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电影背景音乐带来的经济效益——以《功夫》为例

电影背景音乐的经济效益即是音乐产业中的一环,也与电影本身不可脱离,背景音乐是一部电影作品的重要组成部分,要提高电影质量就要制作优质的电影背景音乐,研究背景音乐对经济效益的贡献途径和实现方式对提高电影质量和票房收入具有重要意义。本文从电影背景

  一、绪论

  (一)选题意义

  随着中国经济的飞速增长,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人们不再满足于对物质生活的享受,也开始提高对精神文化的需求。而音乐正是人们精神文化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音乐的繁荣兴盛推动了大量相关产业的发展,音乐对经济的影响越来越大,这使越来越多的商家发现了其蕴含的经济效益,而其中背景音乐的使用正是音乐带来巨大的经济效益的一大体现[张丽娜.音乐经济在市场需求中健康发展的策略分析[J].生产力研究.2015(10):100-103]。以周星驰的电影《功夫》为例,电影的精美画面的加上背景音乐的完美融合,给人们带来视觉和听觉的双重享受,这一做法成就了一种新的艺术形式,也拓宽了音乐产品的市场,为电影票房做出了卓越贡献,带来了大量的商机。由此看来,背景音乐带来的经济效益是巨大的。本研究以《功夫》里面的背景音乐为研究对象,研究背景音乐能够带来多大的经济效益,并且能够从中吸取经验,为日后电影中如何运用背景音乐才能带来最大经济效益提供借鉴经验,扩大音乐产品的市场,让音乐更多的融入人们的生活。

  (二)研究现状

  目前业界对于音乐带来的经济效益大多集中在中国音乐娱乐节目所带来的经济效益,比如《中国好声音》、《蒙面歌王》、《我是歌手》等等,或者集中在音乐节所带来的经济效益之上,对于背景音乐所带来的经济效益研究较少[谢树莹.中国音乐经济转型及健康发展的应对措施[J].生产力研究.2015(6):126-127]。目前背景音乐带来的经济效益与电影本身的经济效益绑定在一起,难以区分电影背景音乐对于经济效益增长的作用途径。目前对于电影中的背景音乐,人们更多的是关注背景音乐与电影剧情的融合,对于背景音乐本身所能带来的经济效益的支持关注度较低,涉及这方面的参考资料较少,缺乏对照资料[王在畅.从音乐特性看音乐经济[J].集团经济研究.2006(33):316-317]。

  二、电影背景音乐概述

  1900年第一部有声电影在巴黎正式上映,世界影坛从此开始进入有声时代,声音的加入使得电影无论是在叙事还是在情感表达上都迈上了新一步台阶。而在进入有声时代之后,台词音到背景音的使用经历了一个阶段,随着电影艺术的不断进步发展,背景音在电影中成为不可脱离的元素,成为辅助电影艺术叙事和情感表的的重要手段[刘峰龚莉.浅议文化商业化商业化背景下的音乐经济[J].商业现代化.2007(20):199]。

  (一)电影背景音乐的内涵

  所谓电影背景音乐,简单来讲,就是穿插在电影中的各种音乐的总和,也称之为电影配乐。电影背景音乐既可以是专门为电影本身结合其剧情和需求而创作的音乐,也可以是现成的大众熟悉的音乐的再次利用[贾承澄.音乐艺术的经济问题探析[J].市场研究,2009,(12).]。在电影中,既可以创作使用多种不同的音乐来衬托不同的剧情,也可以将同一种音乐剪辑成为不同的片段零散分散地进行使用[董丽丽.市场经济条件下音乐对经济与社会的功能作用[J].武汉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4).]。优秀的电影背景音乐,在电影中出现的时间得当,音效、风格、音量等都能够很好地衬托电影的情节和人物的心理活动,最初烘托出电影想要表达的主题和情感[张宝印.面向情感的电影背景音乐分类方法研究[J].华中科技大学学报,2011,1:52.]。一部优秀的电影,不仅在剧情和角色是能够深入人心,更多的是能够带给观众继续思考的方向和兴趣,而不少优质的电影背景音乐恰巧能够充当指引观众思考的航标,例如电影《甜蜜蜜》中的背景音乐,虽然音乐本身观众耳熟能详,而且情感积极温暖,但是结合电影剧情,背景音乐《甜蜜蜜》却会给观众带来淡淡的伤感之情,引发观众对于那个时代背景、时代主题的进一步思考[翟建农.新时期电影音乐发展的主要趋势[J].电影艺术,1989,(02):55—61

  (二)中国电影背景音乐的特征

  1.具有深厚的文化底蕴
  中国电影背景音乐的使用糅合了许多传统的中华文化元素,包括传统的戏曲、绘画、器乐、诗词歌赋、押韵等文化元素,根据电影情节的需求内敛、含蓄、侧面地体现和增强电影表达的情感[姜燕.论电影音乐造型的观念与方法[J].现代传播(中国传媒大学学报),2008,(04):93-95]。这种凝重、内敛、含蓄的表达方式不同于西方电影背景音乐热烈奔放的特性,实则是中国民族倾向的偏好,体现了中华文化的厚重底蕴[杜鹃.浅析电影背景音乐的风格特征与功能价值-以《霸王别姬》为例[J].陕西教育2014(4):17-19]。
  2.地方特色凸显
  不同的电影有不同的种类,反映的事件具有特定的地域背景和时代背景,因此中国电影使用的背景音乐具有不同的地域特色[阮津粤.论电影音乐对人物情感的表述功能[J].音乐大观,2011(6):10]。许多反映地方特色和事件的电影作品使用来自不同地域各具特色的背景音乐,例如传统的民歌小调、《霸王别姬》使用的带有浓厚京味戏曲背景音乐,更有使用陕北信天游、西南地区川剧元素、河南梆子或者汉中地区的黄梅戏音乐等,这些各具特色的地方性音乐可以很好地跟电影本身内容结合起来,相互映衬,增加共鸣。
  3.西方音乐元素比重越来越多
  改革开放之前,中国电影多数反映的是革命建设的事件,电影制作多模仿和借助苏联电影制作的经验,背景音乐的选用也多为雄浑壮丽的革命红色歌曲,而这些歌曲的制作带有强烈的苏联交响乐痕迹,以钢琴、大提琴等乐器共同构筑激动人心的音乐类型。改革开放之后,中西之间的文化交流逐渐密集繁荣起来,而这样的文化交流反应在电影背景音乐的使用上就是中国电影的背景音乐使用更多地向西方电影背景音乐使用方式靠近,小提琴、钢琴、单簧管乐器演奏的协奏曲、交响曲、弦乐四重奏等音乐形式在中国电影背景音乐使用中越来越司空见惯。

  三、《功夫》电影极其配乐概述

  (一)、《功夫》简介

  电影《功夫》是一部在2004年上映的喜剧片,影片有著名的喜剧演员周星驰联合其他著名喜剧演员联袂主演的武侠喜剧类电影,主演兼导演的周星驰凭借这部电影获得了第42届X金马奖最佳导演奖,再一次证明了其过人的喜剧和导演天赋。电影《功夫》也取得了当年不俗的票房成绩,是高票房高质量电影的典型代表。给影片带来成功的因素有很多,除了主演周星驰和一班笑星的好质量表演之外,引人入胜的情节和震撼的视觉效果也为电影增色不少,除此之外,影片中以民族性的音乐为主题的背景音乐设置更将影片武侠的风格凸显了出了,使得整部影片既具有诙谐幽默的气氛,还透露出一种武林中人好爽正义的气质,给观影的观众带来了十足的精神文化享受。

  (二)《功夫》背景音乐分析

  1.该电影背景音乐种类
  著名的音乐制作人黄英华曾经获得过香港金像奖最佳电影配乐奖,也正是他操刀电音《功夫》的背景音乐。在电影中,背景音乐的出现总会让观众感觉似曾相识,看完之后总觉得缺一不可,这就是因为电影背景音乐的选用都是选自颇具民族气息的传统名乐,传统名乐配合上武侠情节,二者可谓是珠联璧合。影片选用了六首经典名乐:《闯将令》《四川将军令》《十面埋伏》《东海渔歌》《小刀会组曲》《英雄们战胜了大渡河》。[李明文.电影《功夫》背景音乐评析[J].电影评分.2012(1):54-61
  ]这些音乐都是创作于上个世界五六十年代的经典民族音乐,这也使得影片在听觉效果上呈现出一种浓厚的民族风格出来。同时,《功夫》也选用了亚美尼亚著名作曲家阿拉姆·哈洽图良创作的《马刀舞曲》以及夕板甲的帕布罗·德·萨拉萨蒂创作的《流浪者之歌》。中国传统民乐和国外经典音乐的使用和配合,构筑了《功夫》经典的背景音乐系统。
  2.电影背景音乐对电影本身的贡献

  四、《功夫》中电影背景音乐对电影的影响

  《功夫》中的电影背景音乐除了本身的制作优良,以及在适当位置的运用,构建了整个《功夫》电影的音乐系统。对电影本身起到了积极的促进作用。

  1.渲染影片气氛

  背景音乐的使用可以为影片部分或者全部情节渲染和制造出一种特定的气氛感情,使得电影本身的画面感染力和视觉效果得到进一步深化,背景音乐对于电影气氛的渲染可以从横向和纵向两个角度进行[苏艳丽,武少颖.影视音乐的魅力——谈音乐在影视艺术中的作用[J].电影评介,2007(23):23.]。功夫中的电影主要是《东海渔歌》、《将军令》、《闯将令》和《英雄们战胜了大渡河》。《东海渔歌》是1959年创作的一首反映东海渔民生活劳作的民乐合奏曲,旋律优美动听,朗朗上口,通常被全国各地甚至过来的民乐演奏团进行演奏。这首民乐被影片应用于两处,第一处是电影7分钟处,乐曲伴随着猪笼城寨祥和平静的生活方式,第28分钟处乐曲用来衬托主人公回忆童年时代用所有积蓄买了一本如来神掌秘籍的趣事。《将军令》表现的是古代将军出征时候的威严庄重和战士战斗时的激烈程度。在电影21分钟处,该音乐被作为斧头帮围攻猪笼城寨和隐居的武林高手之间激烈战斗时候的背景音乐,此时制作者主要运用了原曲使用的快板和急板,与电影中的打斗情节十分切合。《闯将令》是上个世纪五十年代创作的一首反映全国各条战线上的战士勇往直前、不屈不挠的精神,曲子充满了斗志昂扬和激烈亢奋的精神。在影片中,火云邪神出场之前和火云邪神与包租公包租婆之间进行战斗时音乐出现,其实恢弘也烘托出了双方战斗的激烈程度和惨烈程度。《英雄们战胜了大渡河》是一首经典的大合唱曲子,这首音乐反映的是上个世界50年代解放军进驻西藏解放西藏过程中,为了将战争的物资运往目的地,战士们抗住严寒、克服各种困难,冒着生命危险度过了大渡河天险,体现了解放军战士大无畏的牺牲精神。曲子被运用在影片中后段火云邪神与包租公包租婆打斗的场面中,用来展现双方战斗的激烈程度,紧张而刺激。《小刀会组曲》这首作品为作曲家商易于1959年为民族舞剧《小刀会》作的配乐,该组曲用到了琵琶、唢呐、古筝等乐器,在这部电影中乐曲被引用在1小时1 8分左右主人公被火云邪神打伤、愈后与之打斗的场景。《十面埋伏》是一首著名的古代琵琶乐曲,表现出战争的紧张气氛,是典型的大型琵琶代表乐曲之一。这首乐曲表现的是楚汉相争中以汉军为主描写垓下之战的情景,在这部影片中,它的开头部分几个强有力的轮指被用在电影13分左右主人公出场配乐,暗示着主人公即将在猪笼寨遭围堵的场景。民族音乐的选取,不仅符合了电影武侠的气质,而且电影讲述的主要是发生在民国时期的故事,选取创作于上个世纪五六十年代的音乐作品,时代相隔较劲,能够体现出强烈的时代特征[李娜.电影《功夫》的背景音乐评析[J].艺术学苑.2013(10):131-132]。两首匹洋音乐作品《流浪者之歌》、《马刀舞曲》都是西方影响广泛的音乐作品,都是不同时期不同国家的作品,是西洋音乐作品中的经典。《流浪者之歌》是一首经典的小提琴曲子,它体现的是吉普赛人伤感多情而又充满情趣的生活。作品共分四个部分:前奏、慢板、歌谣曲和快板。在包租婆与包租公相互追赶的片段中,快板部分的运用使得该场面更加地诙谐幽默,在主人公躲在马路红绿灯操控箱子例备受毒蛇煎熬的情节中,选用了歌曲民谣部分,体现主人公的悲痛伤感的情绪。《马刀舞曲》作于1 942年,亚美尼亚作曲家哈恰图良创作的芭蕾舞剧《加雅涅》的选曲,后被改编为手风琴曲、钢琴曲、小提琴曲和木琴曲等。这首乐曲主要是表现剧中人物敏捷而彪悍的性格特征。在斧头帮去救精神病院的火云邪神的场景中,这段乐曲的加入使得情节更加轻松幽默,让观众忍俊不禁[张晓云.武侠电影配乐中的中国民族音乐[J].西南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7(03)
浅析电影背景音乐带来的经济效益——以《功夫》为例
  在影片《功夫》中,这些背景音乐的使用为影片本身渲染出了一种年代的厚重感和戏剧感,这种厚重感是结合着影片的画面和情节一同进行的,而主题音乐的响起,推动者故事走向高潮也是走向悲剧收尾部分,最终余音绕梁给观众留下的是关于那个年代、那个事业中的人和事的思考。在影片的高潮和轻松的时期,一段悠扬、飘逸、悠远的背景音乐的响起,映衬着X西部空旷、广阔的原野,给观众以孤寂、怅廖的感受,而这种感受或者氛围实际上就是整个影片所呈现给观众的感受。背景音乐的使用,可以结合电影画面和情节营造出特定的氛围和观众的观感,观众从电影中获得的情感体验更加真实、更加持久。

  2.帮助角色进行情感的抒发

  电影角色的台词是电影角色表达情感和体现其性格特征的主要渠道,而背景音乐则可以帮助角色情感表达更深刻、真实和持久[张俊义.从电影《山楂树之恋》看陈其钢的音乐艺术[J].学周刊,2011(23):11.],使得角色情感表达更加深入人心。背景音乐不仅帮助角色情感表达,还能够帮助塑造角色人物形象。在电影《功夫》中,影片中黄圣依在跟主角说话或者独白时,背景音乐较为深情,多用《东海渔歌》来表人物内心。旋律优美动听,朗朗上口,帮助影片中的哑巴进行情感的抒发。这就体现出正式适宜的背景音乐形式或者风格,凸显出了此时此刻主人公的内心情感活动和情感表达,使得影片中的人物情感能够更加深入、直接地进入到观影观众的内心世界中,增强了影片的感染力。

  3.突出影片的主题

  每一步影片制作者都是想借助该影片来表达一定的情感,因此影片就必然围绕着某一个主题进行,可以是武侠,可以是战争,也可以是其他的主题,而在整个影片进程中要随时随地把握和突出主题,背景音乐使用得是否恰当至关重要。通过电影画面,影片给观众直观地视觉刺激,通过背景音乐,影片还可以对观众进行听觉刺激,在视觉和听觉的双重角度下,电影的主题就可以淋漓尽致地被表达出来[金林林.浅谈背景音乐对电影主题表达的推动[J].商业文化:下半月,2011(1):9.]。在电影《功夫》中,能够非常通过哀婉或者是激扬的背景音乐,突出影片的主题。《功夫》的主题主要还是尚武精神和拼搏精神。因此,在背景音乐的选择了热烈的曲目。《流浪者之歌》《马刀舞曲》的节奏都比较激昂,较好的彰显了影片的主题。

  4.推动情节发展

  电影情节是在一步一步的推进过程中逐渐达到高潮的,而背景音乐可以说是电影情节变化和演进的助推器,尤其是在情节交替的环节,背景音乐的选用和画面变化相得益彰,将会使得电影情节合理推进,避免生涩[李泽杨.电影色彩与艺术表达——以张艺谋执导影片为例[J].中国电影市场,201I(10):20]。悠扬优美的背景音乐一般标志着情节正在向积极的方向发展,而暗沉、厚重的背景音乐往往预示着情节在向消极的方向发展,在电影情节开始之前,有一段适宜的背景音乐作为铺垫,将会使得观众心理更易接受接下来的情节变化和发展。
  《功夫》的几个经典情节的高潮点都是在打斗是迎来的。因此,此时的音乐也都是为营造气氛,推动促进情节发展而选择的。通过节奏、乐器的表现,推动了情节的发展,帮助电影进行了完整的主旨的呈现。

  五、电影《功夫》背景音乐对经济效益的贡献

  (一)电影背景音乐对经济效益影响的总过程

  1.背景音乐是电影系统中的元素之一
  电影诞生之初,电影作为一个系统其中只包含光、影这两个元素,其中角色之间的对话并不是以声音播放来呈现的,有的是通过电影字幕,有的则没有角色之间的台词对白环节,电影情节的变化发展是以角色之间的动作和场景的变化而变化的。电影进入有声时代以来,角色之间的对白和背景音乐开始以声音的形式呈现给了观众,电影真正进入了可以进行视觉、声觉双重呈现的时代,因此我们如果将电影看作是一个系统,那么声音是电影系统中必不可少的一个元素,而背景音乐又是声音中的一个重要部分,背景音乐是电影必不可少的一个元素。马克思主义哲学关于整体和部分的关系原理表明,部分影响着整体的功能、状态,关键部分对整体的影响甚至起决定性作用。作为电影系统中的一部分,背景音乐的优劣影响着电影整体的优劣,背景音乐选用适宜得当,会为电影质量增分不少,电影将会更加容易得到观众的喜爱与赞美。背景音乐作为整体中的一部分,影响作用于电影本身的途径是:一,渲染影片气氛,增强影片的感染力,让观众身临其境;二,推动角色情感的抒发,使得角色形象血肉丰满,在观众心中更加真实贴近;三,升华影片主题,帮助影片制作者突出和升华电影主题,电影的内涵更加丰富;四,推动情节发展,优质的背景音乐是情节变化之间的助推剂和润滑剂,给观众做好心理铺垫,推进情节的发展变化[曾遂今.音乐社会学概论[M].北京:文化艺术出版社.1997.]。
  2.高质量的电影可以获取观众的喜爱进而实现经济价值
  票房是电影经济价值的重要体现,票房的高低不仅决定了电影制作者是否能够收回制作成本甚至或者获得收益,更决定了观众对于这部电影的喜爱程度和电影所获得的评价[林日葵.艺术经济学[M].北京:中国商业出版社.2006
  ]。而票房的高低则是以观众观影人数和次数决定的,观众是否愿意花钱购买电影票观看电影,最重要的影响因素是观众对这部电影的喜爱程度,观众越喜爱这部电影,则会更多推自己或者推荐他人去观看,电影的口碑和评价也水涨船高。而决定观众对一部电影喜爱程度的因素有很多:第一,演员。演员可以说是电影的核心和灵魂,演员的知名度、演技等都是吸引观众的重要因素之一,选用观众喜爱的演员参与电影的拍摄,将会很大程度上为电影本身增色不少,演员对于角色的诠释和表演,更是电影的核心看点之一,许多观众甚至会慕名为自己喜爱的演员而来观看影片;第二,投资。投资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电影的制作精良程度,投资作为一种特殊的影响因素,运用得当将会给电影锦上添花,但是过多地投资,华丽的电影制作而没有优秀的剧情和演员,那么电影本身将会没有灵魂而无法吸引观众;第三,剧本。一个好的剧本,情节引人入胜,主题发人深省,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电影的质量和内涵,决定了电影的厚重层度,是电影制作者思考的呈现和结果;第四,制作。随着时代的发展,观众对电影质量的要求越来越高,一部制作精良的电影总能够给观众更好地影响,电影制作包括许多方面,广义来讲,电影制作包含了剧本、演员、导演等元素,狭义的电影制作包含了电影的画面、剪辑、配乐、配音、文字等方面的内容,本文重点探究的背景音乐就是狭义的电影制作中的元素。影响电影受观众喜爱程度的因素综合起来,就是电影质量。电影质量就是电影整体中各要素的总和单一的要素质量越高,越齐全,电影质量就越高。而电影质量与电影票房之间的关系就是电影质量越高,观众喜爱程度就越高,观众观看人数和次数就越多,电影票房就越高。
  3.背景音乐作用于经济效益的总过程
  电影背景音乐作用于经济效益的总过程分为两个阶段,第一个阶段,电影北京音乐影响着电影质量,电影北京音乐是电影这个大系统中的一部分,这个部分的质量影响着整体的质量,优质的背景音乐制作必然会给电影质量本身增色不少;第二个阶段,优质的电通常情况下会获得观众的喜爱,其中还会形成电影的口碑效应,一传十十传百,而观众的喜爱程度将会转化为观众的观影次数和热情,进而转变为电影的票房收入[高鸿业.西方经济学(微观部分)[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4.]。因此,背景音乐作用于经济效的过程间接作用。值得注意的是,背景音乐对于票房的影响不是决定性的,它必须配合其他的关键要素共同作用于电影质量,只有优质的背景音乐而没有其他的元素发挥作用,电影质量也很难保证。

  (二)《功夫》电影背景音乐作为音乐产业带来的经济效益

  1.音乐创作需求
  《功夫》中的音乐大多是改编曲目。其作为电影必不可少的一部分,电影背景音乐离不开电影本身,电影也离不开音乐,正是这种相互需求不可脱离的状态,使得电影背景音乐创作获得了大量的需求,这正是这样的需求吸引一大部分创作者投入其中,带动音乐创作产业发展。虽然是改变音乐,但是也需要专业的人才来进行音乐的改变和写词,由此拉动了音乐产业的创作需求。
  2.音乐制作需求
  《功夫》中的很多音乐都是经过后期的制作和从新的乐曲演奏进行的。《功夫》中经常出现的《流浪者之歌》就是在进行后期的制作过后才得以在电影中完整的呈现。这就体现了《功夫》中的电影背景音乐带动了音乐制作的需求。从而带动了音乐产业的经济效益。
  3.推动音乐消费进一步扩大
  随着电影知名度的扩大,电影背景音乐也被广大观众所喜爱和接受,在享受完电影本身的内容之后,观众对电影背景音乐也津津乐道,不少电影背景音乐也作为流行音乐单独发行,创造出新的经济价值。《功夫》电影大火之后,其背景音乐也得到了观众的喜爱和追捧。其体现在对《功夫》的原声碟的销量上。随着其能够以经济效益的形成推动了消费的进一步扩大。于此同时,《功夫》背景的音乐消费的扩大,又能够反作用于《功夫》相关系列音乐的创作和制作,为《功夫》音乐创作和制作提供源源不断的市场需求动力。在音乐的创造到消费过程中,电影发挥了中介的作用,是电影背景音乐经济的载体。

  (三)《功夫》影片配乐促进电影票房增长

  为了更加直观地呈现出观众对于电影优质与否与电影配乐的关系,笔者随机采访了两百位观看过影片《功夫》的观众,采访的内容为:你认为《功夫》是否是一部优质的电影作品;在认为其是一部优质作品的观众中深入采访,你认为《功夫》中最吸引你的要素有哪些,供选择项有演员、配乐、剧情、画面、台词、口碑。针对第一个问题,在两百位受访者中,有187位受访者认为这是一部优质影片。在认为这是一部优质影片的187为观众中,认为配乐是最吸引自己的要素之一的观众有57位。采访结果如下表所示:
  n认为影片优质数演员配乐剧情画面台词口碑
  200 187 44 32 63 21 17 10
  从表格中可以看出,配乐是继剧情和演员之后第三大影响电影质量的要素,也是观众最为重视的要素之一。《功夫》的背景音乐通过影响电影的质量,进而影响电影的观众喜爱程度,进而决定了电影的票房成绩。《功夫》的背景音乐促进了《功夫》电影票房的提升,从而带来了经济效益。

  结论

  电影背景音乐对经济效益的影响和作用途径有两个维度:第一,背景音乐是电影质量的必要条件之一,通过背景音乐和其他必要条件的配合形成高质量的电影作品。高质量的电影作品更容易获得观众的喜爱,进而获取高票房。第二,电影对背景音乐创作制作的需求可以形成一条庞大的音乐产业链条,这条链条的末端是电影音乐的消费。影片《功夫》中背景音乐对于影片经济效益的贡献途径也是沿着以上两个维度进行的。

  参考文献:

  [1]张丽娜.音乐经济在市场需求中健康发展的策略分析[J].生产力研究.2015(10):100-103
  [2]谢树莹.中国音乐经济转型及健康发展的应对措施[J].生产力研究.2015(6):126-127
  [3]王在畅.从音乐特性看音乐经济[J].集团经济研究.2006(33):316-317
  [4]刘峰龚莉.浅议文化商业化商业化背景下的音乐经济[J].商业现代化.2007(20):199
  [5]贾承澄.音乐艺术的经济问题探析[J].市场研究,2009,(12).
  [6]董丽丽.市场经济条件下音乐对经济与社会的功能作用[J].武汉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4).
  [7]张宝印.面向情感的电影背景音乐分类方法研究[J].华中科技大学学报,2011,1:52.
  [8]翟建农.新时期电影音乐发展的主要趋势[J].电影艺术,1989,(02):55—61
  [9]姜燕.论电影音乐造型的观念与方法[J].现代传播(中国传媒大学学报),2008,(04):93-95
  [10]杜鹃.浅析电影背景音乐的风格特征与功能价值-以《霸王别姬》为例[J].陕西教育2014(4):17-19
  [11]阮津粤.论电影音乐对人物情感的表述功能[J].音乐大观,2011(6):10
  [12]苏艳丽,武少颖.影视音乐的魅力——谈音乐在影视艺术中的作用[J].电影评介,2007(23):23.
  [13]张俊义.从电影《山楂树之恋》看陈其钢的音乐艺术[J].学周刊,2011(23):11.
  [14]金林林.浅谈背景音乐对电影主题表达的推动[J].商业文化:下半月,2011(1):9.
  [15]李泽杨.电影色彩与艺术表达——以张艺谋执导影片为例[J].中国电影市场,201I(10):20
  [16]曾遂今.音乐社会学概论[M].北京:文化艺术出版社.1997.
  [17]林日葵.艺术经济学[M].北京:中国商业出版社.2006
  [18]高鸿业.西方经济学(微观部分)[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4.
  [19]张冬梅.论艺术生产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J].洛阳师范学院学报.2003,(3)
  [20]贾承澄.音乐艺术的经济问题探析[J].市场研究.2009,(12).
  [21]李明文.电影《功夫》背景音乐评析[J].电影评分.2012(1):54-61
  [22]李娜.电影《功夫》的背景音乐评析[J].艺术学苑.2013(10):131-132
  [23]张晓云.武侠电影配乐中的中国民族音乐[J].西南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7(03)
  [24]侯燕.音画统一与视听合一:电影音乐特性研究[J].中国音乐学(季刊),2007(01)
下载提示:

1、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文章版权申述”(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18735597641(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2、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投稿,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

原创文章,作者:写文章小能手,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447766.cn/chachong/14126.html,

Like (0)
写文章小能手的头像写文章小能手游客
Previous 2021年9月9日
Next 2021年9月27日

相关推荐

My title page conten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