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省装备制造业出口应对汇率风险问题研究

内 容 摘 要

中国对外贸易发展较快,经过不断的发展和市场拓展,在贸易总体规模上,逐渐超过德国,X等老牌贸易强国,成为世界上最大的贸易国。但在跨境发展过程当中,需要进行币种互换,广东省是我国进出口大省,同时装备制造业常常需要原料进口和成品出口,因此汇率的变化对于广东省的装备制造业影响较大。针对广东省装备制造业应对汇率风险问题展开研究,主要分为以下几个模块:第一章节研究相关的背景及研究意义,增强对论题的认知能力;第二章节通过了解汇率风险的含义和类型,针对广东省装备制造业当中具体产业受到的影响展开分析,明确当前广东省装备制造业受影响情况;第三章节了解汇率风险对广东省装备制造业的制约性,也既是目前广东省装备制造业发展存在的弊端性;第四章节针对制约因素,提出具体的改善策略,为今后广东省装备制造业发展提供思路。本文研究的不足之处,由于在数据收集时,缺乏相应的数据收集手段,导致并没收集到疫情对汇率的影响以及对进出口产业的影响,促使本文研究存在一定的片面性。

关键词:装备制造业;汇率风险;汇率波动;改善策略

第一章 绪 论

(一)研究背景

全球经济一体化是如今世界经济的发展趋势,为促进全球经济蓬勃发展,各地纷纷开展跨境贸易,而跨境贸易发展较容易受到汇率影响。我国为促进对贸易快速发展,在2001年降低进口关税,8%的简单平均税率,改善贸易环境,促进贸易自由化,撤销多类别贸易壁垒。2005年7月份,调整汇率10年不变定律,增强汇率的灵活性,由市场主导汇率,由此人民币对美元汇率持续升值。中国一系列的政策手段增强了贸易自由化,平衡人民币汇率,均为跨境贸易提供助力,从2009年开始,中国成为全球贸易最大出口国,并且取代X成为商品贸易最大国,目前中国进出口总额约占全世界进出口份额的13%。跨境贸易的蓬勃发展,也促使国内经济发展深受金融危机的影响,从2008年金融危机至今,经济的负面影响逐渐降低,但人民币持续升值以及贸易自由化,仍对我国发展跨境贸易存在巨大影响,因此针对人民币汇率波动展开研究,具有一定的必要性。

(二)研究意义

国内人口众多,人工成本低,国内就演变成国际加工厂,装备制造业从最初的仅提供劳动力加工行业,到如今逐渐形成品牌效应,变为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目前国内装备制造业强调国际化发展,就会采用扩大出口进行全球市场竞争,而在全球竞争过程当中,国内企业均会采取压缩成本的方式,这就需要汇率提供一定的支撑。基于此,装备制造业就需要了解汇率波动对于自身行业的影响力,如何扩大汇率带来的优势,降低汇率波动造成的风险,综合促进广东省装备制造业出口贸易总量,具有一定的实践意义,同时又具有一定的理论意义。

(三)文献综述

1.国外研究现状

Akhostancie(2004)根据土耳其87年以后13年的经济贸易数据研究发现,该国在特定的时间区域符合“玛勒”条件,呈现出“S”型曲线效应。Bahman和Zohre (2007)对1991年以后的10年间X66个市场领域的贸易数据进行了研究,来分析汇率贬值的长期和短期影响。研究发现,短期的影响是无序的,长期的来看是有利于进出口贸易的发展的。

Taufiq Choudhry(2005)5以X、日本和韩国的贸易数据为研究对象,利用协整检验和误差修正模型,分析了1974-1998年间汇率波动对这些国家出口的影响。结果表明,汇率波动对出口贸易具有明显的影响,不利于出口。

国内研究现状吴盼文和覃道爱(2011)对2005年后5年间的贸易数据进行了研究。实证研究发现,人民币实际有效汇率对贸易顺差有显著的正向影响,人民币可以通过升值的方式解决一定的贸易逆差问题。李宏彬等(2011)基于面板数据分析框架,以2000年以后6年间的国际进出口数据为研究对象,分析了中国进出口企业品牌价值的变化与汇率变化的相关性,并从微观层面计算了中国进出口的汇率弹性。

陈六付等人(2007)对1995-2005年各公司出口量月度数据进行了深入分析,得出在不同的阶段,人民币汇率都对企业的进出口业务有影响,但短期和长期的影响程度和深度略有差别。张军、李君君(2010)以2005-2009年为研究区间,运用ADF检验和协整检验研究了汇率对贸易发展的相关性影响,研究发现,汇率的波动放大将会冲击中美贸易的稳定。

(四)研究方法和思路

1.研究方法

文献分析法:通过学校图书馆与知网进行汇率波动与装备制造业进行资料搜索,并将检索到的资料进行归纳整理,提炼出本文所需理论以及研究框架。

数据分析法:针对汇率波动对装备制造业的影响,仅靠文字无法得出有效的结论和实质的意义,本文通过对汇率以及装备制造业进行数据对比,提升本文的真实性和严谨性。

研究思路针对广东省装备制造业应对汇率风险的研究,在研究过程中,主要分为以下几个模块:

第一部分绪论,主要将本文的研究背景、意义以及方法进行阐述,明确研究的必要性和相关背景。

第二部分理论阐述,研究过程当中,需要用到较多的理论知识,在第二部分将概念性知识进行简述,为后续研究奠定基础,同时加深对于相关理论的了解。

第三部分现状分析,就广东省装备制造业受到汇率风险的影响展开现状研究,在研究过程当中,选择装备制造业当中的汽车行业和机电行业作为案例进行分析,增强研究的严谨性和全面性。

第四部分存在的问题,进出口发展均会受到汇率风险的影响,明确当前广东省装备制造业在汇率影响下发展存在的问题,提升策略建议的针对性。

第五部分改善策略,针对上文分析出的问题,针对性提出具体的改善对策,促进广东省装备制造业产业发展,利于广东省装备制造业提升国际市场竞争力,降低汇率影响程度。

第六部分总结,将全文进行总结。

第二章 汇率风险和广东省装备制造业现状

(一)汇率风险含义

汇率风险又称外汇风险或外汇暴露,是指一定时期的国际经济交易当中,以外币计价的资产(或债权)与负债(或债务),由于汇率的波动而引起其价值涨跌的可能性。对外币资产或负债所有者来说,外汇风险可能产生两个不确定的结果:遭受损失和获得收益。风险的承担者包括XX、企业、银行、个人及其他部门,他们面临的是汇率波动的风险。自1973年布雷顿森林货币体系崩溃以后,资本主义各国普遍实行浮动汇率制度,从而加大了汇率风险。对于进出口企业来说汇率风险主要是指进出口企业在持有或运用外汇的经济活动中,因汇率变动而蒙受损失的可能性。具体来说,就是由于外币升值或外币贬值所带来的汇兑风险。

(二)汇率风险的类型

按照外汇风险作用对象以及表现形式的差异性,可将其分为三类:其一,交易风险;其二,折算风险;其三,经济风险。

交易风险交易风险也称交易结算风险,是指运用外币进行计价收付的交易中,经济主体因外汇汇率变动而蒙受损失的可能性。它是一种流量风险。交易风险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在商品、劳务的进出口交易中,从合同的签订到货款结算的这一期间,外汇汇率变化所产生的风险。

二是在以外币计价的国际信贷中,债权债务未清偿之前存在的风险。

三是外汇银行在外汇买卖中持有外汇头寸的多头或空头,也会因汇率变动而遭受风险。

折算风险折算风险又称会计风险,是指经济主体对资产负债表进行会计处理的过程中,因汇率变动而引起海外资产和负债价值的变化而产生的风险。它是一种存量风险。同一般的企业相比,跨国公司的海外分公司或子公司所面临的折算风险更为复杂。一方面,当它们以东道国的货币入账和编制会计报表时,需要将所使用的外币转换成东道国的货币,面临折算风险;另一方面,当它们向总公司或母公司上报会计报表时,又要将东道国的货币折算成总公司或母公司所在国的货币,同样面临折算风险。

经济风险经济风险又称经营风险,是指意料之外的汇率波动引起公司或企业未来一定期间的收益或现金流量变化的一种潜在风险。在这里,收益是指税后利润,现金流量指收益加上折旧。经济风险可包括真实资产风险、金融资产风险和营业收入风险三方面,其大小主要取决于汇率变动对生产成本、销售价格以及产销数量的影响程度。例如,一国货币贬值可能使得出口货物的外币价格下降从而刺激出口,也可能使得使用的进口原材料的本币成本提高而减少供给,此外,汇率变动对价格和数量的影响可能无法马上体现,这些因素都直接影响着企业收益变化幅度的大小。

(三)广东省制造业现状

1.广东省装备制造业出口状况

广东省装备制造业出口应对汇率风险问题研究

图2-1 2005-2018年美元兑人民币汇率走势图

数据来源:网络整理

通过图2-1可知,1美元兑人民币汇率,2005年-2015年期间处于持续降低的态势,直到2015年持续下降的趋势得以缓解。对于广东省制造业而言,人民币汇率降低有利于我国开展出口业务,增强广东省装备制造业低成本优势,提升国外对我国装备制造业的购买能力。但持续时间不长,仅持续三年之后,在2018年人民币又开始升值,导致我国装备制造业成本优势得以降低,利于进口产业发展,此时广东省装备制造业应该提升技术引进,通过提升产品的技术含量,增强产品竞争力,并以此为基础,提升产品出口的附加值,增强产品的活力性,以此规避汇率风险导致的成本优势丧失问题。

2.广东省汽车和机电行业出口现状

广东省装备制造业出口应对汇率风险问题研究

图2-2 2011-2018年广东省汽车行业进出口数量(单位:万辆)

数据来源:网络整理

通过图2-1与图2-2进行结合分析可知,人民币汇率波动对广东省企业行业出口与进口均有一定的关键性,广东省汽车进口数量会随着汇率波动而波动,呈现一致性,汇率降低的时候,进口数量减少,购买力降低,在汇率提高的时候,购买力上升,在出口数量方面,广东省的企业产业整体趋势上升,说明广东省的汽车工业已经逐渐提升在国外地位,但也从另一面说明,广东省的汽车出口除了受到汇率的影响外,还会受到其他因素影响。

此外,广东省是我国贸易众生的主要地区,机电产业贸易发展多年,已在国际市场取得一定的市场地位,形成自身特点,目前广东省在机电产业发展当中,主要市场优势来源于成本优势,但广东省机电产业发展依旧以劳动力密集型产品为主,科技含量较低。目前广东省机电产业市场规模,位居全球第一,主要出口地区包括欧洲和亚洲以及北美洲,但我国知识产权覆盖率较低。据统计,我国在新型半导体和通讯产业当中,专利权存在60%~90%仍由跨国大型企业掌握。广东省在发展过程当中逐渐重视品牌发展,但在研发方面能力较弱,导致产品综合附加值较低,全球市场定位当中处于中低端市场,主要竞争手段属于价格差异化竞争。较多的机电行业还是采取传统的加工型产业,将材料进口,通过对材料进行加工,然后输出到国外市场。

广东省装备制造业出口应对汇率风险问题研究

图2-3 广东省机电产业2012-2017年进出口额

数据来源:网络整理

通过图2-3与图2-1结合分析,发现几点:产业进口方面与汇率波动呈现趋同性,即人民币贬值,进口量下降,在出口方面,近几年广东省机电产业出口较为均衡,呈现波浪化,但2017年呈现大幅度上涨,说明广东省机电行业在国际市场,已经逐渐取得一定优势,在国外的市场得以进一步扩大。

(四)装备制造业贸易情况与人民币汇率波动结论

人民币汇改之后,广东省装备制造业进出口总额增长情况与人民币汇率波动情况发展平稳,广东省装备制造业在经历金融危机之后,总体份额出现快速增长。通过将两者进行比较发现,装备制造业进出口总额增长与人民币升值率存在一定的趋同性。也即说明,人民币的升值提升我国购买能力,易于国内产业实现升级转型;人民币贬值利于提升广东省装备制造业的成本优势,增强我国装备制造业在市场竞争当中的竞争优势,并在此过程当中,国外均会提升购买力以此抵消汇率影响,也就是常说的:“升值发展进口产业,提倡产业升级转型;贬值发展出口产业,增强产品市场竞争力”。通过具体的产业展开分析后发展,广东省装备制造业产业发展,不仅受到汇率影响,同时还受到较多的影响因素影响,比如产品创新能力、产品质量、服务质量等等,这些均能够为广东省在当前汇率波动较为频繁的背景下,抵消汇率风险。

第三章 广东省装备制造业出口面临的汇率风险及问题

广东省装备制造业同样面临上面三种汇率风险,笔者在这里研究的主要是广东省装备制造业的出口问题,对于出口来说,主要风险是人民币升值导致本国产品相对于国外产品变得贵了,因此,成本优势下降甚至丧失,加上外贸关系紧张,出口环境恶化,导致很多出口企业面临生存困境。广东省装备制造业主要存在以下问题。

(一)出口环境恶化

不同国家利用汇率进行货币比价,通过调节汇率,可以调整各国的出口竞争力以及收支逆差。比如,不断贬值的美元,促进X出口总量快速增长,并且出口产品的价格也处于持续攀升,导致全球出现严重的输入型通货膨胀;欧元在历经英国脱欧事件之后,以及欧洲出现主权债务危机,导致欧元出现贬值,欧元贬值,利于欧洲国家从事出口产业,由于欧洲属于制造型强国,对我国广东省装备制造业产生较大影响,出口利润进一步压缩;在亚洲市场内日元进一步贬值,提升了日本制造业在国际的竞争力,降低了广东省装备制造业在市场份额的占比,较多国家均采取货币贬值的方式,提升国家装备制造业的全球竞争能力。但我国人民币除了16年存在小额贬值以外,整体人民币处于升值趋势,降低了广东省装备制造业在国际市场的竞争力,压缩了利润空间,对广东省制造业长期稳定发展存在负面影响。

(二)成本优势降低

广东省装备制造业发展,均是由于国内人工成本较低,存在一定的贸易差额,导致广东省装备制造业在全球市场占比方面增高,因此广东省装备制造业在全球市场竞争当中主打成本优势战略,但在目前国际市场当中,广东省装备制造业采用低成本战略已无法抢夺市场份额,主要原因存在两个方面,首先,随着国内的经济逐步崛起,导致我国制造业出现劳动力供不应求现象,劳动成本持续上涨,降低了我国劳动力密集产业的出口竞争力。并且东南亚等国装备制造业不断崛起,由于他们也拥有较强的成本优势,导致广东省装备制造业的竞争成本优势降低。其次,国际原料价格持续上涨,不利于广东省装备制造业原料采购。目前广东省在装备制造业发展过程当中,环保意识逐渐升级,强调经济发展不能以牺牲自然资源为代价,注重环保型生产,加大环保监管力度,均提高了广东省装备制造业在环保和能源方面的成本。这些均一定程度上提高了广东省装备制造业成本,导致广东省装备制造业在国际市场的成本优势减弱。广东省装备制造业尚未形成新的竞争优势,较多的装备制造业还是呈现低技术含量,仅是提供产品加工,缺乏创新和科技含量,容易受外部竞争的影响,风险抵御能力差。

(三)产业结构失衡

广东省装备制造业产业结构性失衡,主要反映在中低端制造业的供给过剩和高端制造业的供给短缺。首先,广东省作为国内经济发展强省,经济一直保持高速增长,装备制造业也经历了很长一段时间的井喷式增长。然而,在XX倡导的GDP导向下,装备制造业依然保持着粗放的增长方式,引发供给过剩的问题。与此同时,由于东南业国家经济的兴起,它们的劳动密集型产品逐渐取代了我国的产品,造成广东省部分商品产能过剩的问题。另外,伴随着我国经济的飞跃式发展,人民对美好生活的需求日益增长,居民消费结构发生了很大的改变。消费结构转型升级直接暴露了我国高端产品装备制造业有效产能不足的问题,凸显了我国高端装备制造行业在国际竞争中的劣势,未能有效的占领国际市场。这主要是因为目前广东省装备制造业行业缺乏自己的核心竞争力,对他国强大的核心技术依赖较强。虽然,目前广东省装备制造业出口的重心己经进行产业升级,从原本的劳动力密集产业逐渐转变成高技术行业,但劳动密集型行业依然是我国主要产生贸易顺差的行业,广东省装备制造业出口的质量效益仍需进一步提升。

(四)缺乏创新

目前,广东省装备制造业的自主创新能力仍需提升。技术人员及研发资源匮乏致使许多装备制造企业研发能力薄弱,研发投入丞待增加。在引进国外高精尖技术的同时还需做到消化吸收,并在此基础上寻求创新和突破,从而转化为我们自己的竞争力。另外,由来已久的“重创汇,轻创牌”的贸易理念,使广东省装备制造业出口企业不注重品牌的建设,导致广东省出口产品少有在国际上有竞争力的知名品牌,绝大部分出口产品的品牌附加值低。这表明和世界上发达国家相比,广东省装备制造业依旧处于劣势地位。造成这种情况的根本原因在于:首先装备制造业的重心不在于技术的获取,其次在于技术的创新,在广东省装备制造企业当中,不少企业发展思想依然比较传统,在企业寻求发展时,只是单纯的买、换甚至借技术,而很少考虑通过增加对技术研发及科研人才的投入以便从根本上提升自身产品的技术含量。要从根源上解决广东省装备制造业低劳动生产率、低技术水平、低附加值的现实问题,使广东省从制造大省转变为技术强省,仍然有很长的一段路要走。第二,产学研等联系不够紧密。当今高校作为主要输出人才及产出大量科研成果的机构,企业应当加强与其合作,从而实现产、学、研多方主体的紧密联系,增强装备制造业的创新能力,提升装备制造业的核心竞争力。

第三,生产效率低、质量差。许多企业盲目追求经济扩张和量的增长,缺乏可持续增长意识和大局意识,不注重提高企业自身技术水平来提升产品附加值,导致出口产品对外部技术依赖大,抵御风险能力弱。

第四章 广东省装备制造业应对汇率风险策略

(一)完善汇率形成机制,加快推进人民币国际化进程

通过国内外贸易发展受到汇率风险的影响分析后,了解货币贬值,利于产品出口业务增长,而货币增值,则会促进进口业务增长,并利于国内产品结构进行优化和调整。国内汇率在经过811汇改之后,增强了本币汇率的弹性,导致我国经济市场更容易受到外来市场的变化影响。目前,我国作为贸易大国,广东省作为贸易大省,存在严重的贸易顺差,近几年,国外发达国家控诉我国存在控制汇率情况,导致人民币处于被动升值状态。由此可见,在进行汇改时,需要抵御国内政治势力的不良性施压,规避本币汇率波动过于剧烈现象。从目前来看,国内的本币汇率在汇改之后,已见成效,最好的证明就是人民币加入了SDR货币篮子。但仅从此看来,就过于片面,还需要完善人民币汇率的形成机制,进一步深化人民币在SDR货币篮子汇率及权重。同时也代表着国内还需要通过进一步建立和健全人民币汇率形成的市场化机制,以保持人民币汇率面临风险时的主动性和灵活性。

SDR货币篮子是一个跳板,需要以此为契机,为本币国际化提供助力。国际化的意义就是指提升人民币在国际间的影响力,被国内经济市场接受和认可,让全球更多的国家使用人民币作为贸易货币。广东省装备制造业在进行跨境贸易的时候,就不需要进行转汇,降低跨境发展企业的结算风险,提升企业资本稳定性,扩大广东省装备制造业整体贸易规模。提升人民币的影响力,能够提升人民币在国际的地位,在贸易期间,多使用人民币作为计价货币,提升人民币汇率的稳定性,这对于广东省装备制造业发展以及广东省经济发展均具有重要意义。

(二)增强装备制造业产品创新能力,抵消汇率风险影响

广东省装备制造业已经逐渐在国际市场取得一定的优势地位,出口量规模巨大。导致国际多国均享受着中国的装备制造业福利,毫不夸张的说,广东省装备制造业利用物美价廉的产品,赢得了国际市场,帮助国际市场有序化发展。但广东省装备制造业依旧面临着一个问题,那就是附加值不高,技术水平受限,在进行出口贸易时,容易受到汇率风险的影响。广东省装备制造业降低汇率风险的影响,就需要提升行业技术水平,提高产品附加值,增强广东省装备制造业出口市场竞争力。

中国在成为科技强国的路上,需要认识到科技产品在市场竞争过程当中能取得绝对性优势,因此广东省装备制造业就需要提升技术水平,保证广东省装备制造业在国际市场当中拥有核心竞争力。广东省装备制造业在利用技术创新激发新动力时,不仅仅需要提升科技创新,还需要提升科技创新之后的转化能力。并且广东省装备制造业需要进一步深化科技体制改革,激发创新活力。针对广东省装备制造业企业内部,需要在制定相应的创新目标,抓准切入点,以此降低创新的难度,增强关键技术也成为中国造、广东造。在创新能力提升之后,就需要提升广东省装备制造业创新转化能力,需要利用科技作为引导,融合到产业发展当中,不让创新无用化,提升广东省装备制造业进一步提升国际地位,营造更多的核心竞争力,获取更大的市场份额。

广东省装备制造业在发展过程当中,仅靠装备制造业本身是远远不够的,还需要XX进行资源合力配置,起到一定的引导作用,让广东省装备制造业成为国内的领军行业,提升广东省装备制造业综合竞争力。广东省XX需要因地制宜,出台相应激励装备制造业发展的政策。国外看中国,均认为中国仅是世界加工厂,人工成本低,导致市场上被中国制造产品充斥,使得中国装备制造业缺乏一定的先进性。但随着XX不断的优化升级,提升人才引进,广东省装备制造业在未来必然会让世界加以改观,促使我国成为装备制造业强国。

(三)借力“一带一路”拓展产品出口国,降低汇率风险影响

广东省装备制造业在进行海外市场开拓时,除了需要进行产品多元化发展之外,还需要注重销售区域的多元化,这样能够促进广东省装备制造业降低外汇风险,利用全球国家不同币种规避外汇波动导致的风险。同时广东省装备制造业在应对外汇波动的时候,就需要灵活调整广东省装备制造业产品的销售策略,将广东省装备制造业产品尽可能的往外汇波动有力管理区域销售,进行销售目的地调整。

广东省装备制造业在进出口方面,还是以欧美以及X市场为主,这种过于集中的市场化规模,会让广东省装备制造业易于受到当地国家政策的影响。比如2008年,在金融危机爆发的时候,发达国家的经济受创严重,进而对广东省装备制造业打击明显,所以,广东省装备制造业在维持发达国家的市场占有情况下,积极的进行新市场的开拓,能够避免广东省装备制造业过于集中而导致的集聚风险,让广东省装备制造业发展更为稳定。一带一路的推出,能够提升广东省装备制造业推向新的销售市场,给广东省装备制造业带来更多发展机会。广东省装备制造业需要把握一带一路发展机会,进行销售市场的开拓。广东省装备制造业需要加强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合作关系,增强贸易往来频率,让装备制造业产品销售呈现多元化,多市场化发展,降低汇率风险引发装备制造业危机,帮助广东省装备制造业可持续化发展,同时为广东省装备制造业贸易出口增长提供长足的助力。

(四)通过跨国并购,规避汇率风险

在应对汇率波动的时候,装备制造企业风险级别不同,对于中小型企业可能会引发较大危机,而对于国内的大型企业,影响相对较小,所以广东省装备制造业就需要进行兼并重组。让广东省装备制造巨头企业,进行有目的的兼并重组,在兼并重组过程当中,XX提供一定的金融支持。广东省装备制造业兼并重组之后,能够提升装备制造业的创新能力和知识产权的积累,帮助广东省装备制造在国际市场提升自身核心竞争力,同时兼并重组之后,形成大型集团,在抵御汇率风险时,能够更加主动。

第五章 结 论

中国是制造大国,广东省是制造和出口大省,虽然近年来,我国制造业不断增强科技含量,但与发达国家装备制造业相比,还存在一定的差距。广东省装备制造业一直保持跨境发展的态势,无论是原材料的引进还是成品的出口,在跨境贸易发展过程中,经常需要进行外汇互换,因此跨境贸易发展容易受到汇率的影响,人民币汇率持续增长,不利于国内发展出口业务,对广东省装备制造业长期发展产生较大的影响。通过对广东省装备制造业出口现状展开分析,发现广东省装备制造业出口发展主要受到以下限制:汇率环境恶化、低成本优势逐渐丧失,新的竞争优势尚未形成、产业结构性失衡,供给短缺与供给过剩并存、装备制造业缺乏自主创新能力,将以上问题改善之后,能够提升广东省装备制造业的国际市场影响力,同时降低汇率对广东省装备制造业的影响,具体改善措施如下:完善汇率形成机制,加快推进人民币国际化进程、提高装备制造业产品的技术水平,抵御汇率风险、借力“一带一路”,实施多元化战略、鼓励兼并重组。

参考文献

  • JIN Bei, 金碚, 李钢,等. 加入WTO以来中国制造业国际竞争力的实证分析[J]. 中国工业经济, 2006(10):5-14.
  • 范爱军, 林琳. 中国工业品的国际竞争力[J]. 世界经济, 2006(11):30-37.
  • 甄峰, 赵彦云. 中国制造业产业国际竞争力:2007年国际比较研究[J]. 中国软科学, 2008(7):47-54.
  • 李钢, 董敏杰, 金碚. 比较优势与竞争优势是对立的吗?——基于中国制造业的实证研究[J]. 财贸经济, 2009(9):95-101.
  • 陈立敏. 国际竞争力与出口竞争力的对比研究及指标设计[M].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2013.
  • 于明远, 范爱军. 中国制造业国际竞争力的实证分析——基于主成分分析法的综合评价[J]. 广东社会科学, 2014(6):24-32.
  • 王仁曾. 汇率作为出口竞争力的度量指标:中国数据的理论推算与实证分析[J]. 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2002, 19(6):99-102.
  • 马丹, 许少强. 中国贸易收支、贸易结构与人民币实际有效汇率[J]. 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 2005, 22(6):23-32.
  • 谷任, 吴海斌. 汇率变动、市场份额与中国纺织品服装出口竞争力[J]. 世界经济,2007(3):41-48.
  • 马丹. 人民币实际汇率失调与中国国际竞争力[J]. 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 2007, 24(5):62-69.
  • 毕玉江, 朱钟棣. 人民币汇率变动的价格传递效应——基于协整与误差修正模型的实证研究[J]. 财经研究, 2006, 32(7):53-62.
  • 李未无. 劳动密集型行业出口竞争力研究——基于行业实际汇率视角[J]. 国际经贸探索,2009(1):20-24.
  • 牛拥, 毛德勇. 人民币升值对中国制造业出口竞争力的影响[J]. 贵州财经大学学报, 2013, 31(6):22-27.
  • Ajami, Riad. U.S. Industrial Competitiveness: Resurgence or Decline? Columbus: Ohio State University, 1989.
  • Markusen, James. International Productivity and Competitiveness. New York: Oxford University Press,1992.
  • Hummels, David and Peter Klenow. “The Variety and Quality of a Nation’s Exports.” The American Economic Review, 95(2005):704-723.
  • Brunner,Hans-Peter and Massimiliano Cali. “Dynamics of Manufacturing Competitiveness in outh Asia: Analysis from Export Data.” Journal of Asian Economics, 17(2005):557-582.
  • Lall, Sanjaya, John Weiss and Jinkang Zhang. “The Sophistication of Exports: A New Measure of Product Characteristics.” World Development, 34(2006):222-237.
  • Landsmann, Michael and Josef Pochl. “Balance of Payments Constrained Growth in Central and Eastern Europe and Scenarios of East-West Integration.” Russian & East European Finance and Trade, 32(1996): 30-84.
  • Kravis, Irving and Robert Competitiveness of the Lipsep “Technological Characteristics of Industries and the U.S. and Its Multinational Firms.” NBER.org. http://www.nber.org/papers/w2933.pdf.(Accessed May 2016).
  • Tucker, Ken and Mark Sundberg. Comparative Advantage and Service Inters in Traded Goods. Kuala Lumpur: ASEAN-Australia Joint Research Project, 1986.
  • Gorden, Max. Inflation Exchange Rates,and the World Economy:Lectures on International Monetary Economies.Chicago: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1981
  • Peeters, Theo and Paul Reding. International Trade and Exchange Rates in the Late Eighties.North Holland: Amsterdam Press, 1985.
  • Mckenzie, Michael. “The Impact of Exchange Rate Volatility on International Trade Flows.” Journal of Economic Surveys, 13(1999): 71-106.
  • Toulaboe, Dosse and Zafar Ahmed. “Impact of the Asian Crisis on Singapore Export Competitiveness.” Journal of DevelopingAreas, 37(2004):119-135.
  • Alam, Rafayet. “The Link between Real Exchange Rate and Export Earning: A Cointegration and Granger Causality Analysis on Bangladesh.”International Review of Business Research Papers, (2010): 205 -214.
广东省装备制造业出口应对汇率风险问题研究

广东省装备制造业出口应对汇率风险问题研究

价格 ¥5.50 发布时间 2023年3月26日
已付费?登录刷新
下载提示:

1、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文章版权申述”(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18735597641(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2、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投稿,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

原创文章,作者:打字小能手,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447766.cn/chachong/122644.html,

Like (0)
打字小能手的头像打字小能手游客
Previous 2023年3月22日
Next 2023年3月26日

相关推荐

My title page conten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