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美食节目怎样在当前同化的大背景下脱颖而出,成功地走出自己的特色跟创新是当前制作的主要疑难点。而一档美食节目怎样脱出重围,出类拔萃呢?我认为首先必须要有创意,其次,主持人的影响毋庸置疑是巨大的。本文旨在通过分析美食节目的现状,阐述起源与发展。当代社会日新月异的变化当中,美食也在千变万化 ,但它是同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的,电视节目和美食的结合,产生了当下非常火爆的美食节目。令人意外的是,美食节目的出现让我们的生活方式也产生了诸多的变化,越来越多的百姓都加入到了这个氛围当中,放弃外卖,开始学习一些美食的制作,通过美食节目当中的一些制作技术,让我们每个人好像都变成了生活中的“米其林三星主厨”。在学习制作美食的同时,美食节目更多的其实是丰富了人们对于精神方面的需求,让电视机前面的观众可以足不出户的去看到华夏大地上各种具有民族和地方的特色美食,说到这个不得不提的便是《舌尖上的中国》,这档美食节目正是将之推向了高潮。
关键词:脱颖而出; 创意; 需求; 现状;特色美食
引 言
作为业务上的追求和奋斗目标,都要以“传统美食文化的传播者”当做己任,深化我们的责任意识、使命意识、公益意识,着重关注文化涵养,增高我们个人的专业水平。新媒体时代美食节目主持人的即兴应变与表达技巧应当如何与当代如何去沟通和融合?美食节目主持人如果要想将传统文化同我们美食美食相结合起来,不仅要简简单单像其他美食节目那样去探寻美食的烹饪手法和食客反应。我认为更应当着重将这道菜的历史文化只是添加进去。作为美食节目主持人既要播撒食物的本身的诱人之处和美味之点,还得要传播历史文化从而提升食客和电视机前观众们的兴趣。在这条道路上,美食节目主持人当以传统历史文化责任为己任,而文化责任开始起于对文化的自觉性,成就于传统文化的追求性。主持人是连接观众最直接、最能沟通情感的中介,是最积极、最能传情达意的主导人物,通过主持人直观而生动的形象表达,使观众在短时间内包容更多更新的内容。要在不同的栏目中表现自我的才华、气质和语言特色,使之产生的艺术魅力更能吸引观众、赢得观众,电视节目主持人的现场发挥就显得尤为重要。现场的发挥主要强调主持人在现场的捕捉能力和对现场的把握能力。它注重在现场的发现与挖掘,注重在现场的思考与提问,注重对现场的展示和现场感的传达。由此看出主持人的现场发挥与临场应对技巧有着重要的联系,也就是即兴表达。即兴表达对于主持人来说,是一项很高的主持技巧,它要求与主持人的现场主持和节目的最终效果必须实现合理的契合。而一档节目中最能启人心智、令人愉悦,为整个节目增添光彩的则是主持人现场的即兴表达。本文从主持人即兴表达的形成,特殊性,现场发挥三个方面进行一点思考和阐述。
即兴口语表达既区别于书面语,又区别于通常所说的有稿播音,而是播音员主持人通过广播电视电子传播媒介,于话筒前即兴完成的口语活动。即兴口语是广播电视有声语言中一种不可或缺的重要表达形式。它来不及深思熟虑,要在一种高度集中,快捷的思维过程中,即兴而谈,现象先说,对刺激迅速作出反应。
每一种语言,都是使用约定俗成的不同的语音,给各种事物命名(名词),同理以不同的语音划分出形容词、代词、介词……等,然后按照语法,把不同的语音系列组织起来,就成为表达意义的声音语言。索绪尔因此指出,无论何种语言,规定用什么样的语音来表达各种词义都是随意的。例如,汉语把狗发音为“gou”,英语把狗的发音定为“dog”,法语把狗的发音规定为“chien”,它们都是任意的。由此可见,施指与所指之间没有内在的必然性。一旦发音被众多人约定俗成地规定下来,这就成了可以交流的某种语言。在语言系统中,语音“只有差别,没有正面的规定性”。换句话说,是任意规定的语音之间的差别,构成了语言的意义。然而,同样是说话的语音,主持人与其他人是大不一样的。对于日常的语言表达,只要求表达者的发音能让受听者听清楚、按照语法把意思说明白、最终目的让受听者听懂表达者的想法就够了。可是,对于广播电视节目主持人的语音要求,就不仅是以受听者听懂为基准,他们的语音是经过匠心独运的艺术品。这个语音艺术品不仅要让人听懂,还要让人有着强烈的审美感受。主持人创造语音艺术品的关键,就是现代语言学指出的,在于塑造好“语音的差别”,因为“差别即意义”。主持人对“语音差别”的创造,可分下面几个层次。
播音主持艺术相关的主持人。这类主持人表述准确、语言清晰,可以让观众很明白地接受传达的信息。但由于中国饮食文化中复杂的工艺和程序,主持人在制作步骤中较难突显自己的个性和风格。二是艺人明星。这类主持人较多出现在娱乐或者访谈类美食节目,谈论话题、评论美食、亲切自然的同时增加了节目的可看性。三是没有经过专业训练但对饮食文化了解的厨师、家庭主妇。这类主持人在节目制作中拥有较强的发言权,对营养搭配更专业。但表现力相对差。由此可见,媒体素质、符合广电部门和语言文化部门对主持人的语言和思想要求;知识结构丰富、现场掌控能力、烹饪基础技术、都是主持人必备的素质。
1 表达技巧的重要性
1.1 表达技巧在美食节目当中的体现
其实我们追究传统美食节目主持人的文化责任,我们可以试着先追根溯源,从“人文”角度对其进行了解。换句话来讲,如果主持人想增强个人自身的文化责任。第一点,必须要拥有比常人更为浓厚的人文关怀精神。文化责任代表着负责和行动,而人文关怀是它的核心和支撑[1]。虽然说人文关怀是有时代性的,它的本质是随着社会的进步,社会的发展而发展的,但究其本质来讲,它最根本的核心价值就是要以人文本。从社会发展的经济来讲,以人为本就是本着从消费者的需求出发的,从每一个方方面面去迎合、配合消费者。同样的道理,作为传统美食节目主持人,这类以声音为传播的主体职业人群来说,“以人为本”就是“以受众为本”我们的工作范畴就是在于不断满足观众追溯文化,追溯美食的基础上,为受众人群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世界做服务,提倡正能、有品位的生活观念,通过我们主持人的声音创作和形象演示,将节目策划的人文精神和丰富的镜头阐述展示给观众、媒体,打造出传媒传播和受众同等互动交流的长期良性循环。只有采用这种宣传方式才会让主持人在表述历史传文化的同时,让受众群们更加简单、融洽的接受这一切,只有这么做下去,美食节目主持人在宣传优异传统文化的时候才会“畅通无阻”“行之有故”[2]。美食主持人主持表达以《美食争霸》为例,如图1.1所示。
图1.1美食主持人表达以《美食争霸》为例
电视美食节目从总体上来讲属于泛媒体文化的范畴,一方面,电视媒体通过声音、画面两大优势点,将世界各地的文化产物带给电视机面前的观众[3]。所以对于美食节目主持人来讲,出色的个人职业素质资深的影响着观众身临其境的感官,并且加大他们对电视栏目节目的参与感。从另一方面来讲,当代社会经济进步的飞速,带给人们丰富的物质生活,让其的内心得到充分的满足。但是同样,生活节奏变得紧张起来使神经日益紧绷和身心俱疲。他们可能往往放弃传统复杂的手工艺美食,反之去选择一些洋快餐,尽快的解决自己的肚子问题,去多享受一些休息时间。从而此时,作为一名优秀的美食节目主持人更应该在介绍和试品尝每种食物时有着更加生动形象地介绍。而且,不能够仅以形容词去概括食物的味道,更应于美食的烹饪手法和传统的手工文化。在通过介绍美食的过程中,将文化责任传达给受众人群,让他们能够更直接的理解其中[4]。美食节目主持人主持表达风格以《美味星厨》为例,如图1.2所示。
图1.2美食主持人主持风格以《美味星厨》为例
责任代表的是每个人应该做的事情,在每一个人身上都会充分的体验出来。一方面美食节目主持人不仅仅是一档节目的代言人,它也是一个媒体的代言人,它所能够代言的已经不属于一个个人,而是代表了一个公众的立场,尤其是国家级的媒体,在某个方面来说,其主持人就是代表了这个媒体的整个形象[5]。另一方面,在我国现阶段的媒体层次当中,很多滥竽充数的媒体在逐渐出现,我们作为大众的主流媒体要担当起这份宣扬正确思想价值的观念的重任,我们所传播的应当起到示范作用。
前文提到过,美食节目出现是社会客观必然性,它满足了当代社会主流人士在现如今快节奏生活压力下的一种心理和生理上的双层需求,所以作为电视有声语言的传播者,要不断在满足前面所有的基础上,再去创新一些更多的灵活多样的方式去迎合当代的人们。所以在缤纷多彩的节目当中,美食节目想要脱颖而出,主持人更加的要增强个人的各方面素质[6]。美食节目主持人主持技巧以主持人王小丫为例,如图1.3所示。
图1.3美食节目主持人主持技巧以主持人王小丫为例
美食节目主持人在文化上的追求应当提现在主持价目的思想力量上,我们的思想力量应当展现出的是积极、健康。富有意义的基调上,不仅满足的是观众的审美角度,我们要将能够传达的思想方面也要叙述出去,让整个节目更富有内涵[7]。新媒体时代美食节目主持意义以《瘦身男女》举例,图1.4所示。
图1.4新媒体时代主持节目意义以《瘦身男女》为例
美食节目的娱乐性其实并没有电视综艺节目的娱乐性强,但是为了能够吸引更多的观众能够关注美食节目,在一些适当的场景当中也要融入娱乐性。它不仅仅是综艺节目的基本属性,同样也是美食节目当中的一个重要要点[8]。新媒体时代美食节目表达以朱迅《幸福账单》举例,图1.5所示。
图1.5新媒体时代美食节目以朱迅《幸福账单》为例
所以对于主持人来说,必须要求其参加主持人和嘉宾的互动当中,一些简单的互动形式就是引入娱乐性的关键点,比如在《人生一串》节目当中,主持人在与烧烤店顾客的互动当中,顾客们加入了诸多本地的方言谚语,不仅仅能够将羊肉串的养生详细的讲解出来,而且在风趣性上更加具有娱乐性,这让观众们能够更加清晰的记住当中的内容[9]。总而言之呢,娱乐性是十分在意观众嘉宾们的参与,重视对群体审美心理的刻画。当然不同风格的美食节目也具有不同的娱乐性,有的偏重欣赏,有的在偏重地方特色,要根据不同的节目风格去选择主持人的娱乐风格。
1.2 表达技巧在美食节目当中的运用
第一,美食节目中的语言形象。主持人的语言形象应具有生动力和感染力,并且有着自己的个性化的风格,这样才能吸引观众。美食节目的主持人要很擅长在利用语言的形象化特点将美食与观众们一起分享。其次,语言的悬念设置[10]。在美食的介绍过程中,观众都具有一些期待性,例如制作这个美食的下一个工序或者具体的味道是怎么样的。这是主持人可以在适当的位置埋设一点悬念,吊一吊观众的胃口。
作为美食节目的主持人,为了展现更好的节目效果,需要对自身的文化素质有着较高的要求,这里的文化素质主要是针对美食类的知识性了解,包括食材的类型、基本的集中烹饪手法,美食的营养搭配、各地的饮食文化等[11]。首先是实践的培养,作为美食节目的主持人必须具备一定的实践能力,这里可以通过美食知识的培训的方式来快速的提升主持人对美食类的基础知识的了解,在烹饪技巧方面,虽然对节目主持人没有特别高的要求,但是最基本的几种手法应当有能够上手的能力。这里可以通过厨艺的实践训练来获取这方面的知识。其次是美食的文化知识,中国地大物博,不同的地区饮食文化都有差异,而这就对主持人的知识面有着更高的要求。针对这一点,主持人应注重在人文、地理、民俗等多方面的知识的摄取上扩大知识面,通过文献阅读、实地考察等来获取这方面的知识。新媒体时代美食节目主持人表达技巧以《食来运转》举例,如图1.6所示。
图1.6新媒体时代主持人表达技巧以《食来运转》为例
首先是表达的语音标准,用语规范。这就要求主持人具有标准的普通话和流畅的语言表达能力[12]。
其次是语言的表达情感。美食节目中观众只能通过画面来看到美食,而无法真正地品尝到美食,这里就需要主持人将美食的味道通过语言尽可能地传达给观众。这里主持人如果平平淡淡的语气来描述就无法将食物的美味展现出来,需要在语言表达时代入情感。主持人只有通过真诚情感的表达,才能引起与观众的共鸣。在日常生活、工作、学习中,主持人要尽量丰富自己的“情感世界”,并且掌握将真诚情感运用语言进行表达的基本技巧来进行一个精神的表达,注意实际应用效果来形成与观众的精神共鸣。
2 美食节目当中即兴应变的能力
美食节目主持人的应变能力是可以通过实践来逐步提高的,可以从以下几点入手:
天生是不会具备应变能力的,想要一瞬间掌握也是不可能的,优秀的应变能力应当是在日积月累中形成的。美食节目主持人想要在节目当中能够镇定自若的保持这份能力,应该在生活和工作当中无时无刻的在保持这种个人素质[13]。为了能够让一档美食节目做到充分的真实和感人,能够让现场所有观众都能融入进来,所有的缓解都是现场进行安排的,它不具有彩排,或许有少数的环节会让嘉宾提前知道,但是更多的细节都是当时进行的。整档节目在录制时会发生诸多的意外,在这种极具挑战的情况下,美食节目主持人唯一选择的只能是应变控场。具体来说,当主持人在面对突发状况时,不仅仅要做到不能慌张将剩下的环节逐一进行下去,而且要做到真正的“化险为夷”,要让来到现场的观众以及电视机前面的观众知道这是栏目组的一种独特安排或者是一个特殊的意外,但是也是一个充满喜剧色彩的寓意。新媒体时代美食节目主持人即兴应变以《品味记》举例,如图2.1所示。
图2.1新媒体时代美食节目主持人即兴应变以《品味记》为例
总的来说,美食节目的这种突发状况虽然说是纯属偶然发生的,但是这些偶然性是不可避免的,坦白来讲这也是主持人在她主持生涯当中必然会发生的一些“现场事故”,所以这就必须要求主持人必须拥有这项应变控场的技能[14]。应变控场能力强的主持人,在这种突发状况下,总是会镇定自若的使用自己的智慧和技能完美巧妙圆场回来,并且还能够让整场节目变得更加的具有意义和精彩。
2.1 美食节目即兴应变的培养
美食节目录制现场是混乱的,工作人员的工作安排以及嘉宾的各项活动步骤,混在一起这让本来的热闹的场合变的一丝丝繁琐和焦躁,所以控场是对一名美食节目主持人一种极为重要的能力展示。通俗来说,控场其实就是主持人在节目现场进行即兴发挥和常规发挥的统称,常规能力和应变能力共同组成了节目主持人在一场合格的美食节目当中控场能力[15]。
所谓即兴应变分为常规控场和应变控场。一般常规控场是指不得不说它是具有预设的成分,根据我们口中的“剧本”去将一场美食节目中规中矩的演绎下去,但是在这其中一些具体的词句还是需要主持人在根据节目当时的走向以及现场氛围去进行临时的一个发挥。它的作用就显而易见了,为了能够将节目主题突出,在整个气氛上增添别样风采以及同现场的所有观众进行沟通和交流[16]。一名出色的美食节目主持人是否能够拥有这种即兴的创作能力是对这场节目成功与否的关键之点。新媒体时代美食节目主持人常规控场以《爽食天下》举例,如图2.2所示。
图2.2新媒体时代美食节目主持人常规控场以《爽食天下》为例
美食节目现场的应变控场通常为主持人在节目现场的一种主持人的随机应变的能力,它的特点就在于对待不测之中的应变。为了能够让这场节目做到充分的真实和独特性,能够让现场所有观众都能融入进来,所有的环节都是现场进行安排的,它不具有彩排,或许有少数的环节会让嘉宾和现场观众提前知道,但是更多的细节都是当时进行的[17]。整场节目在录制时会发生诸多的意外,在这种极具挑战的情况下,节目主持人唯一选择的只能是应变控场。
具体来说,当主持人在面对突发状况时,不仅仅要做到不能慌张将剩下的环节逐一进行下去,而且要做到真正的“化险为夷”,要让来到现场的嘉宾和观众知道这是主持人的一种独特安排或者是一个特殊的意外,但是是一个特殊的寓意。
总的来说,节目现场的这种突发状况虽然说是纯属偶然发生的,但是这些偶然性是不可避免的,坦白来讲这也是主持人在她主持生涯当中必然会发生的一些“现场事故”,所以这就必须要求美食节目主持人必须拥有这项应变控场的技能。应变控场能力强的主持人,在这种突发状况下,总是会镇定自若的使用自己的智慧和技能完美巧妙圆场回来,并且还能够让整档节目变得更加的具有意义和精彩。
2.2 美食节目即兴应变的重要性
美食节目主持人的个人素质还要看他对临场发挥上的即兴语言上面。众所周知,节目现场是一个不断出现“意外”的场合,有太多太多不可控因素的发生,作为主持人来讲不仅仅要对嘉宾负责任,同样要为现场来的观众和电视机前面的观众提供服务,所以在这么短短几十分钟的节目当中,主持人在把握现场节奏、气氛、进程的同时,也要应对会临时出现的错误做出最快的反应[18]。
很多情况下,美食节目主持人在面对临时状况的同时,往往都是要依据幽默的即兴能力去应对和解决,所以对于幽默能力有很大的要求,它不能够失去品味,既要通俗易懂也要观点独一无二,最后突发状况也能够成为节目的亮点之处,让所有让你都能记忆犹新。如果,主持人没有完全拥有这项能力,不仅仅使现场尴尬至极也会破坏这份美食节目的氛围。所以对于美食节目主持人来讲,即兴语言能力是作为一名合格主持人的考核之一[19]。新媒体时代美食节目主持人即兴语言能力以朱丹《回家吃饭》为例,如图2.3所示。
图2.3新媒体时代美食节目主持人即兴语言能力以朱丹《回家吃饭》为例
众所周知,美食节目是充满喜悦的,我们的味蕾都被美食所吸引。所以对于美食节目主持人来讲,她的外在是很影响气氛的一个部分,赏心悦目的形象是重要的,但更为重要的是对于气质上的抉择。作为主持人来讲,前文讲过是连接嘉宾同电视机前面的观众之间的纽带,所以自身的亲和力是尤为重要的。被邀请而来的嘉宾在舞台上在做菜的同时,又让节目不失枯燥和乏味全在于主持人的外在气质。
2.3 美食节目即兴应变的方法
美食节目主持人的应变控场完全是建立在其拥有深厚的专业技术以及广泛的经验积累之上的。这种能力的展现,是在美食节目过程中看似极为“危险”和“险峻的”状态下,通通转化为各种出色的看似有安排的一些“特殊”情节。虽然每场节目都会出现不同的“现场事故”,用来解决的办法也有万千手段,但是,细究其中还是会有相通之处,用心去分析和研究便能得出结果。新媒体时代美食节目主持人即兴应变方法以《吃什么》举例,如图2.4所示。
图2.4新媒体时代美食节目主持人即兴应变方法以《吃什么》为例
从美食节目的的美食类别进行寻找“破解之法”是美食节目主持人一种最为基本的解决之法。每一场美食节目它都是具备美食类别的,美食类别也是这场节目的灵魂所在,所以,美食节目主持人在节目现场发生的突发事件在进行应变的时候,可以将令人意外的“危险”,通过灵活并合乎常理的手段拉回到美食类别上去。换种方式来讲,无论主持人采取什么手段去应对这个问题,都不能够离开的便是美食类别。在使用这样的方法后,在既能够保证应变控场的思路离不开主题之后,又能增添整场节目的主题色彩,甚至能够将节目重新带入到一个小“高潮”当中,让美食节目的意义更加出众[20]。
运用美食节目的风格去打破突发状况的僵局,是主持人必备的一种控场之法。但同样,它的要求也是具有严格性,它要求美食节目主持人不仅仅要进行应变控场,而且不能够影响到美食节目的主题风格。美食节目的风格化,它是通过美食节目的内容和形式而定的,所以主持人在掌握所有情节的前提下才能够达到应变控场的能力。总之,从美食节目的风格上入手,不仅仅要与之相一致,而且要为其更加增加风格化的特点,这样在保留原有风格的同时,又让美食节目的独特魅力展现出来。在这场美食节目当中,我觉得风格就是以美食节目与其他类型节目的不同之处,最后完成美食节目的前期预定效果为基础加以扩散的。这种方式是每一个主持人最常使用的一种应变控场方法。美食节目与新闻和综艺节目不同,它是一种纪念和见证的活动。它是将美食节目的制作过程以及美食意义传播到每一位观众身上,它寓意着幸福和美好。出色的美食节目主持人在现场发生“意外事件”时,应当具备处变不惊,娴熟老道的控场方式,要将这种突发事件,在不动声色当中将危险状况化为乌有。在保证美食节目环节不受影响的前提下,充分使现场观众和嘉宾处于一个欢快的气氛当中。虽然,这是每个美食节目主持人都具备的个人素质,但是如果想要处理的“毫无声色”,主持人还是要拥有出色的心里素质和丰富的生活积累。新媒体时代美食节目主持人控场能力以汪涵《野生厨房》举例,如图2.5所示。
图2.5新媒体时代美食节目主持人控场能力以汪涵《野生厨房》为例
总而言之,这几种应变技能它们彼此之间是互相沟通,互相相连的一个整体,在掌握这些技能的同时,更应当去参加更多的实践,在实践当中将它们有机的结合在一起,进而去提升自己的应变控场能力。
电视美食节目的出现丰富了日常生活中的精神内容,也传播了美食的文化,中国幅员辽阔,不用的地区有不同的民俗,也有不同的美食文化,美食节目很好的将这些灿烂多彩的美食文化传播到大众视野中。但是大量的美食节目的出现也导致了如同质化的问题出现。如何摆脱这些问题,如果想要让一档节目能够充满独特创新,主持人在节目的内容上选择上是至关重要的。但主持人的影响也是十分重要的,因而本文就美食节目中的主持人的能力要求进行研究,以《舌尖上的中国》节目为例,对美食节目中的主持人的类型、能力的体现以及能力的培养等多个方面进行分析论述,美食节目主持人的能力主要体现文化素质、表达能力、应变能力三个方面,因而针对美食节目主持人的培养也从这三个方面展开。《舌尖上的中国》当中,在对于节目的顺序安排当中是根据早、中、晚以及夜宵的这种逻辑顺序进行排列的,这样的安排顺序也能够让观众去更容易去接受,作为主持人来说,也能够将这种传统的主持风格发挥出来之外,再加上自己的一些个人见解和安排,让这档节目变的更加完整。
美食节目在形式上和趣味上跟娱乐和综艺节目对比会有很大的劣势,如果想要让美食节目能够在收视率上面“打败”他们,在我的观点上,我觉得在满足我前文当中主持人应当具备的素质上,更应该在美食节目的特性上有独特之处。在本篇论文当中,我提到过《舌尖上的中国》和《人生一串》这两档节目。这两档美食节目一档是在电视播放,另外一个是在网络上盛传,抛开播放方式的不同,单论节目的特征和风格是值得去学习的。两档节目虽然没有主持人在节目当中去主持去引导观众,就是通过简简单单的配音去配合画面,这是它们的成功之处,同时也是缺陷之处,仅仅依靠语言去描述美食,在听觉是可以给人一种别样的感受,可以进行代入自我去品尝美食。但是,在视觉上他差了很多,随着现在生活质量的提高,我们对于简单的精神需求也渐渐的提高了很多,可能简单的听觉感受不能够促使我们去完全沉浸到这档节目当中,只有结合了视觉上的感官才能将美食节目完美演绎出来。
美食节目虽然是一档娱乐类型、生活类型的节目,但是其本质内涵同样需要重视,需要让美食节目能够发挥出积极的社会效应,能够在社会中传播正能量。美食节目作为一档公众节目,需要承担起其社会责任,需要宣扬正确的价值观,传承我国传统美德和文化,宣扬社会正能量,起到引导社会舆论的作用。对美食节目的创新,需要以正确的价值观为基础,需要融入人文理念,以中华民族传统美德为主题,开展具有人情色彩的节目制作。最后,主持人要特别注重人文化的体现。在现今社会,人处于主体地位,无论从传播和文化变迁中,人文化代表的是一种发展方向,主持人在进行美食节目主持的同时,要把握个人情感与社会舆论想结合,在个人角色和社会角色中寻求平衡点。
无论美食节目如何发展,主持人的风格和节目风格共同发展的有机结合,既是增强美食节目效果的一种途径,也是艺术传播的综合体现。在这个迅速发展的时代背景下,不同时代有不一样的主持风格,折射出的是时代和社会的变迁,体现出的是传播产业的发展变化,观众层次发展和需求的变化;同时,这也是时代的印记,体现着我国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最后,希望这些节目能为我们带来美的感受。
参考文献
[1]马嘉.媒介变迁与播音主持理论新发展–评《新媒体时代新闻播音主持理论与实践》[J]. 传媒,2017,(08):92-93.
[2]郭玉萍.基于新媒体环境下播音主持的创新发展[J]. 今传媒,2017,(04):110-111.
[3]臧珈翊.新媒体时代播音主持语言艺术性探讨[J]. 新媒体研究,2017,(05):162-163.
[4]孙建敏.浅谈现阶段语境下播音主持语言艺术的特征[J]. 视听,2017,(03):81.
[5]郭庆光.传播学教程[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0.5.
[6]张秀静.新形势下广播电视播音主持艺术创新探析[J]. 新闻研究导刊,2017,(03):108-190.
[7]郑兴东.受众心理与传媒引导[M].北京:新华出版社,1990.11.
[8]王少权.全媒体时代下播音主持专业人才需求及发展趋势[J].新媒体研究,2016,24:175-176.
[9]王群,可凡.谈话节目主持概论[M].北京: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2007.6.
[10]贾喻翔.新媒体环境下高校播音主持专业的创新发展[J].新闻传播,2017,01:65-67.
[11]梁超.新媒体语境下播音主持专业的应对思考–关于播音主持人的风格创新[J].新媒体研究,2017,03:118-119.
[12]杨佳航.播音主持言语交际与情感表达策略[J].新闻传播,2017,02:10-12.
[13]王欣欣.新媒体技术时代下电视新闻播音主持创作的发展之路[J].新闻传播,2017,04:40-41.
[14]应天常.节目主持人通论[M].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2007.3.
[15]韩文婷.播音主持复合型人才培养的创新与实践[J].经济研究导刊,2017,09:146-147.
[16]谭力,沈豆子.播音主持专业“以赛促教”实践课程教学模式的构建[J].视听,2017,03:195-196.
[17]李梅.高能素质是播音主持人才培养的内驱力[J].今传媒,2017,01:127-128.
[18]臧珈翊.新媒体时代播音主持语言艺术性探讨[J].新媒体研究,2017,05:162-163.
[19]马玉燕.试析电台新闻播音主持的特点和技巧[J].数字传媒研究,2017,02:41-43.
[20]姜莹.播音主持语言表达技巧的培养策略探讨[J].视听,2017,02:92-93.
致 谢
我历时将近两个月时间终于把这篇论文写完了,在这段充满奋斗的历程中,带给我的学生生涯无限的激情和收获。在论文的写作过程中遇到了无数的困难和障碍,都在同学和老师的帮助下度过了。在校图书馆查找资料的时候,图书馆的老师给我提供了很多方面的支持与帮助,尤其要强烈感谢我的论文指导老师,没有她对我进行了不厌其烦的指导和帮助,无私的为我进行论文的修改和改进,就没有我这篇论文的最终完成。在此,我向指导和帮助过我的老师们表示最衷心的感谢!
同时,我也要感谢本论文所引用的各位学者的专著,如果没有这些学者的研究成果的启发和帮助,我将无法完成本篇论文的最终写作。至此,我也要感谢我的朋友和同学,他们在我写论文的过程中给予我了很多有用的素材,也在论文的排版和撰写过程中提供热情的帮助!金无足赤,人无完人。由于我的学术水平有限,所写论文难免有不足之处,恳请各位老师和同学批评和指正!
1、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文章版权申述”(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18735597641(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2、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投稿,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
原创文章,作者:1158,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447766.cn/chachong/150733.html,