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情感是舞蹈的魂魄,以情感作为载体的舞蹈通过舞者、作品和新媒体传播等方式来感染观众达到感情上的共识。尤其是新媒体的泛起,使舞蹈的传播方式产生了质的变革。舞蹈不再只是活跃在舞台之上,而是走进千家万户。这种传播效果对舞蹈情感也有一定的影响。舞蹈情感不再是单一的通过舞者抒情传递给观众,而是运用技术吸引观众带着情感去体会舞者的情感表达,或是剖析作品要表达的情感让观众读出自己的理解。通过新媒体的传播使舞者的情感呈现更加细腻,给观众的情感体验更加真切,让舞蹈作品的情感表达更加丰富。本文通过对情感表达呈现在舞蹈表演中重要性的讨论,进一步分析在新媒体传播背景下舞蹈情感多层次、多角度、多方面的呈现。
关键词:舞蹈情感 新媒体传播 多维度拓展
一、新媒体舞蹈艺术的概述
(一)、新媒体舞蹈艺术的萌芽与成长
1、新媒体舞蹈艺术的萌芽
新媒体艺术萌芽于上世纪六十年代,起初一些西方国家只是对这一全新领域实验的研究产生兴趣,随后便创建了一系列的研究基地和研究项目。不久,开展了一场关于“艺术和科技艺术节”的文化展。[]这场不同凡响的艺术节将艺术与技术进行融合打开了新媒体艺术的大门,不仅为此开辟了一个广阔的舞台,并将其推向世界各地,走上艺术的先锋。在某个角度上来说,这场艺术盛典是通过使用一些科技手段对艺术进行设计加工,新媒体技术加上舞蹈艺术这一新形式开启了现代多媒体剧场和互动演艺的新模式。这一举动也吸引了大批艺术家纷纷开始关注科技与艺术的融合,随即,更多的相关从业者将目光开始聚焦在技术与艺术融合创新发展的新媒体艺术领域中。深受现代主义,尤其是后现代主义文学艺术思想潮流不断进行历史演化的影响,一些舞蹈艺术家尝试着将舞蹈与技术相结合,打破了舞蹈艺术编创的传统形式——新媒体舞蹈艺术也油然而生。在二十世纪末,随着科技的发展将舞蹈和计算机相结合,使人类的舞蹈艺术发展迈入了新的时代。2002年在X纽约举办的一台由三段独舞构成的新媒体舞蹈晚会,创始了将媒体技术与剧场舞蹈相结合的特殊形式,成为当代新媒体舞蹈作品和新型剧场舞蹈艺术的代表。[]科技创新加快计算机的发展并推动新媒体技术在舞蹈艺术领域里广泛应用,舞蹈艺术不断吸纳传媒艺术和影视艺术等相近的艺术形式,不仅使“舞蹈”从单一的肢体舞动上升到情感的思考以及不断成长为现代化的虚拟数字,促进了舞蹈艺术的自我突破;也使舞蹈演艺的空间从舞台现场转移到电视屏幕上再转移到网络键盘上,发生了空间与方位的转变。这一突破和转变为媒体技术与舞蹈艺术的融合与发展创造了重要条件,并将其推到人们的面前,成功的引起了人们的关注,从而成为一个万人注目的现实艺术形式。
2、新媒体舞蹈艺术的成长
互联网时代的到来打开了网络技术在艺术发展环境中的新世界大门,当舞蹈作为一门艺术与网络技术发生碰撞,相互融合,共同发展之时,产生了一种新的舞蹈艺术形式,这种新的舞蹈艺术形式使人们的视觉效应越发丰富、动人、有趣。舞蹈艺术在新媒体技术潜移默化的熏陶之下快速成长起来,打破了以往对舞蹈固有模式的束缚。[]新媒体技术不仅给舞蹈带来更多的发展前景和机会,同时也独具创新的解释了舞蹈表演和舞蹈艺术形象,并在网络技术和舞蹈艺术的交汇融合下成长起来。在科技的带动下,随着网络技术和影视技术的推进以及市场需求化的多样发展,不断涌现出大批优秀复合型人才。其中既懂得编创舞蹈作品,又通晓多媒体技能的复合型专业人才的广泛兴起,不仅反应出新媒体舞蹈艺术受重视的程度,也反应出新媒体舞蹈艺术的发展符合现代民众的审美以及文化所需,打破了观赏者对传统舞蹈艺术固有的观念。信息技术与网络技术的发展将推动新媒体舞蹈艺术走上空前未有的发展道路,在不久之后必将成为这个社会的艺术主流形式之一,成为社会发展创新之下以及互联网技术广泛应用之下,博得民众喜爱的全新的舞蹈艺术形式。
(二)、新媒体时代下舞蹈的呈现
在新媒体时代下,舞蹈艺术的呈现方式也发生了巨大的变化,改变了传统舞蹈表演仅限于剧场或舞台之上单一的呈现方式,就比如传统舞蹈演出都有规定的时间和地点,并且人们需要自行前往去观看,观众必须提前备好观看演出的门票才可以去观看舞蹈。后来随着技术的不断发展出现了电视舞蹈,人们观看舞蹈演出可以选择去剧场也可以选择在家里的电视上进行观看。由于传统舞蹈呈现方式单一,不能满足大众的文化需求,有时因为时间或地域的限制不能给观众带来视觉上的享受与体验,这就束缚了舞蹈艺术的传播与发展。但在现代网络技术的应用下,打破传统舞蹈在时间,空间以及传播上的限制,使舞蹈在创建过程、表达言语和审美成效上更具现代美感,也使得舞蹈艺术更加切合观众的需求与时代的要求。例如使用先进的计算机技术,通过舞台的多媒体设计、LED屏幕、影视音频和全息投影等各种技术与舞蹈技能相融合,成为一种新型的舞蹈艺术形式。[]这种新型的舞蹈艺术形式结合了动画、虚拟、多媒体等技术,创造出丰富新颖的舞蹈动作,同时也营造出精彩绝伦的舞台空间艺术效果。在2015年春节联欢晚会中李宇春演出的节目《蜀绣》就是利用全息投影技术营造出虚拟环境,带点科幻色彩的舞蹈抓人眼球,让人目不转睛,使观众产生错觉,迷失在一个舞台上竟有两个一摸一样的李宇春,不仅舞蹈动作一致且变化多样的表演场景中。与此同时从画像中走出表演服装走秀的模特,不仅可以随意切换服装,并且在最后回到画像中,一幕幕亦真实亦科幻的舞台效果令观众们赞叹不已。正是因为表演者利用与其投射出的荧幕形象相互交叠,利用全息幻象膜等透明介质,在舞台中呈现出虚实难辨的幻象。该技术的应用给观众的欣赏带来惟妙惟肖之感和全新的视觉体验。为此,在新媒体环境下,全息舞蹈投影技术的运用加强了舞蹈艺术的表现力、感染力,可以给观众带来更加丰富多彩的舞蹈世界,将其完美透彻地呈现在人们眼前,给人以亲临现场的感觉。新媒体时代的发展不仅赋予了舞蹈更多特性和内容形式的创新,让舞蹈以更为立体化的形式呈现,还使舞蹈艺术从直观形式转变到数字信息形式,引领舞蹈艺术迈入数字舞蹈的XXX,以互联网为传播媒介,实现了舞蹈的跨界传播。[]
(三)、新媒体时代下舞蹈传播的新形态
新媒体的诞生快速并且强势的进入人们的生活中,使人们的生活发生了非常大的改变。传播舞蹈艺术的新媒介也得到快速发展,改变了传统舞蹈仅依靠人与人交流、绘画、画像雕刻或书本记录来传播舞蹈艺术的形式,例如大众所熟知的敦煌舞,最早的传播方式就是人们对敦煌石窟中的壁画进行研究而提炼出来的舞蹈动作和舞蹈形象,之后出现有专门培训舞蹈的地方,通过老师言传身教进行舞蹈传播。然而时代的进步使得传统的舞蹈传播形式已经不能够满足人们日渐丰富的精神文化需求,随着科技的发展带动新媒体的崛起,舞蹈传播形式也发生着改变,从电视媒体传播到网络多媒体传播再到移动互联网时代下的手机媒体传播。舞蹈艺术以空前未有的时速广泛传播进入大众的视野。其传播的内容和形式都不断突破以往舞蹈传播的局限性,发展成有独特传播魅力的传播新形态。它交互性广,例如在微信舞蹈公众平台下,观众能够根据自己的喜好选择喜欢类型的舞蹈开展实时交流;它即时性强,人们只要打开互联网即可观看舞蹈视频;它信息量大,不仅有丰富的舞蹈内容和大量的舞蹈作品,还有广大爱好者对舞蹈作品的介绍与评价;它共享性广,例如观众可以将自己喜欢的舞蹈作品转发至朋友圈或微博,就能让更多的人了解舞蹈作品促进传播。这些特性使新媒体成为传播舞蹈艺术的主力军并且能将大量的作品很好的保存流传下去有机会被人们所熟知。新媒体的泛起为舞蹈传播创造出了多种新形态,例如微信公众平台、抖音直播间、火山小视频等一系列传播渠道都出现了丰富的舞蹈传播形式,打破时空局限,第一时间将舞蹈传递给人们。因此新媒体时代下舞蹈的弘扬与发展简单又丰富多彩。
二、新媒体视角下的舞蹈情感呈现
(一)、情感表达在舞蹈表演中的重要性
1、舞者情感传递的重要性:
情是舞者表演之魂
舞蹈里藏着脉搏跳动的语言,舞蹈本身没有命脉,而在于舞者心脏跳动的情感抒发,舞蹈的命脉里流淌着舞者的血液。没有生命的舞蹈只是肢体上的行尸走肉,而不是给舞蹈以生机勃勃的活力。对舞蹈演绎者来说,最好的表述内心的感情变化是促成一个舞蹈作品成功的必要条件。一名优秀的舞蹈表演者在演出前除了探究这段舞蹈的历史背景和生活环境之外,还必须去感受舞蹈所要传达的情感,以及每一肢体上的舞动所表现出的感情情绪,只有真正深入了解了,情感到位了,才能准确的向观众去传达一段舞蹈乃至一个作品的内在含义。例如在《中国妈妈》这部舞蹈作品中,扮演母亲角色的舞蹈演员们衣着褴褛的冲出舞台,弯着腰,一手握拳一手坚定不移地指着前方,宣泄着对日本侵犯者的仇恨行为,这一场景深深震撼了观众,在充满愤恨的目光和歇斯底里的呐喊里,使舞者情绪释放到了极致。正是因为情绪渲染在舞台上的放大,即使它没有较难技巧性的动作,也给人以强烈的心灵震撼。并且将伟大的母爱上升到一种崇高的境界。这群舞蹈演员通过舞蹈所表达出的一种伟大的民族精神深深引起观众的情感共鸣。舞者们就是通过肢体语言作为主要交流手段表达情感,利用无声的语言演绎一个故事,当一个舞蹈加入了舞者的思想和感情时,每一个表情,每一个动作都代表着一定的含义。因此,好的舞蹈,不仅要求舞蹈演员肢体上的动作美妙,还必须具备良好的情感传达能力,能与观众之间生出感情上的共识,令观众百感丛生且深入人心。
2、观众情感体验的重要性:
情是感染观众之源
舞蹈演艺的目的在于传递感情和思想,传递的方法就是舞蹈演员的表演活动。 而传递的对象就是表演活动的欣赏者即——观众,要想表演活动的目的顺利达成, 获得最佳的效果,那观众的欣赏就是关键环节,感染观众传递情感就是最终目的。 所谓 “外行看热闹、内行看门道”是间接讽刺了那些优美流畅的舞蹈由于感情的缺失或舞蹈演员对作品的了解不深,使得舞蹈所呈现的情感表达不足,最终落入观众眼中的仅仅是一个优美的舞蹈,并没有触动与感想。然而优秀的舞蹈表演对于观众来说从不分外行与内行,能让观众产生感知反应和联想,使观众对舞蹈动作这一表象进行想象,[]进而有了情感和兴趣,让观众主动领会作品并能够真正品味出舞蹈所要表达的情感内涵。舞者高超的技艺和思想情感相融合,牵动舞者的每一肢体语言和神态,一颦一笑,一个眼神,都饱含深刻的情感。在舞动肢体之间轻而易举地去抒情,不论是悲怆苍凉或欢欣鼓舞都给观众带来极大的美感享受。当音乐停止,舞者退场,观众退席,在人们心中留下的是无尽的回味与深思。人们观赏之后得以理解,产生情感,引起了共鸣,必是将情感的传递完美进行下去。
3、舞蹈情感呈现的重要性:
情是舞蹈创作之本
以情感为源创造出的肢体动作就是舞蹈语汇,舞蹈语汇是构成一部舞蹈作品最基本的要素,情感则是构成这一基本要素的核心之本,也是舞蹈作品从创作到演绎过程中一个极为重要的因素,这一因素也应最先被考虑。创作者编排舞蹈作品时必须有明确的情感基础和情感走向为基调,舞者进行演绎时必须根据作品本身的情感走向调动自身的情绪感情运用,而最终出现在舞台上的舞蹈作品和舞者的每一肢体语言也都是有感情的。因此在舞蹈的创作过程里,要将感情与舞蹈相互交融,共同呈现,才能使舞蹈作品具有生命力,散发独特的魅力吸引大众,从而深入人心。舞蹈的创作必然来源于生活,展现人们的生活状态和人们的思想情绪,或酸甜苦辣或喜怒哀乐。因此,情感造就了舞蹈的肢体语言,创造了舞蹈动作,成就了舞蹈作品。[]以情感为载体编创的舞蹈作品与舞蹈表演者的情感相互碰撞,擦出有感情的火花,是情感的外化,同时也是人们情感的展现和流露。
当一个人心情非常激动,用言语表情以及声音都无法表达此刻心情的时候,在不经意间伴随着肢体的动作就能很好的表达出来。舞蹈作品的萌芽便由此而来。最后呈现出的舞蹈作品通过舞者的肢体来演绎,曼妙的舞姿加上丰富的情绪释放,使作品的内涵完美的表达出来,不仅能促进舞蹈表演者心之深处最细腻的感情得到表述,在塑造出完美的舞者形象的同时,也能让观众随着舞蹈作品的情节和舞者姿态的舞动进行交流与情感传递,从而得到心灵的洗礼,产生共鸣。
(二)、新媒体传播舞蹈艺术共生的审美情感呈现
科技时代下信息技术的发展催生新媒体的快速发展,伴随着新媒体革命的开展,新的艺术形式以数字化和信息技术为源而产生,是对传统艺术的发展和突破,新型的传播形式改变和创新了人们审美理念及创作方式。在新媒体环境下,人们对舞蹈艺术也产生了独特的审美情感,不断促进审美层面及创作层面向前发展,[]以跟随时代发展的局势,从而符合大众的审美需求。人的审美具有直观具象性、瞬间永恒性、空间表现差异性等特点,人的审美结构是复杂的多层次的。在新媒体传播背景下,舞蹈艺术审美结构的展开是从感性到理性再到感性的形式开展,[]由于人们感性因素的影响较大,因此能够为舞蹈艺术创作提供更多的情感来源,创作出使人与人之间构建良好沟通与互动体验的舞蹈作品,带给更多的人丰富的审美情感体验。当舞蹈作品和舞蹈表演者与新媒体技术融合,展现出了独特的演出效果,再利用新媒体的传播发展为独具魅力的舞蹈艺术形式,成为舞蹈艺术的审美客体。而人们在新媒体的传播中认识多种多样的舞蹈作品,产生不同的审美情感,构成了舞蹈艺术的审美主体。审美主体对舞蹈艺术的审美要求越高,审美客体就必须具备独特之处才能唤醒审美主体的兴趣,[]当然审美客体的质量也会对审美主体的反应及态度产生不容忽视的反作用。[]因此在新媒体环境下,审美主体刺激审美客体的前进与发展,这就要求舞蹈作品的创作应兼顾鲜明特别的表现形式及容易理解的舞蹈结构,并将人类情感以物化的形式在作品中得到呈现,必须有深层次的情感传达与审美主体进行情感互动,以此满足审美主体对舞蹈艺术的审美追求。[]
如今科技飞速发展,新媒体舞蹈艺术越来越受大众所喜爱,在不久之后,必将吸纳更广范围的内容,不断创新不同的审美理念,培养大众审美情感的呈现。[]
三、新媒体传播舞蹈情感呈现的多维度拓展
(一)、新媒体传播背景下舞蹈情感呈现方式的多维度拓展
文学用笔头笔墨描绘事物,音乐是用声调音符塑造旋律,电影是通过镜头的画面剪切和拼接来演示情节,而舞蹈却是以人体为媒介传播作品情感,因为人体是最富于感情的媒介,都说艺术家眼里万物都有生命,而情感表达就是舞者的脉动。如今,人们的生活与网络形影不离,舞蹈艺术也在网络的冲击下突破原有的生存环境。新媒体的出现和广泛应用与舞蹈碰撞擦出不同的火花,展现出舞蹈独具一格的表演魅力和与众不同的表演方式从而吸引了大众的目光。例如《舞蹈风暴》这一档关于舞蹈竞赛艺术的综艺节目,在开播前就备受关注,首先这档节目最大的看点就是利用高科技捕捉舞者姿态而瞬间定格产生的“风暴时刻”,用128台摄像机对所有表演进行360度实时记录和无死角拍摄展示舞蹈细节。每个表演者必须根据自身作品编创一个精彩的瞬间,即“风暴时刻”,导师们会根据风暴时刻做出点评,对于出色的风暴时刻则可扭转乾坤。准确的来说这档综艺节目是以科技手段呈现出的风暴时刻,其实更多的是将舞者的情感推向观众眼前产生的情感效应作为其中的一个评判依据。比如节目中舞者王晨艺的一组风暴时刻令人惊叹的同时又让人深有体会,他说他对风暴时刻的设定就是自己某一段时间的生活状态,那时的他很孤独迷茫,经常把自己关在房间不与外界接触,害怕听到各种声音又感到无比的压抑…他想冲破枷锁,打破黑暗生活的牢笼,所以在编舞中想象出一面镜子用尽全身力气踹碎它就像踹碎束缚他的枷锁,他必须走出黑暗重见光明。他的风暴时刻是他的解读和情感表达,在科技的镜头视角下不仅让观众体会到了他的情感表达,通过网络新媒体的传播也让不能亲临现场的大众感受到他的压抑与孤独。这样有情感的风暴时刻正是在技术的配合中通过新媒体的传播有情感的完美展现。此外在新媒体的创新应用上,以360度全景摄像对舞蹈情感进行另一种拆解并将其呈现出来。其次利用新媒体的传播,以介绍人为线索,通过与舞者的交流,带领观众了解舞台灯光后舞者的真实生活和真实情感,拉近观众与舞者的距离,从而达到舞者以舞传情的同时观众能以情赏舞的舞台效果和情感体验。例如在《舞蹈风暴》中加入了剧情采访环节,“风暴合伙人”何炅老师在舞台下对表演者进行简单的访谈,表演过后又有简单的评价,让这档节目有一种“故事感”,给观众传递的是真实的情感,既吸引了大批观众来听“故事”,更提供给观众良好的代入感。也是这种通过介绍人的呈现方式,可以让观众真正认识这些舞者,认识舞蹈,认识令人惊叹的舞蹈背后所要付出的心酸和刻苦。
不论是360度的全景摄像还是介绍人的介绍引入,《舞蹈风暴》在电视传播的帮助下,打开了舞蹈传播的新途径,释放出全新的艺术能量。新媒体时代的舞蹈使用多媒体剧场展现,加上先进的互联网技术、全方位拍摄视角和舞台灯光效应等,与传统舞蹈呈现形式结合,运用现代科技将人类舞蹈艺术的美最大化地放大。观赏者在欣赏时,会觉得十分新颖,同时感到很强的科技感。灯光和现场和声都会让舞蹈效果变得更好,内容更加丰富多彩。使舞者和观众有了完全不同的情感体验。
这档综艺既没有复杂的赛制,也没有花哨的舞美,但反而因为对专业的追求和尊重让节目展现出了一种纯粹。正是这种简单朴素既为节目的收视率提供了保障,又让更多的优秀选手对舞台充满向往,同时给选手公平公正公开的比赛机会,也给观众带来极佳的观视感和情感体验。
(二)、新媒体传播背景下舞蹈情感呈现效果的多维度拓展
时代在进步,科技在发展,新媒体技术和舞蹈艺术更好的融合共同发展,给舞蹈艺术带来了质的提升,内容形式变得更加充足,呈现出的舞蹈情感也变得更加细腻。新媒体背景下的动画技术、虚拟技术、互联网技术和科技装置都将舞蹈艺术的虚拟效果和互动效果发挥到最好,当舞台和空间有了新的融合方式时,舞者在表现自己的专业行为时也必须具备丰富的情感和良好的舞台表现力,舞者可以利用灯光和道具配合更好地呈现情感效果,改变了传统单一的肢体表现方式。这便要求在新媒体舞蹈艺术领域中,舞者要担负更多的任务,他们要驾驭舞台背景和各个道具的同时还要将舞蹈想要表现的情感完美的展现出来,最后呈现给观众的是活灵活现的真情实感的舞蹈作品,观众则通过新媒体的传播欣赏舞蹈的美,体会舞蹈作品所表达,从而对舞蹈艺术有了除眼睛观看之外心灵上多重的审美感受,有了思想感受就有了交流,这便使人与人的距离变得更加亲近,心贴心的交流最能让人感同身受。就在2019年10月5日由湖南电视台播出的大型舞蹈创编竞技类综艺《舞蹈风暴》,已经连续十二期牢牢占据收视榜第一和微博综艺热播榜第一。 那它为什么如此受大众的欢迎呢?因为这档节目里不仅有高颜值的一群专业舞蹈演员,最重要的是有了在新技术定格下的“风暴时刻”完美定格了舞者的高光时刻,将动态的艺术静态展现,有着别样的美和情感表达。我们都知道舞蹈艺术具有动态性,具有瞬息消逝的特征,传统的传播方式仅能给观众传播舞蹈作品呈现单一的舞台效果,而在新媒体的传播下通过投影技术或影视后期技术让舞者肢体舞动间的情感有了诠释和表达的机会,给观众营建出符合舞蹈作品所要表达的气氛来观看舞台演出的效果,让观众也产生情感共鸣。例如《舞蹈风暴》节目中优秀舞者胡沈员当时的一舞《儿时》,选用了毛不易的歌作为伴奏,他用优美的舞姿演绎了背井离乡的游子对亲人深深的思念,舞蹈十分的美,感情表达也颇深。在舞台灯光的配合下,他跳哭了现场的导师和嘉宾也跳哭了在屏幕后观看的观众,就连“风暴伙伴”何炅老师也在后台泪崩。就是因为舞者本身的表演足够震撼心灵,通过多媒体的传播把这种情感带给观众达到了很好的传播效果,加上影视后期的剪辑创作更好的打造画面感,并应用在舞蹈作品中,对高难度的动作进行制作加工,例如延时处理可以使舞蹈演员的动作重复放慢或瞬间定格让舞蹈演员的姿态更清晰,这些加工处理会对演出效果产生非常大的影响。[]增强了舞蹈作品的演绎效果,也引起观众的感情共鸣,所以它才会稳居收视第一,吸引大量的流量,而这一切都离不开多媒体的应用与传播。通过技术加持下的舞蹈风暴,时空定格的瞬间,不禁让人们感受舞蹈的魅力也引发不同观众的不同解读,让观看者读出自己的理解,自己的感动。新媒体技术不仅丰富了舞蹈作品的内容,也更好地呈现了舞蹈表演者的情感,让作品的深刻含义更容易被大众所理解。[]
(三)、新媒体传播背景下舞蹈情感呈现变化的多维度拓展
舞蹈是通过人的肢体进行表演的艺术,在音乐的伴奏里及道具的辅助下舞蹈突显出独特的艺术特性。舞蹈的艺术特性通过舞者的演绎来呈现,这就讲求舞者应具备熟练的技能,同时需要舞蹈演员能够将情感代入舞蹈通过肢体动作传递思想情感、塑造人物形象等。而舞蹈演员要同时满足这两点要求,除了依赖自身身体条件的内在因素外,舞蹈场所、舞蹈所需的音响和灯光等都成为影响舞蹈艺术表达的外在因素。科技创新加速和丰富了舞蹈艺术的传播,不再是单纯的传播舞蹈作品而是通过作品传递思想情感。传统的剧场观看舞台表演艺术只能给亲临现场的人带来美的享受,或许部分人会有更深层次的情感共鸣,但也只限于少数人的情感体验,舞蹈在大多数人眼里仅仅是美的。计算机网络的出现并广泛使用给各类人群欣赏多种多样的舞蹈艺术带来了便捷,打破了传统舞蹈限时限地的缺陷。喜欢舞蹈的人们不仅能观看重播,还能将自己喜欢的舞蹈保存,方便以后拿出来仔细回味,这就有机会让原本大众眼中舞蹈的美有了深度和内涵。人们通过社交平台或作品评价等方式表达自己的思想情感进行交流和沟通,有了新的认识产生新的体会,也让很多不懂舞蹈但喜欢舞蹈的人通过作品分析并和大家的交流沟通来深层次的了解舞蹈的美,这让原本就声情并茂的舞蹈作品在更多人的眼里更加富有激情,有了更多的情感理解,表现了独特魅力之时,给舞蹈艺术创造了好的传播氛围。新媒体给舞蹈传播带来了更优质更方便的平台,让舞蹈编导有机会将自己的作品传播出去,收集观众对作品产生的看法与评价,再逐步将这个舞蹈作品细化符合大众审美,给予了舞蹈编导及演员更多反馈,使这个作品更加成熟,进而更容易使双方产生感情上的共鸣和思想上的交流。舞蹈作品通过与观众全面交流进而达到情感共鸣,经过新媒体传播后最终呈现出的舞蹈作品更有温度和思想。
四 、结语
时代在发展,社会在进步,舞蹈作为一种古老,传统的艺术形式仍然能历久弥新,从古代单纯的娱乐方式到现代的情感抒发再到当代的引人深思,舞蹈总能跟随时代的步伐不断走进人的生活贴近人的心灵引发人的思考,是一门既能给人带来美的视觉享受又能提升人的精神思想的高级艺术,在无形中传达所要表达的情感,或是反映社会现象、或是呼吁大众、或是解读人生态度,都给人们带来价值意义非同一般的情感体验。在科技发展大繁荣的时代背景下,新媒体舞蹈艺术的出现和传播使舞蹈逐渐成为引领现代社会潮流艺术的其中一种,[]它借助网络发达的讯息技术,运用科技手段打破时间与空间的限制,利用新媒体的新型态传播方式更大范围的被人们所熟知,它有变化多端的表演形式,奇妙科幻的演绎空间以及丰富多样的情感表达而被人们所喜欢,它更重要的是作为一种情感翻译工具传播思想情感,帮助人们理解作品内涵,欣赏艺术价值,解读情感表达,顺应社会的发展和需求的同时符合人们的审美和文化需求。[]新媒体的传播促进舞蹈艺术的丰富和发展,而舞蹈情感也在其传播下多层次、多角度、多方面的呈现。[]现如今智能手机各类应用软件,例如微博、微信等社交软件以及抖音、火山小视频等视频软件作为新媒体的传播平台,给观众带来丰富的审美情感体验,激发创作者的审美情感来源与科技的完美融合从而带来完整的舞蹈盛宴。
致 谢
在文章的结束,我要感谢所有在写作过程中帮助过我的人。首先,也是最主要感谢的是我的指导老师,xx老师。从论文选题到撰写整篇论文,不论是在我思路不清晰时,还是书写格式有问题时,老师都能给予我很好的帮助。整个过程中老师的一一指点都能让我学以受用。在初稿完成后,老师仔细阅读了我的文章并对个别存在的问题再次指出。我非常感谢xx老师的精心指导,使我能顺利完成我的论文并且收获颇丰。其次,我要感谢各位老师对我的学习与生活无微不至的关心与关照,感谢同学们帮我指出问题,给予我批评与建议,让我受益匪浅。感谢大家的帮助我才能顺利完成本篇论文,再次感谢。
最后,在此毕业之际向帮助过我的老师和同学们致以崇高敬意!
1、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文章版权申述”(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18735597641(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2、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投稿,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
原创文章,作者:1158,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447766.cn/chachong/14239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