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媒体环境下“饭圈”文化形成原因及影响调查报告

摘要

随着新媒体的迅速发展以及我国文化娱乐业的发展,近几年来在新媒体平台追星越来越便利。微博、豆瓣、抖音、微信等新媒体平台不仅让追星族能够更加便利和及时的获取偶像的相关信息,更是让拥有相同偶像的人有了沟通和交友的机会,因此追星的一群人通过新媒体平台聚集、交流并且形成一个圈子这就是我们通常所说的“饭圈”。本文主要通过研究新媒体环境下的饭圈文化来分析现阶段新媒体环境下饭圈文化的形成原因以及影响,进而总结出饭圈文化存在哪些问题,从而对这些问题进行合理的建议。本次研究主要通过调查报告的形式体现,第一阶段主要是对此次调查的背景、目的以及意义进行论述。第二阶段主要是通过对调查问卷结果进行分析以及线上观察的方式对粉丝的内心世界进行剖析。并且在调查报告的第三阶段对饭圈文化的主要特点以及其形成原因进行总结,并且分析出这些行为产生了哪些影响:有什么传播意义和现实意义以及有什么负面影响。最后,将从反思的角度出发,对现阶段新媒体环境下饭圈文化所存在的问题进行合理的建议,让饭圈文化以更健康、更积极的形态进行发展。

关键词:饭圈;明星粉丝群体;粉丝文化;行为引导

  引言

粉丝群体叫“饭”,他们组成的圈子叫“饭圈”。在互联网和新媒体发展迅速的现阶段时代,“饭圈”的形成十分便利,多种社交平台为很多饭圈提供了交流场所。而随着艺人经纪公司团队的介入,“饭圈”除了单纯的表达对偶像的喜爱之外,成为一个将“一切为了偶像”作为宗旨的群体。现阶段,饭圈通过群体的共情能力将饭圈文化仪式化和规范化,从而形成了一种“饭圈文化”。饭圈文化的主体是追星族,而追星族为了维护偶像的形象会产生一些群体行为,这些行为有些对于社会有着积极的影响,是有助于个人、群体和社会发展的。而有些行为则是没有意义并且有负面影响的。因此,在现阶段“新媒体环境下饭圈文化的形成原因以及产生的影响”是我们应该去分析研究的,只有这样才能够总结出现阶段饭圈文化存在的问题,从而进行引导,让饭圈文化更加积极化,以推动追星文化传播更加和谐化。

 1.调查背景

  1.1饭圈文化背景

“粉丝”是一个汉语词语,由英文单词“fans”音译而成,粉丝也叫追星族。意思是崇拜某明星、艺人或事物的一种群体。我国最早能够被称作粉丝群体的是古代对思想家、诗人、文学家崇拜的人群,因此在古代会对他们的作品进行传唱。而随着时代的发展,每个时期都有了不同的崇拜对象。在我国经济、文化、互联网等发展起来后,我国的粉丝群体崇拜对象逐渐变成明星艺人。

而追星文化的兴起在我国最早是形成于湖南卫视的选秀节目《超级女声》,这档节目依靠粉丝短信投票选出自己喜欢的偶像进行晋级。也正是这档节目让社会各界注意到“追星族”这个群体,他们对偶像的精神寄托会转化成为购买力、行动力等等,想要通过自己的行为来证明偶像的意义以及想要缩短与偶像的距离。

近些年来随着互联网的完善,新媒体发展十分迅速,各大社交平台成为了粉丝的聚集地,他们通过“喜欢同一个偶像”的共情能力从而进行交流以形成一个没有明文规矩却秩序井然的圈子,也就是我们所说的“饭圈”。现阶段“饭圈女孩”在各社交平台的占比含量十分之高,她们不仅仅会收集偶像的图片、视频更是会有维护偶像声誉的责任感,因此在各大社交平台上都可以看到艺人粉丝的控评、打榜,以让喜欢的艺人在社交平台内容上有良好观感和数据流量。并且除此之外,如果有对自己偶像名声不好的言论,他们会进行澄清解释甚至争论。而这样的饭圈文化是新媒体发展的结果,也是互联网时代特有的追星模式。通过对偶像的贡献以达到身份认同,即所说的“粉籍”,而在拥有了粉籍之后,粉丝和偶像之间的黏性则又增加了一步,粉丝会将喜爱和崇拜转化成为行动:为偶像应援、集资、冲销量、做公益,通过饭圈的粉丝行动来证明偶像的商业价值和精神意义。但是,饭圈为了维护偶像的形象也会做出一些较为偏激和不理智的行为。这就是新媒体时代下饭圈文化的一个存在争议,有的人认为饭圈文化是积极的,而也有人认为饭圈文化是偏激和疯狂的,是不应该存在的。

综上所述,正是因为政治、经济、文化、科技等相关因素,走进饭圈对饭圈文化进行调查和研究就十分必要。在新媒体环境中了解饭圈文化的形成原因以及有何影响从而总结出饭圈文化存在的意义和存在的作用,以更好的对饭圈文化进行引导。

 1.2调查目的

通过研究调查新媒体发展环境下饭圈文化的形成原因和影响,总结出现阶段饭圈文化的利弊,包括积极和消极影响两方面。对于积极影响方面加进行宣传鼓励加强饭圈文化的存在和传播意义,对于总结出所存在的问题,给予合理的建议和改善措施以引导饭圈文化更加合理化、积极化传播。

 1.3调查意义

  1.3.1理论意义

“流量明星”是饭圈文化形成和存在的最重要因素,现阶段饭圈文化大多数都是追星族基于对流量明星的崇拜、维护而形成的。走进调查研究饭圈文化有助于我们了解在互联网和社交平台十分发达的今天,追星族是如何通过互联网来产生社群聚集和进行线上互动及线下交流的。并且,随着饭圈粉丝文化的日益发展,饭圈在明星艺人发展职业生涯发展过程中所起到的影响力越来越大,许多艺人团队会直接安排相关人员带动艺人饭圈,以让饭圈成为艺人发展的坚实后盾。所以,对饭圈文化形成和影响的调查研究不仅仅是对新媒体发展下新型文化的研究,更是为以后媒体进一步发展提供了案例和资料。

 1.3.2现实意义

饭圈文化现在会有两个极端的看法:一个是认为饭圈文化只是一种追星族的互动交友方法,并未有何不妥;而另一种看法是饭圈文化是追星族疯狂和不理智追星的额产物,它不仅是无意义的,更是会对社会产生不良影响也会引起不追星的人的不适观感。所以,想要解决此问题,则需要让饭圈文化达到一个平衡点,即不仅满足追星族本人的追星交流需求也要让追星文化更加积极化,从而对网络环境文化乃至社会产生正面的、积极的影响。就目前的饭圈文化来说,想要达到这个平衡点还有一段路要走,那么本次调查研究即是走进饭圈将饭圈文化进行调查,了解粉丝与偶像之间的黏性以及饭圈社群的日常行为和心理活动,从而总结出饭圈文化形成和壮大的原因,并且通过案例分析了解到饭圈文化的不同行为产生过什么不同的影响,最后从反思的角度出发,总结出饭圈文化存在哪些问题,并且为解决这些问题提供一个基本可行的解决思路。从而引导饭圈文化积极正向发展,让饭圈文化更加有传播价值和意义。

 1.3.3研究创新点

“粉丝文化”是互联网经济下一个非常重要的营销手段,抓住粉丝心理和迎合粉丝需求是互联网经济、互联网内容发展的主要方式。而此次研究的创新点在于不仅仅是对粉丝文化的研究,更是深入粉丝文化对粉丝自发形成的社群社区的研究,不仅仅是研究粉丝的需求和粉丝所带来的经济效益,更多的是将重点放在“饭圈”上,研究饭圈整体的行为特点和心理活动。并且将深入了解饭圈文化的形成原因从而进一步调查出所产生的社会影响。将调查的重点放在“饭圈”这个社群群体和饭圈行为产生的社会影响上,以及如何引导饭圈积极化、正能量发展,做对社会文化有益的事情是本次调查报告的创新之处。

 1.4国内外研究

  1.4.1国外研究

对于粉丝文化,国外在很早之前就开始研究,亨利.詹金斯在《文本盗猎者中》就研究了大众媒体和资本主义消费者之间的关系,并且亨利.詹金斯认为粉丝及粉丝群体的存在不是暂时的“粉丝能够保留他们利用大众文化材料生产出来的产品,能够形成自己独特的、持久的社群文化。”[]这就和饭圈在新媒体的环境下能够逐渐的发展成为一种文化是相同的原理。除此之外,约翰.费斯克在《理解大众文化》中表示“大众文化迷是过分的读者,对文本的投入是主动的、热烈的、狂热的、参与式的。”粉丝文化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大众对什么事物感兴趣,他们对于感兴趣的人、事物的追捧和喜爱基本上都是主动的,以此来满足自身追求趣味的内心需求。而饭圈文化则是普通大众文化参与方式的更加狂热化表现,饭圈文化相较于普通的大众文化更加狂热和极端以及参与性更强。而马特.希尔斯在《迷文化》一书中对迷的研究是粉丝文化研究的里程碑式书籍,马特.希尔斯对迷的定义是“专注且投入的着迷于特定的明星、名流、电影、电视节目、流行乐团:对于着迷的对象可以说出一大串,就算支微末节的资讯也能说的头头是道,而对于自己喜爱的对白、歌词、片段更是朗朗上口、引用无碍。”

 1.4.2国内研究

国内对于粉丝和饭圈文化的研究要稍微晚一些,陶东风在《粉丝文化读本》书中理清了粉丝文化互动、社群形成、粉丝行为[]等等因素概念。除此之外2010年由张蔷出版的《粉丝力量大》也深刻的揭示和解释了粉丝文化的崛起和形成原因。相较于国外对于粉丝文化的研究来说,国内的研究还处于一个正在发展的阶段,需要在日后多多研究。

 1.5研究方法

  1.5.1文献研究法

文献研究法是通过整理和学习与调查有关的相关书籍从而对所研究论题进行了解和数据收集。本次研究新媒体环境下的饭圈文化主要的文献研究是通过查找相关书籍和数据从而能能够对粉丝文化有全面的了解,为本次调查报告做出数据和理论的支撑。

 1.5.2问卷调查法

问卷调查法是将自己所想了解的问题整合成为问卷发放让受众填写。从而能通过受众填写的结果总结出相关结论,以进行下一步的研究。问卷调查法主要是能够更真切的了解身边人对于追星和饭圈的了解程度以及态度如何。从而为研究饭圈文化的影响和饭圈文化存在的问题提供帮助。

 1.5.3线上观察法

新媒体环境下的饭圈最主要的还是在各个社交平台上,将研究重点放在新媒体社交平台上是本次调查报告的重要调查方法。深入饭圈,了解饭圈的结构、行为特点并且总结出形成饭圈文化的原因是什么,以及这样的饭圈文化有什么影响。比起文献分析和调查问卷,线上观察是最真实有效的。

 2.调查研究情况分析

  2.1调查数据分析

新媒体环境下“饭圈”文化情况调查

第1题 您的年龄是 [单选题]

afdf34753f8e00e587c50ac96dd1fd3a  图3.1 追星年龄占比

通过数据分析可得出参加问卷调查的年龄占比。18岁以下的占比为:6.94%、18-21岁占比为21.77%、21-24岁占比为:21.14%、24岁以上占比为:50.16%。因此可得出结论:追星的群体主力为年轻人。

第2题 您的性别是 [单选题]

a9cd234ac69d3768d99b2ba1bc070ab0  图3.2 追星性别占比

根据此题调查结果可以得知,参与此次调查的男生占比为32.81%、女生占比为67.19%。追星群体的性别主要为女性。

第3题 您目前从事的职业是 [单选题]

cfd974df503316bff22b3d62d4aa2037  图3.3 职业情况调查

通过数据分析可得出此次参加问卷调查的初高中占比5.99%、中大专占比5.05%、本科生占比最大为26.81%、硕士占比为14.2%、博士占比为6.31%企业白领、自由职业者及公务人员占比均为为13.56%、其他占比0.95%。

第4题 您目前的收入范围是 [单选题]

03c9d35c1c2dde5919baa5f58735e86d  图3.4 收入范围调查

根据调查结果可得知追星群体的收入范围:学生无收入占比为28.39%、2000元以下占比为25.87%、2000-4000元占比为18.61%、4000-6000元占比为16.4%、6000元以上占比为10.73%。

第5题 从入坑开始大概花了多少钱在追星上 [单选题]

aef269a0997b42a16082c41b3d01297e  图3.5 追星消费情况调查

根据调查结果可得追星群体的消费情况:其中0元占比为17.35%、1000-2000元占比为32.49%、2000-5000元占比为8.52%、5000元以上占比为9.46%。

第6题 你每个月在追星上大概花费为多少 [单选题]

fee3a08e654c102a220be3388e555602  图3.6 每月追星消费调查

据调查可得:0元占比为23.24%、0-100元占比为24.29%、100-300占比为25.24%、300-500占比为10.09%、500以上占比为10.41%、视情况而定每月不等的占比为6.62%。

第7题 你本人是哪种追星模式 [单选题]

a6002395ec22feb5b845182ed3d65e6a  图3.7 追星模式调查

根据调查结果可得知:其中只看看不花钱的不做事的占比为23.66%、花钱买周边的占比为36.59%、接机送机追行程现场占比为19.56%、花钱控评反黑追行程一条龙的占比为10.41%、其他占比为9.78%。

第8题 你主要是通过什么渠道获得追星信息 [多选题]

a73cf02e052c143f859fcbbe653b76fd  图3.8 追星途径调查

调查结果显示:qq微信占比为31.55%、微博占比为66.25%、lofter占比为52.37%、豆瓣占比为48.58%、其他占比为17.3%。

第9题 你对饭圈的了解程度 [单选题]

1f2863e2873dd354fe4bff2a58a8debb  图3.9 饭圈熟悉度调查

其中完全了解并且参与其中的占比为24.92%、了解一些并非十分清楚的占比为47.63%、完全不了解的占比为27.44%。

第10题 你加入爱豆饭圈的原因是 [单选题]

4c0b07254ab2667132c27e4b7bf9a8cd  图3.10 加入饭圈目的调查情况

根据调查数据可得:想要了解更多爱豆信息的占比为23.03%、想要结交更多朋友的占比为46.69%、想要有群体的归属感占比为30.28%。

第11题 你参加过饭圈组织的哪些活动 [多选题]

bcada44156485861d7c8a02870af6053  图3.11 饭圈活动参与情况调查情况

其中打榜投票控评占比为29.65%、集资占比为59.31%、买周边产品占比为58.04%、作品产出占比为44.48%、未参加过占比为22.71%。

第12题 你是否加入过粉丝后援会或者类似粉丝团体组织经历 [单选题]

ba75cfc1da5b6267435d1fe6e5021ebb  图3.12 加入粉丝应援组织情况占比

根据问卷调查结果可得知追星群体中53.63%的人没有参加过粉丝应援组织,46.37%的人参加过应援组织。

第13题 你在饭圈结识到的朋友数量 [单选题]

4c3cbd37a47270a1e5d4e0631c4e8bd6  图3.13 饭圈交友情况调查

其中1-5个占比为17.98%、5-10个占比为32.81%、10-15个占比为27.76%、15个以上占比为10.09%、未交到朋友占比为11.36%。

第14题 你对饭圈文化的看法 [单选题]

3b6ab6d63ee510761e60398280f2900f  图3.14 饭圈文化认可度调查

其中认同的占比为26.5%、不认同的占比为49.53%、一定程度上认同的占比为23.97%。

第15题 你认为饭圈文化何种程度上影响到你的生活 [单选题]

983aca25a46b8a68e29a8a096cc37780  图3.15 饭圈影响程度占比

其中认为语言被饭圈化的占比为24.29%、行为被影响做事用饭圈思维思考的占比为41.01%、认为无影响的占比为34.7%。

第16题 你觉得饭圈对于艺人发展的影响程度是多少 [单选题]

b9655658c949f59d004faf8b6f6dd2e7  图3.16 饭圈影响力认可度

其中认为无影响的占比为23.03%、认为一定程度上影响艺人商业价值的占比为51.74%、认为艺人发展完全由饭圈粉丝活跃度决定的占比为25.24%。

第17题 你觉得“饭圈女孩”这个群体的社会形象如何 [单选题]

157251172690fc46bdd97972e531d5a9  图3.17 饭圈女孩形象调查情况

据调查显示:其中认为很好的占比为19.87%、认为基本认同但有不足之处的占比为46.69%、完全不认可并且排斥的占比为33.44%。

第18题 你最喜欢饭圈的点是 [填空题]

09e29ae6d9c88b6978ca945fdc0da63e  根据关键词分析可知受众最喜欢饭圈的点在于可以追星、能够交友、比较有趣、很团结、很快乐等等。

第19题 你最讨厌饭圈的点是 [填空题]

38839516fb48ac917207fa89ea2726f5  根据关键词分析来看人们讨厌饭圈的原因主要有吵架、饭圈规则、饭圈的一些极端行为等等。这也是饭圈普遍来说存在的问题。

综合调查数据所得,可以总结出的是就目前来说追星群体21岁以上的女性占主要群体,追星的消费群体主要是大学生和刚步入社会的工作者,而这些人平时的线上追星途径主要是微博和豆瓣这些互联网社交app。除此之外,他们也是饭圈的主要构成部分,据调查显示,这些群体对于饭圈基本都是比较了解的。其中不乏有饭圈的参与者,他们加入饭圈的原因基本上是这几点:为了认识志同道合的朋友、为了有群体归属感、为了更了解爱豆。

 3.饭圈文化形成的原因

  3.1宏观因素

  3.1.1政治原因(互联网+发展)

“互联网+”是指利用互联网的平台、信息通信技术把互联网和包括传统行业在内的各行各业结合起来,从而在新领域创造一种新生态。各个领域都随着互联网的发展找到了属于自己的行业形态,互联网经济成为现今发展的必不可少的经济形态。而同样的,粉丝文化也是如此,在过去追星族追星只能够通过线下追现场或者是在电视上见到自己喜欢的艺人,而随着互联网+的发展,信息的传递越来越迅速,追星族能够通过互联网第一时间了解关于偶像的行程和资讯。不仅如此,随着互联网+的发展,新媒体社交平台的发展也日渐成熟,新媒体社交平台也成为了明星艺人和粉丝沟通交流的重要途径:微博、抖音、小红书、直播等等形式的互动方式和途径大大拉近了艺人和粉丝之间的距离,也大大地加强了粉丝对于艺人工作的参与度。而在粉丝高度参与的新媒体环境下,有了社交平台基础,“饭圈”就有了形成的基础,粉丝通过社交平台进行交流,又因为喜欢同一个艺人明星而进行交友,从而在互联网社交平台上形成了一个只属于粉丝的“圈子”。互联网+的发展是饭圈文化形成的一个重要背景和原因。

 3.1.2经济原因(经济发展和资本的介入)

随着互联网的发展进步,互联网+经济是经济发展的一个热潮,而在互联网经济下发展出来的粉丝经济更是不容小觑,最开始粉丝因为对偶像艺人的喜爱产生对品牌的连带好感从而进行产品购买刺激品牌消费,而随着粉丝经济的进一步发展,单纯的通过对艺人喜爱来购买产品已经不能够满足品牌消费需求,所以在此基础上很多品牌迎合粉丝需求来进行营销,例如“购买解锁[]”“播放量解锁”等等。而正因为如此,粉丝会自发的进行集合来通过一定的手段以达到帮助偶像“冲销量”完成品牌方需求的结果。粉丝长期以往而形成了一个交流社群,并且渐渐形成成为了一个圈子。而也正是因为粉丝购买力和粉丝的参与能够带来一定的利益,所以现今情况下明星团队会有专门的工作人员和粉丝团队进行对接,甚至是对粉丝群体进行引导和管理,以让粉丝能够最大程度的对艺人进行支持。粉丝经济的发展和资本的介入是饭圈形成并且日益壮大的重要原因。

3.1.3社会文化环境因素(社会精神氛围)

泛娱乐化时代的到来,大家的注意力放到娱乐文化上更多,人们在强压力和高运转效率的社会中生活工作,而娱乐文化和追星很好的缓解了人们的焦虑和压力,人们通过观看明星艺人的作品、八卦明星艺人的生活暂以脱离和缓解自身压力。除此之外,随着媒体文化的发展和人们思想的进步,追星以及相关娱乐文化成为了一个文化发展的趋势,大众对于追星和粉丝消费的偏见减小,并且在新媒体的发展下明星艺人在网络上的活跃度和渗透力很强,受众与明星艺人的接触度更深[]。而在新媒体环境下,人人都是自媒体,每个都有发表自己言论的权力,对于喜欢的明星艺人受众会夸大言辞来表达喜爱,对于不喜爱或有负面意见的艺人会表达自己的不喜爱,两者的观点冲突会导致粉丝和“黑子”互相进行否定进行争论,在此环境下,想要维护明星艺人名誉的粉丝会自发的形成一个组织进行“反黑”,以让否定自己偶像的言论更少,让偶像的网络观感更好。综上所述,这样的社会氛围也导致了饭圈文化的形成:快生活节奏和高生活压力让大众注意到追星这样的解压方式、社会思想的开放让大众对追星的偏见减少从而进一步增长了追星风气,社交平台的发展、自媒体的盛行以及网络言语的自由和开放让饭圈最终得以形成。

3.1.4技术环境因素

我国互联网发展日益繁荣和成熟,从学术引进到探索发展让互联网发展成为商业模式,再到人人都可以参与的快速发展时期,个体用户参与互联网并且逐渐通过互联网来拓展自己的关系链[]。这个阶段是互联网发展的重要时期,大众在这个时期开始大规模参与进互联网,互联网经济、互联网文化开始盛行,“线上”成为了一个十分重要的传播、交流方式。而现在我国的互联网已经处于一个比较成熟的阶段:平台更加多样、系统更加稳定、线上交流更加便利。

正是互联网技术的发展让“饭圈”的形成有了技术基础和支持,受众可以在互联网上得到更多的消息、可以更多的参与进互联网,这是饭圈形成的一个重要原因。

 3.2微观层次原因

  3.2.1新媒体环境下传播特点的改变

首先,新媒体的发展让网络环境更加轻松和多样,比起传统媒体的规范和严肃性,新媒体环境平台对于传播内容的规范大大宽松化,新媒体平台在传播内容上语言更加轻松、内容更加娱乐化。其次,新媒体环境下信息的传播具有及时化和碎片化的特点,互联网信息的快速传播特点导致人们接收每天接收海量信息,而在这其中受众利用自己的碎片化时间去阅读和接受信息,这就导致了受众在接收信息时往往会选择自己感兴趣和想接受的信息。除此之外,新媒体环境下信息传播还具有互动性,受众对于自己所看到的信息可以进行评论、转发并且表达自己的态度。

正是因为新媒体环境下传播特点的改变,受众可以更多的接收自己偶像的信息,可以更多的对所接收的偶像信息进行二次传播和评论,这也是导致饭圈形成的一个重要原因。

 3.2.2互联网下“追星模式”的改变

如果说以前的追星模式是“崇拜式”追星,那么在新媒体环境下的追星模式则是“参与式”追星。“养成系”偶像成为了新媒体环境下的主流追星方式。所谓养成系是指是指由娱乐公司打造,以“培养”、“陪伴成长”为诉求点,贩卖自己真实的人生成长过程,使粉丝诉诸于自身“参与感”和“认同感”,从而付出时间、自尽、情感来制造的一类明星。最早的养成系是日本“AKB”系列的偶像组合,演变进国内是“SNH48”偶像群体,接着由“TFboys”将其发扬起来,追星群体开始享受自己培养起一个偶像的满足感,并且随着近年来选秀节目的兴起让这种追星模式达到顶峰。以《偶像练习生》《创造101》《青春有你》为代表的选秀节目兴起让追星族完完全全的参与进了追星,粉丝通过节目来选择出自己所想“pick[]”出道的选手,并且通过投票来支持,最终排名在前位的选手组成组合进行出道。这种完完全全靠粉丝打投、砸钱的参与方式让粉丝有了“责任感”即“缺我不可”的心理暗示。那么随着这种追星模式的改变,互联网作为脉络和媒介将粉丝与偶像紧紧的连接在了一起,偶像与粉丝的互动增加,甚至在某种程度上偶像以及艺人团队会迎合粉丝的需求以固定粉丝不“爬墙”。而随着互动和连接越来越多,粉丝会对偶像的产品进行买账,这也就是粉丝经济发展的一个重要原因,粉丝会尽可能的多购买以证明偶像的带货能力。除此之外,各种打榜、控评也是粉丝参与的重要方式。

综上所述,高参与度的情况下,粉丝和偶像之间的连接越来越多,粉丝会产生一种自己最了解自己爱豆的错觉,社交媒体让追星的空间模糊化,从而会产生一种“家人”的氛围,很多粉丝会称呼自己的爱豆为“老公”、“儿子”,在自己的乌托邦中建立了与爱豆特定的联系,爱豆不再是遥远的、不可触及的,而是每个粉丝所可私有的、根据其个人想法而存在的甜蜜梦境,这也是饭圈形成的重要因素。

 3.2.3受众的自我认同与群体归属感的牵引

随着粉丝与偶像的距离越来越模糊,粉丝经济对偶像的作用越来越大,“粉丝”这个团体被看做是艺人偶像附加价值,而粉丝团体自发形成的为偶像做事的群体被称作是饭圈,在饭圈里,而粉丝通过花钱、做事来产生自我认同。“仪式场域既是物质的,也是心灵的,其传播场域最终要通过参与者的心理建构来实现承载仪式意义、融洽体验氛围、维系群体关系的功能”[]。这种认同表现在两个方面,一个是看到自己爱豆偶像成功而产生的自我成就感,例如在偶像代言新的产品需要销量时,粉丝会尽可能的支持,而在这时花钱越多的则越会觉得自己对偶像的贡献程度大,从而产生很强烈的自我认同感。另一个是在饭圈这个群体中被其他同在饭圈的粉丝所认可、欣赏、追捧而形成的群体认同感和自我优越意识。互联网社交平台追星让所有粉丝的真实性都蒙上了一层面纱,大家都不知道对方的年龄、样貌、性格,而在这个时候为偶像所花的钱、所产出的作品、所做的数据甚至是在社交平台上基于偶像所输出的相关观点是衡量一个粉丝价值的标尺。因此,当摒除现实中的自我,而在网络上以另一个身份来进行社交的时候,这会使得受众为了能够多的得到认同而更努力。除了自我认同外,还有一个方面就是粉丝的群体归属感,社交网络为粉丝提供了交流平台,那么在广袤的社交平台上人们会自然的寻找和自己相同爱好、兴趣的人进行交流,而基于对一个偶像的喜爱,粉丝们也会自发的形成社群,也就是我们所说的饭圈。

4.饭圈的特点

  4.1狂欢性

饭圈是一个追星族为了娱乐而形成的社群,在这个社群里人们只是以“爱豆”为核心进行娱乐狂欢。在追星的过程中没有职业、年龄、身份的差别,人们围绕着自己喜欢的爱豆进行平等的交流。例如在微博社区中,明星超话[]就是粉丝聚集的一个代表性平台,例如超话的明星势力榜第一名肖战,在超话拥有530.7万关注者,阅读量达到837.4亿,帖子数量达到585.3万。而粉丝通过评论、转发来集中的进行交流和互动,这是一种只属于某一个爱豆粉丝的狂欢。除此之外,粉丝还会通过对爱豆的作品、照片进行二次创作来进行互动交流,也就是我们常说的饭圈自己所产生的“梗”。这些因为对某个艺人的喜爱而在社群聚集从进行线上狂欢活动的行为是饭圈特有的属性——狂欢性。

0dc4a32d1af8b772f294ce0f9db6755e  图4.1 肖战超话截图

 4.2交互性

饭圈文化是一群人所形成的的社群,那么这就必然代表着饭圈具有交互性。“网络虚拟社会活动的场域应该是网络虚拟空间,其活动的内容以信息交流和传播为主,其组织结构应该是物理时空的人际关系网络在网络虚拟空间的投射”[]。而在这个空间中交互性体现在两个方面,一偶像与饭圈的交互、二是饭圈中粉丝与粉丝的交互。首先,偶像与饭圈的交互是指偶像通过互联网社交平台发布自己的相关动态:比如自拍、视频、直播等等,通过这些形式来增加自己与饭圈粉丝之间的联系。除此之外,粉丝还会通过制作图片、视频等作品来进行宣传应援,例如2020年4月20日鹿晗生日,粉丝就自发的进行应援视频制作并且投放到全国各大城市的一些大屏和景点中,希望在人流量大的地方出现爱豆的应援,以让爱豆有排面。而对于这种应援并爱豆一般会通过社交平台进行回应,这会让粉丝的自我认同感得到提升,从而进一步增加爱豆与粉丝之间的黏性。第二个方面就是饭圈中粉丝与粉丝的交互互动,粉丝会通过社交平台进行交流,例如在微博平台发布爱豆相关内容会得到其他粉丝的评论和转发,或者是在社交平台认识一些其他的粉丝,又建立一个更小的社群[](比如微信群、qq群、微博群)从而进一步的进行交流,会一起讨论爱豆的作品、消息,交流熟悉到一定程度后很多粉丝会线下见面,一起追行程。

728e3d654d451107a1946b16e7c23a94

 4.3圈层性

饭圈的圈层化是通过粉丝肯定数量来权衡的,当一个粉丝被越多其他粉丝肯定,那么他在饭圈的圈层就会相对较高。一般饭圈粉丝类型分为这几种:职业粉丝、站子、产出、大粉、普通粉丝。职业粉丝是指艺人团队专门安排的工作人员来引导饭圈的一种粉丝,这类粉丝可以直接和艺人团队对接,将饭圈的情况反映给艺人团队以方便艺人团队更好的迎合粉丝需求,艺人团队也会将相关需求告知职业粉丝,职业粉丝通过自己的影响力对饭圈进行引导,从而完成团队需求。其次是艺人的站子(比如后援会等),这类粉丝不完全是艺人团队安排的工作人员,但是能够得到艺人的第一手消息,从而更好的对艺人进行应援,而这些站子会组织应援、会追线下进行照片、视频拍摄,因为大量的金钱支出和艺人信息传达,这类粉丝在饭圈的圈层也很高。在这之后是产出,产出是指粉丝为艺人剪辑视频、修图、创作漫画等等一系列的作品,他们的产出完完全全是因为喜爱,和艺人团队无关,而这类粉丝往往是靠自己的作品得到很多其他粉丝的认同。大粉,一般是指在社交平台上关注者较多的粉丝,他们并不属于某个组织,他们有的是因为会对偶像投入很多金钱,有的是因为自身的表达可以引起其他粉丝共鸣,从而得到了很多的粉丝认同。最后是较为普通的粉丝,他们往往是被引导的一群人,也是饭圈的主体。

 4.4极端化

极端化是饭圈的一个特有的特点,因为对自己爱豆的喜爱会产生较为极端的行为和情绪,例如会不允许其他人否认自己的爱豆,在和其他艺人粉丝起争执时会用很极端的语言互相攻击。不仅如此,对于自己爱豆的粉丝如果有认为别人做的不对的也会产生一定的攻击,这是饭圈的一个鲜明的特点,也是饭圈目前存在的一个问题。

 5.饭圈文化的影响

  5.1积极影响

  5.1.1个人

饭圈的本质是追星,而追星给粉丝个人带来的影响是积极大于消极的,粉丝对偶像的意向投射是一个重要部分,“所谓意向投射是指人们把自己的意识倾向投射到相应外部对象上去的内容型投射,意向是人们心理上期求的具有特定方向和目标的观念”[]。具体包括充实粉丝个人精神世界、为粉丝树立正确的价值观、拓宽粉丝社交范围、甚至会提升粉丝的个人技能。

爱豆带给粉丝最主要的作用就是在观看爱豆作品或者是看到爱豆相关信息时能够获取开心让自己的精神世界和业余生活得到充实。除此之外,爱豆本人的形象和价值观会深刻的影响粉丝的价值观,因为从本质上说大部分的追星都是对自己梦想的折射,爱豆本人努力、正能量的价值观会直接的影响到粉丝,粉丝会为了自己和爱豆更加相像而规范自己的行为,比如因为爱豆而更加努力学习最后考上好的大学这样的例子非常多,爱豆对梦想的坚持和付出会很大程度上影响到粉丝对自己的学业、工作态度。而互联网下饭圈的形成除了能够让粉丝感受到爱豆的作用,更是会通过互联网这个平台以社交的形式让自己变得更好。比如在饭圈中粉丝可以认识志同道合的朋友,通过互联网和爱豆话题大大地拓宽了自己的交友圈,而这些来自五湖四海的粉丝们的交流更是可以拓宽粉丝的个人眼界。并且在饭圈文化中,产出作品会让粉丝的自我认同感大大增加,因此为了爱豆去学习修图、剪视频、写文案的粉丝也是大有人在,这些技能抛去追星也是十分有用的。

 5.1.2互联网

饭圈文化对互联网的影响主要体现在粉丝经济和互联网文化发展上。新媒体电商与艺人的合作发展让粉丝经济成为了互联网经济发展的一个重要成分。艺人通过互联网对一个产品进行宣传,而粉丝因为自己爱豆对此产品开始进行了解和接受,带动了消费。而品牌商会迎合粉丝的需求,在艺人宣传方面做文章。例如很多品牌方会为艺人安排宣传片和线下推广以及粉丝见面会,这也会极大的促进粉丝的购买欲望从而进一步的促进自己产品的销量。而随着直播的兴起,淘宝直播成为了一个十分吸睛的推销方式,在这种情况下,电商平台与明星艺人的合作成为了潮流。例如淘宝直播的两大主播李佳琦和薇娅,他们的直播间就会每天邀请不同的艺人参加,和他们一起卖货,而这些艺人往往卖的都是自己代言的产品,粉丝因为自己的爱豆也会购买相关产品。这就是粉丝经济的发展从而进一步的促进了互联网经济的发展。除此之外,饭圈文化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互联网文化的发展,粉丝在通过互联网途径进行交流的过程就是加速互联网文化发展的过程。并且饭圈的狂欢性和社群性让互联网文化的传播也更加快速。

ecf8c84c8e29ec5e733f25e9b667d309

  5.1.3社会

粉丝在追星时会因为自己爱豆的形象人设和为了给爱豆正面形象做一些有利于社会的事情,这主要表现在积极社会文化传播和公益上。社会文化是指爱豆通过自己的影响力来宣传相关正能量文化,比如在传统文化节目《国家宝藏》就邀请了大量的明星艺人来作为国宝守护人进行国宝守护,而明星在进行节目的同时会通过自身的影响力让粉丝对传统文化产生兴趣并进行关注和传播,这是社会文化传播的一个重要途径。其次是公益,粉丝通过爱豆的名义来做公益是饭圈必不可少的,比如在新冠病毒期间,饭圈女孩捐赠的物资十分庞大,每个爱豆的粉丝后援会都以自己粉丝联合的名义进行了防疫物资捐赠,比如鹿晗的后援会“鹿晗吧”在疫情期间组织粉丝捐赠物资共27批次,其中包括口罩、、医用护目镜、酒精、消毒用品等等。除了疫情期间,即使在平时饭圈也会以爱豆的名义去做公益,比如捐赠图书、捐赠文具、组织敬老院义工活动等等。一方面粉丝是希望能够通过自己的公益行为来给爱豆带来更好的口碑另一方面也是因为爱豆的影响而集结去践行自己的社会责任。

810ff8872703f7e5dd811ac12080ff01  图5.3 鹿晗粉丝为抗疫捐赠物资

84e4f1d2f57858ced47b6ef6500adb87  图5.4 易烊千玺国宝守护人宣传表演

  5.2消极影响

  5.2.1畸形追星行为影响个人生活和思维

个人过度的沉迷于饭圈会让人忽视自己的现实生活,并且饭圈的归属感和责任感会让人失去思考能力人云亦云,甚至过度的饭圈思维会影响到自己的日常行为。首先,饭圈是属于互联网的,互联网的粉丝经济粉丝的购买力和互联网数据是现在饭圈十分看重的东西,因此,为爱豆刷销量和数据是饭圈最基本的准则。而在这个过程中集资、打投是最常见的手段,但是过度的将饭圈放在首位反而会影响自己的生活,一些粉丝为了给偶像冲销量集资不吃饭或者是降低自己的生活质量,还有的粉丝为了给偶像刷数据经常熬夜这些都是对自己现实生活的影响。除此之外,饭圈是以群体行动为准则的,在这种情况下粉丝个体会为了维护偶像而跟随饭圈群体进行行动,在这其中是没有自己的思考的,这不仅仅不利于粉丝自己进行是非价值观判断,长期以往更是会导致粉丝逐渐的失去自己的思考能力。

 5.2.2极端追星行为影响互联网环境——肖战“227”事件

饭圈之间的碰撞会恶化互联网环境,这是饭圈对互联网最消极的影响。饭圈粉丝为了维护爱豆的互联网形象会进行控评、反黑、争吵等行为,而在自己的爱豆被否定的时候他们会产生护短的情绪,有的时候甚至会产生较为极端的情绪,会有比较极端的语言来攻击对方,甚至严重的会进行人肉等行为,这对于互联网环境的影响是十分恶劣的。

在2020年2月饭圈发生了一件影响极大的事件:肖战的粉丝与肖战的cp粉之间的碰撞而使得AO3网站不能够正常使用。这件事主要是一位cp粉写了一篇同人文,而肖战粉丝认为在此文中肖战的人设对肖战本人产生负面影响是对艺人的不尊重,因此部分较为极端的粉丝对文章进行了举报,甚至部分更为极端的粉丝对AO3平台进行了举报。而这导致了其他饭圈和文字写手对肖战及其粉丝产生不满意,认为正是因为他们导致了此平台不能使用。在这件事发生之后肖战粉丝认为并非是粉丝举报行为,而其他圈子的粉丝认为完全是肖战的和粉丝的错误,因此,以227事件为基础而衍生出来的一系列对肖战的不满和对肖战粉丝的排斥成为了近几个月的网络主流。此事除了肖战粉丝的行为较为极端,还有一些对肖战不满意的其他艺人粉丝也在趁着这个机会发泄自己的私愤。这种饭圈之间的极端碰撞让互联网环境受到很大影响,写手失去了自己的创作平台,肖战本人的形象也大大受损甚至直到四月末前完全没有活动,以及互联网成为了粉丝争吵的平台网络环境被恶化。

  5.2.3过度饭圈思维影响公共舆论——雷神山医院打call事件

饭圈对社会的影响主要体现在社会公共舆论饭圈化。在近年来饭圈对社会的影响非常大,因为随着互联网的发展,艺人越来越多,追星族也越来越多,而追星族不仅仅追星他们还是其他各个行业领域的从业者,也是社会公共舆论的参与者,而随着饭圈文化的日益盛行,饭圈语言[]逐渐渗透我们的日常生活,饭圈思维也越来越影响社会其他的公共事件。比如在饭圈非常普遍的字母缩写“xswl”“dbq”等等逐渐出圈成为了日常生活中我们会经常使用的语言,但是这种语言使用多了对中国汉字的传承并没与任何作用,也阻碍了人们的正常真诚的交流。而饭圈行为和思维对社会公共舆论的影响也很大,例如在港独事件中饭圈女孩就给中国塑造了一个“阿中哥哥”的形象对中国的外网形象进行了维护,但是过度的饭圈化思维就会比较不妥当。例如,在疫情建设火神山医院期间,有网友将火神山建设现场的叉车、吊车等机械进行饭圈化的思维拟人化,给他们起名字、建立超话、甚至进行打榜等行为。这些过度饭圈化的思维和行为就是对公共舆论和行为产生了影响,而实际上相比较于建设的工具我们更应该将我们的感激和崇拜给予那些冒着生命危险去建设医院的一线工人们。饭圈的娱乐化和极端化的思维会对社会公共事件和社会公共舆论产生影响,会影响他们变得不够客观、不够多面、不够有价值。

6.问题解决方案

  6.1宏观引导

就追星的大多数人来说年纪都是偏小的,根据调查问卷数据显示,追星的主要群体为15-25岁之间的受众,而这个年龄阶层的主要群体是学生,包括高中生和大学生,他们有一定的思考能力和表达能力但是却并没有完全成熟,是比较热情和容易极端的群体。那么对于他们的宏观引导即是加大日常生活潜移默化的教育,帮助他们树立正确的三观。以及对于明星艺人的娱乐文化发展和追星文化进行一定的引导,以建立正确且良好的互联网追星环境和风气,让互联网的追星行为和饭圈文化有传播价值和意义。

 6.2适当管控

对于饭圈文化所产生的负面影响相关部门应该做适当的管控。主要包括这几个方面:网络用语规范、网络人身权益保护、网络词条规范、正确的网络舆论引导。

首先是网络用语规范,饭圈很多时候因为一些摩擦碰撞会有很多较为激进的语言,而往往是这些语言很大程度上的破坏了网络环境。因此,对于网络用语必须要规范化,对于一些较为侮辱性的语言进行屏蔽和删帖处理,这样可以规范饭圈的文明用语。其次,是要对网民的人身权益进行保护,新媒体环境下每个人都有匿名的id来代表自己的名字,但是在饭圈的一些交流碰撞中,会有人利用网络ip进行人肉搜索和攻击,这对被人肉对象有着极其恶劣的影响。所以,相关部门加强对网络人身权益的保护,对于人肉搜索和人身攻击的人进行一定的惩罚,必要的时候可以要求其负法律责任。除此之外是对网络的词条进行规范,饭圈刷话题、带词条是十分普遍的,很多粉丝在搜索爱豆的信息时会第一选择点进爱豆相关词条,而正是如此,饭圈会对自己不喜欢的艺人刷“黑话题”(即带有侮辱、造谣性质的话题词条),这不仅仅是影响了网络环境更是对艺人本身也产生较为负面的影响。因此,对于网络词条的显示应该加以规范化,将负面的词条进行审核以确保不会产生造谣和人身攻击的影响。最后是对网络舆论进行正确的引导,艺人对于粉丝的影响应该是正能量的,而粉丝对于艺人的喜爱也应该是正能量的,饭圈的一些争强好胜的比拼行为很多时候已经违背了喜爱艺人的初心,仅仅只是为了自己赢得快感而已。所以正确的网络舆论引导是必不可少的,对于公益、正能量文化传播等正确的饭圈文化行为应该加大鼓励,并且引导饭圈多多做出此类的正能量行为。而对于“撕逼”等极端行为应该加以抨击,因为大大的阻碍了饭圈文化的正能量和秩序化的发展。

 6.3明星艺人的模范引导

饭圈的核心就是在于艺人,艺人的营业很大程度上决定了饭圈的言论、行动方向。对于饭圈存在的一些问题,例如粉丝过度的言论攻击别人等一些不正确的行为。明星艺人有义务去引导粉丝的行为。艺人的行为是牵动粉丝思考能力的一个重要标杆,艺人平时的言论、行为也是粉丝会争相模仿的对象。而在新媒体环境下,艺人的私生活变得更加透明化,粉丝能够更多、更全面的了解艺人,因此,在这样的环境下则更应该利用自身的影响力传播更多的正能量和正确行为。并且艺人在与粉丝沟通交流的过程中除了分享自己的作品、生活外,也应该对粉丝的追星行为进行引导,以防止粉丝产生较为畸形的追星行为。而最重要的是,艺人作为公众人物应该起到模仿作用,对粉丝有正确的引导,从而使一些饭圈的问题能够得到缓解和解决。

6.4受众的自我管理

受众即追星的粉丝,饭圈是由不同的艺人粉丝组成的,艺人粉丝对于自己的追星行为应该有一定的衡量才可以。只有每个粉丝都做好自我管理,饭圈才能够真正的和谐且有秩序的发展。粉丝在追星过程中应该端正自己的心态,明白追星只是自己的业余娱乐行为,不能够真正的影响到自己的日常生活,追星并不是生活的全部,追星应该是可以让自己变得更好而不是影响自己的生活,因此,在追星投入的金钱和时间都应该量力而行不能影响自己的人生。其次,互联网环境是依靠每一个互联网受众去共同维护的,不能够社交平台具有匿名性就不负责任地发表观点,对他人产生伤害、对互联网产生影响、对社会产生负面影响。除此之外,互联网的不断发展让每个人都可以表达观点,在追星过程中粉丝应该保持自己的思考能力和明辨是非的能力,不能够人云亦云的去跟风。

 结 论

新媒体环境下造就的追星行为衍生出的饭圈文化是现阶段互联网特有的产物。它以明星艺人为核心,以追星粉丝为主体。而产生饭圈文化的主要原因包括宏观和微观,其中宏观方面主要是政治、经济、社会文化、技术四个方面,这四个方面全面的发展推进了饭圈文化的形成和发展。微观层次的原因主要包括新媒体环境下传播特点的改变、新媒体环境下追星模式的改变、受众的自我认同感和群体归属感的牵引。正是这些原因造就了饭圈文化的狂欢性、交互性、圈层化和极端化的特点。而这些饭圈特有的特点也对个人、互联网以及社会产生了影响。从正面来说,饭圈文化让个人的精神世界得到充实,通过追星行为而让自己变得更好,对于互联网来说,饭圈文化推动了互联网文化的繁荣和传播。除此之外,饭圈的一些公益行为、文化传播行为、粉丝经济行为也推动了社会的发展,为社会带来了正面的影响。从负面来说,饭圈文化存在的畸形追星行为和畸形互联网使用行为让个人的价值观变得扭曲,让互联网环境被污染,过度的饭圈思维也对社会公共舆论产生了一定不良的影响。因此,想要饭圈文化和谐化、有序化、正能量的传播,离不开宏观的引导、相关部门的管控、明星艺人的模范示范以及粉丝自身的自我管理。只有这样才能够让饭圈文化更加健康有序。饭圈文化作为新媒体时代的特有产物,不仅仅是粉丝内部的狂欢,更是互联网和社会的一个重要的环节发展,因此对于饭圈文化我们要取其精华、弃其糟粕,让饭圈文化有它自身的传播意义和价值。

参考文献

[1]陈诗露.解读粉丝:“小鲜肉”明星流行现象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2017.

[2]殷慧龙.新媒体环境下粉丝文化资本探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7.

[3]高静雅.百度贴吧内的明星形象塑造及粉丝心理投射现象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2017.

[4]黄晓辉.文化社会学视域中的粉丝现象解读[D].湘潭大学.2011.

[5]杨翠芳. 微博粉丝群体与社会公共领域建设[J].湖北经济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5.

[6]鲍震培.媒介粉丝文化与粉丝主义[J].南开学报(哲学科学社会版).2013(06).

[7]刘臻.网络粉丝文化的利弊解读[J].语文知识.

[8]从心理角度解读现代粉丝群体的形成[J]. 现代视听.2012(06).

[9]刘伟 王新新.粉丝作为超常消费者的消费行为、社群文化与心理特征研究前沿探析[J].

[10]蔡诗扬.社会变迁视野中的粉丝文化[J]. 新闻世界.2011(06).

[11]亨利•詹金斯.文本盗猎者:电视粉丝与参与式文化[M].郑熙青,译.北京大学出版社,2016.

[12]周红梅.关于明星粉丝经济的研究[J].新媒体研究,2019(3):57-59.

[13]杨爽.互联网影响下的青少年偶像崇拜调查[D].东北师范大学,2012.

[14]杨梦斯.媒介技术与文化[D].西北大学,2017.

[15]孙斌.粉丝文化及其传播研究[D].南京理工大学,2010.

[16]马梦娇.基于互动仪式链理论的粉丝文化传播机制研究[J].今传媒.2018,26(11).

[17]潘曙雅.张煜祺:虚拟在场.网络粉丝社群的互动仪式链[J].国际新闻界2014,36(09).

[18]陶东风.粉丝文化读本[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9.

[19]彭何.网络环境中的“粉丝”文化研究[D].南京示范大学.2013.

[20][美]约翰.R.霍尔顿.文化:社会学的视野[M].周晓红、徐彬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02.

[21]杨嵘均.网络虚拟社群的内涵、特征及对国家政治安全的影响[J].南京邮电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6(06).

[21]张方敏.仪式传播场域论纲——对传播仪式研究支点的探索[J].当代传播2015(05).

[22]苏富忠.投射研究[J].广西民族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00(02).

 致 谢

从2016到2020,四年或许只是人生的一个小部分,但是大学却是却是我们人生独一无二的时光。在这四年里,正是因为各位老师和各位同学的陪伴我的大学才能如此的丰富和精彩。才让我有勇气、有底气走向我人生的下一个阶段。

首先在这里我想要感谢新闻与传播学院这个大家庭,正是因为有了这个大家庭我才能够在这四年度过美好的时光。

其次,我还想感谢我的毕业设计指导老师:杨帆老师、程娜老师,从确定选题到开题报告、初稿、定稿,老师每一个环节都给予了我重要的指导意见,他用自己渊博的学识、严谨的专业态度教会了我很多的东西,也让我在完成毕设的过程中对自己的选题、专业有个更深的了解。

除此之外我还要感谢我的班主任老师以及新闻与传播学院的所有任课老师,大学四年正是你们辛勤的付出才让我的四年有了价值和意义,你们不仅仅是我的专业老师更是我人生的灯塔。

我还要感谢朝夕相处的同学朋友们,谢谢16级新闻学的各位,和你们相遇、相处、相知十分幸运,谢谢你们给我的大学生活留下了宝贵的回忆。我会永远珍藏这段回忆也会一直珍惜你们,毕业只是阶段的结束,我相信我们还有更多的故事。

最后,我要感谢百忙之中抽空来参加我毕业答辩的各位老师,感谢各位老师愿意提出宝贵的建议让我有再次进步的机会。谢谢你们为我的毕业设计画上一个圆满的句号。

青春是勇,青春是敢,青春是勇敢的去做然后万丈光芒。愿我们历尽千帆归来仍少年。

新媒体环境下“饭圈”文化形成原因及影响调查报告

新媒体环境下“饭圈”文化形成原因及影响调查报告

价格 ¥9.90 发布时间 2023年6月17日
已付费?登录刷新
下载提示:

1、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文章版权申述”(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18735597641(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2、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投稿,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

原创文章,作者:1158,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447766.cn/chachong/150109.html,

Like (1)
1158的头像1158编辑
Previous 2023年6月17日
Next 2023年6月18日

相关推荐

My title page conten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