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层次分析法的邮储银行LN分行财务风险评价研究

摘要

随着市场经济的不断变化和创新,我国经济已经进入增长放缓、调整结构为主要特征的社会新常态。在此背景下,随着中央“一带一路”政策的不断深入,人民币国际化进程加快,利率市场化越来越开放、民营银行特别是一些发达国家实力雄厚的外资银行渗透进国内资本市场以及互联网金融行业对传统银行业所带来的巨大冲击,给我国的银行业未来的发展带来了巨大的变数和不确定性,尤其是对中国邮政储蓄银行来说,做为一家国有大型上市银行,在不断变化的市场环境中谋求发展。为了在以后的金融行业中占据一定的地位,从容面对严峻的市场环境,满足迅速变化的市场经济要求,就务必要增强公司的竞争力,提升企业的管理经营能力与风险控制能力。

为了在新常态中获得生存机会并且将公司引入优质发展轨道,为了面对无时不在的挑战,中国邮政储蓄银行需要将十足的注意力放在管理与防控财务风险上面。所以,处在这种市场条件中,对邮储银行的财务风险进行分析与评价研究,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通过对中国邮政储蓄银行财务风险的评价研究,以促进中国邮政储蓄银行的发展与扩大,为中国的经济进步与社会稳定打下坚实的基础,同时也可以作为财务风险评价探究的理论基础。文章对邮储银行LN分行进行展开分析,对中国邮政储蓄银行的财务风险评价进行研究,就其现状及存在的不足展开研究,并且确立相关措施方法来解决所发现的问题。

文章可以分成七大部分,第一部分对国内外相关研究、选题意义以及背景作出了阐释,并介绍了文章的技术路线、不足之处、创新亮点、研究方法以及研究内容。第二部分是对财务风险评价相关理论以及中国邮政银行进行了概括。阐释了财务风险的特征、种类以及概念并介绍了财务风险评价的定义、理论基础以及有关方法,介绍了邮储银行的财务风险表现方式以及运营特征。第三部分是对邮储银行LN分行的现况研究以及财务风险的评价,介绍了LN分行的基本信息,汇总了LN分行的财务风险评价现况以及其当前的财务状况,最后又对其财务风险产生的客观原因以及主观因素进行了分析。第四部分邮储银行LN分行财务风险评价体系的构建,主要包括构建步骤的设计、层次分析法的含义以及分析步骤,以及构建层次分析法时具体指标的选取。第五部分为邮储银行LN分行财务风险评价分析,利用第四章的层次分析法构建判断矩阵进行财务风险评价,并对得出的结果进行分析。第六部分制定措施,帮助邮储银行LN分行进行财务风险的规避。依据前面探析得到的各种可能出现的风险及其产生原因,确立了多种防范财务风险的具体方案,提出了有利于LN分行发展的方法。第七部分是结果与不足。

 关键词:财务风险;财务风险评价;层次分析法;邮储银行LN分行

  第一章绪论

  1.1研究背景及意义

  1.1.1研究背景

银行在金融业处于非常重要的地位。在国民经济中,银行扮演者举足轻重的角色,这种重要性随着XXX经济的发展也显得愈发明显。经过一场金融危机,许多银行纷纷破产关门,银行行业的风险问题引起大家的高度关注。再加上公司因为盈利少而难以向银行还债的现象频频出现,这就造成了银行的巨额亏损。作为中国金融系统的关键组分,银行所经历的风险必将严重阻碍我国经济的发展。要想将金融危机的影响降到最低,务必要把规避银行财务风险当作问题的重中之重,建设商业银行财务风险评估系统成为了必要行动。但是,中国银行业目前情况比较低迷,规避风险的水平不够,财务风险评估系统依然有很多不足,所以要采取措施改变这种状况。

银行财务风险累计到一定高度的时候就会使银行面临破产,其风险来自于两方面。其一,外界条件的不可估测性可能导致了财务风险。外部条件是银行财务风险的重要影响因素,它在给银行带来风险的同时也会给银行带来发展机会。尽管我们难以决定资本的外界大环境,但是,我们可以提高银行对外界变化的应对能力。银行务必要学会顺应发展潮流,总结外界条件的变化规律,建立科学完整的财务风险评估系统。其二,财务风险可能来自于银行本身,若是可以建设合适的系统,采取综合的、全面的管理方法,就能够在极大程度上阻止这些源自于自身因素的财务风险的产生。

近些年来,中国的银行业发展进入了瓶颈期,中国的经济发展开始逐步进行转型升级,但是,在这个过程中,辽宁的经济环境急转直下,企业经营情况持续恶化,包括辉山乳业、兴隆集团、东北特钢集团、营口港务集团等等大型民营、国有企业逐步发生银行贷款逾期。经济环境的恶化不仅仅影响大型企业,对于辽宁当地的中小型企业的冲击同样也是致命的。在这样的严峻复杂的背景下,如何把控好银行的财务风险,在做好业务发展的同时,避免企业大面积的逾期风险就成为了银行业近一段时间来最热门的话题。

中国邮政储蓄银行股份有限公司做为一家国有大型零售商业银行于2007年正式挂牌成立,并于2016年9月28日在香港上市,并于2019年12月10日在上海证券交易所挂牌上市。中国邮政储蓄银行在全国银行业中享有举足轻重的地位,服务领域惠及全国,历经十一年的发展,邮储银行从单一的储蓄业务逐步发展为集储蓄、公司贷款、消费贷款、小企业贷款、三农贷款、国际业务等几十个部门上百种产品的全流程银行。尤其在服务小微支持三农领域走在了全国各家银行的前列,一直以来邮储银行秉承“普惠金融”的经营理念,为小微企业和涉农企业解决融资难融资贵等问题,大力度支持小微企业发展,为小微企业的发展做出了突出贡献。

 1.1.2研究意义

理论意义2019年,银行监管不断加强,同行竞争日渐激烈,国内外的金融局势复杂多变,互联网金融迅速发展,金融改革持续进行。财务风险一直是学术界研究银行风险的热点。银行财务风险有可能是由外界条件的不可预测性以及银行的自身因素造成的。中国商业银行所处的外界条件在不停地变动,外界条件既能带来发展机遇,也能将银行置于危险之中,它是造成财务风险的关键影响因子。在这样的条件下,为了应对财务风险日渐增加的难题,必须要在企业经营管理中加入对商业银行财务风险的管控。本文可以丰富银行财务风险评估系统的有关文献。

现实意义在变化莫测的宏观经济形势以及日渐激烈的行业竞争条件下,邮储银行应该有计划地做出创新以及适当的转型,继续优化传统商业银行业务,进而保障其可持续发展的道路,夯实自己的地位。但是,中国的银行在防范风险方面水平低下,财务风险评估系统中也有较多的不足之处,务必要实行措施改进这种状况。所以,探究中国商业银行财务风险评价体系的课题,具有很大的实践意义与理论意义。为了将财务风险防控得更佳,首先,银行需要改善资产结构,科学控制流动性,应该综合发展资产表外业务以及证券化业务,增强公司的业务弹性,增强自主创新能力。其次,需要完善资产配置,提高资产质量,还要优化资产质量管理系统,建立外表业务风险管理系统,注意表外风险监管,增强表外业务风险管理水平。再次,银行需要减少盈利成本,增多银行收益,并加快收入多元化发展,优化贷款结构,设立长效工作机制。最后,银行需要完善信贷资产风险管理预警体系,强化公司的风险防范意识并增强公司的文化建设,选取合理预警标准并具化业务流程。文章中的相关探究可以为银行业建立财务风险评估系统提供一定的理论依据,并有助于增强银行的财务风险防控能力。

1.2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国外研究现状

Secrist(1938)以1929到1933年的X八百多家银行为探究对象。在这里面,一半为濒临破产或是已经倒闭的银行,一半是营业状况较好的银行。Secrist采用单变量对比法逐项分析比较了所调查的八百多家银行的各个财务风险指标,最后得到结果:财务风险是银行稳定经营的一个关键影响因子,具有较大财务风险的银行运行情况比较差,风险小的情况较好。

William.F.Sharpe(1966)提出了资本—资产定价模型(CAPM模型),CAPM在其本质上表现了资产的风险溢价指标、非系统风险指标以及系统风险指标等银行类金融机构在固定风险条件下的指标。

麦金农和肖(1988)通过收集1994年至2006年X银行的数据来检验我们的假设。结果表明,在宏观经济风险较高的环境下,流动性资产充裕的银行在GLBA颁布后进行了更多的放贷活动,导致银行风险上升。我们的研究补充了对银行流动性管理的理解。

Bradford Jordan,Randolph Westerfield,Stephen Ross(1995)提出了公司的财务风险理论,他指出,公司的财务风险是由公司的不恰当财务行为所造成的利益风险,是因为公司的企业债务筹资行为对公司的股东财产安全所造成的风险。

Wataru Hirata;Mayumi Ojima(2020)指出由于银行对风险的严格控制和中小企业信用评级较低,中小企业在经营活动中经常面临银行融资难的问题。近年来,供应链金融利用供应链的完整性,依托核心企业促进中小企业融资,成为缓解中小企业融资难的有希望的解决方案。

Gale,Allen(2000)提出了“财务危机传导”理论,他们指出,引起银行财务危机产生的原因是银行间的信贷业务往来,并且,基于此,他们还探究出了银行同行之间的财务危机传递特点。

John M.Wachowicz Jr,James C.Van Home(2001)认为,企业财务风险指的是企业无法在规定时间内偿还自己的所有债务。

Jonathan A. Batten(2020)提出适度的银行多样化可以增加银行稳定性,但过度多样化则会产生不利影响。银行多样化在金融危机前降低了银行稳定性的方差,而在危机期间增加了银行稳定性的方差。因此,在危机期间,银行最好专注于传统的中介功能(即金融服务)。而不是使他们的活动和投资多样化。此外,研究结果表明,尽管全球多数监管机构鼓励多样化以降低银行风险,但银行多样化可能会加剧银行的金融不稳定性,或在发生金融危机等特殊事件时增加金融市场崩溃的风险。

Abdul Hamid(2020)认为金融发展对银行风险承担的影响,以银行资本总额和银行收入多样化来衡量。金融发展对银行资本总额的影响在伊斯兰和传统商业银行中是异质的。此外,上市银行和非上市银行的影响是不同的。然而,平均而言,在大多数规范中,收入多样化对金融发展的反应是相似的。

1.2.2国内研究现状

李丹(2019)将银行的财务风险分为资本质量风险、流动性风险、市场风险、盈利能力风险四个方面加以分析。

崔楠(2018)将现阶段我国商业银行的财务风险大致分为内部和外部两种因素,其中外部因素主要包括金融市场竞争越来越剧烈、地方XX保护主义思想严重、金融方面法律条款不完善;内部因素主要包括银行财务人员风险意识缺失、银行内部资本结构失衡。

姚姣杰(2018)提出在经济新常态下,上市银行的财务风险主要来自于日常经营的复杂化以及经营的特殊性;同时提出银行应转变风险管理理念以及提高风险管理能力来应对银行的财务风险。

指出企业进行内部管控的终极目的是管理与防范财务风险。一般来说,公司会基于财务风险防控理论,以构建并施行一系列全面的、整体的内部管控体系来对财务风险进行识别与防范。

刘俊杰(2019)认为,财务风险控制是财务管理的关键一步。中国当前的财务风险控制状况比较糟糕,主要有如下几点体现:(1)公司内部控制体系不够完善,并且落实得不彻底。(2)财务风险处理制度不健全,抵挡风险的水平较低。(3)公司没有相应的风险防范企业文化,风险防范意识不强。(4)财务风险辨别水平不足,难以及时发现公司的财务风险。

张莉娜(2019)提出了用报表分析法和指标分析法对财务风险进行了识别。她采用SPSS17.0统计分析软件进行评估指标的筛选处理,并且使用层次分析法建立了多层次财务风险评估模型,制定了十一个二级指标以及四个一级指标,运用修正后的功效系数法算出XSMD企业的综合评分,根据2016–2018年国资委公司绩效评估指标确立了风险评估标准,最后根据财务风险的等级高度进行客观评估。

向丽璇(2020)在研究互联网金融学商业银行财务风险的时候,提出银行的财务风险管理工作是一个系统性的工作,商业银行要对现有的财务风险管理模式做进一步的完善。由于银行网络技术的限制,没有发挥互联网在商业银行财务风险管理中应起到的作用。

戴丹丹,李子峰(2014)提出要对已经或是可能产生的风险制定相对应的解决措施,主要有财务风险防范、保留、回避以及转移等方法、

王强(2014)提出,影响农商银行稳定经营的一个关键因素就是资产质量的好坏。王强以陕西三家农商银行为例,对他们的数据展开探究,最后得到结论:在农商银行的运营过程中,不良贷款可以不停地被化解,使其资产质量也随之增高。

 1.2.3文献评述

一言以蔽之,财务风险属于一个综合、宏观的概念,他是指公司在内界和外界多个难以预料、复杂多变的因素影响之下所产生的预期损失。

根据对国外以及国内文献的研究,国内外的大部分专家都认为,资产质量不佳、公司筹资时控制风险不到位以及内部控制环节欠佳是导致企业财务风险出现的重要原因。但是,从对财务风险原因的研究结果来看,人员结构老化、内部控制制度薄弱、管理体制不完善、社会环境的影响、国家政策方向以及市场经济变化等均是产生财务风险的重要原因。就管理与评估银行财务风险而言,大部分学者更喜欢以资产质量以及盈利能力为切入点,构建风险评估系统,并向管控财务风险方面提出建议,在极大程度上帮助了银行管理与控制财务风险。然而,纵览国内外相关探究,综合运用定量与定性分析的文章不多,以后需要加强这方面的重视并进行进一步的探究。

(1)通过文献查阅法,了解相关的基础知识理论,从总体上了解邮储银行LN分行的概况和财务管理方面内容。

(2)根据评价分析结果,综合银行自身内部及外部情况,提出针对其财务风险方面的相关防范措施,最终为邮储银行LN分行建立一套完善可行的财务风险防控体系。

1.3研究内容和研究方法

  1.3.1研究内容

本篇文章剖析了邮政储蓄银行LN分行的经营现状和财务状况,并结合世界各国的相关研究成果,拟针对该企业财务风险进行以下的研究:

第一部分:引言。介绍题目拟定的依据、意义以及相关学术文献;具体阐述本篇文章的研究目的、研究手段和技术路线,同时对研究的独到之处或是存在的问题和缺陷都进行详细地说明。

第二部分:介绍邮储银行与财务风险评价的概念及内涵。对邮储银行的运营方式和理念进行具体的阐述,并分析其潜在的财务风险;简要叙述财务风险的内涵、特点与类型;同时对财务风险评价相关理论及研究方法进行阐述。

第三部分:认识并研究目前LN银行财务风险评价的发展状况。凭借财务风险评价的相关理论及研究方法,以及自己在邮储银行LN分行这几年实际的工作经验,已经了解邮储银行LN分行现有的财务风险评价发展状况。分别从主观与客观两个角度出发,分析银行产生和诱发财务风险的原因:从客观的角度而言,风险的产生实际上有市场环境、规章制度、社会治理体系、信息不对称、管理方式存在弊端、业务发展不平衡等因素;从主观的角度而言,实际上有内控制度落实不力、资本的构成及其比例关系存在问题、员工整体素质不高等因素。

第四部分:邮储银行LN分行财务风险评价体系的构建。首先介绍构建步骤的设计,主要包括方法的选择和指标的选取;其次是方法的选择-层次分析法,主要包括层次分析法的含义和层次分析法的分析步骤;最后是邮储银行选择并确定风险评价的指标,尤其关注选择指标应遵循的原则及注意的问题。

第五部分:邮储银行LN分行财务风险评价。首先是评价的步骤设计,包括构建判断矩阵、确定指标权重以及计算综合得分;其次是基于功效系数法的财务指标评价指标计分;最后是对最终得出的数据进行分析。

第六部分:为降低财务风险而提出相应的措施。利用银行已建立的风险评价体系,分析其潜在的财务风险以及风险的来源,并给出相应的风险防范措施,为银行未来的经营与发展提供合理的规划,促进其健康、可持续发展。

第七部分:推论与总结。

1.3.2研究方法

根据研究课题的内容,拟选用以下研究方法

本篇文章以邮政储蓄银行LN分行为主要研究对象,对其财务风险评价进行深入调研与分析,在此过程中运用了如下几种方法:

(1)文献分析法

搜集并整理企业或银行财务风险的相关文献,理解风险评价的概念及内涵以及构建风险评价机制的方法,了解财务风险的基本特征及其来源,选择并确定风险评价的指标,为银行构建系统化、个性化的风险评价机制。

(2)实地访谈法

由于本人正就职于邮储银行LN分行,主要通过与邮储银行LN分行财务人员和业务人员进行交流,对所确定的研究内容进行实地调查研究,通过日常的工作以及领导的协调,本人掌握了最新的数据和资料,有助于保障结果准确、可靠。

(3)案例分析法

本篇文章以邮政储蓄银行LN分行为案例,调查了银行财务风险产生的原由,并对其经营与发展现状、所面临的财务风险、风险管理体系的构建进行深入研究,进一步地了解财务风险形成的原因,并给出相对应的风险防范措施。

1.4技术路线

 

本文技术路线如下图所示:

基于层次分析法的邮储银行LN分行财务风险评价研究

图1-1 技术路线

Figure1-1Research route

1.5论文创新之处

本论文以层次分析法为主要手段对邮储银行LN分行财务风险进行详细分析,以邮储银行LN分行做为分析的主要对象,具有以下特色:

之前许多研究银行财务风险的文章,其研究对象主要是国有银行和股份制银行,邮储银行之前做为一家独立于其他银行的特殊银行,很少有人去专门研究它。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指出,经济稳中向好、长期向好的基本趋势没有改变,但当前经济下行压力加大,随之带来的银行监管越来越严格,同业间竞争也更加激烈。银行的财务风险一直以来都是业内讨论的热门话题,银行的财务风险可以来自于自己银行的内部,也会受到外部金融环境的影响。面对日益复杂的环境,银行所面临的风险也是日益增强,论文的研究丰富了财务风险评价体系方面的文献。尤其在是东北地区现在经济大环境不明朗的情况下,论文的现实意义更加凸显,作为一家东北地区的分行,邮储银行LN分行的风险评价也显得更加具有代表性。

 第二章 财务风险评价及邮储银行相关概述

  2.1财务风险评价概述

  2.1.1财务风险的概念、种类及特征

财务风险的概念财务风险理论往往可以从广义与狭义两个层面去看待。从狭义上看,这一风险来源于企业的债务筹资,因为企业需要按期还本付息,而未来经营状况具有不确定性,所以企业易出现收益受损的情况,这便是筹资风险。从广义上看,企业产生财务风险是因为其内部与外部同时面临大量的不确定性因素,企业的发展规划不符合其实际经营状况,收益不能满足未来发展需要,于是,企业出现财务危机。这一风险产生的原因是综合性、多样性的,它将企业财务风险和经营风险通过营业额直观地展现出来。本篇文章中所涉及的财务风险均是广义上的风险,即筹集资金、投资运营、存货管理和资金流动性风险。这一类风险关乎到企业的资金周转和流动、企业的物质、文化环境等各项内容,也包括运营风险、政策风险与自然风险等影响因素,并且会在企业的财务数据上有所体现。

财务风险种类财务风险主要有以下五点:

1筹资风险是指企业筹措、集聚生产经营所需要的资金过程中,市场的供给和需求变动、宏观经济运行的周期性波动以及经济政策发生变化,使企业的未来收益具有不确定性。

2投资风险是指企业为追求更高的经济利益而投入货币资本,扩大生产规模,但市场的有效需求不足,因此,企业存在实际收益达不到其预期收益可能性,甚至有可能产生亏损。

3流动性风险指的是企业具备偿还贷款的能力,但是,难以在一定期限内快速筹集还款资金,或是为了归还贷款、扩大经营规模而筹集资金,企业付出了巨大的代价,面临资金短缺的风险。

4存货管理风险是指企业必须持有一定的存货,保证企业生产过程的各个阶段紧密衔接、连续进行,不发生中断现象。然而,企业必须严格控制存货的数量,若是库存量较大,则企业资金占用率高,影响投资,且存在资金流动性不足的可能性;若是库存量较小,则存在原料难以满足企业正常经营生产的风险,甚至有可能无法按时交货,使得企业信誉受损。正因如此,存货管理工作也存在一定的风险。

5经营风险意味着企业在生产运营期间,采购、生产与销售业务中存在不确定性影响因素,使得企业资金流动性不足,进而影响企业的市场价值。

财务风险评价特征财务风险评价具备以下四种特征:

第一,全面性。这一特点意味着开展财务管理的各项工作都必须面对风险和挑战。企业筹集资金、投入资金、生产运营等决策一旦出现漏洞,企业将面临严峻的财务危机。

第二,客观性。这一特点意味着风险是所有企业经营过程中所固有的,是独立于人的意识之外的客观存在,不是人的主观想法所能改变的,因此,企业管理者可以提前做好风险防范措施,尽可能减少风险造成的损失,而不是消除或逃避风险。

第三,共存性。这一特点意味着利益往往伴随着风险,即企业盈利过程自始至终都需要面对风险和挑战,通常企业应对风险的能力越强,盈利能力也会随之增强。

第四,不确定性。这一特点意味着财务风险是客观存在的,不可消除,但是,时间、地点、周围环境不同,风险发生的概率也有所不同,难以确定。

 2.1.2财务风险评价的概念及方法

(1)财务风险评价概念

财务风险评价是以风险管理理论及管理方针为基础,详细了解企业的资产、负债和利润,分别搜集相关的财务报表,整理企业的财务信息,研究企业财务活动变化发展的方向及其主导因素,为企业财务风险的评估而建立系统化的评价指标体系,对其资金流通、管理运营、投资与市场的风险进行评价和分析,以便企业更好地监测与评估财务风险,同时,调查风险的来源及形成过程,采取有效的措施防范风险,减少风险造成的损失,促进企业健康、长久地经营与发展。

建立配套的评价指标体系是帮助企业评价财务风险的关键。该评价指标体系要求企业罗列各项敏感指标,运用统计学和数学领域的专业知识,构建评价模型,计算出各项指标的数值,以便确定风险的大小。企业各阶段的财务报表为该体系提供了基本信息和数据支持,其中不仅涉及了企业偿债、获利、经营和发展能力的相关指标,而且包含了许多对企业经营生产及未来发展有重要影响的非财务指标。

(2)财务风险评价方法

当前,财务风险评价有三种主流的方法,一是因子分析法,二是指标分析法,三是层次分析法。本文主要使用第三种分析方法。

1指标分析法

指标分析法充分利用企业的统计核算、会计核算与业务核算的报表以及其它有价值的统计材料,对各种指标进行整理或计算,得出结果,以便有效地监测、评估与防范财务风险。

2层次分析法

层次分析方法不仅对风险进行了定性分析,而且对其进行了定量分析,是经管领域常用的分析方法。其基本步骤是:深入分析实际问题,并将目标分解成多个层次,从最底层出发,对各个要素两两进行比较,进而确定各要素的权重,并且自下而上,在各层次分别计进行算,进而得出各要素占总目标的比重,为管理者的决策工作提供参考。

3因子分析法

因子分析法的理论来源于对智商测试结果的分析与解读,是由Charles Spearmen与Karl Pearson等学者提出。其基本步骤是:根据各变量的特点进行分组,把同一类型的变量置入同一个组别,对关联性较差的各组变量加以区分。每一组变量都等同于一项基本结构,并将其命名为公共因子。因为各个变量之间的联系具有多样性、复杂性,所以该分析法将其进行分组并归纳,转化为结构较为简单的因子,因此,这一方法既能够将各项因子与各个变量相关联,又能够将变量进行整合与分类。

2.1.3财务风险评价的理论基础

(1)委托代理理论

在满足双方最大利益的基础上,达成雇佣协议是委托代理理论的重要内容。委托代理期间,雇主,即行为主体拥有主要的决策权,同时雇员也拥有部分决策权力。雇员主要利用雇主提供的资源,并通过劳动为雇主带来收益,实现盈利,雇员也以此获得经济收入。从委托代理理论的角度而言,评价财务风险需关注个体风险防范、利己动机和有限理性等问题。

委托代理理论强调,只有管理者与企业的整体利益保持一致,其决策才有助于企业实现战略目标和发展计划。并且在此期间,共享和代理是影响委托代理工作的关键性问题。共享问题意味着代理双方对风险的预测和把握有较大差异;而代理问题是双方对未来发展方向的规划无法统一。对于银行而言,股东便是被代理人,管理者是代理人,而双方始终有一定的利益冲突。股东一般是利用股价的上涨来获得利益;而管理者则是通过执行日常管理工作,获得相应的劳动报酬以及额外的奖金。双方谋求利益的渠道和方式有所差异,这便是矛盾产生的根源。与此同时,因为股东与管理者之间存在信息差,所以股东难以掌握其具体的工作状态,也无法了解企业具体的经营状况。一旦管理者出现工作失误,影响企业运营,股东的收益将严重受损。正因如此,农村商业银行要想有效地防范财务风险,必须要尽可能地使管理者与银行股东这双方的利益保持一致,促使管理者把企业利益最大化当作首要任务,提要企业的盈利能力;并且,股东要实时了解企业具体的经营状况,考察管理者的工作效率,采取更有效的措施来防范财务风险。

(2)权衡理论

1970年代均衡理论诞生,它强调了企业要根据财务困境成本和债务利息的抵税收益的平衡达到企业价值最高时的最优资本构成。虽然会有一定的节税效应,但负债可能提高经营风险与成本。该理论提出企业对资本构成做决策时应当从负债带来的经营风险和节税效应中寻求平衡,进而发现最优资本构成。按照这一理论企业最优资本构成位于负债上升与企业价值上升造成的各种费用和风险成本的平衡位置,这时企业具有最高价值。农商银行应当寻找贷款的最适比例,进而尽可能提高价值。

(3)金融脆弱性理论

资产价格波动、金融自由化和信息不对称均为造成金融脆弱的原因。金融机构、存款人与借款人中信息不对称也会造成道德风险和逆向选择,因此金融机构内部相对脆弱。汇率的波动性、股市波动幅度大和市场的不完全有效性也都可能导致资产价格的浮动,进而造成金融市场脆弱。且混业经营、金融创新、利率自由化和资本自由流动虽然能推动金融自由化发展,但也加剧了金融脆弱性。金融机构收益和风险都很高的特点让它易于受到经济周期波动、道德风险的挑战、监管漏洞、国内外经济环境变化的冲击的影响,进而导致其面临破产危机。农商银行具有的脆弱性要归结于不良贷款,所以合理管控不良贷款和提升贷款质量成了农商银行规避风险的好方法。

(4)全面风险管理理论

全面风险理论要求基于市场、商品和工作流程等方面开展整体性风险防控,还要对可能导致财务风险的情况开展研究和整理,从而减少风险,为银行带来更高的效益。全面风险管理理论还提出应该将风险的防控贯彻到机构的所有工作程序中,真正提升风控能力,避免财务风险,获取更高的效益。

 2.2邮储银行概述

邮储银行在2007年创建,是基于邮政储蓄管理体系建立的商业银行。邮储银行继承了中国邮政集团公司和原国家邮政局的邮政业务和相应的负债及资产,且会持续开展原先的文件核准批准和经营业务。

邮储银行有大约四万服务网点和将近六亿用户,服务群体为中小企业、城乡居民和“三农”,旨在服务我国经济转型过程里活跃度最高的群体,并加快向运营高效、批零联动、渠道协同、数据驱动电动新零售银行转变。邮储银行有着明显的成长潜力和优异的资产质量,在国内领先很多同类银行。邮储银行还支持现代化经济体系建设、积极落实国家战略、坚持服务实体经济以促进自身发展。邮储银行还坚持服务客户,促进线下和线上一同发展的金融业务体系,为用户们提供高效、便利、优质的全面服务。邮储银行还围绕风险建立了“全员、全程、全面”的管控模式,保证资产质量在业内领先;贯彻“普之城乡,惠之于民”的经营观念,积极履行支持精准扶贫、开展生态金融、提供普惠金融服务的责任。

在我国当前信息技术蓬勃发展、金融改革力度较大、经济转型升级环境下,邮储银行应当扬长避短,紧抓战略机遇,提升服务能力、拓宽服务渠道、丰富业务品种,为用户们提供更为便利、全面的服务,为打造最有价值、最受信赖的商业银行。

 2.2.1邮储银行的经营特点

(1)传统的存款业务优势明显,创新能力略显不足

在银行成立之初,由于继承了中国邮政绝大部分的个人储汇业务,中国邮政储蓄银行在传统的储蓄业务上较之其他股份制银行及地方性银行有着得天独厚的优势。

作为一家成立仅仅十二年的大型银行,中国邮储储蓄银行大部分人员依旧是前中国邮政储汇局成员,存在着员工结构老化、创新意识淡薄、思想僵化等先天缺陷。所以,在各项业务的创新上面,中国邮政储蓄银行无论是和五大国有银行或股份制银行相比,仍旧存在着巨大的差距。

(2)个人消费贷款及三农小微贷款业务规模较大

中国邮政储蓄银行在成立之初就定位于服务“三农”、城乡居民和中小企业,坚持“普之城乡,惠之于民”的经营理念。在日常经营中,也非常重视三农及个人消费贷款业务的发展。根据中国银保监局最新的数据显示,中国邮政储蓄银行个人消费贷款余额仅低于中国建设银行,三农及小微贷款发放总额已经超过农商行。

(3)不良贷款率高,风险把控能力明显不足

中国邮政储蓄银行由于在成立时的定位以及成立时间较短,所以中国邮政储蓄银的不良贷款率较之其他一些国有银行还是相对高一些,主要由于一下几个方面:一是银行成立时间较短,无法快速营销一些大型的国有企业或者上市公司等优质客户来银行进行贷款,缺乏足够的优质贷款。同时,银行致力于给予农户、个体工商户及小企业进行贷款发放,但是由于这类贷款人群存在着还款的不确定性,导致了许多贷款的逾期。二是由于中国邮政储蓄银行风险管控能力较其他国有银行及股份制银行相比差距巨大,无法充分做到在业务发生前将风险扼杀,导致了许多存在风险的业务发生,从而导致了不良贷款的产生。

2.2.2邮储银行财务风险表现形式

邮储银行可能发生的财务风险有以下几类。

(1)内部控制风险是造成银行导致内部控制失效或其功效发挥和目标实现的风险。

(2)市场风险是指不确定的未来市场价格(商品价格、股票价格、汇率、利率)不利于企业实现目标的风险。

(3)盈利能力风险是干扰银行盈利能力,使其收益下降的多种风险。

(4)资产质量风险是进行资产业务时可能发生的风险。

(5)流动性风险银行不能在一定时间内用适当的价格达到业务需要的风险。也就是使资金流动出现断层,不能达到银行需要的资金的风险。

 2.2.3邮储银行财务风险评价的现实意义

邮储银行现在所使用的风险评价体系还是继承于中国邮政集团有限公司的财务风险评价体系。但是,随着邮政储蓄银行的逐步发展壮大,邮储银行已经发展成为一家规模庞大的商业银行,应该有一套自己的风险评价体系。邮储银行现行的风险评价体系是指标分析法,指标分析法的弊端非常的明显,主要是系统性不完善,不能很好的将财务风险做为一个整体来进行评价,评价指标的过于分裂。其次,偏向于定量分析,没有将定性和定量分析相结合。

通过对邮储银行LN分行的财务风险进行评价,可以全面的分析邮储银行LN分行存在的财务风险问题,也可以对邮储银行LN分行财务管理人员和高层管理人员敲响警钟,让他们提高对银行财务风险的认识,从思想和行动上更加重视财务风险,从而想方设法采取有效手段来阻止财务风险的发生。同时,也有助于邮储银行LN分行构建一个更加先进完善的风险防控体系。

第三章 邮储银行LN分行财务风险评价现状分析

  3.1 邮储银行LN分行概况

  3.1.1 邮储银行LN分行简介

邮储银行在2007年创建,是基于邮政储蓄管理体系建立的商业银行。邮储银行继承了中国邮政集团公司和原国家邮政局的邮政业务和相应的负债及资产,且会持续开展原先的文件核准批准和经营业务。

2007年12月13日,辽宁省银监局批准邮储行在辽宁开设分行,邮储银行LN分行内设17个职能部室,下辖13家市分行、40家县支行、594家二级支行,1275处营业网点,现有员工近8000人,经营范围覆盖全辖十三家地市。组织架构如图3-1所示

基于层次分析法的邮储银行LN分行财务风险评价研究

图3-1 邮储银行LN分行组织架构图

Figure3-1Organization chart ofPSBCLN Branch

从成立以来,邮储银行LN分行在所有员工长期奋斗下,已经基本确立了良好的品牌形象、广大的用户范围和完善的结算网络。辽宁分行始终贯彻不怕麻烦、稳中求进的理念,秉承不断超越”的企业信念,努力打造功能齐全的现代化商业银行。

截止到2018年底LN分行6贷款总余额为1191.28亿元;存款总余额为2059.0亿元。所有负债合计2191.77亿元,所有资产合计2194.08亿元,所有者权益为2.31亿元。

3.1.2 邮储银行LN分行财务现状

(1)资产负债状况

2018年底LN分行总贷款合计是1151.79亿元,比2017年底多了138.91亿元,同比上升13.7%。总资产是2194.08亿元,比2017年底多了131.89亿元,同比上升6.4%。详见表3-1。

2018年底,LN分行所有存款余额总计2059.06亿元,比2017年底多了57.48亿元,同比上升2.9%。总负债2191.77亿元,比2017年同期多了135.61亿元,增长幅度为6.6%。详见3-2。

(2)损益状况

总体上,从2016到2018年,LN分行的经营持续浮动,总体呈降低趋势,财务报表表明LN分行在2018年的总利润是-1324万元,比2016年少了5.36亿元,下降幅度是54.9%;完成-3.29亿元净利润,比2017年和2016年分别少了6.35亿元和12.8亿元。LN分行2018年营业额是56.38亿元,与其年相比增长了0.64亿元,所有营业支出总计56.53亿元,与去年相比增长了5.17亿元。总体上,利润总额、净利润等指标均呈波动下降趋势。具体情况详见表3-3。

(3)股东权益变动状况

2016-2018年,LN分行的所有者权益上下浮动。2016年的有者权益为2.97亿,2017年为6.03亿,2018年回落至2.3亿。具体情况见表3-4。

表3-1 2016-2018年度邮储银行LN分行的资产情况

Table 3-1 Asset of PSBC LN BRANCHfor 2016-2018单位:万元

项目2018年2017年2016年
金额占比金额占比金额占比
现金及存放中央银行款项136798.720.63%165674.680.81%199733.930.97%
贵金属630.950.00%207.260.00%845.630.00%
存放同业款项1391.920.01%2746.590.01%2645.090.01%
买入返售金融资产-2379743.690.00%0.000.00%0.000.00%
应收利息33153.830.15%32989.610.16%273334.000.13%
其他应收款2388.830.01%2145.120.01%1766.060.01%
发放贷款和垫款11912895.0954.30%11519095.1455.86%10128801.1449.04%
以公允价值计量且其变动计入当期损益的金融资产207654.170.95%0.000.00%0.000.00%
固定资产104247.260.48%109640.310.53%111020.280.54%
在建工程24641.380.11%19193.980.09%10233.390.05%
无形资产3522.700.02%3624.320.02%1223.310.01%
长期待摊费用0.000.00%0.000.00%5748.720.03%
抵债资产0.000.00%0.000.00%649.540.00%
其他资产9513720.9043.86%8766599.3042.51%10165553.5549.21%
资产总计21940807.78100.00%20621926.30100.00%20655554.63100.00%
表3-2 2016-2018年度邮储银行LN分行负债情况
Table 3-2Debt ofPSBCLNBRANCHfor 2016-2018单位:万元
项目2018年2017年2016年
金额占比金额占比金额占比
同业及其他金融机构存放款项45,914.750.21%58067.510.28%59,982.840.29%
卖出回购金融资产款72,204.730.33%39812.790.19%29,981.420.15%
吸收存款20,590,611.5193.95%20015764.4297.35%19,987,094.3596.90%
应付职工薪酬28,567.160.13%15316.000.07%10,384.160.05%
应交税费37,878.620.17%19992.360.10%9,442.010.05%
应付利息242,560.631.11%223629.321.09%233,946.461.13%
其他应付款15,099.780.07%21265.380.10%20,683.920.10%
预计负债1,125.490.01%0.000.00%0.000.00%
其他负债883,755.274.03%167777.260.82%274,370.721.33%
负债合计21,917,717.94100.00%20561625.05100.00%20,625,885.89100.00%

表3-3 2016-2018年度邮储银行LN分行的利润情况

Table 3-3Profit of PSBC LN BRANCHfor 2016-2018单位:万元
项目2018年2017年2016年
金额金额金额
一、营业收入563808.39557364.95566255.71
(一)利息净收入519977.20513953.55528651.13
利息收入1203704.411140067.811083551.98
利息支出683727.21626114.26554900.86
(二)手续费及佣金净收入39684.7240121.9135674.64
手续费及佣金收入74333.1763018.5259898.42
手续费及佣金支出34648.4522896.6124223.78
(三)投资收益(损失以“-”号填列)3072.272.010.31
(六)汇兑收益(损失以“-”号填列)-161.84-152.84593.88
(七)其他业务收入539.182995.911335.76
(八)其他收益439.39444.420.00
(九)资产处置收益(损失以“—”号填列)257.460.000.00
二、 营业支出565319.80513599.32469730.76
(一)税金及附加5042.555022.609776.44
(二)业务及管理费424431.08425534.59402947.63
(三)资产减值损失(2018)0.0080589.7555926.59
(三)*信用减值损失(转回金额以“-”号填列)135307.470.000.00
(四)其他资产减值损失(转回金额以“-”号填列)179.670.000.00
(五)其它业务成本359.032452.381080.11
三、 营业利润(亏损以“-”号填列)-1511.4243765.6396524.94
加:营业外收入577.79453.531194.22
减:营业外支出390.3876.4349.74
四、 利润总额(亏损总额以“-”号填列)-1324.0044142.7397669.43
减:所得税费用31560.2513510.212529.67
五、 净利润(净亏损以“-”号填列)-32884.2530632.5295139.76
表3-4 2016-2018年度邮储银行LN分行的股东权益情况
Table 3-4Shareholder equity of PSBC LN BRANCHfor 2016-2018单位:万元
项目2018年2017年2016年
金额占比金额占比金额占比
其他综合收益2,674.1911.58%0.000.00%0.000.00%
未分配利润20,415.6488.42%60301.26100.00%29668.74100.00%
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权益合计23,089.83100.00%60301.26100.00%29668.74100.00%
所有者权益(或股东权益)合计23,089.83100.00%60301.26100.00%29668.74100.00%

 3.2邮储银行LN分行财务风险具体表现

  3.2.1资产质量风险较严重

在银行经营过程中,资产业务是银行风险的高发地。银行的资产业务存在各种潜在可能发生的风险叫做资产质量风险。邮储银行LN分行自成立起,对于资产业务的审核与准入都保持着审慎的态度,资产质量及不良贷款率与全省其他国有大行相比保持在一个较低的水平。但是,随着近几年国家经济大环境的影响,东北的经济形势逐步恶化,特别是民营企业,导致了许多不良贷款的产生。尤其是辉山乳业、营口港务集团等大型企业纷纷贷款逾期,导致了银行的资产风险急剧上升。不良贷款率从2016年的4.9%提高到2018年的5.93%,随着贷款逾期的增多,每年都会吞噬银行大量的资本占用和利润,导致银行的收入和利润率的下跌,所以邮储银行LN分行现如今面临着比较严重的资产质量风险。

 3.2.2流动性风险较高

从几年的数据来看邮储银行LN分行无论是流动性比率、存贷款比率、流动性覆盖率来看,都呈现波动状态。流动性风险是一家银行能否有充足的资金应对金融市场上随时发生风险的必要保证。这几年邮储银行LN分行致力打造业务一流银行,并开始逐渐重视流动性风险,加强银行资金的管理,一方面加大对市场上客户资金的吸收,另一方面基于同业金融市场,吸收同业自有资金加强本行资金头寸。虽然近三年数据显示邮储银行LN分行经营能力整体有所提高,资金运营能力有所加强,但是存贷款比例依旧偏高,高于银保监会的标准线,同国有银行的资金运作模式和手段相比,邮储银行仍有较大提升空间。所以,从目前来看,邮储银行LN分行的流动性风险并不严重,但是对标其他国有银行来看,邮储银行LN分行的流动性风险还是高于其他国有银行。

3.2.3资本安全性风险上升

通过数据显示,邮储银行LN分行近三年资本充足率等数据都呈上升趋势,并且超过了银保监会所界定的目标红线。资本安全性一直是银行经营的重中之重,特别是随着近几年经济发展的不确定性增加,银行的风险也随之增大,特别是从2019年开始,从年初的包商银行被央行监管,到年中锦州银行高管案件频发,最终被工商银行接管,银行业的寒冬可能会随之而来,那么,银行资本的安全,不仅仅是银行自己需要关注的事情,更是国家和银行储户所关心的头等大事。所以,银行银行资本的安全性在未来一段时间银行的发展过程中会越来越受到重视。邮储银行LN分行的资本安全性相对其他股份制银行及城商行有一定的优势,但是随着银行的不断发展以及业务的不断深入,银行面临的资本安全性风险会越来越多,邮储银行LN分行要加强对资本安全性风险的认识和重视程度。

3.2.4盈利能力风险较大

盈利能力是一家银行非常重要的风险指标,一家银行盈利能力的强弱,直接影响着一家银行的收入和利润。邮储银行LN分行自成立以来,盈利情况一直较好。但是因为近几年东北经济的影响,越来越多的客户出现了风险逾期,导致贷款到期后企业和个人无法按时还款,银行的不良贷款越来越多,计提的风险拨备越来越多,导致了盈利能力近三年来持续下降,甚至2018年净利润为负值。所以,邮储银行LN分行现如今面临着非常严重的盈利能力风险,有限的盈利手段以及较高的资产质量风险,综合到一起,就造成了邮储银行LN分行盈利能力较差的局面。

 3.2.5市场风险凸现

邮储银行自成立以来,外汇业务就不是其发展强项,特别是跟中国银行和中国农业银行相比差距就更加明显。所以,国际市场上汇率的波动所产生的风险对于邮储银行来讲并不是很大。随着2019年末邮储银行正式回归A股,特别是其作为近五年来A股上市市值最大IPO,对于A股市场的影响不可谓不大。但是,股票市场一直都是高风险的地区,并且根据疫情的影响,股票市场带来的利率风险会存在不确定性。虽然从目前来看,邮储银行LN分行股价总体相对稳定,但是随着A股市场的震荡,邮储银行的市场风险也会逐步的暴露出来,并且随着不确定的风险暴露,也会加剧邮储银行的市场风险。所以,邮储银行LN分行的市场风险仍旧不可忽略,要引起足够的重视。

3.3邮储银行LN分行财务风险评价现状

  3.3.1 邮储银行LN分行现行的财务风险评价方法

(1)目前邮储银行LN分行采用的评价方法

邮储银行LN分行将指标分析法作为其内部财务风险管理的风险规避手段。该方法的运作原理是在银行给出相关财务数据的基础上创建几大类财务指标,进而形成系统的财务风险评估表,根据银行反馈的有效信息再分别进行筛选、统计和整理,最终在得出的结论前提下查询、锁定和估测该银行的财务风险。

 3.3.2邮储银行LN分行目前的评价体系

邮储银行LN分行运用的财务风险评估体系可具体分为六大指标,每个指标又可以细分出不同类型的财务数据,详细内容参考图3-1及表3-5。

基于层次分析法的邮储银行LN分行财务风险评价研究

图3-2 现有的财务风险评价指标体系

Figure3-2The existing index system of financial risk evaluation

图3-5 现有的财务风险评价指标体系

Figure3-5The existing index system of financial risk evaluation

一级指标 二级指标 指标系数计算公式
盈利能力指标 净资产收益率 净利润/所有者权益平均余额
资本利润率 净利润/资产余额平均值
成本收入比率 营业费用/营业收入
净利差 银行利息净收入/银行资产总额
资产质量指标 不良贷款率 不良贷款/贷款总额
拨备覆盖率 贷款损失准备金提取余额/不良贷款的余额
拨贷比 拨备覆盖率*不良贷款率
资本风险 资本充足率 (资本-资本扣除项)/(风险加权资产+12.5倍的市场风险资本)
一级资本充足率 (一级资本一级资本扣除项)/(风险加权资产+12.5倍的市场风险资本)
核心一级资本充足率 (核心资本-核心资本的扣除项)/(风险加权资产+12.5倍的市场风险资本)
流动性指标 流动性比率 流动资产期末余额/流动负债期末余额
存贷款比例 存款/贷款
流动性覆盖率 优质流动性资产储备/未来30日净现金流出量
市场风险指标 利率风险敏感度 利率上升200个基点对银行净值影响/资本净额
累计外汇敞口头寸比例 累计外汇敞口头寸/资本净额
内部控制能力

 3.3.3邮储银行LN分行财务风险评价状况

(1)资产质量风险评价

笔者结合统计出的三类财务数据,进而分析该银行目前的资产质量。详细内容如下表3-6、3-7所示。

表3-6 2016-2018年度邮储银行LN分行的资产质量

Table 3-52016-2018Property quality of PSBC LN BRANCH
项目 2018年 2017年 2016年
不良贷款率 5.93% 5.1% 4.9%
拨备覆盖率 149.43% 152.65% 155.45%
拨贷比 8.86% 7.79% 7.62%

表3-7 2016-2018年度邮储银行LN分行不良贷款情况

Table 3-6 2016-2018 Non-performing loans of PSBC LN BRANCH单位:亿元
项目 2018年 2017年 2016年
金额 占比 金额 占比 金额 占比
次级类贷款 39.78 56.32% 32.58 55.45% 23.48 47.32%
可疑类贷款 14.43 20.43% 13.33 22.69% 11.97 24.11%
损失类贷款 16.42 23.25% 12.84 21.86% 14.18 28.57%
不良贷款合计 70.64 100.00% 58.75 100.00% 49.63 100.00%

通过分析表3-6、3-7的内容可知,以2016和2018为调查时间范围,发现该银行的不良贷款率一直在不断增大,2016年和2018年对应的不良贷款率分别为4.9%、5.93%。根据此项财务指标的业内标准水平(≦5%),2018年首次高于银保监会标准。这其中2018年不良贷款增幅最大,达到了20%,主要是由于沈阳机床入次级贷款、辉山乳业入损失类贷款为主要原因。

同时,在调查的三年间,该银行的拨备覆盖率一直在不断减小,2018年该财务指标比值开始小于业内标准值(≧150%);尽管拨贷比一直在不断减小,但均大于业内标准值(≧1.5%)。

综上,尽管研究对象在调查的三年内的贷款总额逐年递增,但是更应该注意的是不良贷款的增幅,不良贷款的增幅应该引起行里足够的关注,保证资产的稳定和优质程度。同时,要加大对不良贷款的清收力度,并且要从根源解决不良贷款增长的问题,要做好每笔贷款业务的贷前调查以及贷后工作,要努力提高正常类贷款占比,保证贷款的整体质量。

(2)流动性风险评价

商业银行因为不能如期偿债而导致的风险为流动性风险,该风险与银行内部存贷款数额和资金流动性息息相关。笔者根据相关财务数据计算出邮储银行LN分行的三种有效指标试图分析该银行存在的流动性风险。详细内容参考表3-8。

表3-8 2016-2018年度邮储银行LN分行的流动性风险指标情况
Table 3-8Liquidity risk indicator of PSBC LN Branch in 2016-2018
项目 2018年 2017年 2016年
流动性比率 117.54% 105.65% 101.23%
存贷款比例 172.84% 173.76% 197.34%
流动性覆盖率 115.31% 103.65% 106.89%

结合表3-8中具体内容发现,该银行在2016到2018这三年间的流动性比率逐步增长,除了与银行自身经营因素有关外,还与近几年国家相对宽松的货币政策有关。始终高于银监会规定的标准值(≧25%);存贷款比例从197.34%下降到172.84%,虽然银行资金的投放及运行能力有所提高,但还是远远高于银监会规定的标准值(≦75%);流动性覆盖率从106.89%上升至115.31%,并超过了业内水平的标准值(≧100%)。根据以上统计信息不难看出,虽然近三年数据显示邮储银行LN分行经营能力整体有所提高,资金运营能力有所加强,但是存贷款比例依旧偏高,并且远高于其他国有银行,市场资金的运营还有较大的提升空间。

(3)资本风险评价

由于没有足够的资本金支持,银行就不会有强大的抵御突发状况的应急预案,不能办理相关偿债业务,进而导致资本风险逐渐增大。笔者根据财务管理的三项财务指标试图分析该银行的资本风险,推测出邮储银行LN分行若发生此类资产风险事故对银行资本的影响力,并分析该银行处理此类风险的应急能力。详细内容如表3-9所示。

表3-9 2016-2018年度邮储银行LN分行的资本风险指标情况
Table 3-9 Capital risk index of PSBC LN BRANCH for 2016-2018
项目 2018年 2017年 2016年
资本充足率 14.25% 14.22% 13.85%
一级资本充足率 12.49% 12.34% 11.89%
核心一级资本充足率 11.68% 11.32% 10.98%

根据表3-9可知,邮储银行LN分行近三年资本充足率均高于银监会规定的标准值(≧8%),但是与其他国有银行以及北方省份邮储银行相比仍属于较低水平;近三年资本充足率逐步上升。不仅如此,在2016到2018这三年间的一级资本充足率和核心一级资本充足率均为增幅变化,并都超过了业内水平的标准线(一级资本充足率≧6%,核心一级资本充足率≧5%)。

总的来说,邮储银行LN分行发展较好,但是与其他国有银行和其他省份邮储银行相比仍有不足,邮储银行LN分行要建立健全资本风险监督体系,促进资本朝着成熟阶段发展,树立对风险的规避意识。

(4)盈利能力风险评价

盈利能力主要与银行经营过程中的获利情况息息相关,其是银行资本增值业务高效运作的重要体现。一般以商业银行在特定期限内的获利数值为参考依据。盈利能力风险主要指使得银行利润下降的某些潜在威胁,笔者根据相关财务数据,结合统计和计算进而分析研究对象的盈利能力风险。详细数据内容如下表3-10所示。

表3-10 2016-2018年度邮储银行LN分行盈利能力风险指标情况
Table 3-10 Profitability risk index of PSBC LN BRANCH for 2016-2018
项目 2018年 2017年 2016年
资本利润率 -13.7% 17.82% 22.64%
净资产收益率 -2.65% 3.98% 4.75%
成本收入比率 -54.9% 67.90% 52.7%
净利差 -4.61% 3.56% 5.61%

结合表3-10具体财务指标发现,该银行在2016到2018这三年间的资本利润率在不断下滑,特别是2018年由于净利润为负值,导致资本利润率为负,从22.64%下降到-13.7%。净资产收益率2016至2017年均高于银保监会规定的标准值(≧3%);成本收入比率高于银保监会规定的标准值(≦35%),该项数据结果并不理想;净利差也在逐年下滑。结合以上叙述,将四项财务结果对比分析,不难发现该银行在2016到2018这三年间的获利情况不容乐观,其潜在的盈利风险日渐突出。

(5)市场风险评价

市场风险主要来源于不断变化的交易价格给银行投资行为带来的负面作用。笔者结合相关理论知识计算出邮储银行LN分行的两个财务指标,进而探究该银行的具体风险情况。详细内容参考下表3-11。

表3-11 2016-2018年度邮储银行LN分行场风险指标情况
Table 3-11 Market risk index of PSBC LN BRANCH for 2016-2018
指标 2018年 2017年 2016年
利率风险敏感度 37.56% 35.65% 33.49%
累计外汇敞口头寸比例 6.73% 6.45% 6.92%

根据表3-11可知,2016年-2018年,邮储银行LN分行的利率风险敏感度呈上升趋势,从33.49%上升至37.56%。但上表3-11中的第二项财务指标数值波动幅度不大,并小于业内水平的标准值(≦8%);结合表中比值情况不难看出,所研究的三年里该银行的市场风险变化程度并不明显。

(6)内部控制风险评价

中国邮政储蓄银行自成立以来,从总行至分行都制定了一整套相对完善的风险防控体系,无论是从内部管理制度还是员工岗位职责,都进行了明确。对于高风险领域的业务,还特别制定了相应的配套制度以及人员。但是在实际的日常工作当中,员工制度执行不到位、领导干部管理不作为、违反制度要求的情况不断发生。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领导干部风险管理不到位。作为一家成立十二年的银行,其中层领导干部绝大部分为邮政转岗员工,他们对于现在的银行管理没有一个清晰的认识,对于风险的防控更是没有一个具体的认知,所以将这种对风险把控松懈的态度传导给下面的员工;二、部门职责及岗位分工不明确,有些部门甚至存在缺岗断编的状态。部门之间缺乏有效的沟通与协调,沟通效率低下,且存在着较为严重的推诿扯皮以及员工懒散怠工的现象。甚至存在信贷业务的经办、复合、授权以及贷后检查工作均由一人操作完成;三、银行内部管理不完善,会计账务处理混乱、推诿,存在可透支账户而无人监管、甚至发生了从可透支账户大额汇款而未被发现的情况;以上种种现象表明邮储银行LN分行的内部控制基本流于形式,虽有完善的内部控制体系,但不为人所用。所以,邮储银行LN分行要加大对内部的管理,完善内部控制体系,保证能及时发现潜在的各类风险,以此来保证银行日常稳定、快速运行。

3.3.4评价结果分析

邮储银行LN分行现有的财务风险评价指标体系可由表3-1中详细数据可得,结合不同风险类型统计相关财务指标,分别别类的依次探究不同风险的影响力。尽管该财务风险评估方式与邮储银行LN分行的基本情况相适应,然而在研究过程中该方法仍暴露了不足之处,主要可分为两点:

(1)缺乏系统性

邮储银行LN分行采用的评价原理是针对每一个个体指标来进行单独的分析对比,但是并未将财务风险作为一个整体进行整合对比分析,并未将拆分、对比筛选、数据整合作为决策理论基础。

(2)偏于定量分析

邮储银行LN分行目前采用的评价方法主要以定量分析法为主,但是并不重视定性分析法的使用,更多的时候只是单纯的使用定量分析法来进行风险评价。

3.4邮储银行LN分行财务风险产生的原因分析

邮储银行LN分行所面临的风险问题,不仅和国家经济政策等客观原因息息相关,与银行内部管理制度和经营运作模式等主观原因也密不可分。

3.4.1客观原因

(1)国家经济政策和经济环境的影响

XX部门每次金融制度和交易标准的改变对于银行业来说都是一次考验和冲击。随着利率市场化的推进,以及近年来央行不断的逆回购操作,导致MLF及LPR不断拉低,金融行业竞争变得越来越激烈,为了维持市场份额,邮储银行LN分行不断的在向总行申请更加优惠的贷款利率,导致了贷款利差的进一步收窄,邮储银行LN分行的利息收入不断减少,从而利润的降低,盈利能力下降;同时,随着东北经济的不断恶化,无论是企业还是个人,贷款逾期出现的越来越多,导致了银行无法收回贷款本金,对银行的利润也有很大的影响。随着互联网金融的高速发展,对传统银行业个人存贷款业务带来了巨大的冲击,导致了客户的流失。

(2)传统的粗放式管理

银行的管理层对于一家银行的发展起着决定性的作用。中国邮政储蓄银行是由原中国邮政集团公司以及中国邮政储汇局改组而来,管理层员工均来自之前的企业,所以导致与其他国有银行相比,人员素质普遍较低且年龄偏大。其次,银行成立以后,绝大部分管理者的思想未能及时转变,还是按照之前旧企业的管理模式来管理一家新成立的银行,未能及时的吸取新的银行管理模式。这也为后来的风险逐渐增大创造有利环境。

(3)社会大环境的影响

中国邮政储蓄银行面对的客户群体通常是两大类,即三农与小微企业,随着中小微企业以及涉农企业的不断发展,企业需要大批的资金注入,但是,这类企业的资金周转期限过长,商品价格受市场因素影响波动较大以及企业融资手段的单一,企业出现逾期的情况比其他类型企业要频繁,从而扩大了风险产生的几率。

(4)信息不对称的的影响

信息不对称主要在银行和贷款公司内产生。公司相对更清楚市场经营的风险在哪里,银行每次对企业进行贷后检查的过程中只能通过财务数据或者市场消息来了解企业的经营状况。如果企业为了能够顺利的拿到贷款从而对银行隐瞒关键信息时,将无形的增加银行的潜在风险,甚至会导致贷款逾期的急剧上升。

(5)需求偏好转变的影响

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企业的结算方式以及资金运作模式也在持续变化,日益增长的顾客需求使得过去的主要贷款项目逐渐朝着保函、信用证等等轻资产的产品和表外业务转变,这类产品不过多的占用企业的经济资本,更受企业的欢迎。而中国邮政储蓄银行由于成立时间晚,无论是产品研发还是科技需求相比于其他国有银行还存在着较大差距,对于各类新式金融业务的拓展方面仍存在不足之处。

 3.4.2主观原因

(1)内部控制制度执行不到位

银行既要实现获利的目的又要确保安全的财务环境,通过制定一些办法、措施、规定来对银行内部各个部门的活动进行风险管控,让各个部门之间存在相互制约的机制。经过十余年的发展,邮储银行同样制定了一套自己的内部控制体系,并且要求各部门以及所有的员工严格遵守。但是在日常的工作中,内部控制制度的执行情况并不乐观,内部审计工作流于形式、存在工作内容交叉的部门或者分支机构存在相互间“打掩护”的行为,员工风险意识淡薄并且存在分工不明确的现象、一些存在风险的业务存在领导“打招呼”的行为。因此,邮储银行想要更好的发展,必须时刻完善自己的内控制度,进一步完善内控体系,加强内部员工内控制度的学习,从而达到抵御风险的能力。

(2)资本结构不够合理

邮储银行LN分行资本结构较其他国有银行相比,仍存在较大差距。据有关部门统计,截止到2018年末,邮储银行LN分行的存款总数和贷款总数分别是1191、2059亿元,所得存贷比为172%,这个比值是标准水平75%的两倍多。跟同时期其他国有银行相比差距仍旧很大。其主要原因可分为三点:①流动性负债比值呈增幅趋势,财务风险增多;②资产形式主要以企业和居民贷款为主,种类分支较少,缺少轻资本的资产业务、表外业务以及各类中间业务;③信贷资产中优质资产较少,存在较大逾期风险。

(3)人员素质有待提升

随着竞争加剧、集团化多元化国际化经营趋势增强,银行业对高素质、技术型、复合型、创新型、国际化人才的需求大幅提升。提早对人才资源进行规划、有意识地培养储备人才力量,企业才能在业务创新、转型升级等方面获得先发优势。目前邮储银行结构性缺员突出,高端和核心骨干人才不足,人才竞争优势较弱,亟需大力加强员工队伍建设。

邮储银行LN分行存在着人员结构老化,人员学历相对较低的局面。由于成立时间较晚,没有经历完整的银行业发展周期,许多高学历人才并不认可;并且许多员工是之前邮政储汇局员工转岗,干部的银行业务经验相对缺乏,经营管理水平有待提升,年轻干部的选拔培养力度不够,年轻干部储备不足,致使其员工素质相对较低。因此,邮储银行LN分行亟需引进一批专业对口,能力突出的高学历、高技术员工,并且开展相关岗位培训工作,促进银行职员的业务能力和文化素养朝着正向发展,进一步为银行服务行业增能助力。

第四章邮储银行LN分行财务风险评价体系的构建

  4.1构建的步骤设计

  4.1.1方法选择

本文选择层次分析法来对邮储银行LN分行财务风险评价体系进行构建,相比于指标分析法,层次分析法的优势之处如下:

(1)系统性的分析方法

在层次分析法中,研究对象是一个具有相互关联性的系统,其决策思维方式为综合、判断、分解、比较,是传统的统计分析与机理分析的发展与延伸,使对结果具有影响的各因素联系起来。在层次分析法中,最终的结果与每层因素的权重设置最后都有着直接或者间接的联系,并且各层次中的各因素能够通过量化的形式显示对结果的影响程度,十分明确、清晰。层次分析法十分适用于多时期、多准则、多目标系统和不具有结构特性的系统的评价。

(2)简洁实用的决策方法

层次分析法避开了复杂的逻辑推理与数学计算公式,将定性分析结合定量分析方法,分解复杂、困难的系统,让思维更加系统化、数字化,将无法完全量化的、准则较多、目标较多的问题转化为多层次、单目标的问题,再将本层元素与上层元素具有的数量关系通过两两比较的方式确定,最后通过简单的公式即可得最终结果,能够为决策者提供更准确、清晰的参考。

(3)所需定量数据信息较少

和传统的定量方法相比,层次分析法是以评价者对问题的要素与本质的理解为基础,更侧重于定性的判断分析。该方法是以人的决策思维过程为运行框架的,在层次分析法的运行过程中,人们只需要对各元素的相对重要程度进行定性判断,并计算各元素权重,即可得最终结果。借助这样的方法,即使先进技术难以应对的实际问题也能得到解决。

4.1.2指标的选取

本文主要筛选了邮储银行LN分行2016-2018年三年的财务指标,包括六个方面的风险指标,即市场风险指标、资产质量指标、风险迁徙指标、盈利能力指标、资本充足性指标和流动性指标。通过选取这六大类指标来构建邮储银行LN分行风险评价体系。

(1)流动性指标

流动性指标是衡量一家银行的重要性指标。一家银行的流动性是否充足直接影响着这家银行能否有充足的资金来应对银行的日常兑付,能否保证银行日常的经营性投资。银行只有在保证充足的流动性的情况下才能保证日常的经营和维护社会金融环境的基本稳定。

(2)资本充足性指标

资本充足性直接影响着银行的经营是否安全,并且普遍存在。本文供选择了三个指标,即资本、一级资本和核心一级资本的充足率。

(3)盈利能力指标

盈利能力指标是直接反映银行盈利能力的重要指标,一家银行的盈利能力直接决定了一家银行未来的发展前途。

(4)风险迁徙指标

商业银行风险的变化性可以用风险迁徙指标进行评价,该指标具有动态性,表示银行上一期与当期的资产质量变化情况。

(5)资产质量指标

银行的资产质量主要是由银行的不良贷款和计提的风险资产而决定。本文我们选取了不良贷款率、拨备覆盖率、拨贷比三个指标来作为资产质量指标。

(6)市场风险指标

市场风险指标指的是国内外金融市场给银行日常经营带来的风险,本文根据中国银监局下发的商业银行监管核心指标中所提到的利率风险敏感度和累计外汇敞口头寸比例两个指标作为市场风险指标。

 4.2 层次分析法的应用步骤

  4.2.1层次分析法的含义

20世纪70年代,X著名运筹学专家萨蒂首次提出了层次分析法(AHP)的概念。层次分析法指的是把目标较多的、复杂的决策问题看做一个完整的系统,把总目标分解成多个准则与目标,再分解为多个层次,每一层次具有多个指标,采用定性指标模糊量化法,可以得到每一层次的权数和总排序,由此为多方案、多指标、多目标的决策提供优化思路。

根据总目标、各层次的子目标、评价准则、具体备投方案的次序,把复杂的决策问题划分为多个层次,再通过公式计算判断矩阵的特征向量,可获得每层中各个元素对上层某一具体元素的权重,接着通过递阶归并,可得所有的备选方案对于总目标的权重,获得最高值的方案即为最优。某系统或决策若有交错、分层的评价指标,且目标值无法通过定量方法进行准确描述,那么更适合采用层次分析法来进行分析。

 4.2.2层次分析法的分析步骤

以总目标为基础,将评价目标一层层划分,确定各层次的各项指标,对指标的两两相对重要性的评价采用的是1-9 标度法,获得判断矩阵,然后进行权向量的计算,再检验判断矩阵的一致性,得到各指标的权重值,再与指标的评价得分相乘,最后得到结论。具体步骤为:

第一步,层次结构模型的构建。将问题总目标逐级分解,得到具体的分层指标,根据研究对象作出综合分析与判断,把分层指标又划分为各项次级指标。

第二步,两指标的相对重要性通过1-9标度法进行判断比较,获得判断矩阵基于层次分析法的邮储银行LN分行财务风险评价研究表示的是某层次中的元素i和元素j与上层次元素的相对权重值,n代表的是元素数目。1-9标度法各分值对应的含义见下表:

表4-11-9标度法

Table 4-11-9scale method

分值 含义
1 两个元素比较,二者的重要性相等
3 两个元素比较,一个元素稍微重要
5 两个元素比较,一个元素更为重要
7 两个元素比较,一个元素特别重要
9 两个元素比较,一个元素极其重要
分数值2、4、6、8代表的重要程度位于前后判断之间

 

基于层次分析法的邮储银行LN分行财务风险评价研究

基于层次分析法的邮储银行LN分行财务风险评价研究

表4-2 平均随机一致性指标

Table4-2 Average random consistency index

矩阵阶数 1 2 3 4 5 6 7 8 9 10
RI 0 0 0.58 0.9 1.12 1.24 1.32 1.41 1.45 1.49

第五步,基于结果模型,一层一层进行计算,获得各指标对目标的权重。指标值乘以综合权重值及可得综合评分。

 4.3邮储银行LN分行财务风险评价的指标选取

  4.3.1指标选取的原则

指标选择主要基于整体性原则、客观性原则、可比性原则、科学性原则以及可操作性原则。

(1)整体性原则

在选择指标的时候,需要关注各指标具有的关联性,对各指标进行有机、系统地整合,基于总目标,保证系统的整体性,并确定其层次性。

(2)客观性原则

在选择指标的时候,要基于可靠、真实、客观原则,通过全面、细致的调查后,确定指标的合理性,不能单凭主观感觉进行判断。

(3)可比性原则

选择的指标要在任何时间、维度、空间内都存在可比性,确保所有的指标都能够进行定量分析,不能定量分析的指标要采用合适的方法评价其优劣。

(4)科学性原则

在选择指标的时候要做到合理、科学,指标的名称、计量范围、单位、方法、内涵等不能有错误或模糊不清。

(5)可操作性原则

在选择指标的时候,要确保数据的收集与计算等过程具有实际可操作性,在指标体系构建与指标数据选择的过程中,需要对主观指标与客观指标的数量和比例作出合理地处理。

4.3.2 指标选取应考虑的因素

选取财务风险指标首先应考虑数据来源的真实性及可靠性,如果数据有问题,再精确的计算也是无济于事。其次,指标的选取要能覆盖银行日常经营所能触及的大部分风险。

4.4基于层次分析法的邮储银行LN分行财务风险评价指标体系

基于指标选取原则与层次分析,构建了如下所示财务风险评价指标体系:

表4-3 邮储银行LN分行财务风险评价指标体系

Table 4-3Financial risk evaluation indexsystemofPSBC LN Branch

指标 计算方法
一级指标 二级指标
资产流动性比率 流动资产末期余额/流动负债末期余额
流动性指标 存贷比 存款/贷款
流动性覆盖率 优质流动性资产储备/未来30日净现金流出量
资本充足率 (资本-资本扣除项)/(风险加权资产+12.5倍的市场风险资本)
资本充足性指标 一级资本充足率 (一级资本一级资本扣除项)/(风险加权资产+12.5倍的市场风险资本)
核心一级资本充足率 (核心资本-核心资本的扣除项)/(风险加权资产+12.5倍的市场风险资本)
资本利润率 净利润/所有者权益余额平均值
盈利能力分析 净资产收益率 净利润/资产余额平均值
成本收入比率 营业费用/营业收入
净利差 银行利息净收入/资产总额
正常贷款迁徙率 变成后四类贷款金额在正常类贷款中所占的比例
风险迁徙指标 关注贷款迁徙率 变为不良贷款金额在关注类贷款中所占的比例
次级贷款迁徙率 变为可疑类、损失类贷款金额在次级类贷款中所占的比例
可疑贷款迁徙率 变为损失类贷款金额在可疑类贷款中所占的比例
不良贷款率 不良贷款/总贷款
资产质量指标 拨备覆盖率 贷款损失准备金提取余额/不良贷款的余额
拨贷比 拨备覆盖率*不良贷款率
市场风险指标 利率风险敏感度 利率提高200个基点对银行净值产生的影响/资本净额
累计外汇敞口头寸比例 累计外汇敞口头寸/资本净额

基于层次分析法的邮储银行LN分行财务风险评价研究

图4-1 邮储银行LN分行财务风险评价指标体系

Figure4-1Financial risk evaluation indexsystemofPSBC LN Branch

 第五章 邮储银行LN分行财务风险评价

  5.1评价的步骤设计

  5.1.1构建判断矩阵

本文分别向邮储银行LN分行计划财务部、会计运营部、风险管理部、公司业务部、消费信贷部、三农金融部、个人金融部、授信管理部共8个部门中的30人展开了调查,共回收了30份有效问卷。在整理分析问卷收集的数据后,获得每一层次的判断矩阵模型,进而计算各指标对应的权重。

表5-1 标准层指标判断矩阵

Table 5-1The standard layer index matrix

流动性指标 资本充足性指标 盈利能力指标 风险迁徙指标 资产质量指标 市场风险指标
流动性指标 1 4 3 5 3 2
资本充足性指标 1/4 1 3 2 1/3 2
盈利能力指标 1/3 1/3 1 2 1/3 2
风险迁徙指标 1/5 1/2 1/2 1 1/5 1/3
资产质量指标 1/3 3 3 5 1 2
市场风险指标 1/2 1/2 1/2 3 1/2 1

表5-2 流动性指标判断矩阵

Table 5-2The liquidity index judgement matrix

存贷比 资产流动性比率 流动性覆盖率
存贷比 1 1/2 3
资产流动性比率 2 1 4
流动性覆盖率 1/3 1/4 1

表5-3 资产质量指标判断矩阵

Table 5-3The judgement matrix of asset quality index

不良贷款率 拨贷比 拨备覆盖率
不良贷款率 1 5 4
拨贷比 1/5 1 1/3
拨备覆盖率 1/4 3 1

表5-4 资本充足性指标判断矩阵

Table 5-4The capital adequacy index judgement matrix

资本充足率 一级资本充足率 核心一级资本充足率
资本充足率 1 1/2 1/4
一级资本充足率 2 1 1/2
核心一级资本充足率 4 2 1

表5-5 盈利能力指标判断矩阵

Table 5-5The profitability index judgement matrix

资本利润率 净资产收益率 成本收入比率 净利差
资本利润率 1 3 4 4
净资产收益率 1/3 1 3 3
成本收入比率 1/4 1/3 1 1
净利差 1/4 1/3 1 1

表5-6 风险迁徙指标判断矩阵

Table 5-6The risk migration index judgement matrix

正常类贷款迁徙率 关注类贷款迁徙率 次级类贷款迁徙率 可疑类贷款迁徙率
正常类贷款迁徙率 1 1/5 1/4 1/4
关注类贷款迁徙率 5 1 2 2
次级类贷款迁徙率 4 1/2 1 1/2
可疑类贷款迁徙率 4 1/2 2 1
表5-7 市场风险指标判断矩阵

Table 5-7The market risk index judgement matrix

利率风险敏感度累计外汇敞口头寸比例
利率风险敏感度14
累计外汇敞口头寸比例1/41

 5.1.2确定指标权重

(1)确定标准层各项指标的权重

①经计算可得,市场风险指标的权重为0.1038,资产质量指标的权重为0.2416,风险迁徙指标的权重为0.0530,盈利能力指标的权重为0.0983,资本充足性指标的权重为0.1371,流动性指标的权重为0.3662。

基于层次分析法的邮储银行LN分行财务风险评价研究基于层次分析法的邮储银行LN分行财务风险评价研究

表5-8 邮储银行LN分行财务风险评价指标体系
Table 5-8Financial risk evaluation index system of PSBC LN BRANCH
一级指标 权重 二级指标 权重 综合权重
存贷比 0.3197 0.1771
流动性指标 0.3662 资产流动性比率 0.5587 0.2046
流动性覆盖率 0.1216 0.0445
资本充足率 0.1429 0.0196
资本充足性指标 0.1371 一级资本充足率 0.2857 0.0392
核心一级资本充足率 0.5714 0.0783
资本利润率 0.5427 0.0533
盈利能力指标 0.0983 净资产收益率 0.2617 0.0257
成本收入比率 0.1068 0.0105
净利差 0.168 0.0165
正常贷款迁徙率 0.0668 0.0035
风险迁徙指标 0.0530 关注贷款迁徙率 0.4348 0.0230
次级贷款迁徙率 0.2056 0.0109
可疑贷款迁徙率 0.2908 0.0154
不良贷款率 0.6740 0.1628
资产质量指标 0.2416 拨贷比 0.1004 0.0243
拨备覆盖率 0.2256 0.0545
市场风险指标 0.1038 利率风险敏感度 0.75 0.0779
累计外汇敞口头寸比例 0.25 0.0260

从表内不难看出,对于邮储银行LN分行而言,财务风险的构建,最核心的是流动性指标,其次是资产质量指标,在资产质量指标中最重要的是不良贷款率。第三是资本充足性指标,排在最后的是风险迁徙指标。

 5.1.3综合得分

本节通过收集邮储银行LN分行2016-2018年的财务报表数据,市场风险指标、风险迁徙指、资本充足性指标、资产质量指标、标流动性指标、盈利能力指标计算结果见下表。

表5-9 2016-2018年度邮储银行LN分行财务风险评价指标计算

Table 5-9Calculation of 2016-2018 Financial risk assessment index of PSBC LN Branch

一级指标 二级指标 2018年 2017年 2016年
存贷比 172.84% 173.76% 197.34%
流动性指标 资产流动性比率 117.54% 105.65% 101.23%
流动性覆盖率 115.31% 103.65% 106.89%
资本充足率 14.25% 14.22% 13.85%
资本充足性指标 一级资本充足率 12.49% 12.34% 11.89%
核心一级资本充足率 11.68% 11.32% 10.98%
资本利润率 -13.7% 17.82% 22.64%
盈利能力指标 净资产收益率 -2.65% 3.98% 4.75%
成本收入比率 -54.9% 67.9% 52.7%
净利差 -4.61% 3.56% 5.61%
正常贷款迁徙率 2.54% 2.19% 1.96%
风险迁徙指标 关注贷款迁徙率 35.67% 31.83% 26.81%
次级贷款迁徙率 37.75% 32.88% 29.91%
可疑贷款迁徙率 40.71% 36.62% 33.69%
不良贷款率 5.93% 5.1% 4.9%
资产质量指标 拨贷比 8.86% 7.79% 7.62%
拨备覆盖率 149.43% 152.65% 155.45%
市场风险指标 利率风险敏感度 37.56% 35.65% 33.49%
累计外汇敞口头寸比例 6.73% 6.45% 6.92%

由表5-8和5-9,通过计算得到该行财务风险的最终分数,见下表。

表5-10 2016-2018年度邮储银行LN分行财务风险评价得分

Table 5-10 Financial risk assessment score of PSBC LN BRANCH for 2016-2018

项目 2018年 2017年 2016年
流动性指标 59.7899 57.0013 60.4172
资产质量指标 9.3246 9.3390 9.4549
资本充足性指标 1.6835 1.6488 1.5973
盈利能力指标 -1.4508 1.8238 1.9747
风险迁徙指标 1.8677 1.6621 1.4683
市场风险指标 3.1009 2.9448 2.7888
合计 74.3158 74.4198 77.7012

根据上表可得出结论:2016-2018年,该行的风险迁徙指标、资本充足性指标以及流动性指标的分数都有一定的提高,由此可知,该行应对风险的能力在不断提高,风险防控措施逐渐完善;盈利能力指标与资产质量指标的分数和财务风险总分有所降低,表明管理者需要将工作重心放在提高利润,增加投资者的收益回报之上。

5.2基于功效系数法的财务指标评价指标计分

功效系数法具体可分为一下六个步骤:

获得项系的数据,计算评价指标的实际值根据公式计算评价指标的标准值比较第一步的实际值和第二步的标准值,从而找到上当标准值和本档标准值计算功效系数判断标准系数,计算出上档标准分和本档标准分根据公式计算出调整分经计算后得到单项指标的分数,然后计算加权,最后获得综合评分。公式如下:

本档基础分=指标权数×本档标准系数

上档基础分=指标权数×上档标准系数

功效系数=(实际值-本档标准值)/(上档标准值-本档标准值)

调整分数=功效系数×(上档基础分-本档基础分数)

单项指标得分=本档基础分数+调整分数

指标总得分=各单项指标得分加和

此外,还要确定标准系数,本次研究将标准值划分为6个档次,各档次对应的标准系数见下表:

表5-11 标准系数对照表

Table 5-11standard coefficient comparison table

档次 区间 标准系数
实际值≥优秀值 优秀 1.0
优秀值>实际值≥良好值 良好 0.8
良好值>实际值≥平均值 平均 0.6
平均值>实际值≥较低值 较低 0.4
较低值>实际值≥较差值 较差 0.2
实际值<较差值 极差 0

得到各项指标的分数和综合得分之后,通过综合得分来判断目标的评价级别与类型。评价级别和评价类型有着不同的评分区间,评价类型的区间设置5个,分别为差、低、中、良、优,各区间的临界分数值分别为40、50、70、85 ;评价级别在评价类别的基础上进一步细分,分为了9个区间,分别为A+、A+、A+、B、B、-C、C如下表:

表5-12 评价类型与评价级别判定表

Table 5-12Evaluation type and evaluation level determination table

分数段 评价类型 分数段 评价级别
≥85 ≥90 分 A+
≥85 分,<90 分 A
≥70 分,<85 分 ≥80 分,<85 分 B+
≥75 分,<80 分 B
≥70 分,<75 分 B-
≥50 分,<70 分 ≥60分,<70分 C
≥50分,<60分 C-
≥40 分,<50 分 ≥40分,<50分 D
<40 分 <40 分 E

本文通过Wind数据库以及国际彭博数据终端收集了银行的有关数据,在判断分析后,获得各指标的标准值,并将标准值分为6个区间,以5项数据作为临界值,即较差值、较低值、平均值、良好值、优秀值,下表为评价标准值表。

表5-13 财务风险评价标准值表

Table 5-13 Financial risk evaluation standard value table

一级指标 二级指标 优秀值 良好值 平均值 较低值 较差值
存贷比 48.65% 57.98% 69.81% 77.59% 83.21%
流动性指标 资产流动性比率 87.43% 73.28% 60.83% 36.81% 25.69%
流动性覆盖率 120.65% 116.43% 101.45% 87.54% 75.76%
资本充足率 16.43% 12.47% 11.29% 9.34% 6.29%
资本充足性指标 一级资本充足率 14.59% 11.49% 8.21% 7.61% 5.44%
核心一级资本充足率 14.54% 10.76% 8.32% 6.25% 4.71%
资本利润率 17.55% 16.42% 14.76% 10.84% 9.88%
盈利能力指标 净资产收益率 16.88% 15.04% 13.35% 11.87% 9.42%
成本收入比率 21.92% 25.43% 30.65% 35.97% 46.53%
净利差 4.76% 4.04% 3.57% 2.69% 1.83%
正常贷款迁徙率 0.23% 0.42% 0.57% 1.87% 3.41%
风险迁徙指标 关注贷款迁徙率 0.54% 0.98% 1.42% 2.43% 3.51%
次级贷款迁徙率 1.67% 2.53% 2.94% 3.65% 4.97%
可疑贷款迁徙率 18.56% 25.92% 37.48% 47.17% 52.65%
不良贷款率 0.56% 1.76% 2.58% 3.79% 4.83%
资产质量指标 拨贷比 4.85% 3.72% 2.59% 1.58% 1.37%
拨备覆盖率 486.56% 381.67% 254.89% 167.98% 92.85%
市场风险指标 利率风险敏感度 50.71% 47.92% 35.87% 26.54% 10.71%
累计外汇敞口头寸比例 3.21% 6.89% 15.87% 26.76% 35.54%

其中我们来选取2017年邮储银行LN分行财务风险评价指标实际值如表5-14所示

表5-14 2017年邮储银行LN 分行财务风险评价标准值表

Table 5-14 Financial risk assessment standard value table of PSBC LN Branch in 2018

一级指标 二级指标 2017年实际值
存贷比 173.76%
流动性指标 资产流动性比率 105.65%
流动性覆盖率 103.65%
资本充足率 14.22%
资本充足性指标 一级资本充足率 12.34%
核心一级资本充足率 11.32%
资本利润率 17.82%
盈利能力指标 净资产收益率 3.98%
成本收入比率 67.90%
净利差 3.56%
正常贷款迁徙率 0.35%
风险迁徙指标 关注贷款迁徙率 1.07%
次级贷款迁徙率 2.44%
可疑贷款迁徙率 28.94%
不良贷款率 5.10%
资产质量指标 拨贷比 7.79%
拨备覆盖率 152.65%
市场风险指标 利率风险敏感度 35.65%
累计外汇敞口头寸比例 6.45%

下面我们以资本充足率为例,对该指标的分数进行计算,按照风险评价模型,资本充足率的综合权重与权数分别为0.0196和1.96。2018年实际值为14.22%,大于良好值,小于优秀值,故本档系数为0.8,上档系数为1。计算本档基础分为1.568,上档基础分为1.96;功效系数为0.44,调整分为0.17,所以资本充足率单项得分为1.74。将表中数据逐一带入公式计算,加总最后得分为69.74,评价类型为中,等级为C级。

5.3评价结果分析

通过上面一系列的分析计算,邮储银行LN分行最后的评级为C,成绩并不是非常理想,说明财务风险方面还有许多工作要去做,要重视财务风险。虽然从流动性指标和资本充足性指标来看,邮储银行LN分行的得分均高于优秀值,但是从行业大数据来看,其与其他五大国有银行还存在一定差距;从盈利能力指标来看,邮储银行LN分行还有较大的提升空间,盈利能力的不足,很可能会给银行未来的资金运转带来风险隐患。从资产质量指标来看,不良贷款率已经高于了银监局红线,不良贷款给银行带来的财务风险需要特别引起银行高级管理层的重视。综合来看,邮储银行LN分行的财务风险水平较高,需要通过一系列手段来改变现在的局面。

 第六章 邮储银行LN分行防范财务风险的对策建议

  6.1适应政策环境方面

  6.1.1国内环境方面

我国正集中各种力量、采取各种措施来转换增长动力、完善经济体系、转变发展方式,目前,尚有很多周期性、体制性和结构性问题存在,经济发展面临着巨大的压力。面对内外部风险挑战明显上升的复杂局面和银行核心竞争力重构之“忧”,必须要保持清醒头脑,准确研判形势,因势而谋、应势而动、顺势而为,以强烈的危机意识、忧患意识和责任意识,增强“抗寒过冬”的能力。

邮储银行LN分行应该着手建立一整套应急机制,随着传统业务利差空间的压缩以及风险的提升,银行应降低传统贷款业务的比例,加强优质客户的合作,提升贷款质量。同时,积极开发中间业务,提高中间业务收入占比,提升盈利空间;同时邮储银行LN分行应加大科技方面的投入,提升客户体验感,在降低我行经营成本的同时可以给客户更多的安全感。

6.1.2国际环境方面

国际金融环境风云变幻,特别是近年来中国开始推进“一带一路”经济建设,我们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经贸往来日益加强,银行业做为国家“一带一路”建设的基石,既要保证资金的投放,也要注意资金的风险,特别是汇率的风险。由于近年来美联储不断的降息操作,释放流动资金,导致人民币兑美元的汇率一直处于波动状态,特别是今年初受疫情影响,美股的数次熔断操作,给国内A股市场也带来了很大的冲击,在这种情况下,邮储银行做为一家上市银行,既要保证美元头寸的充足,也要防止受美元汇率波动的而带来的人民币稀释。银行要特别注意进出口企业的资金流动情况,为企业提供专业的外汇操作帮助,同时也要时刻关注汇率变动走势,尽可能的保证企业和银行自身的利益不受损失。

 6.2制度管理方面

  6.2.1完善内控制度,加大审计工作力度

邮储银行LN分行要牢固树立“审计质量是审计工作生命线”的意识,扎实开展“审计质量规范年”活动,加强过程管控和系统管控,严格按时间节点、步骤推进审计项目,认真开好审前培训会、审中碰头会和审后总结会。要加强非现场分析,对于存在重大风险问题和线索的,通过飞行检查进行“短、平、快”精准突击。要做好问题移交,将审计发现的问题及时向主管部门移交并下发通报,督促引导分支机构做好自查自改工作。要狠抓问题整改,对于监管部门、审计分局及条线检查发现的问题,要强化跟踪检查,将整改情况纳入专项审计,通过监督评价促进被审计单位整改工作真正落到实处。

邮储银行LN分行虽然根据总行文件精神制定了一整套比较规范的内控制度,但是与其他国有大行相比仍有需要改进之处,应该重点关注银行的财务风险,将其置于首位,不断完善内部控制体系,基于银行的实际情况,调整相关政策,使内控制度具有先进性。在完善内部控制制度的同时,我们要加大自身的审计工作力度。随着银行业日新月异的发展,在金融科技不断创新的今天,也给审计工作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挑战。所以,要建立强大的专项审计队伍,不能靠之前以老带新的“传帮带”式发展队伍,要从行内或行外广泛的挖掘人才,快速提高审计队伍的专业性,选择业务能力强、工作能力高、政治觉悟好的同志扩充到审计队伍中来。加强对资金管理违法违规行为的监督力度。同时,要将审计结果与跟个人相挂钩,对于在审计中发现问题的审计人员,根据发现问题的大小,要进行奖励,以此来对我们的审计人员进行激励,促使内部控制制度有利于财务风险防控方案的执行。

6.2.2建立风险预警系统,完善指标评价体系

一套适合的风险预警系统,对于一家银行来讲是十分重要的。邮储银行LN分行应该着手在现有的基础上,建立一整套符合自身经营情况的风险预警系统。跟踪监测系统、适时监测系统、基本监测系统是风险预警系统应该具有的三项基本功能。可以利用跟踪监测系统构建与财务风险有关的预警模型,监控可能影响邮储银行LN分行财务状况的长期财务政策;可以通过适时检测系统来监视LN分行的财务状况,监测负债能力、资产运营能力、获利能力和现金流量,一旦LN分行的财务状况发生改变,风险预警系统就会发现问题并进行预警,使工作人员能够及时采取措施解决相关问题;可以借助基本检测系统分析邮政银行LN分行经营管理目标变化情况、金融行业的财务状况、存货款利率变化趋势、金融企业适用税收政策以及宏观经济情况。

为了提高LN分行管理风险的能力,必须尽快制定和完善一套系统全面、科学规范的财务风险评价制度,从而更好的预防和规避财务风险。结合自身的经营特点和实际的发展情况,LN分行可以借助某些方法对财务风险评价体系进行进一步的完善,市场风险指标、风险迁徙指标、盈利能力指标、资本充足性指标、资产质量指标、流动性指标都是财务风险评价指标系统中应该包含的内容,同时,指标越重要,获得的权重就越大,在进行管理和评价时获得的关注就越多。

6.2.3划清岗位职责界限,强调责任追究制度

银行业要树立起岗位职责以及责任追究制度。邮储银行LN分行要在现有的岗位职责基础上,进一步对银行各个岗位尤其是财务岗位做好岗位职责划分工作。进一步明确财务岗位职责的具体内容,要做到每个岗位的员工明确自己的工作内容和职责,相互帮助,互相约束;制定和完善责任追究制度,使岗位责任制度能够发挥出应有的监督、约束、规范、管理作用,使风险防范和资金管理方面的工作能够顺利开展,从而更好的进行风险评价和风险防范。

 6.2.4建立绩效考核机制,将风险管控纳入考核体系

银行可以通过制定一套适合自己自身实际发展的风险防控体系来规避财务风险。之前邮储银行LN分行为了更好的发展,不顾风险的大力发展业务,从未将风险管控纳入银行的考核体系中来,随之而来的就是大规模的风险逾期。所以,为了防控风险,银行应该将财务风险管控纳入银行和员工的绩效考核指标体系,同时根据不同岗位的员工职能,设定不同的考核标准,也就是说,工作内容不同,考核标准就不同,为财务风险的评价、控制、预防、识别设置不同的考核标准、工作内容、岗位,不再以完成业务指标一项来考核员工,要将业务指标、财务风险防控指标、利润率指标等等按照比例进行分配,同员工绩效进行挂钩,以此起到激励员工的作用。

6.3 职工管理方面

  6.3.1提升管理层风险防范意识

风险防控是一家银行长期稳定运行的基础,管理层对待风险防控的态度,决定了银行风险防控工作的成败。邮储银行LN分行由于成立时间较晚,成立之初,为了抢占市场份额,银行将业务发展放在了第一位,而忽视了风险防控工作。并且,银行的管理基本都是由原储汇局的管理层组成,他们没有在银行业的从业经验,所以对于风险防控工作并不是十分重视。因此,为了银行更好的发展,邮储银行LN分行的管理层应该树立起风险防控的意识。

一是提升全面风险管理能力。加快构建风险防控长效机制,把防范化解重大风险攻坚战不断引向深入。要完善绩效考核体系,增加正常类贷款转为关注类贷款迁徙率和关注类贷款转为不良贷款迁徙率两个指标,引导条线和机构提高对关注类贷款的重视程度,前移风险关口,避免关注类贷款向下迁徙。要牢固树立业务发展与风险防控同步理念,加强过程管理,明确责任主体,正常及关注类贷款由业务部门负责,不良贷款由保全部门负责。要强化风险与内控委员会履职,规范委员会工作内容、会议形式及议事规则,明确会议流程和频次,将委员会部门参与程度、议题质量纳入风险内控管理履职考核评价,切实提升委员会运行的规范性和有效性。

二是保持资产保全高压态势。要加大清收回款力度,按照“依托存量、渠道饱和、流程紧凑、量率双降”的思路,明确清收攻坚的方向和重点,做到自主管户、委外受托、司法诉讼三大处置渠道齐头并进、饱和运作。要规范保全业务管理,进一步明确工作要点和合规标准,制定实施性强、经得住检查的操作规程,重点加强对回款资金、清收成本及抵质押物的管理,扩大检查频次和范围,确保清收回款的真实性、成本列支的规范性和账务往来的合规性。要常态化开展呆账核销工作,重点关注逾期361天以上的不良贷款,逐一分析未核销原因,分类分批处置,做到应核尽核。要加快推进抵债资产处置,对于已取得产权证书的抵债资产,通过淘宝网进行公开竞价处置。

三是加强重点领域风险管控。要密切关注房地产、集团客户、产能过剩行业、地方XX合作类业务等重点领域风险,提前做好研判和预警,提高主动化解风险能力。要把好各项信贷业务准入关,合理安排资产在区域、行业、客户及产品间的分布,今年要重点关注不良增速较快的信用卡和小企业贷款。信用卡条线要把新增不良指标与绩效考核紧密挂钩,修订营销推广范围与操作流程,严格落实“三亲一访”制度要求,着力提高进件质量;小企业条线要通过转变发展模式和优化客户结构来降低风险,积极创新获客场景和渠道,从严筛选目标客群。要加强对重点机构的督导,沈阳、辽阳、铁岭市分行要严控新增不良;沈阳、本溪、营口、阜新市分行要全力压降存量不良。

 6.3.2 着力提高员工风险管理业务素养

在金融行业中,各级员工的财务风险意识决定了一家银行的风险层次。员工的风险意识与银行整体财务风险息息相关。因此,银行要加强对员工风险意识的培养,提高员工防范和规避财务风险的能力。

第一点,LN分行应该对员工进行培训,提高员工的道德品质素养。要让员工心里想着业务发展的同时,也要让员工时时刻刻心里想着财务风险的防控。通过各种培训以及警示教育,让财务风险的重要性深入每个员工的内心,提高他们的风险意识和法律观念,同时,让不同岗位的员工对于业务过程中的每一个环节都有风险的认识,提高他们的道德水准和职业操守。

第二点,要提高邮储银行LN分行财务人员的专业能力。由于各种主观、客观以及历史的原因,邮储银行LN分行乃至下面各二级分行财务人员风险防控能力远远低于其他国有银行财务人员。所以要加快邮储银行LN分行财务人员的风险防控能力,通过聘请专业能力讲师,对各级员工进行专项的风险防控能力培训,同时,提供课题研究学习和外出交流培训等实践项目,增加与财务风险管控、评价、预警有关的内容,培养复合型人才,并且将培训成绩纳入日常绩效考核中,从根本上提高员工的积极性。

最后,为了加快银行的快速发展及转型,在未来竞争日益激烈的市场环境中占有一席之地,银行应当摒弃原有的培养模式,通过人才引进的方式来快速提高财务人员风险防控水平。通过聘请法律知识丰富,管理能力、业务能力、专业能力、行动能力强,能够提前获知并且足够了解现代科技知识的人才,使LN分行的会计人员结构得到优化,使其能够更好的进行财务风险防控和财务管理。

6.4资本管理方面

  6.4.1强化资产负债管理

要着力降低经济资本消耗,持续优化业务结构,大力发展经济资本消耗较低的贷款业务,提高存款、中间等不消耗经济资本的业务占比。要密切关注资产质量,一笔贷款进入不良后,在正常消耗经济资本的基础上,还将乘以1.5倍作为惩罚,要有效控制资产质量,减少不必要的经济资本消耗。要提升信贷计划管理的严肃性和准确性,积极优化信贷投放结构,准确报送有效信贷需求,合理把控投放节奏,坚持“早投放、早受益”。要稳定净利差水平,落实好贷款利率LPR要求,延续精准扶贫、普惠金融的FTP减点政策,鼓励实体贷款发展;优化存款成本结构,压低存款付息率水平,鼓励一年期及以下的中短期存款发展。

 6.4.2强化资产质量管控

邮储银行LN分行要建立健全职责明确、相互制衡、有效补位的风险管理“三道防线”,把好新增入口、存量管控、不良处置“三道闸口”,夯实信贷资产质量。要强化信用风险防控,坚决遏制重点领域风险暴露,建立全周期、全流程制衡有效的风险管理体系,做到早识别、早预警、早发现、早处置。要把资产质量管控作为各市分行党委2019年的一项重点工作去安排部署,一方面,坚持业务合规发展,加强对新增不良额、不良率、新发放贷款不良率三项指标的监控和考核,切实把控好新发放贷款质量,确保新发放贷款不良率同比下降;另一方面,加大存量不良压降力度,紧盯重点机构,加强督导通报,多措并举压降存量不良。要牢固树立准确风险分类意识,把信贷资产质量真实性管控作为重点,严格逾期贷款风险分类。

6.4.3 加强财务精细管理

要加快推进精细化核算进程,实现各项成本机构间、条线间精细核算,按季度通报成本精细化核算程度,为管理决策提供丰富细致的数据支持。要持续推进成本标杆管理,各单项成本不准突破标杆上限,业管费总量不准突破成本收入比,对分支机构成本标杆达标情况按月考核、按季通报。要严控市场发展费用,坚持总量零增长,配置要与效益贡献挂钩,对于支撑普惠金融和民营经济发展方面,给予优先安排;对于信用卡、电子银行、ETC及移动支付等中间业务发展方面,给予专项支持。要严肃财经纪律,继续开展财经纪律执行情况监督检查,发现问题严肃处理并全行通报,对“小金库”等严重违纪行为顶格处理。

要强化预算导向与约束,根据业务发展规划、资金定价政策和成本配置要求,稳步推进零基预算管理。要落实国家政策和总行发展战略,加大对扶贫贷款、民营经济、绿色信贷等实体经济支持力度,坚决推动零售银行战略落地。要把市场发展费用向重点业务倾斜,加大对信用卡、网络金融等中间业务支撑力度,深挖中间业务发展潜力,在利率市场化和利差空间缩窄的大环境下,积极打造新的收入增长点。要持续支持不良贷款清收工作,对当年的清收成本由省分行全额承担,减轻市分行成本包袱。要优化成本费用标杆体系,适当增加成本预算灵活性,在严控总量原则下,允许市分行之间、市分行与省本部之间预算调剂,兼顾公平性和有效性。

6.5科技金融方面

  6.5.1深化IT治理,提高科技基础管理水平

以突破信息科技发展瓶颈为着力点,持续深化IT治理,进一步优化信息化建设流程,完善信息科技管理措施,切实提升全行信息科技支撑能力。加大云计算、大数据、人工智能、区块链、物联网等新技术研究应用,建设“人工智能大脑”、区块链技术平台、服务开放平台,推动业务赋能和场景应用。

 6.5.2加强信息科技队伍建设,着力提升专业能力

一是贯彻落实《中国邮政储蓄银行2020-2023年人才发展规划》,制定《2020年信息科技人才工程实施方案》,明确总量提升、结构优化、质量提升目标。二是继续采取超常规措施,加大科技人才引入力度。按照2020年总行信息科技招聘计划,开展春季、秋季校园招聘以及暑期实习生招聘,全年开展常态化社会招聘。年底实现全行科技队伍达到300人的目标。三是加强专业队伍建设,通过引进外部优秀人才,培养内部技术骨干,开展经常性培训等措施,着力提升需求、架构、开发、测试、项目管理、运行维护、数据分析等队伍专业能力。四是畅通科技人才晋升通道,按照总行统一安排,组织开展专业岗位晋升等工作。五是实施《总行级领军人才培养方案》,推进领军人才有关企业级建模、新一代企业架构、区块链技术等9项课题研究,充分发挥领军人才引领和示范作用。六是深化总行科技部门绩效考核管理,在2019年软件研发中心、数据中心差异化绩效考核基础上,按照“六能原则”,进一步深化“三部两中心”考核和激励,逐步形成接近市场化的考核分配模式,发挥绩效指挥棒作用,充分调动干事积极性。

6.5.3深化运维管控体系,夯实基础设施建设

一是开展统一监控、应用集中监控、新一代运维管理等重要系统建设,实现精确告警、快速定位、及时处置。二是加强自主运维开发建设,搭建运维开发平台,逐步掌握监管防控等系统的核心技术,加大基础模型、场景应用、系统优化等二次开发,提升运维管理能力。

加强运维保障服务能力。一是做好储蓄逻辑集中、三方支付、人行前置、超级网银、银联前置、代理财政等重点系统的运维保障,确保系统高质量平稳运行。二是创新新一代核心系统运维管理模式,确保系统上线后运维能力提升。三是坚持执行运维服务报告、运维建议函、运维联席会制度,进一步细化事件单分类,加强事件单通报和解决指导,持续开展省内跟岗培训,带动分行运维能力提升,提升事件单处理效率。四是推进老旧设备更新,消除风险隐患。五是强化灾备建设和真演实练,成立重大系统应急处置特别行动组,增强应急处置能力,持续提升业务连续性水平。六是推进应用运维一二线改革,对运维工作中的难点痛点重点攻关,2020年完成应用一线运维整合。

 7、结论与不足

      7.1研究结论

经营银行就是经营风险,如何在各种市场风险中生存下来并且在把握好风险的情况下,实现利益的最大化是银行从业人员一直追求的目标。随着市场经济的不断深入和发展,银行业各类风险也是层出不穷,只有加强风险的预防和管控,降低风险发生的概率,才能保证银行更好的经营下去。中国邮政储蓄银行仅仅成立十余年,其整体的财务状况相对较差,与国有大行相比存在一定差距。因此,中国邮政储蓄银行想要在日益竞争激烈的金融环境中生存下来,就必须对其财务风险进行严谨细致的评估和审核,同时通过相关措施的施行使其得到进一步的完善。

借助层次分析法评价和分析LN银行财务风险的现状,以下是分析结果:

第一点,邮储银行的风险性很高,属于高风险行业,对风险进行治理和防控是保证邮储银行LN分行健康快速发展的根本保证。银行为了自身的快速发展而忽视了风险的存在,这种做法绝对不是一家银行正确的选择,所以,邮储银行LN分行要兼顾风险防控和业务发展,保证在风险可控的前提下实现效益最大化。

第二点,根据邮储银行LN分行实际情况,构建一套适合邮储银行LN分行自身发展的财务风险预警管理体系。一套科学的财务风险预警管理系统,能够有效的针对风险的发生进行预警,对于可能出现的财务风险进行预防。为了监测和防范财务风险,LN银行应该制定和完善一套风险预警系统。

第三点,由于层次分析法具有定量定性结合性和系统性的特点,因此可以借助层次分析法来评价LN分行的财务风险状况。评价和分析LN银行的财务风险情况之后,可以发现:LN分行风险迁徙指标得分、资本充足性指标得分以及流动性指标得分在2016年-2018年间均获得增长,然而,财务风险总得分和盈利能力指标、市场风险指标、资产质量指标得分有所降低。由此可见,资本充足率低、内部控制不到位、流动性风险中存货款比例过高、盈利能力不强、资产质量整体较差等风险已经对LN分行的发展造成威胁。就整体而言,LN分行的资产状况比较一般、整体财务风险偏高。

第四点,明确财务风险评价系统的优劣,客观看待评价结果。层次分析法、因子分析法、指标分析法是目前常用的三种财务风险评价方法,每种方法的特点不同,LN分行应该明确各个方法的优缺点并结合自身的发展情况选择出适用性最高的评价方法,客观看待评价结果,制定出相应的措施,使风险管控方法得到完善,从而更好的预防和规避风险。

第五点,LN分行可以通过以下措施来管理和评价财务风险,帮助财务风险工作顺利开展。一是对经营模式进行创新,侧重中间业务等新兴业务的发展,增强银行的盈利能力和手段;二是运用现代科技手段来评价财务风险;三是使内部控制制度和绩效考核制度得到完善,提高内部审计人员的业务水平以及增加审计频率,将岗位职责具体化,健全责任追究体系;四是银行财务部门应该提高盈利能力、提升资本充足率、增大资产质量管理的力度、加强资本流动性管理;五是制定和完善一套系统全面的财务风险评价和防范系统,促进邮储银行的发展;六是提升员工和LN分行整体的风险评价和防范意识,使员工的职业素养得到提高。

  7.2论文研究的不足

虽然在撰写论文的过程中投入的大量的精力,调研了邮储银行LN分行计划财务部在内的多个部门,但是由于研究水平有限,论文还是存在着一些不足之处。

首先,从数据上看资产负债表中未列明表外资产业务数据,其中包括保函等业务数据,这些业务中也可能存在着风险,无论是在构建层次分析法体系和后面的对策和建议中都未对邮储银行LN分行表外业务的风险管理提出建议和对策。

其次,本文针对邮储银行LN分行财务风险的评价研究仅仅是基于客观的数据上,但是没有具体对银行从业人员的风险主观意识进行分析,是否会存在下级人员故意瞒报、伙同他人xx从而对上级管理人员对本行风险的判断造成偏差。

最后,由于作者能力的限制和文章篇幅的有限,评价还是存在着片面性和一定的不足,一些问题还需要进一步的分析研究,邮储银行LN分行的财务风险还需要更加系统、更有层次的的研究,才能得出更加合理的结论,给出更加有效的建议。

 参考文献

[1]褚琪.GC钢铁公司财务风险评价研究[D].西安石油大学,2018.

[2]李润泽.进出口银行HLJ分行基于FCE贷前财务风险评价体系研究[D].哈尔滨工业大学,2014.

[3]吴媚,朱家明.基于AHP的房地产行业的财务风险评价[J].上海商学院学报,2019(3):56-67.

[4]李超男.基于层次分析法的盛京银行财务风险评价及控制研究[J].沈阳工业大学,2018.

[5]李丹.我国商业银行财务风险管理研究_以建行为例[J].湖南涉外经济学院,2018.

[6]程咏春.试析企业财务风险的评价与控制[J].财经界(学术版),2014(3):231.

[7]汪静涵.基于层次分析法的中小企业财务风险评价研究——以南京新昌环保设备制造有限公司为例[J].金融纵横,2016(34):67.

[8]王超.基于模糊层次分析法的财务风险评价研究——以X医药企业为例[J].风险控制,2018(03):115-119.

[9]张莉娜.XSMD股份有限公司财务风险控制研究[D].沈阳化工大学,2019.

[10]姚姣杰.经济新常态下上市商业银行财务风险探究[J].行政事业资产与财务,2018(1):83-84.

[11]王延娜,赵锡洋.新能源发电企业财务风险评价研究——基于模糊层次分析法[J].财务资产,2018:82-83.

[12]向丽璇.互联网金融下银行财务风险管理研究[J].中国管理信息化,2020(3):126-127.

[13]崔楠.浅析商业银行财务风险及其防范[J].财政与金融,2018(9):53-55.

[14]季硕勋.商业银行财务风险管理研究–以中国农业银行J支行为例[D].江苏大学,2018.

[15]李晓宇.财务风险评价体系研究[J].经济研究导刊,2014(4):52.

[16]赵瑛杰.经济新常态下上市商业银行财务风险研究[D].东北石油大学,2017.

[17]吴嘉慧.哈尔滨银行财务风险评价及对策研究[D].东华大学,2019.

[18]尹杨帆.JK管路公司财务风险评价研究[D].西安理工大学,2017.

[19]丁德臣.经济新常态下商业银行风险预警系统研究[J].宏观经济研究,2016(4):24-27.

[20]李红珊.农业银行ZH分行财务风险评价与控制研究[D].长沙理工大学,2017.

[21]饶艳超,胡奕明.银行信贷中会计信息的使用情况调查与分析[J].会计研究,2014(4):36-41.

[22]李子峰,戴丹丹.企业财务风险管理中的多方规避[J].生产力究,2015(08):158-160.

[23]刘俊杰.LY银行财务风险管理研究[D].商场现代化,吉林财经大学,2019.

[24]曹萱泽,曹翟星.基于层次分析法的中石油财务风险综合评估[J].财会研究,2019(09)115-116.

[25]王强.山西省农合机构经营风险管理能力评价[D].太原理工大学,2014.

[26]生艳梅,赵瑛杰.经济新常态下我国商业银行财务风险研究[J].价值工程,2017(05):36-37.

[27]张同建.我国商业银行财务风险控制探讨[J].经贸实践,2015(9):96-97.

[28]中国银行业监督管理委员会.银行业金融机构全面风险管理指引[R],2016.

[29]中央财经大学中国金融发展研究院.中国农村金融风险若干问题研究[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30]朱明文.银行财务风险管理研究[J].财务管理,2019(12):42-44.

[31]赵梦鸽.建设银行财务风险评价研究[D].黑龙江八一农垦大学,2017.

[32]李莎.N集团财务风险控制研究[D]南昌大学,2019.

[33]霍晓光.LGTH公司财务风险评价研究[D]燕山大学,2019.

[34]郭敏.A公司财务风险评价与控制[D]大连海事大学,2019.

[35]刘晶.基于层次分析法的海南矿业财务风险评价研究[D]北京印刷学院,2019.

[36]阳语嫣.T房地产公司财务风险控制研究[D]湘潭大学,2019.

[37]王璐珩.Z银行沈阳分行财务风险评价及控制研究[D]沈阳工业大学,2019.

[38]李颖佳.福田汽车财务风险评价与控制研究[D]河北经贸大学,2019.

[39]李奕莹.基于层次分析法的Y公司财务风险评价研究[D]沈阳农业大学,2018.

[40]白云溱.基于层次分析法的YS股份公司财务风险分析[D]沈阳农业大学,2018.

[41]国继强.我国房地产上市公司财务风险评价研究–基于层次分析法视角[D]沈阳农业大学,2017.

[42]张莞琪.SQ泳装公司财务风险评价研究[D]沈阳农业大学,2018.

[43]胡帆帆.陕西煤业公司财务风险评价与控制研究[D]西安科技大学,2018

[44]刘煜婷.ZF公司财务风险控制研究[D]吉林财经大学,2018

[45]Abdul Hamid.Bank Risk and Financial Development: Evidence From Dual Banking Countries

[J].Emerging Markets Finance and Trade,2020(10):286-304.

[46]AllenGarletti.Powerin W of the Firm.Quarterly Journal of Economics[J],Quarterly Journal of Economics,2001(2):387-432.

[47]Jonathan A. Batten.Financial crisis, bank diversification, and financial stability: OECD countries[J].International Review of Economics and Finance,2020(10):94-104.

[48]Hammer M.Failure Prediction:Sensitivity of Classification Accuracy to Alternative Statistical Methods and Variable Sets[J].Journal of Accountancy,2013(4):289-307.

[49]Odom,Sharda.Predicting Bank Failures and International Assessment of Bank Risk[J].Journal of Business Research,1990(19):179-185.

[50]Secrist.National Bank Failures and Non-Failures:An Autopsy and Diagnosis [J].Blooming ton:Principia Press,1938(44):55-59.

[51]Tsai.Global Credit Research[R],2005.

[52]Wenner,MarkD.Credit Risk Management in Financing Agriculture,Innovations in Rural and Agriculture Finance[J].The World Bank,2010(6):76-81.

[53]William F Sharpe.Mutual Fund Performance[J].Journal of Business,1966(39):119-138

[54]Wataru Hirata;Mayumi Ojima.Competition and bank systemic risk: New evidence from Japan’s regional banking[J].Pacific-Basin Finance Journal,2020(10)

[55]Yong‐Chin Liu,Bank liquidity, macroeconomic risk, and bank risk: Evidence from the Financial Services Modernization Act[J].European Financial Management,2020(10):143-175

致谢

光阴荏苒,弹指一挥间。从我进入大学到今天已经九年的时间了,我也从一名校园里不谙世事的学生走向了社会,参加了工作。

首先,我要感谢我的导师,在我和我的导师认识的九年时间里,无论是在学业上还是工作上老师一直对我耐心教导。本篇论文的完成离不开导师的悉心指导,在文章选题、研究思路设计、资料收集以及后期论文修改等方面都得到了导师的支持和帮助。导师广博的学识、严谨的教学态度以及谦逊的作风给我的学习带来了很多的引导,给我的生活也带去了很多关心。学到知识的同时,也让我明白了许多为人处世的道理。

其次,我要感谢所有的任课老师,在座很多老师也是我大学时的任课老师,研究生期间每次回来上课我都倍感亲切,有一种回家的感觉。老师们在课上严谨认真的教学态度、新颖的研究思路、扎实的理论基础对我这三年的学习给予了极大的帮助。

再次,我要感谢邮储银行LN分行的领导和同事,在论文撰写期间,给予我非常多的帮助和支持。在论文资料收集的过程中,得到了邮储银行LN分行计划财务部以及各业务部门的大力协助与支持,在此表示由衷的感谢。再次,感谢我的父母家人,家永远是我的坚强后盾和前行的力量,不论过去,现在和未来,我会一如既往,不让你们失望!

最后,我要感谢我的母校,在这九年的时间里,我深深感受到了这里浓厚的学习氛围、淳朴的校园风气;让我认识了这么多优秀了老师、阳光向上的同窗挚友、更让我找到了今后可以陪伴我一生的挚爱。这所大学留给我太多美好的回忆,以至于每每回忆起来都是温馨幸福的感觉。衷心的祝愿学校的发展会越来越好,可以为国家建设提供更多的优秀人才。

基于层次分析法的邮储银行LN分行财务风险评价研究

基于层次分析法的邮储银行LN分行财务风险评价研究

价格 ¥9.90 发布时间 2023年5月7日
已付费?登录刷新
下载提示:

1、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文章版权申述”(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18735597641(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2、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投稿,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

原创文章,作者:1158,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447766.cn/chachong/135681.html,

Like (0)
1158的头像1158编辑
Previous 2023年5月7日
Next 2023年5月7日

相关推荐

My title page conten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