启蒙训练中乒乓球球感的重要性及练习方法

乒乓球球感通常是启蒙训练者在在打球时球拍与球接触面积的大小、打球时自己的身躯动作和打球时手腕用力大小等特征的综合反映。本文运用文献资料法、观察法、逻辑分析法等研究方法对乒乓球运动的球感与手感的培养方式进行分析研究,通过对球感和手感的概念规则

  前言

  分析古今中外乒乓球运动员获得奥运奖牌,有一种“小启蒙,运动长”的趋势,张继科在24岁时参加2012年奥运会,就实现很少人到达的“大满贯”荣耀。在那个时代5岁的时候,他就听他的爸爸的话,接受了乒乓球启蒙训练,这是从成为人才的角度来看,最重要的阶段。因为在少儿年纪小的时候进行技术训练,可以让孩子学习和建立每个专业的基本结构,最终让个人技术全面行动,定期和不定期地开展一些结合技巧的简单训练,培养自己严谨的技巧意识,避免一些简单的失误,才能够让启蒙训练者达到一定的境地:有自己的打球类型和独特的战术风格[1]。球感的熟悉是形成战术练习重要前提,换句话来说对于打球爱好者来说培养自己的球感显得至关重要。对乒乓球的良好认知不仅是自己是否拥有很好的良球感,还应该看自己的操作意识。当两者融合良好时,它就是球感的极佳体现。只有掌握好球感,才能开启学习复杂乒乓球技战术的大门,准确把握好战斗机,就能充分发挥乒乓球启蒙训练的自身能力。

  一、乒乓球相关理论

  1.1基本技术

  乒乓球拍的抓地力和基本站姿;防手动推停技术;手攻技术;手球技术;球磨技术;这些都是平常在乒乓球运动技术和与乒乓球有关经常使用的专业术语。学习者蹲在球桌前用双腿在运动过程中可以完成的各种动作,包括跨步,步幅,滑步,跨步等,有时将两个或更多个步骤结合使用。首先是一系列的理论灌输,其次是希望教给初学者所有的技术动作,同时打乒乓球者也必须不厌其烦的练好这些动作,兴趣是最大的老师,熟能生巧。越是最基础的动作对以后上赛场至关重要,因为基本的动作会在潜意识自动就会自然而然做出。所以对基本动作的熟练是提升自己控制球的能力关键[2]。

  1.2培养打球感觉

  我们刚开始打乒乓球时,第一步要做的是要考虑我们要不要有对他的球感开始。任何球类运动,你若想打好或者作为一技之长,必须有良好的球感。而作为启蒙老师或者教练,往往大多是向学习者传授一些死教条的法则和纪律,这些都超出学习爱好者的兴趣,忘记了对初学者传授乒乓球技巧和打球初衷的本心。他们都不考虑学习者的接受程度和他们能力出发点如何。结果大都得到是一半的努力,却付出两倍的时间效果,主要原因还在于老师在教学当中的主观能动性过分夸大于初学者的客观条件[3]。
  我认为,刚开始学习乒乓球阶段必须要整体把握球的意识和对它的感觉,为什么不把动作训练作为打球训练的第一步的原因很明显:乒乓球运动学习包括所有种类学习,包括身体训练、打球意识、击球动作以及自己严谨的打球态度。任何一个都是我们要去学习理解的对象。作为刚开始的菜鸟,小到7,8岁,大到几十岁的中年老大叔,只要去打乒乓球这项运动,初次身体力行对乒乓球的了解以及对球的认知往往是感性的,但是就技术动作以及技巧这些都不是通过理性去认识。因为这些都是硬件设施,只要你知道了,你把它掌握了,你就能做好这些,你就能赢球[4]。如果在这个时候教会单调乏味的技术要素,他们的接受能力会大打折扣,从而失去对打球运动的爱好。在这种情况下,正确的做法是他先打球,先从球拍,打球,颠球等开始,增强自信,培养良好的球感,并对球有感性知识。在开始时期建立自己打球兴趣,能够帮助我们形成正确的认知力,让我们有动力去打好球类这项运动,不至于让自己三天打鱼两天晒网。减少我们自己不必要的时间,而且效率还是很高。
  综上分析,我们可以得出的结论是:当我们能开始学习乒乓球时不一定要花钱请老师,自己应该从练基础功抓起。很多打球爱好者经常会问的一个问题:乒乓球的训练到底练些什么?我自己认为:乒乓球的打球战略的建立不是瞬间练成的事情,是一个要花费很长的时间还不一定能练好的球技,“欲速则不达”,我们必须先端正好自己的心态,自己要有一个磨砺意识,我必须具备什么样的心志去克服这个打球过程中带来的枯燥和疲累,增强自己对外界事物的耐心和毅力。
  总之,乒乓球训练中应注重感觉的培养,同时还要激发学习者对乒乓球这项运动的兴趣,两者兼之才能有助于启蒙者提高启蒙训练者快速熟悉掌握此项运动的基础知识与技术动作[5]。

  二、启蒙训练阶段影响球感练习的因素分析

  2.1器材的独特性

  国际上标准的乒乓球重量27g,直径40mm,一般的乒乓球大都在这个范围内。而大多数的球拍有重有轻,球拍种类繁多,性质也各不一样,市面上大多是红双喜的。例如,乒乓球底板材料有纯木混合木和双碳。底板覆盖物有普通粒状橡胶,生橡胶,普通胶,反胶,抗电弧橡胶等,这些材料在性能上有很大差异,会根据选手自己的爱好,选择不一样的器材,因此造成了控制球的难度也不同,因为球轻而拍子重,击打球时会出现无法感受到球的这种可能性,必须经过反复练习。才能在启蒙训练中出现自己的手感和球感。

  2.2运动轨迹的特殊性

  因为乒乓球个体小,当用不同的角度击飞球时,停在在空中的球会出现旋转特征,球旋转半径小,又因为球拍表面覆盖性特点(橡胶)就会导致了乒乓球的以下特点:首先,旋转强烈,高达每秒100转以上;第二,乒乓球就旋转有很多变化,有下降顶点,正旋,反旋,侧顶旋转,下旋,加无旋球等。第三,复杂的弧和着陆点,难以预测;第四,快球速度,要求运动员在100-150ms内做出反应。所以使乒乓球技在运动训练中和体育比赛中更加具有难度和让观众的观看的趣味性。

  2.3乒乓球打法与技术的多样性特点

  乒乓球与其他球类游戏的打法和战略不同,其主要特点是多样性和复杂性。乒乓球技术出现在打球过程中,主要技术类型,而且还在不断的创新和发展。例如,有几种技巧,比如切球,在反击中(拉)中打球,在台附近打快攻,结合快攻与弧形圈,打球圈的两侧等等。在技术上,有多种类型,如:发,接,推送,拦截,搓,切割,拣选等。几何,钟摆,攻击,拉力等近十几种,这样,加上前场反手两项的数量远远超过其他球类比赛。但不管用什么样的打球技术,什么样的比赛项目,我们的目标是在打球过程中,能够知道乒乓球落脚点,脑子里出现球的路线图,知道自己可以在哪些细节上得分,控制自己的节奏,为自己创造的得分的机会。

  三、球感形成的途径

  乒乓球球感,其实并不是一种天赋,只能是那些冠军获得者才能拥有,我们也可以通过后天练习去获得,练习的方法很多,有抵抗练习,帮助练习,动作训练,力量分配,以及研究乒乓球的运动轨迹、受力可能出现的运动方向、受力角度(跟物理有很大的关系),而且自己也要不断把技巧与对乒乓球规律的研究,及时跟老师、教练反馈,查找原因,才能迅速具备球感。

  3.1熟悉球性的练习

  第一步,我们必须熟悉乒乓球运动习性,我们必须知道乒乓球多少克(感觉多重),弹性强弱,速度大小,旋转,不同的打法引起的弧度等。这种感知是球类练习的前提,这也是那些运动冠军在每天的训练中的必备内容。可以看出,对这种认知在球类比赛中起着重要的作用。在实践中,我们可以使用不同高度的球来熟悉球并通过将球拿到墙上,击球,或者打高吊球,这样来形成对球认识的感觉

  3.2阻力练习

  阻力练习就是施加一种外部阻力,增加刺激强度,使肌肉力量感觉清晰的方法。因为乒乓球质量轻、体积小,加上学习者击球时的紧张压力,所以肌肉力量感觉不清楚在撞击的瞬间,难以对球形成清晰打球撞击感,以及准确路径和稳定球拍的运动反馈,也很难在很短的时间内形成打乒乓球的运动记忆。出于这个原因,这种方法可以用来帮助启蒙训练者了解打乒乓球产生力的过程并形成力的感觉。例如,右手握球拍用左手在击球地方处握住球,根据动作右手可以不停摆动球拍。当击球时,右臂会感受到球拍运动的感觉,左臂在击球后会稍微感受到触动感觉。

  3.3助力练习

  在刚开始练习的初期阶段,学习者经常感觉肌肉紧张,不能集中处理自己的动作和身体。在练习开始时,启蒙训练者倾向于放松肌肉和关节,并且不能集中于身体当时动作。同时,老师或教练可以让启蒙训练者放松打球时自己身体的肩关节,手肘和手腕。因此,启蒙训练者可以熟练掌握动作路径,动作节奏,肌肉紧张和放松的交替感觉,以及肌肉力量的感觉,增强记忆。

  3.4同一动作轻、重力量结合的练习方法

  将同样的动作与轻的动作相结合并强调力量的练习方法不是一味地强调大力量的练习或者持续锻炼一定的力量。我们在训练中应该结合球的大小的力量,加强控制力并了解球的性质。用不同的力量击球的主旨和效果。由于肌肉紧张的剧烈,启蒙训练者在开始的时候难以感觉到球,会出现有很多错误,对这些的错误的原因也不明白。在这里可以提供一个实用的方法可用交替一轻一重的方法,注意轻打时的自己动作,在击球时形成力的感觉,再次用重力击球时再现当时的动作,并加强这种感觉,反思两种不同的力量的动作,找出差异。

  3.5、表象训练法

  表象训练法是常用的一种心理训练的方法,指在已有动作感知的基础上,在脑中想象动作过程,体会动作在一定时间、空间及力量方面的特征的方法。表象训练时脑中出现的动作形象主体既可以是他人,如优秀运动员,也可是自己,还可以在表象优秀运动员的动作时把自己置换进去,体会动作过程。表象训练法的优点是不耗费体力,错误动作少。
启蒙训练中乒乓球球感的重要性及练习方法

  3.6、乒乓球运动规律的学习与技术练习相结合的方法

  在乒乓球运动时不仅要求动作是否规范,还应该加强学员对乒乓球运动知识了解,特别是球体运动规律的理论系统的学习,让学习者知道用什么动作和战术去打球。在这之外,还必须知道乒乓球打球规则,以免对手钻你技术规则的空子。

  3.7、反馈法

  反馈法是任何球类运动技能学习进步过程中的最重要一种方法。如果只会一味的去学习,去跟别人比赛,自己不去总结,不去跟老师、教练反馈,那你讲永远不会提高。你只有在反馈之后,你才能知道错误原因。不然还是再犯同样的错误。一样的动作在不同的人身上都会有不同的表现,你只有在反馈之后,总结之后,根据自己独一无二的特性,讲动作变成你自己的风格,你才叫做融汇贯通,这也是反馈的意义。

  四、乒乓球启蒙训练中球感形成的方法和策略

  4.1熟悉球感的练习

  乒乓球的球感特指球的重量、弹性、速度、旋转、弧线等,熟悉球感是球类练习里的第一步,是运动员训练中的必要内容,可见球感在球类项目中的重要地位,在练习中可采用变化高度的垫球,对墙垫球,拍击球,打悬吊球,放高球等具体方法来熟悉球感,通过这样反复练习,你就会慢慢能找到自己打球时的球感[6]。
  4.1.1用拍子平衡球
  老师每天让学生在开始训练前,让学生可以把球拍平稳地放在面前,正中间上面放置乒乓球,目的是不让球掉下来,看谁能持续的时间久。长久练习之后,就会发现自己渐渐有了一定的球感,然后让他们在奔跑的过程中让球保持平衡,让他们有那种球与拍子摩擦的情形[7]。
  4.1.2颠球练习
  颠球主要是把球放在拍子,用自己手腕的力量加上动作,让球在拍子上弹起,但是不能让球下一次从拍子上掉下,你要让拍子把球接着,这样周而复始,就是颠球动作练习。这种运动不受场地影响,你可以在家,也可以在空旷的地方,但是在做这项运动时注意,一定要由慢及快,不可操之过急,要享受这种过程,体会那种感觉[8]。
  4.1.3对墙击球
  对墙来练习乒乓球,主要是用球拍把球击在墙上,球会从墙上反弹回来后,而你要做的是,从球弹到你身边的时候,你要再次把球击出去,这样周而复始。在整个过程中要不使球落地,这种玩法就叫做对墙击球。当然,你也可以增加难度,比如说自己不断地移动自己站位,模拟打球的样子,给自己增添趣味,或者你也可以定点处去打乒乓球,让球弹回来的落脚点都是一样的,这样你就不需要来回跑动,但这种练习要求难度很高,因为我们自己控制不住自己的力量,不能使每次的力量的都是差不多,但这种真的能确确实实提高自己对球的感觉。在这个过程中你需要注意的地方:开始训练时,要离墙近一点,随便你站在那里,然后,逐渐在击球控制自己与墙之间的距离,你可以离墙远也可以离墙近,自己按照自己能够接触到的范围来,你也可以自己固定一个地方来,但这种要求比较高,一定是熟练之后这样要求自己[8]。
  4.1.4双人相对击球方法
  两人面对面站立,距离50公分,每人手握球拍,用拍子击起球,另外一个也用拍子把球击回。但是在击球过程中,一定要注意打球的角度,尽量往另一个人能够接触到的范围去,也不要用很大的力气[9]。
  4.1.5单人练习法
  自己练球时,可以做的动作:(l)用拍子把球朝空中击起,不断重复这样的动作,也可以在这种过程加上动作,增加难度和创意性,激发自己的兴趣(2)自己也可以加快动作和缓慢做颠球这样动作,让自己不断具有操作球的意识。(3)避免自己无聊,可以用计时器,记下自己颠球的个数,看看自己的颠球的一分钟做了多少个。

  4.2球感训练的原则

  球感练习应遵循“由易到难”的原则。在乒乓球教学训练当中,应该由浅入深,逐步对学员有要求,量力而行是对启蒙训练者学习乒乓球的要求[10]。而乒乓球球感的练习应遵循“坚持”的准则。不管是什么样的球,球感的练成都不是短时间就可以获得的,这种东西都是需要长时间枯燥的练习和在比赛中积累获得。

  4.3利用各种小型竞赛来激发学生对乒乓球球感练习的兴趣

  在学校里可以开展各种乒乓球活动:原地颠球、击球比赛、对墙垫球,这些项目能激发了学生参与乒乓球活动训练的热情。也可以跟几个学校进行联谊,让活动变得盛大,在比赛中,就能培养学生乒乓球的球感,也让孩子们爱上这项运动。还以发奖金和证书,让他们从此锻炼身体和提高球技通。
  如何让自己的教学变得有趣,那就是去讲故事,不管是大人还是孩子,都对这种故事情节非常感兴趣。当然,也不是瞎讲或者没有题材的,你可以在他们训练结束后向他们讲那些奥运冠军刻苦训练,最后勇夺冠军的事。这些事迹很多,对人的影响也很大,说过之后,他们可能就会像打了鸡血是的,又去战场上了。老师或者教练训练队员,不仅是要交给他们技能,还应该要激发学生好奇心。这就可以给他们讲中国对在乒乓球运动中一路走来的历程,让他们有担当和爱国心,使他们发愤图强为国争光为,激发他们学习乒乓球的热情。

  五、启蒙训练中一些注意事项

  5.1培养学生打球的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就学会乒乓球这项活动来说,这是一项时间长、枯燥、疲累的运动。及早的树立,对于他们想学好乒乓球至关重要。在开始的时候,很多学生存在着七分热情和不规范的动作。如果在这个时候没有好好地去监督和沟通,以及系统化的学习,一会造成一些天赋高的学员兴趣就会消失,二会对他们以后参加正式比赛时出现重大的失误。如果被别人呵斥后,他们的热情被浇灭,他们就会“改变兴趣”从事其他的球类作为休闲运动的爱好。所以沟通、指导在初期时显得至关重要。对于学生和成年人来说,爱好是最好的老师,是自己想掌握某种技能的关键因素。他们感兴趣的话就会对整个训练过程产生积极影响,就不需要别人监督,自己主动养成勤加练习的习惯。
  刚开始时期的乒乓球打球兴趣培养可以下面三个方面来进行:第一,教练要具有善良,耐心的心性,不能太着急或者要求太高,用让学生理解的语言或者动作让他们能够消化这些专业知识,建立一个平易近人的形象;二是培养形式,方法,学会因材施教,不同的学生用不同的方法,对他们的薄弱点进行强化训练;三、到球场观看比赛,带着学员去其他球馆学习,访问、不同的球馆之间举办友谊赛。同时设置奖学金、颁发荣誉证书等激发孩子的兴趣。

  5.2注意初期良好习惯的树立

  不管是少年还是成年人在初期刚接触乒乓球这项运动时,都会具有可塑性强这种特点。你一开始的动作和习惯,会在以后打球时经常出现。所以在训练开始的时候你就要学习正确的、规范的动作,虽然花的时间长,你可能觉得没必要。但是切记自己好高骛远。你要从小事,最基础的做起,严格听从教练或老师的安排,从最基本的动作开始,比如握拍或者打球的动作,反反复复的练习。这就好像扎马步一样,只有扎的时间够长,你才能稳定如泰山。还要养成的良好习惯是:及时跟教师或教练反馈,向老师反应你所学的东西,还不太清楚的地方。老师毕竟过来人,他知道哪些地方很多人经常会出现错误,他跟你讲解过后,你会豁然开朗,也节省了你不必要的时间,让你很快提高的自己学习速度。因此,合格的动作和及时反馈是练习乒乓球最重要的好习惯[11]。

  5.3注意学生模仿动作练习

  窗体顶端
  在乒乓球训练活动中,教学生正确的动作是首要的训练任务。规范的动作会在学生心里产生根深蒂固的思维方式,这也会在打球时经常用到。有的学生可能理解不了的时候,老师要根据学生的不一样的理解能力,进行视觉教学与心理训练两者结合。换句话说,注重教学生怎么做,而不是说:“为什么要以这种方式去练习球技。”例如:观看乒乓球奥运冠军的技术视频、看他们佳球集锦;观看专业团队的培训班,了解他们的上课内容;在训练课中先让水平高的球员进行示范性演练、多做示范活动,先让初学者先看,然后再想一想、反思这些人的打球动作,如果换做自己在当时的情况下的怎么做,然后再找人演练自己动作。经过反复多次,初学者对他们思想中正确的行动方式和战略安排就有了正确的认识。在这个过程中,在思考和练习的同步进行。我们试图在脑海中重现学习动作的形象,这有助于初学者尽快掌握基础的的动作,并对他们产生好的影响[12]。

  六、结论和建议

  窗体顶端
  (1)在乒乓球启蒙教学训练中,要加强和重视对球感形成的培养,特别是对青少年学生和运动员的培养,并加以重视。让他们有较为系统的理论学习的方法,培养出这种思维方法和思考方式能有效加快对乒乓球速度。
  (2)由于任何球类运动的感觉是一种特殊的运动知觉,都需要自己不停的去训练,去感受。教师或教练通过语言准确地将其传达给学习者是非常困难的,必须得自己多加练习,熟能生巧,自己才能有感觉。因此,在尽可能使语言生动活泼的同时,要让启蒙训练者加强练习时间和精力的投入。并且让他们注意练习方法的总结,不断开发新的教学训练方法和手段。
  (3)我们在乒乓球训练活动过程中,要理论知识学习和实践训练相结合,不断地反思思考自己错误,最主要的以实践为中心,用理论推动实践。中国的乒乓球运动是世界第一,但我们不能骄傲,继续努力前行,用饱满的热情,科学的学习乒乓球动作,严谨的学习态度来训练乒乓球这项运动,这样我们才能走的更远,才能为国争光,才能屹立不倒!
  窗体底端

  参考文献

  [1]韩冬.张继科乒乓球世界杯单打决赛技战术分析[J].体育文化导刊,2012(9):37-40.
  [2]丘钟惠.现代乒乓球技术的研究[J].1982.
  [3]杨华东,方成军.乒乓球球感形成的方法与策略探析[J].新西部,2010(6):246-246.
  [4]朱丽娜,李小军.青少年乒乓球球感的培养[J].青少年体育,2007(5):57-58.
  [5]孙婕.浅析乒乓球球感与基本技术体系形成的关系[J].内江科技,2016,37(11):98-99.
  [6]李浩松,卢铁元,王佩云.少年儿童乒乓球“球感”测试评价方法研究[J].天津体育学院学报,2000,15(1):72-74.
  [7]沈文丽.乒乓球选修课中“球感”的培养[J].河南教育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12,21(3):93-94.
  [8]黄卫,周强.浅析高校乒乓球教学中存在的问题与对策[J].科学咨询(科技·管理),2015(5):111-112.
  [9]王荣.浅析乒乓球运动的球感和球感的训练[J].体育师友,2009,32(5):34-36.
  [10]颜乾勇,孙勤国.培养高职院校乒乓球选项课学生球感的探讨——以江苏农牧科技职业学院乒乓球选项课学生为例[J].运动,2017(21):129-129.
  [11]田芳.浅谈乒乓球教学中良好习惯养成[J].神州,2011(17):72-72.
  [12]杨寿强.乒乓球动作教学关键事项解析[J].当代体育科技,2015(27):183-184.
下载提示:

1、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文章版权申述”(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18735597641(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2、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投稿,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

原创文章,作者:写文章小能手,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447766.cn/chachong/14003.html,

Like (0)
写文章小能手的头像写文章小能手游客
Previous 2021年8月23日
Next 2021年9月19日

相关推荐

My title page conten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