立对天津市对外贸易的影响研究[J].山西高等学校社会科学学报,2020,32(02):31-36.

[9]孟涛.济南市自贸区金融创新路径研究[J].中国经贸导刊(中),2020(02):92-93.

[10]曾旒缯.天津自贸区推动融资租赁产业参与“一带一路”建设的创新优势及建议[J].未来与发展,2016,50(10):79-81+56.

[11]乔健.论山东自贸区建设对青岛西海岸区域经济发展的影响[J].商讯,2019(22):20+22.

[12]汤蕴懿,董露露.自贸区制度“溢出”路径下的城市发展与管理规制——以上海自贸区的清单管理与辐射效应为例[J].上海城市管理,2015,25(06):50-55.

[13]匡增杰.中日韩自贸区的贸易效应研究[D].上海社会科学院,2015.

[14]高倩.湖北自贸区建设对武汉城市圈区域经济的影响[J].中国集体经济,2019(05):29-30.

[15]张又匀.河南自贸区建设对区域经济的影响及发展策略初探[J].现代经济信息,2019(21):580.

[16]孙久文,李承璋.中国自贸区促进区域高质量发展与优化空间布局研究[J].中国发展,2019,19(02):39-55.

[17]张尔升,林泽宇,李卓琳.中国特色自由贸易港建设区域经济一体化效应——以海南自由贸易港为例[J].山东财经大学学报,2019,31(01):5-13.

[18]曹维娜.福建自贸区对南平经济发展的影响[J].市场研究,2017(06):9-10.

[19]李鹏凯. 天津自贸区建设对京津冀协调发展的影响研究[D].天津财经大学,2016.

[20]汪璐瑶,钱翀.上海自贸区对浙江经济发展影响及对策研究[J].现代商贸工业,2017(15):20-22.

[21]王彬.自贸区对区域经济发展的作用探析[J].商场现代化,2017(10):103-105.

[22]王睿智,刘迪,秦乐乐.上海自贸区金融改革对周边城市的影响与对策[J].中国商论,2015(15):127-129.

[23]苏丹丹.天津自贸区对河北经济的影响——基于扩散效应和极化效应分析[J].广西质量监督导报,2019(08):98-99.

[24]张晗. 天津自贸区对河北港口与腹地产业协同发展的影响[J]. 经济研究参考,2016(33):19-22.

[25]马林. 上海自贸区对长三角对外贸易的影响分析[D].北京物资学院,2019.

致 谢

时光匆匆,岁月如梭。刚来大学时,一切都是那么新奇,那么美好。对大学生活的向往,对未来的憧憬,历历在目。而今,四年大学生活却已接近尾声。老师孜孜不倦的教导、同学大方热情的帮助、家人默默地支持,让我度过了充实而又美好的大学生活。

首先,我要感谢我的导师郑涛教授。教授在写论文的过程中给了我各种帮助,包括思路上的指导,调查的帮助。其耐心的指导、不胜其烦的教诲让我受益良多。高山仰止,景行行止。郑教授严谨的治学态度、渊博的学识、温柔的待人处事之道,不仅从学习上,也在生活上让我受益终身。其次,我要感谢我的同学。谢谢他们给我创造了良好的学习氛围、不辞辛苦的帮助及在生活中的关心。最后,感谢父母一直以来的支持与爱护。

大学生活的结束也意味着新的征程的开始。衷心的祝福老师、同学幸福安康。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新的征程,我们一起加油!

天津自贸区对京津冀区域经济发展的影响研究

天津自贸区对京津冀区域经济发展的影响研究

价格 ¥9.90 发布时间 2023年3月22日
已付费?登录刷新
下载提示:

1、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文章版权申述”(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18735597641(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2、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投稿,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

原创文章,作者:写文章小能手,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447766.cn/chachong/120543.html,

Like (0)
写文章小能手的头像写文章小能手游客
Previous 2023年3月19日
Next 2023年3月26日

相关推荐

My title page conten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