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当前国家特别重视学生的全面发展,体育是学校培养学生全面发展的一项重要内容,学校体育是提高青少年健康素质的关键所在,青少年学生的健康是一个民族素质健康的基础,关系到民族的发展,加强学校体育教学和教学工作,是提高学生健康素质、提高学生全面发展的必然要求。通过对扬州市江都区丁沟中学体育教学现状的研究,进行分析和总结,并提出一些建议。
关键词:教学目标、方法;高中学生;调查;体育教学;现状。
1前言
学校体育教学对提高学生的身心全面发展有着重大作用,在学校的学习是解决学生的体育状况的重要因素。
气候、经济条件、传统体育等,存在着巨大的差异,教师的学校,校舍和设备类,是非常不同的,根据每个学生的兴趣爱好,体育,卫生,环境等)有很大的不同,这导致了体育在学生的态度是不一样的。所以,每个学校,每个地区,相应的对策也不同。
本文以扬州市丁沟中学的学生为研究对象,对他们的态度的现状分析,认为体育教育存在的问题,根据相应的对策研究,实现中学体育的目标,并希望能发挥教师关注学生的体育课,使体育能够引起多数人的注意,注意学生的身体健康。
2研究对象与方法
2.1研究对象
扬州市江都区丁沟中学,高一、高二、高三,共三个年级,每个年级随机抽取50名学生,其中男女生各75人,共150人为调查对象。
2.2研究方法
2.2.1问卷调查法
本次调查的问卷表对扬州市江都区丁沟中学学生,通过发放问卷调查学生学习动机与态度和学习目的,问卷通过不写名的形式,每个年级随机抽取50名学生,共发放问卷150份,回收问卷150份,其中有效问卷135份,有效率为90%。经检验,问卷的信度与效度均符合要求。
2.2.2访谈法
通过走访同学,老师等,全面了解学校体育教学的情况。
2.2.3文献资料法
本文广泛查阅了国内有关学生体育课态度与影响因素的研究资料,有关终身体育、学校体育、素质教育等与本调查相关领域的文献资料。
2.2.4数据统计法
文献资料对调查访问收集的数据,根据社会学统计的方法运用EXCEL软件进行分析检查。
3结果与分析
3.1高中体育教学目标的研究
高中教学目标可指三维目标: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在教学中,既要让学生掌握知识与技能,又要注重过程与方法,注重学生的情感与价值观,该校体育教学目标也是围绕这一目标来开展的。教育课改是当前教育部热切关注的话题,要始终落实“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建立有自己学校特色的体育与健康课程,所以学校根据学生的特点和学校的特点来开展不同的体育课,进行有针对的体育教学。
3.2高中体育课程设置现状
学校开设体育课程目的是根据《纲要》的要求结合学校的具体情况和学生的具体情况来开展体育教学,但是很多学校并没有认识到这一点,该校体育课程设置是为了实现5个共同运动目标(即运动参与、运动技能、身体健康、心里健康、社会适应能力)来开展。在同教师的访谈中教师都谈到的一点就是学校领导对体育教学的重视度不够,投入的人力、物力不足,所以体育课程的开设受到一定的限制。

从表一中显示,该校课程开设主要是篮球课、足球课、排球课、羽毛球课、乒乓球课等课程上,这些项目便于开展,对学生全面发展也有一定的锻炼价值,但是在与老师的访谈中,这些开展的项目也没有好好的落实,比如武术、体操和瑜伽只是涉及一点点简单的动作,学生学会即可,至于其他稍稍高难度的动作并没有涉及到。而有的课程学生并不愿意学习,所以老师也没有认真的教学。从表1可以看出,篮球、足球和排球学生占大多数,大部分学生都喜欢三大球运动。俗话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有其所好学生学习也会大大的不同,学生会更自主的积极的去参与其中,所以学校开设课程应该尽可能的多考虑学生喜欢的体育课程,对学生发展更有价值的课程,加大学生自主学习的积极性,灵活调整已经开设的课程以满足不同学生的不同需求。
3.3高中体育开课的时间及分班情况
该校在体育课的开课时间上,严格按照《标准》的要求,高中学生每个星期两节体育课。至于在分班时,并没有考虑到学生的体育成绩和个人能力,但是有不少学生是希望这样来分班的。该校是按照不同专项来分班的,我想这是和体育高考制度是分不开的,普通高考学生不像体育专业的学生那样,普通高考生高考只有文化成绩,没有体育成绩,所以是不需要考体育的,所以老师在分班时也了解不到每个学生的体育能力情况和不同学生的身体素质,也无法以体育成绩和个人体育能力进行分班。综上情况,在体育分班上,希望今后多的开设混合班,尽量以学生个人能力分班,促进学生间的交流,营造和谐的体育锻炼环境。
3.4高中体育教学方法与学习评价研究
体育教方法是指体育教师和学生为了实现体育课程目标和完成教学任务的过程中所采用的行为和操作体系。教师运用好的教学方法能更好的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如果教师教学方法不适当,效果必然不好。

目前教师在教学中主要集中示范法、游戏比赛法、讲授法这些常规的教学方法,但是这些方法我们在从小的体育教学中就已经接触到了,在调查中,有很多学生都会说现在老师的教学方法与手段有点单一,都听了有十几年,这样来看,目前的教学需要改进,应该积极响应《标准》,在教学中不是更多考虑怎么教,而是思考怎么样让学生学,只有了解怎么样才能让学生学习效果好、效率快才能找到适合学生的教学方法。
体育学习评价是对学生整个学习过程所进行的价值判断,既能了解学生对知识与技能的掌握情况,又能发现教师教学的问题从而及时改正和调整,从而提高自己。

从表3可以看出,该校在对学生学习成绩评价还是单一的,没有更好体现学生学习情况,在《标准》中,对学生学习成绩评定形式有三种:自我评定、相互评定、教师评定。很显然没有做到,基本都是教师独裁的评定方式。同时学生评价应从知识与技能、学习态度、合作与情意表现几方面来评价。所以,应该调整学生学习成绩的评定,更好的了解学生学习。
3.5高中体育教师上课及课前准备情况
课前认真准备上课内容是上好一节课的重要的前提条件,写好教案是课前准备的具体实施方案,对体育课来说更是如此。但是体育课是在室外进行,受影响的因素很多,比如场地、器材、天气等等。

表4可以看出只有20%的老师完全按教案上课,还有10%的老师不按教案上课,其中因为天气的原因占50%,场地和器材的原因占30%,还有10%受其他因素的影响,由于室内体育课场地不足,所以在遇到天气原因的时候不得不改上室内理论课,所以场地和器材的限制是存在的普遍问题,希望能够得到改善。
3.6高中学生体育学习动机与态度研究
学生学习的动机和态度尤为重要,学生有了学习的动机和很好的态度在学生学习的时候就会把学习当作是一种乐趣,而不是一种任务。

从表5可以发现大家上体育课基本都是为了顺利通过考试、掌握知识与技能、放松身心,同时也发现男女生动机有十分大的差异,男生主要是掌握知识与技能、放松身心、磨练意志,女生则是顺利通过考试、放松身心,这表明女生对体育课认识不够明确,但是男生却认识到体育可以放松自己,锻炼自己。

从表6可以看出大部分学生还是喜欢上体育课的,非常极端的只有极少数,该学校体育开展还是挺受学生欢迎的,学生对体育课表现肯定的态度是非常值得鼓励的。
3.7高中学生课间操开展情况
早操是课外体育活动的一种,早晨锻炼不仅可以消除疲劳、为学生一天的学习打好基础,所以,《学校体育工作条例》明确指出学校的体育教师应当组织课间操和课外体育活动。

从表7可以看出大多数学生参加早操只是因为学校的安排,同时因为锻炼身体的也有67%,把早操作为习惯的只有16%,说明大部分学生对参加早操没有自我参加的意识,学校对学生参加早操力度好不够,没有让学生认识到早的好处并积极主动投入。
3.8影响学生进行课外体育活动的原因
扬州市江都区丁沟中学是我教育实习的学校,在校做老师期间,我着重观察了学生课外体育活动的情况,结果并不理想,每天课间操剩余时间的时候,学生们都回到了自己的班级,基本没有学生再进行课外体育运动,而中午放学和晚上放学的时间里也只有极少数的学生自主进行体育锻炼,周末的时候,在学生上晚自习前,还是有一定的学生进行体育锻炼,但是人数依然不够多。
从表8可以看出,无人组织要求、场地器材原因是影响学生进行课外体育活动的主要原因,其次是因为学习太紧张、没有同伴,高三同学因为高考的原因,学习任务繁重,很多没有体育锻炼的时间,同时也有些同学没没有体育锻炼的习惯的。在走访教师的时候,教师也提出了学校场地和器材的不足。所以要学校合理的组织,老师、学生直接共同配合,才能更好的开展学生课外体育活动。
4结论与建议
4.1结论
4.1.1扬州市江都区丁沟中学教学指导思想明确,坚持“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要求,在体育课的开设上结合了学校的自身特点和学生的特点来设置体育课程。
4.1.2体育课开展良好,学生选课方式较为单一,没有充分考虑到学生的需求。
4.1.3教学方法上,老师尽职尽责,以学生的发展为中心,重视学生的主体地位,在对学生体育成绩评价上较传统,单一没有创新性,评价方法有待改进。
4.1.4教师上课及课前准备情况很好,能有条不紊的上好体育课,但是在其他不稳定因素的条件下,学校场地和器材要求不够。
4.1.5学生参与体育运动的动机较明确,但是男生和女生之间的差异比较大,很明显的可以观察到男生要好过女生,同时不管是男生还是女生在体育学习态度上都表现很出色。
4.1.6学校的课外体育活动开展方面有所欠缺,对学生的早操以及课外体育活动没有形成明确的规定,同时学生主动参与的积极性也不高,没有自主的参加,参与的平均平率较低。
4.2建议
4.2.1明确学校体育教学的指导思想,学校应该加强对体育教学教材与教学内容、课程体系设置的研究,同时提高学校领导和学生对体育的重视程度。
4.2.2在体育分班上,要考虑到学生的需求,尽量满足学生的需求,让学生受益。
4.2.3对学生的学习成绩评价方面有所不妥,评价是要综合评价学生的学习成绩,从多方面考虑,不能由老师一个人评价,多方面评价同时采取鼓励式评定。
4.2.4加强学校体育场地和体育器材的建设,在考虑到学校的实际情况下,能够多引进体育器材,加大体育教学和体育场地器材方面经费的投入,引起校领导的重视。
4.1.5明确学生体育动机,让更多的学生参与体育运动。
4.1.6加强课外体育活动的开展力度,教师积极组织让学生参与,提高学生兴趣。
参考文献:
1.甄子会《影响我国高校体育教学发展的因素及对策分析》[J],体育与科学2010年,01期,P2-5.
2.毛振明《体育内容教学改革与新体育运动项目》[M]北京,北京体育大学出版社,2002年P31-34
3.江时茂.《武汉市高职院校体育教学的现状研究》,华东师范大学,2012年,P2-10
4.韩希刚《高职院校体育教学存在的问题与对策研究》辽宁师专学报(自然科学版),2010年,2期,P3-5
5.任远金,陈双《高等职业院校体育教学形式的挑战与分析》牡丹江师范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10年,3期
6.王凯《浅谈郑州市高职院校体育教学现状》,[期刊论文]科技信息,2010年,36期,4-8
7.程俊迈《当前高校体育 教学模式的分析及其发展趋势》[J]体育科学研究,2002年,04期,5-7
8.张力宾《河南高职院校学生课外体育活动现状分析》,[期刊论文],运动2011,12期,7-9
9.朱文《主体参与与体育教学》[D]华东师范大学,2006年,P5-8
下载提示:
1、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文章版权申述”(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18735597641(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2、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投稿,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
原创文章,作者:写文章小能手,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447766.cn/chachong/260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