纪录片《这不是想他的最后一天》创作说明

 摘 要

在当今社会中人与人之间的情感沟通出现了严重的滞留问题,无论是家人之中,朋友之间都会因为情感沟通的顺畅而导致相互之间出现隔阂,发生矛盾。社会中的人情冷暖被隔绝在发达的互联网背后,大数据时代,每个人的喜怒哀乐都被隔绝在一块块发光的荧屏背后,然而其实每个人的心中都是有很多情绪无处抒发的。而纪录片的本质就是直接真实的表现出导演希望表达的情感和态度。

这次拍摄也是导演审视自己的过程,通过对身边人对自己的了解,发现在漫漫人生的过程中都会有自己放不下的人,这也是创作这个作品的初衷,我希望可以通过这个作品使自己可以有所反思,使身边的人有所触动,不要忘记自己心里深处那个人,无论是亲情,友情,爱情。也要警醒,不能够活在过去,要珍惜身边的人们,更要重视自己心中的情感,敢于表达自己的情绪,与身边的人进行心对心的沟通。

此作品通过对生活中的自己观察和拍摄,对身边人的调查采访,进行整理剪辑,最终制作成为纪录片的形式,“电影眼睛派”的方式是这次作品的主要记录形式,纪录片的方式其实是电影的形成之初,在真实的生活中收录的素材更容易使人们产生共鸣,引发思考,从而达到导演制作作品的目的。

 关键词:纪录片 沟通 表达情感

引言

《这不是想他的最后一天》题目中的“他”在面对不一样的拍摄对象时,也同时在发生着变化。每个人的生命中都会有这样的一个人,那种想念在你心中不是震耳欲聋的,这种想念从某一个特殊的时间点开始,这样好无预兆的出现在自己的生活中而不自知的,时间越久,这想念越是默不作声潜移默化的在生活中的各个角落里流窜,在你不经意间刺痛你。在心中承载着这种思念了之后,大多数人开始小心翼翼的保护好自己的情绪,在加之如今社会对于情感沟通的匮乏,更多人选择自己消化这种看似举重若轻的感情,不去表达,只是放在自己心底,但是殊不知久而久之,这种累积的感情会在心中慢慢发酵,若是不知道抒发排解,很容易成为无法放下的心里压力,影响着我们的正常生活。

我希望通过这次纪录片的拍摄也给自己一个与自己对话,让自己面对自己心中情感的机会,在为期三个月的拍摄中,我很多次在情绪崩溃的边缘,有许多不愿回忆,自己一直在逃避的感情,也勇敢的去面对,与身边的人与自己进行和解。与身边的人进行沟通交流,在这同时,我自己也有了成长,这种成长是化茧成蝶一般虽然伴随着疼痛,但是美好的蜕变。

纪录片的形式,不同于其他片中的形式,对生活真实的记录,让我发现了许多平时忽略的细节,在镜头下得到艺术性的放大,无论是人与人之间的关系还是隐藏在心中的在平时不得而知的情感,都在以一种虽然真实的残忍却美好的形式展现在镜头之中,我们在镜头下无处遁形的感情,其实恰恰就是在平日生活中被我们忽略的,没那么重视的重中之重。

我希望在我的作品中大家能看见平时童颜不善于表达自己情绪的大家本身,对于曾经逝去的我们不去过分纠缠,对于眼下生活和面前的人,可以真正的珍惜。

这也是纪录片真正的魅力,来自于我们的生活,却能让我们看见生活中看不到的我们自己。

 1《这不是想他的最后一天》创作综述

  1.1创作背景

本片以“思念”“失去”为切入点,通过对生活中微不足道的小事的拍摄记录,展现我们在生活中在面对“失去”面对“心中情绪”时,在这个时代中的畸形表达,从而呼吁大家可以重视心中情绪的抒发和感情的表达。

灵感来源于一个下午,与朋友的一通电话,我只是随口问了他一个问题“如果我现在问你,你想他么?你第一个想到的人是谁。”朋友沉默了许久回答我说“我想到的不是我想到的是谁,而是你想到的是谁”于是在我们双双陷入沉默的时候,便有了这个片子的题目《这不是想他的最后一天》我想要表达的其实是,在每个人心中,都有一个你平时不会轻易说出口,但是却深深的埋藏在心中的,每一天都会想念的人,看见窗外的好天气你会想到他,看到某一点点与他相关的事物你都会想到他,你知道你又想起了他,也知道这不会是最后一次想起他,这种想念如影随形的在你生活中。我们对这种想念羞于启齿,不会每天都对身边的人表达,然而其实这样的表达才是我们生活中真正缺失的,我们不该逃避,勇于去面对才能使生活中更阳光明媚。

1.2 作品阐述

《这不是想他的最后一天》是记录在父亲去世后的一年中,家中氛围的变化,我与母亲的关系发生的微妙的反应,和我对于父亲的想念,也是为了表现这一种想念是不露声色的,在拍摄和记录的过程中也通过对身边人的沟通和采访表达我希望在本片中表达的观点和情感。

在生活中有很多小事,或者有人不经意间说的言语,都会勾起心中的暗涌,在不懂表达情感的我们心中,渐渐成为一种心理压力和负担,在片子中也明白的记录了某些时刻的内心崩溃引发的矛盾。

 2创作依据

在《这不是想他的最后一天》中的基调我希望是温馨,平淡的。更注重人与人之间的情感沟通。

在温馨的,平淡的纪录片中,我找到几部小众但很打动人心的纪录片作为参考。其中最让我有所共鸣的一部是日本导演伏原健之的《人生果实》如图2.1、图2.2所示。

0b0771541b5a0d717530c984a7c9b7cc  图2.1《人生果实》电影海报(1)

 

7d373cf6cab29a950ccf72451cf7128c

图2.2《人生果实》电影海报(2)

《人生果实》主要记录了日本“陶渊明”津端夫妇归园田居闲云野鹤般的生活,整个纪录片的基调都很柔和轻松,让人在羡慕这样的神仙眷侣的生活的同时对这样平凡的真挚的感情有所向往和憧憬。如图2.3所示。

237e9097a75986288119ddee9b24f0bd  图2.3《人间果实》影片截图(3)

如图2.4所示。

2db9a1b60e02b7ec8420bd7e157f71d4  图2.4《人生果实》影片截图(4)

如图2.5所示。

在记录拍摄手法上,舍弃了很多炫技的拍摄手法,更多的是大面积的空镜头留白和对老夫妇两人的特写镜头,在平静中感受两个人的情感,和岁月在他们身上留下的印记,平静的采访镜头也显得格外真实,就像是两个人在朝着一位旧友吐露心声。

b9b266fef1ba4139bfadbe8d3e4bd7f5  图2.5《人生果实》影片截图(1)

特写在片中格外常见,或许是为了表达老人的特质,还有许多食材食物,能看得出平日里妻子对于丈夫年复一年精致的照顾,老夫妇对于生活上的追求和美感,也同样用在老夫妇种植的“果实”上,从而突出本片的主题人生“果实”然而这些特写也格外的扣人心弦能够引起观影者的情感共鸣,从而分外感动。如图2.6所示。

b9995a91cbd549b14ba1fecd91d115db  图2.6《人生果实》影片截图(2)

如图2.7所示。

68b305e98cc5d25e4f25ce0c7aeba146  图2.7《人生果实》影片截图(3)

影片中对于采访也非常的真实,很多经典的对话都是老夫妇毕生的经验之谈,在分享人生故事的同时能让观影者得到人生的启迪,这也是我非常希望展现在自己的作品当中的,最为感人至深的就是修一老先生去世时,他的夫人在他耳畔说的那几句话让我非常难忘,或许这就是纪录片的魅力,让我们在最平凡的生活中找到最感动的闪光。如图2.8、图2.9所示。

80e69a128c4171c429270e283667509c  图2.8《人生果实》截图(1)

6f2ded691b80d1486c758d45e70fc2b8  图2.9《人生果实》截图(2)

《人生果实》的色调一直是非常温暖的,即使是最后修一老先生去世时,他的夫人在他的床头放满了鲜花,没有一丝丝的阴郁色彩,整个画面也都是明亮的暖黄色,这让我非常感慨,在面对死亡的时候,心爱的人就在身边,也不会觉得阴霾,人生一世,夫复何求。如图2.11所示。

 

da761292b3bdbc226891de4577d39326

图2.11《人生

 

果实》截图(4)

在修一老先生去世之后,对他的夫人单独进行了一段时间的记录拍摄,老妇人的生活没有因为失去了心爱之人而变得一蹶不振,她依旧自己做着他们曾经一起做的那些事情,在记录的过程中老妇人也从未表达过自己对于丈夫修一先生的思念之情,但是当她一个人坐在餐桌前面,一个人去修葺他们房屋的窗户,一个人将修一先生准备好的干树叶铺在地上的时候,这些画面无一不是在向观众传达,老妇人对于自己丈夫的思念之情,这也恰恰是我希望在我的作品中有所展现的。如图2.12、图2.13所示。

1dc2dfaea28656d8732cdd1b241bb2d9  图2.12《人生果实》截图(5)

5ec5ea4da9bfb63a6be7005ce9017a42  图2.13《人生果实》截图(6)

如图2.14所示。

92eddbd034238821a32c24c60386268c  图2.14《人生果实》截图(7)

影片中还多次出现老照片,老视频资料的篇幅,为的是追溯老夫妇年轻时的甜蜜过往,这样回忆的方式简单直接,也让老夫妇有感而发,纪录片中对回忆的处理,夹杂着两个人的口述,非常的有代入感。如图2.15、图2.16所示。

图2.15《人生果实》截图(8)

c22690fd81650a800ed080cd77a72ab27a56ae059fca8e66f79d2bc2c6193e60  图2.16《人生果实》截图(9)

影片中还有许多对于他们生活中一些小细节的镜头记录,虽然简单但是看起来却让人觉得格外美好。2.17所示。

f1842c100da2f0919c9190c46217ae68  图2.17《人生果实》截图(10)

2.18所示。

d7919a8157ee763718863ddf16fd5002  图2.18《人生果实》截图(11)

 3创作过程

在有了初步的想法之后,首先想到的就是将想法写成文学稿,然后再将文学稿编整为剧本,然后安排拍摄的人物,因为是对自己生活的记录,所以主人公就是自己,省去了很多在找拍摄对象的麻烦,之后再通过与身边人的沟通得到拍摄资格,最后完成拍摄,剪辑,最后成片。

 3.1拍摄方案

首先我按照一开始制定的拍摄计划进行拍摄,空境的采集,在沈阳市拍摄适合于自己作品的空镜头进行拍摄,其次,是将被拍摄者大的时间规划纳入自己的拍摄方案中,这样使自己的拍摄计划更完善,更有可实施的真实性,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3.2选择演员和场地

演员的选择对于我而言是完全按照生活中的身边人进行可拍摄的选择,由我的家人和至亲的朋友来出镜,对他们进行采访和记录拍摄。下图出现的两个人是我的姥姥和妈妈如图3.2、图3.3所示。

图3.2《这不是想他的最后一天》剧照

074e2350046e6637d5f02599d7463cec  图3.3《这不是想他的最后一天》剧照

拍摄地点大部分都是家中,因为整个拍摄都是在疫情期间进行的,所以公众场所的出现少之又少,很多空镜头都是在疫情没那么严重滞后进行补拍的,所以在家中的镜头会占片子的大部分。如图3.4所示。

200ccaa49932aa9bd852e9df77457645  图3.4街道

同样我也找到了很多很好看的场景进行拍摄,同样要注重画面的美观性。如图3.5所示。

65e8ab0906006ccf5fe73fccf91bcd8f  图3.5美术馆

家中的拍摄画面我多数运用了和平静的画面构图,来表现在家中其实没有人会大肆的表达自己的情绪,很多时候都是非常克制的。如图3.6所示。

d3b7882f50578f521220b7e46abbad41  图3.6家

 3.3 素材拍摄

很多素材都是我通过在平日里对好看的景致进行记录得来的,在采访的过程中,采访素材的整理也让我有了很多的成长,仔细的听被采访者说的内容,进行理解和筛选,这是一个提高人心性的事情。如图3.7所示。

cb07d167fb78bc75f4b5dd2ac60b93b4  图3.7

为了拍摄大海的画面,我们自驾到最近的海边拍摄素材,这对于我而言其实也是心灵上的一种放松,在纪录片拍摄的过程中更重要的就是享受拍摄的过程。如图3.8所示。

44fa6d861819cab7943522d1592e7d94  图3.8海边

如图3.9所示。

6b41f28b832e4144049ce1d095cfed7c  图3.9家中

在拍摄和朋友在一起玩耍的镜头里,我的朋友为了达到我期望的泡泡的颜色和效果,来来回回在公园中拍了二十多次,最终得到我希望的效果,非常的辛苦。如图3.10、图3.11所示。

1cd41ff4eb2d0417ac12037b0cf955f3  图3.10桃花

72d958fb1e04f70610058b7c6e50f60c  图3.11朋友挥舞泡泡

3.4 后期剪辑

在整理素材的过程中,有很多素材是破碎的不完整的,我要通过剪辑手法将所有的素材进行拼接,使作品达到我期望的效果,比如,我要将在海边的素材和在大连给姥爷下葬的画面联系到一起,但是中间缺少了很多过程,所以我在剪辑的时候无法将两件事剪辑到一起,于是在后期剪辑的过程中我选择了平行蒙太奇,将两件事情同时进行,于是作品有了新的叙事顺序。如图3.12和3.13所示。

189e6e4dd1bdb9fdd8cbfcacd3a8c90b  图3.12海边

3ca5bdd5828c2c346eb0b86ea3f65776  图3.13农村入土安葬仪式

片子中许多画面我都选择了平缓的镜头运动,甚至很多都是固定镜头,我希望通过这样的方式来表现心中的情感,但是在剪辑的时候就很难将静态镜头画面之间进行连接,中间依旧需要景别变化和运动镜头来进行衔接,这给我的剪辑带来了很大的挑战,太平静的镜头无法使观众有很大的情感共鸣。如图3.14所示。

83c4796b7997c286702d450ceb5cc0cf  图3.14父子俩个人坐在河边

在拍摄的过程中我遇到了很多父亲带着孩子,这让我心中特别的有感触,也会因此想到自己的父亲,所以我将这些孩子和父亲在一起的画面都拍摄了下来,在剪辑的过程中穿插放在作品中,希望由此来缅怀自己和父亲的时光,也感叹以后再也没有这样的日子而觉得难过,希望通过这样的剪辑手法,来表达自己的情感。如图3.15所示。

867185a800a852db34f8a414292b2e60  图3.15父亲带着小女儿放风筝

很多画面我选择用鲜明的颜色来表达,我希望作品的基调是温馨的,是明亮的,在外面场景的拍摄也要比在家中拍摄的素材更为光鲜,后期也进行了调色处理,来对比出在家中有些时候的郁郁寡欢,而在外面的时候则比家中更为欢快。如图3.16和3.17所示。

53bb85f5ed4b5430f053fc77ebcd2d6a

结论

通过此次拍摄,让我对纪录片有了更深的了解,其实真正的纪录片在记录生活的同时更会放大生活中的细节,这些细节我们平时并非会注意到,当我们在镜头中非常郑重其事的看待这些事情的时候,往往心中暗藏的思绪都会被激发出来,从而让我们不得不去面对它,并且化解它,然而在我们化解这些情绪的同时,我么也在直面自己,每个人的疼痛都是由自己疗愈好的,若是自己都不愿意面对自己的伤口,我们心中好多的伤痕又怎么能够得到痊愈呢。

在这个作品的拍摄过程中,很多次我也在问自己,如此这般掀开自己的伤口究竟对不对,但是每当我和母亲因为这个作品而少有的心平气和的坐下来谈论“父亲”“生活”甚至是“婚姻”“未来”的时候,我明白其实对于父亲的离开,不仅仅是我心中会有情绪,母亲作为一个长者,更是将自己的情绪最弱化然后藏在心底,怕的也是为了不伤害我,让我的情绪得以抒发。

这个作品的拍摄,让我和母亲的关系得到了很多的缓和,也让我将父亲的离开多多少少有了些释怀。在这个作品中得到的成长已经远远超出了这个作品本身的意义,也让我领略到了作为一个纪录片导演,内心强大的重要性,我会继续努力,将这个作品再不断完善,从而得到更多的领悟。

参考文献

[1]迈克尔·拉毕格.纪录片创作完全手册[M].北京: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 2019.10

[2]迈克尔·拉毕格. 制作纪录片[M]. 辽宁:远流出版公司, 2000.9

[3]许金晶.中国独立电影访谈录[M]. 浙江:浙江大学出版社, 2017.4

[4]谭以诺,张鐵樑. 在地而立[M].北京:手民出版社, 2017.2

[5] 希拉·柯伦·伯纳德. 纪录片也要讲故事[M]. 北京:世界图书出版公司, 2011.3

[6]小川申介.收割电影[M]. 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 2007.10

[7]谢晓晶. 90年代纪录片导演创作研究[M]. 北京:中国电影, 2009.6

[8]斯特拉·布鲁兹.新纪录[M]. 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 2013.10

[9]艾伦·罗森塔尔.记录片编导与制作[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 2006.12

[10] 刘洁.纪录片的虚构[M].北京: 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 2017.1

[11]朱靖江.中国独立纪录片档案[M].陕西: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4.11

[12] 方方.中国纪录片发展史[M].北京: 中国戏剧出版社, 2003.12

 致谢

毕业论文的完成代表着我的大学生涯也就走向了终点,都说毕业季是对一个人心智的磨练,以前总是看着学长们在毕业季时忙的焦头乱额,不可开交,心里暗暗的曾想过,若是真有一天自己走到了毕业季或许也会是如此,我还有太多希望学习的东西,总想着这一天不要那么快到来,然而真正当自己走入了毕业季,开始为自己的毕业设计而烦恼,为了实现自己的毕业创作而忙碌,乐此不疲大概就是如此了。

毕业季正值疫情期间,自己在克服了重重困难完成毕业设计拍摄的同时,也离不开老师们的帮助和指导,远程连线,老师总是在第一时间就能解答我在拍摄在创作上出现的问题,除了感谢之余在心中暖暖的感动,自己多么幸运能碰到这样为我负责的老师。

在家中撰写论文,很多时候心情也会随之烦躁不安稳,我的家人给我最及时的疏导,这或许也是这次作品拍摄结束后给我最大的馈赠,我学会了与最亲的人进行沟通,让他们知道我的想法,在沟通过后我终于明白,最爱我的人依旧是我的家人。

在作品拍摄过程中,我的朋友们在我的劝说下同意出镜为我出一份力,他们都不是专业的演员,在镜头下也那样的羞涩,但是都给了我最大的鼓励和支持。

我的感激无以言表,唯有铭记于心。

纪录片《这不是想他的最后一天》创作说明

纪录片《这不是想他的最后一天》创作说明

价格 ¥9.90 发布时间 2023年6月11日
已付费?登录刷新
下载提示:

1、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文章版权申述”(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18735597641(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2、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投稿,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

原创文章,作者:1158,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447766.cn/chachong/148519.html,

Like (0)
1158的头像1158编辑
Previous 2023年6月11日
Next 2023年6月12日

相关推荐

My title page conten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