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在线课程学习动机与学习行为调查与分析

摘 要学习者学习在线课程学习动机各有不同,在学习过程中产生的学习行为也会有所异同,不同学习动机对学习行为的影响,丰富了在线课程中在线学习行为的相关理念,为构建良好的学习平台及开展有效的在线学习提供理论依据,也为教师根据不同学习者的学习动机进行学习活动的设计或改进在线课程提供参考依据。对此,本研究主要探求在线课程学习者学习在线课程的动机与学习行为、影响因素之间的关系,制定出在线课程学习者学习动机与学习行为的问卷,经过数据分析得出学习者观看教学视频、观看相关文档以及浏览课程的要求与目标等学习行为最频繁,学习者在学习在线课程的动机与学习行为有五种存在显著差异,在学习过程中处于每种动机下进行学习的学习者都有不同的学习行为,其中在线课程的学习内容、课程是否收费以及教师教学过程等因素对学习者都有着很大的影响。

关键词:在线课程、学习动机、学习行为

 1. 引言

近年来,以大规模开放在线课程(massive open online course,MOOC)为代表的在线课程,为人们提供了许多免费的优秀课程资源学习的机会、良好的学习环境和优秀的学习服务支持等等,得到了教育学界的普遍关注,在线课程作为高校传统课堂教学的重要补充,具有智能化、交互性、开放性、虚拟性等优势,已成为高校教育信息化过程的重要环节,并得到了广泛的推广和应用。 在线课程知识可以使学习者在学校学习的时间比在MU班(MOOC)学习的时间少,相比MOOC简单的视频课程,具有正规的课程有效性,保证了教学质量;并且与传统的远程教育相比,是免费而丰富的课程资源,自由度大,容易获得优势。在新的教育技术手段和教育理念下,高校传统课堂和在线课程融合的混合式学习环境深刻转变了大学习者的学习,在线学习已成为大学习者的重要学习方式[]。高校的教师在有限的课堂时间中所讲解的知识有限,而且大多需要学习者的自我实践和学习者本身的勤加练习,由此学习者则可以在课余时间找到相关的在线课程进行学习。每个学习者学习在线课程的学习动机不同,所以学习者在学习过程中产生的学习行为各不相同,在每个时段有着异同的学习行为产生。学习者在选择一门在线课程进行学习时也受诸多因素影响,例如教师的教学水平、整体形象和在线课程的学习内容、是否收费等等。因此,本文将开展学习者在线课程学习动机、学习行为以及影响学习者学习因素的研究,在线课程学习动机与学习行为的研究是当前的热点。

 2、研究背景及相关概念

  2.1研究背景

在社会经济与科技的飞速发展,网上学习资源越加丰富,除了微小的学习视频以外,一系列完整的课程也可以在网上进行学习。随着在线课程的普及与运用,许多在线课程学习者的学习行为被大量研究者挖掘。目前,有关在线学习行为描述与影响因素分析的研究围绕在线学习行为描述、影响因素分析及相关监控软件开发应用等展开。有研究者认为在线课程的学习与人的心理因素有关,学习行为能动地作用于内在心理过程[],根据不同学习者的学习风格、学习兴趣等各种因素得出他们在学习过程中的行为特征也是不一样的,总结出学习者的学习行为主要有互动、完成测试以及作业等。朱祖林认为成人自我效能感、元认知、学习兴趣等各种因素对学习行为有一定的影响,研究得出自我效能感对成人学习行为的影响最高。宋江春等(2005)提出使用挖掘技术分析学习者的访问行为、频度、内容、停留时间等内容,得出学习者访问行为和方式的一般模式,并以此为依据向学习者提供全面的个性化教学支持服务[]。方旭(2015)基于 TAM3 模型建立了MOOC学习行为影响因素模型,计算了主观规范、计算机自我效能感等十余种变量对学习行为中有用性感知和易用性感知因素的影响程度,并提出相应教育学对策[]。肖爱平等指出在线学习的影响因素具体包括网络环境、课程资源、网上交互以及学习者自身的原因[]。对于学习行为序列的研究很少,李爽、钟瑶等人认为行为序列能更细致的反映学习者在学习投入中的行为轨迹、意愿与认知过程,表征信息加工、策略应用、努力管理等认知投入,体现投入质量[]。也有学者通过不同的学习者来分析其学习行为。根据不同学习者的学习风格、学习兴趣等各种因素得出他们在学习过程中的行为特征也是不一样的,总结出学习者的学习行为主要有互动、完成测试以及作业等。基于以上的研究,本研究主要是做在线课程学习者的学习动机、学习行为以及影响因素分析。

2.2.相关概念

2.2.1在线课程学习动机

国外对 MOOC 课程学习者的学习动机研究发现,主要的学习动机包括:对主题感兴趣(87%)、职业发展的需要(44%)、对授课方式感兴趣(Belanger & Thornton,2013)[],能够学到知识和技能(55.4%),作为个人的挑战(Breslow et al.,2013)[]等。国内调查问卷也呈现相似结果,79.8% 受访者表示对课程内容有强烈兴趣,75.76%受访者认为能够接触到高质量的课程或好的学校,45.96%受访者认为课程对工作和学习非常有用,兴趣成为MOOC学习的基本前提(刘杨等,2013)[]。以上的学习动机都是来源于学习者自身,属于内部动机,内部驱动力促使学习者去学习在线课程选择合适的课程进行学习。王宇(2018)对慕课低完成率问题的归因与解法的研究中对学习者进行归类两类,一类是流失学习者,另一类是资源浏览者,他们学习在线课程存在各种动机,对此王宇还针对不同学习者进行有针对性的教学建议[]。于此可将学习动机分为内部动机和外部动机,有些客观因素同样驱动学习者学习在线课程,例如:学校规定、朋友推荐等。

综上所述,学习者学习在线课程有着各式各样的学习动机,按内外维度可分为内部动机和外部动机,内部动机可以分为学习者自身对课程的兴趣、自身发展的需要、对老师的讲授方式感兴趣等等,外部动机包括朋友或同学推荐、家长或老师要求等,在这两种动机的驱动下学习者在学习过程中有着不一样的学习行为,这些行为影响着学习者完成课程的学习情况,有的可能在前期就退出课程的学习,也有些中途退出,导致课程的学习率不是很高。对于高校的学习者更多倾向于学校或老师的要求以及自身发展的需要这两种动机,许多学校提供许多慕课(MOOC)供学习者学习,并且学习者学习后完成本门课的测试,成绩合格才可以获得学分。还有学习者通过浏览网页或朋友介绍学习英语四级网络在线课程,获得所需要的证书。前者对于学习者来说就是完成任务,因此可能不会有太多的学习行为,后者虽然是对学习者的发展有一定的帮助,学习者可能更想学习讲授的内容,对于交流互动、协作学习等行为也较多。

2.2.2在线课程学习行为

在线学习行为概念的界定还存在一定的争议,彭文辉等人认为在线学习行为指学习者为实现某种学习目标,在计算机或其它数字化设备所建立的、拥有大量教学资源与先进协作机制的学习环境中,开展意义建构、疑难解答和社会化交互行为的总称[]。但沿用最多的是在线学习行为是指学习者再由现代信息技术所创设的、具有全新沟通机制与丰富资源的学习环境中开展的远程自主学习行为(杨开成,2002 )[]。乔惠(2018年)在研究基于XAPL的学习行为模型研究总结提出学习行为包括操作性行为、课程学习行为、学习总结反思行为、交流互动行为和协作学习行为五种类型,其中操作性行为包括登录、注册行为,浏览网页、信息检索、下载保存、收发邮件、查看个人学习记录等行为,课程学习行为包括观看视频、点击各类学习资源链接等,此学习过程需要学习者查询信息、选择并辨别信息、精读信息等,有意义地进行知识建构。学习总结反思行为包括信息的加工以及知识的有意义构建;交流互动行为包括对知识进行评价、质疑和探究;协作学习行为包括对知识进行分享、探究等行为[]。高级学习行为则是指学习者解决问题过程中的协作、 探究等学习行为,包括学习总结反思行为、互动交流行为和协作学习行为[]。本研究提出学习者的学习行为主要有浏览课程大纲、观看教学视频、观看相关教学文档、与教师和学习者交流、了解学习环境、观看相关拓展资源、完成作业以及参加测试等八种学习行为。

总的来说,MOOCs学习更多的是自我驱动型的,即内在驱动力驱使学习者选修课程进行学习。不同学习动机的学习者在学习行为(学习时长、互动交流、完成测试及作业等)上各有不同。Paula Barba等以Coursera平台上的“宏观经济学”课程学习者为研究对象,分析以个人兴趣、掌握方法目标与应用价值为主的学习动机和以视频点击与测评提交数为测量方式的学习参与在学习表现预测上的重要性(Barba et al.,2016)[]。通过学习时长体现学习动机,因为长期和深入的 MOOC 学习,即较长的学习时长,是由包含兴趣在内的学习动机驱动的(刘杨,2013)[]。学习者的学习动机越强,其在课程讨论区和 Wiki 表现越活跃,即课程参与度越高,同时更有可能学完课程;课程注册时间越早,学习者越容易完成课程学习,也会较多地参与课程讨论;相对于非高校学习者,高校学习者在讨论区中表现更佳;个体课程参与度对其他学习者具有明显的正向影响[]。学习者选择在线课程进行学习存在各式各样的动机,总体可分为内部动机和外部动机,内部动机包括学习者自身对课程的兴趣、自身发展的需要、对老师的讲授方式感兴趣等等,外部动机包括朋友或同学推荐、学校或老师要求等,在这两种动机的驱动下学习者在学习过程中有着不一样的学习行为,这些行为影响着学习者完成课程的学习情况,有的可能在前期就退出课程的学习,也有些中途退出,导致课程的学习率不是很高。对于高校的学习者更多倾向于学校或老师的要求以及自身发展的需要这两种动机,许多学校提供许多的在线课程让学习者学习后完成本门课的测试,还有学习者通过浏览或朋友介绍学习英语四级网络在线课程,获得所需要的证书。前者对于学习者来说就是完成任务,因此可能不会有太多的学习行为,后者虽然是对学习者的发展有一定的帮助,学习者可能更想学习讲授的内容,对于交流互动、协作学习等行为不多。

 3.研究方法、思路

3.1 研究方法

3.1.1文献研究法

通过在中国知网上查阅在线课程学习者的学习行为、学习动机的相关博硕士论文以及期刊等,最后对这些文献进行阅读分析,整理得出学习者在线学习行为的概念、学习动机、学习行为的分类以及不同的学习动机会有怎样的学习行为产生,分析学习者选择在线课程进行学习的学习行为与学习动机的调查以及学习者学习在线课程的影响因素。

3.1.2问卷调查法

以问卷的形式对学习在线课程的学习者做一个调查,分析他们学习在线课程的动机以及不同的学习动机会有怎样的学习行为产生,通过spss25.0对问卷调查得来的数据进行统计分析,学习动机与学习行为之间、影响因素之间的差异性分析,最后形成高校学习者在线课程学习行为与学习动机调查研究问卷。

3.2 研究思路

前期通过文献研究法查找文献总结提出我所要做的研究课题,并把学习者的在线学习行为分为五种类型,分别为操作性行为、课程学习行为、学习总结反思行为、交流互动行为和协作学习行为,学习动机分为内部动机和外部动机。通过问卷调查的方式,将回收的答卷去除无效答卷,再对有效答卷进行统计并分析学习动机与学习行为之间的相关关系以及学习动机与影响因素的分析,得出我所要研究问题的结果。

 4.数据分析

4.1 调查对象分析

本次调查对象为在线课程学习的学习者,收回问卷128份,有效问卷120份,有效率93.75%。问卷的调查对象基本情况包括:性别、年龄、学历、专业、学习时长、职业六个方面。

表1性别、学历、专业以及年龄分布情况

性别 人数 比例 学历 人数 比例 专业 人数 比例 年龄 人数 比例
69 57.5% 专科 6 5% 理学 32 26.67% 18-22岁 57 47.5%
文学 7 5.83%
本科 112 93.33% 工学 29 24.17% 22-25岁 60 50%
教育学 37 30.83%
51 42.5% 医学 9 7.5%
硕士 2 1.67% 其他 6 5% 25岁以上 3 2.5%

高校在线课程学习动机与学习行为调查与分析

图1职业分布统计图

高校在线课程学习动机与学习行为调查与分析

2 学习时长统计图

如表1所示,调查对象男女比例相当,本科的学习者人数大多处于18-25岁,以及理学、工学和教育学的学习者人数占较多的比例。

在职业分布图上可以看出在校学习者观看在线课程的人数最多,事业单位工作者次之,其他职业观看在线课程的人数较少,在校学习者的时间比较充裕,并且学校的网络全面覆盖以及在校需要应对各种考试等等,见图1。学习时长分布图中人数大多集中在0-3小时,其中平均每周花费1-3小时人数最多,5-7小时的人数最少。可见学习者的在线课程学习时长是偏低的,见图2。

4.2描述性分析

表2在线课程学习者的学习动机分析结果

N 最小值 最大值 均值 标准 偏差 方差
内部动机 1.1.1满足自身求知欲 120 1 5 3.33 .863 .745
1.1.2对所学的一些课程内容感兴趣 120 1 5 3.45 .887 .787
1.1.3结交新朋友,拓宽交际圈 120 1 5 3.07 1.006 1.011
1.1.4学到更多的知识与技能 120 1 5 3.64 .887 .786
1.1.5教师的授课方式让你感兴趣 120 1 5 3.30 .913 .834
1.1.6对授课主题感兴趣 120 1 5 3.53 .898 .806
1.1.7个人挑战新知 120 1 5 3.33 .938 .880
外部动机 1.2.1家长或教师的要求 120 1 5 3.19 1.063 1.131
1.2.2满足外界对自身的期望或要求 120 1 5 3.41 .912 .832
1.2.3获取更多就业机会 120 1 5 3.71 .947 .897
1.2.4工作岗位要求学习相关课程 120 1 5 3.68 .890 .793
1.2.5完成某项工作或任务需要学习相关内容 120 1 5 3.54 .934 .872
1.2.6满足升职或评职称的条件 120 1 5 3.61 .946 .896
1.2.7朋友或同学推荐 120 1 5 3.07 .980 .961
有效个案数(成列) 120

由表2可知,学习者学习在线课程存在各种动机,在内部动机中学习者对所学的一些课程内容感兴趣、学到更多的知识与技能以及对授课主题感兴趣这三个动机所占的比值较高,其中学习者认为能够学到更多的知识与技能的动机最为显著。说明学习者希望在课程中可以学到有利于自身发展以及可以运用在实际生活中的知识与技能,运用这些知识解决生活或工作中所遇到的一些问题。俗话说技多不压身,高校学习者在学校学习到的知识运用在实际生活中的少之又少,学习者通过在线课程的学习能够学到课本之外的东西,利于未来的自身发展以及职业需求等等。外部动机中学习者认为获取更多就业机会、工作岗位要求学习相关课程以及满足升职或评职称的条件这三项占的比值较高,其中动机为获取更多就业机会最为显著,多一份知识多一份选择,随着踏入社会的人越来越多,即将面对的竞争数不胜数,压力大,许多的学习者认为多一项技能多一份选择,适应社会的发展,寻求生存之道。一些在职人员接到领导的要求选择在线课程进行学习,完成领导安排的任务等。

高校在线课程学习动机与学习行为调查与分析

3 在线课程学习者学习行为统计图

通过分析学习者的学习行为可以发现,学习者在学习在线课程时,观看教学视频的学习行为占的比例最高,其次是观看相关教学文档以及浏览课程介绍/大纲,说明学习者在选择一门在线课程时,比较关注课程的教学视频、相关课程文档以及课程要求、进度计划等等,见图3。了解课程的大致结构,以便可以更好的掌握教师的课程目标及要求。学习者学习在线课程的行为各种各样,不同的学习者间在学习课程时的行为各不相同。在图中表示学习者学习课程时与其他学习者交流的行为占的比例最少,说明学习者学习时不怎么与其他学习者进行交流自己的学习心得等等。

 表4 在线课程学习者的学习影响因素分析结果

N 最小值 最大值 均值 标准 偏差 方差
①在线课程教师,如:教学水平、整体形象等 120 1 5 3.84 .970 .941
②在线课程内容,如:实用性、难易程度等 120 1 5 4.03 .874 .764
③在线课程界面,如:界面设计、字体等是否美观、清晰等 120 1 5 3.52 1.029 1.058
④在线课程服务,如:课程提醒、疑难解答、学习评价等 120 1 5 3.69 .915 .837
⑥在线课程的操作性,如:平台注册、资源搜索等 120 1 5 3.52 .961 .924
⑤在线课程认证:如:是否颁发学习证书、提供奖励等 120 1 5 3.26 1.065 1.134
⑦在线课程的权威性,如:是否由教育部、著名高校等权威部门提供等 120 1 5 3.63 1.045 1.091
⑧在线课程是否收费 120 1 5 3.82 1.026 1.053
有效个案数(成列) 120

由表4可知在线课程的内容、课程教师以及课程是否收费等学习者认为对于他们是挺重要的,对于在线课程影响因素的每个题项的均值都在3分以上,说明学习者在选择一门课程时,以上的因素对于学习者都有一定的影响,其中在线课程教学内容是学习者尤为关注的。学习者在选择在线课程时首先看的就是这门课程是否是我所需要的,才会选择去学习,有进一步的行为产生。在线课程的授课教师也是学习者较关注的,一门课程讲授的效果如何就看这个教师是否能够让学习者愿意听你的讲授,教师的个人形象是否好,教师的个人形象没有整理好,如何做到为人师表,如何传道授业解惑等。以上的因素中学习者还关注课程是否收费,对于收费的课程不同学习者的选择各不相同,经济条件宽裕的同学也许会选择购买,对于经济困难的学习者可能就会选择放弃,重选一门课程进行学习。

4.3内外部动机学习者差异性分析

4.3.1 内外部动机学习者分类

内部动机主要是学习者自身的需求或想法驱使学习课程,内部动机可分为对授课主题感兴趣、满足自身求知欲、对教师的授课方式感兴趣,能够学到知识和技能,作为个人的挑战等,认为学习在线课程能够满足自身求知欲的学习者有107人,占89.17%;学习者对所学的一些课程感兴趣有106人,占88.33%;认为学习课程能够结交新朋友,拓宽交际圈的学习者有90人,占75%;认为能够学到更多知识与技能的学习者有111人占92.5%;教师的授课方式让学习者感兴趣的有101人,占84.17%;学习者对授课主题感兴趣的有107人,占89.17%;学习者学习课程作为个人挑战有104人,占86.67%。外部动机主要是受到外界的压力而产生学习课程的想法,例如家长或教师要求、获取更多就业机会,满足外界对自身的期望等等,外部动机中家长或教师要求学习在线课程的学习者有92人,占76.67%;为了满足外界对自身的期望的学习者有104人,占86.67%;为了能够在为了获取更多的就业机会的学习者有109人,占90.83%;工作岗位要求学习相关在线课程的学习者有110,占91.67%;为了完成某项工作或任务需要学习相关内容的学习者有107人,占89.17%;为了满足升职或评职的条件学习相关内容的学习者有10人,占90.83%;学习者学习在线课程是朋友或同学的推荐的有94人,占78.33%。由以上可知,内部动机驱使学习者学习在线课程的比例较高,在内外部动机的学习者能够学到更多的知识与技能和工作岗位要求学习相关在线课程两者占的比例最高。

4.3.2 内外部动机与学习行为差异性分析

高校在线课程学习动机与学习行为调查与分析

5 内外部动机与学习行为的差异性分析

由以上内外部动机学习者与学习行为差异分析表中可以看出,浏览课程介绍大纲、观看教学视频、观看相关拓展资源、与教师交流以及与其他学习者交流的显著性(P)均小于0.05,其检验值分别为8.465(P<0.05)、8.910(P<0.05)、4.403(P<0.05)、4.139(P<0.05)和8.465(P<0.05),表示内外部动机学习者与学习行为中的这五种行为之间存在显著差异。

4.3.3 内外部动机与影响因素差异性分析

高校在线课程学习动机与学习行为调查与分析

表6 内外部动机与影响因素的差异性分析

由上表学习者内外部动机与影响因素差异性分析表中可以发现,在线课程是否收费的显著性(P)小于0.05,其检验值为5.066(P<0.05),说明学习者的内外部动机与学习影响因素中的在线课程是否收费间具有显著差异,在上述表中表明除课程是否收费外其他因素皆与内外部动机的学习者无显著差异,但在表4中可以看出,上述表中的影响因素都对学习者选择学习在线课程有着一定的影响,无论是内外部动机的学习者,以上的因素都是影响学习者学习在线课程的关键因素,其中在线课程的学习内容和课程教师是影响在线课程质量的最关键因素。

5、结论

信息网络的飞速发展为在线课程教学提供了广阔的途径,在线课程的开展为学习者减少了时间和空间的限制,为学习者提供了很大的便捷,以及在线课程平台提供了丰富的学习资源可供选择。面对如此海量的学习资源,学习者学习时的动机是怎样的呢?又会有怎样的学习行为?又会受到哪些因素影响?本文通过对相关文献的梳理,提出高校在线课程的学习动机与学习行为的调查,通过问卷调查对高校在线课程学习者进行调查研究,最终得出以下结论:

5.1 学习者学习在线课程的动机多样化

由表2可知学习者在线课程的学习动机分为内部动机和外部动机,内部动机的学习者认为可以学到更多的知识与技能这一动机能更多的驱使学习者选择在线课程进行学习,拓宽自身的知识面,适应社会的发展。外部动机中学习者为了能够获取更多的就业机会选择学习在线课程,寻得在社会上有自己的一席之地,能够运用自身学到的知识解决自己的生存问题。学习者的内外部动机相互依存,有着复杂的关系,外部动机既可能削弱内部动机,也可起促进作用。任何一个学习者在参与在线学习时,都不仅只因为一种学习动机,而是不同学习动机不同程度的促进学习者完成学习任务[]。总的来说,学习者无论出于什么样的动机学习在线课程,学习者的目的都是为了发展自己,完善自己,证明自己的价值所在。

5.2内外部动机与学习行为具有显著差异

学习者选择在线课程进行学习大多由学习者的内部驱动力驱使的,在内外部动机中能够学到更多的知识与技能与获取的更多的就业机会尤为显著,说明学习者学习在线课程的目的是为了未来的发展以及获取更多的就业机会,因此在进行课程学习时,学习者产生的学习行为较多,在课程中较活跃。由以上列举学习者的行为,大致可将学习者的行为分为操作性行为、课程学习行为、互动交流行为和协作学习行为,学习者的内外部动机与浏览课程介绍大纲、观看教学视频、观看相关拓展资源、与教师交流以及与其他学习者交流这五种学习行为均具有显著差异。对此,教师可根据学习者在课程中的学习行为来设计课程,例如运用课堂活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拓展学习资源等等。

5.3影响在线课程学习的关键因素

教学质量是一切在线课程发展的前提,学习者对于MOOC 的课程质量评价是课程发展的重要指标,教师可依据学习者的反馈进行对课程进行合理的修改与设计。在表4中可知,学习者对在线课程质量的评价有着诸多方面的因素,表中所列出的影响因素皆是学习者对课程质量评价的关键因素,其中在线课程的教学内容和教师是学习者对在线课程质量评价、影响学习者持续学习的最关键因素。表6中呈现在线课程是否收费与学习者的内外部动机存在显著性差异,其他因素虽与内外部动机无显著性差异,但每个因素对学习者学习在线课程都存在不同程度的影响。由此可知,影响学习者学习在线课程的因素是多方面的,每个因素都会影响学习者持续学习在线课程或对在线课程进行质量评价。

6、总结

MOOCs对中国高等教育的改革提供了一个机会,和高质量的学习资源和适应性学习支持服务提供的可能性在中国建设一个新的高等教育系统。MOOCs在网络学习环境中,只有通过挖掘出有价值的学习者和提供个性化和适应性学习支持服务,才能有效提高在线学习质量。随着在线课程越来越普及化,更多的学习者学习在线课程,在线课程也为学习者提供了许多优质的学习资源,课程内容精炼简单。本研究主要探讨了在线课程的学习者学习在线课程的动机与学习行为及影响因素之间的关系,研究得出学习者的学习动机与学习行为和影响因素均具有差异性,学习者对在线课程质量的评价受诸多因素的影响。

高校在线课程学习动机与学习行为调查与分析

高校在线课程学习动机与学习行为调查与分析

价格 ¥9.90 发布时间 2023年4月30日
已付费?登录刷新
下载提示:

1、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文章版权申述”(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18735597641(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2、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投稿,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

原创文章,作者:1158,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447766.cn/chachong/133253.html,

Like (0)
1158的头像1158编辑
Previous 2023年4月30日
Next 2023年4月30日

相关推荐

My title page conten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