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包装设计是我们看到一件商品时最直接的视觉认知判断的途径,但目前存在部分茶叶包装设计过度注重包装的昂贵和奢华感,在设计中缺少与传统文化内涵更好的结合,尤其缺少传统茶文化的具体体现。茶叶包装设计应通过对结构、色彩、图案等元素的设计,创造出最具特色的图形画面,引起消费者的视觉关注。因此本次设计以“林中屋”为主题进行茶叶包装设计,以“素、品、茶、道”为系列,借鉴新古典主义的艺术表现形式,参考市面上流行的茶叶包装设计,融合自己关于传统文化设计理念,构筑图像视觉文化,旨在将传统文化更充分、更具体的与包装设计相融合。
本文第一部分主要是对本次设计的创作综述,分析了当前茶叶包装设计的大背景并对此次设计的灵感来源和作品进行了阐述。第二部分说明了创作依据是借助新古典主义的简化抽象的艺术表现手法,融合与茶相关的传统文化元素进行设计。第三部分详细阐述了本次包装设计的创作过程,介绍了本次设计材料、结构、色彩、图案和文字等方面的具体设计和设计来源。第四部分对本次创作进行了总结,简要说明了通过本次包装设计的收获与不足之处。
关键词:包装设计;茶文化;传统文化;融合
引 言
时代发展到至今,人们对传统茶文化也越来越重视,其中蕴含着茶文化的茶叶包装设计也产生了越来越重要的作用。然而部分茶叶包装设计存在着过度注重包装的昂贵和奢华感的问题,在设计中缺少了与传统文化内涵更好的相结合,尤其缺少传统茶文化的具体体现,所以如何能够更充分、更具体的将茶文化和包装设计相融合是本次设计的研究重点。在设计上,材质、结构、色彩、图案、文字等要素是与产品本身有着紧密联系的,本次设计要通过这几方面的设计要素与传统茶文化的融合,对茶叶包装设计进行探究。
目前包装对商品的影响日益增长,茶叶包装存在向绿色设计、个性化设计、品牌化设计发展的流行趋向,然而部分包装设计缺乏创意,缺乏与传统文化的深度融合。如何能够通过包装设计对人们的直观视觉留下最深刻的印象,是本次设计所需要体现的。茶叶包装设计是一种传统茶文化的再现和延伸,能够在实际的品牌推广中起着积极的效果和作用。茶叶包装在储存到销售的每一个环节中都发挥着极其重要的作用,所以对茶叶包装的重视程度也逐渐增长。优质的包装设计可以减少每个环节中对产品质量的折损,并且能够发挥宣传影响力,借此来提升产品的附加价值。茶叶包装设计时要充分结合传统的茶文化内涵,风格简洁大方,选择恰当的用色,既要能够吸引消费者,又要简约自然;包装图案要个性化、简约化,具有自己的风格;包装文字应与整体设计协调,不突兀,还应考虑到茶叶的文化历史内涵,并且还可以结合茶叶的原产地景观特色等元素进行设计创作。所以此次设计经过茶叶纪录片和其他茶叶品牌包装的启发,借助新古典主义的艺术表现形式,设计出能够体现出叶古朴典雅、具有历史沉淀感并且环保简洁的茶叶包装。从视觉设计、产品文化内涵等角度着手,争取设计出具有文化内涵,能吸引更多消费者的包装。本次设计不仅要凸显文化内涵,还要对包装设计进行创新,使包装更为生动、年轻化,其本质是包装视觉表现得时尚化。所以此次设计舍弃繁杂的图案样式,借助简单、抽象化的线条和图形进行设计,使视觉设计元素、辅助图形和色彩等区别于落后、古板的茶叶包装,使之更符合现代包装设计的审美要求。
1 包装作品《林中屋》创作综述
1.1 创作背景
现代茶叶包装在结构、形式、色彩、图案等方面的设计都发生了巨大的改变。许多茶叶包装设计都更具创新性,可以满足不同层次的消费者的需求。有的包装风格整体简洁大方,图案和文字更具创意,有的包装设计注重奢华感,色彩和图案更具古典高贵的感觉,更能体现出茶叶作为礼品时的价值。茶叶包装设计风格越来越多种多样,但也存在一定的不足,有些包装设计过度复杂,并且缺少对传统茶文化的融合,过度注重包装,而失去了本质内涵,我国的茶叶包装仍需进一步发展,更加注重于传统茶文化的融合,适度包装。
茶叶包装向着品牌化、国际化的方向发展。近年来,无论是国家还是个人层面的环保意识都在不断增强,国家政策和消费者需求的转变都促使茶叶包装设计呈简单化、绿色化、环保化的趋势发展。茶叶包装设计的材质更加简约,图案、色彩等设计风格也变得简洁质朴,设计元素也追求少而精,而不是一味追求各类复杂元素的堆砌。并且,茶叶消费者也更加注重传统茶文化的内涵,这就要求在现代茶叶的包装设计中要以传统茶叶文化内涵为基底,结合对品牌的宣传影响力的考虑,借助各类艺术表现形式,进行能够体现文化内涵和现代包装审美的设计。
1.2 作品阐述
本次设计灵感来源于一部纪录片《茶,一片树叶的故事》,其中关于茶叶的产地、种类、茶艺的介绍都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茶叶产地的绿意盎然、层层叠叠的山野风光,茶叶的清新绿色和各式各样的茶壶,便是我本次包装设计的主要元素。借鉴新古典主义的艺术表现形式,在包装设计中借助一些天然的、自然的材质与色彩,展现包装设计非常纯朴而又独具现代感的风格。
本次设计作品想要体现出茶叶古朴典雅、具有历史沉淀感的特性,并且体现出包装设计环保简洁的理念。包装材质主要选用纸质材料,绿色天然,可重复利用包装。Logo(如图1.1所示)选取了茶壶与茶叶抽象融合的形状,背景图形选择了茶田的简化图形,总体图案设计简洁大方,通过简单的线条和图案形体现出与茶叶相关的主要元素。色彩主要运用黑色、红色和金色,均为传统文化中能够带给人们典雅、华贵、古朴之感的色彩,能够与材质、图案整体包装设计和谐搭配。
图1.1 Logo设计
经过对大量相关资料的查阅,本人总结出目前有一部分茶叶包装设计中缺乏对与传统文化元素的深度融合,仅是将许多传统文化元素进行杂乱堆砌,设计缺乏新意,缺少品牌特色,不能完整地展现出茶叶的文化历史底蕴。所以,本次包装设计以“林中屋”为设计主题,想要借此表达出绿色天然、悠闲生活的设计理念,既要满足消费者的审美观念,又要与传统文化元素进行创新性的融合,突出茶叶的传统、质朴、绿色的自然特色。
2. 包装作品《林中屋》创作依据
2.1 新古典主义
新古典主义在包装设计中的应用是在传承、发扬传统文化的基础之上,以现代的审美眼光再现古典与历史。新古典主义的设计风格代表着后工业时代中普罗大众的审美趣味以及人文品味,其设计风格具有端庄、雅致、和谐等特点。因受其影响,包装设计也产生了在设计过程中融入更加丰富的文化内涵的变化。新古典主义提倡使用明朗的结构轮廓,提倡简化,注重意蕴的体现,追求风格特色。所以本次设计通过极简的表现形式,再现古典装饰及追求“形散神聚”的视觉感受。
2.2 茶文化与传统文化元素
在设计中依据与茶相关的文化元素,例如茶叶本身的形状和茶壶。设计时将茶叶形状轮廓与茶壶外形抽象化,进行组合之后,拼接成为一个形似葫芦的图案。借此将茶文化与传统文化元素融合,想要传达出茶叶健康的理念,倡导人们多喝茶,增添“福禄”。
3 包装作品《林中屋》创作过程
3.1 包装材料设计
包装设计中第一步要考虑的是要确定主体材质。材料的质感能直接体现包装的视觉效果,材质的选择要根据茶叶的特性,茶叶是一种可以长期贮存的物品,所以在对包装材质进行选择确定时,要充分考虑能将茶叶储存的时间最大化,并且还能保证质量。这些条件要求材质应选择能够防潮、隔绝氧气、具有保存香气的性能的材质,尽量选择能够重复利用,绿色环保的材料。
市场上大部分茶叶品牌包装都采用铁质或纸质包装,为体现绿色、纯天然的设计概念,本次包装设计要紧紧围绕环保主义,遵循最少化、最轻化和可回收要求。所以经过综合考虑本次设计采用质量较好的白板纸,便于印刷,能够抗压,对产品有着一定的保护作用,并且包装可一纸成型。成盒成罐后的包装隔绝空气效果强,具有防氧化、防水、防潮、无毒无味等优点,能够充分发挥包装对产品的保护作用。
3.2 包装结构设计
茶叶包装设计还需要具有全面的、完整的产品规划包装。“通过点线面的不同切割构成的各种新颖的形态,可以给消费者提供更多的想象空间”。针对不同的需求、用途,综合考虑到包装的使用、陈列、运输、重复使用等方面因素,要划分出不同结构的茶叶包装盒,其他设计元素统一,但结构存在区别,可以使得包装设计风格系列化。
经过对张一元、吴裕泰(如图3.1所示)等茶叶品牌包装样式的参考,本次结构设计根据用途不同采用了5种盒式结构、1种纸袋结构和1种罐式结构,配有纸质包装袋,纸罐外表采用不干胶进行包装,色彩和图案采用同一系列,以“素、品、茶、道”四个字做背景用来区分,同一种有不同的外观变化,满足不同需要。并且纸盒和纸罐密封性较强,有利于茶叶的保鲜,结构简单小巧,不会占用太多空间,便于长期储存。
图3.1 部分品牌包装种类
长方形内盒(如图3.2、3.3所示)和长方形外包装盒(如图3.4、3.5所示)造型简单直接,便于取出商品、陈列展示,占用空间小,便于包装存放。
图3.2 内盒1
续图3.3 内盒效果图
续图3.4 礼盒盖
续图3.5 礼盒效果图
三角形(如图3.6、3.7所示)、六边形(如图3.8、3.9所示)异形盒的结构与四四方方的直线结构的包装盒不同,能够呈现出生动、新奇的包装结构效果,使包装结构造型多样化。
图3.6 盒型1
续图3.7 三角形异形盒效果图
续图3.8 六边1
续图3.9 六边形异形盒效果图
方形手提式包装(如图3.10、3.11所示)的可折叠体提手便于人们提拿也可折叠便于存放。
图3.10 异型盒1
图3.11 带提手方形异形盒效果图
罐式结构(如图3.12、3.13、3.14、3.15所示)方便陈列,并且密封性好。
纸袋结构小巧简单,便于收纳。本次设计了两种纸袋,一种是内包装纸袋(如图3.16、3.17所示),用于储存茶叶。另一种为纸质手提袋(如图3.18、3.19所示),用于外部包装,使内外包装风格统一,视觉体验良好。每种包装以“素、品、茶、道”四个字为背景,使包装设计系列化,以上包装结构体积偏小,便于消费者长时间摆放、储存茶叶,不同结构的包装设计为人们提供了更多的选择性。
续图3.19 手提袋效果图
3.3 包装色彩设计
人对色彩的感知一般是由色彩的冷暖、明度、纯度等因素引起的。色彩设计的选择要具有审美性,结合茶叶本身的特质,尽量选择清新淡雅、自然、协调的色彩。目前市场上流行的茶叶包装颜色主要有清新淡雅的绿色系、蓝色系等,亦或是古朴的黑色、暗红色系等。主要由于茶叶种类的区别,对包装颜色的选择也产生了不同。但对于包装色彩的运用都应遵循适量原则,不应过多选用颜色,使色调杂乱。
汉斯·霍夫曼说过:“色彩作为一种独特的语言,本身就是一种强烈的表现力量”。在包装设计的视觉传达中,面积占比最大的色彩性质决定了人们最初的视觉感受,故本次材质色彩设计采用纯度不高的黑色和暗红色(如图3.20所示),给人古朴、典雅的直观视觉感受,并且比较符合黑苦荞茶的直觉印象,具有明确的视觉识别效果。图案色彩设计采用暗金色(如图3.10所示),既能和主色调形成对比,又能与整体协调统一,产生一种沉淀感,突出茶叶厚重的历史文化感。黑色、暗红色与暗金色的搭配,能够形成统一和谐的视觉传达效果,搭配稳重却不失生动,具有较强的识别性。
图3.20 色彩示意
3.4 包装图案设计
本次图案设计的基本构成采用抽象形态,将茶壶、茶叶、茶叶种植地等茶文化元素进行简化、写意、重组的图案设计,这样既能保持传统茶文化的传承,又能将传统茶文化的具体表现进行创新。茶叶包装的图案设计要简洁且具有创新性,符合审美需求,结合传统元素的同时也要对传统元素进行简化变形,与时俱进。Logo设计将文字与图案相结合,采用了与茶最直接相关的元素:茶壶和茶叶。一般人们泡茶是多用的鼓形茶壶(如图3.21所示),外形端正浑厚,与茶叶的沉淀感相得益彰。所以我将鼓形茶壶的壶把与圆形壶身简化,与茶叶(如图3.22所示)的形状重组,抽取主要的外形轮廓,作为Logo的主体图案(如图3.23所示)。图案设计灵感来源于茶文化元素,重组后的图案形似“葫芦”。在传统文化中,“葫芦”有着“福禄”的谐音,是代表着福禄绵长、吉祥的象征元素,而饮茶是对人们身体健康起着良好作用的养生行为,将与茶叶相关的元素组合为传统文化中具有美好意义的元素,更加突出了茶叶和传统文化的结合,体会出包装设计所蕴含的茶叶与传统文化文化,向人们传达出茶叶健康、绿色的理念。
包装背景图案设计采用了将茶叶产地的特色景观融入到图案设计中,将茶田(如图3.24、3.25所示)抽象化、线条划,与茶叶本身产地有关的图形联想,简单的线条勾勒出层层起伏的茶田,半圆形代表隆起的山坡,用简单的线条与半圆形图案组合象征着茶叶生长的自然环境(如图3.26所示),更能凸显出茶叶的天然、绿色,并且还能更直观的传达出茶叶的产地与品种,给人一种对自然环境的感知体会。
除了将设计图案运用于包装上,此次设计还用主体图案设计了海报、吊牌和万能贴(如图3.27、3.28、3.29所示),用作品牌宣传与包装装饰。
续图3.27 海报1
续图3.28 海报2
续图3.29 万能贴
3.5 包装文字设计
本次文字设计采用传统中国书法元素,汉字书法和茶叶同为我国的传统文化,有着密切的联系,并且传统书法具有极强的表现力和艺术感染力,将书法元素融合到包装设计中更能提升包装的文化底蕴。茶叶包装的文字要简明、古朴,能够体现出传统文化的韵味和内涵,不应使用过于繁琐复杂和不易辨认的文字字体,字体细化、简化能体现更加生动、具有活力的精神。
本次设计的品牌文字采用“林中屋”三个字(如图3.30所示),以“素、品、茶、道”文字背景作为一个系列(如图3.31所示),意为品茶叶朴素淡雅之道,使用简体的书法字体,更能展现产品的文化底蕴,既采用了中国传统书法元素,又避免了因书法字体潦草、复杂而无法辨认的问题。
4. 包装作品《林中屋》创作总结。
本次涉及的核心理念可以总结为:通过新古典主义的艺术表现手法,对设计极简、抽象,追求自己的特色,融合与茶叶息息相关的元素、传统文化象征及传统书法元素,设计出同时具有传统特色和现代审美的包装,向人们传达出绿色、自然的理念。借助本次设计和撰写毕业设计说明的契机,使我更加了解和掌握包装设计的方法和过程,了解新古典主义和传统文化等理论知识,使我收获良多,其中存在的不足之处,感谢老师的不吝指正。
结 论
在包装设计中,材料、色彩、图案、文字等要素都能对包装的视觉传达效果产生重要的影响。包装设计要能够准确迅速的传递商品信息和设计理念,包装设计在品牌宣传中发挥的作用有时要大于产品本身。所以这对包装设计的视觉传达效果有了更高的要求,包装不仅要符合现代审美和艺术欣赏的要求,还要深入结合产品文化,这样的设计才能真正发挥提升产品附加值的作用。在这次包装设计过程中,本人通过对市场的调查和对包装设计的理论学习,更加的完善了自己对包装设计的了解,最终完成了较为满意的设计作品,提升了将包装设计理论知识在实践中的运用能力,对今后的学习和工作都具有良好的促进。
参考文献
[1]沈伟伟,陈瑜.包装设计与技术课程:纸盒设计[M].北京:中国纺织出版社,2015.6:25-40
[2]席涛.包装设计的绿色革命[M].上海:上海文艺出版社.2002.6:20-30
[3]松井忠三.解密无印良品[M].北京:新星出版社.2015.4:16-30
[4]王炳男.包装设计[M].北京:文化发展出版社.2016.11:20-40
[5]曾景祥.肖禾.包装设计研究[M].长沙:湖南美术出版社.2002.9:10-25
[6]何洁等.现代包装设计[M].清华大学出版社.2019.3:10-25
[7]聂燕.包装设计的视觉艺术[M].中国纺织出版社.2018.4:27-68
[8]加文.安布罗斯.创造品牌的包装设计[M].北京:中国青年出版社.2012.4:10-20
[9]荆爱珍.中国传统文化与创意设计[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18.9:60-80
[10]孙德明.中国传统文化与当代设计[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5.9:33-46
[11]姜天喜.论中国茶文化的形成与发展[J].西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6.6:30-32
[12]席志新.中国茶包装设计中的文化理念[J].文艺争鸣艺术空间.2010.16:144-146
[13]龙超.浅析书法艺术在包装设计中的应用[J].职业.2009.3:3
[14]方圣德,朱君.现代包装设计中书法元素的应用[J].商场现代化.2008.3:6
[15]陈宗懋.XXX中国茶产业的创新与发展[J].农学学报.2018.8:89-92
[16]郑冠宇.茶叶包装设计中的视觉表达[J].福建茶叶.2019.2:2
[17]徐茂.刘玲.茶叶包装设计研究[J].茶叶通讯.2010.2:5
[18]张文莲.中国茶文化与现代茶叶包装设计[D].苏州大学,2007
[19]张裴裴.论中国茶叶包装的什么追求[D].山东师范大学.2009.07
[20]罗文.中国传统元素在茶叶包装设计中的引应用研究[D].河北师范大学.2014
致 谢
在毕业设计完成之际,我要特别感谢我的老师的热情关怀和悉心指导。在我进行毕业设计的过程中,老师倾注了大量的心血,无论是在毕业设计的选题、构思和资料的收集方面,还是在毕业设计的制作以及毕业设计说明的成文定稿方面,我都得到了老师悉心细致的教诲和无私的帮助,特别是他们广博的学识、深厚的学术素养、严谨的治学精神和一丝不苟的工作作风使我终生受益,在此表示真诚地感谢和深深的谢意。
在毕业设计过程中,也得到了许多同学的宝贵建议,同时得到了许多支持和帮助,在此一并致以诚挚的谢意。感谢所有关心、支持、帮助过我的良师益友。
最后,向在百忙中抽出时间对本设计进行评审并提出宝贵意见的各位老师表示衷心地感谢!
1、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文章版权申述”(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18735597641(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2、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投稿,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
原创文章,作者:1158,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447766.cn/chachong/14686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