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以2018—2019赛季男子排球超级联赛决赛为例,采用主要采用录像观察、数据统计方法,对其参与进攻技战术的运用现状进行统计分析,对xx与xx男排副攻队员扣球进攻效果进行比较。研究结果表明:xx与xx男排整体扣球数量与副攻扣球数量比例来看,xx队副攻扣球数量明显低于xx队。从两队副攻扣球进攻效果情况分析来看,xx队扣短平快及其他球的得分效果不佳,得分率不高。而xx队副攻的前快球及扣短平快为主要得分手段,并且有很高的得分率。在不同区域扣球效果分析可以看出,xx队副攻进攻以三号位区域为主要进攻区域,而xx队副攻则以四号位及三号位两个区域为重点进攻区域。旨在揭示当前xx与xx副攻队员的技战术打法特点,并对比分析两队副攻在扣球进攻方面的优势与不足。为xx与xx男排副攻进攻战术提供给理论依据,更好的备战下一赛季比赛。
关键词:男排;副攻;扣球效果
1前言
1.1选题依据
排球运动是一项古老的运动项目,在漫长的发展过程中,由娱乐项目模式转变为一项影响世界体育的竞技球类运动项目。在排球运动在发展历史中,散发其独特的魅力吸引着人们。如今,排球的竞技水平已经越来越高。从副攻的进攻上来讲,是一个队伍不可缺少的存在,它有着与队伍的配合是整个体系的一块拼图,一块齿轮,只有齿轮紧紧相扣机器才会转动,就像副攻的进攻在比赛中起着掩护作用,也可以出其不意,给对方一个惊喜,是串联进攻中一个有效的武器,可以让一个队伍摆脱困境,使被动变主动,能够体现出队伍战术的效果与质量,是赢得比赛的关键[]。
以2018—2019赛季男子排球超级联赛决赛为例,北京和上海男排作为中国顶级联赛的两只进入决赛队伍,北京和上海男排的副攻手在比赛中发挥重要作用。副攻进攻的运用,能够带动其他位置甚至后排进攻的效果,体现出副攻的掩护作用、与主攻二传的配合、还有可以在关键时刻决定着一个队伍是否卡轮,能够拉开进攻线路,干扰对方拦网。拥有优秀的副攻整支队伍才算是活了起来,不仅能够缓解主攻、接应队员的压力,还可以使技战术更好的发挥出来。通过对联赛总决赛的比赛情况,对两只队副攻手的进攻特点及扣球进攻效果进行分析,针对存在的问题提供相应对策与建议,为后人所参考。
1.2文献综述
1.2.1有关排球副攻队员的定义
副攻手在国外又称拦网手, 。指在进攻中站在3号位区域的队员。要求队员身材高大,动作敏捷,具备较强的弹跳能力和变向跑移动能力。副攻手在场上的主要责任是拦网和进攻,进攻上以快攻为主,并肩负着快攻掩护其他位置队友进攻的作用,又能与主攻手和接应二传组成各种跑动进攻战术。副攻手的进攻战术是整体进攻战术的重要部分。根据副攻手与二传手进攻时的相对位置的不同可以将副攻手的进攻战术分为身前快攻和身后快攻,根据二传手传出球的位置的远近又可以分为近体快球,短平快球,背快球,背溜,背飞等战术进攻。
1.2.2有关国内外男排副攻的研究现状
方斌在《我国高水平男排副攻队员进攻效果分析》中认为:“通过对男排副攻队员进攻战术概念、分类和特点进行分析阐述,提出以副攻队员为核心的快、变进攻战术与其充分利用了网上空间和快速突变的特点,成为打破网上攻防平衡的重要手。而副攻队员个人进攻战术具有以智取胜、以变为主、真假结合、动态快速的特点。尤其是男子排球运动进攻体系中极具活力的组成部分”[]。
朱凌泽,毛誉樵,周兆宇在《浅析排球副攻手的进攻打法、作用及效果》中指出:随着排球运动的发展,快变战术在排球运动技战术体系中的地位和作用越来越重要。排球副攻手作为快变战术的核心,其在排球比赛中作用的发挥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
王冉在《上海男排与主要对手副攻队员进攻、拦网效果及评价研究》中提到:从上海男排副攻和北京男排副攻队员扣球进攻来看,虽然上海男排副攻进攻的总体次数高于北京队副攻,但进攻主要以短平快为主,得分率较低,俩队的副攻自我掩护进攻的得分率均较高。上海男排副攻打法比较单一,扣球失误率较高,缺乏灵活多变的战术[]。
2研究对象与研究方法
2.1研究对象
北京与上海男排副攻队员进攻效果。
2.2研究方法
2.2.1文献资料法
根据论文研究需要,通过中国知网及北京体育大学图书馆查阅了有关排球副攻进攻的文献共24篇,收集了大量不同时期、类型、角度的资料和著作,浏览了中国知网及其他网站上的有关资料与文献著作,为本文研究奠定基础。
2.2.2录像分析法
通过观看2018—2019赛季男子排球超级联赛决赛的三场比赛录像进行统计,以获取数据,详见表1
表1录像分析的队伍及场数统计表
场序 | 时间 | 地点 | 结果 | 胜队 |
北京——上海 | 2019年2月17日15:00-17:00 | 北京赛区 | 0:3 | 上海 |
上海——北京 | 2018年6月29日20:30-22:30 | 上海赛区 | 3:0 | 上海 |
上海——北京 | 2018年6月30日15:00-17:00 | 上海赛区 | 3:0 | 上海 |
2.2.3数理统计法
对录像观察所得数据运用Microsoft Excel 2000 进行处理分析。
2.2.4对比分析法
对两只队伍网上扣球进攻的情况进行对比分析,总结决赛两只队伍副攻扣球技术运用的规律。
3研究结果
3.1北京与上海男排副攻队员在身体形态、网上高度分析
在排球项目中,身高、体重、克托莱指数扣球高度等往往是构成技术、形成战术的不可替代的基础条件[]。通过两支队伍副攻的身体形态、网上高度对比分析,直接影响两支队伍副攻的进攻效果不同。
3.1.1 北京与上海副队员身体形态(年龄、身高、体重、克托莱指数)对比分析
表2显示北京与上海副队员身体形态(年龄、身高、体重、克托莱指数)对比分析,从表2可以看出,北京与上海男排副攻队员在身高、体重、克托莱指数上差距并不是很大,说明在身体形态方面两队实力相当。
表2北京与上海副队员身体形态(年龄、身高、体重、克托莱指数)统计表
队别 | 年龄(岁)) | 身高(cm) | 体重(kg) | 克托莱指数(kg/cm) |
北京 | 22——28 | 203——208 | 78——85 | 398——409 |
上海 | 24——29 | 204——210 | 80——83 | 407——413 |
3.1.2 北京与上海副队员网上高度(扣球高度、拦网高度)对比分析
拦网高度和扣球高度能很好反映一个队的队员的弹跳能力和强攻能力,从表3数据可以看出上海男排副攻高度略高于北京男排副攻,所以在网上高度上,上海男排副攻占据一定优势,从而在副攻扣球进攻和拦网上会有一定影响,造成了上海男排副攻扣球进攻方面处于优势地位。
表3 北京与上海男排副攻网上高度统计表
队别 | 扣球高度(cm) | 拦网高度(cm) |
北京 | 350——365 | 348——360 |
上海 | 352——365 | 350——355 |
3.2北京与上海男排副攻扣球进攻比例分析
随着排球的发展,副攻队员无论是在进攻节奏还是战术复杂程度上都未发生明显变化。在进攻过程中,副攻队员不仅要以高效率的进攻手段完成进攻任务,而且还要保证成功率,从而达到掩护其他进攻队员的任务。所以一个队的副攻进攻数量以及成功率,极大的影响着比赛的胜负。根据表4可以看出,北京副攻扣球占总体扣球数量的17.8%,而上海副攻扣球占总体扣球数量的31%,高于北京副攻进攻率13.2%。说明上海男排副攻进攻性比较强,作为进攻端强有力的一点运用在比赛中。相比之下北京男排副攻在扣球数量低于上海队29个,忽视了副攻进攻。
表4北京与上海男排副攻扣球进攻比例统计表
队别 | 副攻扣球数
次数 % | 整体扣球数
次数 % |
北京 | 35 17.8 | 197 |
上海 | 76 31 | 245 |
3.3北京与上海男排副攻扣球进攻效果分析
为了增强数据的可比性,在采集过程中对北京与上海男排副攻队员不同的扣进攻战术分别统计,分析出两队副攻手不同扣球进攻战术在比赛中的表现,突出点与对手不同点,存在哪些问题。
副攻扣球主要运用手段及其特征;1快球:靠近球网及二传手的快速进攻。2短平快:稍离二传手前方的快攻,距离约两米(在4号位和3号位之间)。3背飞:稍离二传手后方的快攻,距离约2米,可以说是短平快的镜像了增强数据的可比性[]。
3.3.1北京与上海男排副攻手扣球战术总体情况分析
通过录像对四强队伍副攻手总体扣球效果的观察,详见表5。
表5 北京与上海男排副攻总体扣球进攻效果统计表
队别 | 得分
次数 % | 扣失
次数 % | 被拦死
次数 % | 被拦回
次数 % | 被防起
次数 % | 总计 |
北京 | 1954.3 | 6 17.1 | 514.3 | 3 8.6 | 25.7 | 35 |
上海 | 5369.7 | 3 3.9 | 5 6.6 | 5 6.6 | 1013.3 | 76 |
由表5可以明显发现,北京男排副攻手扣球进攻总数为35个,但得分数只占54.3%, 而扣失和被拦死占17.1%、14.3%,扣失和被拦死率过高集中体现了北京男排副攻的进攻能力偏低。在整场比赛中,如果副攻进攻失误率偏高,对手的副攻队员的注意力会多放在其他进攻队员身上,随之导致其他位置扣球进攻难度增加,赢得比赛的几率也降低。所以导致北京男排在总决赛中失利的原因有很大程度是由于副攻进攻效果差,失误率偏高所致。反观上海男排副攻,无论是扣球总数还是得分率都远高于北京队,并且失误率远低于北京队,其副攻进攻得分率高出北京15.4个百分点,整场比赛副攻队员扣球进攻战术发挥的非常充分,最终也赢得决赛胜利。
3.3.2北京与上海副攻队员扣前快球进攻效果分析
通过录像对北京与上海两支队伍副攻手总体扣快球进攻进行统计,详见表6。
表6 北京与上海男排副攻扣快球效果统计表
队别 | 得分
次数 % | 扣失
次数 % | 被拦死
次数 % | 被拦回
次数 % | 被防起
次数 % | 总计 |
北京 | 13 59.1 | 313.6 | 44.3 | 2 18.2 | 00 | 22 |
上海 | 2262.6 | 15.5 | 32 | 433.4 | 514.3 | 35 |
通过表6可以看出,在快球得分率上北京队为59.1%,上海队为62.6%,仅仅低3.5个百分点,但扣失和被拦死率北京队为13.6%、4.3%,上海队为5.5%、2%,两项相加的失误率却远高出上海队10.1个百分点,说明北京男排副攻的前快球失误率偏高,但上海男排副攻扣前快球的被拦回率及被防起率分别为33.4%、14.3%,而北京男排的被拦率及被防起率分别为18.2%、0%。说明北京队副攻对于上海副攻的快球进攻战术做了严密盯防,造成上海队副攻队员扣前快球进攻效果较差。
3.3.3北京与上海副攻队员扣短平快球进攻效果分析
通过录像对北京与上海两支队伍副攻手总体扣短平快进攻进行统计,详见表7。
表7 北京与上海男排副攻扣短平快效果统计表
队别 | 得分
次数 % | 扣失
次数 % | 被拦死
次数 % | 被拦回
次数 % | 被防起
次数 % | 总计 |
北京 | 333.3 | 333.3 | 1 11.1 | 1 11.1 | 111.1 | 9 |
上海 | 19 70.4 | 2 7.4 | 27.4 | 00 | 4 14.8 | 27 |
由表7可以看出,北京与上海男排副攻短平快的得分率及扣失与被拦死率差距较大,并且上海队副攻主要以短平快进攻为主。其中,一方面说明北京队副攻在短平快扣球进攻战术方面能力较差,另一方面说明上海队副攻队员对于拦短平快扣球进攻战术比较擅长,同时也侧面体现出上海男排副攻的短平快扣球战术运用成熟,带动其短平快拦网技术成熟。
3.3.4北京与上海副攻队员扣其他球球进攻效果分析
通过录像对北京与上海两支队伍副攻手总体扣其他球进行统计,详见表8。
表8 北京与上海男排副攻扣其他球效果统计表
队别 | 得分
次数 % | 扣失
次数 % | 被拦死
次数 % | 被拦回
次数 % | 被防起
次数 % | 总计 |
北京 | 375 | 00 | 00 | 0 0 | 1 25 | 4 |
上海 | 1285.7 | 00 | 00 | 17.1 | 17.1 | 14 |
通过表8的统计结果可以看出,北京队在快球、短平快、其他球得分率均低于上海队。在扣其他球上,上海队的得分率为最高的85.7%。足以说明上海队虽然以短平快和前快球为主,但成功率并不高,且被拦死的几率很高,因此应多运用一些灵活多变的位置差、时间差等灵活多变的副攻扣球战术,打开北京队副攻的拦网。北京队副攻在其他球上数量明显低于上海队,说明北京队副攻缺乏多变的进攻手段,也造成了拦死率及拦回率偏高的原因。
3.4北京与上海副攻队员在单人拦网、多人拦网情况下的进攻效果分析
副攻进攻的成功率与对方拦网人数有直接的影响,同时在不同人数拦网的情况下,也证明了副攻队员的进攻能力。拦网队员人数多,导致进攻线路变少,即得分率降低。为了能更好的体现出北京与上海男排副攻手的进攻能力,分别统计了北京与上海副攻队员在单人、多人拦网情况下的进攻效果。
通过录像对北京与上海队副攻手在单人拦网、多人拦网的情况下进攻效果的观察,详见表9、10。
表9 北京与上海副攻队员在单人拦网情况下的进攻效果统计表
队别 | 得分
次数 % | 扣失
次数 % | 被拦死
次数 % | 被拦回
次数 % | 被防起
次数 % | 总计 |
北京 | 1676.1 | 14.7 | 29.5 | 2 9.5 | 0 0 | 21 |
上海 | 3480.9 | 24.6 | 24.6 | 24.6 | 2 4.6 | 42 |
表10 北京与上海副攻队员在多人拦网情况下的进攻效果统计表
队别 | 得分
次数 % | 扣失
次数 % | 被拦死
次数 % | 被拦回
次数 % | 被防起
次数 % | 总计 |
北京 | 3 34.5 | 5 35.8 | 334.5 | 17.1 | 214.2 | 14 |
上海 | 19 55.9 | 12.9 | 38.8 | 3 8.8 | 8 23.5 | 34 |
通过表9、10的统计结果可以看出,北京队副攻手在单人拦网的得分率为 76.1%,上海男排副攻为80.9%二者相差并不是很多,并且失误率及被拦回、被防起的次数也相对接近,都没有明显的居高。说明北京女上海男排副攻手在单人拦网的情况下都有较好的成功率。整体上看,两队副攻进攻在对方单人拦网的进攻效果较高。相比之下,北京与上海男排副攻手在多人拦网情况下的进攻效果都有明显下降,北京队得分率仅为34.5%,上海队相对较强,得分率在55.9%。可以说明上海队副攻手的进攻能力很强,在面对北京队多人拦网的情况下依然能有良好的进攻效率。反观北京队副攻,不仅在得分率上逊色与上海队,在扣失率上达到了35.8%,被拦死率达到了34.5%。说明北京队副攻在面对对手多人拦网情况下进攻能力降低,进攻效果下降。但在被防起率上,上海队为23.5%,北京队为14.2%,则可以说明北京队对于上海副攻在赛前做出了严密布防,一定程度上限制上海队副攻的进攻效果。上海队也应当做出适当的调整。
3.5 北京与上海副攻队员在不同区域扣球分析
副攻队员在不同区域扣球,不单单可以证明副攻队员的进攻灵活性,同时也可以说明副攻在整体进攻端上的重要程度。如果在每个位置都能穿插副攻进攻的手段,则不仅说明副攻进攻能力强,也说明队伍整体进攻对于副攻进攻的依赖[]。
3.5.1北京与上海副攻队员在四号位区域扣球进攻对比分析
通过录像对北京与上海队副攻手在四号位区域扣球进攻效果的观察,详见表11。
表11 北京与上海副攻队员在四号位区域扣球进攻效果统计表
队别 | 得分
次数 % | 扣失
次数 % | 被拦死
次数 % | 被拦回
次数 % | 被防起
次数 % | 总计 |
北京 | 457.1 | 114.3 | 2 28.6 | 00 | 0 0 | 7 |
上海 | 20 71.4 | 1 3.5 | 310.7 | 1 3.5 | 310.7 | 28 |
由表11可以看出北京队在四号位区域扣的数量偏少,根据录像也可以明显看出,北京队在四号位区域仅仅打了3个短平快扣球进攻,得分率为57.1%,扣失和被拦死率为14.3%、28.6%,但被拦回及被防起率都为0。说明上海男排并未对北京队副攻手的短平快进攻作出有效的布防,北京队可以以此作为突破口,在比赛中发挥副攻作用。
3.5.2北京与上海副攻队员在四号位区域扣球进攻对比分析
通过录像对北京与上海队副攻手在三号位区域扣球进攻效果的观察,详见表12。
表12 北京与上海副攻队员在三号位区域扣球进攻效果统计表
队别 | 得分
次数 % | 扣失
次数 % | 被拦死
次数 % | 被拦回
次数 % | 被防起
次数 % | 总计 |
北京 | 1463.6 | 29.1 | 313.6 | 1 4.5 | 2 9.1 | 22 |
上海 | 2871.7 | 26.8 | 12.5 | 37.6 | 512.8 | 39 |
由表12可以看出,北京队副攻队员在三号位区域为主要的进攻区域,大部分以前快球为主要进攻战术,得分率在63.6%。扣失率为9.1%,被拦死率4.5%,被拦回率为4.5%,被防起率为9.1%。综合其他区域的扣球进攻效果来看,北京队副攻队员在三号位进攻的表现最为出色。而上海队的在三号位区域扣球得分率高达71.7%,扣球数量也是最高,说明上海队副攻三号位区域为重点进攻区域。
3.5.3北京与上海副攻队员在四号位区域扣球进攻对比
通过录像对北京与上海队副攻手在二号位区域扣球进攻效果的观察,详见表13。
表13 北京与上海副攻队员在二号位区域扣球进攻效果统计表
队别 | 得分
次数 % | 扣失
次数 % | 被拦死
次数 % | 被拦回
次数 % | 被防起
次数 % | 总计 |
北京 | 116.7 | 350 | 0 0 | 234.3 | 00 | 6 |
上海 | 555.6 | 0 0 | 1 11.1 | 111.1 | 222.2 | 9 |
通过表13的统计结果可以看出,北京队副攻在二号位区域仅扣了6个球,并且得分率仅为16.7%,失误率高达50%,足以证明北京队副攻在二号区域进攻效果。并且通过录像观察到北京队在二号位区域的进攻过于依赖接应队员,忽视了副攻队员的作用,综合数据说明在训练中北京男排忽视了副攻在二号位区域的进攻训练,导致在比赛中副攻队员在二号位区域扣球进攻效果低迷,更忽视了副攻的进攻掩护作用。上海队在二号位区域扣球进攻的数据虽然高于北京队,但相比其他区域扣球进攻效果同样低迷,所以也应当在训练中加强二号位区域的扣球进攻能力
4结论与建议
4.1结论
4.1.1北京男排在年龄、和扣球高度上占有优势,但在体重、克托莱指数不如上海男排。
4.1.2北京与上海男排副攻队员扣球进攻效果相比,北京男排在扣快球、短平快、其他球的进攻效果上均低于上海男排副攻。
4.1.3北京男排副攻在单人拦网、多人拦网情况的扣球进攻效果均不如上海男排,仅在单人拦网情况下的被防起率低于上海男排。
4.1.4北京男排在二、四号位区域扣球进攻成功率明显低于上海男排。上海男排在二号位区域扣球进攻被防起和拦死率高于北京男排。
4.2建议
4.2.1北京队的副攻位置在以后的选材中,应提高队员身高、弹跳的标准以及增加副攻队员的力量训练。同时提高副攻队员不同扣球进攻得分率作为重点。加强副攻队员在单人拦网和多人拦网情况下的进攻得分率。并且提高二号位区域副攻进攻的效果
4.2.2上海队的副攻位置在以后的选材中,应注意对年轻队员的培养。主要提高副攻队员扣其他球的成功率,以便在比赛中灵活运用。同时在比赛中,应增加副攻扣其他球的比例,并且提高扣球得分率降低失误率。
5 致谢
在论文完成之际,我要感谢老师的悉心指导。在我写论文的过程中,老师倾注了大量的心血和汗水。无论是在论文的选题、开题、构思和资料收集方面,还是在论文的研究方法以及论文修改、定稿方面,我都得到了老师的无私的帮助,特别是他深厚的学术功底,专业知识,和认真对待学术的态度,使我终身受益,在此向老师表示真诚的感谢和深深的敬意。
在本篇论文的写作过程中,同时也得到了北京体育大学排球教研室各位老师的大力支持与鼓励,对您们在百忙之中的无私帮助表示最衷心的感谢!
在论文的写作过程中也得到了许多同学的宝贵建议与意见,在此也表达诚挚的感谢!
最后,对在百忙之中抽出时间对本文进行评阅并提出宝贵意见的各位专家表示衷心的感谢
参考文献
[1]朱凌泽,毛誉樵,周兆宇.浅析排球副攻手的进攻打法、作用及效果[J]科学之友2012(11)
[2]王冉在.2012~2013年排球联赛上海男排快攻战术运用与效果分析[D]上海体育大学
[3]李宁在.排球比赛中战术的适应性与变化性研究[D]陕西师范大学2012(6)
[4]张斌在.河北省第十八届大学生运动会丙组男排副攻技战术研究[D]河北师范大学2014(11)
[5]方斌在.我国高水平男排副攻队员进攻效果分析[D]西安体育学院2011(5)
[6]余腾飞在.男排世青赛前四强快攻不同起跳节奏的进攻效果对比研究[D]西安体育学院2017(6)
[7]曹艾哲.29届奥运会中国男排与前四名男排副攻技战术运用的比较研究[D]北京体育大学2010(6)
[8]孟范生在.对近三上海男排主动得分水平的对比分析.[J].体育科研.2004(01)
[9]王烨.对上海男排在近两季全国男排联赛伤的技战术效果对比分析.[D]体育科研2016(06)
[10]刑红林.对我国男子排球联赛运动员年龄、身高、体重及克托莱指数的动态分析[D]中国体育科技2016(6)
[11]祖雪亚. 2018年男排世锦赛中国队与对手快攻战术运用情况对比分析[D].成都体育学院,2019.
[12]陈贞祥,沈琼.2017-2018年中国排球超级联赛男排总决赛不同位置运动员主动得分技术效果的对比分析[J].安徽体育科技,2019,40(02):17-24+32.
[13]陈贞祥,赵德峰. 2017-2018年中国排球超级联赛男排总决赛不同位置运动员主动得分技术效果的对比分析[C]. 中国体育科学学会运动生物力学分会.第二十届全国运动生物力学学术交流大会论文摘要汇编.中国体育科学学会运动生物力学分会:中国体育科学学会运动生物力学分会,2018:305-306.
[14]王可在.青少年排球运动员战术意识的培养初探[J]教练园地2014
[15]余静. 《第31届奥运会中国女排与国外高水平女排副攻队员技术特征对比研究》[C]. 中国体育科学学会.2017年全国竞技体育科学论文报告会论文摘要汇编.中国体育科学学会:中国体育科学学会,2017:390-391.
[16]张炎.伦敦奥运周期中国女排进攻打法变化研究[D]福建师范大学2013
[17]马倩.世界高水平男女排进攻战术打法运用差异分析[D]北京体育大学`2011(6)
[18]员石在.2015年世界杯中外女排副攻队员进攻效果分析[D]扬州大学2016(5)
[19]史旭东. 上海男排与主要对手快攻战术运用情况的对比研究[D].上海体育学院,2016.
[20]何利民. 排球比赛中副攻在前后排进攻战术运用分析[D].陕西师范大学,2016.
[21]于晓. 世界高水平男排进攻战术打法运用效果的定量分析研究[D].内蒙古师范大学,2014.
[22]史旭东在.上海男排与主要对手快攻战术运用情况的对比研究[D]上海体育学院2016(6)
[23]郝霖霖,葛春林,钱俊伟,于作军.排球竞赛中战术行为决策的混合策略纳什均衡研究[J]2015(2)
1、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文章版权申述”(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18735597641(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2、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投稿,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
原创文章,作者:1158,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447766.cn/chachong/13324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