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本文结合当前中国力争到2030年实现碳达峰、到2060实现碳中和的政治背景,对汽车金融信贷风险管理进行了研究。
本文首先阐述双碳政策背景,并解释信贷风险等相关理论。其次,对我国汽车消费信贷进行研究,研究发现随着汽车产业的复苏和汽车市场的复苏,以及国家工业化、信息化和城镇化进程的稳步推进,预计未来一段时间汽车出行需求仍将保持旺盛,新车销量有望加速回升,汽车保有量将持续增长。但是,由于汽车金融是近十年兴起的行业,对于金融公司内部而言,没有充足的信贷审核经验,难以很好的审核申请者的资质,从而导致逾期率升高,金融公司坏账增多等一系列问题出现。
最后根据寻找到的问题,进一步分析汽车金融信贷风险管理的问题,寻找出提高汽车金融信贷风险管理的方法。
关键词:双碳;汽车金融;信贷;风险管理
一、绪论
(一)研究目的与意义
2020年9月22日中国XX在第七十五届联合国大会上提出:“中国将提高国家自主贡献力度,采取更加有力的政策和措施,二氧化碳排放力争于2030年前达到峰值,努力争取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在如此的双碳政策下,新能源汽车逐渐成为热门购车选项,甚至选购新能源汽车,成为了一种时尚潮流和生活态度。新能源汽车的崛起,将推动汽车金融的发展,但与此同时的汽车金融看似势头强劲,其背后却隐藏着一系列的信贷风险。汽车金融信贷业务根本上是为了刺激消费,这种消费属于超前消费。目前我国汽车金融信贷业务发展过程中存在着许多问题。这些问题不仅阻碍了汽车金融信贷业务健康有序地向前发展,而且对整个国民经济产生不利影响。这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针对管理单一客户的风险,操作复杂;二是审批主要以定性为主即判断客户的还款意愿,处理方式粗糙,管理失效,与实际风险脱节。本文旨在依托当下政策环境,分析研究汽车金融的信贷问题,剖析问题的深层原因,并寻找解决之法,为我国汽车金融消费信贷风险管理的可持续发展提出建议。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及其发展
1.国外研究现状及其发展
Stig1itz、Weis早在2012年就对汽车金融方面以及信贷的发展进行了全面的研究,并且研究了在构造成汽车在消费的过程中可能会产生一定风险的主要原因,其中主要就是由于信息的不对称,这对于汽车金融行业来讲,是非常不友好的,所以很多借款往往会不得不去遵守,我们应该按照规定的期限来进行整体的工作,然而,最终的贷款人也应该降低对于贷款的发放量,所以,在整体的运作过程中,可能会出现恶性的循环,因此,就会导致汽车消费贷在整个汽车的市场供应和需求方面产生失调的现象,很多外国学者都用这种方式来进行了研究,并且他们普遍认为,消费者在进行贷款是一般是由于贷款率比较低,认为自身可以去承受,所以才去进行贷款。
在对于汽车金融信贷风险方面的控制作用上,很多X的学者也对此进行了研究的过程当中,他们认为,来选取更加适合的方法,会更有利于解决这些问题,并且提出了相关的模型和对应的的权重分配来进行计算,能够对整体的综合水平进行有效的分析,根据企业的风险水平和企业的各项述职来决定一个企业目前的财产状况,并且能够进行更加仔细的分析,而分析的结果也更具有对应的准确性。
很多国外的学者都认为,对于信用评分系统的使用,也能够更好地进行评判,从而也能够判断在汽车金融企业当中各个贷款人的偿还信息是否能够实现整体的自动化系统,并且可以使用信用评分系统的优势来对这些借款人的信息进行不断的筛选,对于一些高风险的贷款人,可以直接进行删除的操作,因此,在这个机制的使用之下,可以更好的解决目前所存在的各项问题,可以对其进行调节和改善。
2.国内研究现状及其发展
在关于汽车金融信贷方面的研究过程当中,我们国家的学者也对此进行了系统的评价,其中就认定为在操作过程中可能会产生的主要内容,并且针对于其中所存在的操作风险而采取一定的措施,其中,我们国家的相关学者就根据奔驰汽车在创立时的金融企业来作为主要的案例进行探究,并且研究其中影响借款人在约定期限内没有办法进行偿还,系统可能会产生的各项因素,并且在使用统计法和各项多元法来进行研究,从而发现能够产生影响因素的主要是借款世界和每一名贷款人的收入,稳定性的存在。他们的研究就在我们国家关于汽车金融行业方面的现代体系研究过程中奠定了一定的基础,紧接着又指出了作为消费者赛进行分析,购买汽车时可能会面临的各项风险,对于可能产生的风险,提出对应的解决措施,如果从法律的角度上来进行整体的分析的话,就是能够研究我国金融现代体系的整体基础之上来进行探讨,并且提高现代过程中的支持力度,能够根据国内汽车的金融体系和相关法律法规进行完善,改善我们国家汽车现代业务整体的发展过程,并且,相比于西方国家来讲来减少其中所存在的差距现象。
二、双碳政策及信贷风险相关理论
(一)碳达峰
全人类都在面对气候变化这一问题。国家排放二氧化碳,温室气体激增,威胁着生命系统。目前,国际社会已达成《巴黎协定》,将2030年后全球平均气温降低20℃作为其长期承诺。在这样的背景下,中国也因此提出了碳达峰。碳达峰是指一个地区或行业的年二氧化碳排放量达到历史最高值,然后经过平台期持续下降,是二氧化碳排放由增转减的历史拐点,标志着二氧化碳排放与经济发展脱钩。
(二)碳中和
碳中和一般指的是国家在进行发展过程当中所直接产生的二氧化碳等温室气体的主要排放量,并且主要通过植树造林或者是各种节能减排的措施和方式来进行改善,使得能够真正的实现碳中和的现象能够相对的达到零排放的整体效果。
(三)信贷风险
在对于现代风险的研究过程当中主要指的是很多商业银行机构,在对于各项信贷业务经营过程中产生问题的分析,其中主要包括各种由于内部或者外部的不确定因素而产生的影响,由于在进行资产发展发展过程中可能会产生的经济损失,因此我们就某些新的业务来进行判断,很多贷款仍在进行,过度资金时往往会通过一系列措施来对比分析,从而使其进入真正的预期范围之内,而在这段时间之内可能会面临着没有办法去收回本金的风险,这就是我们所面临的风险,而在这个风险之下,我们所需要做的就是,对这些风险,提出对应的解决措施,和进行调节。
三、我国汽车金融发展概述
(一)汽车金融的概念
汽车金融是指当消费者需要贷款买车时,可以直接向汽车金融公司申请优惠支付方式的支付方式。目前,个人汽车消费贷款主要有五种。详见表3-1。
表3-1 五种个人汽车消费贷款方式对比 | |||||
银行汽车贷款 | 汽车金融 | 整车厂财务 | 信用卡分期 | 汽车融资租赁 | |
手续 | 需要提供户口本、房产证等资料,通常还需以房屋做抵押,并找担保公司担保,缴纳保证金及手续费 | 可以证明生活状况稳定和收入稳定的材料;个人信用良好 | 在汽车金融公司的材料基础上,还需提供所购车辆抵押担保。 | / | 不需要抵押,非本地户口也可 |
首付 | 30% | 最低20% | 最低20% | 持卡人可申请的信用额度为2万-20万;分期有12个月,24个月,36个月三类 | 最低为20% |
利率 | 汽车金融整公司>车厂财务公司>银行 | 不存在贷款利率,银行只收取手续费,不同分期的手续费率各有不同 | 取决于是否有国家政策支持 | ||
公司 | / | 上汽通用汽车金融 、大众金融、东风汽车金融、奔驰金融、福特金融、丰田金融 | 上汽财务公司、一汽财务公司、广汽汇理等 | / | / |
产权 | / | 直租模式汽车产权为融资租赁公司所有,租赁期满过户。 |
资料来源:百度(https://baike.baidu.com/item/汽车金融/7257660?fr=aladdin)
(二)我国汽车金融的发展历史
2004年前,随着改革开放的到来,汽车开始成为生活必需品,海外各大汽车品牌陆续进入中国市场。这个时期汽车金融的主要参与者为银行,汽车金融公司还没有被中国所熟知,只有个别主机厂成立的财务公司加入市场。在信贷宽松、信用保险、汽车市场增长以及监管缺失的情况下,银行对汽车贷款的态度非常积极。银行通过对贷款期限和利率等参数进行调整来实现盈利目标。在此过程中,银行与汽车企业之间形成了“信贷配给”关系,导致银行信贷资产质量下降。而汽车厂商则面临巨大风险。激进化导致了真实的信贷规模和利润增长,但同时也为随后的悲剧埋下伏笔。
2003年,车贷继续恶化,一些商业银行贷款的10%贷给了汽车行业(当时,信贷资产评级仍然是一逾两呆,而不是目前的五级分类)。这些坏账给银行带来很大损失,同时也引发了一系列社会矛盾。2004年监管层发现问题,迅速收紧汽车贷款,《汽车贷款管理办法》和《汽车金融公司管理办法》及其实施细则的出台,银行停止投资甚至退出汽车贷款行业。
2004年-2008年,市场的需求旺盛,但银行退出市场,因此各大主机厂的汽车金融公司开始纷纷出现,如2004年的通用、大众,2005年的丰田、奔驰、福特等等,专业汽车金融公司开始登上历史舞台,慢慢从银行手中接过接力棒。但当时消费者的负债消费意识较低,车贷手续复杂,几乎每次购车都必须进行家访,因此增长缓慢。
2008年至2011年,随着负债消费意识的渗透和市场培育,市场复苏明显,汽车行业进入了最蓬勃发展的四个年头。在这一过程中,中国的汽车产业得到了长足的发展,尤其是商用车行业更是表现突出。与此同时,中国的汽车金融产业也取得了突飞猛进的进步。随着汽车金融政策的逐步放开。过去几年,各大品牌经销商都赚了不少钱,各大主机厂纷纷拓展销售网络,制定了两位数甚至三位数的增长目标,而汽车金融公司则作为汽车产业链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成为足够的““火””。随着销量的增长,汽车金融公司零售渗透率突破个位数,向15%-20%的方向发展。在经销商融资上,经销商也开始意识到,银行承兑汇票承兑汇票相比,主机厂金融公司提供的存货融资产品灵活性,并开始与汽车金融公司开展批售业务合作。主机厂的优惠商务政策也起到了一定的帮助作用,零售端有优惠的贴息,批售端有免息期,大大提高了经销商的合作黏性。经销商的经营状况也很好,财务状况也很好,汽车金融在过去几年中经历了飞速的增长。在此期间,监管形势相对稳定,2008年,银监会发布了新版《汽车金融公司管理办法》,与2004年版相比,除了增加了与租赁相关的内容外,没有明显变化。
2011年以来,随着品牌的进入和销售网络的快速扩张,汽车市场市场已经从典型的卖方市场转向买方市场。汽车厂商之间的竞争不再局限于传统的产品与技术方面,而逐渐演变成为了营销模式与服务方式的比拼。汽车制造商为了能够获得更多的利润。纷纷把目光转向了零售端。汽车经销商正在从“愚公移山”的行业向更加困难的行业转型。经销商开始挣扎,零售批售价格开始倒挂,主机厂和经销商之间的关系开始破裂。经销商和厂家之间的矛盾开始逐渐激化,汽车金融作为一个新事物应运而生,并且得到迅速发展。汽车金融公司在调和这两者方面也发挥了重要缓冲作用。汽车金融在零售端的积极作用越来越明显,随着资本的收紧,承兑汇票银行的价格优势开始消失,汽车金融公司迅速蚕食批售业务市场份额。在行业困境中,汽车金融公司持续繁荣。从2016年开始,汽车金融公司被纳入MPA(宏观审慎评估体系),其业务增速成为监管关注的焦点。《汽车贷款管理办法》2017年修订版于2018年1月1日起施行的,也进一步强调了车贷的范围和“审慎”。
随着监管对汽车金融公司的压力越来越大,银行纷纷回归汽车行业,尤其是零售端,在零售端,各家银行都在用更友好的佣金政策争夺零售车贷市场。从2012年至今,我国汽车金融经历了快速发展时期,并逐步走向成熟。在此期间,汽车金融总量不断增长,租赁租赁公司P2PP2P市场玩家不断增加,汽车金融也频频出现在监管场景中。
(三)双碳政策下汽车产业的发展趋势
2020年以来,xxxxxxxx提出碳中和,xx、xxx迅速部署了实现碳中和和的重要工作。XXXxxxx以来,中国在全球率先启动碳交易市场建设。截至目前,我国已建成国际首个温室气体排放权交易体系——上海国际期货交易所(简称“沪交所”)。今后几十年,将在从国家到地方的整个全经济领域,包括能源、工业、建筑和运输领域,通过切实努力执行该战略。
汽车行业产业链长,辐射范围广,汽车产品是生产资料,也是消费资料手段,与整个社会的生产和生活息息相关。汽车碳控排需要发展改革部门、生态环境部门、交通运输、工业和信息化各等部门共同努力。目前,我国正处于经济转型升级阶段,节能减排已经成为推动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必经之路。汽车产业作为能源消耗大户,必然将承受着巨大压力。随着中国进入“十四五”时期,能源结构优化调整步伐加快,新能源产业快速崛起,传统燃油车或许将逐步退出历史舞台。面对国家对“碳达峰和“碳中和”的新要求,从产品供给角度来看,汽车产业发展道路的选择将是影响交通领域、碳排放控制过程和人民群众美好生活出行品质的重要因素。
从国家层面来看,国家碳排放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汽车碳排放,据国家发改委测算,中国汽车排放约占全国碳排放量的7.5%,其中90%以上来自保有汽车所消耗的汽柴油、柴油等化石燃料,约占交通领域碳排放量的80%。
随着汽车产业和汽车市场的复苏,以及我国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的稳步推进,预计未来一段时间汽车出行需求将保持旺盛,新车销量有望加快增长,汽车保有量也将持续增长。
四、汽车金融信贷风险管理现状及存在问题
(一)风险类型
1.信用风险
信用风险主要有两种,一种是借款人因失业、跳槽等经济因素导致无力偿还贷款甚至失去还贷收入来源的风险,另一种是汽车经销商恶意改变贷款用途或诈骗所产生的风险。
2.市场风险
在汽车消费贷款过程中,市场风险是不可避免的,如贷款期间汽车价格下调、加息等,会导致风险与收益的不对称性
3.操作风险
操作风险是指银行业务在经营活动的各个阶段,因非法经营或管理不力而引起的风险。
4.担保风险
担保风险是指由于贷款担保措施不到位,担保人不履行担保义务,抵押物贬值,担保措施毁损而对贷款贷款资金造成的风险。
(二)我国汽车金融信贷风险管理现状
由于我国社会信用体系建设和发展的时间相对较短,许多地方还不完善,征信体系和评估体系还不健全,信用担保体系发展不平衡,导致我国个人消费信贷行业发展缓慢。随着中国经济的高速发展,人们对于汽车金融的需求也越来越大。在我国,个人消费信贷是目前商业银行最主要的利润来源之一,因此个人消费信贷的规模也越来越大。截止2019年,中国央行征信系统覆盖10.2亿人,预计仅记录5.9亿人贷款信息。(见图4-1)
图4-1 2015-2019年央行个人征信系统人群覆盖情况
数据来源:中国人民银行
而作为汽车金融中的一支汽车融资租赁,由于中国涉及的法律较为分散,不利于其发展。到现阶段,汽车融资租赁企业由商务部和银保监会同时监管,使其监管政策不统一,甚至产生矛盾,阻碍发展。(见表4-1)
表4-1 中国现行汽车融资租赁法律法规 | |
立法主体 | 名称 |
全国人大 | 《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 |
《中华人民共和国融资租赁法案(草案)》 | |
财政部 | 《会计准则——租赁》 |
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 | 《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关于在全国开展交通运输业和部分现代服务业营业税改征增值税试点税收政策的通知》 |
国家税务总局 | 《国家税务总局关于融资性售后回租业务中承租方出售资产行为有关税收问题的公告》 |
商务部 | 《外商投资租赁业管理办法》 |
银监会 | 《汽车金融公司管理办法》 |
《金融租赁公司管理办法》 |
资料来源:百度(https://baike.baidu.com/item/企业会计准则第21号——租赁/13344761?fr=aladdin)
并且,由于汽车金融是近十年兴起的行业,因此,对于金融公司内部而言,没有充足的信贷审核经验,难以很好的审核申请者的资质,或者内部没有较为完善的培训导致内外勾结骗贷,从而导致逾期率升高,金融公司坏账增多。
(三)汽车金融信贷风险管理存在的问题
1.信贷风险管理工具使用尚待加强
目前,大多数汽车金融公司都采用信用评级法和贷款分类法法来进行信用风险管理,但是风险管理的方法还是比较简单的,指标的识别和衡量主要是主观判断和定性分析。此外,由于信用评级法存在着一定的滞后性,在信用分析阶段还需不断地更新相关信息;而贷款分类法则需要大量的历史数据才能准确预测借款人还款能力。因此,其适用性受到质疑。一些汽车金融公司由于数据积累较少、缺乏高级风险人才、资源投入不足等原因,无法使用更先进的信用分析模型。
2.宏观经济新形势对汽车金融信贷风险管理提出新挑战
当前我国经济处在转型发展期,汽车市场增速放缓。在库存贷款业务方面,近两年来经销商运营状况不佳,销售能力减弱,贷款风险较往年大幅提升。较多经销商实际控制人投资房地产或涉及民间借贷,资金链断裂的风险极易传导至汽车金融公司。在零售贷款方面,借款人所在行业受宏观经济影响,部分借款人还款能力降低,零售贷款不良率也有明显上升趋势。汽车金融公司信贷风险防控整体压力增大。
3.我国个人信用体系建设尚待完善
汽车金融公司的信贷风险管理主要是判断借款人的还款还款意愿和还款能力,尤其是了解借款人的信用状况。然而,由于借款人有天然的信息优势,因此有可能利用这一优势,使汽车金融公司处于不利地位。在贷款过程中,汽车金融公司往往会利用借款人的这种信息优势来达到贷款目的。然而,由于借款人信息的不确定性和模糊性,使得汽车金融公司面临着巨大的信用风险。例如,零售借款人可以通过虚报收入获得贷款,经销商借款人可以通过虚报经营情况获得贷款,汽车金融公司不能对借款人的实际信用状况作出可靠判断,而获得贷款的借款人也可以通过隐瞒车辆逃避债务。正是因为我国个人信用体系的不完善,导致借款人违约的成本较低,这种现象比较常见。虽然我国已经建立了人行征信系统,但仍存在着数据不完善、准入限制等问题。
4.浮动抵押登记尚未在全国得到彻底落实
虽然经销商库存车《物权法》实施后,国家工商总局于2007年10月颁布并实施了《动产抵押登记办法》,但因为对新规定的执行程度不同,加之大多数工商局从未办理过类似的动产浮动抵押,使得一些人对新政策难以甚至难以熟悉。目前,我国汽车金融市场上存在着大量的库存车贷款业务。但是,其信用风险不容忽视。主要是登记时是否要求物权归属证明证明抵押物价值凭证价值证明,抵押人人车辆采购购车发票资产评估报告报告的思维方式,因为汽车金融公司的库存车贷款模式是循环贷款的,经销商(抵押人)贷款和还款每天都在发生,经销商的融资车辆数量每天都在变化和更新,使得汽车金融公司难以开具购车发票等,导致信用风险防控手段缺失。
5.汽车零售贷款处置抵押物难度大
首先,我国法律没有明确规定债权人收回抵押物的权利,一旦借款人违约,汽车金融公司想要收回抵押车辆,只能寻求借款人的合作,或者汽车金融公司必须依法申请扣押车辆,并且需要经过很长时间的法律诉讼。其次,即使收回了抵押车辆,汽车金融公司目前也无权自行处理抵押车辆,除非债务人配合,否则只有在债权和抵押权通过法律程序得到确认后,才能在法院的主持下处理车辆。当诉讼程序完成,车辆可以变现时,车辆的价值大大低于诉讼开始时。因此,如果借款人无力归还抵押物,就不能得到银行等金融机构的贷款支持。这不仅会影响到银行对贷款的积极性,而且还可能给其他贷款机构造成不良影响。第三,我国目前的二手车交易市场尚不发达,在实现购车时,很难在相对较短的时间内找到合适的购车人进行交易,这迫使汽车金融公司以低于车辆实际市场价值的价格拍卖变现回款。
五、双碳政策对汽车金融信贷风险管理的影响
(一)“双碳”目标的实现将重构经济发展模式
相较于多数已实现碳达峰的世界主要经济体而言,我国“双碳”目标的实现将面临更大挑战。经过多年高速发展,中国已然成为全球第二大经济体,也是全球二氧化碳排放总量最高的国家(见图5-1),在全球低碳转型格局中占有重要地位。
图5-1 2020年二氧化碳陆地排放量(排名前二十国家)
数据来源:GlobalCarbonAtlas(http://www.globalcarbonatlas.org/cn/CO2-emissions)
然而,与大多数其他主要发达经济体不同的是,这些经济体的工业已经达到了碳排放的峰值,根据我国目前的城镇化和工业化程度,我国的碳排放仍处于不断增长的阶段,对增长的需求仍然很大。因此,在2020年完成单位GDP二氧化碳排放比2005年下降40%左右这一目标任务时,必须要加快推进低碳转型升级和产业结构优化调整。从目前看,我国工业经济发展面临严峻挑战。一方面,我国工业经济起步晚,现有工业经济尚发展中阶段,与发达国家工业经济发达国家相比仍有较大差距,另一方面,我国资源储备“富煤少油少气”,导致煤电优势突出,工业电气化程度较低。
因此,在短短10年内实现碳排放达峰,在未来30年内实现二氧化碳净零排放,意味着中国需要调整经济发展模式,探索经济增长和可持续发展的有机平衡,加快从化石能源主导的能源体系向可再生能源主导的能源能源转变,推动产业技术创新和产能设备升级改造。
(二)新能源汽车低保值率使汽车消费金融难以渗透
从2011到2023年,中国新能源乘用车销量占乘用车市场的18%,保持了高速增长的态势,但整体渗透率仍处于较低水平,增量空间巨大。(见图5-2);根据数据显示,2019年保值率最高的新能源车型仅为66.3%,而第十名则不足40%(见图5-3)。新能源车型没有高的保值率,使得汽车消费金融发展受阻。
图5-2 2011-2023年中国乘用车和新能源乘用车批售量
数据来源:Marklines (https://www.marklines.com/portal_top_cn.html)
图5-3 2019年主要新能源车型保值率(3年车龄)
数据来源:中国汽汽车工业协会(http://www.caam.org.cn)
同时,低保值率会导致汽车金融在做针对新能源汽车的金融产品时,利率远高于普通乘用车,且在客户无法按时还款,最终回收处理车辆时,其价值无法还清贷款,最终导致坏账。
六、提高汽车金融信贷风险管理的水平
(一)建立健全的征信系统
中国人民银行实行集中管理,其他小额贷款企业和金融机构充分配合。在人民银行的支持下,逐步健全并完善小额贷款公司的监管制度。对所有统一管理客户基础信息资料,建立健全系统信息库,建立完整的个人信息共享平台。
(二)及时关注汽车市场政策
结合国家有关汽车行业政策,制定相应的放款计划,并及时调整放贷政策。对XX积极鼓励的部分载体,简化操作流程,强化政策支持力度。比如,金融机构需要开发针对我国目前大力支持的电动车辆、绿色环保节能性车辆的贷款产品。对于XX不推荐的车辆,要注意贷款额度,降低投入力度。在制定贷款额度时必须考虑到企业的资金需求状况和未来发展前景;根据客户的实际情况合理规划贷款方案。实现全面摸清底数,降低贷款政策性风险。
(三)建立健全合规经营及合理工作流程
拥有合法的合法经营和合理的工作流程,最重要的就是确保中国汽车金融市场是否有效和合规。在现阶段我国的汽车行业中,汽车金融公司是重要的组成部分之一。而对于汽车金融企业来说,其业务开展过程中需严格按照相关法律法规进行操作与管理。主要可以从以下四个方面完善工作流程。
一是营造科学绿色的金融市场环境。汽车金融市场相关的公司、厂商和机构应充分了解中国的相关法律法规和政策。进一步落实好《动产抵押登记办法》,明确汽车金融公司的浮动抵押登记方式。建议工商总局在全国范围内统一开展动产抵押流程培训,消除地方工商局个别不办理或办理条件不一致的障碍。
二是贷款前的每一步流程都应带着审慎性原则去审核。全面审查各方的收入证明、信用信息和贷款人身份证明,根据这些信息来评价贷款人的贷款能力,并分析其信贷风险,工作作风必须严谨。
三是在贷款审批过程中,无论是终审人员还是贷款审查人员,都要注意贷款审批过程的公开性和严肃性,分别进行审查,防止串通,降低信用风险。
四是要及时做好贷款发放后的监督检查工作工作,对不按时还款的,要督促其及时申请法律诉讼,切实降低金融机构信贷风险的可能性。
(四)加强多方机构合作
首先,加强与商业银行之间的合作。汽车金融企业和商业银行各有各的渠道和资源,具有不同的优势。汽车金融企业具有较强专业化能力,能够为客户提供更好金融产品,但其资金实力远不及商业银行,而商业银行在服务网点中无处不在,也是汽车金融企业望尘莫及的。而在当前激烈竞争的环境下,汽车金融服务行业的利润空间被不断压缩。为了提高竞争力,汽车金融企业必须联合商业银行开展多元化业务以获取更大收益。因此,他们之间的合作可以是双赢的。
其次,强化和汽车经销商之间的战略合作。汽车经销商在消费者和汽车制造厂商之间充当着桥梁的作用。在中国汽车产业中占据着非常大的比例,他们为汽车行业发展做出了很大的贡献。但是随着经济全球化和我国汽车工业的飞速发展,汽车销售行业也面临着巨大的挑战。但是,与汽车经销商的通力合作既可以促进汽车销量大幅提升,还可以刺激消费。
最后,强化和保险企业之间的合作。目前,财产险是我国保险行业的重要组成部分,汽车金融保险则是一个新生事物。在当前社会经济发展背景下,汽车业和金融业都取得了快速发展。但是,由于二者发展历史较短,且处于起步阶段,因此还存在许多问题亟待解决。汽车金融企业要充分发挥商业保险的巨大优势,资源整合,拓展业务,优化完善金融支持结构。
七、结论
双碳政策下将重构经济发展模式,势必在原本汽车金融信贷风险管理的基础上带来一系列未知的新问题。而面对目前已经出现的汽车金融信贷风险管理问题例如:信贷风险管理工具使用尚待加强;宏观经济新形势对汽车金融信贷风险管理提出新挑战;我国个人信用体系建设尚待完善;浮动抵押登记尚未在全国得到彻底落实;汽车零售贷款处置抵押物难度大。针对以上问题,本文寻找到了4条建议,即建议进一步加强完善建立健全的征信体系、及时关注汽车市场的政策、建立健全合规经营及合理工作流程以及继续加强与多方机构的合作。
致谢
道尽千言万语,终汇成两语。
感谢大学四年,一路走来,遇到的所有人。
愿未来生活顺遂、平安喜乐!
参考文献
[1]唐金环,杨芳,姜力文.疫情冲击下考虑产业政策对汽车制造商生产决策的影响研究[J/OL].中国管理科学:1-13[2023-03-26].DOI:10.16381/j.cnki.issn1003-207x.2020.1794.
[2]刘颖,张荣旺. 行业乱象屡禁不止汽车金融处罚多[N]. 中国经营报,2023-12-13(B09).
[3]刘阳阳,王晨阳,傅宁.汽车后市场数据交换标准化研究[J].中国标准化,2023(23):125-128.
[4]陈磊. 汽车融资租赁纠纷频发何解[N]. 法治日报,2023-11-04(008).DOI:10.28241/n.cnki.nfzrb.2023.006232.
[5]邹宛桥,石红,祝月艳,常维.“双碳”目标下的汽车产业政策[J].汽车纵横,2023(10):36-40.
[6]刘哲.汽车金融信贷风险管理研究[J].上海商业,2023(09):88-89.
[7]赵慧芝,张杉,梁畅水. 贯彻新发展理念 构建节能降碳新格局[N]. 中国改革报,2023-08-25(012).DOI:10.28074/n.cnki.ncggb.2023.000974.
[8]廖皓杰,李东.绿色金融助推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路径研究[J].区域金融研究,2023(07):77-81.
[9]游思静. 聚焦碳达峰碳中和推动能源绿色转型[N]. 联合时报,2023-05-11(008).DOI:10.28527/n.cnki.nlhsb.2023.000595.
[10]Wang Xinhua. Intelligent Application of Automobile Financial Service in Artificial Intelligence Era[J]. Journal of Physics: Conference Series,2023,1881(2).
[11]. Defining Larger Participants of the Automobile Financing Market and Defining Certain Automobile Leasing Activity as a Financial Product or Service[J]. The Federal Register / FIND,2014,79(195).
[12]. United Services Automobile Associates; Patent Issued for Systems and Methods for Replacing Critical Paper Communications with Electronic Media in Financial Service Industry[J]. Journal of Transportation,2014.
[13]. United Services Automobile Associatiion; Patent Issued for Self-Service Real-Time Financial Advice[J]. Journal of Transportation,2014.
[14]蒋娟娟. 我国汽车金融公司的信贷风险管理研究[D].中南大学,2013.
[15]Alan D. Smith. Automobile choices within e-commerce, technology innovation and current financial environments[J]. Int. J. of Services and Operations Management,2010,7(2).
[16]杜伟锦,李欢平,章剑青.我国汽车金融业的风险成因及规避对策研究[J].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2004(04):106-107.
1、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文章版权申述”(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18735597641(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2、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投稿,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
原创文章,作者:打字小能手,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447766.cn/chachong/6567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