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中国古典舞身韵与戏曲舞蹈之间的关系

 内容摘要:无论是中国古典舞还是戏曲舞蹈,其均为我国传统民族文化的重要象征。且伴随着时代的变换,使得各类舞蹈艺术文化均得到了发展。而中国古典舞为了能够符合现代国民对艺术的需求,其开始大量借鉴其他的舞蹈来对自身进行完善。而戏曲舞蹈便是其借鉴的舞蹈种类,其通过对戏曲舞蹈的身段的借鉴,使得两种不同舞蹈间进行了相互吸引与融合,这对于推动中国古典舞身韵发展具有重要作用。在这情况下,本文主要对中国古典舞身韵与戏曲舞蹈之间的关系展开了探讨分析。

关键词:中国古典舞 身韵 戏曲舞蹈

绪论

中国古典舞不仅蕴含了华夏五千年的历史文化,既是舞蹈艺术文化的积淀,也是揉合了戏曲舞蹈精华具有独特意味的舞蹈,更是极具“现代化”风格的新时期舞蹈。身韵是影响古典舞表演效果和表演质量的决定性因素,古典舞身韵既包括身法也涵盖韵律,要求表演时做到肢体动作和神态形象的统一、和谐,以突出古典舞的舞台表现力和感染力。而其通过对戏曲舞蹈的借鉴,使得中国古典舞形成了具有舞蹈特色的艺术表演形式,且其与戏曲舞蹈间的相互融合也成为了推动两种舞蹈艺术发展的巨大动力。

一、中国古典舞身韵与戏曲舞蹈概述

我国具有悠久的历史文化,并且经过几千年的沉淀,给后人历史文化熟知与运用留下了宝贵财富。其中,传统文化艺术中的舞蹈艺术也对后世舞蹈艺术学习发挥了重要作用。尤其是中国古典舞,在身韵上对古典舞艺术发展具有一定影响。如对中国古典舞身韵进行细细欣赏,则可以发现其在身韵表现方面与我国戏曲舞蹈有相同之地,两者之间相互融合、相互借鉴则都得到了更好发展。中国古典舞本身就是集百家所长,除了戏曲之外,对于武术、太极拳等都有融合,所以我们在欣赏中国古典舞时就可以窥探到一丝传统文化,但古典舞则在这些传统文化的基础上进行了创新,逐渐形成了我们现今所看到的风格。而在本文研究中则对中国古典舞身韵与戏曲舞蹈之间的关系进行分析,对中国古典舞中融合戏曲舞蹈的特点进行相关阐述,因戏曲舞蹈不但可以呈现出文学背景和舞蹈技艺,且还包含杂技等相关艺术精髓,所以其本身也是具有典型的艺术特征的。所以在本文研究中对两者之间的关系进行研究,则可以从艺术共同发展的角度对两者进行研究,且本文的压降是在传统文化基础上展开的相关分析,则完全可以达到有效分析效果,希望能对两者艺术领域发展起到一些借鉴。

(一)古典舞身韵的表现形式及特点

古典舞与现代舞、芭蕾舞合称舞蹈界的“三剑客”,上世纪八十年代初,李正一教授、唐满城教授创办了以身韵课为重点研究的古典舞身韵,自此便形成了古典舞身韵艺术。与此同时,身韵是将舞蹈艺术技巧与其所蕴含的文化底蕴进行了融合,进而将代表中国民族传统艺术文化的古典舞蹈文化鲜明地刻画出来,呈现与世人。可以说,正是“身临其境,韵在其中”的表现形式才将古典舞意境诠释的非常到位,使古典舞在实现“形神兼备,身心并用”的同时拥有了真正的艺术灵魂。古典舞身韵是不同单种能力技巧的舞蹈它需要长期规律的磨练,将训练者的身法与神韵相结合并融入“形、神、劲、律”四大元素构成极具审美价值、艺术魅力的古典舞身韵。中国古典舞在发展的过程当中融合了大量的其他类别舞蹈,例如民族舞、戏曲表演以及体操武术等。由此可见,中国古典舞并非一种单一舞种的发展,其是将具有我国传统文化特色的舞蹈形式与内容融合在了一起,并随着时代的变迁而进行改进与创新,进而得到了一种全新的舞蹈类别,这便是中国古典舞形成的重要过程。

 (二)戏曲舞蹈的表现形式及特点

戏曲是我国国粹,经历了历史的长河,吸取了众家所长,形成我们现今所欣赏到的戏曲。戏曲的表演多是从一些文学作品中改编所用,尤其是在古代戏曲中,其多从一些古典的文学作品中去改编,进而通过戏曲舞蹈动作将改编的文学作品的思想呈现出来。而在戏曲表演中,表演者会通过自身对作品的理解及高超的舞蹈技艺将整个舞蹈呈现给观众,基于戏曲舞蹈作品的不同,其所呈现出来的艺术形象也不尽相同。如我们去了解清代时期的戏曲,其则是具有清代明显印记的,而在民国时期则也有些许差异。所以,随着时代的变迁,戏曲也在不断融合与发展病融入了舞蹈艺术形式。而在其发展中又可以看到舞蹈具有的精髓,形成目前我们所看到的戏曲舞蹈。而两者之间的集合,则将戏曲作品中所要表达的内涵通过舞蹈肢体动作进行呈现,则在戏曲艺术表现形式上更加丰富,所塑造出来的戏曲艺术也更加形象,充分的将中国传统文化内涵表现了出来。

众所周知,戏曲是我国传统艺术文化,其在发展中糅合较多,在表演形式上也颇具我国传统文化特点。与此同时,戏曲在表演中除了唱和肢体表现之外,还会借助道具辅助表演,再有就是灯光、舞美等的融合为戏曲表演提供更多助力,使得我们在观看表演时能与戏曲演员更好产生情感上的互动,达到情感共鸣效果。

二、中国古典舞身韵与戏曲舞蹈的相同之处

基于中国古典舞与戏曲舞蹈相通的地方,所以也有部分声音认为中国古典舞与戏曲舞蹈之间相差无几。但是,这种观点是不完全的。因为古典舞与戏曲两者是具有相同地方的,也可以说两者之间相互借鉴,但同时又保留着各自特点。如古典舞,其在舞台进行表演过程中我们可以从舞者表演中看到一丝戏曲舞蹈的艺术特点,而在欣赏戏曲舞蹈时则又有古典舞的身影。所以,两者之间是相辅相成的,这些艺术形式的融合与借鉴是顺应时代发展的,是满足大众需求的,是一种新的艺术形式呈现在人们面前。但如果要说两者之间的差异,则是古典舞的发展是借鉴戏曲原型而得到了更好的艺术表现。

 (一)审美追求的一致性

戏曲这一艺术形式的发展要追溯到先秦时代,而在元代和明清时期得到繁荣发展,而中国古典舞的发展则是源于上世纪五十年代,所以中国古典舞发展中则借鉴戏曲艺术相对较多。

随着戏曲艺术的发展,其中的“唱、念、做、打”形成了戏曲艺术的主要表现手段。而在中国古典舞中“做、打”则是与戏曲融合的,且古典舞中的“手、眼、身、法、步”则也在戏曲中得到了淋漓尽致的体现。如戏剧大师梅兰芳,其在戏剧表演中的身姿就具有一些古典舞的身姿,在《霸王别姬》戏曲表演中,其中梅兰芳艺术表演中所用的绸舞、羽舞等则是古典舞的雏形。而随着上世纪五十年代中国古典舞的发展,从戏曲中借鉴了众多技艺与素材。如古典舞《飞天》中,虽然其表现的是敦煌壁画文化背景,但我们从该作品的表演中则可以窥探到一丝戏曲艺术特点。其中较为典型的则是飞天舞蹈中绸舞的运用,其借鉴的是梅兰芳先生的手法。所以,我们在欣赏这两种艺术表现时可以发现两者在对审美追求上是一致的,对于可借鉴的艺术则都贴合艺术舞蹈形式得到了更好表现。

相对于古典舞,戏曲对身段的要求无疑更加严格,如眼神转动的幅度、腰部扭动的尺寸,说话气音儿等都是有着严格要求。并且,不同的戏曲作品所要求艺术形象不同,在说话语气、身段拿捏、眼神、手势、细微表情等方面都需要密切配合的,对细微问题要求较高。而古典舞中身段也是有戏曲舞蹈身影的,其身段的发展则也是源于戏曲的创新而使其更加适合古典舞发展。所以,古典舞身段相对而言较为简单,所以古典舞表演者可以在古典舞表演中能根据自身理解的作品情感略微发挥,则更加倾向于表演者与舞蹈作品内涵情感上的统一。

(二)表现方式的一致性

古典舞与戏曲在表现方式方面还存在一致性。如从身韵表现方面进行分析。在古典舞中舞蹈肢体动作称为“身韵”,则具有一定艺术内涵。而戏曲中舞蹈肢体动作则被称为“身段”,更倾向于肢体技法的表现。但是,从两者的表现方式来看,是具有一致性的,且两者均有相互渗透的情况,则都将中国传统艺术文化呈现在人们面前。

换句话而言,则古典舞中的“身韵”则要求舞者在舞台表演过程中能形神兼备,也就是肢体动作与神情表现相符,进而能更好诠释舞蹈作品所要表达的内涵。正是因为古典舞中身韵的表现,使得古典舞与戏曲在舞蹈肢体动作表现上又有了一定区别,则脱离了戏曲的影响,从而创新了属于古典舞自身的舞蹈表现方式。而随着中国古典舞的发展,其在社会发展中综合艺术所长,在其他方面则也融合了其他艺术表现形式,形成了独具中国古典舞艺术特点的艺术表现。而现今中国古典舞的表现形式则对其未来发展产生着直接影响,则可以促进古典舞向颇具自身艺术特点的方向所发展。在中国古典舞与戏曲舞蹈中,无论是“身韵”还是“身段”在动作及一些艺术风格上都趋于相似。虽然两者在肢体动作表现上存在一些差异,但两者毕竟是相互借鉴发展的,所以两者在舞蹈表现形式及一些动作艺术风格上还是较为一致的。

1.动作形态特征的一致性

古典舞与戏曲在动作特征上也存有一致性。因为两种艺术表现方式都强调身形。如古典舞《扇舞丹青》作品中舞者需要拿着扇子配合身段进行舞蹈表演,且在表演过程中需要配合表情呈现给观众。而且,古典舞和戏曲动作形态都是以点带面的,在对动作形态方面也都有一些细微要求,所以两者在动作形态特征上也是具有一致性的。

2.动作基本原则的一致性

中国古典舞身韵与戏曲舞蹈的身段对于人体运动转变的重要度都比较高,且其着重强调了人体在运动期间反胴动作内容,因其对于舞者整支舞蹈的表达均是立足于舞蹈腰为轴心所展开的,而戏曲舞蹈同样也是以腰为心中变换动完成舞蹈表演,而这也同样是戏曲舞蹈表演的基本原则。

3.动作美学风格的一致性

古典舞中的身韵是具有浓厚的舞蹈艺术特征的,其是舞者所表现出来的气韵与神韵,也是形体与神态结合的一种外在表现。而戏曲舞蹈中的身段则是戏曲表演中塑造人物形象的方式之一,则通过身段的表现则能将人物内心情感更好的表达出来。戏曲表演中身段则更加贴合人物特点,且身段也是由日常生活中得到的加工和提炼,而古典舞的身韵则更加倾向于艺术性表现。但是,无论是哪种动作表现,则都是具有一定没学风格的,且两者在动作美学风格上是具有一致性的。如古典舞《桃夭》,其使用的水袖则是具有传统文化特色的,也是符合国人审美情趣的。并且,水袖在古典舞艺术表演中应用颇多,所以从中看到被精炼之后的古典舞蹈韵味及文化内涵,从而形成具有国人审美特点的艺术作品。

而我们在看戏曲舞蹈中,其对于水袖的运用同样较多。且随着戏曲的千百年发展,在历史的场合中,使得戏曲中水袖的运用更加炉火纯青,带给人们更多不一样的韵味享受。所以从两者美学风格上去比较,其是有一致性的。

4.演绎场合及背景的一致

无论是古典舞还是戏曲都是需要表演者在舞台进行艺术表演的,所以舞台是这两种艺术表现的重要方式。在舞台中所表演,不是表演者直接在台上进行表演,则还需要灯光、音响、舞美等配合,舞者也需要通过服饰、化妆等集合才可以进行比舞台表演。戏曲表演同样如此,也是需要这方面的背景准备。而戏曲表演中也是具有舞蹈艺术表现的,无论是在表情还是身段方面都有一定的舞蹈表现,所以其与古典舞也是有相同点的。所以,从舞台演绎场合及背景来说都是具有一致性的。

三、中国古典舞身韵与戏曲舞蹈的不同之处

中国古典舞与戏曲舞蹈是相互影响、相互借鉴均得到更好发展。但两种舞蹈类别在实际发展中又有一定区别,所以在本章研究中则会对中国古典舞与戏曲的本质区别进行着重分析。

(一)中国古典舞与中国戏曲的本质区别

中国古典舞这一舞种名称是近年来才开始应用,且推广到全国范围内。但是,中国古典舞的内涵、技巧与其中所蕴含的精神却是有着多年的历史。中国古典舞从最初的小范围发展,经过舞蹈专业人员的创新与汲取,形成了颇具文化艺术特点的中国古典舞。中国古典舞不单单汲取了我国悠久历史文化,且还借鉴了外来的一些文化元素,所以在这点上又与戏曲有着明显区别。

而戏曲是我国悠久的文化瑰宝,是属于民族创造的一种艺术表现形式。所以,在戏曲几千年的发展中,其集国内众家所长,对自身进行了完善与补充,且对于古代传统的一些历史文化也很好的被传承下来,则都可以从戏曲艺术表演中进行窥探。所以,戏曲是中华民族的瑰宝,是几千年民族文化的沉淀,更是一张文化名片,让更多人们了解并熟知中国文化。

(二)动作语汇表达的指向性不同

以上所述,中国古典舞与戏曲在场景和动作上是有一致性的,但两者在实际发展也是有细微差异的。如动作方面,中国古典舞在动作表现上更加倾向于艺术表现,所以很多动作都有夸大表演,或者进行无实物表演,甚者也会让舞者在舞台表演中通过作品需求对某一段场景采取肢体与面部表情而进行虚拟表现。这种表现手法虽然是从生活中引申而来,但是其表演则又在生活之上,更加抽象。反观戏曲,该艺术表现方式则更加倾向于某一场景进行表演,多采用叙事手法对事情进行描述,其生活化因素相对较多,如台词、吃饭、看书等等都是贴近生活的,所以生活化动作和语言相对较多,这是两者的差异之处。

(三)表现特征不同

(1)中国古典舞的表现特征

①中国古典舞最基本的要素即身韵

古典舞身韵主要包含“身法”、“韵律”两大类。其中,“身法”注重身体以及肢体的外在表演及技术演示;“韵律”注重舞蹈所包涵的艺术魅力和情感涵养。换言之,古典舞神韵是身心统一的结合,是内外气质的融合。同时,只有二者真正融合起来,才可以体现出中国古典舞的艺术特点,并吸引观众的目光。同时,在中另古典舞当中,身韵为其核心内容,且其包括了八大舞蹈元素,具体为“提、沉、冲、靠、含、腆、横移、旁提”。

韵则是指舞蹈中非静止状态下的连续性较强的形态,是将气、意、形融合之后所呈现出来的情感。在中国古典舞当中,“韵”是贯穿真个舞蹈表演中的,其与舞蹈节奏、情感、肢体动作等均具有密切联系,而舞者的舞台表现是否具有韵味,也是衡量舞者专业能力的一种鉴别方式。“韵”的表现则可以是通过气息所表现。因为在舞蹈表演中,气息的调节也会对韵的表现产生影响,且对于气息的控制还能表现出不同的韵味。所以,在古典舞表现中,舞者气息控制的不同则呈现出来的舞蹈表现也不相同。如在向上起跳的时候,需要舞者吸引,因为吸气可以让全身的肌肉能更加紧致,则能在动作浮动较大时更加稳当。但是,如果光靠气息去表现身韵是不够的,还需要其他方面辅助配合,如形态、情感等,才能更好的去表现舞蹈中的韵。

在中国古典舞中,其在表演中需要舞者在充分理解舞蹈作品内涵的基础上去进行表演,只有对舞蹈作品内涵有一定理解,则才能在表演中从情感上达到外露,则才可以通过自身对舞蹈的理解而赋予舞蹈新的内涵。而在舞蹈表演中,则需要将情感表达与气息结合起来,从而能将舞蹈中的文化内涵与情感完整诠释出来,形成属于舞者自身的风格。

中国古典舞的身韵变化较多,但多是从内而外的进行表现,以此作为整体为观众所表演。并且,以上所述中认为古典舞的身韵是以形取意的,也是以气息去控制力度的,只有在这些方面融合贯通,则才能在动作与情感上表达一致,才能使舞蹈动作表现上更具韵味,形成具有古典舞独特风格的艺术舞蹈。

②中国戏曲最基本的要素是“唱、念、做、打”

戏曲是取源于生活,且在艺术表现上也紧贴生活。所以,戏曲的表现之所以能让人们直观的了解到角色特点,主要是因角色扮相,及“唱、念、做、打”都是贴合大众生活的,是大众生活中所发生的一段事,而将这一段事搬到舞台进行表演,则人们就成为“看戏的”,戏曲表演家则是“唱戏的”,则尽可能多的将现实中的事描述清楚。

③中国古典舞的表现特点

中国古典舞与戏曲舞蹈在表现特点上存在差异。如中国古典舞,其在表现中更加流畅,则肢体动作只需要跟着音乐所表现即可,而需要注意舞蹈韵律与音乐之间结合起来,且能连贯性的将舞蹈表现出来即可,而戏曲在表现上更倾向于综合性的表现。古典舞表现特点主要有以下几点:

第一点,圆润、流畅。如果多欣赏古典舞作品表演则可以发现古典舞在表演中多是通过点到面的转圈表演,所有的动作基本都是靠“画圆”所完成。除此之外,古典舞动作表现中都是具有相反性规律的,也就是想向左边运动则要先向右,向前则先向后。而在舞蹈表演中则通过节奏的控制及音乐的配合进而达到舞蹈动作表现。虽然在动作表现形式上都相差无几,但是通过不同的表现手法则使这些单一画圆圈的动作更加丰富,让观众在观看中也更显艺术效果。

第二点,节奏鲜明。在古典舞动作中经常会有亮相的动作,虽然舞蹈演员身体没有动,但是通过面部细微表情则也可以感受到所要表达出来的意思。或者舞蹈演员完全不同,则也可以从不动中感受到动的意思。所以,舞蹈演员对于节奏的把握非常重要,只有节奏把握好,则能在一些特定动作中更好的表现,则能将舞蹈动作中不同情感、情绪呈现出来。

第三点,刚柔相济。在古典舞表演中,需要通过舞者运用相应的技术手段进行表演,使舞蹈动作看上去更具看点。虽然戏曲也需要一定的技术技巧,但其在艺术表现上更为直接,而古典舞则不同,其经常通过刚柔相济的方式所表现,让观众欣赏表演时从外在表现又可以窥探到其中所要表达的内涵,给人们更多思考。

第四点,融会贯通。古典舞在表演中是具有一定美感的,而这种美感源自于舞者舞台背后不断的练习与努力。我们现今在舞台中所看到的一个手势、一个眼神都不是空穴来风的,都是舞者台下长久的训练而形成的。而在舞台表演中又想将所有表现融会贯通,以此去展现舞蹈作品美感,则需要身体各个部位都能达到更好配合,且在舞蹈表演中也要有收有放,以此才能相互补充,达到融汇贯通表现的效果。

(2)戏曲舞蹈的表现特征

戏曲舞蹈的表现特征主要在综合性、程式性两方面:

①综合性。以上所述中,戏曲在艺术表现手段上是基于“唱、念、做、打”而进行的表演。戏曲作品本身是源于文化作品,而那些传统文化作品则又是源自于生活。所以,在戏曲舞蹈表演上则是将生活中的事情搬上舞台而进行表演,通过“唱、念、做、打”对“故事”进行描述,以此能将戏曲作品中的内容和角色更好的呈现出来。在戏曲表演中的“唱、念、做、打”则是包含了唱歌、身段表演和舞蹈,所以也就是以唱歌和身段舞蹈表演的方式进行戏曲作品表达,所以可以说戏曲舞蹈在表现特征上具有一定的综合性。

②程式性。戏曲表演中一些身段表演和技艺都是经过戏曲表演艺术家万千锤炼而流传下来的。而虽然这些动作和技艺表现都是源于生活获得,但是并不单单是为了照实生活,则也有美好和夸大的效果。所以,戏曲表演在表现中则要根据程式性的艺术表现方式,且可以在此基础上进一步进行刻画。

 (四)动作语汇训练的功能不同

古典舞在表演中更倾向于舞蹈肢体动作的表现与情感的结合,以此给观众带来更美好的艺术享受。而戏曲在舞蹈动作中则多以叙事的方式进行表现,对于“唱、念、做、打”样样都要表现到位。

虽然中国古典舞借鉴了戏曲中众多艺术内涵和技巧,但是是在戏曲的基础上进行的创新,对于舞蹈内心情感方面较为重视,更希望通过舞者的表现让观众了解到舞蹈作品的真实内涵。在戏曲舞蹈中也会刻画人物情感的,但相比较古典舞则较少。基于两者在动作语汇训练时的功能运用不同,也造就两者在艺术表现上也会存在一些差异。

四、中国古典舞身韵与戏曲舞蹈的互相借鉴

戏曲的发展历史悠久,而中国古典舞的发展则是在戏曲的基础上进行的汲取与创新。中国古典舞是具有民族特色的,除了对戏曲有一定汲取之外,还吸收了武术、太极拳等技巧,经过融合与发展形成我们先进所了解的

中国古典舞。而戏曲的发展则在发展中融合了中国古典舞的舞蹈艺术表现形式,使得其在传统基础上也进行了创新,也对戏曲舞蹈的发展注入了新的发展力量,对两种艺术表现方式来说都是一种促进。

(一)身韵“形、神、劲、律”对戏曲舞蹈的借鉴吸收

中国古典舞与国外古典舞的发展则完全不同,中国古典舞则是源于民族特点而寻求的发展,其在发展中融合传统文化与技艺,并吸收一些外来舞蹈艺术成分,形成颇具民族传统特点 舞蹈类型。在中国古典舞中,对于舞者身韵的表现形式要求较高,而这点也对戏曲舞蹈的发展起到了良好借鉴,所以身韵对戏曲舞蹈而言则得到了一定借鉴与吸收,在原有艺术表现形式上得到了创新。

1.身韵“形”动律特点对戏曲的借鉴吸收

古典舞身韵动作中对于形体的训练要求较多,如圆、拧、倾等动作都要具有一定的美感,则都要依据民族风格而表现。这点在戏曲舞蹈中则相对较少,进而可以在戏曲表现中得以借鉴并完善。

2.身韵“神”动律特点对戏曲的借鉴吸收

古典舞身韵“神”的表现可以是眼神、精气神,需要“以形传神”。因为在古典舞表演中,更倾向于身形与神情的结合表现,则能将古典舞作品中的韵味更好的表现出来。

对于“神”的动律特点,在戏曲表现中同样重要。在戏曲表演中经常要“亮相”表演,这时对于“神”的要求则相对较高,而在日常训练中除了对神情进行反复练习之外,还要在身形上达到结合,才能使戏曲中“神韵”表现更为合理。

3.身韵“劲”动律特点对戏曲的借鉴吸收

“劲”的表现则也是要具有美感的,这点在古典舞动作中得到较好诠释。再比如在古典舞动作中的“画圆”上,也是需要层层劲力所控制才能表现出其中的层次。再比如古典舞动作中要根据舞蹈动作在劲力上合理调整,如上一个动作要表现强劲,而下一个动作则要表现弱化,这些都需要舞蹈演员在“劲”上完美控制才可以实现。在戏曲舞蹈中则缺乏这种“劲”的掌控,可以从中国古典舞中值得借鉴。

4.身韵“律”动律特点对戏曲的借鉴吸收

戏曲表演过程中往往会将一套动作如行云流水般完成,则正是依循了戏曲舞蹈中的规律。但是,在中国古典舞中,在动作表现上往往会使用“反律”,如向左先右,向前先后,或者是想要向前翻跟头则先要后翻等等。而这种“反律”则是古典舞中特殊表现形式,是借鉴了戏曲中的“律”而进行的创新。但无论是哪种“律”的表现,则都是具有一定美感的,则都可以从两者的实际发展角度考虑进行借鉴的。

 (二)戏曲舞蹈在古典舞身段技法中的融合

在戏曲舞蹈当中,身段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因为在戏曲表演中大众主要通过表演者的身段去观看表演,去理解作品中的含义。所以,如果表演者在身段表演上不到位,则会影响到戏剧整体表演效果。而对于中国古典舞来说同样如此,其现今在身段表演上则更具艺术性,形成了现今我们所看到的古典舞的艺术表演体系。

在中国古典舞中,其最初的发展也借鉴了戏曲的身段表演,且在此基础上则又融入了其他艺术表现形式,进而作为其专门的舞蹈身段训练体系。虽然中国古典舞身韵表现上借鉴了其他艺术表现形式,但是其身法和节奏方面与戏剧表演则有一定差异,其更加倾向于人体机能特点,进而在表演中更具有中国民族风格。

戏剧身段的表演为中国古典舞身韵提供了丰富的借鉴,则古典舞完全可以在此基础之上进行改良与应用,从而促进中国古典舞的更好发展。

结论

综上所述,身韵作为身体表现方式与节奏、韵律的总称,其对于舞者最终表现效果具有重要的作用。其中,身体表现方式多是指中国古典舞中技巧性东西,而韵律则是指舞者在进行表演时舞蹈艺术本身所具有的表现力。将二者进行有效的结合,这不仅能够提高舞者对中国古典舞的演绎效果,同时也能够依托身韵来突破戏曲舞蹈元素在中国古典舞当中产生的羁绊,使得中国古典舞可以在借鉴戏曲舞蹈的基础上得到改进与创新,并进一步规范古典舞蹈艺术创作方式。除此之外,中国古典舞身韵及戏曲舞蹈中所体现出的“形神兼备”也同样将二者间的互相借鉴与互相依托鲜明地表现了出来,这对于我国中国古典舞身韵及戏曲舞蹈的发展均具有重要的意义。

参考文献

[1]屈秀英,李晓乐.中国古典舞身韵对于舞蹈表演学生的重要性[J].黄河之声,2019(16):69.

[2]唐兴华.从“和”的古典美学理念谈中国古典舞身韵[J].艺术教育,2019(10):114-115.

[3]杨懿媛.养生视域下中国古典舞文化探究——以古典舞身韵为例[J].戏剧之家,2019(31):83.

[4]赵梓宁.探究中国古典舞身韵课在舞蹈教学中的重要性及策略[J].艺术评鉴,2019(18):125-126.

[5]江莉君.剑舞、袖舞对中国古典舞身韵风格的塑造[J].艺术教育,2019(09):97-98.

[6]陈新宇.试论中国古典舞身韵“云手系列”的历史背景[J].戏剧之家,2019(24):121-122.

[7]陈娜.试论中国古典舞身韵元素训练的重要意义[J].四川戏剧,2019(05):179-181.

[8]王熙.戏曲“五法”在当代中国古典舞身韵中的重构与拓展[J].北京舞蹈学院学报,2019(03):59-64.

[9]王鹏程.论中国古典舞身韵刚武系列教材中腰的重要性及特点[J].课程教育研究,2019(25):238-239.

[10]张婷.探究古典舞身韵课在舞蹈教学中的价值[J].北方音乐,2019,39(11):108-109.

[11]伍晋霞.古典舞基训中古典舞身韵的探索[J].北极光,2019(05):71-72.

[12]王鹤松.中国古典舞身韵在基本功教学中的运用分析[J].课程教育研究,2019(16):212.

[13]王嵩妹.中国戏曲身段对中国古典舞身韵的影响[J].当代音乐,2018(08):115-116+121.

[14]张婷.从《春闺梦》探究戏曲舞蹈的表演形态在古典舞身韵中的继承与发展[J].当代音乐,2016(10):77-78.

[15]蔡雪芬.浅谈古典舞身韵与戏曲身段[J].大众文艺,2016(08):177.

[16]张铎. 中国古典舞身韵表演的功能与舞台表演的承接关系[D].北京舞蹈学院,2016.

[17]杨喆.以京剧行当为载体探析中国古典舞身韵的艺术延伸和价值[J].乐府新声(沈阳音乐学院学报),2013,31(04):213-215.

[18]陈楠.浅谈中国古典舞身韵及其对戏曲的借鉴吸收[J].音乐时空,2012(11):104-105.

[19]赵青.戏曲舞蹈的历史文化精神对古典舞身韵建构的影响[J].黄河之声,2012(12):77-78.

[20]谭博.论中国古典舞“身韵”与戏曲“身段”的异同[J].陕西教育(高教版),2010(Z1):178.

浅谈中国古典舞身韵与戏曲舞蹈之间的关系

浅谈中国古典舞身韵与戏曲舞蹈之间的关系

价格 ¥5.50 发布时间 2023年4月30日
已付费?登录刷新
下载提示:

1、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文章版权申述”(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18735597641(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2、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投稿,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

原创文章,作者:1158,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447766.cn/chachong/133262.html,

Like (0)
1158的头像1158编辑
Previous 2023年4月30日
Next 2023年4月30日

相关推荐

My title page conten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